1.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著作是什麼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著作是《氾勝之書》,書中將中國古代黃河流域普通勞動人民的農業活動經驗進行總結,詳細記錄耕種、勞作、栽培等多項技術,體現出勞動人民的聰慧。
《氾勝之書》簡介
《氾勝之書》本書是2000多年前現存最早的一部農學專著。《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書中總結了當時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促進了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現存《氾勝之書》的主要內容
1、耕作栽培通論。《氾勝之書》首先提出了耕作栽培的總原則:「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得時之和,適地之宜,田雖薄惡,收可畝十石。」
2、作物栽培分論。分別介紹了禾、黍、麥、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13作物的栽培方法,內容涉及耕作、播種、中耕、施肥、灌溉、植物保護、收獲等生產環節。
3、特殊作物高產栽培法──區田法。這是《氾勝之書》中非常突出的一個部分,《氾勝之書》現存的三千多字中,有關區種法的文字,多達一千多字;而且在後世的農書和類書中多被徵引。
2.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哪本書
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
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氾勝之,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氾勝之是氾水(今山東曹縣北)人,著名古代農學家。《氾勝之書》是西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學著作。書中記載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
3. 一般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
一般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汜勝之書》。
《氾勝之書》,是西版漢晚期的一部重要農權學著作。《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氾勝之書》與《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為中國古代四大農書。
(3)中國歷史最早的農業著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該書記載了黃河中游地區的農耕原則、種植技術和選育,體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該書還總結了當時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描述了對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的耕作原理和作物栽培技術,從而聞名於世。
潘書早期失傳,北魏家四俗的《啟敏葯書》多被引用。《清人文集》最好的編輯是弘念衫毅。《潘生金釋經》由金仁世空高御斗岩生生漢撰寫,《潘生金釋經》由萬國鼎撰寫。
4.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什麼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
《漢書·藝文志》著錄作「《氾勝之》十八篇」,《氾勝之書》是後世的通稱。作者氾勝之,漢成帝時人,曾為議郎,在今陝西關中平原地區教民耕種,獲得豐收。該書是他編成西漢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的總結,主要內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則、播種日期的選擇、種子處理、個別作物的栽培、收獲、留種和貯藏技術、區種法等。
(4)中國歷史最早的農業著作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氾勝之書》原來分十八篇,在《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九種農家著作中,它的篇數僅次於「《神農》二十篇」。現存《氾勝之書》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原書的一部分,以至一小部分。但僅從這一小部分內容已經可以看出,它所反映農業科學技術,與前代農書相比,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在《氾勝之書》之前最有代表性的農學文獻是《呂氏春秋·任地》等三篇 。《氾勝之書》所提出的「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的耕作栽培總原則,包括了「趣時」「和土」「務糞」「務澤」「早鋤」「早獲」等六個技術環節,不但把《任地》等三篇的精華都概括了進去,而且包含了更為豐富和深刻的內容。
5. 一般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什麼
氾勝之書。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著作是氾勝之書顫缺,作者為氾勝之,書中對耕作的基本原則,選擇播種日期,農作物栽培技術調節橋差稻田水溫法驅田茄消辯法等均有詳細。書中還總結出一種叫區田法的耕作方法,還介紹了穗選法、浸種法等選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