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在歷史中看法因如何寫

在歷史中看法因如何寫

發布時間:2023-06-16 00:51:43

① 怎樣正確看待歷史

問題一:應該怎樣對待歷史? 通常人們認為,歷史是過去的事情,只能說明過去,所以沒有必要糾纏於歷史,把歷史問題看得太嚴重了。這十分不妥。
歷史所載都是舊東西,但怎樣記載、怎樣看待舊問題,卻反映著當代人們的思想與立場。不同的人,將運用不同的手段,選取不同的題材去述說歷史、編寫歷史。歷史影響著我們的思想活動,也影響著我們對歷史的看法。同時,必須正視,正如那位影響深遠的義大利史學家、哲學家克羅齊所言:「只有現實生活中的興趣才能使人類研究過去的事實」(轉引自《人心中的歷史》第143頁)。所以,他指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話有三層含義:「一、研究歷史總是現實現刻的思想活動;二、歷史顫拿研究是由現時的興引起的;三、歷史是按現時的興趣來思考和理解的」(見《人心中的歷史》第144頁)。既然如此,就不難認識問題的嚴重性了。
我們是從歷史中走來。歷史影響著我們,也在某種程度上支配著我們。當前,為什麼日本國內會從上至下颳起一股歷史的「翻案風」呢?為什麼 *** 同意修改歷史教科書、公然同意篡改歷史呢?為什麼極右勢力瘋狂叫囂,要為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鳴不平呢?為什麼不少人熱衷於參拜,熱衷於「戰敗日」的祭鬼活動呢?說穿了,他們不只想改寫歷史,立足點是要改變現實。怎樣對待歷史,將決定其未來的走向。弄得不好,歷史將在現實中重演,日本很有可能走上歷史的老路。這並非危言聳聽。
應當承認:很多日本人參與以上活動是出於無知,出於湊熱鬧,出於認識不清,甚至是懷有善良的意願,或是僅僅出於對親人的緬懷。這次日本 *** 為了體現善意,花費巨資邀請千名中國學生去日參觀,從青少年一代抓起,以改善日中關系,這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必須指出:若沒有正確的歷史觀,日本 *** 的所作所為仍將誤導國民,不可能從根本上改善中日關系,改變日本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對歷史認識的不一致,只能導致人們現實活動的不一致,並很可能促使矛盾向對立和沖突的方向發展。
作為國家 *** ,應當想方設法凝聚人心、保護積極因素、振奮民族精神、發揚優秀的民族傳統。然而,這一切,必須建立在正確的歷史觀上去做,才站得住腳,才是對的,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日本人有許多優點和長處。這些優點和長處,值得他國人民、當然包括中國人民去學習和借鑒。一個彈丸之地的島國,為什麼能在二戰中發揮出那麼巨大的威力與能量?為什麼在歷史上能外拒強敵入侵,並在近代多次打敗中國甚至打敗俄國等大國?為什麼二戰之後不長時間,就能在一座廢墟之上創造出經濟奇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於日本人的優點與長處。但是,日本人最突出的短處是:講團結而忽視理智,頑強奮斗有餘但容易走上極端。從而使得日本人成於斯亦困於斯,命乖運蹇。
其實,不管對一個人,一個集團,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來說,最重要的一點,不是別的,而是要有理智。而有無理智的第一要素,不是聰明與否,而是懂不懂事。所謂懂事,就是要明辨是非曲直,能以變應變。筆者看過不少日本小說和電視劇,發現一個問題,不少日本人就顯得不夠懂事。只要是上級說的,就盲目服從、不折不扣地照辦;只要對集體有利,就不管是否正確、是否合乎情理,去堅決維護;只要自己認定了目標,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力以赴而奮斗;甚至於只聽親友等「圈內人」的意見,對外一概排斥,管它是黑是白,有理無理……這怎麼行呢?茄芹搭即使有時應該這樣,但效果值得懷疑。中國人為人處事的特點是注重講理,以理服人。古人就強調,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從。即使是上級的指示,若有不當之處,也應善意指出;當時應該服從,但事後應該提出。這樣的話,效率可能差些,但效果可能好些。更重要的是,如此才能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促使人人具有......>>

問題二:歷史是什麼,我們怎樣看待歷首談史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對於歷史上的是非對錯我們要以一個,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在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觀始終都是成者王侯敗者寇。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無論勝利之前做過什麼只要它他最後獲得了勝利那麼他所做過的一切都對的,都是正確的他所代表的永遠是正義的一方。而失敗者無論之前他做過什麼好事或是有益的事情。在勝利者看來那都是為了一己之私所做的,失敗者永遠代表者非正義的一方。正是由於這種狹隘和偏激的歷史觀點使我們不能正確的看待歷史上許多人物和事件的真實一面。無論任何人或是事只有在他結束或死亡若干年後人們對於他蓋棺論那才是真實的也是可信的。一個人或是一件事物的好壞要以實踐來證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絕對不是用嘴巴或是書能夠真實評價的。

問題三: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事件? (1)必須運用客觀、公正而合理的基本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必須堅持用實踐的標准。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也是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唯一標准。有的歷史人物的活動的主觀動機雖然是好的,但是實踐效果不一定好。有的雖然主觀動機不好,但是客觀效果卻是誰也意想不到的,可能也能促進人類歷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必須堅持用生產力的標准。衡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標准,主要是看這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或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了還是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的進步,這就是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歷史作用的最基本的標准。促進的就是進步的,反之就是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
為此,我們在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應當先將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行評價,都要把其放在一定的歷史范圍內(或特定的歷史階段)進行考察和評價。首先要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如果脫離了時代,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評價任何一個 歷史人物時,都應當尋找該歷史人物個人活動與當時社會歷史條件之間的內在聯系。
(2)必須運用全面的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應把所有人物的所有活動或歷史事件集中起來,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和評價。絕對不能只根據某一人物的某一件事,進行片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和斷定。
(3)必須運用「史論結合」的原則。「史論結合法」是我們評價歷史問題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種評價方法。評價時應當有史又有論,而且史實要典型,要有較強的說服力;結論要客觀、公正、合理、准確而精練。

問題四:說說我們應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事件 從哲學角度講,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歷史事件,也就是一分為二的評判,既要看到好的、先進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落後的一面。然後再根據當時的歷史時期和時代發展特點分析這件事情是否符合當時社會的發展潮流。

問題五:如何看待歷史的真實性 相互促進:文藝作品取材於真實歷史,增加了文藝作品的題材,豐富了文藝作品的內容。
真實歷史借文藝作品宣傳了自己,使得普通百姓得以了解。
相互包容:中國的考古學的一個方法是:「證經補史」證明經典文學中的真實歷史成分。經典文學中往往包含真實歷史。
區別:歷史以真為貴;文學在於生動形象。必須嚴格區分。

問題六:正確評價歷史事件需要遵循怎樣的原則 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事件應遵循的主要標准和方法:
1 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2 是否推動生產力發展
3 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願望
4 把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
5 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
6 全面的觀點,辯證的一分為二的方法,看主流----比如歷史人物的功過(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歷史評價的基本原則
歷史評價,是指用辯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歷史事件、人物、觀點等進行分析、評判,作出正確的、符合客觀規律的論斷。在評價歷史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三個原則:
一、堅持一個標准。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終極動力,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歷史現象最根本的標准。在歷史上,凡是促進生產力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人和事都是進步的,反之,則是消極的落後的。
二、運用兩個觀點。一方面要用歷史的觀點,把歷史事件、人物、觀點放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考查、評論,不能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苛求古人;另一方面,要用辯證的觀點,全面的、一分為二的去考查、分析評價對象,講清評價對象的積極性和消極性、進步性和落後性。
三、注意一個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是學習、研究歷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評價歷史不能空穴來風,不能主觀臆斷,所有的結論都要來源於事實,堅持「不惟書、不惟上、不惟師」的精神,才能得出公正、客觀、合理的結論。

◆歷史評價的基本層面
1.性質: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所具有的特性
2.實質:事件、現象反映的根本性問題(即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 3.消極作用:從危害/局限/不足等角度思考 4.積極作用:通常又稱之為意義
◆歷史評價的基本方法
歷史人物評價:
(1)定性評價即整體評價;---康梁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 是無產階級革命家。
(2)定量評價,即以史實說明。
(3)一分為二和看主流相結合。
歷史事件或現象評價:
(1)根據要求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行評價。
(2)需要結合背景、特點、作用、影響等等,看評價角度。

歷史評價的原則
一般而言,歷史評價首先應該恪守求真的原則,即該評價應客觀如實,應符合對該人該事的總體描述。為達到這個目的,歷史主義地看問題,即發展變化地看問題、設身處地地看問題是必需的。以此為前提,歷史評價總體上說有歷史評價尺度和道德評價尺度。
歷史評價或評價上的歷史尺度,指的是把所評人或事放在較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看其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大趨勢,重在考察其較深遠的影響和意義;道德評價或評價上的道德尺度,指的是用一般善惡標准來衡量所評人或事。比如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道德尺度出發,它使數以百萬計的人死於非命,經濟遭到巨大破壞,顯然是一件壞事;從歷史尺度出發,它破壞和平,逆歷史潮流而動,致使歷史發展出現停頓甚至倒退,因此應給予它否定性的歷史評價。但是,評價上的歷史尺度和道德尺度也會出現矛盾,如秦修長城和隋修運河,都造成數以十萬計的人民死亡,並成為大起義的導火線,道德評價是不好的;但前者有利於國家疆域的穩定、農業生活有了保證,後者則成為溝通南北的經濟命脈、文化傳播的重要通道,故於歷史評價是好的。在此種情況下,我們雖應把上述兩方面都一一指出,但二者間應尤重歷史的評價,因為歷史的評價是較為長期的、比較客觀的,而道德尺度是因時因地而變的、主觀性較強的。...>>

問題七:如何正確看待歷史 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除了熟讀自身歷史學家的著作外,還需多閱讀國外人對本國的編寫歷史教材. 兩者的相同點在於,對事件是承認和紀錄的. 不同點在於站在那個立場上看問題.比如說有一個統治階級屠殺了很多平民的事例. 有的歷史學家傾向與統治者,那麼便會將統治者的對立面描寫的邪惡,無知或先錯在先, 有的歷史學家是立場則在平民階層, 那麼他就會將統治階層描寫的很糟糕.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屠殺{沒有任何褒貶,就是大規模殺人事件,是行為意識范疇}是存在的, 但是原因可能不竟相同. 你要是想找到真正的原因,沒了解當時的歷史和政治背景, 恐怕很難.
另外,國家在日本問題上,是有政治意識的. 民族情緒是個雙刃刀,當國內需要轉移群眾注意力時,就會把日本問題扯出來, 當群眾快失去控制時,便會努力安撫,倡導和平.
這次法國事件, 民族情緒可以說是中國的軟實力重要力量. 這當然也牢牢的控制在 *** 手裡, 他的新聞媒介充當著幫手.
所以,你不必太擔心. 努力的生活吧...

問題八: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歷史、現實和未來。急急急!!! 40分 客觀看待歷史,正確面對現實,奮力贏取未來
歷史就是歷史,誇大(縮小)功勞,放大(縮小)污點都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對歷史的不負責任自然就會危害到後來的歷史和現實,即是對自己和後人的不負責任。那麼如何具體的看待歷史,簡單的說,就是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過去的歷史,放在此篇文章里,就是客觀的看待建國以來的歷史,這是馬克思主義交給我們分析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正確面對現實也就是要找到我們的中國現實的出路。中國的現實是什麼,我想這個不管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大家都能說一大堆,尤其是前面所說的,資源破壞,生態危機,糧食危機,經濟危機,外交危機,兩極分化、社會矛盾、技術(尖端)缺乏等等,已經是血淋淋的現實。
我們客觀看待歷史,正確面對現實的目的就是要分析清楚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麼(或者說社會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而解決這個主要矛盾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奮力贏取未來過程。我們只有解決了這個矛盾,我們的社會才會繼續向前發展和進步,負責就要挨打,因為落後就要挨打。

② 聯系歷史,請就某個歷史問題談談自已的看法2000字左右

對曹操的評價

(1)曹操統一北方的積極作用。

前已敘及,東漢王朝後期,由於政治黑暗,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無法生活,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繼之而來的是東漢王朝的解體和軍閥混戰。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就是打著勤王旗號的東方將領也「縱兵鈔掠」。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這種情況的造成,除了應當歸罪於東漢王朝的反動統治外,鎮壓農民起義和破壞社會生產的軍閥,自然也是不可饒恕的罪首。但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這些都將在談論經濟時再介紹。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操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操所敗。操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並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較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我們只要翻看一下《三國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統治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會風氣都與以前有所不同。朝中既少有傾軋營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為而不受懲罰的官吏和豪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馬光說操「化亂為治」,並非無據。而且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的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操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於是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與推行法治政策相輔而行的是操力圖集權於己,不容許臣下有結黨行為。他下令說:「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好於他人,用千匹絹,萬石谷,猶無所益」。操為了監視群臣,設置「校事」。這件事受到大臣反對,認為「非居上信下之旨」。操對此加以解釋說:「要能刺舉而辦眾事,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所謂「賢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們累世為官,枝連葉附,名望和勢力很大。操對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籠絡,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實權;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賤的校事來檢查他們的行動。至於這樣做有無必要呢?我們可以用日後孫權的話來回答。孫權說:「長文(陳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成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孫權也仿效操設校事一職,可知在當時情況下,設置監視大臣行動的校事,以防漢末和袁紹集團內大臣結黨拉派的重演,還是不無道理的。從曹魏政權的內部結構看,世家大臣最多,潛在的危險也較重。曹操為自身及子孫計,設置校事以伺察大臣,雖有些苛刻和搞權術,但不這樣,是難以制服他們的。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2)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

首先,操善於馭將;如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東擊孫權,退軍時,留下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及護軍薛悌鎮守合肥。次年,操於出軍西擊張魯前,派人給薛悌送去教令,封面寫明:「賊至乃發」。不久,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十萬來攻合肥,薛悌等開函看教,乃是:「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這時合肥守軍總共才七千餘人。敵眾我寡,如果分兵出戰,是否上策,諸將疑惑。張遼曰:「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李典聞言,當即表示贊同。於是遼、典當夜招募敢從之士八百人,殺牛犒饗。次日天亮,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己名,直沖至孫權麾下。權見遼來勢兇猛,大為驚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呼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兵少,聚眾圍遼數重。遼一再突圍,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早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遼等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軍經此一戰,銳氣頓失,守合肥十餘日,即撤軍退。大眾既去,權和數將尚留逍遙津北。張遼從高望見,即率步騎前來捉權,極將甘寧、呂蒙、凌統等竭死格鬥,權始乘駿馬逃去,幾被活捉。史家對操教令,頗為贊揚,胡三省認為操以「遼、典勇銳,使之戰;樂進持重,使之守。」孫盛認為操之本意是勇怯調配,「參以同異」。我以為:張遼作戰固極勇銳,樂進也以「驍果」顯名,常先登陷陣,「奮強突圍,無堅不陷」。如果把樂進說成是「怯」者或僅能「持重」的人,恐怕是不妥的。操的本意,料知孫權來時必自恃人馬眾多,合肥守兵寡少,必然驕忽輕敵。正可乘此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襲擊。即如張遼所說「及其未合,折其盛氣」,如此而已。蓋兵貴神速,掩其不備,操之知將料敵,固極高明。

由於孫權經常進兵侵犯合肥,所以曹魏一些靠近合肥的州刺史也帶兵屯戍於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操令屯戍在合肥的兗州刺史裴潛等作好行軍准備。因這時合肥方面並無軍事氣氛,故裴潛等動作不速。揚州刺史溫恢暗自對裴潛說:「此必襄陽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為急會者,不欲驚動遠眾。一二日必有密書促卿進道,張遼等又將被召。遼等速知王意,後召先至,卿受其責矣!」於是裴潛趕緊作好快速行軍准備。果然不久接到快速進軍的命令。接著張遼等也收到詔書。說明操對諸將約束甚嚴,不容有忽慢詔令和動作遲緩的事。

由上可知,操善於用將,對之要求也很嚴格,但能得到他們的擁護。甚至連孫權都說操之「御將,自古少有」。證明操是善於御將的。

曹操還富有韜略、足智多謀,在戰略、戰術方面,常能應付裕如。操在戰斗時,常能根據敵我情況,臨機決策,變化多端。如前所述。操在對於毒農民軍、呂布、張綉、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爭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方法,譎敵致勝,轉弱為強。在戰略方面,操能集中部屬智慧,擇善而從,少有失誤。例如當操與呂布爭奪兗州,相持不下時,徐州牧陶謙病死,操欲乘機襲取徐州,然後再擊呂布。荀彧勸阻之。操乃改變主意,以全力擊敗呂布,平定了兗州。接著徐州也歸附了。建安六年(201年),即官渡戰後下一年,操因糧少,不足略定河北,欲因紹新破,以其間擊劉表。荀彧說:「今紹敗,其眾離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兗、豫,遠師江、漢,若紹收其餘燼,承虛以出人後,則公事去矣」。操從之,終究平定了冀州。

由上可知,荀彧在戰略決策方面屢次糾正操的疑誤想法,因而對操的成敗存亡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其他謀臣如荀攸、郭嘉等亦有同樣功勛,為操所稱譽。足證操對戰略部署極為重視,事先都與群僚仔細商討。他能採納別人的正確策略,說明他的判斷力是很強的。

當操與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紹問操:「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操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操又對別人說:「湯、武之王,豈同土哉?若以險固為資,則不能應機而變化也」。操之所以能克敵致勝,主要原因之一是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任天下之智力」,即充分發揮臣下的智慧和將士的戰斗積極性。所謂使「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

無論曹操在戰略、戰術上做得怎樣出色,如果其軍隊沒有較強的戰鬥力還是不行的。呂布的軍隊號稱勇悍;袁紹的軍隊人數最多,經過多次較量之後,都為操所敗,說明操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操軍戰鬥力之所以強,乃由於操一貫採取精兵、簡政、重視糧食生產及運輸等措施。操曾說:「孤所以能常以少兵勝敵者,常念增戰士,忽餘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為戰士愛馬也;不樂多署吏,為戰士愛糧也」。操自言當官渡會戰時,袁紹有鎧甲一萬領,他只有二十領;袁紹有馬鎧三百具,他連十具都不到。操軍人數雖少,裝備雖差,但操治軍帶兵,比較重視紀律,賞罰比較嚴明,結果打敗了袁軍。一次在行軍途中,操傳令不得讓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於是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了麥子。可是操自己所騎的馬卻因吃驚而踏了麥田。於是操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發,做為處罰,這雖只是做做樣子,但也可說明操在軍中持法是比較認真的。操起兵初期,打過不少敗仗,但軍隊始終沒有潰散,就是因操治軍嚴整,而且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也能較好地配合和支持軍事。所以終能轉危為安、變弱為強。其他軍閥如袁紹則「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呂布則「勇而無計」、「輕狡反復」;劉表則「不習軍事」、只「保境自守」;袁術則「奢淫放肆」、「無纖介之善」。所以操終能將他們各個擊破。

由此,我們說曹操可以稱得上古代卓越的軍事家。

(3)曹操的為人和作風。

操在中國歷史上是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們對他的看法紛紜錯雜,毀譽不一。毀者把他說成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譽者則目之為命世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關史書記載,既善惡錯出,真假難辨。我們如果片面地依據某些記述,斷章取義,縱然再多發表評論文章,亦無濟於事。評論歷史人物,應當從有關的可靠記述中歸納出居於主流的東西(如德、才、功、過、善、惡、作用、影響等),從而得出確切的結論。不僅要把這一人物與他同時的人相比較,也要放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同一類型的人相比較,這樣便不難估計其在各方面的價值,以確定其歷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與奸的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做過分析,曹魏政權是曹操在農民起義的影響下,自己苦心經營出來的。當時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漢朝還有什麼可供曹操篡奪呢?曹操確實是玩弄了一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但這樣做,還是為漢朝延長了二十餘年的名義上的國柞。假若操是奸臣的話,那末,二袁、劉表、劉備、孫權……誰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個能維護漢政權的忠臣來,還能說操是奸臣嗎?

至於曹操對人是否奸詐?專門傾人利己呢?傳說中曹操所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是否真實呢?據《三國志》卷1《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字刃擊殺數人。

《武帝紀》注又引《世語》: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武帝紀》注又引孫盛《雜記》: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根據《魏書》的說法,操殺人系於被劫之後,這種殺人,不能說是負人,而只是懲罰歹徒的行為。《雜記》所說操夜殺人,乃是怕別人殺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這還可以說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行為。但操過後,還是很快就感到凄愴傷懷,說明這次殺人是屬於誤會,並非操本性即安於做負人之事。而且,「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語,只見於此書,其他二書均未道及。可知這話是不可靠的。從當時實際情況論,操恐懼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輕易做殺人惹禍之事。他當時如畏人圖己,就應趁人無備時逃走,何必殺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書所記大相徑庭,陳壽既不採用,裴注雖引出,但未置評,僅備遺聞。所以我們不宜視之為真實材料,與其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遠不如從操許多比較確鑿的行事中尋找答案。比如:陳宮,原來是擁戴操為競州牧的有功大員,操「待之如赤子」。但後來陳宮趁操東征徐州牧陶謙之際,叛操而迎呂布為兗州牧,使操幾遭滅頂之災。後來陳宮與呂布一起被操禽獲,「宮請就刑,操為之泣涕」,頗有故人依戀之情。宮死後,「操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撫視其家,皆厚於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報書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舉,行之多矣,魂而有靈,亦將聞孤此言也」。可見操對死者的囑托,並無背負之事。王粲的兒子因參與魏諷謀反,為曹丕所誅,操聞嘆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操以金璧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之事更為人所熟知。操還自言:「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可知他是怕負人的,似不可能說出「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呂思勉謂:「操之待人,大致尚偏於厚」。這種講法,是符合事實的。那些述說操詐騙傾人的傳聞、軼事,多非歷史的真實。但這種講法從何而來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設奇,譎敵制勝」,呂布與操作戰時,曾告誡部屬:「曹操多譎」。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時的「多譎」,擴大到其為人和作風上;其次,陳壽說操「少機警,有權術」。「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他在政治上搞的權術,趙翼言操用人系以權術相馭。操在用人上,確實有用權術的地方,但說他用人全靠權術,就以偏概全了。封建政治首腦有幾個不用權術的?有幾個沒有濫殺過人?袁紹早就讓操殺楊彪、孔融、梁紹。就以孔融為例,他何嘗不隨意殺人!當他任北海相時,僅因「租賦少稽」,就一朝殺五部督郵。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鄰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勸他「自托強國」,僅因這個建議,就被孔融殺害。至於歷代開國帝王,因鏟除異己,而濫殺錯殺的更史不絕書,如果只責操譎詐負人,是不公允的。

操的污點,首先是他參與鎮壓黃巾起義,關於此事,前面已多處提及,不再詳述。其次是他有過屠殺徐州人民的罪行,此事前面也說過。關於操攻徐州牧陶謙的原因,各書說法不一。即使操父真為陶謙所殺,操也不該大量屠殺無辜人民。陳壽於《三國志》中敘述曹操之事,從不做過分的貶抑,對操攻徐州的暴行,所述亦較他書為簡,然亦不能不承認:「所過多所殘戮」。操還曾有「圍而後降者不赦」的法令,操及其手下諸將常有「屠城」之事,這是不應寬恕的。其他如當操攻圍呂布於下邳時,關羽屢向操求取布將秦宜祿之妻杜氏,操「疑其有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在此事稍前,操在宛收降張綉時,亦曾納張綉的從叔母,以致引起張綉的叛變。諸如此類的事,在當時雖算不上什麼很壞,但總是欠缺的。陳壽在評論曹操時,極稱贊其謀略、權變、法術和用人、創業的功績,從無一語贊及他的品德。陳壽論到劉備時,認為備「機權於略,不逮魏武」。可是極力稱頌劉備的「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說明陳壽是善於抓住曹、劉在德才上各自特色的。

許多人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家,我很同意。有些人還認為曹操是我國古代卓越的政治家,我覺得有點偏高。因為曹操有過濫殺無辜人民的暴行。一個卓越的政治家應當不這樣。另外,在個人品德作風上,曹操也有些欠缺,不足為後世法。既然稱作歷史上的政治家,就應當對後世能起榜樣作用,曹操在這方面還不夠規格。

③ 對於歷史的詳細看法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狹義
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眾說紛紜

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毛澤東說:「讀史可以明智,這是先人早就說過的。」;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也。」;

《大英網路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網路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今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閱讀全文

與在歷史中看法因如何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