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軍的軍隊
金軍是中國歷史上金朝的軍隊。金國在遼國的北方興起,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遼國,滅遼後又滅掉北宋。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
金軍大體可分為本族軍、其他族軍、州郡兵和屬國軍。前二者為主力,後二者為輔翼。最初,奴隸主、封建主都應從軍。領有漢地後,主要實行徵兵制,簽發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為兵,稱為「簽軍」,到後期也行「募兵制」。
金朝統治中原後,還仿漢制,實行發軍俸、補助等措施。對年老退役的軍官,曾設「給賞」之例。對投降的宋軍,常保留原建制,仍用漢人降將統領。
金軍亦以騎兵為主,步兵次之。騎兵一兵多馬,慣於披掛重甲。各部族兵增多後,步兵數量大增。水軍規模也較大,但戰鬥力較弱。除冷兵器外,還使用火炮﹑鐵火炮﹑飛火槍等火器作戰。後來蒙古南侵之時,金軍就以火器抗蒙。1232年金將赤盞合喜駐守汴京,「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鐵罐盛葯,以火點之,炮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爇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
軍事機關原設有都統,後改為元帥府、樞密院等,協助皇帝統轄全軍。戰時,皇帝指定親王領兵出征,稱都元帥、左右副元帥等臨時職位。邊防軍事機構有招討司、統軍司等。金朝軍隊採用結合社會與軍事制度的猛安謀克制度,也就是百夫千夫長的制度。早在女真族時期,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戰士,平時從事生產,戰爭時參加戰斗,兵器、糧食自幾自足。分置人民約一千戶為猛安、約一百戶為謀克,謀克相當於百夫長,猛安相當於千夫長。萬戶府下轄諸猛安,猛安下轄謀克,謀克之下還有五十、十、伍等組織。兵員配置大多是一正一副,戰時副軍可以遞補正軍。兵為世襲制,兵員可以子弟替代,但不能以奴充任。
隨著金朝不斷南移,猛安謀克制度與奴隸制互相適應的制度逐漸遭到破壞,「舍戎狄鞍馬之長,而從事中州浮靡之習」(《陳亮集》卷二,《中興五論》之一「中興論」)。女真人的日趨文弱化就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金世宗時,阿魯罕任陝西路統軍使,「陝西軍籍有闕,舊例用子弟補充,而材多不堪用,阿魯罕於阿里喜、旗鼓手內選補」(《金史》卷九一《孛魯阿魯罕傳》)。
金人入主中原,在經濟、文化上處於弱勢。這就使他們從統治中原那天起,便面臨漢族強勢文化的嚴峻挑戰。在兩種文化的碰撞、融合中,自覺接受異質文化的優秀成分並為我所用,本來是一個民族文明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遺憾的是,當時包括軍隊各級軍官在內的金朝貴族集團,都已經過上了由漢人供養的優裕生活;整個社會一片歌舞昇平。這種情勢下,他們對漢文化中勤儉、自強等積極內容已全然不感興趣,而對其中的消極部分,特別是中原貴族那種「居室之壯,乘輿之貴,宴樂之侈」的闊氣、奢靡的生活方式,則十分迷戀。據史載,當時這些人紛紛改漢名,以「雅歌儒服,寄興吟哦」為時髦,不少人還整日流連勾欄瓦肆,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女真族豪勇、進取的特質早已喪失殆盡。再加上和平環境中缺乏嚴格訓練,致使金軍上下日益宴安鴆毒,軍備鬆懈。比如金軍本來以能騎善射著稱,但有次金世宗過生日,金廷衛隊在與南宋使團的射箭比賽中僅中7箭,對方卻連中50箭,氣得世宗當場便呵斥他們「飽食安卧,專務游惰」。金朝軍隊的武備衰敗,由此可見一斑。
史旭有詩:「郎君坐馬臂雕弧,手捻一雙金僕姑。畢竟太平何處用,只堪妝點早行圖。」,已知「國朝兵不可用,是則詩人之憂思深矣。」。1168年朝廷從猛安謀克中遴選侍衛親軍,而「其中多不能弓矢」(《金史》卷八八《紇石烈良弼傳》)。當蒙古興起後,金軍在野狐嶺戰役等大型戰役中慘敗,最後南遷汴京。
當享樂、奢靡成為一個王朝的主流價值取向,並浸入到包括軍隊在內的政權核心部位的時候,即使最高當局呼籲,也已無力回天。1234年,金軍主力在蔡州被蒙、宋聯軍圍殲,金朝也走到了它歷史的盡頭。
❷ 北宋時候的金軍指的是哪個少數民族
金(1115年-1234年),或稱大金、金國、金朝,是位於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一個政權,創建人為金太祖完顏旻,國號金,建於1115年,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後遷都中都,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天興三年(1234年)時滅於蒙古與南宋聯合進攻,共經歷9位帝王。金國是當時中國華北地區的一個強大政權,其全盛時代的統治范圍為:東北到日本海、黑龍江流域一帶;西北到河套地區;西邊接壤西夏;南邊以秦嶺到淮河一線與南宋交界
❸ 金軍是哪裡的
金軍是中國歷史上金國的軍隊。金國在遼國的北方興起,後來南宋與金國聯合滅遼,金國控制了金遼蒙古等廣大地區。
❹ 金軍是什麼朝代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120年。 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1234年,金國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 金國後期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軍事上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經濟方面多繼承自宋朝,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
金朝,漢文文獻一致認為,女真是靺鞨(拼音:mò hé)部落中的一部,靺鞨的另一部分是被稱為「黑水靺鞨」的七個部落,居住在黑龍江的中下游地區(「黑水」是黑龍江的諸多名稱之一)。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就源起於黑水靺鞨[1]。女真族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女真語念作「諳班按春」(amba-an antʃu-un)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壞。一說女真興起於金水(按出虎水或按春水),故國號名金,因此「金源」成為金朝的代稱。還有人認為當初金朝並無國號,在與宋朝達成海上之盟時,宋朝以火德自居,遂建議女真人以金為國號,以期壓住女真,女真尚未了解漢文化,便不明就裡地拿去用作國號了。
一種觀點認為,金朝開國之初並未定國號為大金,而是就叫「女真國」,並且遲至1117年或1118年才在渤海人楊朴的建議下建國。其後來所定的國號金得名於生產黃金的按出虎水,金太祖的那番話為後世虛構,甚至整個金朝的開國史也是後來金朝官方為證明金朝得天命所建構的偽史,實際上金太祖起初沒有吞並遼朝的雄心,只是為了爭取女真族的獨立地位;後來才稱帝建國,有爭奪天下之心。另有觀點則駁斥這種看法,認為金太祖立國時確實有爭奪天下之心,而且不存在「女真國」的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