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設計歷史課的板書

如何設計歷史課的板書

發布時間:2023-06-16 13:09:00

⑴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制定了系統的教學目標 ,制定了課堂教學結構的流程圖 ,我整理了關於 七年級歷史 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設計
夏、商、西周的興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 知識目標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課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識別歷史地圖,合作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分析得出結論:夏、商統治者的統治態度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存亡。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

二、過程與 方法

通過分組,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搜集整理資料、製作示意圖、編寫和表演歷史劇、講 故事 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抒發感想,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製作比較表、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

[度價值觀]

通過夏、商、西周歷史的學習,認識到國家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推翻其統治,人民群眾有權利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重點] 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 通過奴隸制國家與原始社會對比,分析奴隸制度的進步性。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我國夏、商、西周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教學思路]

課前導學

1據學生的特點、能力、基礎水平合理分組;學生以組為單位,查閱書籍、雜志、網站,搜集有關夏、商、西周的文字、圖片、及視頻資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況表格。

3.有能力、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製作相關的 手抄報 、課件等。

二、教學滲透

1.上網查詢、搜集和剪輯相關影視資料,滲透信息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2.可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 總結 知識要點,如編演歷史短劇等以加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使文、史融為一體。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導入新課。前面學習了原始社會的有關內容,到原始社會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

2、學習新課

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對夏、商、西周三朝的內容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再通過填充歷史再現表格從整體上有一個脈絡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陽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後,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後期,政局混亂,發生了國人暴動,趕走了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3、課堂小結:多媒體顯示歷史坐標圖,對本節課內容作一個概括總結。

4、開發思維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就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先分組討論。同學們還可繪制漫畫,講故事,寫詩以及一切可以表現自己觀點的形式都可以用來為自己服務,在形式問題上可以大膽探索,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5、自我測驗

利用選擇題和材料題兩種題型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作一個了解。所以,選擇題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再現,材料題是一個知識拓展題。向學生提供了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處境,加深對討論問題的理解。這部分採用搶答的方式,使學生有興趣參與進來,主動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附:板書設計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陽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5、禹死後,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6、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4、 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後期,5、 政局混亂,6、 發生了國人暴動,7、 趕走了周厲王,8、 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初中歷史教學歷史影視資料研究
一、影視作品的內涵

歷史題材的影視資料通常是以紀錄片的形式存在,對歷史事件或者人物從一定程度上採用復原的方式進行拍攝,能夠將歷史演化中一些重要的革命性事件進行具象化的展現。不過這種影視資料並不一定遵循教科書上的闡述,有時會結合各種歷史資料甚至各種稗官野史等信息進行一定程度的虛構。但是這些歷史影視資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依然具有積極的作用。對此,歷史教師在選用歷史影視資料時,需要進行認真篩選,和課文知識進行巧妙結合,從而讓這些歷史影視資料在歷史教學中凸顯重要的價值。

二、初中歷史教學應用影視資源教學的必要性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合理引入歷史影視資料,對於促進學生興趣的提升、積極性的增長具有積極作用,而且這種直觀的視覺感官刺激也更有助於學生理解和學習歷史,非常適合歷史教學應用。

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通常是通過板書或者口述方式來教學,知識會相對枯燥,從而影響到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歷史影視資料不斷豐富,這些資料將聲音、圖像和歷史知識進行了有效綜合,能夠在教學中沖擊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激發初中學生的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

2.有助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雖然歷史教師能夠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地將初中歷史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學生在理解上卻存在著很大困難。因為歷史知識中還有部分抽象的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往往更加困難,從而阻礙學生的學習。

3.培養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

在新的課程標准體系下,初中歷史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的情感以及認知能力同樣極為重要,如果將歷史影視資料引入其中,就能夠讓這些情感的培養更加具象化。比如初一歷史課程大多講述的是我國古代史,這時候可以向學生展示四羊方尊以及古代的四大發明等視頻資料,從而增強學生對祖先智慧的尊敬,激勵後輩不斷超越前賢。

三、引入歷史影視資料教學需要規避的問題

1.影視資源利用原則

(1)嚴謹性

歷史教材的內容對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進行篩選,大多都是蓋棺論定的。但是影視資料為了增強作品的吸引力,往往在介紹正史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借鑒很多稗官野史的內容,甚至為了引發爭論還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如果將這些資料全盤照收應用於課堂教學中,就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惑。所以需要對這些歷史影視資料進行適當的剪裁和說明,引導學生正確地掌握知識。

(2)時間性

歷史影視資料種類很多,而且同一個歷史題材在不同時期都有相應的影視片段,對此教師需要對不同時期的歷史影視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讓學生能夠了解真實的內容,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歷史影視資料的利用效果。

2.講解和直觀展示要充分結合

歷史影視資料的直觀性較強,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能夠讓學生從頭至尾關注下去,可是這種直觀性不能夠讓學生自己觀看,教師要結合歷史影視資料的內容對課程進行講解,等講解到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時,才播放一些歷史影視資料的片段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而不是將歷史影視資料通過多媒體教室向學生從頭至尾地播放。另外,教師在講解中穿插歷史影視資料之後,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總結。尤其影視資料中可能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簡介,教師也要旁徵博引,引用不同時期歷史專家的觀點進行綜合論述。

3.防範歷史影視資料濫用問題

歷史影視資料只能夠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方法,不能夠將其作為教學的核心過程。所以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結合當前的教學內容對歷史影視資料進行篩選,只有到講解內容的環節時才播放相關的歷史影視資料進行例證,這樣才能夠發揮出歷史影視資料的教學價值。否則,一味地濫用歷史影視資料,不僅不會給學生帶來更加深刻的認識,反而使之變得膚淺,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就更無從談起。

作者:卞斌 單位:江蘇省宿豫區實驗初級中學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相關 文章 :

1. 初一歷史的優秀教案

2. 中華書局七年級上歷史教案

3. 中華書局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4.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9課教案

5.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下載

⑵ 如何設計歷史學科的教學案

初中歷史學科教學案設計評選活動總結

為發揮歷史「教學案」導學的作用,提高歷史教師備課的質量,調動歷史教師積極主動參與網路教研活動,總結前一段「教學案設計」教研活動,明確下一步教研工作思路,按照教研工作計劃,進行優秀教學案設計評選活動。

一、教學案設計教研活動的提出原因

歷史學科以往教案設計重點是知識的梳理與教法的選取,缺少師生探究問題設計與學法的選取,也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教案,教案的作用不大,有的老師書寫教案就是應付檢查。

近兩年多數學校使用學案的同時,教案還要寫,老師認為增加備課的負擔,有反感情緒。

有的學校還是重視教案,對學案要求與重視程度不夠。

初中歷史學科每課內容多,課時又少,傳統的教案與單一的學案,都不能適應新的形勢要求,如何提高備課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我縣歷史學科需要解決的教研課題。

二、教學案設計教研活動的理論依據

依據歷史課程倡導的「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的新課程基本理念。

遵循「教」與「學」的客觀規律,以較少時間、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個性培養與全面發展的有效教學理論。

借鑒杜郎口與楊思中學的外地成功經驗。

依據我們全體歷史教師的實踐經驗。

貫徹教育局與進修學校開展「網路教研」、「教研為基層學校服務」的文件精神。

基於以上原因和理論依據,歷史學科確定:「以歷史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為核心,全體歷史教師參與,每人完成兩課的教學案設計,利用網路教研的方式,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的教研活動」。

三、教學案設計教研活動的階段性成果

在2009——2010學年度,全縣80%的歷史教師,每人完成了兩課教學案設計的任務,歷史中心教研組五位成員,還承擔了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專題知識的歸納,教學案與專題知識歸納等資料,都上傳到「群共享空間」,到現在已經上傳作品達140多個,實現了教學案設計等資源共享的目的。

為了總結前一段教研工作經驗,明確下一階段教研活動的思路,根據《教研工作計劃》,決定進行初中歷史學科優秀「教學案」設計評選比賽。

在10—19日教學案設計評選初賽活動中,全縣有22所學校27位教師參加此次評選比賽,參賽教師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按照通知文件要求,完成教學案設計與課件製作,及時上傳到群共享空間。

於19日,由七位評委進行初選,有12位老師的作品進入了決賽。

今天參加決賽的十二位參賽教師,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站在理論的高度,闡述了自己的教學案設計基本思路,還說出這樣設計的原因與理由,這是我們在研討課上所學習不到的。

應該說今天的參賽作品,大多都是課堂教學真實的教學案例,他們的教學案設計:每個環節目的明確,設計符合歷史知識呈現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科學有效,值得借鑒與推廣。

下面就結合參賽教師的作品,說明一下歷史學科教學案設計的特點,

(1)情景導入的設計:

目的:引起注意力,激發興趣,開啟學生的思維。

學生主體的現狀:每周兩課時,時間跨度大;前節課學習其他學科的內容,課間學生戶外活動,精力分散。

教師的導學是: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創設歷史思維情景,聯系舊知識、結合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製造懸念,引起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開啟學生的思維。

(2)學習目標的設計:

按照課標確定「三維目標」,結合校情、學情等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探究過程與方法,課程標准對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沒有具體內容,他們所選取的過程與方法,就是課堂教學實際運用的,而不是給別人檢查看的,這樣設計學習目標是有效的。

體現學習目標科學性與適用性。

(3)自主學習的設計:

目的是讓學生感知歷史知識。

教師的導學是:在教學案設計時要求明確,如:預習指導、閱讀指導、設計檢測題、課上組織與引導學生全員、有序的參與。

學生主體參與是:課前主動預習、課上自主學習、獨立完成檢測習題、學生互相交流。

通過自主學習過程的有效實施,實現學生感知歷史知識的目的。

(4)合作探究的設計:

目的是讓學生理解、體驗歷史知識的發生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師的導學是:有效整合教材資源,聯系已有知識設計問題情境,利用現代化技術等手段創設歷史情境,圍繞重點內容與情感目標,有效地質疑思考問題,思考題設計不偏、不難,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符合初中學生年齡特點,沒有增加學生的負擔。

組織與引導學生得法、有效參與。

學生主體參與是:積極思考問題、閱讀相關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互相協作,通過合作探究過程的學習,落實了學生理解、體驗歷史知識的發生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5)知識梳理的設計:

目的是歸納歷史知識結構,得出值得借鑒的歷史結論。

教師導學是:鼓勵與引導學生梳理知識結構,揭示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得出值得借鑒的歷史結論。

學生主體參與是:學生在感知、理解、體驗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學生自己歸納歷史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6)鞏固訓練的設計:

目的是掌握重點知識,學以致用。

教師的導學是:結合中考題型與重點內容,設計鞏固訓練題,組織與引導審題、分析與解決問題。

學生主體參與是:閱讀題干、分析問題、獨立完成。

實現當堂所學習的內容當堂掌握。

十二位參賽教師,遵循新課程與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設計的教學案:學習目標明確、環節齊全、內容科學完整、設計思路清楚、便於操作,有利於教師導學與師生共同探究,把教案與學案融合成一個整體,把教師導學與學生合作探究融合成一個整體;把知識呈現與問題質疑融合成一個整體;以教師導學為主導,以學生主動探究為主體,能幫助學生最有效地理解和感悟歷史學科知識的教學案,值得我們大家借鑒!

四、今後歷史學科教研工作的要求。

1、教學案設計的教研活動,還是我們歷史學科今後教研活動的一個主要內容之一,每個學期、每位老師、上傳一篇、自己在教學中認為比較成功教學案設計及課件,形成主動參與網路教研的一種習慣,以實現資源共享。

2、設計教學案不要簡單模仿,要體現自己的風格與特點,使用教學案要課前下發、課下收回,發揮「教學案」的導學作用,實現「教學案」讓學生「學會」的目標,更要實現教學案讓學生「會學」的目標。

3、今天舉行的教學案設計評比活動,應是歷史學科網路教研活動的起步,下一步教研活動的方向已經明確,期待沒有參與的三所學校與十一位沒有參與網路教研的老師主動地參與,只要我們調整一下工作的思路,就能提高我們的備課質量,就能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更能豐富我們教書育人的美好人生。

⑶ 中學歷史教案格式

格式要求是:
(一)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目標:

2.思想教育目標:
3.能力培養目標: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2.難點:
(三)教學時數: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五)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
[導入 新課]
[講授新課]
[鞏固小結]
(七)作業
(六)板書設計

新老師試講,關鍵不在與教案格式,而在於有沒有新的教育教學思想,能否領會新教材的精髓,能否考慮到學生的情況等。給你一篇文章參考。

「走進新課程,我們怎樣教?」這是從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的教師們應不斷實踐、探索和反思的。根據調研聽課,發現目前在對待教案設計上,教師們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態度和做法。一是精心設計,推陳出新——他們大多是歡迎新課改、有著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和充滿活力、善於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敢於實驗的青年教師。另一種是沿襲舊路,老方法教新課程——主要是因為對課改的認識尚不深刻,認為課改不外乎是教材的改變,用舊觀念對待新課改,用老教案備新課,因此教案基本是過去教案的翻版,甚至還有不備詳案、只寫提綱等現象。還有一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缺少實踐,盡管有努力的願望,但面對新課程、新教材不知如何設計體現新課改理念的教案。

針對上述情況,更有必要強調認真備課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教學組織形式,是課改實踐的主要場地。要把課改的「理想"變為現實,必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我們強調教學要做到「六認真」,首先是認真備課。認真備課具體反映在精心設計教案。在實施高中歷史新課程中,怎樣設計體現新課改理念、以新的呈現方式撰寫,特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從事新課程教學的老師們共同探討。

一、依據課標確定課堂教學目標,融「三維」目標為一體

如果把課程改革比作航程,.那麼課程目標就是引領課改的航標燈。如果不認准目標,課改就會迷失方向。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反映了國家的教育方針,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明確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課程目標。而課程目標是要通過具體的教學目標來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科課程目標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上述所說的「三維」目標。

因此,教師在設計新課程每一課教案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首先要考慮確定這節課的具體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是指教師和學生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和標准,是教學的總要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具體化,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是評價、檢驗課堂教學能否達成目標的依據之一。確定課堂教學目標要依據學科課程標准,對教師備課的首要工作來說,就是心中時刻要有課標意識,自覺嚴格執行課標,不斷鑽研、理解課標,在教學中細化課標。

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歷史課程的「三維」目標,教師要在認真學習、領會課標三個維度的基礎上,制定出「三維」目標在每一課的具體運用。在具體課的設計時。可以分別制定和呈現,但在具體實施教學時,要注意這「三維"目標是不能截然分開的。要把「三維」目標統籌考慮。在不同內容的課中,三個維度的所佔比重也是有所區別的。有的課注重史實教學,有的課思想教育功能較強。只有把「三維」目標融合為一體,才能將「三維」目標真正落實到每一堂歷史課的教學中。

二、鑽研課程內容,細化課標於課堂教學之中

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採用「模塊一專題」的形式,力圖構建起一個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的課程結構;在課程內容上,精選有利於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體現出時代性和基礎性,反映了歷史學科與社會進步、學術成果和學生經驗的密切聯系。根據課標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打破了原來的通史形式,分為三個必修模塊、六個選修模塊,共25個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學習專題。由於從過去的通史轉變為專題,每個模塊自成體系,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所學的歷史不成系統、支離破碎,不利於形成完整的歷史概念。這就要求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同時,要鑽研課程內容,在教學中要揭示歷史發展的整體性和規律性,要注意不同模塊、不同專題之間的有機聯系,有的內容還要和其他課程結合。

學習模塊從體系、結構和內容上以新的形式呈現,對教學和教案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歷史必修(I)為例,它是以中國和世界歷史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典型史實為主要內容的模塊,專題的編排先中國後世界、先古代後近現代。這種編排並不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時序,事物之間的橫向聯系和完整性也不是很清楚的,這就給備課和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再加上課標的表述是宏觀的、高度概括的,這就尤其需要在備課和設計教學目標時對課標進行細化。

以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I)第八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l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例,課標表述為:(1)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看起來一課課標就有兩條要求,然而在教學中僅就這兩條是無法將這一理論性較強的課講清楚的。有教師在設計具體教學目標時,將上述兩條細化為下列「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理解並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發生的原因、過程,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質,分析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和歷史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分組完成《共產黨宣言》節選資料的探究學習,讓學生初步感知掌握第一手歷史資料對歷史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性,領悟「感知-積累-理解歷史和現實」的過程與方法。

2.通過編制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結構表格和對其失敗原因、經驗教訓的分析與歸納,感知分析、綜合、歸納和概括歷史信息的魅力,學習多角度地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資產階級等勢力對共產主義的敵視與馬、恩對資本主義發展冷靜而客觀的分析的對比,讓學生體會理性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

2.以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的反復和曲折作鋪墊、以社會主義運動的曲折發展為線索、以「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調查結論為點睛,讓學生體會社會主義運動在曲折中發展的歷史特點與規律。

盡管這樣的細化還值得進一步推敲,但可以看出教師在學習、研究課標之後進行了再創造,將「三維」目標融為一體,貫穿於教學過程中,有助於落實「三維」目標。

由此可見,不論教科書如何編寫,內容如何變化,在確定具體課堂教學目標時,都應該也必須以課程標准為依據。當然,也不是簡單地、膚淺地理解課標要求,更不能照搬照用教學參考書的現成設計。而是要根據教師對課標的理解、對教材的鑽研、對學生學情的了解,因校因生因課細化課標,使之更具體化,更易操作,同時也是保證課標得到全面的落實。

三、轉變教學方式,雙向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要求在此次課改要逐步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可以說就是要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有所轉變。教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相結合的過程。《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指出:「歷史教學應是師生相互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是學生改進學習方式的前提,是為變革學生學習方式服務的。

在傳統的「滿堂灌」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展開的。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常常感到學習是乏味的,課堂氣氛是沉悶的。在新一輪課改中,能否在教學方式上來一場「顛覆性的變化」,師生在課堂的角色能否來一個轉換,是擺在從事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的老師們面前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因為課程是要通過學校的課堂教學來實施的,課堂教學最終是由教師來實施。所以,需要教師在更新課程觀念的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學方式。

在實施高中歷史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學方式的轉變勢在必行。在變化了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應怎樣轉變呢?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教師要由單純的歷史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要由歷史的「權威"轉變為歷史教學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還要由管制式的教學管理者轉變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

在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學中,不僅教師的角色要變,學生的角色也要改變,要由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自主的學習者。角色變了,學習方式也要隨之改變,要學會各種形式的主動學習方式。能否真正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落實高中新課程理念和目標,實現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之一。

因此在設計教案時不能再像以往的那樣,只有以教師活動為中心的教學過程,而是要雙向設計。既有教師的活動,同時有學生的活動,師生互動、師生互補,使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充滿和諧的氛圍。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積極思考、自由交流、主動探究、大膽質疑,學得輕松,學有所獲,學有長進。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的講台,更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能說的、學生能做的,能自己學會的,都可讓學生完成。即使有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能完成的,教師也貴在及時點撥,給以思路,不再包辦代替。

這種雙向設計教學活動的教案,在義務教育7-9年級的歷史新課程中已經得到一定的推廣。可以說,義務教育的歷史新課程為高中實施新課程做了准備,值得高中教師學習、借鑒。誠然,高、初中教學是有很大區別的。在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教案設計中,還要更注重活動目標的設計和目標達成的檢驗。缺少檢驗反饋是無法把課堂中師生的互動落到實處,因此在設計教案時需同時考慮。還應該提倡對教案設計的同行評價和教師教後的自我總結反思,這樣有助於推動校本教研的開展,讓歷史教師在課改中自身素質得到更好的發展,與新課程同成長,共進步。

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對廣大高中教師來說是一次寶貴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可以這樣說,在先進的課程理念引領下,設計出體現課改理念、具有新的呈現方式的教案,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是確保實施新課程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知易行難,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繼續努力和探索、改進。

閱讀全文

與如何設計歷史課的板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