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快速牢固的記住高中歷史知識點
學好歷史的關鍵在於在堅持學習和記憶的同時逐漸培養形成興趣,這就需要一個小計劃。
2. 高中歷史背誦方法,8個趣味記憶法
歷史是文綜三科中最適合死記硬背的科目,這就要考驗同學們的記憶能力,然而,記憶也是有 方法 和技巧的,我整理了歷史學習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高中歷史背誦方法
諧音記憶法:記憶歷史知識的最佳辦法
歷史科目的知識繁雜細小,朝代更迭,人名地名國名眾多,大事件無數,記憶起來相當困難,運用諧音記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年,我們用諧音就可以記成「一把揪死」,這樣就化難為易,變死為活了,把枯燥的死記硬背變成幽默詼諧、輕松有趣的話語,活躍了思維,又記憶了知識。
時間串聯法:按時間順序串聯歷史知識
歷史學科是一部以時間為主線的大事記。掌握了時間的走向,按照時間來記憶對應的事件和相關知識,就很容易掌握整個歷史知識。主要有相關聯時間記憶法、時間運演算法以及時間推導記憶法。
如:中國近代史上,按照時間順序,先後爆發了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等,對應的時間分別是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等,記住了這些時間更替,學習效率就瞬間提高了90%。
相關聯時間記憶
此方法需從橫向、縱向兩方面進行比較。歷史上,有許多事件發生在同一年、同一月中,這樣記住一個事件,就能夠連帶記住其他幾個事件的時間。比較和區別記憶,必能提高記憶效率。
時間運算記憶
在記憶過程中,有時需要進行時間運算。具體有這樣幾種情況:
(1)計算時間長短。如:荷蘭殖民者占據香港、台灣的時間是從1624-1662年,長達38年之久;新民主主義革命比舊民主主義革命短多少年?可以用列算式的方式推導:(1919-1840)-(1949-1919)=50年。
(2)比較距今時間遠近。如:公元前594年與公元前459年,哪年距今比較近?
(3) 進行時間轉換,不同紀年方法之間的轉換。如:民國元年是1912年;甲午戰爭的「甲午」是公歷1894年。
時間推導記憶
很多歷史事件之間都具有內在的聯系,如果你記住了一個歷史事件,就可以推導出另一個歷史事件的相關內容。如: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兩年後發生了中國的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又過了兩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通過線索推導,就能將多個事件聯系在一起記憶。
分類整合法:將知識點歸類記憶
歷史知識看似雜亂瑣碎,但實質上是有內在聯系的,有規律可尋的,同學們可以根據這些規律和聯系進行歸類整合,就能清晰記憶了。
看書的同時,簡單地列知識點提綱
在分類看書的時候,可以邊看邊記錄,列寫提綱,以時間、原因、發展方向等多個角度為主線,去引導記憶。
整理歷史專題,有計劃地復習和記憶
同學們也可以整理出歷史專題。如古代政治史、古代經濟發展史、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國古代 教育 史等多個歷史專題。整理完成後,再進行細化填充內容。這樣肯定能把書本上的知識熟記於心。
網路構建法:構建框架,條理清晰記得牢
從宏觀角度講,整個高中歷史可以分為世界近代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三大塊。從微觀角度講,每個歷史概念都有它固有結構。如:每一事件都有固定的背景、原因、經過、結果,性質、影響等。從多角度入手,建立框架,形成網路。
抓點:抓住每一個歷史專題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分析騎在不同時期的表現和發生變化的原因、對社會的影響等。
串線:找出各事件中的內在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線索。把這些事件的「點」串聯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鋪面:將某一時期內的全部歷史事件組合到一起,構成一個整體的知識面。
8個趣味記憶法
1、在戰爭中,出現了很多位抗擊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把人名、地名編成一句話,關天培是在虎門英勇抗敵的,就簡稱為:關門;葛雲飛在定海簡稱:葛定(疙腚),陳化成在吳淞簡稱:陳吳(陳勝、吳廣)。連在一起就是「陳吳關門葛定」。
2、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中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從南向北依次是: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抽出字頭就可以這樣記憶:廣廈福寧上。
3、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有劉伯承、賀龍、葉挺、朱德、周恩來等,取每個人名的字頭,再根據諧音劉(留)賀(荷)葉朱(煮)周(粥),連在一起就是:「劉賀葉朱周」,意思是:留著荷葉煮粥。
4、太平天國在永安封王建制,東王楊秀清、西王肖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分別取其中的一個字,再根據諧音,東楊(東洋鬼子)肖西(消息)雲南北韋(緯)翼石(一石),連在一起就是:「東楊肖西雲南北韋一石」,意思是:東洋鬼子那有消息,雲南北緯那有一塊小石頭。
5、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三大派系,馮國璋和曹錕一派形成直系軍閥,由英美兩國扶植;段祺瑞一派形成皖系軍閥,靠日本支持;東北的張作霖也靠日本支持,形成奉系軍閥。抽出一些字,可以這樣來記憶,馮(逢)曹直(曹植)英美,段(端)皖(碗)日,霖(臨)奉(風)日。意思是:(今天做夢)逢遇曹植了,長得英俊美麗,(今天是)端碗的日子,(也是)臨風的日子,(碗里有酒,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6、滿清統治者依次為努爾哈赤、皇太級、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記為「努皇順,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7、「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記為「譚劉林,楊楊康」。
8、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線: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記為「靠貧聯中限富,保中小滅地主」。
9、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沈葆楨、丁日昌,編為「新(欣)翻(藩)譯(李)坐(左)洞審(沈)日昌」。
二、奇特聯想提煉法
1、馬克思生於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諧音為「一巴一掌一巴掌」把「55」諧音為「嗚嗚」,合起來就是馬克思生日說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資本家嗚嗚直哭」。馬克思生卒年代1818-1883,可想成諧音「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
2、革命思想家陳天華有兩部著作《猛回頭》、《警世鍾》,記法為一邊想「一個叫陳天華的人猛回頭撞響了警世鍾,一邊做轉頭動作,同時發出鍾聲響。」
3、軍閥割據時,馮國璋、曹錕、段祺瑞控制的地盤及其支持者可聯想為「曹錕靠在一棵日本梨樹(直隸、江蘇)上餓(湖北)得快乾(贛)了,段祺瑞端著一大碗(皖)鹵(魯)面(閩),這(浙江)應(英)該很美呀。」
4、抗戰過程中的幾件大事,1937年平型關大捷,1938年台兒庄戰役,1940年百團大戰,1940年汪精衛成立偽國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變。可分別編為「37、9 林彪吼,38、9拉鋸戰,40春汪偽成,40下半百團大戰,41九千(人)皖南事變」。
5、1858年第二次戰爭中,列強強迫清政府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主要內容有5點,可 總結 為「三外一賠一開」。
賠款和開口岸是近代絕大部分不平等條約都有的內容。
「三外」指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外國船(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6、袁世凱的復辟帝制活動,可總結為「一轉正、兩解散、三修改」。
一轉正:1913年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
二解散:1913年解散國民黨,次年又解散國會。
三修改:廢《臨時約法》改為《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改總統選舉法(改選舉為推舉,改有限任期為連選連任)。
7、新 文化 運動的基本內容,可總結為「四提倡,四反對」。
8、辛亥革命後「實業報國」思潮的代表人物,可總結為「南張北周和二榮」,類似的還有中共建黨先驅「南陳北李」(陳獨秀、李大釗)。
9、1927年中共三大起義的意義,可總結為「三個第一」。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
秋收起義建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支。
廣州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
10、一五計劃經濟建設的重大成就可總結為「一橋二鐵三公四廠」。
即武漢長江大橋;寶成和鷹廈鐵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鋼無縫鋼管廠、一汽、沈陽飛機製造廠和沈陽機床廠。
11、中英、中法《北京條約》時,我只通過「陪(賠)酒(九)兩天」四個字,就概括了「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償英法兩國大量軍費。」
12、蘇聯在1924年剛成立時的加盟共和國,可記做「烏外白鵝」。
即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外高加索。這樣趣味性強,記得快而牢。
三、歌謠
根據教材和記憶需要,自己創作歌訣,一段兩段、一句兩句均可,靈活自由,方便實用
1、1950年6月,毛澤東在七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爭取國家財政基本好轉的三個條件可編為:「土改完成,工商調整,經費節省」。
2、中的主要建設成就可編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長江,勝利油田」。即成昆鐵路和湘黔鐵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長江大橋,山東東營勝利油田。
3、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1964年和1967年-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質-牛胰島素,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可編為「57武漢,橋通天塹;64、67,驚世兩彈;1965,牛胰島素;1970,人造衛星。」
4、「戰國七雄」時,為了讓學生把七國的方位和名稱及記住,用「東西南北到中間,齊秦楚燕趙魏韓」的 順口溜 ,(韓趙魏,南北中)讓學生易記易讀。
5、「隋唐文化──封建文化的高峰」時,把它編為「封建文化有高峰,隋唐科技甚繁榮:建築行業最興盛,唐都長安有大明;趙州石橋拱奇特,隋朝李春設計成;雕版印刷始問世,傳世珍品《金剛經》;火葯軍用唐末起,唐代中期早製成。首次測定子午線,《大衍歷》法最為精;二功當記誰頭上,天文學家僧一行」。把豐富而又復雜的內容進行概括,就收到了容易記憶的效果。採用詩歌記憶法,可根據教材和記憶需要,自己創作歌訣,一段兩段、一句兩句均可,靈活自由,方便實用。
6、學習「春秋五霸」時,我讓學生熟記五霸後,為防止他們顛倒順序,用歌謠「齊宋晉秦楚,桓襄文穆庄;各國皆稱『公』,惟獨楚稱『王』」。
7、1927年到1930年中共領導建立了許多革命根據地,根據地名稱、建立者不好記憶,通過以下兩句話來記憶,就容易多了:__,閩浙贛;鄂豫皖,徐向前。賀龍洪湖、湘鄂邊;鄧(鄧小平)、張(張雲逸)左右來回轉。
採用這種記憶法,有時詞頭相連即可,有時也需調整一下詞的順序和音韻,使之便於誦讀。
四、記數記憶法
1、關於戊戌變法的內容,可以這樣記憶:
四個方面: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
十五點:四個方面分別有3、4、5、3個要點。
其中經濟方面的內容可這樣記憶:
「三局」:京師設立鐵路礦務局和農工商總局,設置郵政局。
「兩算」: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決算。
「一獎」:獎勵創造發明。
2、關於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內容可以這樣記憶:
五次重大的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戰爭、第二次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三次中國社會性質的重大變化: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條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兩個階級的誕生: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一個中國的命運: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
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主要內容。
3、《中國近代史》的主要內容可用「一二三四五」即:
一個變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大矛盾──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中華民族與外國資本主義;
三條線索──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
四次高潮──太平天國、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義和團運動;
五次戰爭──戰爭、第二次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六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附件、《北京條約》、《天津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整個中國近代史的內容實在太多,我們可以通過濃縮歸納,並巧妙地記憶它的知識框架:
一種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兩對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三條線索(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
四大階級(農民階級、地主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
五股思潮(封建專制、平均主義、君主立憲、民主共和、社會主義);
六國列強(英、法、美、俄、日、德);
七款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
八個人物(林則徐、洪秀全、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袁世凱、毛澤東、蔣介石);
九次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一二·九」運動);
十場戰爭(戰爭、第二次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護國戰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濃縮記憶法的優勢是增加大腦對知識信息的容量,減輕學習的負擔,而且適用的范圍較廣。但濃縮的部分應該是最精華的。
4、關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概況,可以這樣記憶:
五個年頭:1789~1794年。
四個資產階級派別: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熱月黨人。
三個階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
5、中國共產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內容,可概括為「一化三改」即:工業化、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6、拉美革命的過程可概括為:
一場革命、
二個階段(1810—1815;1816—1826)、
三個中心(墨西哥、委內瑞拉、阿根廷)、
三個領導人(伊達爾哥、玻利瓦爾、聖馬丁)、
反對2個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
一場決戰(阿亞庫巧戰役)
即「123321」就可以將整個拉美革命進程完全掌握。
7、抗日戰爭初期抗日的情況:
兩個不同的黨派:國民黨和共產黨。
兩個不同的戰場: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的敵後戰場。
兩條不同的路線: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和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
兩種不同的結果:國民黨潰敗,丟失大片國土;共產黨開辟大片抗日根據地,威脅著敵人後方。
8、1851年1月11日,金田村起義。這個時間裡面一共有5個1(1851)。
9、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這個時間裡面一共有3個7(1937)。
五、相關聯時間記憶法
歷史上,有許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發生的,我們只須記住一個事件的時間,就記住了 其它 幾個事件的時間。還有許多歷史事件的時間,看起來很相似,在記憶時容易混淆。如果把這些相似的時間放在一起,在比較、區別中記憶,就能提高記憶的效率。
1、在1861年發生了下列歷史事件: 1861年清政府設總理衙門、曾國藩創安慶軍械所、那拉氏發動宮廷政變、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義大利王國成立。又如在1804年發生的歷史事件有:?海地宣布獨立。?拿破崙加冕稱帝。這些都是在相同的時間(同年)發生的不同歷史事件。我們把它們歸納在一起,就能輕而易舉地記住這些歷史事件的時間。
2、67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646年,日本大化改新。這兩個時間很相似,只是中間的數字不同。
3、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並通過《人權宣言》;1889年,第二國際建立。這三個時間也很相似,只是第二個數字不同。
4、孫中山的一些主要的革命活動,比如:1911年領導的辛亥革命;1913年領導的二次革命;1915年領導的護國運動;1917年領導的護法運動。從時間上有個規律是1、3、5、7。
5、中國共產黨前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時間上也有這個規律,黨的一大是在1921年7月,地點是上海;黨的二大是在1922年7月,地點也是上海;黨的三大是在1923年,地點在廣州。這樣把相關的事件和時間放在一起來記憶,就是一個很容易的事了。
6、1640年和1840年這兩個時間具有相同的意義,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開始。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它標志著世界歷史進入近代歷史時期。1840年,英國發動了戰爭,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這個角度來看,當時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要晚於西方國家整整二百年。這不得不讓我們對此產生更深入的思考。這兩大事件雖然相差二百年,但卻有著密切的聯系。正是1640年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再經過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成為當時世界上工業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於1840年發動了戰爭。也許我們可以簡單地以一句話來概括這個結果,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打。
六、對照式
用中外對照到古今照的方式來記憶歷史年代
1、古今對照法:也稱遠近對照法,以公元零年為對稱軸,進行前後對照。如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公元後221年蜀國建立。再如公元前475年我國奴隸制結束,公元後476年西歐奴隸制結束。
2、中外對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國史的年代對照記憶。如我國春秋時期,魯國實行初稅畝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倫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戰爭是1894年開始,朝鮮甲午農民戰爭也是1894年。
七、比較式記憶法
用互相比較的方式來憶歷史年代。知道一個歷史年代比較另一個歷史年代,早幾年或晚幾年,便可由一個年代比較出另一個年代
1、比早法:
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國近代史早200年,中國近代史開始的時間是1840年,那麼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年。
再如世界現代史比中國現代史早兩年,中國現代史開始於1919,世界現代史便是1917年。
2、比晚法:
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便是1939年。
再如第二次戰爭比第一次戰爭晚16年,第一次戰爭是1840年,第二次戰爭便是1856年。
八、推導式記憶法
根據記住的歷史年代,經過推導而記准另一個或幾個歷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數,通過人物、事件之間的歷史關系,就可推出歷史年代來。可從基點數向前推,向後推,同時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1、前推法:從基點數向前推導。例如知道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清軍入關,均在第一年。
2、後推法:以基點數向後推導。例如知道1818年馬克思誕生,思格斯比馬克思小兩歲,即1820年誕生;列寧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誕生。
3、雙推法:從基點數向前後推導。如記住了抗日戰爭開始於1937年,往前推,十年內戰開始於1927年,往後推,八年抗戰結束於1945年。
4、互推法:幾個密切相關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導。如三國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國建立,221年蜀國建立,222年吳國建立。只要記住其中一個,就可推導出另外兩個。
5、干支推導法:用天乾地支紀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國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紀年法。近代史上也經常使用,甲子法表示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條約是倒轉十個天乾地支,應是1901年;庚子賠款接著倒轉一個天乾地支,應是1900年。
復雜的歷史內容,用這些方法不僅簡化了記憶內容,而且接近現實生活,形象易懂,使知識記得更牢固。
高中歷史背誦方法,8個趣味記憶法相關 文章 :
1. 高中歷史提升答題速度技巧與歷史高效記憶法
2. 高考歷史復習:最有效的五種記憶方法及月考總結問題
3. 高中語文記憶15個記憶方法
4. 高中生物趣味記憶口訣
5. 歷史教學記憶的5個方法
3. 高中歷史好難啊,太多知識點記不住,怎麼辦
作思維導圖將歷史脈絡,用自己的方式總結出來就能記住了。如果有專題的話就以專題為准自行總結。
切記一定要自己做,哪怕會多花一些時間,做一次就能記住一次,至少一個月內不會遺忘。
這是我讀書時的親測,針對30歲的人的記憶都可以實現,相信18歲的你一定可以。重要的是要有耐心。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
4. 怎樣有效記憶高考歷史知識點
1.必須在理解上下功夫。
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於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上歷史課和上其他課一樣,一定要專心聽講。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課文內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試前去背背,同樣可以應付,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盡管有些簡單內容可以死記硬背,但復雜一些的內容光靠死記是不行的,有許多歷史知識必須弄明白這個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意義何在,有什麼影響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和來龍去脈;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老師分析講解,自己也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幻想考試前去突擊硬背,臨場時必然會顛三倒四或張冠李戴,有的則束手無策,不知所雲。
2.善於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有些歷史事件和現象比較復雜,光靠硬記是記不住的,我們可採取一些有效方法,盡量化繁為簡,才能熟記,主要方法有:
(1)公式記憶法。在回答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時,如同解數學習題一樣,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後按公式來記憶和解答。如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簡單過程+結果+意義。經過=准備+發生+結果。意義=作用+特點+影響。人物=姓名+時代+事跡(包括思想、活動或著作)+影響。作品=作者+成書年代+內容+意義(或影響)。用這種方法可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網路記憶。也就是抓住幾個要點作為支點,然後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掌握這個方法,在巧記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較記憶法。人類歷史遵循著一定規律向前發展,在其發展過程中,各種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又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使其具有各自的特點。比較記憶法就是把兩個以上具有一定聯系的事件或人物進行歸類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樣可防止張冠李戴。比較記憶法是歷史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記憶方法,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①把性質相同而特點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如秦、隋相比,漢、唐之比較等。②把某些表現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分清不同性質,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質相同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加以綜合比較,區分異同。如中國近代許多不平等條約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等。④中外比較。如世界上最先進入奴隸社會的四個國家之比較,中國與西歐進入封建社會之比較,中國古代經濟、科技發展與西方之比較等。
(3)列表圖示法。列表圖示法是:根據歷史事件的特點,用表格圖示形式使同類知識前後連貫起來,形成一個系統,使眾多史實、紛繁內容脈絡分明、條理清晰,收到化繁為簡效果的一種方法。列表法最大優點是簡明、醒目,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方法,尤其在記憶復雜史料方面作用更明顯。如古代政治改革(變法)、重大戰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五次侵華戰爭,中國現代史上黨的兩次重要會議;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資產階級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等等。
(4)聯想法。可分為縱向聯想和橫向聯想兩種。縱向聯想就是抓住某一歷史知識要點,使其前後連貫起來,即以某一史實為基點,既可涉及它前面發生的歷史事件,又可聯繫到後面發生的事件,從點擴展到線,便可記住有關這一歷史知識的前後內容。如講到《馬關條約》中日本割佔中國領土台灣時,我們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孫權派衛溫去夷洲(即台灣),隋煬帝三次派人去台灣,元設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台灣,到清設台灣府,從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個結論: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再簡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歸還侵佔的中國領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台灣才回歸祖國,日本侵佔中國台灣達50年之久。這樣將有關台灣的歷史知識就前後貫通起來了。橫向聯想法,就是把中外發生在相同時期的不同歷史事件,或不同時期的同類歷史事件聯系起來。初中《社會》第三、四冊,將中外歷史放在一起學習,這就要求我們以中國歷史為重點,將中外歷史知識聯系起來。如講中國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歐洲的拉丁文字聯系起來。
(5)串字法。對有並列關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來記憶,即將有關內容按課文前後順序串聯起來,只記住其每一內容的第一個字即可。如王安石變法的五項內容可簡化為「青、募、農、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按前後可簡化為「開、德、雅、波」。用這種簡化法可較快地記住課文
3.巧記人名、地名、年代。
歷史知識的重要特點是需要記憶的人名、地名、年代較多,去掉這些也就不成為歷史了。學習歷史,記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並不是光靠死記硬背,同樣有比較可行的科學記憶方法。
(1)記人名。記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徵來加強記憶。如兩漢帝王都姓劉,兩宋的姓趙,兩晉的姓司馬。
記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諧音法,用這兩種方法記外國人名字尤為適用。諧音法就是將外國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漢字去理解,使原來無意義的音節成為有意義的名詞或片語,便於記憶。有些人名不妨給它取個雅號,使用諧音法(雅號)記人名盡量要能順口、生動,防止低級和粗俗。對歷史人物不僅要記住讀音,還要書寫正確,若寫錯別字,則前功盡棄。如把齊桓公的「桓」寫成「恆」,把「贏政」寫成「嬴政」等等。
(2)記地名。歷史學習中常常要記許多地名,尤其是古今異名和外國地名,更使初學者感到頭痛,成為學習的攔路虎。如何記住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學習有關歷史地名時,一定要藉助地圖冊來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確的空間表象。如學習《中國古代對外經濟交流》一章,要記的地名較多,一定要對著書本或圖冊,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記住;學《隋朝大運河》,只有看著地圖冊,才能記住一個中心(洛陽)、兩個點(東北到涿郡,東南到餘杭)、四個段(自北而南),否則就會把方向搞錯。對於中外史上有關軍事的地名更應藉助於圖冊和其中的各種標記,才能記住。
其次,要記住地名還要仔細看課本中歷史地圖下列的古今地名對照表,才不會將古今名稱相同其實並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錯。如南宋趙構在「應天」稱帝,課本註明「應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稱帝,建立明朝,定都在「應天」,這里的「應天」則是在江蘇南京。兩個「應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課本注釋或圖冊,就誤認為是一個地方了。
(3)記年代。時間概念是歷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學科的特點之一。中外歷史綿延幾千年(若從原始人群算起則有兩三百萬年),其中需要重點掌握的年代也有一兩百個,牢記這些重要年代既是歷史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最使初學者感到困難的一個方面。
那麼如何才能既多又快地牢記歷史年代呢?
第一,分清公元前後,掌握年代與世紀換演算法。在學習中國和世界的古代史部分,許多同學往往只記住年代的數字,卻分不清究竟是在公元前還是公元後如何分清呢?介紹一個簡便的方法:如果是中國史,只要抓住公元8年王莽改制這件事,凡發生在它以前的(即西漢為界)都是公元前,在此以後的都是公元後;而世界史可以公元前27年羅馬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為界,凡在此之前都是公元前,此後的都是公元後。如斯巴達克起義發生在公元前73年,而漢代班超出使西域則在公元73年。
一個世紀是100年,有些同學以為年代與世紀的換算只要除以或乘以100就可以了,其實是不對的。如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世紀,1994年不是19世紀,而是20世紀;同樣,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建立於公元前21世紀,那不是公元前2100多年,而是公元前2000多年。因為公元1年是1世紀,101年則是2世紀,1001年是11世紀,2001年是21世紀,依次類推。所以,若將世紀換成年代,就應該將世紀數減去1再乘100,同樣,把年代數先除以100,再加上1,就是世紀數。
第二,聯想記憶法。歷史上有些重大事件,其經歷時間相同,如隋統一全國(581—589年),安史之亂(755—763年),抗日戰爭(1937—1945年),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都經歷8年時間,所以只要記住其開始(或結束)年代,就可推算出其結束(或開頭)年代,這樣只要記住一頭就行了。
第三,對比記憶法。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同一年代(或世紀)有時會發生幾件大事,我們如把它們安排在一起就便於記憶了;如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雅典梭倫改革;1919年,中國五四運動,巴黎和會召開,第三國際成立等等。
第四,利用數字特徵來記憶。有些年代的數字很特殊,若將它編排在一起,就容易記住。
A自然數排列:1234年蒙古滅金,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B.兩位數字相同的: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818年馬克思誕生,1919年五四運動。
C.首尾數字相同的:313年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取得合法地位,383年淝水之戰,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979年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
D.間隔時間相同的:在中國史和世界史中都有相隔時間2年、10年、100年、200年相吻合的歷史事件,我們可藉助它來推算年代或事件,便於記憶。
相隔2年的有: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運動,1917年護法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相隔10年的有: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爆發,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1881年蘇丹反英大起義;1884年中法戰爭,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1904年日俄戰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1924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1934年紅軍長征;1901年《辛丑條約》,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變,1941年「皖南事變」。
相隔100年的如: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1592年朝鮮抗日;1127年金滅北宋,1227年蒙古滅西夏。
相隔200年的是: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歷史學習記憶法十種
一、歸類記憶法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不僅便於學生記憶,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例如,中國古代史講完之後,可把教材內容按中央集權制度、社會經濟發展、賦稅制度的演變、土地制度的發展、科技文化的發展、民族關系、對外關系、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等進行歸類。再如,中國古代文化史內容,又可按天文學、醫葯學、農學、科技著作、繪畫作品等線索歸類。通過歸類,對學生鞏固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即把一些繁雜的內容進行概括、濃縮,提煉成幾個要點,使學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其重點。而如果將要點擴展,又能呈現出歷史內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濃縮」成如下要點;
背景:帝國主義國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中所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加劇戰爭危機。
時間:1914~1918年。
經過:(1)三條戰線。即:東線、西線、南線。(2)五大戰役。即:馬恩河戰役、馬祖爾湖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
性質和後果:是帝國主義間掠奪性的、非正義的戰爭。它給交戰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
例二,美國獨立戰爭的發展線索,主要抓住六點:(1)爆發:來剋星頓槍聲。(2)建軍:第二屆「大 陸會議」決定成立大陸軍。(3)建國:《獨立宣言》發表。(4)轉折:薩拉托加大捷。(5)勝利:約克 鎮英軍投降。(6)和約:英美簽訂和約。
三、串線記憶法
通過串線,使同一類型的歷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的活動,按歷史發展的線索,呈現於學生面前,便於學生理解和鞏固。例如,中國古代史中賦稅制度的演變可整理為:
(1)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
(2)西漢的「編戶制度」。
(3)北魏的租調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調制。
(5)唐後期的兩稅法。
(6)明後期的一條鞭法。
(7)清朝實行攤丁入畝,徵收地丁銀。
再如初中《中國歷史》教材中有關李大釗的主要革命活動的內容散見於第二冊和第三冊部分章節中。教學時,我按時間的先後把它整理為:(1)領導新文化運動;(2)領導「五四」運動;(3)創辦《每周評論 》。宣傳馬克思主義;(4)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5)參與組建國共兩黨和各革命階級的統一戰線;(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義。
四、歌訣記憶法
歷史年代、歷史朝代、政權名稱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學生也難記住。有的則可編製成歌 訣的形式。如記戰國七雄各國的方位可編為:
齊、楚、秦、燕、趙、魏、韓。
東南西北到中間。
再如唐之後的五代十國名稱則可編為:
五代:梁、唐、晉、漢、周,前面加上後。
十國:南、北、漢、閩、楚、吳,
南唐南平前後蜀,
還有吳越毋疏忽。
五、趣味記憶法
有趣味的知識學生印象就深刻,記得也牢。因此,可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學時聯系教材內容,採用講述歷史故事,引用詩、詞、對聯,編造謎語或用諧音等方法,使學生有一種新奇的感覺,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可提高記憶效果。例如我講巨鹿之戰時,就簡略補充「破釜沉舟」成語典故。講楚漢戰爭時補充「背水一戰」 、「四面楚歌」等典故。在講赤壁之戰時朗誦蘇軾的《赤壁懷古》等詩篇。講商鞅變法告訴學生用「欠三壺酒 」的諧音來記前359年這一時間,都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六、規律記憶法
歷史發展有其規律性。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能為預示未來發展的方向提供借鑒,能幫助學生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例如,無論上中國史還是世界史的內容,首先我都要求學生重視其目錄,明確課本內容中的社會發展規律。另外,重大歷史事件,我們都可從背景、經過、結果、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找出規律。如分析中國古代歷次農民起義的原因時,雖然引起起義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源無非是:(1)殘酷的刑法,沉重的賦稅、徭役和兵役;(2)土地高度集中;(3)自然災害等等。
七、聯想記憶法
對容易混淆的歷史事件,年代、概念,教學時則可採取聯想的方法,幫助學生加以區別。例如阿拉伯帝國在我國史書上稱大食。三個哈里發國家分別稱為黑衣大食、綠衣大食、白衣大食。同學們死記硬背,常常弄錯。我在上這段歷史時這樣敘述:巴格達哈里發國家地處沙漠附近,沙漠地區氣候炎熱,人們被太陽曬的墨黑, 因此稱為黑衣大食;開羅哈里發國家地處尼羅河下游的三角洲,土地肥沃,莊稼蔥綠,所以稱之為綠衣大食;而科爾多瓦哈里發國家地處大西洋東岸,遠眺大海,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故稱白衣大食。這樣三個國家的 地理環境和國家名稱一聯系,學生很容易地就記牢了。
八、圖示記憶法
圖示法的特徵是形象、直觀,一目瞭然。我在講《西歐封建國家的形成》這節課時就採用下列圖示:
(附圖圖略)
教師出示這一圖示後,就能幫助學生理解這節課的中心內容。認識西歐主要封建國家是怎樣慢慢建立起來的。再如講到清初的疆域四至時,我就採用坐標圖示法:
(附圖圖略)
圖示法的板書設計可以多樣化。它能生動、形象地揭示復雜歷史現象之間的關系,既能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又能幫助學生記憶知識。
九、比較記憶法
有比較,才有鑒別。所謂比較,就是對性質相同或相似的歷史事件進行對比,找出異同。例如,公元前594年,雅典梭倫實行改革擴大了奴隸制統治的基礎;同年,中國春秋時期的魯國實行「初稅畝」標志著我國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的瓦解。再如,457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著西歐開始進入封建社會,而中國在公元前475年的戰國開始就已進入封建社會,比西歐早了近1000年。
比較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如把中國古代歷次農民起義所提出的口號相比較,認識到農民斗爭的水平在不斷提高。對《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內容作比較,認識到中國社會是如何一步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還有可把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和過程作比較,把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進行比較等等。
十、重復記憶法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學時教師應該:第一,在課堂中指導學生抓重點,攻難點,反復強調歷史諸因素。創造各種條件,讓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內容、性質、意義、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學生腦海中。第二,課後練,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敘述課堂所學的內容,完整地回答課文後面的問題及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所提出的問題。第三,單元練,即對學生進行單元復習,對部分教材內容進行重點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第四,綜合練,就是某一斷代史教學結束後對學生進行綜合復習和訓練。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把所學知識分類歸納、比較、分析並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分析評價,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記憶、表達、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5. 高中怎麼學好歷史:六大方法幫你輕松搞定
文科知識中很多都是需要記憶的,特別是歷史,光靠死記硬背真的是學得很痛苦的。那麼,高中怎麼學好歷史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幾種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高中怎麼學好歷史——濃縮記憶法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濃縮記憶法是抓住歷史知識的主要內容,扣住關鍵字,把復雜、繁多的識記材料加以凝煉、壓縮進行記憶。濃縮記憶法的優勢是增加大腦對知識信息的容量,減輕學習的負擔,而且適用的范圍較廣。但濃縮的部分應該是最精華的。
高中怎麼學好歷史——歌訣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就是把重要的歷史知識編成詩歌、民謠、順口溜、快板等形式來記憶。例如關於"歷代農民起義",可以通過以下歌訣進行記憶:陳勝吳廣揭竿起,劉邦項羽誅暴秦。綠林赤眉滅新莽,黃巾起義反東漢。隋煬帝,施暴政,群雄聚義在瓦崗。黃王起兵為百姓,沖天將軍入長安。元末義軍裹紅巾,改朝換代朱元璋。李自成,進北京,崇禎弔死萬歲山。洪楊率領太平軍,攻佔南京作天京。堅持反清十四年,中外敵人夢魂驚。這首歌訣不僅便於記憶,還各有側重地將一些起義的重要特色、主要活動范圍、重大功績、堅持斗爭的時間等勾勒出來了。歌訣記憶法的好處是記憶時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並且生動輕松,久久難忘,乃至於記憶終身。
高中怎麼學好歷史——圖示記憶法
圖示記憶法即用各種圖表、圖形進行歷史知識的記憶。這種記憶法最形象、直觀,如果把圖示做成三維課件,記憶效果就會更好。
高中怎麼學好歷史——數字歸納記憶法
在歷史知識中,我們感到年代最難記,也最怕記。如果採用數字特徵記憶法記年代,就可做到多記、記活、記牢。如採用逐次連續數記憶:1919年"五·四"運動,1920年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1923年"二·七"慘案……;採用間隔等差數字記憶:1911年武昌起義,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運動,1917年護法戰爭……;採用一數多項聯記:1861年清政府設總理衙門、曾國藩創安慶軍械所、那拉氏發動宮廷政變、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高中怎麼學好歷史——聯想比較記憶法
沒有聯想比較,就沒有深刻的記憶。聯想比較記憶法是對歷史現象從各種角度各種聯繫上通過辨別、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進行記憶。聯想比較可以縱比:通過日本明治維新和大化改新背景、內容、結果的比較,不僅能很快掌握它們的歷史知識,而且可以發現日本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特點。聯想比較還可以橫比:通過中國封建社會和西歐封建社會形成和結束時間的對比,會很容易記住雙方形成和結束的時間,還會發現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早於西歐1000多年,而結束時間卻晚200年。通過中國的戊戌變法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對比,不僅便於記住兩個變革的歷史知識,而且能發現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中國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聯想比較記憶法不僅能使我們巧妙地獲取知識,而且也有利於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
高中怎麼學好歷史——規律記憶法
歷史知識雖然繁多而復雜,但是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規律進行記憶。如資產階級革命在歐、美許多國家發生,但各國的背景有著共同之處,主要的規律就是本國資本主義有了長足的發展而封建勢力或殖民勢力嚴重地阻礙它的發展。規律記憶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記憶法,它是在找出共性的前提之下,再找出個性,這樣常常能起到觸類旁通、一石三鳥的作用,還可能幫助你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