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提高自己的歷史分析

如何提高自己的歷史分析

發布時間:2023-06-17 18:08:14

A. 如何提高學生做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能力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2445 更新時間:2007-1-1材料解析題是一種富有歷史學科特色的主觀性試題,目的是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從未學過的歷史資料中發現、獲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再結合所學知識,由此形成相應的認識、評價等解析問題的能力。

然而學生對這種題型往往感到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為提高學生做歷史材料解析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要認真分析所設問題,切忌先閱讀材料,再分析問題。

傳統的解析材料題的方法是先閱讀材料,再分析問題。

如果提供的材料較難理解,尤其是文言文和翻譯過來的外文資料,學生往往難以讀懂,不知所雲,這樣就無從下手。

但問題往往可以給我們提供以相關信息。

如果我們先看問題,掌握所設置的問題的具體要求,例如要求回答背景、原因、真實目的、主張、評價、危害、影響等,這樣就可以帶著"問題信息"有針對性地去閱讀材料,這樣通過分析所設問題,我們就明確了應該回答哪些內容以及在閱讀材料時應該留意收集哪些"問題信息",而且這樣做可謂省時省力,尤其是在中考時可以節約時間。

第二步,要仔細閱讀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著感覺走,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直接憑感覺答題。

我們必須從提供的材料中盡可能地搜尋"問題信息",即進行"材料處理"的過程。

這是解析材料題的關鍵步驟之一。

必須要學會從材料中所反映的內容中去尋找解題的切入點,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如果所給材料有文字出處的話,那麼出處也可以給我們提供所需信息,這為我們下一步將材料與教材結合接出答案打下基礎。

第三步,要緊密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知識遷移,切忌單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題。

「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是材料解析題的重要特徵。

每一個問題都對應著一個知識點。

我們在完成獲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後,必須結合從教材中所學內容,進行知識銜接,將教材與材料相結合,完成知識遷移,並對相關知識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進一步篩選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鬍子一把抓」。

第四,總結答案時要進一步審清、審准設問,文字表達注意條理清晰、言簡意賅,切忌答非所問,雜亂無章,辭不達意。

材料處理和知識遷移的最終目標是運用材料和已學內容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論證,即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我們要首先對所設問題進一步審清、審准。

然後,結合從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和所學的歷史知識對題目所設問題進行解答。

要求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切忌答非所問。

文字表達上,也要注意語言精練、表達准確,體現答案的邏輯性和要點化。

B. 怎樣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歷史水平

看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但是因為現在的劇目都會有所偏離,所以最好是看紀錄片,一般紀錄片都是盡量靠近歷史的。如果你覺得紀錄片有些枯燥,建議看一些老的古裝片子,比如《康雍乾王朝》《漢武大帝》《大秦帝國》《87紅樓夢》《大明宮詞》《武則天秘史》等等,這些片子還是貼近歷史的,同時也不乏趣味性。
看一些歷史方面的書,想要快速提升的話就先不要看什麼二十四史啊這些原著了,可以看一些現當代的歷史評訴累的書,對歷史事件和特殊歷史術語有一個了解。
還可以到古都古城名勝古跡博物館逛逛,通過親身經歷和觸摸了解歷史文化。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親身經歷也許會有極佳的學習效果。

C. 如何培養良好的歷史分析思維能力

分析就是拆開了掰碎了來想。
比如,大家都做過那種歷史大題,政治大題。可以說,歷史書教給我們對待一個歷史事件,要看清楚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意義和影響,這就是一個歷史事件的要素。

同樣,你分析別的事情,就找出它有哪些要素,再一個一個往裡面套。
比如確定一次出遊,無非就是備伍衣食住行。所以罩凳你想想啊,衣服要帶什麼,吃的喝的帶什麼,住哪裡,要不要提前訂酒店。出發時間,遊玩時間是什麼,搭什麼過去。
比如對一個產品,它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物滾旅,產地,客戶又是什麼

基本上一個一個要素想清楚,這個過程就是分析。

D. 如何培養學生用歷史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內容摘要】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本文就新課改理念下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一是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二是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啟發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四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主要途徑。
【關鍵詞】歷史概念 歷史材料 歷史思維
【正文】古人雲「授之以漁,非授之以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把培養學生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核心。而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但在傳統教育尤其是講授法過程中過分強調知識的確定性,強調問題答案的惟一性和標准化,在頭腦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勢,用單一的固有的,常規的心理准備去應付各種問題,從而缺乏思考的獨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像,反而不利於創造性發揮。「歷史課程標准解讀」一書中告訴我們:知識、技能和思維是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三個有機組成部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把三者結合起來進行。本文就新課改理念下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歷史概念教學,注意准確、科學地表達歷史概念,並要理解和掌握歷史概念。因為歷史概念是對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的抽象與概括,反映其本質特徵。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概念的過程,就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歷史事實及其特徵和規律,一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都都應該講解透徹。
如在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天京變亂」這一史實時同學們比較熟悉。若只設問原因如何,過程怎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但嘗試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和問題鏈,效果就不同:(1)假設沒有「天京變亂」,太平天國最有可能發展成為什麼樣的政權?(2)假設沒有「天京變亂」,洪秀全的「天國」理想會實現嗎?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牽涉到「天京變亂」,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敗因、教訓等熱情,在模擬假設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問題。如「太平天國變成了新的政權」,「太平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太平天國割據南方與清對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國理想變成夢」,「洪秀全成為民選總統」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單獨設問,學生興趣很難提起。可設計以下歷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圍剿」前國民黨政權和蘇區控制的國土、人口、擁有的兵力、軍事策略、外援的對比表,同時出示國民黨的碉堡工事和紅軍的防禦工事圖片。就戰爭開始後,假設一方
是紅軍的指揮者李德,另一方是蔣介石,進行模擬指揮(主要是策略)並談感想。這樣一來,不但課堂氣氛活躍了,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求異探究的空間。於是有同學提出敗因主要是中共的軍事策略錯誤;也有認為主要是紅軍的綜合實力不如國民黨;還有認為主要是國民黨的持久戰消耗了我們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問題。於是學生對歷史史實的認識從現象到本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講解使學生對「天京變亂」和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有整體概念,有利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講授歷史知識必須與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能力相結合,在教學中既不能單純講知識而不培養能力,也不能單純培養能力而脫離知識,而應在講授歷史知識時貫徹能力培養,在能力培養的基礎上獲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歷史教學中,好的設問可以起到點睛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如何才能提出好的問題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日三國經濟迅速發展,究其原因,教材講的很明確,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總結歷史規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較分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通過比較分析,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國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2、都通過了侵略擴展獲得大量資金,原料市場;3、都注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採用3、壟斷組織的促進作用。至此問題就已基本解決。但學生還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如果稍加點撥,就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國家統一,對外侵略、掠奪是資本主義的本性,落後就要挨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有反作用於生產力。這樣的分析比較,將「史」與「論」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層次。
二、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你教的科目感興趣,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很高,你的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豐富多樣的教法也能促使學生思維活躍。作為中學歷史教師在勤於積累資料素材的基礎上, 巧於設計問題情境,善於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故事、膾炙人口的歌訣、言簡意賅的歇後語、饒有情趣的民謠、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能的謎語、幽默動人的漫畫等融入教學過程

E. 如何多角度培養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史學科豐富的內涵和它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以及其立足現實、了解過去、面向未來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它在培養問題意識方面能夠起到重要作用。沒有思維難度的課堂,就無法實現受教育者內心精神的主動成長,更無益於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運用各種形式多角度培養學生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深厚的歷史積淀中獲得力量,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形成正確價值觀,成為有文化、有社會責任感的現代公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充分運用知識結構,進行知識整合,史論結合,論從史出,使學生汲取歷史智慧,發展歷史思維能力。 美國學者布魯納認為,傳授學科結構有四點好處:(1)掌握結構,有助於解釋許多特殊的現象,使學科更容易理解。(2)有助於更好地記憶科學知識,因為除非把一件事情放進構造得很好的模式里,否則就會忘記。(3)有助於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4)有助於縮小高級知識與初級知識之間的差距。歷史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方面內容,也涉及人口、資源、環境等自然因素。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之間都是彼此相聯系的,歷史的發展也是有規律的,用一些哲學的思維方法去理解分析歷史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此,我在分析宋朝文化繁榮的原因時,師生合作,重組教材,設計如下知識結構: 政治: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史實:與遼、西夏、金並立,戰爭頻繁) 經濟:商品經濟發展 (史實:北宋出現「交子」、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宋朝文化繁榮的原因 城市繁榮,市民階層的需求 (史實:北宋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對外關系:海外貿易頻繁(史實:北宋指南針用於航海) 民族關系:進一步融合(史實:民族戰爭頻繁,成立榷場,都有利於促進民族融合) 結論:文化是政治、經濟的反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通過對歷史知識的重新整合,構建知識結構,增強知識的整體性與系統性。在這過程中師生互動,史論結合,論從史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哲學理論,並用這些理論解決歷史問題,去深刻揭示歷史現象中固已存在的規律性,從而為學生的發展服務。不但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開闊學生視野,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汲取歷史智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歷史思維能力。 二、有效利用課本上的圖片、學思之窗等,堅持體驗性原則和互動性原則,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覺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前蘇聯卓越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其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講到: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沒有這種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能真正對知識感興趣。歷史不能復現,但是歷史教學可以通過真實的圖片讓學生去體驗、去感悟,讓學生對歷史課有真正的、持久的興趣,促使學生去探索歷史現象的內外在聯系,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在歷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歷史圖片等的作用,讓學生親身體驗,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覺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述德意志帝國建立君主立憲制這部分內容時,首先請學生看德意志帝國宣告建立的圖片。要求學生在這幅油畫中把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和宰相俾斯麥找出來。然後提出以下問題。 探究問題一:「在俾斯麥生日的時候,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把這幅油畫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俾斯麥。如果你是威廉一世,為什麼選擇這幅油畫作為生日禮物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興趣。學生很快就會找到答案,在這幅油畫中,唯一身穿白色軍裝的俾斯麥處於中心,突出其重要位置。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把這幅油畫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俾斯麥,是為了表彰其作為普魯士王國的宰相在德意志統一過程中所起到有重要作用。 探究問題二:「圖片上的人物都穿著軍裝,為什麼呢?」說明在德意志統一過程中主要依靠封建的容克貴族的軍隊。 探究問題三:「如果你是當時德意志的一位居民,你是主張採取何種方式來結束分裂、完成統一呢?」學生各抒己見,經過討論分析,最終達成共識:德意志當時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要結束分裂、完成統一,只能採取革命的方式解決。 探究問題四:「德意志統一為什麼由普魯士王國來完成任務呢?德意志統一的思想上的原因是什麼呢?」再結合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內容進行講授,使學生明白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得普魯士成為當時歐洲躲避宗教迫害者的人間樂土。到1703年,大約有二萬名胡格諾教徒從法國遷到勃蘭登堡定居,占當時這座城市居民的1/9。這些人都是熟練的手工業者或擁有一定資本的商人,結果法國工商業因此遭受嚴重損失,而普魯士卻得到了好處。除法國移民外,還有其他國家的移民也大量進入普國。移民對它的復興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普魯士比德意志其他邦國更早的實現經濟復甦與高漲。 探究問題五:「看課本上『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圖片,理解俾斯麥被稱為鐵血宰相,主要是指他在領導普魯士完成統一的過程中採取鐵血政策。那麼,俾斯麥是如何領導普魯士完成統一任務的呢?最終,德意志帝國是通過什麼形式宣告成立?這有何意義?」 結果很明顯: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宣告建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雖然從法律上確立了德國的君主立憲制,但皇帝和宰相是帝國國家制度的中軸,權力極大。在德意志統一過程中主要依靠封建的容克貴族的軍隊,軍隊的權力也很大。因而德意志帝國含有較濃厚的封建和軍國主義的特徵。德意志帝國則不過是普魯士的擴大。從而使學生認識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基本知識,理解德意志政治制度的特點及其歷史作用和影響。 探究問題六:「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和法國共和制的異同。探討德意志帝國為什麼不可能建立象美國這樣的民主共和制?與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為什麼截然不同?」 最後,請學生結合本節課的內容,談談當今美、英、德,法的資產階級代議制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表現,從而更好地認識一些政治問題。 通過圖片導入,把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德意志宗教改革、法國共和制、美國的民主共和制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五部分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參與體驗,把自己置身於當時的環境中,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人類社會發展的多樣性,而且還巧妙地引出了古代商鞅變法的理論「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認識到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充分利用圖片等材料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有效利用課本資源,適當補充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覺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三、運用古今縱向比較和中外橫向比較,透過錯綜復雜的歷史表象,引導學生正確轉換角度思考問題,從世界的角度去了解歷史,積極主動地學習。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對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對比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實踐證明,創造性地重組和整合教材,通過對比,使學生在探索和感悟知識的同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1)不斷吸收教學新動態,善於挖掘教材中的隱性知識,堅持發展性原則。例如在生態史教學中,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在教學中,把學生分成兩組,要求學生從積極、消極兩方面歸納人與自然的關系。積極方面:荀子的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的無為,順其自然;智者學派的人與自然的探討;斯多亞學派的人順應自然才是至善的生活;20世紀60年代的文學創作《寂靜的春天》使人們意識到「人類也是生態平衡的一部分」,掀起了現代環保運動;現在的構建和諧社會,人與自然和平共處。消極方面:火耕、大躍進、工業革命時期和美國的西進運動破壞生態平衡、環境污染等等。學生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全面概括、分析,在這過程中,學會同時運用分解和組合的方法對歷史材料進行合理闡述和歸納,最終得出結論: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與自然是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而相互依存的,自然和人任何一方的存在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它們之間是一種互惠的利益關系。人類不應把自己的的意志強加給自然,而應平等地對待自然,對自然的過度利用,必然使人類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使人類的生存家園堪憂。人類要認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堅持可持續發展。同時,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面對一些發達國家在發展工業時所犯下的錯誤,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相對較晚的國家,我們是否應該調整思路,是否應該從制度、發展模式等方面進行全面而系統的反思,如何在符合生態要求的前提下去創造健康、豐富的生活。(2)在歷史教學中,選取一個獨特的視覺也很重要。如把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活動、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進行比較。洪秀全把基督教教義和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農民的平均主義結合起來創立拜上帝教;康有為藉助孔子來宣傳西方的資產階級政治學說;文藝復興藉助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和宗教改革披著宗教的外衣進行。這些歷史事件不但體現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同時也從一個側面也體現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通過把這些古今中外有聯系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正確轉換角度思考問題,從世界的角度去了解歷史,拓展歷史視野,從微觀上和宏觀上了解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四、創設寬松親和的教學環境,教師要有幽默感,給學生現實感的歷史情懷,培養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探究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也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業發展,還要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允許學生自由發展個性、自由發揮觀點。歷史教育的著眼點不能只局限於歷史學科,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在講到百家爭鳴這部分內容時,我很隨意地提了一個問題:「孔子生活在哪個社會呢?」一大片學生不約而同地回答:「黑社會。」我不禁啞然失笑。一位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竟被學生惡搞。心裡不禁替學生感到悲哀。但轉而一想,學生生活在這個年代,耳濡目染了許多社會上不良現象,不應對學生過於苛求。我靜下心來,何不利用這個機會來一次別開生面的探討呢?我笑著對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因為古代交通落後,一旦遠游,一年半載是回不了家的,兒女出外期間,如果父母出了什麼意外,就可能一輩子再也見不到父母,造成終身遺憾了。今天交通發達,「父母在不遠游」的教訓當然可以弱化了。但是,「父母在不遠游」,並不是教人絕對不能離開父母,而是教人即便離開了,也要保持一種穩定的聯系。「遊必有方」的『方「字,意思就是要有固定的地方,用我們現在的話,就是有固定的聯系方式。由此可見,孔子提出來的很多思想,到現在仍然可以成為我們修身的寶典。有效地利用生成資源,學生的興趣被大大提高了,我接著又提了三個問題。 問題一:孔子生活在奴隸社會,和我們今天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相比,只能說落後,可不能說黑。在奴隸社會,出現了兩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別創立了儒家和道家學派。他們的思想直到今天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都影響很大。為什麼呢? 問題二: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接觸到那些關於他們的言論呢?你認同哪些思想?有沒有不認同的思想?請說說你的理由。 問題三:他們的思想怎樣有助於形成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 這節課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課後,我還給學生提了以下建議:如果你還想了解多一點他們的思想和言論,可以通過網路、圖書館去查閱。如果你認為這些言論對你有幫助,你可以把它摘錄下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正如陶行知學生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起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與學生同樂。在寬松親和的教學環境中,使學生獲取體現歷史和回味歷史智慧的快樂,培養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探究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從高一到高三要打好基礎,這是成功的關鍵。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要培養學生多角度地掌握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注重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基礎知識不扎實,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這過程中,就會大打折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高一開始就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整體的計劃,分階段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充分利用課本的目錄、大小標題和史料等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從中找到隱藏著的因果聯系和規律性。注重解題指導和學法指導等等。只有持之以恆,從高一到高三打好基礎,這才是成功的關鍵。 從多角度培養學生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正如馮一下老師所說:「思維活躍了,思想之樹就會根深葉茂;思維活躍了,常青的思想之樹就一定會綻開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F. 如何多角度培養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摘要】學習歷史,就是要培養中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歷史分析方法,是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的需要。
【關鍵詞】歷史分析能力
1 培養中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的意義
1.1 基於時代發展的思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人類開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勞動者的素質和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知識勞動者將取代傳統產業工人,所謂知識勞動者是主要從事知識、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傳遞工作的勞動者。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歷史資料從而獲取知識的能力,以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是非常必要的。
1.3 基於歷史教學的思考。長期以來,傳統的歷史教學採用填鴨式,死記硬背的方法教學,而學生坐在教室里,讀書,聽課,思考,記憶,回憶再現,以便回答教師的問題,學生對歷史課感到枯燥乏味,喪失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課改以來,這種現象或多或少依然存在,所以我們需要走出歷史教學的困境。
2 培養中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的策略
2.1 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傳統教學方法以講述為主,教師對教材進行詳細的剖析,歸納出條理清楚的教材要點,使學生幾乎變成記憶的工具,從而導致學生閱讀能力低下,更談不上其他能力。這違背了人的最基本能力就是閱讀能力這一現代教學觀點。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歷史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因為歷史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閱讀材料。我們可以通過先由教師帶領學生共同閱讀分析教材,過渡到教師僅寫出簡明的導讀提綱,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理解材料。最後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自主分析歸納出教材提綱,這種方式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對解答材料解析題也是大有好處的。
2.2 史論結合,培養科學精神。主要做法就是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把學生從背課文大段文字、把老師從繁瑣冗長講述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要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歸納總論點,找出分論點,並尋找支撐論點的論據,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概念的含義及理解。「史論結合法」的具體運用,使學生增加了思維含量,學生不是背課本,而是思考和研究課本,不僅有利於知識的鞏固,而且只有這樣的學習,學生才會越來越有興趣,能力不斷提高,培養學生用客觀事實說話的科學精神。
2.3 利用教師的主導、示範作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培養和提高思維能力的主渠道,教師的導向作用舉足輕重。根據歷史學科特點,結合學生實際,在歷史課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師的主導、示範作用。在傳授知識時,不追求知識的數量,而追求知識的質量;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時,不是只把結果給學生,而應把得到結果的方法教給學生。這就要求廣大歷史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備課,處理好教材內容,把握住教材結構與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培養目標之間的關系,教學時注重傳授知識的准確性、傳授方法的實用性,讓學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2.4 讓學生獨立學習和鼓勵動手實踐來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師的傳授能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但也可導致學生依賴性增強,不利於他們主動學習,因而有必要讓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並動手實踐。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歷史問題,並將結果動手寫出來,是歷史思維的最終結果,也是衡量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高低的主要尺度。在這點上教師無法包辦代替。因此教師應開放課堂,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教學中,要常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像,尤其是遇到復雜歷史問題時,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學生經過自己努力,嘗到了勞動的甜果,就更能體會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歷史思維能力形成的關鍵。思維能力既不能靠教師「灌」進去,也不能靠學生「背」出來,而是依靠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通過手腦並用的練習,最終成為個人的心理特徵。因此在樹立學生的自主意識的同時,教師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質疑問難,創設問題情景,並從多角度設計認知性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
2.5 做好三個「引導」。引導學生用歷史的觀點看歷史問題。任何歷史事物的出現都有必然的歷史背景的一面,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用現在的標准衡量歷史事物,就難以得出正確結論;引導學生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分析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是引導學生在分析歷史問題時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即注意人民性問題;引導學生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歷史材料就得看出處、提示語,看懂材料的時間、地點、類別和具體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問答題則要逐字逐句,默讀三遍,找出關鍵詞,列好提綱。
2.6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事實上,興趣是激發學生求知慾的強大動力。學生只有在濃厚的學習興趣的激發下,才有強烈的學習願望,才會積極思考。因此,教師應想方設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成為學生的朋友,以自己的才華、熱情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去關心、愛護學生,吸引學生,以利於對學生進行歷史分析能力的培養。

G. 如何提高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絕大多數的學生誤認為:學好歷史只要會背書就行了。所以,學習歷史的一般方法就是死記硬背。這樣的結果,不但扼殺了很多同學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無法真正培養學生應有的分析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史實運用能力等。直接的結果就是,考試時大部分學生遇到大量史料的時候就會手足無措,亂答一氣,完全把所學知識拋之腦後,成績結果可想而知。研究近幾年的中考題就可以發現,題目越來越靈活,直接考死記硬背的知識越來越少,絕大部分題目(不管是選擇題還是文字題)要通過知識的遷移,結合史料,進行分析,解答。
那麼造成學生在史料分析這一環節上能力不足的原因有哪些?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來做彌補?
一、原因
1、傳統課堂教學對史料運用的忽略
舊教材課本教材的編排,大部分是按照歷史事件的起因、發展、結果、影響、評價的編年體順序進行編排。每節課都有相應的一兩段材料來對課本史實進行補充說明與擴展。但,這對浩瀚的歷史史料大海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不進行史料的補充,那麼學生在課堂上接觸的史料會少之又少。課堂之外,大部分學生又只習慣於背課上現成的歷史結論和歷史史實。所以,一遇到考試,往往難以將所學的知識與提供的歷史史料進行掛鉤。
2、學生課後作業落實不夠
大部分學生對歷史作業的態度是:鉤鉤選擇題,看看問答題。遇到老師要檢查了,就抄抄問答題。對問答題中出現的史料很少有認真閱讀並做出解答再對照答案進行分析的。時間一長,真正到了考試,學生看到材料往往一眼掃過就開始下筆答題。而這樣的結果就是:下筆萬言,離題萬里。
3、學生心理准備不足。
因為平時接觸的史料少,真正訓練的時間少,所以,大部分學生形成了一個習慣:畏懼史料。一看到一堆的史料就開始害怕,尤其是古代史中的一些古文史料就更不用說了。比如這次初三第一次考試中有一道史料題,材料有一定難度,但答案很簡單,只要從材料中認真閱讀,提煉歸納出來就可以。但,結果是,部分學生史料看都沒看,純粹根據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回答,答不對題,更有小部分同學完全空白。試後問為什麼,學生答:材料看不懂,所以肯定不會做。
4、學生沒有掌握一些答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對於史料題,不管是選擇題還是問答題,還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利用的。學生在這一方面還相對欠缺。比如,審題不清。還沒有讀清楚題目要求和材料就匆匆作答,這是大部分學生存在的一個較嚴重的問題。這次考試中的材料28題中的第1問,題目要求是回答西漢的史實,結果很多學生從西漢一直答到唐朝。此外,對材料題的基本題型,及相應的解答方法沒有形成一定的系統。
二、解決的方法與措施
1、首先,教師在課堂上應適當補充史料
教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盡可能補充一定的史料,做到「論從史出」,尤其是對一些重難點,盡量通過史料,讓學生分析,然後歸納,做出結論。這樣不但能加深理解,而且,因為是通過分析得出的觀點,那麼一些需要記憶的史實就很容易掌握了。
比如:古代史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有關對老子、孔子及百家爭鳴的各派思想掌握,必須通過補充相應的史料讓學生來理解各派思想的核心,特點,應該怎樣來區分。這樣學生在考試的時候,遇到有關這些思想家其他的史料的時候,才能夠准確的根據其思想的特點判斷出正確的答案。
2、落實作業。
指導學生利用好手中的資料。認真完成作業,從作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分析材料的能力。並將材料的相關答案收起,定期抽出部分題目進行分析解答。
3、多進行相關材料的訓練和心理的指導,讓學生不再害怕史料。
4、指導學生掌握做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史料題的設問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類,問題比較簡單,只要求從材料中找准信息點來回答,甚至不必加工。如這次初三考試28題第一問,30題第四問,問題的答案全部來自材料中。
第二類,依據史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論證。
這類題目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並且要靈活運用平時掌握的理論、知識、技能去解答。
第三類,理論聯系實際的題目。要求考生以史為鑒來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我們研究歷史的真正目的。
回答這類題目,要求考生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學會知識的遷移,各學科知識的滲透,並且關注社會現實問題。
其次,要採取科學的解析方法。
史料題分析一般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一、認真閱讀
要完整准確地把握題意,首先要將史料的意思弄明白。初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現代文的閱讀能力,但關鍵是要認真,要有耐心。認真閱讀史料,除了閱讀正文而外,還要注意閱讀史料的按語和章節附註。這些要素提示我們把這段史料還原到相應的歷史環境下,有助於我們聯想相關的歷史知識,正確答題。
至於史料的正文部分至少要讀三遍。第一遍泛讀即整體閱讀。疏通文字,把握史料的基本內容。閱讀的過程中,劃出中心句或關鍵句,概括出史料的主要意思。對似懂非懂的內容要聯繫上下文,再把它和中學課本中的有關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就能達到正確理解史料的目的。
第二遍閱讀是針對文後的題目,有選擇地閱讀,是精讀。這次閱讀實際上是對史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整理的過程。要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特別是要挖掘材料間的隱性聯系。
史料後的題目做完後,進行第三遍閱讀。這次仍是通讀史料,檢查一下有沒有把握住史料的主要內容,有沒有疏漏的地方。這一次閱讀是拾遺補闕。
二、仔細審題
教會學生要用三分之二的時間來審題。如果說認真閱讀史料是准確答題的基礎,那麼仔細審題則是關鍵。不少同學不會審題。特別是考試時遇到一些材料長,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較艱深的史料題。一看材料,心裡發慌,手腳自然就亂了。還沒答題心理就打了敗仗。於是,匆忙地將材料和題目看一下,還沒有理解清楚題意,就草率答題。其結果,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殊不知,審明題意是正確答題的前提。只有仔細審題,正確理解題意,才能准確回答,不至於答非所問。
仔細審題,首先要看清題目有幾問。其次要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語如時間、背景、措施、意義等去理解,還要注意有沒有字數的限制,問題之間有沒有聯系。如果遇到評價某人或某物,必須客觀。一般要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評述。另外有些題目的回答,還要考生學會知識的遷移,深層次、多角度、實質性地分析。
三、准確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後,就要根據題目的要求有針對性的回答,千萬不能丟、漏要點。這一步的關鍵是靠船下篙,扣緊問題回答。對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進行整合、概括。表述時做到語言准確、邏輯嚴謹、層次分明。
當然,影響史料分析能力的因素有許多。要想提高史料分析能力,也不是三兩天所能奏效的,功在平時。平常要多做一些史料分析題的訓練,熟能生巧。另外,還有待於語文閱讀水平、辨證思維能力的提高。
總之,只要我們採取正確的方法、科學的思維、有效的訓練,史料分析能力的提高還是大有希望的。最關鍵的是,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我們都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去落實。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自己的歷史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3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