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加拿大人談論什麼歷史

加拿大人談論什麼歷史

發布時間:2023-06-18 11:00:20

⑴ 加拿大歷史與文化常識

1.加拿大歷史文化
最初定居加拿大的人大約在數千年前從亞洲經過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之間的大陸橋遷徙而來。他們構成了北美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歐洲探險家們最早來到加拿大是在大約一千年前,但歐洲人真正開始對這塊土地的探險是在15世紀末期。英、法永久性拓居地開始於17世紀初期,並在該世紀內迅速增加。不可避免地,北美也就成了英、法兩國激烈對抗的焦點。

經過數次大規模的戰爭,英國人統治了除魁北克之外的大部分地區。 1759年,法國在魁北克戰役中被英國打敗,《巴黎條約》把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所有法國領土,除了紐芬蘭附近的聖比埃爾和米克隆這兩個島之外 -都割讓給了英國。

1867年7月1日,上加拿大、下加拿大、新斯科舍與新不倫瑞克根據《不列顛北美法案》的條款合並成為加拿大自治領。建立聯邦後不久,加拿大開始向西北部擴張。1870年,它從哈得遜灣公司買下了中西部地區,成立了一個新的省份,馬尼托巴省。1871年,不列顛哥倫比亞作出決定,加入了聯邦;1873年,愛德華王子島也加人了聯邦;1898年北方育空地區正式建立;1905年西部兩省阿爾伯達和薩斯喀徹溫成立;直至1949年,紐芬蘭成為加拿大第十個省。

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通過,加拿大從英國取得了幾乎所有的憲法自 *** 。自此,加拿大成為英聯邦國家之一

2.加拿大的文化有哪些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在加拿大的人口裡聚集了各種不同民族的人群,加拿大文化也是呈現出多元的特點。

加拿大人的飲食以肉類、蔬菜為主,麵食、米飯為輔。喜歡吃牛肉、雞等肉食,特別喜歡吃沙丁魚和野味。喜歡生吃蔬菜,主要有西紅柿、芹菜、菜花、洋蔥、土豆、黃瓜等。加拿大人口味清淡,偏甜酸,不喜歡太咸。講究包含營養、新鮮。烹調方式有煎、烤、炸等,喜歡酥脆食物。喜歡吃煎牛排、煎羊排、炸魚蝦、糖醋魚、咕嚕肉等,忌食動物內臟和腳爪,不食辣食品。

楓樹是加拿大國樹,楓葉是加拿大國花,遍布全國的楓樹中以糖楓和黑楓最為著名,三月楓糖節是加拿大的重要節日。

加拿大人的衣著與美國人相近,但不像美國人那麼隨便。在非正式場合,他們穿著隨意,常著夾衫、圓領衫、便裝褲等;在正式場合,如上班、上教堂、觀看錶演、赴宴等,他們著裝整潔、講究。男子穿西裝,女子穿裙服。女子服裝不太講究面料,但講究款式新穎、顏色協調、舒適方便。 加拿大人朴實、隨和、友善、熱情好客。見面一般握手致意,不像美國人那麼隨便。
3.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加拿大的傳統和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被稱為「漢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衫老也就是:禮鏈塌褲、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棚簡,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4.加拿大的文化
雖然加拿大隻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她卻有著悠久的移民歷史,可以說,加拿大有史以來就是個移民國家,無論是作為社會主流的英國後裔,還是法國後裔,都是當年歐洲移民的後代。加拿大是來自各地的移民共同努力奮斗建築起來的國家,多種民族、多元文化構成了加拿大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也更增強了她對世界人士的吸引力。每年多有成千上萬的移民進入加拿大,成為加拿大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富有的物質生活,優美的生太環境,多姿多彩的社會文化,以及悠久的移民歷史和寬松的移民政策是吸引移民的主要原因。

人口加拿大有二千七百多萬人口,人口密度小。全國大部分的加拿大人居住在加、美邊界地帶。全加人口的75%居住在距加美邊界160公里以內。在加拿大越到北方人口越稀少。近年來亞洲移民大量湧入加拿大,在亞洲移民中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的華人達80萬人,集中居住在安大略省的多倫多(40萬人),魁北克省的蒙特利爾(15萬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哥華(25萬人)。

語言由於早期來加拿大的歐洲移民均系英、法後裔,故以英語為母語的加拿大人佔82%,法語16%(以魁北克省為主)。近年來隨著亞裔移民的大量湧入,中文已成為在加拿大僅次於英、法語的最通行的語種。加拿大多倫多的華人區已發展成僅次於舊金山的唐人街。

文化加拿大社會的多元文化環境被加拿大 *** 和人民引以自豪,它不但是區別於其他移民輸入大國的顯著標志,而且是吸引移民的主要原因之一。加拿大是當之無愧的無明顯種族歧視的國家。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社區或團體為保持或發展本民族或種族的文化而舉辦的活動不僅會受到社會的尊敬,還會得到 *** 支持。例如華人區的中文補習班可得到 *** 文化基金的補貼。近年來大批華人移民的湧入給加拿大許多大城市帶來不同的文化氣息。由於華人的增多,很多華埠的街名、商店招牌甚至警察局,都以醒目的中、英對照方式出現。在華埠區,早年移入的華人主要從事餐飲、旅行社、雜貨食品及土產店等行業。而近年來的新移民有很大比例分布在科技及工程領域。大陸華人移民的主體為技術移民,他們從事的行業也區別於華人區的傳統行業,並且由於文化層次及教育背景越來越高,融入主流社會也成為必然。
5.加拿大文化、習俗有哪些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眾多的國家,除了加拿大的自然環境外,自由寬容的多元文化環境是使各個民族和種族的人們選擇在加拿大生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加拿大除了因紐特人和印第安人以外,其他各個民族和種族都是從世界各地遷徙而來的,經過歷史的磨合,來自亞洲、美洲、歐洲等地的不同民族相互了解,並學會了互相尊重。現在,加拿大的各個民族和種族不僅自豪於本民族的文化,更為加拿大兼容並包的整體文化心態而自豪。不同的文化無論其強弱,都在加拿大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得以獨立完整的保持自己的特色,而不被同化或消亡。現在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就仍然保留著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加拿大各種文化的完好保持,離不開加拿大 *** 的多元文化政策。自1971年加拿大 *** 確立多元文化方向以來,經過1988年通過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法》和2003年起每年一度的加拿大多元文化節,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形象已深入人心,不同文化間的和諧相處成為加拿大文化的最大特點。

雖然有各種不同的文化根基,但加拿大人大都直爽熱情,外來者如在加拿大問路都會得到熱心對待。加拿大人也有一些固定風俗和習慣,只要行為不要過於失當,加拿大絕對會為你留下美好的記憶。

加拿大習俗

加拿大吸煙人數較少,大多地區尤其公車等公共場合都禁止吸煙,餐館則大多分為吸煙區和無煙區,就餐時如想吸煙,在入座前應請侍者安排吸煙區就座,而在私人地方吸煙,要先得到主人的許可。加拿大人講究衛生,不要隨地吐痰或亂扔垃圾,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儀表保持干凈。

在加拿大拜訪他人無論正式與否,都須預約,意外的來訪是不禮貌的。加拿大人見面禮儀一般為握手,在特殊場合如法語場合可用擁抱等法國禮儀。與加拿大人交談時,切忌以手指點,交談距離應遠近適宜,交談內容不要涉及私生活、收入、支出、女士年齡等隱私問題,最好不要隨意談論加拿大和美國的差異或有關加拿大英語區和法語區的話題。在進出大門、電梯和上下樓梯、車輛時應禮讓婦女和老人,等車或等餐廳座位時應排隊。

加拿大人習慣吃冷食,以晚餐為重,同加拿大人吃飯不要過度禮讓和勸酒,加拿大人多不喜肥肉,討厭蝦醬、腐乳等腥怪氣味的食物,動物內臟和腳爪是加拿大的食物禁忌。加拿大宴會等一般為雙數席位,忌諱數字「13」。黑色和紫色是加拿大不受歡迎的顏色。在加拿大白色百合是葬禮使用的,不要用來送人。即使小孩子在游泳時也應穿上泳衣。加拿大夏季會有穿著比基尼的女士享受日光浴,不要過分驚訝。原文來源:
6.介紹一下加拿大的文化
加拿大人比美國人要保守些。

他們見面與分手時的適當舉止是握手。在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都要准時赴約。

大多數的款待都在飯店或俱樂部舉行。如果在私人家裡受到款待,要為女主人送去鮮花,不要送百合花,那會使人想到葬禮。

要避免把法裔和加拿大人截然分開。加拿大人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對將他們的國家與美國作過分的比較十分反感。

對那裡的人民及他們國家所做的肯定性評論是最受歡迎的。加拿大人說話坦率,熱情沖動。

非常守時,對時間非常吝嗇,不要談論民族問題。 加拿大是北美洲北部國家,面積居世界第二位。

人口2,700多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小的國家。加拿大為移民國家,英裔居民佔42%,法裔居民佔27%,還有其它歐洲國家後裔;土著居民為印地安人和因紐特人。

華人約80萬。英語和法語同為官方語言。

信奉天主教的居民佔47.3%,信奉基督教的居民佔41.2%。楓樹是加拿大國樹,楓葉是加拿大國花,遍布全國的楓樹中以糖楓和黑楓最為著名,三月楓糖節是加拿大的重要節日。

加拿大人的飲食以肉類、蔬菜為主,麵食、米飯為輔。喜歡吃牛肉、雞等肉食,特別喜歡吃沙丁魚和野味。

喜歡生吃蔬菜,主要有西紅柿、芹菜、菜花、洋蔥、土豆、黃瓜等。加拿大人口味清淡,偏甜酸,不喜歡太咸。

講究包含營養、新鮮。烹調方式有煎、烤、炸等,喜歡酥脆食物。

喜歡吃煎牛排、煎羊排、炸魚蝦、糖醋魚、咕嚕肉等,忌食動物內臟和腳爪,不食辣食品。喜歡飲酒,喜愛白蘭地、香檳、啤酒、金酒威士忌蘇打、葡萄灑、蜜酒等。

常飲用水果汁、可口可樂等飲料。喜歡吃檸檬、荔枝、香蕉、蘋果、梨等水果,喜歡吃松子、葡萄乾、花生米等乾果。

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較簡單,主要吃烤麵包、雞蛋、鹹肉、牛奶、果汁、素片粥、玉米片粥等。午餐帶飯或用快餐,也比較簡單,一般有三明治、飲料、水果。

晚餐為正餐,比較豐盛,主食為雞、牛肉、魚、豬排,輔以土豆、胡蘿卜、豆角、麵包、牛奶、飲料等,喜歡用清湯(加豆、小蘿卜等)。上午十時和下午三時用點心,吃蘋果餡餅、香桃餡餅等。

加拿大的快餐業發展很快,種類很多,如熱狗、義大利餡餅、漢堡包、希臘 *** 、美國炸雞、墨西哥玉米面卷肉、中國份飯等。加拿大也喜歡吃我國的江蘇菜、上海菜、山東菜。

加拿大人的衣著與美國人相近,但不像美國人那麼隨便。在非正式場合,他們穿著隨意,常著夾衫、圓領衫、便裝褲等;在正式場合,如上班、上教堂、觀看錶演、赴宴等,他們著裝整潔、講究。

男子穿西裝,女子穿裙服。女子服裝不太講究面料,但講究款式新穎、顏色協調、舒適方便。

加拿大人朴實、隨和、友善、熱情好客。見面一般握手致意,不像美國人那麼隨便。

熟人之間用擁抱禮節。分手時也行握手禮。

介紹禮節,是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將年輕人介紹給年長者,將職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熟人相見,直呼其名。

握手時,女士、年長者、職位高者先伸出手。交談要選擇眾人共同關心的話題,喜歡談加拿大經濟文化發展、天氣、體育、旅遊、風俗等話題。

不能詢問年齡、收入、家庭狀況、婚姻狀況、女士體重等私人生活問題。不喜歡將加拿大與美國相比。

不談政治、世族、宗教、語言、魁北克法語區等社會敏感問題。在公眾場合,他們注重文明禮貌,觀看錶演要提前入座,中途不走動。

在公共場所不可大聲喧嘩、亂扔廢棄物。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主動給老人、兒童讓座,上車要排隊。

遇到?quot;私人財產,請勿穿越"、"請勿入內,不可進入"等標牌。 加拿大人時間觀念強,約會要事先約定,准時赴約。

公務約會一般在餐館,執行會一般在飯店、俱樂部舉辦。送禮應有目的,不隨便送禮。
7.簡單的介紹加拿大的歷史
第一個遙遠的殖民地 英國和法國的探險家為了尋找通往「東方」的富饒市場的新路線,紛紛向北美洲來發現新領地。

他們分別在加拿大的不同地區建立了新據點。其中法國人多沿著聖勞倫斯河、大湖區和密西西比河;英國人則集中在哈德遜灣和大西洋沿岸。

雖然探險家如凱彼特(Cabot)、卡地亞(Cartier)和尚普蘭(Champlain)始終沒有發現航向印度和中國的路線,但是他們在加拿大發現了許多同樣具有價值的東西,諸如富饒的漁場和數量驚人的海狸、狐狸和熊等,這些動物的毛皮都價值不菲。 英國人和法國人一直到17世紀初才開始正式在加拿大定居。

雖然越來越多的定居者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是新法蘭西和新英格蘭殖民地在經濟上還是以皮毛交易為主,在政治和軍事上則仍然依賴著法國和英國。 在18世紀英法帝國瓦解後,北美洲就成為了英法全球競爭的一個重要舞台。

1759年魁北克市歸屬英國後,巴黎條約把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法國領地割讓給了英國,但在紐芬蘭島附近的聖皮耶島和米魁蘭島仍為法國所有。在英國的統治下,六萬五千個法裔居民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即保存其傳統、語言和文化。

為了緩和潛在的種族仇視,英國人於1774年通過了魁北克法案,正式承認了法國的民法,也確保了法裔居民的宗教和語言自由。 1776年美國獨立後,大批說英語的移民湧入加拿大。

這些效忠大英帝國的保皇主義分子希望能在加拿大尋求庇護。他們主要居住在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等殖民地和大湖區沿岸。

1791年人口的持續增長致使上加拿大(現安大略省)和下加拿大(現魁北克省)建立。這兩個行政區都有各自的統治機構。

在1837年和1838年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都發生了叛亂。1848年兩地都被授於了除外交之外的統治權。

盡管加拿大不斷地取得了自治權,但依然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 國家的誕生 英國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愛德華王子島和紐芬蘭等地不斷發展繁榮。

然而,在南北戰爭後更為強大的美國使得一些政治家意識到,所有的英國殖民地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抵禦美國可能的侵略。 在1867年7月1日,依據英國的北美法案,東加拿大、西加拿大、新斯科舍和新不倫瑞克共同組成了加拿大自治領。

這個新國家的 *** 制度基本為英國的國會制度。總督為王室代表、國會由參、眾議院組成。

國會有權對有關國家利益的事務(諸如稅收和國防等)進行立法,而各省則有權對有關「特殊」利益的事務(諸如財產、公民權和教育等)進行立法。 國家的成長 聯邦成立後,加拿大開始逐漸成長為一個國家。

一個省接著一個省出現在了加拿大地圖上。同時,移民日益增多,特別是向西部的移民。

1913年移民至加拿大的人數達到了40萬人的頂峰。世界大戰前,加拿大得益於繁榮的世界經濟,並建立起了自己的工業和農業。

加拿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其在戰後的國際聯盟中建立起了有別於英國的獨立形象。1931年,《西敏法案》(the Statute of Westminster)的通過鞏固了加拿大憲法自治權。

1929年全球經濟大衰退使加拿大的事業率達到了25%。阿爾伯達省、薩斯喀徹溫省和馬尼托巴省也同時因旱災而損失慘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加拿大作為同盟國的一員,在軍需的供給上扮演重要角色,從而 *** 了國內經濟的恢蘇,在戰後成為了世界第四大工業強國。 西 擴 1869年 加拿大從哈德遜海灣公司手中購買了盧伯特地區。

受此威脅,11月路易斯·瑞爾(Louis Riel)帶領梅提斯人占據了溫尼伯的福特蓋瑞地區(Fort Garry)。 1870年 考慮到當地的梅提斯人的顧慮,聯邦 *** 與其達成妥協,即從原先的盧伯特地區劃出一塊,成立為馬尼托巴省。

1871年 在得到了會在其境內修建一條與加拿大其他地區相連的鐵路的允諾後,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加入了自治領。 1873年 愛德華王子島加入了自治領。

1898年 育空地區的北部正式建立,並確立了加拿大在此地區的司法權。 1905年 盧伯特地區又分出了兩個新省份:阿爾伯達省和薩斯喀徹溫省。

其餘的部分就成為了西北地方。 1949年 紐芬蘭省成為加拿大第十個省。

1999年 西北地方中分出了努納維特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加拿大的經濟持續擴張。

經濟的發展,加上 *** 的社會福利制度,諸如家庭補貼、老年津貼、普遍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等給加拿大人帶來了高標准、高質量的生活。加拿大的移民潮也有了顯著變化。

二戰前,大多數的移民來自不列顛群島或東歐。1945年後,越來越多的移民來自南歐、亞洲、南美和加勒比海群島,這也豐富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

成立聯邦前 1497年 約翰·凱彼特(John Cabot)到達加拿大東海岸。 1534年 傑克·卡地亞(Jacques Cartier)來到了現為紐芬蘭省的地區,在地圖上標繪了聖勞倫斯灣(7月14日)。

在後面的數年裡,他沿著聖勞倫斯河到了斯塔達可納(現為魁北克)和霍徹拉嘎(現為蒙特利爾)。 1608年 和尚普蘭(Champlain)在7月3日創建了第一個永久性的歐洲殖民地,魁北克。

1670年 哈德遜海灣公司成立並被授於了對於盧伯特地區的土地貿易權,所有的土地都屬於海德森貝公司(5月2日)。 1759年 在阿伯拉漢平原戰役中。
8.加拿大的歷史
加拿大」據稱來源於印第安語中意為「部落」的「迦納塔」一詞。加拿大的歷史沒有戲劇性的革命及虐殺,也沒有出現大作家、藝術家以及載於世界史教科書上的大人物。本來加拿大的歷史是從印第安和愛斯基摩等原住民的歷史開始的,10世紀以後,西歐的足跡才開始踏上這片土地。最初先是海盜來到加拿大東部,此後從歐洲人進行探險的時代開始一直到近現代,北美大陸的歷史在此階段迅速展開。雖並不華麗多姿,但的確閃耀著其自身的戲劇色彩。

1867年7月1日,英國議會通過了《BRITISH NORTH AMERICA [BNA] ACT OF 1867》(北美法律),正式承認加拿大自治權,以ONTARIO,QUEBEC,NOVA

SCOTIA,NEW BRUNSWICK四省形成加拿大聯邦,7月1日也被定為加拿大的國慶日。以後其他省區逐步加 *** 邦,1999-2000年3月NUNAVUT成為10個省,2個特區之後的第13個區域加 *** 邦。

1931年,加拿大的內政外交正式脫離了英國的從屬關系,得到了完全的自治權,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其議會也後獲得與英國議會平等的立法權。

1945年加入國際聯盟,並於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式穩固了其在國際政治方面的地位。

1965年,加拿大制定了自己的國歌,國旗。

1882年4月17日,英女皇在OTTAWA 宣布加拿大在立法上脫離英國,並簽署《加拿大憲法草案》 即現行的加拿大憲法。
9.加拿大文化和加拿大生活方面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
想要留學加拿大,怎麼能不提前關注一下加拿大文化和加拿大生活,如果能夠提前的了解一點相關知識,想必對於融入加拿大當地文化生活也會更為有利。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眾多的國家,除了加拿大的自然環境外,自由寬容的多元文化環境是使各個民族和種族的人們選擇在加拿大生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加拿大除了因紐特人和印第安人以外,其他各個民族和種族都是從世界各地遷徙而來的,經過歷史的磨合,來自亞洲、美洲、歐洲等地的不同民族相互了解,並學會了互相尊重。

現在,加拿大的各個民族和種族不僅自豪於本民族的文化,更為加拿大兼容並包的整體文化心態而自豪。 不同的文化無論其強弱,都在加拿大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得以獨立完整的保持自己的特色,而不被同化或消亡。

現在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就仍然保留著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加拿大文化的完好保持,離不開加拿大 *** 的多元文化政策。

自1971年加拿大 *** 確立多元文化方向以來,經過1988年通過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法》和2003年起每年一度的加拿大多元文化節,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形象已深入人心,不同文化間的和諧相處成為加拿大文化的最大特點。 雖然有各種不同的文化根基,但加拿大人大都直爽熱情,外來者如在加拿大問路都會得到熱心對待。

加拿大人也有一些固定風俗和習慣,只要行為不要過於失當,加拿大絕對會為你留下美好的記憶。 加拿大生活習俗 加拿大吸煙人數較少,大多地區尤其公車等公共場合都禁止吸煙,餐館則大多分為吸煙區和無煙區,就餐時如想吸煙,在入座前應請侍者安排吸煙區就座,而在私人地方吸煙,要先得到主人的許可。

加拿大人講究衛生,不要隨地吐痰或亂扔垃圾,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儀表保持干凈。 在加拿大拜訪他人無論正式與否,都須預約,意外的來訪是不禮貌的。

加拿大人見面禮儀一般為握手,在特殊場合如法語場合可用擁抱等法國禮儀。與加拿大人交談時,切忌以手指點,交談距離應遠近適宜,交談內容不要涉及私生活、收入、支出、女士年齡等隱私問題,最好不要隨意談論加拿大和美國的差異或有關加拿大英語區和法語區的話題。

在進出大門、電梯和上下樓梯、車輛時應禮讓婦女和老人,等車或等餐廳座位時應排隊。 加拿大人習慣吃冷食,以晚餐為重,同加拿大人吃飯不要過度禮讓和勸酒,加拿大人多不喜肥肉,討厭蝦醬、腐乳等腥怪氣味的食物,動物內臟和腳爪是加拿大的食物禁忌。

加拿大宴會等一般為雙數席位,忌諱數字「13」。 黑色和紫色是加拿大不受歡迎的顏色。

在加拿大白色百合是葬禮使用的,不要用來送人。即使小孩子在游泳時也應穿上泳衣。

加拿大夏季會有穿著比基尼的女士享受日光浴,留學加拿大時不要過分驚訝。 以上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⑵ 關於加拿大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加拿大的歷史是移民遷入的歷史。在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沒有從亞洲到來的時候,加拿大廣袤無垠的土地還是一片荒莽。加拿大與亞洲只隔著一道淺淺的白令海峽,幾萬年前,冰川退縮,海水下退,白令海峽就成了連接亞加的天然陸橋。亞洲人沿著這道陸橋進入加拿大,逐漸發展為印第安和因紐特這兩支加拿大土著民族。

這兩個民族在加拿大的歷史上活躍了數千年,他們或採集,或農耕,或漁獵,在生產勞動中創造了璀璨的原始文明。在歐洲人的殖民足跡沒有踏入他們的生活之前,加拿大還是一個原始落後但也平靜祥和的地區。

⑶ 加拿大歷史簡介

加拿大歷史指的是國家加拿大的歷史。加拿大的歷史中,大多數居民是白人,其中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最多,原住居民為北美原住民和因紐特人。他們大部分以狩獵和捕魚為生,使用石器工具,用獸皮製作衣服。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首都在渥太華。1949年,加拿大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二戰後,加拿大經濟得到迅速發展。1970年,加拿大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居全球第3位。1976年以來,加拿大參加了西方國家舉行的經濟首腦會議,成為西方七大國之一。

⑷ 介紹下加拿大的歷史

15世紀初,法國和英國祥衫的探險家航行於北美水域沿岸,尋找一條通往亞洲的航線。

法國人在聖勞倫斯河岸和大湖區附近建立了基春宴鏈地,英國人在哈得孫灣和大西洋岸邊建立了據點,最終他們未能找到通往亞洲之路,但發現了北美這塊廣闊無垠的大地上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

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都建立了永久居住地,盡管來自兩國的定居者生意興隆,但他們在政治和軍事上仍然依賴本國 *** 。

兩國勢均力敵,虎視眈眈。

1763年簽定的巴黎條約使6萬法國定居者生活在英國人控制的土地上。

1774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魁北克法案,確定了英國刑事法和法國民事法,保證法國殖民者享有語言和宗教的自由。

1791年,英國 *** 設立兩個行政區――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他們分別是今天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

行政上設有地方長官、立法委員會和選舉產生的地方議會。

1840年,英國 *** 將上下加拿大合並成為加拿大省。

代錶王室的地方行政長官的權力逐漸減少。

1848年,加拿大省被准予成立自己的 *** ,負責除外交以外的其他事務。

1864年,加拿大自治領地誕生,約翰-麥克唐納出任第一屆 *** 總理。

直到1948年紐芬蘭人劃入加拿大領地,才完全形成如今加拿大之疆土全貌。

加拿大19世紀後半期的歷史扒孫是社會發展與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的歷史。

1931年,加拿大成為英聯邦成員,加拿大自治權得到英國 *** 的正式承認,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力,從此成為獨立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加拿大經歷了重大的社會變化,來自南歐、亞洲、南美和加勒比海島國的移民加入到已經生活在這個國家的英國和其他其他西歐人後裔的行列中。

結果,加拿大成為一個日益發展的多語言、多文化的社會。

⑸ 哪種歷史人們經常說是加拿大的歷史(IQ題)

佚名
2019-09-26
加拿大的歷史由來加拿大最早的居民是遠古時期從亞洲東北部越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的印第安人。16世紀,人口達到20萬。他們多仔弊以狩獵和捕魚為生,使用石器工具,用獸皮製作衣服。部分人為半定居居民,從事農業生產。10-11世紀,北歐人從格陵蘭島渡海來到今紐芬蘭省海岸。16世紀是探險家的世紀。許多航海家為了尋找黃金和通向亞洲的西北通道,紛紛揚帆北美,從南至北探察了大西洋沿岸,揭開了北美新大陸的帷幕。1534年法國航海家多次到加拿大東海岸探險,並把這一帶稱為「新法蘭西」。他們行至聖勞倫斯灣,沿聖勞倫斯河上行,到達今魁北克、蒙特利爾地區,打開了通往加拿大內陸的道路。17世紀初,歐洲人開始殖民加拿大。1603- l608年,法國人在芬地灣建立居留地,在聖勞倫斯河流域建立了魁北克城。新法蘭西逐漸發展成為皮毛貿易基地。1663年,新法蘭西殖民地成為法國的一個行省。18世紀初,其統治范圍北達哈得孫灣,西至大湖區,南到密西西比河口,建立了以新奧爾良城為中心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法國的皮毛營商、探險家和傳教士還深入到西部地區。同時,也是在17世紀,英國、法國展開了爭奪加拿大的斗爭。1670年,英國佔領紐芬蘭島,並宣布對哈得孫灣及其周圍地區擁有主權和貿易壟斷權。形成從南、北兩面對聖勞倫斯河流域的法國鉛正領地夾擊之勢,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0-1713年)結束後,哈得孫灣地區、紐芬蘭和新斯科舍歸屬英國。1759-1760年,英國佔領了魁北克和蒙特利爾,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後,簽定《巴黎和約》,新法蘭西殖民地轉屬英國,加拿大成為英國殖民地。1793年,蘇格蘭移民、探險家A·麥肯齊沿皮斯河越過落基山脈,到達太平洋沿岸,首次完成了橫跨大陸的探險。19世紀上半葉,英國向加拿大移民激增,殖民地經濟發生變化。1837年,加拿大爆發了小規模的武裝起義,迫使英當局進行改革。資本主義工商業初步發展。運河的開挖、鐵路的修築使東部各孤立地區的經濟聯成了一體。並開始向中西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區移民,19世紀50-60年代,加拿大在英國的支持下進入謀求聯合和爭取自治的時期,1867年英國議會通過《英屬北美法》,由上、下加拿大和新斯科舍和新不倫陸克聯合成立了聯邦制國家加拿大自治黨。此間,加拿大形成兩大政黨:保守黨和自由黨,1870年加拿大自治黨以30萬英鎊和部分土地為代價從英國手中取得西部、西北部的土地所有權,先後建立了馬尼托巴省、薩斯喀徹溫省、艾伯塔省和西北地區、育空地區。1871年和1873年,不列顛哥倫比亞和愛德華王子島加入聯邦。至此,除紐芬蘭外,從大念激族西洋到太平洋的半個北美大陸已統一於加拿大自治黨中,1880年英國政府將北極群島交給加拿大。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橫貫大陸的鐵路干線建成,以鐵路為主的全國交通運輔網開始形成。大批移民西進,大片土地被開墾,農場數目激增,西部草原成為世界最大谷倉之一。新的礦產資源接連被發現,采礦、電力、鋼鐵、鐵路設備、農業機械等近代工業部門發展。一批新城市出現,蒙特利爾和多倫多成為全國經濟文化的中心。加拿大資本主義進入迅速發展時期。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均對德宣戰。世界大戰削弱了英國對加拿大的控制。1931年,加拿大在英聯邦內獲完全獨立。1949年英國將紐芬蘭島移交給加拿大。1949年,加拿大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戰後,加拿大經濟迅速發展,1970年按入口平均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3位。1976年以來,參加了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首腦會議,成為西方七大國中的一員。1982年,《加拿大憲法法案》取代《英屬北美法》,成為加拿大憲法。

0粉絲 · 78贊
搜索
八種人不宜去加拿大
普通人移民加拿大流程
加拿大100個基本知識
5類人不宜移民加拿大
一張圖看懂加拿大歷史
加拿大十大必買品

⑹ 加拿大的歷史

加拿大原來是印第安人與因紐特人的居住地。
16世紀,法國人夢想發現並統治更多的疆域,擴展他們的貿易范圍,並讓世界各國信奉他們的信仰。
1535年,當時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航海家傑克斯·卡蒂埃爾(Jacques Kartier)去探尋「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條通往印度的航道。卡蒂埃爾首次探險來到了聖勞倫斯海灣。這時他並不知道會在這里發現什麼,但他希望這是大洋的一個分支,並是他通往遠東征程的必經之路。於是他沿聖勞倫斯河逆流而上。然而他並沒有到達所期盼的亞洲,卻來到了魁北克(Québec),當地的印第安人稱它「Stadakona」。兩名印第安青年告訴了Jacques Cartier通往「kanata」的路線,他們當時指Canada,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17世紀初期。
Canada一詞源於印第安語的「Canada」,意為「群落」或「村莊」。卡蒂埃爾在向法王報告時,首次使用了「Canada」,來指他所到達的魁北克。到1616年,雖然整個地區已被命名為新法蘭西(la Nouvelle-France),但加拿大大河及聖勞倫斯灣(法語:Golfe Saint-Laulent;英語:Gulf of St. Lawlence)沿岸的土地仍被稱為加拿大。
從16世紀起,加拿大淪為法、英殖民地。
1756-1763年期間,英、法在加拿大爆發「七年戰爭」,法國戰敗,而1763年的巴黎和約使加拿大正式成為英屬殖民地。
當魁北克在1791年被劃分成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和下加拿大(Lower Canada)殖民地時,「加拿大」一詞首次被官方啟用。上下加拿大於1841年再次統一,成為加拿大省(Province of Canada)。
1867年,英將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省和諾瓦斯科舍省合並為一個聯邦,成為英國最早的自治領。此後,其它省也陸續加入聯邦。
1926年,英國承認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始獲外交獨立權。
1931年,加拿大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其議會也獲得了同英議會平等的立法權,但仍無修憲權。
1967年魁北克人黨提出了要求魁北克獨立的問題,1976年該黨在省選舉中獲勝。
1980年魁北克就獨立一事舉行了公民投票,結果反對者居多,但該問題並未最後解決。
1982年,英國女王簽署《加拿大憲法法案》,加議會獲得立憲、修憲的全部權力。在20世紀下半葉,一些魁北克的法語省民請求獨立,但是兩次全民公決(1980年及1995年)中獨立一方以40%及49.4%的得票率險負。之後,加拿大修改了相關法律,清晰法案規定在魁北克全民公決中所提出的問題足夠明確且得到明顯多數的支持時,魁北克可以與加拿大政府進行脫離聯邦的協商程序。
1982年3月英國上院和下院通過《加拿大憲法法案》,4月法案經女王批准生效,加拿大從此獲得了立法和修憲的全部權力。
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國會通過新憲法,並得到英國國會通過廢止舊憲,加拿大把7月1日的自治領日改名為加拿大日,加拿大事實上從英國獨立。聯邦成立時,將新國家定名為加拿大。

⑺ 加拿大的歷史

【遙遠的年代】
一、原住民
加拿大的歷史可追逆至二萬七千年前的冰川期結束的時候。育空地區出土的文物顯示,當時已有人類通過因為冰川退縮而顯露出來的陸橋,從亞洲遷徙到此地。
這些人是否就是加拿大的原住民因紐特人或印第安人的祖先,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作出判斷。但是對因紐特人語言的研究指出,他們的語言是古代亞洲語的一種,學術界稱之為古亞細亞語系愛斯基摩-阿留申語族。
在卑詩省的的史基納河谷有證據表明,印第安人至少已經在那裡連續居住了五千年。
歐洲人到來之前,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在加拿大的土地上長期靠採集、農耕或漁獵為生。
二、加拿大的發現
寫於十三世紀的北歐傳奇聲稱,"紅人"艾力克於公元九百八十五年左右到達格陵蘭,他的兒子在紐芬壯大的北端建立了一個短暫的定居點。
顯然,斯堪的納維亞的懷金人曾經多次橫渡大西洋前往加拿大,隨後歐洲的漁民也曾偶爾漂流到此地。但是,有正式文獻記載的發現則到十五世紀末才開始。
一四九七年,英國的探險家約翰.卡波特(John Cabot)到達了紐芬蘭島。他發現,這里有些地方魚群竟稠密到足以降低他的船速的地步。
一五三四年,法國人傑克。卡第艾(Jacques Cartier)到達了對羅倫斯灣。他發現此地盛產珍貴的毛皮。十六世紀上半期,法國航海家多次到達加拿大東海岸,他們把這一帶稱?quot;新法蘭西"。
直到詹姆士.庫克(James Cook)船長一七七六至一七七九年的航行探險之後,基督教世界才得知在洛基山脈以西還有大片土地存在。
從一七九二至一七九四年,喬志.溫哥華(George Vancouver)在測繪西北海岸線時,以蒙特利樂為基地悔配的西北毛皮公司也在對加拿大西北的內陸進行勘察。
一七九三年,亞歷山大.麥肯錫(Alexander Mackenzie)橫穿了整個大陸。
一八O八年,西門。弗雷澤(Simon Fletcher)也克服了重重困難,翻越洛基山,發現弗雷澤河,並順流通到達太平洋的岸邊。
一七九八至一八O二年,大衛.湯姆森(David Thomson)花了四年時間,從頭到尾勘測了哥倫比亞河。
【沖突的年代】
一、財富的誘惑
約翰.卡波特、傑克.卡第艾和一六O三年來到加拿大的法國探險家山繆爾。迪尚普蘭,以及這些人的追隨時者前往加拿大的主要目的是尋找財富,結果也確實不虛此行。歐洲人終於發現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
加拿大最早的歐洲人定居點皇家港(1605年建立)及魁北克(1608年建立)完全是為了毛皮交易而設置的。約四百年前建成的魁北市是現在北美洲唯一的一座四周用城牆圍起來的城市。
當時最受歐洲人歡迎的是海狸皮,因為碧棚指這種毛皮最適合十七世紀的加工程序。法國人建立的新法蘭西殖民地,初期便完全依賴毛皮交易公司。
毛皮交易為印第安土著帶來了許多他們前未所有的東西。其中有日用品,有鋼刀、鐵斧及火槍等武器,而且還有比武器危害性更大的朗姆酒和白蘭地。
土著居民與殖民者之間經常發生流血沖突。英、法殖民者間的利益之爭也不斷加劇。雙方都和印第安部落結盟,並與盟友聯合起來打擊對方,爭奪地盤。為便於收購毛皮,法國人在內陸建立了好些據點。英國人則把殖民點設置在沿海地區,以便充分利用海軍力量。
二、 英法沖突
從一六八九年起英法兩國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爭奪北美控制權的武裝沖突。
一七一O年諾.斯高莎半島落入英軍之手;法軍則重新佔領了皇家島(如今的布列敦角)。法國人在那裡修築路易堡,來防禦從對勞倫斯水道而來的英軍,並以它為新生法蘭西與西印度之間的貿易樞紐。
路易堡在一七四五年被英軍攻佔,但到一七四八年雙為法軍所收復。英國人隨後建築了哈利法克斯城與之抗衡。
一七五五年七月法軍在杜奎斯要塞前打幾了英國將領布拉多克的軍隊。消息傳來,諾瓦.斯高莎的英國人總督查爾斯地勞倫斯害怕本地阿卡迪亞法裔居民乘機作亂,竟將這一萬人強行遣送到路易斯安納。
在七年戰爭中英國確立了世界頭號殖民強國的地位。在北美洲,傑弗雷.阿姆赫斯特將軍率部於一七五八年再次從法軍手中奪取了路易堡。
第二年,另一個英國將軍詹姆士.沃爾夫在魁北克的城外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並佔領了魁北克城。一七六O年蒙特利爾和數也落入英軍之手。至此英國實際上已完全控制了新法蘭西。
一七六三年的巴黎和約使得新法蘭西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北美洲的屬地當時是南至墨西哥灣,北達哈得孫灣。
英國的勝利意味著大約六萬法裔加拿大人(包括一千五百名從路易斯安納倒流回來的阿卡迪亞人)必須適應與原來大不相同的生活方式。
幸虧後來的事實證明英國的統治總的說來還相當溫和。英國統治者採用英國刑法,但很快就意識到必須保留原來通行的法國民法。一七七四年魁北克法令正式規定兩套法律同時有效。
一七七六年美國獨立,保皇派不分貴賤紛紛逃離新成立的美利堅合眾國前來加拿大安家。這些新來的人與原來的居民在宗教、法律和社會制度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差異。兩者之間產生了如何互相適應,究竟以誰為主的嚴重問題。
一七九一年這個問題獲得部分的解決。殖民地政府將原有的魁北克省分成上、下加拿大兩個部分 ,即如今的安大略及魁北克省。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議會。
原來的諾瓦.斯高莎省也逐漸劃分成幾個部分:一七六九年愛德華王子島成了英國直轄殖民地;一七八四年紐布朗斯威克省創立;紐芬蘭原來只是個漁業基地,直至一八三二年才有了自己的省政府。
當時加拿大的西部和北部是哈得孫灣公司(成立於一六七O年)的特許地,其地盤包括注入洽得孫海灣報有河流的流域。
三、英美沖突
在一八一二年開始的歷時三年的英美戰爭中,美軍一度進攻加拿大,但未獲勝。兩國海軍也幾次交鋒,都沒有決定性的勝負。
最後雙方於一八一四年十二月簽訂協約,同意放棄在戰爭中佔領的領土,並成立一個委員會來劃定加美邊境線。但直到一八一五年一月八日英軍在新奧爾良敗北,戰爭才終於真正結束。
這聲戰爭加強了美國人的民族意識,並促進了美國工業的發展。因此美國人認為他們是勝利者。
盡管英軍、加拿大民兵及印第安武士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加拿大未失掉一寸土地,而且直到加拿大發生一八三七至一八三八年的叛亂之前,和約使得加、美雙方能基本上相安無事,因此加拿大人也滿有理由自我祝賀。
倒霉的只是英國。英國軍隊在戰爭中出了大力,但到頭來英國人還是情願忘掉這聲戰爭。
【聯邦的興起】
一、一八三O年代的動亂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加拿大政治、經濟問題叢生。下加拿大議會中法裔議員佔多數,但議會的執行委員會卻被英裔所把持。路易。巴皮諾為首的法裔一直企圖要奪過執委會的大權。另一方面,由於長期耕作不當,土地貧化,下加拿大小麥減產,出現了農業危機。
一八三七年,整個北美地區民生了貿易危機,使得下加拿大的經濟情況更加惡化。當年十一月,深具號召力的巴皮諾率眾暴動,但造反者的軍事力量遠遠比不上正規英軍以及相當兇猛粗野的民兵。
同年上加拿大地區也發生了規模較小的叛亂。新聞記者及議員威謙.麥肯齊大力宣傳美總統安德魯。傑克孫的民主思想,反對英國的統治,並發動了多倫多的暴動。這兩場叛亂都很快就被鎮壓下去。
巴皮諾和麥肯齊在指令性之後都有逃到美國。後者在美國的支持下還繼續製造了一些邊境事件。
一八三八年,達勒姆伯爵就任加拿大總督,受命調查研究加拿大的叛亂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此人思想開放,精明能幹,但獨斷專行,到任才半年就被解職。然而他在一八三九年提交的達勒姆報告書卻改變了英國政府治理這殖民地的方式。
他建議使法裔加拿大人與英裔同化,為此應該合並上、下加拿大。根據這個建議,原來的上、下加拿大兩個殖民地一八四O年變成了新的加拿大省。
達勒姆更有深遠影響的建議是,殖民地行政當局應該對民選的議會負責,而不受命於英國指派的總督。當時的倫敦保守黨政府認為這樣的制度根本就行不通。
後來保守黨下台,而且諾瓦.斯高莎省和加拿大省有羅伯特.包德溫、路易.拉封丹等人鼓動的民眾騷亂,英國政府才於一八四八年在加拿大採用達勒姆建議的制度。
後來英國其他的北美洲殖民地--紐芬蘭、愛德華王子島及紐布郎斯威克省--也在一八八五年以自己的方式解決了同樣的政治問題。
二、統一的過程
(一) 促成改革的壓力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蒙特利爾與多倫多兩個主要城市之間修起了鐵路。這條鐵路後來又東聯美國緬因州的波特蘭港,南接美國的芝加哥市。
其他的一些鐵路也在這些年裡開始通車。
便利的交通打破了各個地區互相隔絕的狀態,不僅改變了農村,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鐵路大大促進了英屬北美洲的革新,使加拿大的社會發生了永久性的變化,為六十年代加拿大的聯合統一運動打下了基礎。外來因素也起了促進加拿大統一的作用。美國的南北戰爭爆發,美、加關系變得緊張。一八六一年十一月,美國戰艦聖傑西諾號攔截了英國貨輪特倫特號,並拘捕船上的兩個南部邦聯的特使。
英國為此極為憤慨,聲稱主權遭受侵犯,因而對美宣戰。第二年美國政府承認攔截英國船隻是非法行動,還釋放了那兩個南部邦聯的特使,兩國之間的戰爭狀態才告結束。
這一事件使加拿大更加感覺到美國的威脅。另一方面,大英帝國本身也處於對殖民地幻滅階段。
這一切使英屬北美洲的許多人深切地意識必須進行重大的政治改革。
加拿大內部促進聯合的勢力主要來自西加拿大(即原來的上加拿大)。這里的人對一八四O年上、下加拿大合並時所定的條件越來越不滿。
這時候西加拿大的人口已經是東加拿大(即原來的下加拿大)人強烈要求他們的議員數目應該和人口成比例。
(二) 最早的聯邦
保守黨盡可能地抵制這一變革要求。但到了一八六四年情勢已十分明顯:除非進行改革,否則不管是哪個黨執政,都無法維持下去。於是保守黨和改革黨在當年的六月結成同盟,確定了要組成英屬北美洲聯邦的目標。
大西洋沿岸的幾個殖民地與加拿大省之間相隔著廣闊的森林、阿巴拉契亞山脈以及緬因高地,相互之間基本上處於隔絕狀態。而且這幾個殖民地不僅歷史背景相異,興趣也不一致。
愛德華王子島和紐芬蘭的想法與大陸大有差距。但是諾瓦.斯高莎和紐布郎斯威克卻與愛德華王子島結成聯邦有興趣。
一八六四年十月,各方的代表提出的成立英屬北美聯邦的建議竟然取代了會議原來的議題。
英國政府熱烈贊成這一想法。五個殖民地的議會亦各自就這一建議進行了表決。
加拿大省在一八六五年三月通過了提案。但是紐布朗斯威克、愛德華王子島和紐芬蘭都有拒絕成立加拿大聯邦。諾瓦.斯高莎則決定,只有紐豐郎斯威克也加入的情況下才加入聯邦。
紐布朗斯克在一八六六改變了立場。這既因為受到英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也因為面臨外來的軍事威脅--這一年的四月和六月,美國的愛爾蘭的人反英秘密會社芬尼亞兄弟會兩次襲擊了這塊英國的殖民地。
隨著紐布郎斯威克,諾瓦.斯高莎也同意加入聯邦。一八六九年初英國國會通過英屬北美法令,讓加拿大省、紐布郎斯威克和諾瓦.斯高莎組成一個名為加拿大自治領的聯邦。一八六七年七月一日法令正式生效。從此七月一日成了加拿大的國慶日。
新聯邦把原來的加拿大省分成安大略和魁北克,加上紐布郎斯威克和諾瓦.斯高莎一共有四個省份。
聯邦政府有權否決省政府的法案。各省的宗教少數派在遭受侵害的特殊情況下,可以就教育權向聯邦政府提出上訴。聯邦及各省都採用了英國的制度組閣,政府對民選的議會負責。
(三) 聯邦的擴大
新加拿大聯邦的首任總理是約翰.麥克唐納。除了一八七三至一八七八年之外,他一直聯任,直到一八九一年逝世。
在約翰。麥克唐納的任內,加拿大於一八六九年從英國哈德遜公司接管了西北領地,於一八七O年新設了明尼托巴省,於一八七一年合並了英屬哥倫比亞,又於一八七三年使愛德華王子島成了聯邦的新成員。
新入聯邦的西部各省地廣人稀,要治理本來就非常困難,加拿大政府既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對西部的實際上情況又缺乏了解。例如,只有在路易.李爾領導法、英與印第安土著混血兒舉行紅河起義之後,加拿大政府才迫於形勢成立了明尼托巴省。
一八七一年,麥克唐納政府為促使英屬哥倫比亞加入加拿大聯邦,匆忙許諾要在兩年內開始鋪設一條從東部直到太平洋岸的鐵路,而且還預計一八八一年全線通車。
這條鐵路要通過四千八百公里寬的大陸,其間不僅有重重險山惡水,無邊的森林沼澤,連綿千里的大草原,而且人煙極為稀少。要在這樣短暫的時間內完成勘測地形,開路造橋的任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盡管有許多私方的投資,整個計劃連同麥克唐納政府在腐化丑聞四齣的情況下於一八七三年垮了台。
新上台的自由黨總理亞歷山大.麥肯齊企圖使用政府的力量繼續這項工程,但收效甚微。一八七八年卷土重來的保守黨政府也無所作為。
直到一八八O年,才有一個私方財團承擔了這一空前艱巨的工程項目。新組建的太平洋鐵路公司開始運作。這公司有雄厚的財源,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還有一位能力非凡的總裁威廉.范翰。結果不到五年,從蒙特利爾到溫哥華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就打下了最後的一顆道釘。
這條鐵路反加拿大的東西兩端聯成整體,大大地促進了廣袤內陸的開發。鐵路沿線原來渺無人煙的大荒原出現了無數新的城鎮和鄉村。
一八八O年,英國政府將北極群島交給加拿大。
從一八七三年起,加拿大的西北皇家騎警為加拿大西部的治安作出了出色的工作,但這支警察力量不可能解決導致叛亂的種種政治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政府缺乏遠見的西部政策。
一八八四年路易.李爾再次率眾在沙斯卡曲灣造反。政府利用太平洋鐵路,很快就能派軍隊到達那裡,並於第二年擊潰了李爾領導的梅梯斯大林人(白人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後裔)和印第安土著的聯合武裝力量。
保守黨政府一八八五年將李爾處以絞弄,結果引起了紛紛抗議,而且東部的抗議之聲比西部還要強烈。盡管加拿大的羅馬天主教會譴責李爾叛教,但他的命運卻觸動了法裔加拿大人的同情之心。,許多人認為他是個英雄。為此在法裔佔多數的魁北克省,保守黨的勢力大受削弱,並且長期不能恢復。
一八九一年麥克唐納在總理的任上去世。保守黨勢力因此進一步削弱。新領袖約翰.湯姆生既能幹又有魄力,盡力想保住保守黨的政權,而且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天不假年,一八九四年他也突然病逝。
一再受創的保守黨終於在一八九六年因復雜而棘手的明尼托巴學校總是被選民趕下了台。一八九O年明尼托巴省廢除按宗教分設學校的制度,並停止用法語充當官方語言。這個決定引起了強烈的爭議。
聯邦的保守黨怕引火上身,遲遲不加干預,直到一八九五年才受法庭之命提出恢復該省天主教學校的法案。國會反對派自由黨成功地阻止法案的通過。而在隨之而來的全國大選中獲得勝利。
【完成現代化的時代】
一、聯邦的繼續發展
接下來的十五年加拿大總理是自由黨領袖威爾弗里德.洛里埃。他是加拿大的第一位法裔總理。此人身材修長,風度文雅,很有政治魅力,而且頗具真正的自由思想。
洛里埃當政之年也是加拿大急劇發展的時期。在一九一四年之前,加拿大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九O五年在西部增設了阿伯塔和沙斯卡曲灣兩個省。
在一九一一年的聯邦大選中,洛里埃的自由黨被以羅伯特.博登為首的保守黨擊敗。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間對自由黨簽訂的,由美國首先提出的貿易互惠條約感到不滿,而博登充分了選民的民族情緒。
博登政府因為提倡加拿大經濟民族主義,強調維持與英國的密切關系,在民間頗有勢力基礎。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後,博登的親英政策受到嚴峻考驗。一九一四年十月,加拿大派出三萬三千名軍人赴歐參戰。其中許多人將喪生疆場。
接著又有更多的加拿大師團奔赴歐洲戰場。很快加拿大軍隊成了協約在西線的突擊力量。
一九一七年四月,加拿大一個軍在英國名將朱里安,賓的指揮下攻克了德軍重兵把守的維米高地。協約國曾多次攻打這一軍事要地,但毫無進展,來自殖民地的一支軍隊卻創造了奇跡。為此加拿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和聲譽大大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雙方軍隊的傷亡都空前嚴重。僅僅在一九一六年的索姆戰役,協約國方面就失掉了六十二萬三千九百零七人。其中二萬四千零二十九人為加拿大人。而在維米一戰,就有三千五百九十八名加拿大人陣亡。
嚴重的傷亡使前往歐洲訪問的博登總理意識到,要使加拿大軍隊繼續戰斗下去,只有實行強制徵兵制度。但一九一七年五月他回到加拿大時,發現國內許多人不能接受他的看法,而法裔中反對徵兵者尤為眾多。
為發避免人民的分裂博登邀請自由黨領袖洛里埃參加他的聯合政府,但遭到後者的拒絕。雖然博登總算組成了有贊成徵兵的自由黨人參加的聯合政府,但總的說來因為這一政策疏遠了法裔人民。
博登在外交上堅持加拿大在英帝國的戰爭政策上必須有發言權。由於他的努力,一九一九年加拿大能夠以獨立成員的身份在凡賽爾條約上簽字。這使加拿大在實現完全自治的方向上邁出了很大的一步。
三、經濟動盪時期
在這個世紀的頭二十年裡,加拿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汽車變成了尋常物;婦女在一九一八年獲得了選舉權;禁酒運動勢頭增旺;老式的牛仔酒巴,連同地上的鋸屑和痰盂,成了世界大戰和婦女運動的永久性犧牲。到了大戰末期,全國各省份都禁止買賣酒精飲料。但加拿大並不象美國那樣在和平時期也禁酒。一九二O年後在省級政府的控制下,各地逐漸恢復了各種酒類的合法銷售。
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加拿大通貨膨脹,也使加拿大內部經濟、政治關系失調。一九一九年五月溫尼伯市爆發了總罷工。一九二一年的全國大選結果也顯示各地區、黨派之間分歧嚴重,意見紛紜。
這時候上台執政的是麥肯齊.金。他在一九一九年洛里埃逝世後成了自由黨領袖。
二十年代後期加拿大深受股票市場起落的影響。加拿大人也和美國人一樣在股票價值猛升時染上了股票熱,結果在一九二九年股票行情大暴跌時受到災難的打擊。不少人多年的積蓄頃刻化為烏有。
麥肯齊.金的政府也隨之於一九三O年下台。新總理理查德.本涅特和他的保守黨政府呼籲加拿大人民束緊腰帶。同時聯邦政府大力削減財政預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束緊腰帶。同時聯邦政府大力削減財政預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緊縮開支。
加拿大完全自治的地位在一九三一年獲得了正式確認英國在這一年頒布的威斯敏斯特條例規定,不列顛與加拿大等英帝國的自治領互相平等。加拿大於是正式成為獨立和主權國家。
當時加拿大的小麥和其他主要的出口商品幾乎沒有買主。小麥價格從每浦式爾一無六十分暴跌至六十分。但更不幸的是,從三一年夏起發發生了持久的旱災,原來無邊的麥海變成了塵土滾滾的荒漠,數以萬計的農家因之破產。
以股市崩潰開始的經濟大蕭條的情況令人絕望。加拿大人民不禁對自由企業制度產生幻滅之感。他們紛紛向別的經濟哲學和政治黨派尋求出路。
一些的新政黨於是應運而生,鼓吹社會主義的合作共同體聯盟在一九三三年成立;一九三五年社會信用黨在阿伯塔省的選舉中獲得了政權;以莫里斯.杜布萊西為首的民族聯盟一九三六年也在魁北克上了台。
就連保守黨的本涅特,在無他路可走的情況下也於一九三五年初仿效美聯社國的羅斯福總統提出了新經濟政策 的加拿大翻版。但這並未能挽救本涅特和他的政黨。在同年舉行的大選中,保守黨大敗在麥肯齊.金的自由黨的手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 戰時總理
麥肯齊.金不公在一九三五年重新上台,而且一直保住政權直到四八年退休。在他領導下加拿大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表面上看這個老單身漢圓滾肥胖,談吐乏味,處事模稜兩可,據說還經常就重大政事求教他母親的鬼魂。但實際上他卻精明過人,是個堅持主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而且還有傑出的用人之道。
他遠不是什麼天生的戰時領袖,然而他深有自知之明,能挑選最勝任的人才來承擔各項要職。他的內閣可謂是人才濟濟,不拘一格。
麥肯齊.金對歐洲一向缺乏好感,並不熱衷於為英國效力。一九三九年十日,在英國對德國宣戰七天之後加拿大也宣布參戰。但當時金只想讓加拿大起有限的作用。
一九四O年六月戰局惡化到極點,當時法國已經投降,而美國尚未參戰。繼續抵抗納粹德國霸佔歐洲的只有英國。加拿大在和其它的英聯邦國家。於是加拿大在麥肯齊.金的領導下實行全民動員,在各方面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巨大有貢獻和犧牲。
(二) 浴血奮戰的陸軍
戰爭爆發時加拿大人口約為一千一百二十六萬七千,到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時也不過一千二百零七萬二千。然而在這期間有一百一十萬人先後在軍中服役。在最高峰時加拿大陸軍有兵員四十九萬五千八百零四人。其中包括一萬五千八百四十五名婦女。加拿大皇家海軍大約有九萬二千人;而空軍人數在一九四三年達到二十萬零六千三百五十,到一九四五年時加拿大空軍的規模在全世界名列第四。
加拿大投入大量兵力,但是在加拿大政府的默許下,重大的軍事策略都由更重要的盟國決定。為此,在某些情況下加拿大軍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九日,英軍當局命令加拿大的一個師強渡英倫海峽,攻打德軍重鎮迪耶普海港(位於法國諾曼地北部)。迪耶普沿岸岩石高陡,又是德軍重點防守之地。加拿大軍隊英勇歷戰,但在寡不敵眾,既缺乏英軍曾許諾的空海軍火力掩護,又沒有增援的情況下慘遭失敗。五千名登陸者中竟有三千三百六十七人傷亡或被俘。當時蘇聯及美國都批評英國遲遲不在歐洲大陸開辟第二戰場。英軍統帥部命令加拿大軍隊發動這?quot;偵察性"攻擊,顯然主要是為了堵住蘇聯和美國的口。軍事史家普遍認為選擇這樣的地方來做登陸點是具顯而易見的錯誤。但是同盟國從這一指令性中汲取了教訓,更加意識到強行登陸必須有占絕對優勢的空、海軍支持。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同盟國軍隊發動世界軍事史上空前規模的諾曼地登陸戰役時就沒再犯同樣的致命錯誤。從這一角度來,加拿大人的鮮血並未白灑迪耶普灘頭。
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的諾曼地登陸之戰中,同盟同軍隊的五個師(加拿大一個師,英、美各兩個師)分別攻佔了五個海灘。加拿大師不但攻破了德軍的海防陣線,還朝內陸向喀安城推進了十英里。
接著加拿大第一軍在數月連續苦戰之後,又於九月末進攻比利時謝爾特河港口安特衛普。同盟國迫切需要用這個港口來供應軍用品,而德軍則利用沿河沼澤頑強固守。加拿大軍隊從陸軍推進有極大困難,又無法利用登陸艇從水路進攻,因此傷亡非常嚴懲但經過兩個月流血奮戰,加軍終於攻克安特衛普。
這個勝利使同盟國船隻得以及時到達謝爾特港,為軍隊提供足夠的軍火及其他物資,為擊退那年冬天希特勒在比利時東部孤注一擲的大反撲奠定了基礎。
以後加拿大軍隊一直推進到德國荷蘭邊境的萊茵河,並強渡成功。接著又橫掃北德平原,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五日到達北海之濱,切斷了荷蘭德國佔領軍的後退之路,迫使該地區的德軍向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投降。隨後加拿大部隊又奉命回師解放了荷蘭。當時荷蘭人民正受飢荒之苦,許多人竟用鬱金得球根充飢。加拿大軍隊及時到達,才使許多人不至餓死。
為感謝加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他們的幫助,許多荷蘭城鎮至今仍每年舉行解放日紀念儀式,表示對加拿大解放者的感激之情。荷蘭王室每年贈送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十萬枚鬱金香球根,為這城市美麗的春天錦上添花。
此外加拿大還有一個軍於一九四三年參加了義大利戰役,在那裡與英軍並肩作戰直至一九四五年一月。




⑻ 人們常說加拿大的歷史是什麼樣的

人們常說加拿大的歷史,指讓賀的是國家加拿大的歷史。
加拿大的歷史中,大多數居民是白人,其中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最多,分別約佔43.8%和30%(1961)。原住居民為北美原住民和因紐特人。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首都在渥太華。加拿大最早的居民是北美原住扮滑渣民。東北隔巴芬灣與格陵蘭島相望,西北與美國的阿拉斯加接壤,南界美國,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北冰洋。
16世紀,加拿大居民約有20萬左右,分為四個主要群體:
1.東北林地人(主廳悄要群體稱為阿爾袞琴人);
2.聖勞倫斯谷地人(主要群體稱為易洛魁人和休倫人);
3.平原人;
4.太平洋沿岸人。
加拿大原住民大部分以狩獵和捕魚為生,使用石器工具,用獸皮製作衣服。易洛魁人是半定居居民,從事農業生產。當時加拿大處於原始社會發展階段。社會組織以家族為基礎,組成氏族、部落或部落群。易洛魁人已形成部落聯盟。

閱讀全文

與加拿大人談論什麼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