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新課程改革下,教學方法有何變化
長期以來,在歷史教學中,我們往往重視教師如何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傳統的歷史教學,教師追求的是將歷史的前因後果、人物事件、歷史影響、歷史評價講得一清二楚,使學生不用自己去思考,只要將教師傳授的知識記住就行,記憶成了學生學習的唯一方法,記憶和掌握歷史知識的多少成了衡量學生學習的標准。傳統意義上的歷史教學與新課改的理念相距甚遠,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歷史教學。新課程對歷史學科的規定是:「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的概念,掌握正確計算歷史年代,識別和使用歷史圖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備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並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以及圖表等形式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能力」。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要准確把握新課程標准,盡快學會實施方法,將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與本校實際情況相結合。
一、改變教育觀念,注重發揮學生潛力
傳統的歷史教學,教師重視的是對歷史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全面培養。由於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只注重與考試有關的內容,以灌輸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心靈深處激發出對歷史優秀人物的崇敬,從而受到歷史人物的優良品質的熏陶和感染,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指導下的師生關系不再是教師主動的教,學生被動的學,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學。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尊崇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歷史課堂中,要充分體現師生之間的互尊和互動,教師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主學習。通過創設情景來激發學生興趣,要引起學生的興趣,所設置的情境不能與生活脫節,必須要與學生實際有緊密聯系,要讓學生從思考、討論中得到滿足和快樂。
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過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成功教學的重要保證。由於歷史課的課時少,教學任務重,而每個教師的任教班級又多,教師與學生在課堂外的交流溝通的時間就會很少,所以教師必須緊緊抓住課堂上的有限教學時間,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重視教學中師生積極情感的建立、交流和發展。
二、改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轉變教學觀念外,還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以學生參與為主要形式。歷史課堂提供學生的是具體的材料,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些材料是活生生的,能從中提煉出有趣味的知識出來,就必須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比如在中國近代史中,有關辛亥革命問題,辛亥革命到底是勝利了還是失敗了,按照以往的教學,很多學生很難理解他勝利以及失敗的含義。所以在講到這節課的時候,通過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最後總結學生的觀點,在肯定他們觀點的同時,要讓他們理解辛亥革命成功是因為推翻了封建帝制,他的失敗是因為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果實。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還有參與,就達到學習的目的,掌握歷史知識。只有讓學生投身教學中,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對歷史材料的興趣,學生積極思考,就可以活躍他們的思維,勇於表達他們的觀點,只有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才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學生參與教學,學生才能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活動,讓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真正能夠主動學習,主動參與。
初中生的心理尚處於半成熟狀態,他們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心,有極強的求知慾。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們應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能夠引發學生好奇心的導語導入新課,打動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根據教材內容,導語可以有多種形式:利用謎語、成語導入,或者利用名言詩詞導入,或者利用鄉土歷史導入等。
比如,在講到「太平天國運動」是,考慮到學生大多數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就可以現提出問題,在農村農民平時都做什麼?地是自己家的嗎?以前是不是也是這種情況?為什麼?這一系列的問題,扣住了學生的心弦,驅動他們的好奇心。接著進入新課的講授,學生便很容易接受了。總之,從上課開始,就必須讓學生感到新奇,有懸念,有學頭,願意學,喜歡學。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的質疑、求知的慾望被激發起來了,作為教師當然就可順水推舟,將學生帶入知識的海洋里暢游。
歷史本身是一門內容豐富、趣味性很強的學科。但學生對學習歷史沒有多大興趣,上課感到枯燥乏味,容易走神瞌睡,甚至對歷史課產生抵觸情緒,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喜歡的歷史史實在歷史課本中往往只是個大概,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因此我們教師切忌照本宣科。但值得我們嘗試的是,將歷史知識揉進故事情節之中,把史實故事化。
2. 新歷史課程與傳統歷史課相比,有哪些變化教學要求有什麼不同
新課程與舊課程最根本的區別是理念的不同。所謂課程理念是課程設計者蘊含於課程之中,需要課程實施者在教學中體現的教學信念,它是課程改革的靈魂和核心。課程宗旨:公民素質教育的基礎課程改革歷史課程,首先要注意給課程以恰當的定位。換句話說,我們要重新審視初中歷史課程的宗旨和性質。這次課程改革,明確初中歷史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這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 第一,它在培養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人文精神和素養方面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第二,它的宗旨不是培養歷史學家,而是為培養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礎的。
傳統歷史課程的弊端:(舊課程)始終不敢把過繁過多的知識點削減下來。凝固的 「學科體系」幾乎成了緊箍咒,歷朝歷帝,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四大板塊,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四大樣式,什麼也不能短缺,以致面面俱到,瑣瑣屑屑,不僅使中學教材成了大學教材的 「壓縮餅干」,而且勢必蜻蜓點水、語焉不詳,比大學教材更概念化和教條化。……結果,每堂課有那麼多知識點,概念多於史實,老師上都上不下來,更不用說講活、講透。學生呢,記不勝記,不堪重壓,產生逆反心理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以不無刻薄地說,(舊課程)實際上是讓教師和學生戴著鐐銬跳舞,按著單調乏味的節奏操練,怎麼會感到快樂呢?
新課程體現出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特點。所謂普及性,是指初中歷史課程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所有適齡學生都要學習這門課程並達到課程標准所規定的目標。所謂基礎性,是指初中歷史課程在目標的確定和內容的選擇上,既不能與高中歷史課程相混淆,也不能變成大學歷史專業課程的 「壓縮本」,更不能成為歷史 「網路全書」。所謂發展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初中歷史課程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二是初中歷史課程要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精選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傳統歷史課頭緒過多,知識點密集,難度大。構建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課程體系,是初中歷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新課程有幾個變化:第一,既考慮到歷史學科的特點,注意時序性與學習內容的內在聯系,又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完整。第二,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的聯系。如,加大近現代史的內容比重;選擇了許多諸如交通工具、服飾、電影、音樂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第三,課程內容精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最有影響力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第四,減少艱深、枯燥、抽象的歷史內容。如,刪減了許多農民起義、朝代更替、典章制度等方面知識。新的初中歷史課程使用學習主題的方式呈現歷史內容。在新的歷史課程體系中,淘汰了大量 「繁」、「難」、「偏」、「舊」知識點,比較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能力。
傳統的歷史學習以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為主要方式,學生被動地接受歷史史實和現成的結論,能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很少,這樣的歷史學習必然遭到學生厭棄。國外也曾經歷過同樣的困惑。比如20世紀中期英國的一項調查表明,多數學生認為歷史學科是 「非常無趣的」。
3. 歷史教學如何體現新課改理念
高中歷史新課程突破了以往歷史課程內容的編寫體系,課程結構依據「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原則,對老教材的歷史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新整合,以專題的形式構建了高中歷史教學的新體系。這既避免了與初中歷史課程的簡單重復,也有利於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新課程體系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必須更新和改變陳舊、落後的教育觀念,樹立符合高中新課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一個教案用了好幾年,同一個歷史知識去年這樣教,今年還是這樣教,教學能力停滯不前,這種缺乏反思的、靜態的歷史教學,是不利於歷史教師持續的、良性發展的。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必須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因為過去的許多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正在受到新課程的挑戰。
明確歷史教學反思的內容,是進行教學反思的前提。新課程標准要求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的現狀。然而在教學中師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就是新課程必修課的教學內容過深過繁,教材內容過多,在教學實際中任務往往難以完成。新教材用模塊專題的方式來編寫教材,本意是使教學內容精練,突出重點主題,便於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對歷史事件、現象、人物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採用中外合編的體例本意是通過對比、聯系,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世界歷史中的中國、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聯系和相互影響。但導致跳躍性大,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被弱化。新課程非常強調初中階段的歷史基礎知識,學生在初中的歷史結構是以中外通史的形式出現的。而初中是開卷考試的形式,學生沒有記歷史基礎知識的習慣,由於沒有初中的基礎作鋪墊,又進一步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因而,初中的基礎知識與高中專題教學之間實在很難銜接。根據新課程的特點,反思目前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還存在諸多薄弱之處。如何讓學生喜歡歷史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一. 高中歷史教師應當認真學習研究《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學習新版中學歷史教育教學專著、讀經典的歷史專著和重要的歷史期刊,關注史學研究動態。切實轉變課程觀念、教學觀念、史學觀念,積極投身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打造歷史魅力課堂。教師只有通過新的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理解新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新課程的內容標准、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因此,我們一定要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地位,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指導教學,全面構建高中歷史教學。高中歷史新課程分為三個必修部分和六個選修部分模塊。新課程教材的幾個模塊涉及領域廣,知識深邃,教師只有不斷地進行專業知識的更新、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夠適應新課程教學,教師應該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二.高中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融入新史觀,把握新課標,優化教材結構。我們以往使用的舊教材體現的是片面的、教條的舊唯物史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類社會五種社會形態是舊唯物史觀主要觀點。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師關注課程觀念和教學理念的轉變,但忽視新的史學觀念的吸納,史學理念陳舊。因此無論舊教材還是歷史教師都存在新史觀的缺失。新史觀的缺失既不利於高中歷史教學的與時俱進,也不利於學生高考歷史考試的發揮。在高校和中學最緊密的結合點——高考命題這個環節上,高校教師必定會把他們平時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間接地體現出來。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高考歷史試題都融入了新史觀,如全球史觀、文明史觀、唯物史觀中的現代化史觀等。新時代要求和高考推動,迫使我們在歷史教學中要融入新史觀。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新課標的方向,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做好學科知識內容的整合。教師在備課時要鑽研教材,研究教材結構及在本專題中甚至在本書中的地位,然後再選擇如何處理教材,對於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我們可以作一下適當的調整以優化教材結構。
三.高中歷史教師要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要正確處理教材內容和教學形式之間的關系。新課程標准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盡量多採用多媒體教學以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 《新課程標准》中提出:「要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路組織教學,開發和製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開發歷史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量大、簡潔靈活、動態感強、傳遞迅速、形象直觀、聲畫皆備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所採用。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於歷
4. 歷史教師的教育理念
教育走向內涵發展之路,是當今國際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與潮流,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育質量是實現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歷史教師如何提升專業素養呢?我個人認為歷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X
1.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深入鑽研課標教材
歷史學科,涵蓋的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和鮮活,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年齡的增長,使我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和淺薄,我們需要不斷替換和糾正已經過時的知識或錯誤的歷史結論。歷史教學的生涯,就是不斷閱讀和反思,不斷豐富歷史知識的過程。古人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境界,對於歷史教師來講,是終身信條。學科知識豐富的途徑很多,根據高初中歷史教材編寫貫穿的史學觀念,下面這幾本書應該是中學教師必讀的參考書目。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羅榮渠教授的《現代化新論》、《現代化新論續篇》等。
我們的中學歷史教材,年年有改動,不斷體現史學新成就,國家意志新要求,夾著舊教案走上新講台,揣著舊認識解讀新問題,謬誤之處,不可避免。讀懂教材,讀透教材,不是僅僅就教材讀教材可以做到的。知識的積累,是一個長期而漸進的過程,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因此,我們讀歷史教材與參考書,就應反復研讀,左右比對,仔細揣摩。
平時的閱讀是積累 ,認真做筆記和反思更是一種積累的深化和移植。有人問一位著名的特級教師,他上的一節精彩的觀摩課備課用了多長時間。他回答說:「也可是說是15分鍾,也可以說是一生。」這個道理,我們應深深地懂得,從而加強閱讀,積累豐富的知識。否則,就是應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古訓了。
2.拓展知識,擴大視野
當今信息時代,不能有讀書積累一定是為了超過學生的想法。學生們懂得很多,知識面很寬,我們讀書只是為了充實自己和內涵,開闊自己的眼界,當然也是為了自己不落伍。世界學術發展的一個方向就是綜合性不斷加強,身處這個時代,僅僅是因教歷史而讀歷史書,未免限入固步自封的境地。歷史學科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因而,作為一個歷史教師,讀書不能局限於本學科,要讀雜書,雜讀書,這也是提升自己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
教歷史的讀一讀漢語言文學,看一看哲學與社會學等等,不斷地了解時事動態,不獨為一時之需、備課急需而讀而了解。
書讀多了,看歷史的視界自然放寬,大歷史的意識也漸而形成。新課程標准寫得好,要培養學生全球化的眼光、世界的意識。聞道有先後,為師當先行。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歸宿。在知識經濟時代與新課改的雙重背景下,歷史教育中勢必要求加強國際意識教育,要求我們對歷史問題的認識有宏觀視野、全局眼光。要放眼全球,批判地分析當今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盡可能通過廣泛涉獵和熟悉世界各國歷史、文化、藝術、風俗等來開闊自己的國際眼界。其二要具有對各種信息的良好的分析和辨別能力。要善於從世界文明發展史中汲取智慧和經驗,做到為我所用,以人為鑒,以史為鑒。要善於分析當前國際形勢大調整大變革的錯綜復雜局勢,樹立全局觀和國際化大視野,把握和平和發展的世界主題。其三需要密切關注學術動態,學會傾聽外國學者與中國學者的學術觀點。
3.更新教育理念與策略,跟上時代節拍
時代在更替,教育在改革。「教育」對象不斷變化,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認為,作為教師你並不能教學生什麼,你只能教他發現他自己。我們必須在清醒地覺察到社會周遭、學生群體與個體、教育的大小環境正在發生變化,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適於這種變化,繼而自然產生有效教育的新理念,採用有效的教育策略。
個性化的時代,需要我們盡可能地了解每一群、每一位學生,甚至包括他們的家庭。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我們應以一個研究者的心態,抱著認真負責任的態度從事教育。工廠可以有出廢品的比例,可教育卻不容許失敗。
4.強化歷史教師的基本功
講述。講述,是歷史教師的基本功。於友西老先生說,即使是在西方發達國家,歷史課主要還是講。生動講述,旁徵博引,自然會引領學生進入厚重而鮮活的歷史時空。
評點人物。歷史人物,大人物,小人物,都是創造歷史的主體。我們對歷史的了解,常常是憑借了「歷史中的英雄」所言所為。我們在教學中,面對學生這群「小人物」,描述評點歷史中「大人物」,雖不敢任意臧否,卻也可「推人及己」,讓歷史課更顯生動,幫助學生小年紀樹立大志向。
「與時俱進」。歷史,是為現實服務的,歷史教材的編寫過程就是對歷史內容取捨的過程,這取捨的標准之一就是社會現實的需要。這樣做,其實也涵蓋了貼近學生生活現實的意義。因此,讀報訂刊看新聞,乃是另一種備課。
將龐雜的知識網路化或結構化。歷史知識紛繁復雜,線索眾多,教師應善於將復雜的知識結構化,簡單化,這符合建構主義的理論體系。只有在學生頭腦中有效建構的知識才是有價值的知識。而歷史學科就是一門特別強調知識積累的學科。沒有知識,哪來的能力?情感?乃至於態度、價值觀?
搜集和使用信息。如今,有人曾誇張地說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想想我們小時候那種借到一本書即愛不釋手的日子,似乎是一去不復返了。今天,不是沒有書讀,不是沒有信息源,而是我們如何取捨、甄別、搜集、整理和使用這些海量信息。計算機和網路,真是個好夥伴,寫文、備課、資料搜集和整理、備課、製作課件、統計成績,與同仁及學生交流……都離不開它。一堂合格的歷史課,實質是信息的有效組合與呈現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與學生交流和分享信息的一段時光。
命題。老師們或許對這一話題不以為然,應試教育背景教了這么多年,幾乎天天與試題打交道,哪一個不會命題?其實不然,我們大量地使用人家的試題是一回事,自己真正命出一套中規中矩,符合測量目標的題,則是另一回事。一個合格的教師,理應是一個稱職的命題人。而歷史試題又特別些,我們仔細揣摩一下任何一次國家大型考試的歷史試題,不難發現,每一道題,不僅技術上有講究,其思想內涵也不容忽略。所以,我們實際上應該在教學與研究試題之餘,時不時地自己也來試試命題,這對提高自己的素養,也會有所裨益。
當然,以正在歷史教學崗位上行走的身份,關於提升專業素養的點滴認識,不盡合理,正如「只緣身在此山中」一樣,成文於此,望同行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