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成都的歷史有什麼可挖掘的

成都的歷史有什麼可挖掘的

發布時間:2023-06-19 05:31:20

『壹』 成都有什麼歷史名勝古跡

1、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由都江堰而產生的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學、水文物、水神學等。

如「二王廟」、「伏龍觀」、「觀景台」等處的人文景觀;改建魚嘴挖掘出土的東漢李冰石像和「飲水思源」石刻;歌頌李冰父子降龍治水的民間傳說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學色彩的祭祀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詩、詞、書畫的水文學等,形成獨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

2、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卧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

樂山大佛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也有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

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但互未鑿通,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防止了大佛的侵蝕性風化。

3、芙蓉古鎮

芙蓉古鎮位於成都平原,距成都市區5公里,緊靠成都市區繞城高速公路,芙蓉古鎮是溫江依託成都發展的第一門戶,又是成都面向川西擴張的第一站。

經過河堤整治、屋面造型、城牆圍砌等共3期的主體工程實施,一條寬12米、長1200米的仿古一條街終於橫空出世,一個嶄新的川西「芙蓉古鎮」崛起在蓉城近郊,成為成都市民閑暇時近郊遊玩的好去處。

4、文殊院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康熙三十六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佛教重點寺院之一,中國長江上下游四大禪林之首,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集禪林聖跡、園林古建、朝拜觀光、宗教修學於一體的佛教聖地。

寺內還珍藏明清以來書畫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賜文殊院的「空林」墨跡,以及康熙臨宋代書法家米芾的《海月》條幅。還有印度貝葉經、唐代玄奘法師頭骨、唐代日本鎏金經簡、千佛袈裟、發綉觀音、挑紗文殊和舌血含寶等佛教文物。

5、望江樓

望江樓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樓公園內,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起來的。望江樓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望江樓,又名崇麗閣,是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築,屹立於錦江畔,高39米,共4 層,建於清光緒十五年,下面兩層四方飛檐,上面兩層八角攢尖,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閣基有石欄圍護。朱柱碧瓦,寶頂鎏金。

『貳』 成都的歷史文化介紹

成都的歷史文化介紹

成都的歷史文化介紹,在生活當中,相信很多人都想去成都,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蘇杭」的美稱,下面我整理了成都的歷史文化介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成都的歷史文化介紹1

1、名稱由來:

成都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2、早期為百濮地,據《華陽國志》載:「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而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3、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前367年)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華陽)遷往成都,構築城池。

4、東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國兼並蜀國,並設置蜀郡於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5、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該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6、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為庸部,蜀郡為導江,治臨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

成都的歷史文化介紹2

成都市,別稱「蓉城」、「錦官城」,簡稱「蓉」,位於四川省中部,地處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為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

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物流、商貿、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是中國開發最早、持續繁榮時間最長的城市之一。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截止2018年已有2385年歷史;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成都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自建城伊始到現代數千年歷史中,除白蓮教時期幾十年外,均保持著高度繁榮和發達,是全國生活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成都自古為西南重鎮,曾是成家、蜀漢、成漢、前蜀、後蜀五個政權的都城,文化遺存豐富,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歷代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

漢代成都與洛陽等並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二」。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經濟區是中國西部經濟最領先的區域。

成都的文化特質是多元並存的.,它們共同構成了獨屬於這座城市的"神韻"。 它連通歷史與當下,並照亮了城市的未來之路。

成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被列為中國"十大古都",是一個將古代文化氣質一直保持到現代的城市。大約在13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第一次來到成都,就在他的行記中寫道:"它是一個宏偉的大都會,就像它的名字一樣"。

經歷了4500年的歷史變遷,成都的氣質已經融入到歷史、文化、藝術、自然風光、美食、民俗之中。同時,這座城還有很多寶貴的財富,它的語言、典故、風景、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民俗風情等都無不充滿魅力,引人入勝。

成都的旅遊資源豐富,尤其是充滿歷史文化價值的名勝古跡。成都市中心城區和近郊區許多著名的景點都是成都歷史延續的見證。文化成都之旅,更是別有一番詩韻氣息和歷史厚重感。

無論是錦里、寬窄巷子等富有時代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歷史建築群落;九里堤、黃忠街那些飽含文化記憶的街道;深藏厚蘊的金沙遺址、明蜀王陵等遺址。古蜀文化、水利文化、絲路文化、三國文化等傳統文化元素,讓成都歷史文化呈現出豐富燦爛、異彩紛呈的絢麗圖景。

此外,文化產業項目東郊記憶、U37創意工廠等現代工業文明也為成都文化注入鮮活生命。在成都的許多博物館和圖書館內,甚至是劇院或者藝術畫廊的牆壁上,都可以發現很多許多歷史文化遺跡,彰顯出成都這座城市強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的歷史文化介紹3

茶館文化

成都人愛喝茶,愛泡茶館,點一杯茶打個盹兒或看閑書,要麼就湊在一塊兒鬥地主,這就是成都的茶館文化,而且,很多嗨生意就是在茶館談成的!成都茶館里的故事,猶如「黃河之水,綿綿不絕」;成都茶館里的「龍門陣」那是滋味悠長。

麻將文化

成都人愛麻將,對成都人來說,人生最快意之事莫過不受世事煩擾他打一下午的麻將。曾有個段子說,坐飛機,在飛機上都能聽到成都的麻將聲。

蜀綉文化

蜀綉又稱川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秀之一。羊年春晚,蜀綉文化傳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輪美奐的《蜀綉》至今餘音繞梁。

川劇文化

川劇,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說到川劇,人們馬上會想到川劇的神技--變臉。

變臉的最快紀錄由著名川劇表演大師彭登懷保持,他曾在一次表演中用25秒鍾變完了14張臉譜,變到第9張後現出本臉,再變回4張臉譜。川劇變臉享譽國內外。

酒文化

四川名酒眾多,被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成都的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燒坊的遺址,作為中國白酒的源頭,其史學價值堪與「秦始皇兵馬俑」媲美。

成都邛崍,自古就盛產美酒,據說現在全國很多名酒的原漿都來自成都,當然四川的酒文化就更豐厚了,屬來有四川酒雲南煙之說。

火鍋文化

火鍋,是成都人的家常便飯,也是外地人來成都必吃的美食,無辣不歡,無火鍋不成都。

有什麼事情不能用一頓火鍋解決的,那就兩頓嘛!

這各外國政要訪問成都,必備一道菜就是成都火鍋,英國首相卡梅倫、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吃了成都火鍋也是贊不絕口。

熊貓文化

一談及大唐盛世,就會想到古城西安;當飛機上看到自由女神塑像時,就知道美國紐約到了……一說到成都,大家自然也會想到熊貓。

大大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寶大熊貓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

只要說到大熊貓,就一下就拉近了世界與成都的情感和距離。大熊貓形象憨厚率真、親和友善、悠然自得、淡定溫順又洋溢著靈氣。

『叄』 成都歷史有哪些

成都歷史悠久,也是中國的古文化之都,具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綉」,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 

成都是中國城址未變、延續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前311年),僅次於江蘇的蘇州(建於前514年)。成都是我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是全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有確切記載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陽建制修築城垣。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其他手工業如巢絲、織綢、煮鹽、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揚雄、王褒是為時全國最有名的文學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象磚和畫象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世界第一:始建於公元前250年左右,歷時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臨邛開采深井天然氣,用於制鹽、煮飯和照明;成都的蜀錦,又稱「錦綉緞」,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錦緞絲織品,東漢(公元25-220年)年間的足踏織錦機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機;到漢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成都成為了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誕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術,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間這里的商人聯合發行了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這里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 

中國第一: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這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這里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時的司馬相如、枚乘、賈誼、楊雄、王褒奠定了漢賦的基礎;後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公元355年之前,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華陽國志》;後蜀人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公元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葯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公元10世紀,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早在漢代,成都的俳優百戲就很突出,在成都出土的漢代說唱俑,造型活潑,在中國同類文物中無出其右者。這是成都獻給世界的珍貴禮物,也是成都文化的精華所在。 

『肆』 成都歷史簡介

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金沙遺址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建於公元前256年,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3]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吞並蜀國、巴國。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公元前106年。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漢代成都是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中國茶文化的誕生地。成都在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後來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3] 公元348年至354年,東晉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杜甫草堂早的地方誌書《華陽國志》。唐朝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城市之一(長安、揚州、成都、太原),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以蜀郡為唐玄宗幸蜀駐蹕之地,升為成都府,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訶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3] 唐代成都有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的雕版印刷術文物,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建立「後梁」政權,中國歷史進入五代時期。王建割據「三川」,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王建勵精圖治,使蜀中經濟文化恢復了往日的繁榮。晚年漸為昏庸。幼子王衍即位僅7年,925年後唐庄宗派郭崇韜伐蜀,前蜀後主王衍投降,前蜀亡。後唐任命孟知祥為西川節度副使,後唐衰敗後,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同年秋病死,其三子孟昶16歲襲位,頗有作為,統治30年,後好大喜功,盲目出兵關中,增加百姓負擔,導致國力衰微,965年為宋所滅。孟上表請降,當年暴卒於開封。後蜀後主孟昶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後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後蜀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宋朝時期,成都經濟異常發達,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以錦綉為例,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佔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葯市、花市燈會。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葯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蒙元軍攻佔成都。蒙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蜀王陵明軍攻滅明玉珍所建的大夏國政權,在成都設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設在成都,今人稱其為「皇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立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清軍入川,四川漢人極力抵抗,戰亂多年,人口大減。滿清康熙年間,滿清朝廷實施「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漸恢復生氣,省會也又遷回成都。清沿明制,設四川布政使司於成都。皇帝另簡派四川總督、成都將軍駐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國將領翼王石達開率兵入川,攻成都失敗,清軍誘俘之,在成都城內科甲巷將其凌遲處死。[3] 1911年6月,保路運動在成都發起,滿清時期擔任四川總督的趙爾豐因鎮壓民眾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發民眾起義,這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總爆發,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績。1911年11月27日,立憲黨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脫離清朝,成立大漢軍政府並擔任都督。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漢軍政府改為四川軍政府,軍政府駐成都,尹昌衡任都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設置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後廢道復省,成都仍為四川省會。[3] 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成都成為天府廣場川西行署區的駐地。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各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後。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市之一。2013年6月,第12屆財富全球論壇在蓉成功舉辦;同年九月,世界華商大會在成都成功舉辦。

『伍』 成都的歷史文化底蘊

成都的歷史文化底蘊

成都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是有歷史文化的,而且大部分的文化都是隨著我們的發展慢慢的積累和傳承下來的文化內容,以下了解成都的歷史文化底蘊。

成都的歷史文化底蘊1

1、成都歷史文化簡介:

2300多年前,古蜀王開明九世從今郫縣、雙流方向遷都到此,取「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這里才定名為「成都」,其稱號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成都在中國西南所處的特殊經濟地理位置,使它成為歷史上重要的政治、軍事要地。從西漢未年(公元8-25年),蜀郡太守公孫述據成都稱帝算起,歷史上至少出現過7個地方割據政權。

其中最為著名的是1700年前劉備、劉禪建立的蜀漢政權。這些歷代割據四川的封建政權,都無一例外地以成都為都城,進而控制全川,雄視西南,問鼎中原。

成都作為一座城市,其城址千古不徙,歷劫不衰,在世界城市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跡。古老的成都,在它的發展過程中獲得過不少美稱。東漢(公元25-220年)時因織錦發達,曾設專門機構「錦官」管理,故有「錦官城」(簡稱「錦城」)美譽。西漢末年(公元8年)成都與洛陽、邯鄲、臨淄、宛城並稱為「五均(均是市場管理的意思)」,成為全國五大商業都市之一。

五代後蜀皇帝(公元933-965年),在城牆上遍植芙蓉,故又有「芙蓉城」(簡稱「蓉城」)之稱。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因綜合經濟水平列全國前茅,時人又有「揚一益二」的評價,與有水運商港之利的.揚州齊名。自2000多年前秦蜀太守李冰主持興修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後,成都地區從此「水旱從人,不知飢饉」,被譽為天府之國。

2、成都現狀介紹:

今天的成都是四川省省會、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是西南的商貿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城市的生態和文態環境建設,經過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五路一橋」交通工程,春熙路、紅星路、琴台路等舊城改造工程和正在進行的沙河綜合整治工程,大慈寺、文殊院等歷史文化片區的保護和建設,等等,

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加強了對文物古跡,傳統建築和歷史文化保護的力度,城市建設出現了日新月異的面貌,獲得海內外稱譽,成為最宜於人居的城市之一。

它集中反映了成都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成果,展示了悠久璀璨的城市歷史文化,也展現了成都城市發展的英姿新貌,是一本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精心力作。讀者能讀本書,可進一步了解成都的歷史特徵、認識成都的現實個性,更加熱愛成都的一草一木、文物古跡和名城風貌,促進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建設。

成都的歷史文化底蘊2

成都歷史簡介

成都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

公元前316年,秦國大軍入蜀,蜀國滅亡。為加強中央集權制,秦國在蜀地設置蜀郡,秦大將司馬錯重築成都城,作為蜀郡首府。漢代,成都的織錦業發達,成為朝廷重要貢賦來源,朝廷遂設置錦管理,並在城西南築「錦官城」,後世因此把錦官城作為成都的別稱,簡稱「錦城」,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

晉人左思在所著《蜀都賦》中稱「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是西漢時期著名五都會之一。唐代,成都的手工業和商業進一步發展,與長安、揚州、敦煌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都會。就其商業的繁榮程度而言,它僅次於揚州,時有「揚一益二」(唐代的成都是益州的首府)之說。五代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遍植芙蓉樹,花開時節,

成都「四十里為錦秀」,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元代設四川行中書省,成都一直是省會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都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兩個奇跡:

一是它的名字,兩千多年來從未變更過,這在中國地名史上實屬罕見;二是兩千多年來,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區的郡、州、府、道、省等行政區劃的首府所在地(包括幾個獨立王朝的都城),從未變更過,可以算得上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省會城市之一。

成都的歷史文化底蘊3

成都的歷史由來?

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由來已久。這是由於它自身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主要是:

1、歷史上所說的「天府之國」主要是指四川盆地,並不包括現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特別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後,成都平原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國歷史上農業和手工業都十分發達的地區,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糧食供給基地和賦稅的主要來源,故稱「天府」。

2、四川盆地周圍都是崇山峻嶺,交通閉塞,古稱「四塞之國」。在冷兵器時代,它具有易守難攻的特殊戰略地位,因而避免了歷史上很多次戰爭的破壞,得到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這就更有利於它社會經濟的發展。

歷史上許多有眼光的戰略家,如張良、諸葛亮等都把四川當作可以立國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關中發生戰亂時,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選擇四川成都避亂。當時的成都,在他們眼裡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當然就要被稱為「天府之國」了。

那麼,「天府之國」的名稱到底是怎麼得來的?據考證,「天府」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本是一種官名,其職責是「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凡國之玉鎮、大寶藏器焉,若有大祭大喪,則出而陳之,既事而藏之」。可見,「天府」是專門保管國家珍寶、庫藏的一種官吏,後人用以來比喻自然條件優越,形勢險固,物產富饒的地方。

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是《戰國策·秦策》中記述縱橫家蘇秦對秦惠王說的一段話:「大王之國,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變,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秦末漢初,張良在論證定都關中時說:「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史記·《留侯世家》)。

以上說的「天府之國」主要是指關中平原是富庶之地。歷史上最早稱四川為「天府」出自諸葛亮的《隆中對》:「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漢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

晉代著名史學家常璩在所著《華陽國志》中稱:「蜀沃野千里,號稱『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在歷代文人學者筆下逐漸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詞,後來還進入了中學教科書,因而成為家喻戶曉的一條地理常識。

閱讀全文

與成都的歷史有什麼可挖掘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