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如何針對問題提出對策

歷史如何針對問題提出對策

發布時間:2023-06-26 03:19:19

① 如何多角度培養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史學科豐富的內涵和它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以及其立足現實、了解過去、面向未來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它在培養問題意識方面能夠起到重要作用。沒有思維難度的課堂,就無法實現受教育者內心精神的主動成長,更無益於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運用各種形式多角度培養學生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深厚的歷史積淀中獲得力量,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形成正確價值觀,成為有文化、有社會責任感的現代公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充分運用知識結構,進行知識整合,史論結合,論從史出,使學生汲取歷史智慧,發展歷史思維能力。 美國學者布魯納認為,傳授學科結構有四點好處:(1)掌握結構,有助於解釋許多特殊的現象,使學科更容易理解。(2)有助於更好地記憶科學知識,因為除非把一件事情放進構造得很好的模式里,否則就會忘記。(3)有助於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4)有助於縮小高級知識與初級知識之間的差距。歷史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方面內容,也涉及人口、資源、環境等自然因素。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之間都是彼此相聯系的,歷史的發展也是有規律的,用一些哲學的思維方法去理解分析歷史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此,我在分析宋朝文化繁榮的原因時,師生合作,重組教材,設計如下知識結構: 政治: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史實:與遼、西夏、金並立,戰爭頻繁) 經濟:商品經濟發展 (史實:北宋出現「交子」、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宋朝文化繁榮的原因 城市繁榮,市民階層的需求 (史實:北宋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對外關系:海外貿易頻繁(史實:北宋指南針用於航海) 民族關系:進一步融合(史實:民族戰爭頻繁,成立榷場,都有利於促進民族融合) 結論:文化是政治、經濟的反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通過對歷史知識的重新整合,構建知識結構,增強知識的整體性與系統性。在這過程中師生互動,史論結合,論從史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哲學理論,並用這些理論解決歷史問題,去深刻揭示歷史現象中固已存在的規律性,從而為學生的發展服務。不但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開闊學生視野,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汲取歷史智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歷史思維能力。 二、有效利用課本上的圖片、學思之窗等,堅持體驗性原則和互動性原則,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覺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前蘇聯卓越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其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講到: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沒有這種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能真正對知識感興趣。歷史不能復現,但是歷史教學可以通過真實的圖片讓學生去體驗、去感悟,讓學生對歷史課有真正的、持久的興趣,促使學生去探索歷史現象的內外在聯系,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在歷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歷史圖片等的作用,讓學生親身體驗,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覺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述德意志帝國建立君主立憲制這部分內容時,首先請學生看德意志帝國宣告建立的圖片。要求學生在這幅油畫中把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和宰相俾斯麥找出來。然後提出以下問題。 探究問題一:「在俾斯麥生日的時候,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把這幅油畫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俾斯麥。如果你是威廉一世,為什麼選擇這幅油畫作為生日禮物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興趣。學生很快就會找到答案,在這幅油畫中,唯一身穿白色軍裝的俾斯麥處於中心,突出其重要位置。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把這幅油畫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俾斯麥,是為了表彰其作為普魯士王國的宰相在德意志統一過程中所起到有重要作用。 探究問題二:「圖片上的人物都穿著軍裝,為什麼呢?」說明在德意志統一過程中主要依靠封建的容克貴族的軍隊。 探究問題三:「如果你是當時德意志的一位居民,你是主張採取何種方式來結束分裂、完成統一呢?」學生各抒己見,經過討論分析,最終達成共識:德意志當時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要結束分裂、完成統一,只能採取革命的方式解決。 探究問題四:「德意志統一為什麼由普魯士王國來完成任務呢?德意志統一的思想上的原因是什麼呢?」再結合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內容進行講授,使學生明白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得普魯士成為當時歐洲躲避宗教迫害者的人間樂土。到1703年,大約有二萬名胡格諾教徒從法國遷到勃蘭登堡定居,占當時這座城市居民的1/9。這些人都是熟練的手工業者或擁有一定資本的商人,結果法國工商業因此遭受嚴重損失,而普魯士卻得到了好處。除法國移民外,還有其他國家的移民也大量進入普國。移民對它的復興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普魯士比德意志其他邦國更早的實現經濟復甦與高漲。 探究問題五:「看課本上『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圖片,理解俾斯麥被稱為鐵血宰相,主要是指他在領導普魯士完成統一的過程中採取鐵血政策。那麼,俾斯麥是如何領導普魯士完成統一任務的呢?最終,德意志帝國是通過什麼形式宣告成立?這有何意義?」 結果很明顯: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宣告建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雖然從法律上確立了德國的君主立憲制,但皇帝和宰相是帝國國家制度的中軸,權力極大。在德意志統一過程中主要依靠封建的容克貴族的軍隊,軍隊的權力也很大。因而德意志帝國含有較濃厚的封建和軍國主義的特徵。德意志帝國則不過是普魯士的擴大。從而使學生認識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基本知識,理解德意志政治制度的特點及其歷史作用和影響。 探究問題六:「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和法國共和制的異同。探討德意志帝國為什麼不可能建立象美國這樣的民主共和制?與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為什麼截然不同?」 最後,請學生結合本節課的內容,談談當今美、英、德,法的資產階級代議制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表現,從而更好地認識一些政治問題。 通過圖片導入,把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德意志宗教改革、法國共和制、美國的民主共和制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五部分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參與體驗,把自己置身於當時的環境中,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人類社會發展的多樣性,而且還巧妙地引出了古代商鞅變法的理論「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認識到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充分利用圖片等材料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有效利用課本資源,適當補充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覺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三、運用古今縱向比較和中外橫向比較,透過錯綜復雜的歷史表象,引導學生正確轉換角度思考問題,從世界的角度去了解歷史,積極主動地學習。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對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對比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實踐證明,創造性地重組和整合教材,通過對比,使學生在探索和感悟知識的同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1)不斷吸收教學新動態,善於挖掘教材中的隱性知識,堅持發展性原則。例如在生態史教學中,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在教學中,把學生分成兩組,要求學生從積極、消極兩方面歸納人與自然的關系。積極方面:荀子的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的無為,順其自然;智者學派的人與自然的探討;斯多亞學派的人順應自然才是至善的生活;20世紀60年代的文學創作《寂靜的春天》使人們意識到「人類也是生態平衡的一部分」,掀起了現代環保運動;現在的構建和諧社會,人與自然和平共處。消極方面:火耕、大躍進、工業革命時期和美國的西進運動破壞生態平衡、環境污染等等。學生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全面概括、分析,在這過程中,學會同時運用分解和組合的方法對歷史材料進行合理闡述和歸納,最終得出結論: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與自然是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而相互依存的,自然和人任何一方的存在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它們之間是一種互惠的利益關系。人類不應把自己的的意志強加給自然,而應平等地對待自然,對自然的過度利用,必然使人類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使人類的生存家園堪憂。人類要認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堅持可持續發展。同時,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面對一些發達國家在發展工業時所犯下的錯誤,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相對較晚的國家,我們是否應該調整思路,是否應該從制度、發展模式等方面進行全面而系統的反思,如何在符合生態要求的前提下去創造健康、豐富的生活。(2)在歷史教學中,選取一個獨特的視覺也很重要。如把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教、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活動、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進行比較。洪秀全把基督教教義和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農民的平均主義結合起來創立拜上帝教;康有為藉助孔子來宣傳西方的資產階級政治學說;文藝復興藉助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和宗教改革披著宗教的外衣進行。這些歷史事件不但體現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同時也從一個側面也體現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通過把這些古今中外有聯系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正確轉換角度思考問題,從世界的角度去了解歷史,拓展歷史視野,從微觀上和宏觀上了解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四、創設寬松親和的教學環境,教師要有幽默感,給學生現實感的歷史情懷,培養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探究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也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業發展,還要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允許學生自由發展個性、自由發揮觀點。歷史教育的著眼點不能只局限於歷史學科,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在講到百家爭鳴這部分內容時,我很隨意地提了一個問題:「孔子生活在哪個社會呢?」一大片學生不約而同地回答:「黑社會。」我不禁啞然失笑。一位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竟被學生惡搞。心裡不禁替學生感到悲哀。但轉而一想,學生生活在這個年代,耳濡目染了許多社會上不良現象,不應對學生過於苛求。我靜下心來,何不利用這個機會來一次別開生面的探討呢?我笑著對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因為古代交通落後,一旦遠游,一年半載是回不了家的,兒女出外期間,如果父母出了什麼意外,就可能一輩子再也見不到父母,造成終身遺憾了。今天交通發達,「父母在不遠游」的教訓當然可以弱化了。但是,「父母在不遠游」,並不是教人絕對不能離開父母,而是教人即便離開了,也要保持一種穩定的聯系。「遊必有方」的『方「字,意思就是要有固定的地方,用我們現在的話,就是有固定的聯系方式。由此可見,孔子提出來的很多思想,到現在仍然可以成為我們修身的寶典。有效地利用生成資源,學生的興趣被大大提高了,我接著又提了三個問題。 問題一:孔子生活在奴隸社會,和我們今天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相比,只能說落後,可不能說黑。在奴隸社會,出現了兩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別創立了儒家和道家學派。他們的思想直到今天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都影響很大。為什麼呢? 問題二: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接觸到那些關於他們的言論呢?你認同哪些思想?有沒有不認同的思想?請說說你的理由。 問題三:他們的思想怎樣有助於形成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 這節課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課後,我還給學生提了以下建議:如果你還想了解多一點他們的思想和言論,可以通過網路、圖書館去查閱。如果你認為這些言論對你有幫助,你可以把它摘錄下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正如陶行知學生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起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與學生同樂。在寬松親和的教學環境中,使學生獲取體現歷史和回味歷史智慧的快樂,培養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探究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從高一到高三要打好基礎,這是成功的關鍵。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要培養學生多角度地掌握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注重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基礎知識不扎實,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這過程中,就會大打折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高一開始就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整體的計劃,分階段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充分利用課本的目錄、大小標題和史料等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從中找到隱藏著的因果聯系和規律性。注重解題指導和學法指導等等。只有持之以恆,從高一到高三打好基礎,這才是成功的關鍵。 從多角度培養學生歷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正如馮一下老師所說:「思維活躍了,思想之樹就會根深葉茂;思維活躍了,常青的思想之樹就一定會綻開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② 初中學歷史生存在的問題以及措施

文檔介紹:初中學生歷史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及糾正策略研究
【摘要】初中學生剛剛接觸到歷史學科學習,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誤區,對學生有效進行歷史學科學習帶來了不良影響。本文首先對初中學生歷史學習中存在的誤區進行分析,並就學生學習中存在的誤區提出有效的糾正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學習存在誤區糾正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68
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本人積攢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歷史雖然是一門十分受學生歡迎的學科,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誤區,影響了學生有效進行歷史知識點學習。歷史教師,只有引導學生走出歷史學習的誤區,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歷史學科學習,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首先對目前初中學生歷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誤區進行分析,並提出幫助學生走出誤區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學生歷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誤區分析
在實際的教學中本人發現,導致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出現誤區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走出誤區,才能使學生更加順利的進行歷史學科學習。本人首先對目前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中存在的誤區進行分析,希望對廣大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啟發:
誤區一:歷史學習主要是為了應對考試。目前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認為進行歷史學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對考試。歷史不僅是一門包含著豐富知識點的學科,而且也是一門對學生的人生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學科,因此,學生只有樹立了正確的歷史學科學習理念,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目前為數不少的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過程中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對考試,這就使學生對為何要進行歷史學科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進而影響了學生進行歷史學科學習的積極性。
誤區二:歷史學習過程中單純的死記硬背。目前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過程中的誤區之二,就是學生存在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的情況。傳統教學中受應試考試的影響,學生只有對歷史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就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因此,進入新時期,不少學生依然認為只要對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就一定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實際上現代考試更加註重考查學生靈活應用知識點的能力,如果學生依然對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那麼,勢必難以有效應對現代考試,也必然難以取得優異的成績,結果影響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誤區三:寄學好歷史學科的希望於歷史課堂教學。認為歷史是一門「副科」,這無疑對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學科學習的重要性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進行歷史學科學習。受歷史是「副科」這一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學生寄學好歷史這門學科的希望於課堂,認為只要把握好課堂時間進行歷史學科學習即可,課余時間沒必要再耗費一定的時間進行歷史學科學習。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過程中投入的時間不足,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不僅影響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而且影響了學生歷史應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誤區四:難以將歷史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提升學生應用知識點的能力,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學生只有能夠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有效應用,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目前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誤區之一,就是難以將歷史知識點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不少學生只有在考試的時候才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應用,而沒有意識到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也能夠通過歷史知識點的應用加以解決,這就使得學生的歷史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
二、引導初中學生走出歷史學習誤區的有效方法
上文對目前初中學生在歷史學?過程中存在的誤區進行了分析,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這些誤區有很強的代表性,希望對初中歷史教師有一定的啟發,及時思考自己班級學生在歷史學科學習過程中是否存在這些誤區。針對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誤區,本人提出如下幾種引導學生走出誤區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學習理念
針對目前初中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歷史學科學習理念,認為進行歷史學科學習,就是為了應對考試這一現象,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教師要引導學生真正認識到進行歷史學科學習的意義,使學生明白應對考試只是進行歷史學科學習的目的之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的指導學生的生活、工作與學

③ 歷史試卷答題技巧啟示類

人生是一條射線,以我們的出生為起點,可以無限延伸。理想有多高遠,學習有多勤奮,堅持有多長久,這條射線就有多長,我們的人生軌跡就有多深,價值就有多大,意義就有多遠。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歷史試卷答題技巧啟示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什麼是啟示型歷史試題?

歷史啟示是指從歷史上的人和事的經歷或結果中所 總結 出來的可供後人借鑒,少走彎路的認識。因而啟示類試題的答案常具有總結性、理論性。啟示類試題通常是通過「啟示」、「借鑒」、「 經驗 教訓」、「說明了什麼」、「認識」、「對策」、「建議」、「態度」、「感想」等求答語來提出。

二.啟示型歷史試題的答題指導

啟示類試題要求學生對某一個特定的歷史問題,從中總結規律,提出對策,得出結論,分析得失等,因此,在文科考題中,它一般出現在主觀題的最後。最後說明,啟示類試題答題時最多答三點,一般答兩點即可,不要貪多誤時。因為啟示類試題是開放性的,給分一般是2至4分。

啟示類試題的解題模式:根據主觀題中的史實或問題的原因,提出今後怎麼做,努力的方向是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避免什麼。如「--」的教訓:在社會主義社會主張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方向),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斗爭問題(避免),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議(怎麼做)。

啟示類試題的答題思路:一是緊扣考查主題或話題,切忌空談理論,要具有針對性;二是適合不同時代或不同地域,具有普遍適用性和規律性;三是為社會現實服務,具有借鑒意義。

經驗教訓與啟示題的作答程序:(1)對相關歷史問題的教材、題目材料及前面幾問的答案進行系統,依據自己的理解將教材與材料中涉及這一歷史問題的相關因素,分為「好」「壞」兩個方面。「好」的即是經驗,「壞」就是教訓。

(2)對上一步所歸納的內容進行分析提煉。對內容相近或屬於同一理論體系的因素整理合並,並上升到理性高度。因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東西才能具有借鑒意義,用於指導現實活動。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關鍵,切中要害。最後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條目間內容相近,或答出內容過於具體,缺乏理性與概括。

(3)最後確定作答內容。經驗教訓與啟示問題,多能通過一定角度與現實相聯系,依據題目本身能夠得出許多經驗教訓或啟示,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將那些與現實聯系最密切的內容寫入答案。因為,這類題一般而言答案要求不會太長,答出三個左右的條目就可以了,即使我們想多寫上兩條,也注意作答的順序。

(4)注意語言表達。由於經驗教訓或啟示,是用於指導現實活動的,表達時應用正面語言,即把「壞」的正過來說。如人民公社化的錯誤在於生產關系的公有化程度過高,脫離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作答時我們應說:「應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

歷史認識題的答題要求:(1)對相關歷史問題的總體把握,一般可從原因、內容(過程)、影響(意義)等幾大方面入手,多數題目是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要求。這種認識一定要抓住主幹與本質,不能把概括當成縮寫。

(2)對相關問題的分析評價,不同於普通的分析評價題,只亮明觀點,不要展開分析。

(3)由具體問題談一類問題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說明這類問題的重要性(由原因與影響入手)、這類問題應對 方法 (從過程、內容入手)等。

(4)通過歷史問題對相關現實作出預測,要從歷史問題的原因、影響入手,同時還要密切聯系現實問題,得出與現實問題的 相關報道 一致的結論。

三.啟示型歷史試題的簡要分類及舉例

1.革命斗爭型

革命斗爭方面的啟示,應從失敗原因(反向性)或成功原因(正向),歷史結論等方面歸納。如辛亥革命的歷史啟示:必須要有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反封建必須與反帝結合,必須有一個堅強正確的革命政黨的領導(反向歸納);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歷史結論)。

2.改革型

改革型啟示應從社會發展趨勢、原因、作用、曲折性等方面歸納。如中國古代改革的啟示: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社會發展趨勢);改革是促進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歷史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作用);改革要有遠見卓識,堅持到底,善於用人, 措施 要符客觀實際,行之有效(成敗原因);改革不會是一帆風順(曲折性)。

3.統一型

統一型啟示應從歷史發展趨勢、後代影響等方面作答。如對中國統一的認識: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中國古代統一王朝對後世的影響深遠;中國古代統一的范圍不斷擴大。只要達到統一的目的,既可採取和平方式,也可採取武力方式,

4.人才型

人才型啟示從人才的作用、選擇、使用等方面歸納。中國歷史上人才選拔的啟示: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作用);完善考核制度,有利於人才的選拔,要選出德才兼備、敢於直言的人才(選擇);任人唯賢、尊重知識、善用人才,則促進社會發展;任人唯賢,姑息養姑則危害國家利益;不斷加強對幹部的監督和考核。(使用)

5.經濟型

經濟型啟示,從經濟發展要素、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築、客觀規律等方面歸納。如1956至1966年中國社會主義建議的啟示:社會主義建設必須量力而言,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客觀規律);生產關系的調整必須適應生產力的實際水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層建築)。

新加坡、韓國經濟發展對中國的啟示:抓住機遇,引進外資和技術(經濟發展要素),制訂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上層建築),大力發展科技和 教育 事業(生產力)。

6.科技型

科技型啟示從條件、觀念、政策等方面歸納。如近代西方科技發展給我們的啟示:要重視科學技術發展,增加科研投入(觀念、政策);要改革教育制度,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條件),全民族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觀念),要善於引進和吸取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發展本國經濟(政策)。


歷史試卷答題技巧啟示類相關 文章 :

★ 怎麼提高高考歷史啟示類大題

★ 高考歷史各種題型答題技巧與模板

★ 高考歷史考試答題思路總結

★ 高考歷史主觀題答題技巧

★ 高考歷史問答題答題方法有哪些

★ 歷史高考萬能答題模板

★ 高考歷史主觀題的答題技巧方法

★ 高考歷史問答題答題方法技巧

★ 高考歷史問答題答題方法

★ 高中歷史歷史影響、意義和評價類答題公式附練習題與答案

④ 初中歷史學不好怎麼辦

一、從現實入手,回望歷史
歷史盡管是過去的事情,但是和現實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歷史是人類的記憶,現實是歷史的發展、延伸,任何現實問題都能從歷史中找到根源。我們學習歷史決不只是單純為了獵奇而去翻檢陳年舊帳,而是要立足現實,面向未來。學習中如果我們能從現實問題入手,就找到了一個適當的切入點,就能在我們的腦海中激活相應的那段歷史,獲得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真切的感悟,感受到歷史學習的興趣與價值。
那麼如何找到好的突破口呢?一是利用紀念性活動。對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或人物,經常會有周年性的紀念,屆時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都會有大量報道,還會提供許多背景資料,這就為我們學習歷史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和氛圍。比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各種記念活動很多,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去回望那段歷史,肯定會有和平時不一樣的感覺。二是通過現實中的一些現象,追溯歷史,類似於文學上的倒敘。比如,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它在全球范圍內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許多不安定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影響,那麼這樣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我們可以沿著這個思路去回顧美國200多年的歷程,總結、認識它的起步、發展。
二、倡導有思想的歷史學習
面對眾多的歷史事件、人物,有些同學感到特別的無從下手、難以把握。其實盲目地沉到瑣碎的歷史片斷中去自然會無所適從,同學們可以嘗試整理一些相關的史實,形成自己的觀點,用觀點去統帥史實。這樣可以讓瑣碎的知識獲得一種生命力,讓死的內容活起來。並且還要學會用清晰的思路,把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據地表達出來。
比如,對一些影響較大的著名人物,我們可以把散見於各課的內容組織起來,寫出一篇關於他的人物傳記,並且得出你對此人的看法和評價,對重大事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對待。在這樣的過程中,多種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三、注重挖掘歷史事件彼此之間的相互聯系
歷史不可能是孤立的,而逐課的學習有意無意中將歷史割裂開來,變成了一個個的片段。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始終要有一種整體的觀念,要突破「課」的限制,挖掘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歷史的發展中,總是前面的事件引出後面的事件,後面的事件呼應前面的事件,環環相扣,連續不斷,歷史是不可能停頓、中斷的。在總復習階段要學會自己總結歸納,把知識按一定的學習主題重新整合起來,把看似零散的知識立起來、活起來,把隱含的關系挖掘出來。
有人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在「美國的歷程」的歸納中,我們會看到「獨立戰爭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樣的敘述,那麼它如何體現出來呢?在幾課之後,可以找到「18世紀90年代,美國開始了工業革命,北部的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在南北戰爭的影響中說到「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這又如何印證呢?實際上就是幾年以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高速發展,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工業大國」。單從時間上就可以看出奧妙,我們的思維只需要往前跨出一小步,把它們之間隱含的內在關系揭示出來,就可以形成整體的認識。 聯系對比可以是多方面的,橫向可比同一時代不同國家、地區間的差異,縱向可看同一國家、地區的發展軌跡。角度不同,更能折射出歷史的迷人之處和魅力所在,只有從更多角度的細致觀察才有可能獲得更加全面、准確、客觀的認識。因此,我們要特別注重從不同角度梳理歷史。比如在美國發展的每一階段,我們還可以對比一下當時的世界形勢、當時中國的狀況等。
四、放寬視野觀察歷史,才能思路開闊
歷史學習和研究,總是以後人的眼光看待前人的事情,因為有了時空的距離,才使我們能夠更加方便全面地去考察特定時代的人和事。我們在學習中要充分利用這種優勢和便利,尤其是在總復習階段,要以更加寬闊的視野去重新審視歷史,把事件放到更加廣闊的背景、環境中去觀察認識,得到更加理性的判斷,提高自己思想的境界與層次,擺脫淺陋與狹隘。
比如從1840年開始列強發動的五次侵華戰爭,單個看、綜合起來看、放在中國近代史范圍中看、放在東亞范圍看、放在世界范圍看,是不同的視野,也會有不同的但是更加准確、客觀、清晰、完整的認識。
五、多分析揣摩出題人思路,掌握一定考試技巧
我們畢竟要面對考試,所以我們在談論學好歷史的同時中也絕不迴避考試技巧的問題。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當然此外也還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至於材料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諱的是認為自己不會,就什麼都不寫。最後,答題的時候,字跡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每點內容不要羅嗦,但一定要把要點概括地講出。每點都要用序號標明,這樣才能清晰明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歷史,也都有著自己的歷史。過去是古人的歷史,現在是今人的歷史,未來是後人的歷史。真誠希望同學們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能找准方法,注意培養好的學習興趣,把歷史學好。

說一句現實點的話,現在是應試教育,你只需要會背就好了,以後根本用不著這些東西。

閱讀全文

與歷史如何針對問題提出對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