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紹一下歷史上的三武滅佛
「三武滅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事件的合稱。因這些在位皇帝的謚號或廟號都帶有個武字。
1、北魏太武帝滅佛,北魏為了統一北方,鞏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為兵。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公元438年)下詔,凡是五十歲以下的沙門一律還俗服兵役。
太武帝的廢佛行動,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彈壓沙門,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養沙門,並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門,若有隱瞞,誅滅全門。後發展至誅戮長安的沙門,焚毀天下一切經像。廢佛後六年,魏太武帝駕崩,魏文成帝即位,下詔復興佛教,佛教才又逐漸恢復發展。
2、北周武帝滅佛,指的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武帝建德年間,在經過多次辯論之後,周武帝下令在當時佛教盛行的北周罷斥佛教,從而在全境內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
建德三年(574)五月,北周武帝下令「初斷佛、道二教,經象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一場大規模的、轟轟烈烈的反佛道行動由此展開。禁佛後,北方寺像幾乎滅絕,僧眾多逃奔江南。武帝死後,宣帝、靜帝先後繼位,佛法又興。
3、唐武宗滅佛,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間(840年-846年),推行一系列「滅佛」政策,以會昌五年(845年)四月頒布的敕令為高峰,這一事件使佛教在中國受到嚴重打擊,史稱「唐武宗滅佛」或「武宗滅佛」。因唐武宗年號「會昌」,故佛教徒又稱之為「會昌法難」。
第二年武宗死,宣宗即位,又下令復興佛教。
(1)歷史上哪個朝代滅佛興道擴展閱讀:
除三武滅佛外,史上還有一次影響較大的禁佛事件,史稱周世宗滅佛。後周顯德二年(955)五月,後周世宗詔天下寺院,非敕賜寺額者皆廢之。當年廢寺院三萬O三百三十六座,存二千六百九十座。有僧四萬二千四百四十四,尼一萬八千七百五十六。此即佛教史上著名的周世宗滅佛。
三武滅佛」主要與當時僧侶地主和世俗地主間日益突出的經濟利益矛盾有關,也大多與意識形態領域內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交匯相關。「三武滅佛」一方面是佛教的發展已對社會經濟正常運轉產生負面影響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佛教與中國儒家正統文化和道教文化爭奪思想統治權的結果。
當然,「三武滅佛」更直接與統治階層,尤其是最高統治者個人的意志和決斷密切關聯。而在封建專制集權機制的運作下,皇帝對佛教所持的態度,對佛教的興衰程度甚至可起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