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一歷史題的答案
祖國境內的三種遠古居民: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
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元謀人,在雲南省元謀市。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北京人過的是群居生活,懂得用天然火 ,還會保存火種。
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人工取火,除了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的是山頂洞人。
最早進入氏族公社時期的遠古人類是山頂洞人。
原始農耕生活中的兩個主要遺址半坡和河姆渡。處於長江流域的是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地方,並且在低窪的地方開挖水井,他們住的房屋是桿欄式房屋;處於黃河流域的是半坡,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栗的地方,居民們會製作彩陶,他們住的是半地穴式。
「人文初祖」是指黃帝。
堯舜禹時期,部落聯盟民主推舉首領的方法,叫做禪讓制。
三過家門而不入,治理洪水有功的部落聯盟首領是禹。
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結束在時期禹,隨後建立的第一個王朝是夏。
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
夏、商、西周的開國君主分別是禹、湯、周文王。
夏、商的亡國暴君分別是桀和紂。
西周的眾多諸侯,是通過分封制產生的。
世界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商朝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五穀」包括稻、栗、麥、豆、黍。
東周包括春秋和戰國,在春秋時期,第一位稱霸的是齊桓公;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爭是城濮之戰。在戰國初期,晉分為韓、趙、魏。戰國七雄分別是齊 、楚 、燕、韓、趙、魏、秦國。
趙軍大敗之戰後,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
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到戰國時,使用范圍擴大。春秋末年開始使用牛耕,戰國時進一步推廣。
使得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飢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的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
使得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增強,並發展成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的改革是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封建地主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鐵氏三兄弟分別是生鐵、熟鐵、鋼。
商朝人刻在龜甲或獸甲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銘文。後來被整理後,字體被稱為大篆。戰國時期,用毛筆蘸墨在竹簡或絲帛上書寫的字體,叫做秦隸。
天文成就方面,甲骨文里有許多日食和月食的記載。今天的農歷又叫夏歷。為了安排農業生產,人們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
名醫扁鵲的「四診法」包括望、聞、問、切。
屈原是楚國人,其著作是《離騷》。
「鍾鼓之樂」中的鍾是指青銅編鍾。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政治的核心學說是仁禮學說,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和溫故而知新。其言論收在《論語 》。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他的學說收在《道德經 》。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主張_兼愛、非攻。
法家的創始人是韓非,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治。
兵家的鼻祖是孫武,著作是《孫子兵法 》。
孟子主張對待自然要用可持續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