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新課標理念如何融入課堂教學

歷史新課標理念如何融入課堂教學

發布時間:2023-06-29 19:03:16

⑴ 新課標下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標下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越來越理性地看待教學。什麼樣的教學才算是真正有效的教學?我認為不外乎兩點:一是課堂質量要高,二是課堂效率要好,任何學科只要做到這兩點,在某種程度上就算達到了課堂的有效性教學。那麼怎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呢?下面就歷史學科特點及本人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課堂質量
評價課堂質量的標准應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否有效來考慮。
(一)教的有效。
教師要教的有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准確理解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歷史教師專業活動的核心,也是判斷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新課標確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反映了國家和社會對課程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並沒有理解教學目標真正的含義。他們主觀認為新課標就是不要知識只要活力,事實上,新課程並不排斥或貶低知識本身,恰恰相反,是為了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得更多的知識.它既是學生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堅強基石.因此,准確全面地理解教學目標的真正含義,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根本保證。
2.恰當選擇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助於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都具有獨特的功能和長處,但也都有其內在的局限性。
如選用講授法就要考慮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啟發式則要努力克服費時、費力等缺點,否則教學效果都會受到影響。
3.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作為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非智力因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課堂間的人際關系,必須既作為教學手段又作為教學目的來考慮,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是關鍵,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人格和儀表,通過親切的表情示意,准確優美的語言傳遞,誘導啟發式的提問,創設一種積極向上的人際關系,鼓勵學生精思善問。教師只有創設了這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才能使學生敢於質疑、探疑,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發揮。4.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目前已經成為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敢於表現自我、推銷自我,個性得到了極大張揚,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極大提高。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學生主體發展與其學習環境關系密切。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樂於訓導而不善鼓勵,勤於指正卻吝惜贊賞。學生只能「親其師,信其道」,養成了一種唯書、唯師的心態,不敢懷疑傳統,不敢質疑書本,不敢挑戰權威。師生關系緊張,沉悶壓抑。處於這樣的教育氛圍中,學生失去了獨立性和自主性,沒有個性可言,更談不上主體作用的發揮。
(二)學的有效
在這一方面,我們要考慮到的是學生是否扎實有效掌握基礎知識,學生的`技能是否得到提升,素質是否得到發展。因此,我們的課堂重點要關注如下幾點。第一,在課堂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成自然」,學生一但養成了好的習慣,那麼收益最無法估量.第三,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第四,注重對學生品行與個性的培養,具有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能吃苦耐勞,能創新。
二、課堂效率
教師教的有效與學生學的有效的評價尺度是課堂效率。課堂效率是指教師在單位時間里完成教學任務情況,也就是說,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最大的課堂教學效益,這樣也能保證學生在一天時間內有一定的時間進行課外活動。那又怎樣衡量課堂效率呢?我們通過教學反饋的及時性與多樣性來實現的。科學的課堂教學過程,既包括明確的教學目標,合理的教學方法,完整的教學程序,還包括運用科學的評價手段獲取准確的反饋。教學反饋重在及時性。從反饋的途徑看,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手段,如提問、觀察課堂反應、當堂測試等等。
教師根據反饋信息對課堂進行調控,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此外,教師也可以把記錄教學後記作為一種很好的反饋形式。把每節課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教後的感受記錄下來,對教學的構思及實踐進行總結,日積月累,可以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實現歷史課堂的有效性教學需要教師付出很大的辛苦才能實現,但為了振興歷史文化,為了國家創造型人才培養,歷史教師責無旁貸。 ;

⑵ 如何有效的進行歷史課堂教學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祁縣教育局教研室 武曉慧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課堂教學永恆的主題,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內,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愉悅情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每課三維目標,精心備好每一課。

有效教學是教師為實現預期教學目標,以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為基礎,在師生互動中通過教師的常規教學行為影響學生,以促使學生獲得滿意的學習結果、學會學習的過程。

特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的教學過程。

簡言之,有效教學即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是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

歷史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個體發展和歷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促進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的教學活動。

歷史的考試緊扣課標出題,所以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

歷史課程標准不同於其他學科課程標准,它非常具體,內容標准詳細地規定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六本書每個單元每一課的內容標准共44個學習主題,分布在每一冊書共有37個單元。

因此,我們在講課之前必須參照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來備課,這樣,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新課程是一標多本,圍繞一個課程標准,使用多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有北師大版,人教版,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教科書,我們都要熟悉教材內容,做好:(1)教材內容分析,了解現行教科書的結構(2)了解課時教學內容與前後課之間的聯系及其在全冊教科書中的地位(3)了解本課教學內容中各子目的內在聯系明確每一課的課標要求以及三維目標對本課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

教學目標是判斷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

准確全面地理解教學目標的真正含義,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知識與技能」是三維目標中的主線,貫穿於學科教學的始終。

它既是學生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堅強基石。

「知識與技能」以「過程與方法」作為生成保障。

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作為培育的憑借與途徑。

備課要以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為依據,教學活動設計要全面落實「三維目標」,教師還須轉變角色,在備課過程中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材,以一個學生的眼光去閱讀教材,分析教材,審視教材,作好學情分析:(1)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2)了解學生已經具有的與本課有關的知識;(3)了解學生在思維、情感等年齡心理上的差異,使備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知道要學什麼。

寫文章講求有好的開頭叫「風頭」,課堂教學也是一樣,需要創設新、活、美、樂、自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總的原則是要注意啟發性,知識性、靈活性、趣味性。

讓學生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中,這就是需要做好成功的導入教學。

一個成功的導入,可以馬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如同徐徐拉開的帷幕,讓同學們一眼看到精美的景緻,又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們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首先要把握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

歷史課堂的導入,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技巧性,以達到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的功效性,這樣的導入才具有藝術性。

因此在設計課堂導入的時候,應該注重把握一定的原則性。

中學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主要有以下四點:(1)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的原則。

(2)導入內容的篇幅要適中、恰當原則。

(3)從新課程內容標准找導入語的突破口的原則。

新課程內容標准,是本課內容的高度概括和精髓核心所在,也是該課的重點與難點,同時也是高考命題趨勢的重要出發點,在講授課程的同時,如果能夠滲透對考點的加強,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有著重要的幫助,而這一類的導入的方法一般建議是復習式的導入為主。

(4)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歷史學習素材,理清學習脈絡為準的原則。

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從積累歷史知識到理解歷史的過程,因此歷史課堂不應該為上歷史課而上,在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發展脈絡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的感化。

雖然在教學過程中,這一種教育的感化可以貫穿整個課堂,但是,如果能夠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來一個先聲奪人的效果,奠定整一節課的基調的話,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導入教學的方法有多種:問題導入法、舉例導入法、討論導入法、圖示導入法等在教學中自己的具體做法是:

(1)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過渡。

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

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知識,便於將就舊知識邏輯地,有機地聯系起來,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

通常通過提問、練習,講述,誦讀等方式進行。

使學生「溫故」的基礎上知新,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引發探索問題奧妙的興趣。

我在教學《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一課時這樣導入: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歷代帝王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了各種措施,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唐太宗完善科舉制,重視人才,虛心納諫,社會歷史發展到明清時期,明清時期統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呢?這些措施又造成了什麼影響呢?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

通過這一導入,學生既回顧了舊知識: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的措施,又明確了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是明清時期政治、思想方面的措施及影響。

(2)注意歷史與現實的對比,從而融入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歷史思維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

我是這樣導入的:播放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我接著說,2008年8月,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一次全世界人民體育的盛會,團結的盛會,一首《我和你》拉近了全世界人民心靈的距離,唱出了全世界人民熱愛和平、嚮往和平的心聲,但是,在20世紀先後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不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損耗,也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最殘酷的、規模最大的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並且戰爭的傷痛至今仍在延續,為了避免世界大戰的悲劇再次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我在教學《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一課時,我說,今天老師想送給大家一首歌,你聽聽唱的是哪個地區?於是,我就唱;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母親!同學們一聽就知道是澳門,我接著說,是的,這是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澳門,那麼澳門曾被哪個國家佔領,又在什麼時候回歸了祖國的呢?這一地區實行什麼制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4)採用多媒體手段

教學歷史學科有很多影視資料可供使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發生的大事,重要人物都被拍攝成電視、電影作品,在教學中可以選擇使用。

總之,通過導入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

三、打造教學特色,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首先,應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打造教學特色。

中國有句教育古訓是「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人格魅力,課堂教學的教學藝術是讓學生喜歡歷史課的首要因素。

看看易中天吧!看看紀連海吧!看看王立群吧!他們的講解多麼生動,多麼睿智,善於設疑,調足了聽眾的胃口!教師的情緒感染著每個同學。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學生風華正茂,他們富有理想,富有 *** ,我們為何不能給他們一個機會,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呢?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去解決一個一個問題。

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來。

要減少課堂的講授時間,降低教的富營養,增強學生的飢餓感,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

第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驚奇和問題開始」。

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問題中心教學法,即教師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緊緊抓住歷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創造思維情境,將教學復習的知識以問題組的形式呈現,把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心,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習歷史知識的動機和情趣,有效掌握歷史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會學生怎樣學習的教學方法。

注意以下幾點:1、問題的內容,即問什麼? 一是問題內容要緊扣課標和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要求,有較強的針對性。

二是問題要體現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

三是問題要有層次性、次序性。

四 是立足課本,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准則,以課文的重難點知識文獻資料思考題等為主要內容。

五是不能過於膚淺。

2、要問的對象,即問誰?(1)多關注學習中等及以下的學生 ( 2)問題難度較大、靈活性較強的最好問優學(3)回答問題的同學不能總集中在幾個人身上,應關注全班同學。

3、提問的方式,即怎麼問? 一是問題的表述要簡明、准確、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二是問題要有啟發性。

三是教師要善於鼓勵、引導。

4、解決問題的方式(1)注重學生獨立的閱讀和思維,以自主學習為主,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徑,無論什麼學科的教學,都應該把學生的閱讀置於中心位置,要讓學生通過獨立閱讀解決較為簡單的問題,並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著力解決識記層次的問題。

(2)較難的問題,可先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試著解決,答案還不夠完整或學生的理解海不是很到位,教師可指導學生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名言、地圖、圖片等材料幫助理解。

(3)把歷史知識的學習放在本單元、本冊書或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問題之間的銜接過渡,融會貫通。

(5)教師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做好板書設計。

四、做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

學習歷史並不僅是單純地知道歷史事件的情況,更重要的是以史為鑒,指導我們今天的行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逐漸了解中國國情,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確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歷史發展帶來巨大物質進步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確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了解歷史上專制與民主、人治與法治的演變過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斷強化民主與法制意識。

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

五、做好練習鞏固與背誦教學

我認為:就歷史學科而言,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練習和背誦是鞏固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練習題的設置:1、要緊扣課標要求,體現識記、理解、運用層次的不同要求,注意對基礎知識的鞏固。

2、題要適量,力求少而精,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3、教師精心設置每課的練習題,當堂練習當堂訂正,及時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4、要求學生在明確題的答案之後把題寫到作業本上,同時作為本課背誦的主要內容。

背誦環節:1、力求讓學生達到理解記憶,注意背誦的准確性。

2、注意對知識的系統記憶。

3、多提問檢查,關注全體同學,人人過關,只佔用課堂時間,教師問學生時可變換問題的角度,創設問題的情境。

4、多激勵,形成競爭的氣氛。

此外,還應進行教學反思。

成長=經驗+反思。

耐心進行課後反思是打造高效優質歷史課堂的階梯。

教學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項技術,精心設計的一堂課,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突發事件,需要自己隨機應變,也可能會有靈感閃現,為自己的課堂增加亮色。

課後反思就應該把這些散落在課堂記憶中的碎片拾起記錄下來,作為自己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養分,這也會成為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階梯,我們會繼續攀登,高效優質歷史課堂永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著名課改專家、福建師大教授余文森認為:當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低效問題。

我們不能只會紙上談兵,要把有效教學的理論運用到我們歷史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切實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發揮個人的智慧,把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學生具體的學情相結合,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

⑶ 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問題和策略

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問題和策略

摘要: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新課程標准成為現代教學領域的熱門詞彙,教育教學理念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教育部高度重視各地新課標改革的開展情況,各地區結合實際教育背景,以培養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為目標,對教材內容、授課方式、課程標准等各方面內容進行改革。普通高中的歷史教材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教學目標等做出了規定。這就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順應新課改的發展趨勢,結合新課標教學模式的新要求,制定不同於常規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方案。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和教學成果,針對新課標對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的影響進行闡述,希望與同一教學領域的教育人員達成共識,進一步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水平,為現代歷史教育貢獻力量。

一、提高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的重要作用

所謂的課堂有效性以有效教學為根本理念,有效教學就是指能夠提高學生對一門學科、一節課的認知能力,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實現教師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有效教學不只要求學生掌握課堂教學內容,也要注重學生情感目標、技能目標、自主學習目標的實現;要求提高學生舉一反三、聯系實際、小組合作的能力,可以通過分解教學任務幫助學生理解;鼓勵學生發現問題,並從自己的角度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慮到歷史學科的特點,再加上國家創新型人才的缺失,需要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培養起全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多角度回答問題的能力。提高歷史課堂的有效性,對學生來說,有利於學生的發散思維的發展,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不僅有利於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有也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教師來說,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的'課堂互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提高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對於提高學生的歷史興趣是很重要的。對於高中生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正確認識歷史,養成理性批判歷史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從一定程度上說,歷史學科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學科。

二、如何提高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多種多樣,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現總結如下:

1.熟悉掌握新課標下教育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作為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加深對教育體制的了解,不斷分析、比較、研究改版後的歷史教材。教師只有充分了解教材的變化之後才能設計出發展學生的完美的教學方案。

我校使用的是新課標人民版的歷史教材,相對於改版前的教材,新版教材的課後思考題更趨向開放性,要求學生拓展思維,理論聯系實際。教材內容更為豐富多樣,有所添加,有所刪改,圖片的畫面性更強,色彩更為艷麗。教材編寫體例也有改變,它把中國歷史進行宏觀上的劃分,總共劃分為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三大板塊,在對中國歷史的講述中穿插外國同一時期的相關歷史,幫助學生更好地做出對比,認識到我國與外國的差距。另外還有選修教材,學生可以針對不同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閱讀。

2.在課堂教學中以三維目標為中心設計教學模式

新的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必須把三維目標融入教學理念中,所謂的三維目標就是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環節與教學方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三者的關系,做好教學過程之間的銜接。要在充分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教學目標,由於高中生課余時間的學習任務很多,如何做到高效快捷地讓他們在課堂上接受教材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教師備課時要根據三維目標體系的每一方面設計嚴密的教學計劃,當然在課堂教學中也要隨機應變,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適當調整教學計劃。教師可以適當引用課外的文獻資料,幫助學生了解歷史背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適當引入課堂活動,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例如開展知識競賽、小組討論合作、重點難點解析等。在一系列的課堂活動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如果教師每堂課都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依照新課標下的三維目標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模式,就會有利於學生形成歷史學科素養,進而提升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3.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兼顧個人與整體的差異性

不同區域的學生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盡相同。應該說,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性格特徵,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授課環節時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表達習慣,同時考慮小組合作的特點。要想推動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就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真正融入課堂學習當中,幫助學生發散思維。這就需要教師懂得心理學的相關內容,通過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實現上述目標。

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教師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表達,做到正確引導,不斷提高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鼓勵他們全面思考問題,敢於質疑他人的觀點並進行討論。

4.豐富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

新課標的高中歷史教材都存在共同的缺陷,人民版的教材也只是介紹歷史的概況、歷史的精髓,不能全面詳細地再現歷史事件的具體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提供不同形式的資料,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歷史。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各界對教育領域的重視,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歷史學科有其獨特性,教師可以選擇符合課程內容的文獻資料、相關圖畫、視頻、網路資料庫資料等通過不同形式展現出來,拓寬學生的視野,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新課標對教師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完善自我。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我國急需大量創新型人才,教育部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而進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學習外國的教育模式,根據我國的教育實際情況進行全面改革,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型思維的人才。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有利於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培養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全面地分析歷史,這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可以通過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因材施教,豐富教學資源等,提高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⑷ 歷史教學中如何體現新課改理念

高中歷史新課程突破了以往歷史課程內容的編寫體系,課程結構依據「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原則,對老教材的歷史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新整合,以專題的形式構建了高中歷史教學的新體系。這既避免了與初中歷史課程的簡單重復,也有利於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新課程體系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必須更新和改變陳舊、落後的教育觀念,樹立符合高中新課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一個教案用了好幾年,同一個歷史知識去年這樣教,今年還是這樣教,教學能力停滯不前,這種缺乏反思的、靜態的歷史教學,是不利於歷史教師持續的、良性發展的。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必須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因為過去的許多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正在受到新課程的挑戰。
明確歷史教學反思的內容,是進行教學反思的前提。新課程標准要求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的現狀。然而在教學中師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就是新課程必修課的教學內容過深過繁,教材內容過多,在教學實際中任務往往難以完成。新教材用模塊專題的方式來編寫教材,本意是使教學內容精練,突出重點主題,便於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對歷史事件、現象、人物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採用中外合編的體例本意是通過對比、聯系,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世界歷史中的中國、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聯系和相互影響。但導致跳躍性大,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被弱化。新課程非常強調初中階段的歷史基礎知識,學生在初中的歷史結構是以中外通史的形式出現的。而初中是開卷考試的形式,學生沒有記歷史基礎知識的習慣,由於沒有初中的基礎作鋪墊,又進一步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因而,初中的基礎知識與高中專題教學之間實在很難銜接。根據新課程的特點,反思目前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還存在諸多薄弱之處。如何讓學生喜歡歷史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一. 高中歷史教師應當認真學習研究《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學習新版中學歷史教育教學專著、讀經典的歷史專著和重要的歷史期刊,關注史學研究動態。切實轉變課程觀念、教學觀念、史學觀念,積極投身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打造歷史魅力課堂。教師只有通過新的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理解新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新課程的內容標准、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因此,我們一定要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地位,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指導教學,全面構建高中歷史教學。高中歷史新課程分為三個必修部分和六個選修部分模塊。新課程教材的幾個模塊涉及領域廣,知識深邃,教師只有不斷地進行專業知識的更新、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夠適應新課程教學,教師應該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二.高中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融入新史觀,把握新課標,優化教材結構。我們以往使用的舊教材體現的是片面的、教條的舊唯物史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類社會五種社會形態是舊唯物史觀主要觀點。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師關注課程觀念和教學理念的轉變,但忽視新的史學觀念的吸納,史學理念陳舊。因此無論舊教材還是歷史教師都存在新史觀的缺失。新史觀的缺失既不利於高中歷史教學的與時俱進,也不利於學生高考歷史考試的發揮。在高校和中學最緊密的結合點——高考命題這個環節上,高校教師必定會把他們平時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間接地體現出來。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高考歷史試題都融入了新史觀,如全球史觀、文明史觀、唯物史觀中的現代化史觀等。新時代要求和高考推動,迫使我們在歷史教學中要融入新史觀。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新課標的方向,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做好學科知識內容的整合。教師在備課時要鑽研教材,研究教材結構及在本專題中甚至在本書中的地位,然後再選擇如何處理教材,對於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我們可以作一下適當的調整以優化教材結構。
三.高中歷史教師要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要正確處理教材內容和教學形式之間的關系。新課程標准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盡量多採用多媒體教學以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 《新課程標准》中提出:「要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路組織教學,開發和製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開發歷史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量大、簡潔靈活、動態感強、傳遞迅速、形象直觀、聲畫皆備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所採用。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於歷

⑸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歷史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魂。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歷史教師把握好課堂教學的這塊主陣地,以自身精湛的教學素養感染學生,以現代媒體為手段吸引學生,以創設情境營造和諧環境,以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令學生快樂輕松學習, 讓歷史這門古老的學科煥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
關鍵詞:新課程 歷史課堂 有效教學
歷史課堂教學低效或無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那麼如何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來進行有效教學呢?以下是我根據結合個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精心設計導語,創設情境。例:用「千年第一思想家」視頻讓學生感悟學習馬克思的偉大思想;通過播放《七子之歌》感受「七子」之思痛。觀看《南京大屠殺》電影激發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民族責任、感使命感。這種導入方式,把教學內容情景化了,學生的動機也被激發了。「學習動機的激發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變為活動狀態,形成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教師應該設法激發學生心中求知的慾望,從而使學生很好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
二、增強趣味性,激發興趣。「在歷史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所謂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識過程,但又對認識過程起直接制約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氣質、性格等等。首先,教學過程中適時補充史料,可以增強趣味性。在講《鴉片戰爭》時,分析中英貿易狀況時,我講到外國商品最初在中國沒有被各個消費階層所接受,引用了學生非常熟悉的《紅樓夢》中劉姥姥進賈府這個情節,學生興趣盎然。
三、測試鞏固,反饋提高。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設計習題反饋是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我在實踐中是這樣做的:1.設計有層次的習題當堂鞏固,使不同學生都能嘗試成功以樹立其自信;2.布置作業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能力。3.設計單元、期中期末檢測彌補教學中的不足,做好試題講評分析,並要求學生自我反思,寫答卷分析和改進目標、計劃,以提高學習效率。
四、授人以漁,豐富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走向自學和學會學習是我們教學的目標。我們必須創新教法以實現教學有效性。下面是我常採用的教法:1.小組合作法: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這種「開放型」、「交往型」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人人參與,人人發言,人人做主人,是一種極富創意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實施中應注意: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原則科學結組;精心設計適宜於小組合作的問題;堅持先自主學習後合作交流相結合;教師在合作中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引導學生友善互助,創設良好的合作對話關系,規范同學的合作行為;做到科學評價激勵合作更成功。2.史政結合法:例在復習三次科技革命時,我讓學生對「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舉例說明,有關科技的負面影響,學生就提出了地球溫室效應、生態環境惡化、日本海嘯、核泄漏等事例,關於怎樣解決,還很自然地說出應該趨利避害,也認識到了自己的歷史責任,突出了學以致用。3.競賽法:例布置預習問題課堂上小組競賽;單元復習時,令各組准備題目,進行對抗比拼;學到《西安事變》時組織學生針對「殺、放蔣」的辯論賽等。實踐表明:競爭狀態時的學習效果要比平時的學習效果好得多。4.文史融合法。人說文史不分家,我也嘗試把一些語文教法運用於歷史教學。例:單元大意、學習主題歸納,使學生迅速把握單元特徵、教材重點;撰寫論文,指導學生辯證分析、評價歷史事件、人物,明確論點,找出論據、指導論證,一片小論文水到渠成。5.參觀調查法:帶學生去參觀歷史的遺跡、遺址和各類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歷史悠久的人文景點――滿城漢墓、清西陵、狼牙山、冉庄地道、保定總督署等可將課堂教育的范圍擴大化,寓教於樂,使學生在游歷中學習歷史、了解歷史、感悟歷史,生成濃濃的歷史情感。6.巧記法:如朝代順序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秦統兩漢,三分魏蜀吳,貳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了學生記憶效率。
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魂。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歷史教師把握好課堂教學的這塊主陣地,以自身精湛的教學素養感染學生,以現代媒體為手段吸引學生,以創設情境營造和諧環境,以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令學生快樂輕松學習, 讓歷史這門古老的學科煥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

⑹ 新課標理念如何融入課堂教學

新課標理念如何融入課堂教學如下:

1、實施新理念,轉變教學行為。

要想迎合新課標,將新課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首先得改變舊觀念,改變舊的教學模式,接受新理念。首先我們在行為上要有一定的轉變。

3、作好合理的、科學的評價。

有人說「人是為了得到賞識來到人間的。被人肯定、認可、欣賞所帶來的成功,滿足了他被尊重的需求,就像枯萎的莊稼遇到了雨水,迅速引爆了他的潛能。」

⑺ 如何在新課標理念下實施歷史教學

在歷史新課程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
為改變中學歷史新課程教學效益不高的現狀,實施有效教學是一種最佳策略。在歷史新課程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本人以為: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提供實踐、實驗、討論等多樣的學習機會,特別是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高級思維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親歷活動,參與實踐,獲得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鼓勵創造實踐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辯論會、歷史短劇、小品等方法讓學生的創造思維活躍起來,激活學生主動操作的潛質,使學生真正成為駕馭歷史學科的主人,這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渠道。
第一,讓學生充當教師角色,品嘗傳道、授業、解惑的創造勞動之滋味。
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採取「人人都上,課課到位」的上課責任制,教學內容分配到人,全班共成立4個「歷史教研組」。「教研組」職責是課前互相商討教法、操作程序、反饋群眾學生的意見;課後評價上課效果,及時總結。每個主持教學的學生在任務完成後,要寫一篇500~1000字的教學札記。教師在全過程充當資料員,提供材料、教參,適時參與指導一定的教法。如果學生選擇的教法優於教師的指導教法,教師應充分讓學生施展自己的創造才華。在教學中,對於一些疑難復雜問題,教師應作專題補充。這種讓學生充當教師的「小先生制」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掘了他們自身的特徵。在知識的重組和交流中,學生改造著自己的情感和行為,同時學會了對材料進行整理和重組,提高了對知識的概括能力,構建了一個有序、開放、靈活的認知結構,促進了學習能力的發展。
第二,讓學生充當教材中的歷史人物角色,體驗歷史情境,形成歷史表象,掌握歷史知識,並通過具體場景的體驗,激起積極的情感,進而達到培養歷史思維和科學創新能力的目的。
角色決定著人的思維、情感和語言的活動,因此利用角色效應,讓學生扮演、擔當特定的又與教材相關的角色,是很有意義的。讓學生以特定的角色去學習教材內容或扮演角色新鮮感與情感體驗使學生興奮不已。學生在情感驅動下,主動注入的那種「力」,幾乎是無法遏制的。如我執教的活動課——歷史短劇《文成公主入藏》,我讓學生分別扮演唐太宗、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等人,使學生彷彿回到一千多年的歷史情境,整堂課教學分成三幕:第一幕——吐蓄使者求婚;第二幕——文成公主西行入吐蕃;第三幕——文成公主在吐蕃。三大幕對比鮮明,重點突出。每一幕都有學生唱主角,既有小組代表的介紹發言,也有各小組之間不同觀點的辯論,最後還有學生評委當堂評分和點評,並評出一、二、三等獎和最佳表演獎以及團體獎。角色活動為學生開拓了寬闊的創造空間,隨著活動的日趨增多,學生的整體素質也日趨完善和健全。
第三,讓學生充當歷史與當今社會密切聯系的「新聞記者」角色,使學生明白歷史課堂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創造慾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將課本知識和學生所在地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讓學生扮演社會生活的「新聞記者」角色,不但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還能激發學生創造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在講述高三歷史隋唐文化,介紹著名唐朝大詩人李白時,設計了「李太白與馬鞍山、當塗」的活動課。讓學生扮演社會生活的「新聞記者」角色自己去收集一些與李白有關的資料,並進一步設計問題:「李白詩人的遺跡對馬鞍山、當塗現今的發展有什麼影響?我們現今該如何進一步開發我市的旅遊資源?」通過這些扮演社會生活「新聞記者」角色的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課堂延伸到了社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閱讀全文

與歷史新課標理念如何融入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