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教學如何有效史料教學

歷史教學如何有效史料教學

發布時間:2023-07-03 14:53:13

❶ 如何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

隨著中學歷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歷彎差陵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一直在困繞著一線的中學歷史教師。

國家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福建師大余文森教授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

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主編任鵬傑老師也曾說過:「教育的效用,從根本上說,是服務於我們的人生。」筆者想結合自己多年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就如何實現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埋戚導作用。

教師教學理念和業務素質的優劣,對課堂教學效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因此,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活動,努力成為一個業務素質好、基本功扎實、教改意識強、課堂教學最優化的研究者和實踐者。

要把課堂教學的立足點放到學生身上,使學生樂於學、主動學、學會學。

蘇聯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最有價值的本錢。」

二、緊扣教學目標

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是國家新課程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之一,是課程標準的細化、具體化,體現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慶磨和終身發展的基本規律,體現了時代對基礎性學習能力、發展性學習能力和創新性學習能力培養的整體要求。

既有指導教學實踐的導向功能,又是教學評價的客觀依據。

歷史教師的教學行為能否體現新課程關於教學目標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歷史教學的成敗。

所以備課要以課程標准為依據,教學活動設計要全面落實「三維目標」,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去閱讀教材、分析教材、審視教材,使備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只有好的「劇本」,才能有精彩的表演。

三、培養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和歷史思維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覺地去觀察、研究某種事物。

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這是實現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呢?筆者認為,關鍵在於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在他的效果律中認為,人們對工作或學習如得到滿意的結果,能增強自我效能感,樹立自信心,從而會增強動機,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新穎益智的導入,豐富多彩的活動設計,啟迪思維的問題設計,創新性的練習題設計,教師思維過程的示範及對學生思維過程的展示、評價、剖析,歷史與現實的聯系,精彩的課堂小結,正確的學法指導等途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實現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四、激發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倡導新的學習方式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以學生自身原有的知識與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

離開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習就不可能發生,新知識便是孤立的,無法被理解,並迅速被遺忘,自然也就談不上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所以歷史新知識的教學必須激發學生原有的知識或經驗。

另外,接受式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學習方式不能讓學生用已知說明未知,不能以史為鑒,一見到新情境、新材料、新問題就茫然不知所措。

為此,應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

在合作學習中應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使學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

在探究性學習中,可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

五、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

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因此,歷史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必不可少。

而要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就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並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解除他們的思想顧慮,讓他們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還要學會贊賞他們。

六、提高歷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歷史課堂提問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繫到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歷史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歷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具體要求有:第一、問題設計不宜過難或過易。

多設計些不會使學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而能夠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的問題。

第二、准確表達問題。

第三、做到因人施問。

根據問題難易程度和學生表情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使各層次、各類型的學生在課堂上各盡所能,各有所得。

第四、變換提問方式。

可以採用疏導式提問,即把一個比較復雜而困難的歷史問題分解為一系列比較容易理解的小問題,逐一引導學生作答,或者採用迂迴式提問,也可以採用學生互相提問,學生向老師提問等。

第五、留出等待時間。

等待時間要視問題類型和學生反應而定。

第六、注意傾聽學生的回答和反應。

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回答,打斷學生的回答不利於創造學生積極參與的氣氛。

即便學生朝向一個錯誤的答案方向,也不要立即打斷。

有時候其他學生可能從這一錯誤中得到借鑒。

第七、及時作出評價。

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回答的內容,對學生回答的表述方式及態度也要作出評價。

七、合理利用教材

第一、合理利用好教材中的「資料回放」、「歷史縱橫」等內容。

這樣做,一方面輕松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的疑難問題,讓學生輕松地掌握知識;同時還減輕了教師負擔,省去了教師費盡心思地到處找材料的痛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些書上的材料往往在很多考試題中就有出現,這對提高學生考試成績也有很大幫助。

第二、課本知識材料化、問題化。

即老師根據課本知識的重要線索提出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把教材內容當成教學材料自行閱讀並進行探究分析。

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把老師從繁瑣冗長的講述中解放了出來,同時也解救了學生,把學生從枯燥無味的被動接受中解放了出來,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學生的思維含量,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

八、關注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該關注身邊的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並藉此達到教師的有效的教和學生有效的學。

第一、開發社區資源,加強歷史直觀感。

社區教學資源分為人力、物力、信息、組織等有形資源和社區文化、社區認同感及歸屬感等無形資源;第二、多角度挖掘物質資源(圖片、視頻、實物、報刊、文學作品等),體現歷史多樣性;第三、全方位開發人力資源(教師、學生),展現歷史的鮮活性。

綜上所述,實現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是歷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教學理念,更是一種教學實踐模式,一種價值追求,歷史教師應在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師生在課堂上的有效行為,取得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❷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正確開展史料教學

個人理解有以下幾點:
1、在教授課本主幹的同時穿插史料教學。
2、採取視頻等方式進行教學。
3、在史料教學中滲透歷史核心素養。
4、適時鍛煉學生的史料解讀、信息獲取能力。
5、教學要貼近生活。
希望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

❸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使用史料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運用
史料包括文字資料,也包括實物資料,很多時事也是很好的史料。現行教材圖文並茂,大小字相間,史料較豐富,但由於篇幅所限,教材中對有些問題只能作概括敘述。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補充相關的史料。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閱讀歷史材料,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處理歷史信息。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歷史想像力和知識遷移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歸納、分析和判斷的邏輯方法,以及在獨立思考基礎上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能力。下面就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運用做一些粗淺的分析。

一、史料要「適時」
所謂適時是指補充史料要抓住時機,不能憑一時的心血來潮,隨心所欲,想到哪說到哪,應從教材本身出發,圍繞教學目標思考分析:這些史料是什麼人在什麼時間,為什麼做出來的,可靠性如何?通過在課堂上思考探究,集體討論,課後查閱資料等手段,使學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形成自己的觀點;最後在教師的點撥之下形成正確深刻的見解主張。這種自主探究史料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過去那種教師給出結論,學生死記硬背的弊病,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深化。這就要求我們應用史料時一定要找准切入點,該補時則補。
(1)是在學生易產生「錯覺」之處及時補充。例如:在學到「虎門銷煙」這個問題時,有些學生誤認為銷煙就是燒煙。對此,我藉助於學生已觀看了電影《虎門銷煙》讓學生回憶「虎門銷煙」的場景,使學生明白了銷煙是用「鹽鹵加石灰」的方法將鴉片銷毀的,而並非用火燒掉。因為燒過的鴉片埋入地下,如果將泥土挖起來熬煎,仍可獲十分之二、三的殘膏余瀝。而鹽鹵加石灰的銷煙方法,能將鴉片徹底銷毀。
(2)是在探究重大史實、藉助於史料和創設歷史再現的場景時補充。教師利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豐富的史料展現,創設出趣味橫生的教學場景,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提高能力。如學習「二戰」歷史時,搜集「戰爭狂人」希特勒在戰場上的有關史料,引導學生討論希特勒在「二戰」中的作用。一些學生認為:沒有希特勒就不會有「二戰」,希特勒是「戰爭狂人」,沒有他,德國就不會建立納粹黨和法西斯專政,就不會形成歐洲戰爭發源地,也不會爆發「二戰」;一部分學生馬上反駁「:二戰能否爆發,要從當時歷史背景中去考慮——凡爾賽條約引起德國民族復仇心理,1929年至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英法的縱容政策等,不管希特勒是否存在,二戰「遲早要爆發。」通過史料使情景再現和課堂辯論,學生統一了認識:個人在歷史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沒有希特勒「二戰」也會爆發。
(3)是在重大史實的疑、難點之處聯系現實適時補充。如:在學習「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時,課本只提供了一幅有關簽定投降書的圖片和幾行說明的文字,對日本的法西斯侵略教訓隻字未提。為此,我讓學生搜集今年來媒體不斷報道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的有關材料。對此,學生往往會想了解「靖國神社」究竟是什麼?這些日本政要為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諱,多次到那裡去行「神道教之大禮」?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資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

料,使學生明白:從明治維新以後到「二戰」結束,入祀「靖國神社」的亡靈,幾乎全是在侵略戰爭中戰死的軍人。尤其是「二戰」中那些在亞洲各國姦淫、掠奪、嗜殺成性的劊子手門的幽靈,也被供奉在這里。那麼,參拜「靖國神社」的實質是什麼?我們對此應採取什麼態度?教師可激勵學生主動尋找資料,並通過展示資料討論問題,得出認識:「靖國神社」是日本政府以宗教祭祀為形式,對國民進行軍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參拜「靖國神社」實際上是美化侵略歷史復活軍國主義,是對亞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們的公然挑釁,我們對此當然要表示堅決反對,同時要保持高度警惕,決不能容忍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重蹈歷史覆轍。現實生活中的焦點、熱點問題不勝枚舉,而這些問題不僅是新教材所要求的也是學生所關切的。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選取,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培養和挖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現實就是很好的史料,聯系現實使學生獲得認識現實的啟迪,他們才能切身感受學習歷史的意義,激發學史探史的興趣。
二、史料要「適量」
所謂適量,是指依據「論從史出」的觀點,精造史料。現行初中歷史教育知識容量大,要在有限的課堂45分鍾內處理好教材即要分清主次,對教材內容有所取捨;同時,對個別問題尤其是重點還需適當補充史料加以分析說明。這就要求教師在補充史料時一定要選擇典型史料,不宜過多。過多,一方面會增加學生的記憶負擔,另一方面有可能喧賓奪主,出現下課鈴一響只好「草草收兵」,教學任務無法完成的狀況。因此,教師在補充史料時一定要去粗取精、去偽取真篩選有效的信息。

三、史料要「適度」
所謂適度,是指在選擇史料時,要依據初中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難易適中,通俗易懂,如果對初一學生補充的都是些「之乎者也」之類的文言史料,對他們來說,將是「食而不知其味」。同時聯系史料不要牽強附會。只有那些比較重大並且和教材內容存在有機聯系的問題或事件,才可以在教學中進行適當的聯系。因此,不必要求每節歷史課都要有聯系史料。如果為追求形式主義的「聯系史料」,而在課堂上拉扯一些與教材內容並無密切關系的問題或事件,會造成畫蛇添足。這樣做,反而把歷史教學庸俗化了,也難以收到加強思想教育和基礎知識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歷史情景,激發了學生學歷史的興趣,激勵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由此產生了積極思維的氣勢;通過補充史料,加強歷史事件的聯系,使學生全面的認識,某一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廣闊性;通過探究史料,對史料的質疑問難、思考分析,從而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研究歷史的能力,進一步的培養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深刻體會。

閱讀全文

與歷史教學如何有效史料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