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個歷史性轉變是什麼
(一)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轉變
在經歷了十年的文革浩劫和「兩個凡是」的錯誤思想影響,經濟社會長期停滯的背景下,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這次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大會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決策,開始實現黨在思想、政治、組織路線以及重大歷史是非問題上的撥亂反正,全會做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 開始了我國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轉變。
在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這一歷史轉變的指引下,我國設立了經濟特區,為國內的進一步改革和開放、擴大對外經濟交流,吸取國外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實行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成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鍋飯」的舊體制,使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大增,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明確提出了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加快了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啟動了經濟體制改革進程;開始了以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促進企業內部機制為主要內容的國有企業改革的探索等,改革開放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的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標志著我國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歷史轉變的最終成熟。黨的基本路線以法律的形式將經濟建設作為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寫進了黨的章程及國家憲法,最終實現了這一歷史轉變的法律化、制度化和權威性。實現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這一歷史轉變的根本意義就在於它是重新啟動我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和基礎。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實現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這一歷史性轉變,就談不上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就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也就不會有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新局面。
(二)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建國後的建設實踐證明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存在嚴重的弊端,已經與當時的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和需要不相適應,嚴重阻礙了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在明確了把經濟建設作為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後,我們黨面臨的新的重大問題就是:如何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應該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經濟體制和模式,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問題。在此問題上,我們黨經過長期艱辛的探索和實踐,在廣泛吸取國內外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實現了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又一次重大歷史轉變。市場經濟是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一種經濟運行模式,它能更好地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並能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是我們黨進行理論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之一,也是社會主義認識史上一次歷史性的飛躍」。
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成功實現,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模式的基本形成。如果我們不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改變傳統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沒有很好地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就難有出路。因為經濟是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搞不好,社會主義的大廈就不會穩固。因此「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確定什麼樣的目標模式,是關系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正確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這是我國整個改革開放事業進程中的重中之重。當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成功確立之後,其它一系列的相關的改革問題,如政治體制改革、國企改革、稅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外貿體制綜合配套改革、醫療和住房的改革乃至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問題等等也就有了相應的依據可循。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和建立,給中國的經濟社會注入了巨大的能量,國民經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正如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實踐表明,市場作用發揮比較充分的地方,經濟活力就比較強,發展態勢也比較好。我國經濟要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加快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繼續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後來的經濟改革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三)從傳統發展觀到科學發展觀的轉變
我國在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由於受具體的歷史和實踐條件的制約,尤其是傳統發展觀念本身的局限性,我國國內的改革和發展主要是促進了經濟總量規模的擴張,而在經濟整體素質和質量的提升以及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方面並沒有實現明顯改善,我國在取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的同時,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例如:發展方式粗放、資源消耗巨大、環境污染嚴重,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等等。盡管早在1981年我們黨就提出了要探索經濟建設新路子的任務,並於1995年提出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要實現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根本性轉變,但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等方面的壓力問題不但沒有改觀反而是越來越嚴重,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最大瓶頸和障礙。
在新的歷史挑戰面前,中國面臨著必須轉變傳統發展觀念和發展方式的歷史新課題。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的新特點和新要求,結合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經驗教訓和發展趨勢,立足我國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這個重大問題,成為新時期指導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基本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實現從傳統發展觀到科學發展觀的轉變是我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的又一次重大的歷史轉變。它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進入了一個成熟發展的新階段。
我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的上述三大轉變,是歷史的、系統的、發展的,是我國社會發展主線上的關鍵點,支撐著我國社會發展實現了一次深刻的歷史性蛻變,即從傳統社會主義社會轉向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巨變。
② 20世紀中國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變,哪三次
20世紀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
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
1、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大大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實業救國」、「民主共和」成為當時社會的思潮;這個時期作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已得到史學家的確認。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革和國家政權性質、架構和功能性的轉換。「一五」計劃建設的提前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3、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並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展開經濟、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觀念文化的變革,給一度徘徊的社會主義實踐注入了新的生機,被激活的生產力向國人、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現代化的巨大發展潛力。
(2)三大歷史性跨越是什麼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它帶來的直接後果至少有兩個:
第一,它使中國的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中國封建社會本來有個頭,那就是皇帝。他是大權獨攬的絕對權威,是反動統治秩序賴以保持穩定的重心。辛亥革命突然把這個頭砍掉了,整個反動統治就亂了套。
這以後,從北洋軍閥到南京政府,像走馬燈似的一個接著一個登場,但始終不能建立起一個統一的穩定的統治秩序。辛亥革命在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無法抹殺的,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為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開辟了道路。
第二,它使中國人民在思想上獲得一次大解放。皇帝在過去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如今都可以打倒,那麼,什麼陳腐的東西都打破。
思想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洶涌澎湃的思想解放潮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盡管辛亥革命後,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已開始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袁世凱在清王朝崩潰之局已成的情況下,表示「矢忠」共和,並且當了「民國總統」,但他的目的卻是為了借革命之手取清朝皇帝而代之。一旦他自以為站穩了腳跟,便立刻宣布取消共和,恢復君主專制制度,自己做起皇帝來。
但歷史不會倒轉,袁世凱的稱帝很快在全國人民反對下失敗了。革命所帶來的已經發生了的變化,任誰也無法再把它全部抹殺掉。
當然,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畢竟有限。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中國的統治實在根深蒂固,並不是一兩次沖擊就能推倒的。辛亥革命沒有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孫中山期盼的「共和」受到挫折,人民的悲慘境遇依然如故。
1921年以後,中國共產黨繼承孫中山未竟的事業,又向前邁進,領導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的旗幟下進行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終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響亮地宣告「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才是真正的人民共和國。
③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帶領人民使國家實現了那三大歷史性轉變
一、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
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社會實現的第一次歷史性轉變,其明顯標志就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
1、近代中國各階級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漸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基本特點在於:政治上,中國的領土與主權的完整遭到嚴重破壞;經濟上,深受地主階級、外國資本和官僚買辦資本的壓迫,中國經濟步履維艱。
文化上,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資本主義文化不斷沖突、滲透,「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行為准則的變化」;在對外關系方面,中國與資本主義國家在權利與地位上顯現了絕對不平等。
為此,社會各階級如農民階級、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等,都曾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但由於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且不能發動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參加,以及革命對象的過於強大,革命最終遭受失敗,這些階級並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命運。
2、中國共產黨領導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轉變
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標志著中國的民主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社會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轉變。
首先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的轉變。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的獨立國家。第一,政治上,實現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
第二,經濟上,實行以國營經濟為領導的包含「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等五種經濟成分」的經濟制度。第三,文化上,實行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最後,對外關繫上,實行以「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為方針的獨立自主的新外交。
其次,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轉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廣大人民,深受三重大山的壓迫。新中國的成立則使得廣大的人民群眾成為新社會的主人。第一,政治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於人民。
人民享有最高的權力。人民選舉產生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再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成立各級人民政府。第二,經濟上,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建立,使國家掌握了經濟命脈,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奠定了經濟基礎。第三,文化上,建立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總之,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使得中國社會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轉變。
二、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是辨證統一的關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社會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
1、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關系
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與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的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第一步,改變這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是中國革命的兩個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准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結果,而社會主義革命則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社會主義建設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因此,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是逐漸遞進、缺一不可的關系。
2、中國共產黨領導實現了第二次歷史性轉變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後,中國就進入到了新民主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屬於社會主義體系的和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去的過渡性質的社會,是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與橋梁。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基本性質,決定了新民主主義社會必然要走向社會主義革命階段。
在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三年的努力,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1953年,黨中央正式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以指導社會主義改造。馬克思曾認為小農土地所有製作為「過了時的生產方式的殘余」,「在不可挽回地走向滅亡」。列寧也指出:「把全部土地交給農民,用社會主義原則改造農業」。
以馬列主義為指導,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農業、手工業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1956年底,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標志著我國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性轉變,「為中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開辟了道路」。1956年以後,我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
1956年以後,由於「左」傾思想的影響,社會主義建設也曾在探索中曲折發展,尤其是「文革」使得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遇到重大挫折。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義的具體國情還認識不足,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尚缺乏經驗。
三、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社會實現了第三次歷史性轉變。
1、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以蘇聯模式為樣板,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曾推動了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但隨著經濟規模的日益擴大,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逐步顯現,如所有制結構過於單一,經濟決策權力過分集中等。黨中央也曾試圖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探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特徵就在於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以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與計劃經濟體制相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高效率,從而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滿了勃勃生機。
在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中共中央還對社會主義本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等做了論述,形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產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論與政策依據。
2、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轉變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左」的思想的影響,我國與世界交往的范圍狹窄。特別是「文革」時期,中國進入了「閉關鎖國」狀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的對外開放採取了逐步推進的戰略,逐漸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轉變。
從1978年開始,我國對外開放經歷了建立經濟特區、開放沿海地區、實行全面開放等過程,形成了「由南到北,由外到內,由沿海向內地,由點到面逐步推進、全面展開的全國范圍內的對外開放格局」。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階段。
首先是全方位,對外開放是對所有國家的開放並且包括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開放。其次是多層次,多層次體現在我國已經形成了點、線、片、面的開放格局。最後是寬領域,我國的對外開放涵蓋了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眾多領域。
總之,建黨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改革創新,使得我國相繼實現了三個歷史性轉變,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據統計,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679億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億元,2010年達到397983億元,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由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1978年的381元後,迅速提高到2010年的29748元。我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黨領導實現三次歷史性轉變的寶貴經驗與深刻啟示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社會的三次歷史性轉變,是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成果,而黨也從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深刻的啟示。
1、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這是總結我們黨的歷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經驗」。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要必須做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相結合,並且二者實際上是相互統一的。
第一,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原則、立場、方法,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實質與內涵。第二,深化認識世情、國情與黨情,與時俱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三,深刻把握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中國現代化的社會實踐。
2、必須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路線是我們根本的工作路線,也是我們根本的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新時期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就必須堅持牢牢群眾路線。
第一,大力弘揚黨的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這就要堅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第二,貫徹執行科學有效的群眾工作制度。通過不斷健全聯系、服務群眾制度、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等,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第三,探索創新黨的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利用信息網路技術,不斷改善群眾工作,使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3、必須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統一戰線問題,武裝斗爭問題,黨的建設問題,是我們黨在中國革命中的三個基本問題」。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不同階段,中國共產黨都十分注重加強黨的建設。2009年十七屆四中全會確立了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五位一體」的黨的建設總體布局。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就要以這個總體布局來展開,通過「五位一體」的黨的建設,把我黨建設成為一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九十年光輝歷程,九十年宏偉篇章。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實現的「三個歷史性轉變」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樣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④ 20世紀以來中國的三次歷史性轉折分別是哪三個事件時間和意義是什麼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這是孫中山領導的。他首先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 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完成的。經過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並且從新民主主義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取得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就。這是中國從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勝利,也是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義的大勝利。 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這是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開始的新的革命。在建國以來革命和建設成就的基礎上,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社會主義在中國顯示的蓬勃生機和活力,為全世界所矚目。
⑤ 20世紀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變是指
20世紀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變如下:
這三次歷史巨變分別是:辛亥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改革開放,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作為一道多選題目,它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歷史的了解。在20世紀左右的歷史上發生了很多重大節點的事情,尤以這三件事情為巨大且影響深遠的。
巨大事件之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⑥ 20世紀中國經歷了的三次歷史性的巨變分別是指什麼
(1).兩次巨變: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二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兩位偉人:毛澤東、鄧小平。
(2).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革和國家政權性質、架構和功能性的轉換。「一五」計劃建設的提前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並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展開經濟、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觀念文化的變革,給一度徘徊的社會主義實踐注入了新的生機,被激活的生產力向國人、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現代化的巨大發展潛力。
(3).毛澤東: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領導人民徹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恢復了國民經濟;實施「一五」計劃,奠定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基本完成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改造;召開一屆人大,制訂社會主義憲法。鄧小平: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並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提出按「一國兩制」解決港、澳、台問題等。
(4).毛澤東「走俄國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歷史綜合思維能力。本題主要檢測了20世紀中期和後期中國兩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及其對中國現代化帶來的影響和站在歷史性巨變的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對中國現代化探索的特點和突出貢獻。答題時注意審清題目的要求,同時做到語言的精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