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龍門石窟有多久歷史

龍門石窟有多久歷史

發布時間:2023-07-07 07:18:08

❶ 龍門石窟的歷史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東西山上(龍門山與香山),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佛像10萬余尊(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以上兩洞的洞窟及窟頂裝飾完成於北魏,佛像完成於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凈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如二蓮花洞、看經寺洞、大萬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根據《魏書》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雲岡石窟之後。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於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為了控制中原地區,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將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遷於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這一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外來的宗教佛教成為思想統治的精神支柱。此後在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復和續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長達150年之久。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石窟蒙難。清末和民國初年的游記史料記載了當時石窟造像被盜嚴重。此外,民國政府為從南京遷都洛陽,修建龍門西山下道路時也炸毀了大量的山麓佛龕。由於戰亂管理空虛,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龍門石窟造像受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 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0年11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也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6年1月龍門石窟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❷ 龍門石窟歷史背景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遷都洛陽前後,為了控制中原地區,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將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遷於洛陽。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遷都洛陽的前幾年。

龍門石窟可謂西山著名的風景名勝。它位於西山風景區終端,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是雲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雄居昆明西山眾多的名勝之首,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

❸ 龍門石窟有怎樣的歷史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龍門石窟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全長1000多米,現共存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4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另有歷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品,這些都體現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

龍門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大型洞窟29個;伊水東岸崖壁上全是唐代窟龕,其中有7個大型洞窟。在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420~534)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普泰洞、魏字洞和石窟寺等;東魏時期(534~549)窟龕具有代表性的有路洞和一些小龕;北齊時期(550~577)作品具有代表性的要算葯方洞和一些小龕造像;隋代作品(581~618)的代表是賓陽南洞北壁的梁佩仁造像龕等;唐代(618~907)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潛溪寺、賓陽北洞、敬善寺、萬佛洞、惠簡洞、趙客師洞、奉先寺、龍華寺、極南洞以及東山的看經寺、擂鼓台諸洞。

龍門石窟中潛溪寺是人們最先到達的一個洞窟。它又名齋跋堂,開鑿於初唐。由於寺下有泉進流,故名。其洞中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三天王。二菩薩豐滿圓潤,造型敦厚,雙目炯炯有神,十分出色。

賓陽洞有3窟,開鑿時間長達24年之久,洞中佛像體現了北魏、隋唐等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格。賓陽洞一般是指賓陽中洞。賓陽洞洞窟正壁刻主像釋迦牟尼,左右兩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畫,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挺健飄逸。據說,洞口兩壁上還有一幅浮雕「帝後禮佛圖」,造型別致,構圖美妙,後被盜鑿。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幾厘米高,計有15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後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洞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體態圓潤豐滿,姿態優美,特別傳神。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3年。洞中佛像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造型豐滿,儀表堂堂,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造像,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文殊和普賢,神情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而力士像更為動人了,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

龍門石窟雖然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當時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時尚。龍門石窟為研究北魏到唐、宋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民俗及雕刻、繪畫、建築、服飾、樂舞、書法、醫葯以及中外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無愧為一座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博物館。

閱讀全文

與龍門石窟有多久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