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李約瑟稱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
應該是《尚書.禹貢》。
此書估計成書於戰國中期,是託名上古聖君大禹所作,實際上反映的是當時士人對華夏已知世界的認識。它設想諸夏一統後各大自然區域劃分的情況,並對這些區域的地形、物產、土壤、氣候等做了詳細描述,後世學者又在此基礎上對它提出的九州觀念進行了補充和延伸。
⑵ 被李約瑟稱之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
被李約瑟稱之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尚書 · 禹貢》。
《尚書 · 禹貢》,開宗明義:「禹別九州,隨山濬(浚)川,任土作貢。」就是說大禹在調查了中國的九州大地的國土資源以後,分割了九州的地界,劃分了土壤等級,依土地肥瘠制定貢獻田賦等級的辦法,所以稱作《禹貢》。《禹貢》全文約1200字,由「九州」、「導山」、「導水」和「五服」4部分組成,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全部性區域志。
注: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⑶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尚書·禹貢》中國第一篇區域地理著作。是戰國時魏國的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貢》名篇。這是撰著這篇《禹貢》的人士設想在當時諸侯稱雄的局面統一之後所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這是一個宏偉周密的方案,不與尋常相等,故託名大禹,企望能夠得到實際的施行。這篇《禹貢》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引自網路
我們在閱讀古代文獻,歷史著作中經常聽到一個名詞,九州神地這個名詞最少出現在《尚書·禹貢》這部著作當中,這部著作一句山脈河流把當時的中華大地分為九個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這部著作所記載的地理位置,就是現在中華大地的雛形,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歷代王朝更迭過程中促進民族大融合大發展,中華56個民族的生活區域在不斷擴大,九州神地這個名詞也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這部書籍全片總共有1000多個字,但是精確,客觀地把當時中原地區分成九個區域,在科技水平並不發達的古代具有指導作用。樹木作為路標,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這部書籍對於後代的地理著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重要依據,很多古代書籍的地理劃分標准和這部書籍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突破了早期著作中傳播的許多神秘觀念,打破了傳統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