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名酒五糧液的歷史底蘊如何
在五糧液酒的生產過程中,總結提煉出「釀、選、陳、調」四字秘訣,其釀酒古窖池群始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活態釀造延續至今。
五糧液傳承多糧固態釀造歷史逾千年,自盛唐時期的「重碧酒」即開始採用多糧釀造,唐永泰元年(765年),大詩人杜甫途經宜賓,當地最高行政長官楊使君在東樓設宴,以重碧酒款待,杜甫飲後贊嘆不已,寫下了《宴戎州楊使君東樓》:「勝絕驚身老,情忘發興奇。座從歌伎密,樂任主人為。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樓高欲愁思,橫笛未休吹。」建中三年(782年),經唐德宗下詔,重碧酒正式成為官方定製酒(郡釀)。
北宋時期,宜賓大紳士姚君玉開設姚氏酒坊,在重碧酒的基礎上,經過反復嘗試,用高粱、大米、糯米、蕎子和蜀黍五種糧食,加上當地的安樂泉水釀成了「姚子雪曲」。紹聖五年(1098年),文學家黃庭堅時任涪州別駕,居戎州(今宜賓),與當地名士多有交遊,把酒言歡,寫下了《安樂泉頌》盛贊姚子雪曲:「姚子雪曲,杯色爭玉。得湯鬱郁,白雲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老夫手風,須此晨葯。眼花作頌,顛倒淡墨」。
明初,陳氏家族創立「溫德豐」酒坊,融合姚子雪曲釀制精要,將原五糧配方中的蜀黍替換為當時新從海外引進的玉米,最終形成了更趨完美的「陳氏配方」。
清末,鄧子均繼承「溫德豐」酒坊後,將其改名為「利川永」;清宣統元年(1909年),鄧子均攜酒參加當地名流宴會,晚清舉人楊惠泉品嘗後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凡俗,姚子雪曲名字雖雅,但不足以反映韻味,既然此酒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何不更名為五糧液?」言畢,舉座為之喝彩,鄧子均欣然採納,「五糧液」自此正式得名。
Ⅱ 五糧液集團的歷史
糧液的釀酒歷史已經有3000多年。五糧液現存明代地穴式曲酒發酵窖,其歷史已達600多年之久。正是這些窖池,奠定了五糧液輝煌史的基礎。 走進酒都宜賓的一條悠然老街,醉人的芳香撲面而來,聞香尋路而去,古色古香、歷史悠久的一處明代風貌的古典式五糧液糟坊映入眼簾。進入糟房,便看見那歷經風雨滄桑後,氣質卻依然高貴的古窖所展現出來的神韻。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國家文物部門的考古專家從窖中出土的碎牆磚分析,這些窖池屬明朝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這16口明代古窖池經幾百年的連續使用和不斷維護,成為我國唯一現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五糧液一直使用至今。而其他酒廠所宣稱的古窖只是一個遺址而已。 越是老窖,就越能提高對人體有利物質的含量,降低酒精給人體帶來的損害。故評判酒質的高下,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窖池的時間,窖齡越長釀出的酒就越好。 酒業諺語曰:「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須得窖池老」,五糧液明代古窖的美名,就像它釀出的美酒,香了一條大江,香得山高水遠,香得地久天長,香醉了人間600多年時光。
Ⅲ 茅台酒和五糧液酒真的有三千多年歷史了嗎
真的沒有,瞎吹。這是故意混淆酒的概念,為他們臉上貼金。若真的追溯酒的 歷史 ,三千年也不止,但那酒和茅五更沒一毛錢關系。理由呢?依舊是5條。
第一條:嚴格地說,酒是發現,是大自然中的水果、糧食等,自然而然地發酵而成,而不是發明。這樣論證,酒的產生肯定早於人類文明的出現。所謂發明,只不過是將釀酒術正式化規范化程序化。據說,酒是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的,掐指一算,超4000年了。但,這顯然無關茅五。
第二條:中國最早的主流酒是米酒或黃酒,而非現代意義的白酒。如果從這個角度說,米酒或黃酒才是中國的國酒。茅台別說最後棄權自稱"國酒「,即便再繼續堅持,查中國酒的底賬,它都沒資格入圍。因為,它不是黃酒或米酒。如果說中國酒有3000年以上,也指的是米酒或黃酒的 歷史 。茅五找誰去呢?
第三條:當下意義的如茅五等白酒,放到中國酒大盤中它是斷代的。也可以說,白酒是酒史上半路殺出。比較一致的認為,白酒產於元朝,《本草綱目》中有權威記載,至今700年,這離3000年還遠著呢?就是按個別的例證,因上海博物館存藏東漢時代疑似蒸餾器的物什,有的專家而將白酒硬扯到產於東漢。就算是,距今也才1700年,無法與3000年相比。
第四條:諸如茅五類的白酒,最早也叫蒸餾酒,還叫高粱酒,香型是地地道道的清香型,產地應該在黃河以北,到不了江南及西南方向。醬香茅台與濃香五糧液的香型不對路,當初發明肯定沒它們的事,也就是說它們的 歷史 應當不足700年,這與3000年差了幾倍。
第五條:清香型酒的 歷史 也就700年,在清香酒發展過程中才派生出其它香型。這過程,怎麼也得一二百年吧。也就是說,茅五酒的 歷史 有500年就不錯了。至於掛靠到3000年前,那隻是貼金行為,為品牌找依託。不瞞網蟲們說,我就為一款不足百年的酒,以模糊的史料記載,掛靠到了明末某高官的家酒。至於茅五大品牌,有的是資本當後盾,掛靠到史前也有可能。
茅台酒還五糧液酒當然沒有三千多年的 歷史 ;這是商業促銷廣告,不必當真。
不過,要說到酒的 歷史 ,那可就不止三千年了;中國是農耕文明,酒的釀造 歷史 可以回溯到至少五千年以前。在不少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中,就曾經發掘出來過那個時候的酒以及盛酒的容器比如陶罐。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穀物的國家;遠古時期的先民們在解決了口糧問題以後,無意中發明了糧食酒的釀造技術;不過,最開始的酒,還不是用於自己享用,而是用來祭祀之用。
遠古時期的祭祀活動中,先民們藉助酒這個神奇的東西來溝通;有了酒,人與天地、鬼神之間的隔閡被打破。先民選擇精心種植的秬、秠、穈、芑,收割以後經過淘洗,釀成醇香的美酒,進獻、祈禱。
很顯然,酒被發明後,飲酒成為貴族生活中的快事;比如殷商時期,就有「酒池肉林」的說法來描繪商紂王的奢靡生活;
不過,造酒的同時要消耗大量糧食,這讓酒也變得珍貴無比,除了貴族獨享以外,酒,也成為了人間進奉給神靈的美好事物之一。
酒,有不少別稱;不過,這些別稱里並沒有「茅台」「五糧液」;這種以地名(茅台)或者釀造成分(五糧)來命名酒的年代已經很晚了,最早不會超過明代。
酒,又有哪些別稱呢?
杜康、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凍醪、壺觴、壺中物、酌、酤、醑、醍醐、黃封、清酌、昔酒、縹酒、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麴生、麴秀才、麴道士、曲居士、曲櫱;
還有「茅柴「(不是茅台)、香蟻、浮蟻、綠蟻、碧蟻、天祿、椒漿、忘憂物、掃愁帚、釣詩鉤、狂葯、酒兵、般若湯、清聖、濁賢;等等。
現代的流行歌曲中將酒稱為「忘情水」。
假的,就算從他們原產地釀酒史算起來,也沒有三千多年。
關於茅台酒的起源,最早的記載是在 公元前135年 ,漢武帝劉徹令唐蒙出使南越,南越也就是如今的茅台鎮所在的仁懷一帶地區。唐蒙在飲用了當地所產的枸醬酒後,覺得味道十分獨特,故在返回長安時便帶了一小壺進獻給漢武帝,漢武帝飲之大贊「甘美之」,「唐蒙飲枸醬而使夜郎」的傳說便緣於此,現在茅台所生產的漢醬酒也以此作為 歷史 背景。
但是漢武帝時期蒸餾酒還沒有傳入中國,故實際上可追溯到的茅台酒最早的 歷史 源頭是 在1704年 ,茅台鎮最早的燒房之一「偈盛燒房」將其所生產的酒命名為茅台酒。在清代時,茅台鎮酒興旺,據《舊遵義府志》記載,道光年間,「茅台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
在當時,茅台鎮的釀酒產業已經初見規模。且由於當時貴州本地無鹽,所需物資需要從外地依靠水路運輸進來,而緊靠赤水河的茅台鎮也成為了一個重要渡口。而當時來往的商人多為晉商(山西)以及秦商(陝西),故此當時也出現了 「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台」 的繁榮景象。而茅台酒也由此真正開始走出了小村,在西部甚至全國各地推廣開來。
但如今的茅台酒廠前身卻不止一家燒坊,實際上它是由三家茅台鎮上生產茅台酒的燒坊合並而來的,分別為 1862年成立的成義燒坊(華茅)、1879年成立的榮和燒坊(王茅)以及恆興酒廠(賴茅) 。這三者都為茅台的前身,在1953年時被政府整合成了國營茅台酒廠,如今聲名大噪、一瓶難求的茅台酒也由此開始了它在白酒界的稱霸之路。
宜賓自古名酒輩出,而對於採取多種糧食釀造酒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被著名詩人黃庭堅稱為「戎州(即宜賓)第一」的 「荔枝酒」 。故就此看來,在唐宋時期多糧釀酒就已經開始,為後期五糧液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而五糧液真正的雛形是在宋末明初,宜賓紳士姚氏酒坊採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蕎子這五種糧食所釀造出來,「杯色爭玉,白雲生谷」、「清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的 「姚子雪曲」 。
而在明朝初期,宜賓陳氏繼承了姚家酒坊,在「姚子雪曲」的釀造工藝基礎上,不斷完善,總結出了「蕎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兩成南紅糧湊足數,地窖發酵天鍋蒸,此方傳男不傳女。」的陳氏釀酒秘方。在當時, 達官貴人將五糧液稱為「姚子雪曲」,而民間百姓將其稱之為「雜糧酒 」。
一直到1909年,陳氏秘方傳人鄧子均將自家酒坊——利永川所釀出的酒帶到酒席間,晚清舉人楊慧泉品過後驚嘆不已,覺得如此佳釀,叫「雜糧酒」過俗,而「姚子雪曲」雖雅,但是體現不了該酒的韻味。而該酒是集五種糧食的精華釀造而成的,更名為「五糧液」再合適不過了。故此, 「姚子雪曲」更名,而「五糧液」也初次面世 。
雖說五糧液之名來自於鄧子均所在的利永川酒坊,但是如今的五糧液卻不僅僅只是一家酒坊的結晶,而是由 長發升、利川永、全恆昌、天錫福、張萬和、鍾三和、聽月樓、劉鼎興 等8家古傳釀酒作坊所聯合組建起來的宜賓市大麴酒釀造工業聯營社所發展起來的。
這8家酒坊所組成的聯合社,在1952年成立了 宜賓國營二十四酒廠 ,而這也是如今五糧液集團的前身。如今的五糧液還沿用著利永川酒坊的釀酒技藝,使用著長發升酒坊那具有600多年 歷史 的明代地穴式曲酒發酵酒池來進行釀酒,也就是如今的「宜賓五糧液501車間」。
多學多品才能看懂更多,歡迎關注,帶你辨好酒,喝好酒,廣交酒友。
茅台和五糧液酒根本沒有三千年 歷史 ,只有山西汾酒和陝西鳳酒才有三千年 歷史 。茅台酒的 歷史 更短,它是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
不清楚,反正是中國名酒,還有一款青花郎也比較好喝
Ⅳ 五糧液酒的歷史有多久
公元1368年的明朝初年,宜賓人陳氏繼承了姚氏產業,總結出陳氏秘方,五糧液用的就是「陳氏秘方」。此酒兩名,文人雅士稱之為「姚子雪曲」,下層人民都叫「雜糧酒」,這就是而今五糧液的直接前身。保留至今的明朝老窖,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現仍在使用。 1909年,陳氏秘方傳人鄧子均將酒帶到一個家宴上。晚清舉人 楊惠泉品嘗了以後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雖雅,但不能體現此酒的韻味。此酒是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更名為『五糧液』是一個雅俗共賞的名字,而且顧名可思其義。」自此五糧液美名問世,悠悠盛名,已將達一個世紀。
Ⅳ 五糧液歷史是什麼
清宣統元年(1909年),陳氏秘方傳人鄧子均將自家釀酒帶到一個家宴上,晚清舉人楊慧泉品嘗了該酒以後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雖雅,但不能體現此酒的韻味。
此酒是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更名為『五糧液』是一個雅俗共賞的名字,而且顧名可思其義。」自此「姚子雪曲」改名「五糧液」。已有百年歷史。
生產情況
2003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16.89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33億元、凈利潤7.03億元。
2006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18.97萬噸,實現酒類主營業務收入733337.37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中披露:本期消費稅為54327.52萬元。
2008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五糧液系列酒7.58萬噸,同比2007年減少22.5%。實現營業收入79.33億元,增長8.25%。
2009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8.45萬噸,比2008年同期增長11.48%。
2016年,五糧液系列酒共銷售量14.87萬噸,較2015年13.74萬噸增長8.25%。實現營業總收入245.44億元,較2015年216.59億元增長13.32%。
2017年,五糧液銷售收入突破800億元,利潤突破140億元。
2018年,五糧液集團實現銷售收入930億元。
Ⅵ 五糧液有多長的悠久歷史
宜賓的五糧液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1984年在宜賓境內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青銅爵(古代的飲酒器),其形狀和紋飾都與中原地區的不同,顯然是當時居住在宜賓地區的少數民族 人所造。五糧液酒的發展歷史也可以追溯至唐代,當然,那時並不叫五糧液,酒的成分、質量也非今日的五糧液。到了大約150年前,宜賓釀造出以五種糧食(高梁、大米、酒米、蕎麥、玉米)為原料的酒,當時叫「雜糧酒」,直到本世紀20年代末才改稱五糧液。現今五糧液酒廠原有的發酵酒窖,還是明清兩代所建,足見其歷史久遠。
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對五糧液酒的生產非常重視。宜賓五糧液酒廠在繼承傳統操作的基礎上,對生產工藝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對「秘方」在科學試驗的基礎上作了改變,將蕎麥換成小麥,反復調整配方比例,從而使成品酒基本上去掉了殘留的苦、澀和糙味,進一步達到了酒質芳香、醇和、甘美、清爽,特別是突出了噴香,風味日趨勢完善。在1956年輕工業部舉辦的全國名曲酒質量鑒定會上,與會者認為五糧液酒調和清香味一體,品質優異,風味獨特,受到與會者的稱贊。在這次會上,五糧液酒獨占鰲頭,一舉奪得濃香型酒的第一名。以後,五糧液酒曾多次獲國家名酒稱號、獲金質獎章以及國際金獎。70年代又釀造出低度(39°)五糧液酒。
國內評酒專家對五糧液酒的評價是:香氣悠久,酒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