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讓初一孩子喜歡歷史

如何讓初一孩子喜歡歷史

發布時間:2023-07-11 12:58:25

① 如何提高初一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做好一件事的關鍵,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他就極有可能把這件事做好。對初一學生來說,歷史是一門新的學科,如何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對這一學科產生興趣,這是初一歷史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是當前教學追求的目標,也是全面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必然要求。」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第一要素,一旦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後,就會主動認真學習歷史知識。但由於在很多人的觀念里,歷史是一門副課,所以在學生的潛意識里,總感覺歷史不那麼重要,因此在學習中就不怎麼認真了。因此,要讓初一學生對歷史感興趣,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第一節課就著手培養學生的興趣
學生感興趣的是一些歷史故事,所以在第一節課上就講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和課程有關的歷史故事。但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歷史的目的。明確學習目的,才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從而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開學第一節課是歷史課的開場白,這節課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影響以後的歷史教學。在這節課中,我首先板書「昨天、今天、明天」,提出「什麼是歷史?」這一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思考,並順勢介紹歷史的概念和一些基本的時間換算。其次說明「為什麼要學習歷史?」即歷史的重要性。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於直觀的東西印象往往比較深刻,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利用多媒體,再現歷史,把許多歷史情景、現象、線索等展現出來,通過多媒體的生動展示,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印象。在第1課《周口店告訴我們的歷史》中,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一張著名國家演員馮鞏在北京周口店博物館前高舉火炬的圖片,並讓學生思考「為何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最後一天要以周口店作為起點?」通過北京奧運會,引起了學生的注意,並產生了對周口店的探究興趣,我也順利導入了新課。講「秦統一貨幣」時,我用PPT先後展示了統一前的多種貨幣和圓形方孔銅錢,形狀奇怪的多種古代貨幣一下子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再加上我們教師從旁有意識地生動講解,學生很快就能明白,原先各種奇形怪狀的貨幣的存在不利於經濟的交流和發展,很輕松地就記住統一後使用的圓形方孔銅錢。初一學生由於沒有學過中國地理,缺乏空間概念,在講解題目時我發現,有的學生還不清楚「洛陽在河南境內」。因此,在講戰爭時,利用PPT,如「戰國七雄」「與匈奴的和戰」「張騫通西域」等,這樣比起單純平鋪直敘地講解戰爭顯得更為形象生動,學生聽起來也更有興致。
三、設置一些故事讓學生從故事中學習知識
在新課程標准下,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更重要的還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去感受。初一歷史教材的特點就在於啟發學生如何去尋找歷史、學習歷史的方法,增加了知識性和趣味性,每節課的「想一想」「說一說」等都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歷史思維。除了課本之外,我們還可以設置如「假如你是秦始皇,你會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這些給人民帶來不便的問題?」「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等問題來吸引學生參與教學,增強主體意識,引起探究思考。一個好的問題,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啟迪無限豐富的聯想,形成創見性的觀點,還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在探索中體會發現的快樂。
四、把一些歷史知識和實踐聯系起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以便喚起學生的聯想,進而啟迪學生的求知慾。例如,講到「楚漢戰爭」時,我播放了琵琶曲《十面埋伏》,在他們欣賞音樂的同時,我用PPT展示該曲的內容介紹;在評價歷史事件、人物時,我們可以使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觀點來指導學生初步學會評價的方法、原則等,歷史教師要多運用歷史學科以外的知識來輔助教學,加深學生的印象、理解。這樣,既讓學生知道學科與學科的聯系,又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總之,歷史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歷史學習的樂趣。學生能否學好歷史就看初一時能不能讓學生喜歡上歷史,對歷史感興趣。所以從初一就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對於初中的歷史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② 初中生對歷史的興趣不大,怎樣才能快速高效的幫助他提起興趣

如果你還是中學生,歷史是必修課,那麼作為老師,建議你不要去想太多,你只要抱著一種心態:現在你學習的每一門課,都可能會成為你將來發展的墊腳石,即使你不喜歡這門課,但是請你努力的克服它,學習也是一種修行,將來到社會中,有很多你不喜歡但是又逃不開的事,只能硬著頭皮做,還要做好的事情。

③ 如何讓學生對歷史感興趣

初一的學生思維方式,學習方法還停留在小學階段,沒有接觸過歷史學習,有可能連歷史是做什麼的,怎樣學,怎樣考試都不道,所以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讓孩子們了解歷史學習,培養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才會變成主動性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開學第一堂課就要首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明確歷史的學習目標,告訴學生考試的題型,學習的方法,做題的方法,讓學生對歷史形成一個概念。要給孩子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營造一種自由的環境,讓孩子們自由學習,自由表達。孩子們剛從小學來到一個新環境,從心理上來講一定會有怯生生的感覺,如果再遇到一個凶神惡煞般的老師,估計首先就會從心裡抵觸了這門課,試想他怎樣去進行以後的學習呢?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多創造,給他們一個自由表達的環境,讓他們自由的去講自己想講的話。在確實出現錯誤的情況下,我們告訴孩子正確的就行了,而不是批評他:「你怎麼可以這樣!」「你怎麼這么笨!」
孩子喜歡學習了,我們要教給他們合適的學習方法。歷史是一門社會科學,光讀懂不行,必須有良好的記憶。告訴他們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你都記下來,考試肯定沒有問題。記憶方法有很多,像重復記憶法,俗語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還有聯想記憶法,可以聯想到自己看過的一些歷史故事,或者歷史電視劇等等。這些都是提高歷史成績的的一些好的記憶方法。
作為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補充課堂知識學習的習慣。讓那些愛看書,愛上網的同學充分利用自己的愛好。隨時收集相關資料,可能會大大增加他們對歷史學習的關注度,也可以大大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發言機會。課堂將氣氛濃厚了,活躍了,也會帶動其他學生參與進來,相信歷史課堂會成為更高效的課堂。還要逐步培養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小學的學生已經基本懂得怎樣小坐合作,我覺得這不是太困難的事,關鍵是引導學生合理分工,發揮特長,主動參與,在參與中享受成功,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另外還有很多的學習習慣要培養,比如及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習慣 ,預習的習慣 ,認真聽課的習慣 ,上課主動回答問題的習慣 ,上課記筆記的習慣 ,課後復習的習慣......,這些習慣其實也是所有學科的學習所學具備的良好習慣。
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任何一種習慣都需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再加上初一學生年齡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要想養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必須下一番苦功不可。教師要趁熱打鐵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今後的教學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 如何讓學生愛上歷史課

1.如何讓學生愛上 初中歷史 課
初中歷史教學是讓學生正確認識歷史,並積極吸取歷史經驗教學。

歷史學科與其餘的課程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對於初中生來說,學好歷史最大的動機就在於興趣,對於沒有興趣的學生而言,要想提升他們的歷史知識水平很難。

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歷史的獨特文化氛圍,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一、現階段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分析1.外部因素歪曲歷史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都受到了現代科技的影響,手機、電腦等現代化產品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現代媒體的快速傳播,學生在接收各方傳來的信息。

雖然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獲取了一些歷史信息,但是對歷史的認識仍然不夠全面。有些影視作品為了增加收視率,對其中涉及的歷史知識肆意篡改,導致學生長期處在歪曲歷史信息的渲染下,難以正確、全面地認識我國的歷史,造成心理上的錯誤認識。

這是我國現代歷史教學當中十分不好的現象。2.學生學習歷史方法不恰當,死記硬背較普遍經過長期的調查和分析,我國大多數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不是因為對其有興趣,而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應付考試。

學生對歷史的學習,不是沒有興趣,而是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總是那麼枯燥無味,教師應該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出現這樣的狀況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還會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歷史,陷入厭學狀態。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經過實踐調查發現,很多的優秀教師,在課堂上和生活上都能跟學生成為很好的朋友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狀態,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興趣。

以孔子為例,他在教學的過程中,與他的學生就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正是這種理念的影響,朱熹的學生陳淳才能作出《北溪字義》。由此可見,教師對於學生的引導不僅僅體現在教學上。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才能充分發揮「教學」的意義。要想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作用,就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使得學生對教師教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師才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信心。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授的過程當中,還要堅持師生平等的觀念,創建公平、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保障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能促進學生對於知識的不斷探索。

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能讓教師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朋友。2.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功底,還要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保持高尚的品質。

初中歷史教師要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由衷地喜歡教師的引導,喜歡教師的教學風格。任何一個學校都有許多教師。

其中,有些教學的成績較理想,有些教學水平一般。但是,最終對學生影響較大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都對學生較好,用心來教育學生。

教師要多運用鼓勵性的話語來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學生只有感覺到教師在重視自己,才有學習的動力。3.教學內容故事化在我國的教育制度下,初中學生正好處於敏感的青春期,此時他們的興趣愛好已經形成,個性特點突出。

教師要充分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著手,將歷史教學與 歷史典故 相結合,還可以穿插歷史名人的事跡,來增加歷史課文的可讀性,營造一個故事性的歷史課堂。

在輕松的環境當中,不知不覺地獲取歷史知識信息。例如,在講初中歷史當中「上古人類文明」內容時,教師可以查詢一些上古時期的神話,或者運用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來引出史前時代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必然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歷史知識點的講解營造氛圍。

4.有效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界已經引進了較為先進的教學設備,校園也已經成為數字化的校園。在多媒體教學下,不僅帶來了高效率的課堂,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學生充分調動聽覺、視覺等感官,充分參與課堂。例如,教師可以提前准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影視作品、圖片、游戲等,在課堂上播放,或者帶領同學來做。

例如,教師在講「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環節的內容時,可以搜集一些關於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紀錄片,或者較為真實的影視作品,如《狼牙山五壯士》等。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歷史教學時,教師要時刻注意,選取的材料不僅要緊扣主題,還要具有真實性,不然會給學生產生誤導。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是引導學生認識歷史、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工具。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

可以從學生的興趣著手,穿插 歷史故事 ,建立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達到初中歷史教學的真正目的。
2.怎樣才能讓學生對歷史課感興趣
初一的學生思維方式,學習方法還停留在小學階段,沒有接觸過歷史學習,有可能連歷史是做什麼的,怎樣學,怎樣考試都不道,所以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讓孩子們了解歷史學習,培養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才會變成主動性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開學第一堂課就要首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明確歷史的學習目標,告訴學生考試的題型,學習的方法,做題的方法,讓學生對歷史形成一個概念。要給孩子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營造一種自由的環境,讓孩子們自由學習,自由表達。孩子們剛從小學來到一個新環境,從心理上來講一定會有怯生生的感覺,如果再遇到一個凶神惡煞般的老師,估計首先就會從心裡抵觸了這門課,試想他怎樣去進行以後的學習呢?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多創造,給他們一個自由表達的環境,讓他們自由的去講自己想講的話。在確實出現錯誤的情況下,我們告訴孩子正確的就行了,而不是批評他:「你怎麼可以這樣!」「你怎麼這么笨!」

孩子喜歡學習了,我們要教給他們合適的學習方法。歷史是一門社會科學,光讀懂不行,必須有良好的記憶。告訴他們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你都記下來,考試肯定沒有問題。記憶方法有很多,像重復記憶法,俗語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還有聯想記憶法,可以聯想到自己看過的一些歷史故事,或者歷史電視劇等等。這些都是提高歷史成績的的一些好的記憶方法。

作為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補充課堂知識學習的習慣。讓那些愛看書,愛上網的同學充分利用自己的愛好。隨時收集相關資料,可能會大大增加他們對歷史學習的關注度,也可以大大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發言機會。課堂將氣氛濃厚了,活躍了,也會帶動其他學生參與進來,相信歷史課堂會成為更高效的課堂。還要逐步培養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小學的學生已經基本懂得怎樣小坐合作,我覺得這不是太困難的事,關鍵是引導學生合理分工,發揮特長,主動參與,在參與中享受成功,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另外還有很多的學習習慣要培養,比如及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習慣 ,預習的習慣 ,認真聽課的習慣 ,上課主動回答問題的習慣 ,上課記筆記的習慣 ,課後復習的習慣。。,這些習慣其實也是所有學科的學習所學具備的良好習慣。

葉聖陶說: 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任何一種習慣都需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再加上初一學生年齡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要想養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必須下一番苦功不可。教師要趁熱打鐵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今後的教學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如何讓學生愛上初中歷史課
歷史課內容龐雜,學生不易掌握,缺乏學習興致,長期以來,歷史課被看作是「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詞,尤其是初中歷史課程,許多學生、家長更加不重視。

如何改變人們對歷史課的偏見,真正讓學生喜歡歷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當前擺在每個歷史教師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我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談談讓學生愛上歷史課的妙招。

一、活用、巧用歷史新教材 歷史教材是學生進行系統性學習最直接的工具。隨著歷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我認為新教材版面活潑,圖片清晰,主題鮮明,時代感強,且不再講究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善於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為教師提供了適宜的教學素材和信息,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和空間,益於教師打開思路、選擇方法,追求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

但毋庸諱言,許多一線教師在使用新教材時,仍是照本宣科,認為只要把課本中要求掌握的知識無保留、無差錯地傳授給學生就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理念與新課改是格格不入的,長此以往,我們的課改將流於形式,甚至夭折。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聖經》,教材只是一種工具和中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重新認識和理解教材,實現教材觀的轉變,真正樹立「教材是範例」的嶄新教材觀,即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範例,是學生發展的「文化中介」,是師生對話的「話題」,旨在引起學生的認知、分析理解、反思、批判和意義建構,而不是學生必須完全接受的對象和內容。

同時,教師使用新教材要有創造意識,把握好教材的彈性,能根據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重組、取捨、再創造,使教材更適合自己及學生。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造一個師生和諧的課堂環境,使老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每一個學生,愛生如子,聽取學生合理的建議,尊重學生的感情和人格,維護學生的自尊,把學生看成和你一樣的需要人格尊嚴,需要維護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平等對待學生,與他們民主相處,即使他們犯有錯誤,進行教育,也必須尊重他們,創設一個比較寬裕、安全的心理環境,讓學生坐著與你談話;課堂上每天送給學生一句鼓勵的話語,每天送給學生一個善意的微笑,把真誠和鼓勵、關懷和愛護、尊重和依賴帶給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可親、可敬的老師形象,打造和諧課堂。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在一種愉悅、放鬆的精神狀態下學習,敢於質疑、敢於爭論,個性化的思維、情趣、愛好、特點有張揚的空間,自我滿足得以實現。有很多以前被認為是「差生」的,在別的課堂上不被搭理的學生,在我的歷史課上卻有出色的表現,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保護,像一株株不再害羞的幼苗迎著陽光茁壯成長。

同時,教師的角色也要漸漸發生變化,從單純的教學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以科學的方法訓練學生,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逐漸提高。身為新世紀的歷史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積極努力探索最佳方法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社會培養時代需要的有理想、有見解、有個性的人才。

三、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新課改下,我們要更新教學觀念,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中學教師教育不需要「成品」,未來社會更不需要只會念經的「和尚」,封閉、正統、僵化的教學管理模式早已成為過去。

更新教學觀念,發展學生的個性,對歷史教學來說更為重要。在學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應該以學生的無知和被動來建立自己的權威,而要把學生當作具有無窮潛能的資源來開發,敢於把學習工具交給學生,將探究知識的心理歷史還給學生;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開發與引導,在教學中,教師不是做一個簡單的帶路人,而應融入其中,以自己的知識和道德修養,使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機會,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創造的活力。

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要認識到歷史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客觀事實基礎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掌握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形成正確的歷史思維,從而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只有自覺地更新教育觀念,跟上時代要求,才可能在教育實踐中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創新和發展。

其次,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專業素質。教師是學生學習時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使用頻率最高的教育資源。

教師應靠自己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個性品質來吸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由喜歡老師到喜歡課程,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歷史是一門與自然、社會、人類活動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歷史老師肩負著學生德育工作的重大責任,因此他的人格和行為都要力求做學生的榜樣,這就要求他們向著「完整型」的標准努力。

四、創設有效的課堂情境 教師要會營造歷史情境,培養學生情感體驗,激發探究興趣。在講授中國古代史,秦漢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的時候,我讓學生扮演羅馬商人,然後問他:「你要經絲綢之路到。
4.如何讓學生喜歡學歷史
是一直困擾很多歷史教師的現實問題。

除了提升個人素質、幽默風趣、創設情境,我們還能怎麼做? 深入一線的初中歷史教師都很困惑:歷史課是學生最不願學的科目之一。學生認為,歷史課屬常識課——既然是常識,不學也罷。

究其原因,學生的回答無外乎兩點:一是「內容枯燥」;二是「聽天書一般,沒意思」。這兩個原因,前者是客觀的,問題在教材;後者則是主觀的,問題的關鍵在教師。

曾幾何時,學習歷史的目的似乎就是記住歷史事件的時間、地點和重大意義,記住祖宗的各項發明創造,難怪有學生感慨:歷史真枯燥,歷史真難學!還說,「背」歷史最難的是時間。這是本末倒置,不難才怪!學歷史干什麼?唐太宗早就告訴我們了:以「史」為「鏡」。

要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上「活」起來,就應注重學生結合歷史與現實進行討論、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只有當學生明確了學習歷史的意義時,他們學習內驅力才能增強,才會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

要讓歷史課成為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又受思想教育的一門課,需要教師把握好上第一堂歷史課的時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第一堂課中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明白學習歷史課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

比如講到學歷史可以使人明智,教師可以提問: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是我國古代的明君,你知道他明智的原因嗎?就是他注重「以史為鏡」,注重吸取前人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使自己很少犯前人犯過的錯誤。由此,在輕松的氛圍中使學生明白為什麼要學歷史,認識到學習歷史的現實作用。

總之,無論運用什麼方式方法或手段,都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活」教「活」學歷史。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教師素質的提高,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歷史功底,通過對歷史教材的充分挖掘和對多種教學方式的綜合應用,歷史可以鮮活起來,《歷史》課程的教學也可以生動起來,從而使歷史學科煥發出本來具有的盎然生機。

⑤ 如何引導初一學生學好歷史

初一新生剛剛入學時對歷史很感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同學對歷史漸漸失去了興趣,覺得歷史要死記硬背,很難學得好,學的東西越來越多,就越覺得很多歷史知識混淆在一起,經常搞錯。那麼怎麼才能學好初中歷史呢?
一、要學會使用好課本
初中的歷史比較簡單,但要想學好卻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歷史新教材,課本知識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課本的基本結構。一般說歷史課本的每一課通常分為幾部分內容,大字部分是該課的主要內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點都在這一部分,因此同學們應該對該部分進行精讀,著重掌握這一部分的內容,要學會分析這一部分哪些是重點,那些不是重點,哪些內容是要求一定要記住的,哪些內容屬於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點,才能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對知識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課本有些內容是用小字印刷的,這部分內容不是課本的主要內容,編排的目的是為了增大同學們的知識面,不一定要記的,但是同學們可以閱讀,最好結合課本的大字部分來看。有時候我們要理解教材的內容,就要藉助這些小字部分。還有一部分內容,它們不屬於閱讀的范圍,但他們卻有助你知識的提高和思維的拓展,這部分就是課本中涉及到的練習題。比如,七年級第一課就有「請你想像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過」這道題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不僅要運用歷史知識,還要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知識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這類的題目一方面可以鞏固自己的知識,還可以開拓自己的思維。因此,對於課本知識,我們大家要學會分類學習。
二、要學會「閱讀」
要學好歷史,就要學會快速閱讀教材,才能取得課堂的主動權。做到這一點,同學們就能學得輕松自如,並逐漸掌握閱讀技巧。上課時,老師帶領大家讀書學習,通常老師已經有層次性、針對性地設計了問題來啟發我們大家什麼內容須詳讀精思,什麼內容要略看了解,什麼問題要邊讀邊想,什麼問題要讀後再想。因此同學們要跟著老師給你啟示,尋找知識的縱橫聯系、前因後果等,同時大家也要養成圈點批註,做簡要讀書筆記等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課文中絕大部分針對歷史名詞、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資料補充,部分不帶星號的引言或插圖等,只要快速掃描略看即可,而諸如歷史事件的起因、進程、影響,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人物,重要的歷史資料、歷史插圖等重難點知識,就要求大家詳細閱讀、認真思考。這樣天長日久的訓練,同學們不僅會合理利用、科學分配課堂時間,還能養成快速讀、會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為日後自學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做到「善思」和「樂思」
《論語》里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要我們在學習中做到學思結合。愛思考、會思考是獲取知識的源泉,同學們要在課堂上利用老師給的思考的機會,培養多種思維能力。
層次一。要會在課堂上精心設計問題,逐層深入,學會順著歷史線索尋找事情的前因後果,以此訓練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在學「美國的冷戰決策」時,可以將其設計成如下幾個問題:(1) 什麼是美國的「冷戰」政策? (2)美國為什麼要實行「冷戰」政策? 為什麼能夠實行「冷戰」政策? (3)「冷戰」政策的實質是什麼? 對世界格局產生了哪些影響? 通過環環相扣的設問,層層深入的剖析,從中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徹悟,更是思維的啟迪。長期如此的訓練,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層次二。要鼓勵自己標新立異,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此訓練我們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靈魂,外國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學生能提問題,就有利於形成學生對學習的內部誘因。」因為發問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意識的體現。老師在教學中會鼓勵大家質疑,要求大家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評價、定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學生從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比如在討論美國南北戰爭時有同學就提出「如果當時有其他的辦法能緩解當時美國的狀況,林肯會怎麼做?那麼美國的今天又會是什麼樣子?」
實踐證明,勤學善思,對歷史概念、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知識的系統、歸納、判斷、評價、分析、總結的能力會逐漸增強。學會思維就等於找到了獲取知識的金鑰匙,自學能力也會增強。
四、學會掌握鞏固知識的技巧———「巧學」
1、 及時鞏固訓練。學完新課後的集中練習是能鞏固強化記憶,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所以學完的知識要及時復習,根據記憶的規律,以往總是先快後慢,及時復習鞏固,有利於知識的掌握。
2、 總體復習。歷史學科是一張規律性強,線索脈絡清晰的知識網,把握住歷史知識的縱橫聯系,抓住關鍵以點帶面,歷史課的學習及總復習便會化難為易。
橫向聯系的學習方法既要體現在總復習中,也應貫穿於每一節課的學習訓練過程中。老師每講到一個可以類比的歷史知識時,大家可以跟著老師的提示回憶所學的相同、類似的歷史知識,然後加以分析對比,把類似的歷史知識歸納到同一條記憶鏈條中去。如講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時,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國革命爆發的原因、經過、影響加以對比,分析出異同,在分析對比中,悟出掌握知識的要領,這樣多次訓練、引導,學生就會掌握聯系對比的記憶方法。
縱向聯系即把同類項的歷史問題跨越章節界限,瞻前顧後,一線貫穿。例如,我國古代幾個朝代文學史上線索: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再如,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一步步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線索:鴉片戰爭《中英南京條約》的簽定,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以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之後,又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則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總之,要學會掌握教材的內在聯系,做到豎通、橫通,同類項的史實,豎看有一條線;同時代的面貌,橫看有一個面,千頭萬緒的歷史問題都能各就各位,交織成網路,達到縱橫有序,左右逢源,學會以重大線索整體把握歷史知識,並能自行歸納總結歷史事物的縱橫聯系,那麼大家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和技巧便會在巧結知識網路中得到提高。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讓初一孩子喜歡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