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頤和園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頤和園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3-07-15 05:52:07

㈠ 關於頤和園的歷史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帝十五年(1750),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後建成的一座.咸豐十年(1860)被英、法侵略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改名頤和園.光緒二十一年工程結束,是慈禧太後太後挪用海軍經費修建的.光緒二十六年又遭八國聯軍破壞,翌年修復.全園可分為宮廷區和苑林區.
頤和園是當時「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後太後長期居住的離宮,兼有宮和苑的雙重功能.因此,在進園的正門內建置一個宮廷區作為接見臣僚、處理朝政的地方.宮廷區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組成多進院落的建築群,佔地不大,相對獨立於其後的面積廣闊的苑林區,二者既分隔又有聯系.
苑林區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體.萬壽山東西長約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約佔全園面積的78%,湖的西北端繞過萬壽山西麓而連接於北麓的「後湖」,構成山環水抱的形勢,把湖和山緊密地聯成一體.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由於島堤分隔,湖面出現層次,避免了單調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使昆明湖益發神似西湖.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里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影排闥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從昆明湖上和湖濱西望,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中運用借景手法的傑出範例.湖區建築主要集中在三個島上.湖岸和湖堤綠樹蔭濃,掩映瀲灧水光,呈現一派富於江南情調的近湖遠山的自然美.
萬壽山的南坡(即前山)瀕昆明湖,湖山聯屬,構成一個極其開朗的自然環境.這里的湖、山、島、堤及其上的建築,配合著園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連續展開、如錦似綉的風景畫卷.前山接近園的正門和帝、後的寢宮,游覽往返比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區,所以園內主要建築物均薈萃於此.造園匠師在前山建築群體的布局上相應地運用了突出重點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組體量大而形象豐富的中央建築群,從湖岸直到山頂,一重重華麗的殿堂台閣將山坡覆蓋住,構成貫穿於前山上下的縱向中軸線.這組大建築群包括園內主體建築物——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後者就其體量而言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閣高約40米,雄踞於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攢尖頂的形象在園內園外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軒昂,凌駕群倫,成為整個前山和昆明湖的總綰全局的構圖中心.與中央建築群的縱向軸線相呼應的是橫貫山麓、沿湖北岸東西逶迤的「長廊」,共273間,全長728米,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前山其餘地段的建築體量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鑲嵌在蔥蘢的蒼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莊、典麗的中央建築群.
後湖的河道蜿蜒於萬壽山北坡即後山的山麓,造園匠師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與宮牆的局促環境,在北岸堆築假山障隔宮牆,並與南岸的真山脈絡相配合而造成兩山夾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寬有窄,時收時放,泛舟後湖給人以山復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為園內一處出色的幽靜水景.
後山的景觀與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環境,林木蓊鬱,山道彎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須彌靈境」外,建築物大都集中為若干處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緻的小園林.它們或踞山頭,或倚山坡,或臨水面,均能隨地貌而靈活布置.後湖中段兩岸,是乾隆帝時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買賣街」遺址.後山的建築除諧趣園和霽清軒於光緒時完整重建之外,其餘都殘缺不全,只能憑借斷垣頹壁依稀辨認當年的規模.
諧趣園原名惠山園,是摹仿無錫寄暢園而建成的一座園中園.全園以水面為中心,以水景為主體,環池布置清朴雅潔的廳、堂、樓、榭、亭、軒等建築,曲廊連接,間植垂柳修竹.池北岸疊石為假山,從後湖引來活水經玉琴峽沿山石疊落而下注於池中.流水叮咚,以聲入景,更增加這座小園林的詩情畫意.乾隆帝杭州西湖慈禧太後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區,距市中心約15公里,原為清代的行宮花園,其名為「頤養太和」之義.園中的長廊、石舫、佛香閣、寶雲閣、大戲樓、十七孔橋、玉帶橋等建築堪稱世界建築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的地位.
全園分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華麗雄偉,氣勢磅礴.碧波盪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佔全園面積的3/4.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美的橋.後山後湖碧水瀠回,古松參天,環境清幽.
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是慈禧、光緒坐朝聽政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所陳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
樂壽堂面臨昆明湖,東面有德和園大戲樓,西接長廊,是慈禧居住的地方,「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庭院中栽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
玉瀾堂在昆明湖畔.是光緒皇帝的寢宮.為一組四通八達的穿堂殿.正殿玉瀾堂,有東西兩配殿,東名霞芬室,西稱藉香榭.後檐及兩配殿均砌磚牆與外界隔絕,是頤和園中一處重要的 歷史遺跡.
萬壽山,屬燕山餘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後山有宏麗的西藏佛教建築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台亭閣,登臨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智慧海在萬壽山巔.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通體用五色琉璃磚瓦裝飾,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㈡ 頤和園的歷史有多久

頤和園簡介: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區,距市中心約15公里,原為清代的行宮花園,其名為「頤養太和」之義。園中的長廊、石舫、佛香閣、寶雲閣、大戲樓、十七孔橋、玉帶橋等建築堪稱世界建築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的地位。 全園分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華麗雄偉,氣勢磅礴。碧波盪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佔全園面積的3/4。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美的橋。後山後湖碧水瀠回,古松參天,環境清幽。
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是慈禧、光緒坐朝聽政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所陳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
樂壽堂面臨昆明湖,東面有德和園大戲樓,西接滑迅拆長廊,是慈禧居住的地方,「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庭院中栽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
玉瀾堂在昆明湖畔。是光緒昌桐皇帝的寢宮。為一組四通八達的穿堂殿。正殿玉瀾堂,有東西兩配殿,東名霞芬室,信棗西稱藉香榭。後檐及兩配殿均砌磚牆與外界隔絕,是頤和園中一處重要的 歷史遺跡。
萬壽山,屬燕山餘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後山有宏麗的西藏佛教建築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台亭閣,登臨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智慧海在萬壽山巔。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通體用五色琉璃磚瓦裝飾,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頤和園

頤和園在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宮御苑,佔地約290公頃。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後建成的一座。咸豐十年(1860)被英、法侵略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改名頤和園。光緒二十一年工程結束,是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修建的。光緒二十六年又遭八國聯軍破壞,翌年修復。全園可分為宮廷區和苑林區。

十七孔橋

頤和園是當時「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後長期居住的離宮,兼有宮和苑的雙重功能。因此,在進園的正門內建置一個宮廷區作為接見臣僚、處理朝政的地方。宮廷區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組成多進院落的建築群,佔地不大,相對獨立於其後的面積廣闊的苑林區,二者既分隔又有聯系。

苑林區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體。萬壽山東西長約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約佔全園面積的78%,湖的西北端繞過萬壽山西麓而連接於北麓的「後湖」,構成山環水抱的形勢,把湖和山緊密地聯成一體。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由於島堤分隔,湖面出現層次,避免了單調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使昆明湖益發神似西湖。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里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影排闥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從昆明湖上和湖濱西望,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中運用借景手法的傑出範例。湖區建築主要集中在三個島上。湖岸和湖堤綠樹蔭濃,掩映瀲灧水光,呈現一派富於江南情調的近湖遠山的自然美。

萬壽山的南坡(即前山)瀕昆明湖,湖山聯屬,構成一個極其開朗的自然環境。這里的湖、山、島、堤及其上的建築,配合著園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連續展開、如錦似綉的風景畫卷。前山接近園的正門和帝、後的寢宮,游覽往返比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區,所以園內主要建築物均薈萃於此。造園匠師在前山建築群體的布局上相應地運用了突出重點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組體量大而形象豐富的中央建築群,從湖岸直到山頂,一重重華麗的殿堂台閣將山坡覆蓋住,構成貫穿於前山上下的縱向中軸線。這組大建築群包括園內主體建築物——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後者就其體量而言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閣高約40米,雄踞於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攢尖頂的形象在園內園外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軒昂,凌駕群倫,成為整個前山和昆明湖的總綰全局的構圖中心。與中央建築群的縱向軸線相呼應的是橫貫山麓、沿湖北岸東西逶迤的「長廊」,共273間,全長728米,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前山其餘地段的建築體量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鑲嵌在蔥蘢的蒼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莊、典麗的中央建築群。

雲輝玉宇

後湖的河道蜿蜒於萬壽山北坡即後山的山麓,造園匠師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與宮牆的局促環境,在北岸堆築假山障隔宮牆,並與南岸的真山脈絡相配合而造成兩山夾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寬有窄,時收時放,泛舟後湖給人以山復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為園內一處出色的幽靜水景。

後山的景觀與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環境,林木蓊鬱,山道彎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須彌靈境」外,建築物大都集中為若干處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緻的小園林。它們或踞山頭,或倚山坡,或臨水面,均能隨地貌而靈活布置。後湖中段兩岸,是乾隆時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買賣街」遺址。後山的建築除諧趣園和霽清軒於光緒時完整重建之外,其餘都殘缺不全,只能憑借斷垣頹壁依稀辨認當年的規模。

諧趣園原名惠山園,是摹仿無錫寄暢園而建成的一座園中園。全園以水面為中心,以水景為主體,環池布置清朴雅潔的廳、堂、樓、榭、亭、軒等建築,曲廊連接,間植垂柳修竹。池北岸疊石為假山,從後湖引來活水經玉琴峽沿山石疊落而下注於池中。流水叮咚,以聲入景,更增加這座小園林的詩情畫意。

㈢ 頤和園距今有多少年啦要准確的!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4400 畝),水面約佔四分之三。所以距今260年

㈣ 頤和園建立了多少年了(急用!!!!!!!)

頤和園位於北京海淀區,原為清代行宮花園。乾隆十五年(1950年)建清漪園,當時清王朝正值盛世,因此集中了全國的能工巧匠,動用巨額銀兩修成此園。咸豐十年(1860年)該園被英法聯軍所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經費重建,改稱頤和園。

全園佔地約290平方米,主要由宮廷區、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園景色。園內計有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不同風格的建築既自成一體,又相互聯系,同時巧妙地借來西山和玉泉山作業為背景,把人工建築與自然風光和諧地融為一體,堪稱我為園林藝術的黃范之作。 東宮門在慈禧修頤和園時改為正門,由此開始進入當年御苑的禁界。東宮門五開間,為三明兩暗式。正中門洞專供皇帝進出,王公大臣由兩邊門洞出入、太監、兵役等只能從南北兩側罩門通行。宮門外左右有南北兩排朝房作為大臣召見時休息之所,宮門內左右有南北房作為九卿衙門隨宮辦事之處。

由東門內進入仁壽門,迎面一座石峰為屏,石峰後便是九開間的仁壽殿,這是頤和園內政治活動區的中心所在。清乾隆時(1936~1795年)名勤政殿,光緒時(1875~1908年)重建,改今名,是慈禧、光緒坐朝聽政的大殿。仁壽殿也是慈禧作壽時舉行筵宴的場所,一般在此殿舉行四次筵宴,排場壯觀、禮節繁復,在人力物力上的耗費更是舉世無雙, 清漪園為一組四通八達穿堂殿,原是乾隆帝游園休憩之所,光緒十八年重建後成為光緒帝的寢宮。正殿即玉瀾堂,有東、西兩配殿,東名霞芬室,西稱藕香榭。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曾幽禁光緒於此。

德和園位於仁壽殿北,主要由頤樂殿和大戲樓組成,是專供慈禧看戲的地方。慈禧是個戲迷,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月初十慈禧生日都要在此園唱戲三天,以示慶賀。大戲樓建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戲樓,面對頤樂殿,翹角重檐三層,高21米,底層舞台寬17米。三層舞台之間均有地井通連,可表現生仙、下凡、入地諸情節。底層舞台地下室有水井水池,可從台底下噴射水景。南部相連的兩層扮戲樓是規模巨大的後台。清末著名的京劇演員譚鑫培、楊小樓等都在這里為慈禧演過戲,頤樂殿北五間殿房是慈禧看戲時休息和吸鴨片煙的地方。

樂壽堂位於德和園西,西臨昆明湖,題額"水木自親"。"樂壽堂"黑底金字匾額為光緒帝手書,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堂內西內間為慈禧的寢宮,東內間為更衣室,正廳設有寶座、御案、掌扇、屏風等,東西配殿是日夜侍候她的女官、宮女的值班室。後殿則是她存放衣服和裝飾品之處。樂壽堂庭院中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花木,?quot;玉堂富貴"之意,其中尤以玉蘭最為名貴,後院有一紫玉蘭--辛夷,更是罕見的珍品。這些花木是乾隆從江南移植來的,已有200多年歷史,正殿階上左右分列銅鹿、銅鶴、銅瓶等六種物件,表示"六合太平"之意。
長廊是循萬壽山南麓沿昆明湖北岸構築的一條蜿蜒曲折的廊道。它東起邀月門,西迄石太亭,中穿排雲門,兩側對稱點綴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重檐八角攢尖亭,象徵春夏秋冬四季,既有點景作用,又在一定距離倚襯和支撐著長廊。長廊長728米,共273間,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廊道,它像一條錦帶把前山各組建築連為一體,在山水之間蜿蜒而行,起著攜領湖山的作用。沿廊而行,廊外景物隨步而移,令人目不暇接。廊內每根梁坊上都繪有精美傳統彩畫,共有風景、人物、山水、花鳥畫14000多幅,絢麗斑斕,內容豐富,因而長廊又有畫廊的美稱。當年乾隆和慈禧派人到西湖寫實,然後將其移繪到長廊柁上,如今長廊自邀月門內第一幅彩畫"西湖全景"起,凡迎面橫樑上前後皆繪有不同的西湖風景。廊內外枋上千餘幅半圓形畫面則繪山水、花鳥、人物等,其中人物故事上涉遠古三皇五帝,下及清朝王公大臣,跨五千年之久。欣賞這些彩畫,就如同翻閱一部記錄滄海桑田的歷史巨著,一幅包羅萬象的風情畫卷。

清宴舫位於長廊西端石丈亭旁,長36米,兩層,全用巨石雕砌而成。兩層艙樓系木結構,但都油飾成大理石紋樣。該舫造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其前身是明朝圓靜寺的放生台,改舫後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陪其生母孝聖皇太後至此放生。清宴舫中原中式艙樓為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九年(1893年)改建成洋式舫樓,是慈禧飲酒作樂的場所。

萬壽山原名金山、瓮山,屬燕山余脈,海拔108.94米,氣勢雄偉,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巍峨壯觀,雍容華貴。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後山丘壑起伏,幽靜深邃,富於山林野趣。在大片蓊鬱的叢林中掩映著宏麗的藏傳佛教建築四大部洲和五彩琉璃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聽鸝館、畫中游等樓台亭閣。登臨山頂,可俯瞰昆明湖景色。

排雲殿位於頤和園萬壽山前山中部,專為慈禧祝壽而建。"排雲"語出晉郭璞《遊仙寺》中"神仙排雲出"之句,以喻慈禧自比神仙,企求長生不老之意。排雲殿依山而築,黃瓦玉階,是全園最富麗的建築,殿前有排雲門、二宮門,兩邊分列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配殿。排雲門與二宮門之間有長方形蓮池,上架金水橋。進二宮門即至排雲殿,正殿左右兩側有耳殿。中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21間。慈禧曾在此殿舉行過多次"萬壽慶典"。殿中陳設的九龍寶座和沉香木大壽字,以及用台灣產的烏木製成的屏風等,就是慈禧七十大壽時臣僕們送的壽禮。如今排雲殿仍保留當年慈禧受賀的陳設,以及隔扇門等使用萬字不到頭的花樣,以喻長壽。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建在一座2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加上閣自身的高度41米,高出了萬壽山頂,成為全園的中心制高點。佛香閣八面三層四重檐,頂為黃琉璃銅瓦綠剪邊,以八根大鐵梨木為擎天柱,內供接印佛三尊,整個建築結構繁復,巍峨庄嚴。清乾隆時在此築九層延壽塔,至第八層"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閣。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完工,耗銀78萬余兩,是頤和園里最大的工程項目。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頂,取佛教頌揚佛的智慧如海的意思,是一座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外表飾以五色琉璃磚,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具特色。殿內供無量壽佛。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原是清漪園內的一座小戲樓,是皇帝欣賞音樂和戲曲的地方,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現為餐廳,裡面桌椅陳設和菜譜都具有宮廷色彩風味。

萬壽山山脊以北俗稱後山,山下有後湖,景區以清幽和宗教色彩見勝。四大部洲是一組布達拉宮式建築,建於清乾隆年間。由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日台、月台及紅、綠、黑、白四座梵塔共18座建築組成。中心為象徵須彌山的佛殿香岩宗印之閣。咸豐十年(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清光緒時曾局部修整,近年大加修復,再現乾隆年代規模。
昆明湖面臨萬壽山前山,面積220多公頃,曾是天然湖泊,元朝定都北京後,引水注入湖中,遂成為大都城內接濟漕運的水庫。明代湖中多植茶花,湖旁築寺院、亭台樓榭,酷似江南西湖,遂有"西湖"之譽。清乾隆建清漪園,將湖開拓成為現在的規模,並取名"昆明湖"。昆明湖被長堤分隔為三部分,每一部分中都有島嶼。位於湖東南部的南湖島最大,佔地一公頃多,又稱蓬萊島,島上有龍王廟、鑒遠堂、涵虛堂、月波樓等。南湖島與東堤之間有十七孔橋連接,橋長150米,寬8米,橋身若長虹卧波,橋下有17個大小不一的孔洞。南湖島十七孔橋與橋頭八方亭建築構成巨龜之形,以象徵長壽。

頤和園的出現,為中國幾千年的造園藝術史作了一個概括性的總結。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經典之作,1998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㈤ 頤和園有什麼歷史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早在元明時一期這里就以其優美自然的田園景色成為「壯觀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覽勝地。該園原名好山園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更名清漪園,咸豐十年(公元l860年)與圓明園同毀於英法聯軍的大火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慈祥太後挪用海軍經費等其他銀兩,在清漪園廢墟上重新修建並於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更至今名。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國。根據袁世凱與清廷簽定的《優待清室條件)),頤和園仍由清室內務府管理。1914年,作為溥儀的私產該園首次售票開放亮襲供遊人游覽。 頤和園園區主要由北部的萬壽敬答兄山和南部的昆明湖組成,總佔地近300公頃其中水面佔3/4。該園因集中國歷代造園藝術之精粹,1998年12月以「舉租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的崇高評價榮列《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級的文化瑰寶。 萬壽山元代叫瓮山因其山形似瓮而得名。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神宗朱栩鈞乳母聖夫人羅氏出資在瓮山南坡的中央邵位因地制宜興建圓靜寺。乾隆十六年適逢皇太後鈕枯祿氏六十整壽,一向標榜『』孝治天下「的弘歷為慶祝母後壽辰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選擇瓮山圓靜寺舊址興建大型佛寺「大報恩延壽寺」。同年3月13日發布上諭改瓮山名為萬壽山山上的佛香閣為全園的最高處,內供有銅鑄佛像昔為朔望喇嘛捧經之所。 昆明湖元代叫瓮山泊俗稱七里泊或大泊湖明代改稱西湖。其水源匯聚玉泉山諸泉眼的泉水困後來水系工程的需要於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加疏浚,並於乾隆十五年弘歷在易名萬壽山的同一份上諭中正式宣布易西湖之名為昆明湖至今。湖上點綴著園中著名的景點十七孔橋和玉帶橋。

㈥ 頤和園有多久的歷史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4400 畝),水面約佔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後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築物。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復。後來在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後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㈦ 頤和園有幾年歷史

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
247年了

㈧ 頤和園有多久的歷史!!!

北京頤和園,始建於1750年,1860年在戰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其亭台、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堪稱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傑作。頤和園,位於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公元1750年,時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軍軍費等款項重修,並於兩年後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後晚年的頤養之地。從此,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898年,光緒帝曾 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幽禁在 園中的玉瀾堂;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頤和園成為中國最高統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緒在這里坐朝聽政、頒發諭旨、接見外賓。到現在應該有260年了吧.....

閱讀全文

與頤和園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