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通渭新景歷史人物
1、楊子恆,1964年出生於通渭縣馬營鎮龍頭村,兄妹四人先後都考入大學。
楊子恆於1980年至1984年在甘肅農業大學畜牧系學習,獲農學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動物遺傳專業,獲碩士學位;1992年至1994年在英國倫敦劍橋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4年至1997年,先後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7年至今在倫敦大學從事分子和細胞遺傳學研究工作,現為倫敦大學學院統計遺傳學教授。 今年6月,通渭籍旅英學者楊子恆教授當選為2008年度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大陸旅英華人,具體事跡介紹見2008年游悔6月22日、23日《甘肅日報》第一版。
成立於1660年的英國皇家科學院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學術團體之一,目前有1400多位院士,其中包括6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皇家科學院院士都是在基礎科學研究或工業及科技前沿研究方面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家。
2、劉子述(1911— ) 名念祖,字子述,號萬愚,又暑椿村氏,以字行。男,漢族,甘肅省通渭縣常家河鎮固堆河村人。
僅上三年私 ,15歲因父母雙亡而輟學,拉長工、當店員20餘年。解放後,於1951年創辦固堆河學校,執教13載。
曾多次獲縣級獎,1958年獲全縣優秀教師稱號。年老後主動退休,從事園藝勞作。
無煙茶嗜好,喜書法藝術,擅寸揩,兼行草,為通渭縣書畫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縣級以上展覽,縣內外群眾及部分寺廟多有收存。
部分聯作入編《通渭縣志》、《通渭古今對聯選》、《 羲皇故里聯話錄》、《甘肅古今楹聯選集》、《固堆河村志》,並在《天水日報》發表;部分詩作及「嘆世格言」(西江月組詞)入編《通渭古今詩詞選》稿。神喚正 近年編有《子述年譜》、《子述自傳》、《子述詩詞對聯輯錄》、《回憶錄》等。
今93歲高齡,仍對書法藝術堅持不懈。 3、楊泰(1869—1929)字葆亭,光緒癸卯科舉人。
揀選寧朔知縣,寧夏教授,協修《寧夏志》。 牛士穎 字芮青、銳青,清末拔貢。
曾任甘肅省參議會參議員。 5、 安任山(1891—1959)字猷軒,原名世徽,原字鏈差獻宣。
北京大學史學系畢業留校任教。 6、王序賓(1895—1961)畢業於甘肅省立第一中學、陸軍測量學校。
曾任甘肅宣慰使署秘書主任。 王肇南(1895—1980)北京政法大學畢業。
歷任定西、和政、會寧等縣縣長。 8、馮壽延(1897—1983)字益三。
甘肅法政學校畢業。曾任河南密縣縣長、通渭縣參議會議長等職。
9、伏景毅 字志堅,貢生,甘肅秦安人。民國時期曾任通渭縣縣長。
通渭一中校長。 11、牛劍秋 曾任甘肅省 *** 秘書、會寧縣縣長。
12、牛樹梅,字雪樵,號省齋,今雞川鎮牛坡村人。生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卒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享年84歲。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京應試,金榜題名,即中進士。先後任雅安知縣、隆昌知縣、彰明知縣、資州、茂州直隸州知州、寧遠知府。
清同治元年(1862年)得四川總督駱秉章、給事中高延祜聯名保奏,擢升四川按察使。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銜。
勤政惠民,抑富濟貧,興辦義學,教化黎民,整頓吏治,昭雪冤情,秉公執法,政績卓著。川人稱贊:「先生來川,德入人心,名播人口,真乃牛青天也。」
他一生手不釋卷,筆耕不輟。著有《省齋文集》12卷,《聞善錄》4卷,《湑葉文存》6卷。
未付梓的有《周易探源》、《雪樵詩存》等。他去世以後,廷旨「從祀名官祠,事跡編入循吏傳。」
《清史稿•循吏》有傳。 10、黨錫樊(1922—2000)字曉遲,號圃光。
畢業於西北師院教育系。原任通渭一中校長。
11、牛劍秋 曾任甘肅省 *** 秘書、會寧縣縣長。 12、牛樹梅,字雪樵,號省齋,今雞川鎮牛坡村人。
生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卒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享年84歲。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京應試,金榜題名,即中進士。
先後任雅安知縣、隆昌知縣、彰明知縣、資州、茂州直隸州知州、寧遠知府。清同治元年(1862年)得四川總督駱秉章、給事中高延祜聯名保奏,擢升四川按察使。
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銜。 勤政惠民,抑富濟貧,興辦義學,教化黎民,整頓吏治,昭雪冤情,秉公執法,政績卓著。
川人稱贊:「先生來川,德入人心,名播人口,真乃牛青天也。」 他一生手不釋卷,筆耕不輟。
著有《省齋文集》12卷,《聞善錄》4卷,《湑葉文存》6卷。未付梓的有《周易探源》、《雪樵詩存》等。
他去世以後,廷旨「從祀名官祠,事跡編入循吏傳。」《清史稿•循吏》有傳。
地名由來
宋熙寧(1068)元年,陝西秦鳳路副督總管楊文廣築大甘谷口寨(今甘谷縣楊家城子下村北),朝廷賜名「甘谷城」,又於擦珠谷築一大堡(今什川鄉李家坪古城遺址),朝廷賜名「通渭堡」,因牛谷河通往渭河而得名。
歷史沿革
通渭歷史悠久。據發掘文物證明,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在通渭這塊土地上。
夏、商、西周時期,通渭地為羌人所居。
春秋和戰國前期,通渭地為襄戎地。
戰國後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隴西郡,通渭地屬隴西郡(治今臨眺)轄。
秦統一後,通渭地仍屬隴西郡轄。
新莽篡漢,改天水郡為鎮戎郡(仍治平襄),改平襄縣為「平相縣」西漢更始元年至東漢建武八年,成紀(今秦安縣北)人院囂聚眾10萬反莽,在平襄建立割據隴右諸郡的西州政權達10年之久。
東漢收復平襄後,平襄縣仍屬涼州刺史部天水郡轄。永平十七年,天水郡更名漢陽郡(移治冀縣,即今甘谷),平襄縣為漢陽郡轄。中平五年,分置南安郡(治今隴西縣東南),平襄縣改屬南安郡轄。
三國時,曹魏從平襄、略陽縣分置臨渭(治今秦安縣東南)、清水縣,合4縣立廣魏郡(治臨渭),屬雍州轄。
晉時,平襄縣屬秦州略陽郡(治今秦安縣隴城)轄。《晉書·地理志》載:「略陽郡,本名廣魏,泰始中更名焉。」晉末大亂,郡縣歸屬無定。
前趙、前秦時,平襄縣猶存。西秦時,還兩次見於史冊。此後,平襄縣廢。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統一北方後,平襄縣地屬秦州天水郡顯親縣轄。永安三年置渭州(今隴西),平襄縣地改屬渭州南安陽郡(治桓道)中陶縣轄。西魏初,平襄縣地屬北秦州(今秦安縣西北)轄。廢帝三年(554),改北秦州為交州,平襄縣地屬交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北)烏水縣轄。北周(557-581)因之。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交州為紀州。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並烏水縣入長川縣,平襄縣地屬隴西郡長川縣轄。
唐武德元年,復改隴西郡為渭州,平襄縣地屬渭州長川縣轄。貞觀三年(629),並長川縣入隴城縣,平襄縣地屬隴右道秦州隴城縣轄。寶應二年(763),渭、秦等州被吐蕃佔領。大中三年(849)大破吐蕃,光復平襄,屬秦州。
宋初,西邊疆域只達秦州夕陽鎮(今天水新陽鎮,未過渭河,平襄縣地被西夏和吐蕃佔領。時,宋以秦州,繼以古渭州(今隴西)為據點,逐漸向西開拓。天禧二(1018)置安遠寨(今屬甘谷縣),屬秦州。治平四年(1067)置雞川寨,屬秦州。熙寧元年,楊文廣於擦珠谷築一大堡,十二月城成,宋廷賜名「通渭堡」。熙寧五年(1072),升通渭堡為通渭寨,領者達(後演變為「哲達」)、漆麻、本當、撲麻龍、達隆5堡,屬熙河路通遠軍(今隴西)轄。崇寧五年(1106)升通渭寨為通渭縣,屬鞏州。
天會五年(1127),金在通渭境內置通渭、雞川、甘谷3縣。通渭屬臨挑路鞏州轄。
元至元七年(1270),並雞川縣入秦安縣,廢甘谷縣,於秦州屬伏羌城置伏羌縣(今甘谷),通渭縣移治今城區,屬陝西行省鞏昌路轄。
明洪武二年(1369),總兵徐達西征至鞏昌,時通渭為元主簿楊忠所據,徐差萬戶董提招楊歸附。通渭縣屬陝西行都司隴右道鞏昌府轄。
清初,因明制。康熙二年(1663),通渭縣屬陝西右布政使司鞏昌府轄。康熙七年,通渭縣屬甘肅省鞏昌府轄。康熙五十七年,縣城覆沒,縣署臨時移治西關。雍正八年,縣署又臨時移駐平涼苑馬寺屬安定監(今馬營)。同時,割安定監屬通渭,鞏昌府轄。乾隆四年(1739),在舊城址始築新城,即今縣城。乾隆十三年(1748)城成還治,仍屬鞏昌府。
中華民國2年3月,廢府設道,通渭縣屬甘肅省隴南道(旋改渭川道,治今天水)轄。
民國16年(1927)7月,改道為行政區,通渭縣屬甘肅省渭川行政區轄。
民國30年(1941)8月,改渭川行政區為廿肅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8月6日,縣城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渭縣屬甘肅省天水專區轄。至1955年10月22日改屬甘肅省定西專(地)區所轄至今。
襄南鄉位於通渭縣南部,總面積148平方公里,鄉人民 *** 駐地馬家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805米,群山起伏,溝壑縱橫,牛谷河從東過境流入甘谷縣散渡河,文家堡大溝經石窯峽流入甘谷縣虎狼溝,匯入散渡河,形成境內兩大主要河系。通甘公路、通榜公路、碧黑公路穿越其境,總人口23303人。全鄉耕地面積10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冬小麥、洋芋、玉米、葫麻、油菜籽、扁豆、三菱豆、莜麥、糜、谷、蕎麥也有分布。林草面積15500畝,養殖大家畜主要有牛、驢、騾,戶均1.5頭,家禽有豬、羊、雞。
箭桿嶺鳳龍山李白紀念館位於襄南鄉西部的王岔、瓦灑交界處,佔地3600多平方米,始建
鳳龍山一角
於明朝,盛於清朝,民國逐漸衰退,文革期間遭遇破壞。1980年恢復重建,現為全縣最大的山場廟會之一。經過28年的建築和修繕,再加上近幾年組織群眾人工植樹1萬多畝,這里峰巒疊嶂,山勢峻峭,古木參天,林草豐茂。 鳳龍山依西北山勢而建,前有觀景亭、承雨池。前院為鍾樓、鼓樓、萬民傘樓、筆劍樓、四座八角閣樓;左右為山神土地廟,正中為四披頭的李白紀念館,知名人士的書畫牌匾懸於廟宇周圍,古樸凝重,莊重典雅。院內環境優雅,綠樹成蔭。中院正殿為李白寢宮,左右分別為文昌宮、楊六郎廟。後院為全館的主建築,雄偉高大的玉皇觀。玉皇觀為三層的實木塔形建築,均出角架斗,八角造型,雕梁畫棟,粉壁畫牆,顯現出古建築師的非凡功力。左右兩座為三霄、聖母殿。2005年新建三樓現代樓房,供館內管理人員和書畫交流人員使用。
箭桿嶺鳳龍山每年六月六日為定期廟會,會期三天,參會人員涉及通渭縣南部六個鄉鎮及甘谷縣安遠鎮,人數高達6萬人之多。廟會期間或參觀書畫交流、或旅遊觀光、或賣風味小吃、或許願求平安,大小車輛綿延長達1公里,充分體現了當地群眾對中國唐宋年間文能治國的詩仙李白和武可安邦的楊六郎這兩位真實歷史人物的崇拜之情。
高店村李江皮影戲班子,由其祖輩所創,歷經數代。1947年,出身藝人世家的李江,繼承傳藝
皮影戲
,並博採眾長,汲取秦劇套路把式之精華,自成一派。
李江皮影戲班子,現有90多幅線子,380多個人物頭像,蟒袍、火旗裝、官衣、蛟龍駒、四不像等道具一應俱全。李江前後共收錄抄寫各種劇本120餘本,主要有傳統國戲、神話、家庭教育和愛情等四大類90多個劇目,其中傳統國戲《蛟龍駒》和歷史神話劇《唐王雙游獄》在甘肅存本極少。
李江的唱腔以粗獷雄渾見長,擅長慢板、流水板、道情、散板等四類10多個板式,一台戲數個角色,他都能扮聲自如,不留破綻。他的影人表演,嫻熟靈活,影藝精湛,其影人刻制,力求簡潔明快,色彩鮮艷,工藝考究,在影人刻雕、影人表演和唱腔道白等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農閑時節率眾藝人巡演於牛谷河沿岸三縣各村社,倍受群眾稱贊。 李江的皮影戲班子,經歷了「文革」傳統劇目被禁,蒙受「破舊」陰影的低谷,也走過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鼎盛的發展時期,在皮影戲被現代聲像技術沖擊的今天,李江等皮影傳人,希望皮影戲引起社會各界保護、支持的同時,再將皮影戲這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劇目傳承發揚。
什川鄉位於甘肅省通渭縣最西部,東接第三鋪鄉,南與榜羅鎮相鄰,北與馬營鎮毗連,西連隴西縣權家灣鄉、渭陽鄉,總面積164.8平方公里,東西長20.3公里,南北寬20.66公里,耕地面積9.35萬畝。鄉人民 *** 駐地賈家山,海拔2142米,距縣城31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山巒起伏,深溝大澗,高廟山(2241米)為全境最高峰。年平均氣溫5-6℃,年降雨量420毫米左右,無霜期在135天左右,氣候屬溫涼半乾旱內陸氣候。全鄉共轄16個村,108個村民小組,4293戶,20198人。境內歷史文化深厚,民風淳樸,並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詳細內容參考:
《通渭名人錄》://wenku./link?url=R_ 1、楊子恆,1964年出生於通渭縣馬營鎮龍頭村,兄妹四人先後都考入大學。
楊子恆於1980年至1984年在甘肅農業大學畜牧系學習,獲農學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動物遺傳專業,獲碩士學位;1992年至1994年在英國倫敦劍橋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4年至1997年,先後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7年至今在倫敦大學從事分子和細胞遺傳學研究工作,現為倫敦大學學院統計遺傳學教授。 今年6月,通渭籍旅英學者楊子恆教授當選為2008年度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大陸旅英華人,具體事跡介紹見2008年6月22日、23日《甘肅日報》第一版。
成立於1660年的英國皇家科學院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學術團體之一,目前有1400多位院士,其中包括6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皇家科學院院士都是在基礎科學研究或工業及科技前沿研究方面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家。
2、劉子述(1911— ) 名念祖,字子述,號萬愚,又暑椿村氏,以字行。男,漢族,甘肅省通渭縣常家河鎮固堆河村人。
僅上三年私 ,15歲因父母雙亡而輟學,拉長工、當店員20餘年。解放後,於1951年創辦固堆河學校,執教13載。
曾多次獲縣級獎,1958年獲全縣優秀教師稱號。年老後主動退休,從事園藝勞作。
無煙茶嗜好,喜書法藝術,擅寸揩,兼行草,為通渭縣書畫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縣級以上展覽,縣內外群眾及部分寺廟多有收存。
部分聯作入編《通渭縣志》、《通渭古今對聯選》、《 羲皇故里聯話錄》、《甘肅古今楹聯選集》、《固堆河村志》,並在《天水日報》發表;部分詩作及「嘆世格言」(西江月組詞)入編《通渭古今詩詞選》稿。 近年編有《子述年譜》、《子述自傳》、《子述詩詞對聯輯錄》、《回憶錄》等。
今93歲高齡,仍對書法藝術堅持不懈。 3、楊泰(1869—1929)字葆亭,光緒癸卯科舉人。
揀選寧朔知縣,寧夏教授,協修《寧夏志》。 牛士穎 字芮青、銳青,清末拔貢。
曾任甘肅省參議會參議員。 5、 安任山(1891—1959)字猷軒,原名世徽,原字獻宣。
北京大學史學系畢業留校任教。 6、王序賓(1895—1961)畢業於甘肅省立第一中學、陸軍測量學校。
曾任甘肅宣慰使署秘書主任。 王肇南(1895—1980)北京政法大學畢業。
歷任定西、和政、會寧等縣縣長。 8、馮壽延(1897—1983)字益三。
甘肅法政學校畢業。曾任河南密縣縣長、通渭縣參議會議長等職。
9、伏景毅 字志堅,貢生,甘肅秦安人。民國時期曾任通渭縣縣長。
通渭一中校長。 11、牛劍秋 曾任甘肅省 *** 秘書、會寧縣縣長。
12、牛樹梅,字雪樵,號省齋,今雞川鎮牛坡村人。生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卒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享年84歲。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京應試,金榜題名,即中進士。先後任雅安知縣、隆昌知縣、彰明知縣、資州、茂州直隸州知州、寧遠知府。
清同治元年(1862年)得四川總督駱秉章、給事中高延祜聯名保奏,擢升四川按察使。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銜。
勤政惠民,抑富濟貧,興辦義學,教化黎民,整頓吏治,昭雪冤情,秉公執法,政績卓著。川人稱贊:「先生來川,德入人心,名播人口,真乃牛青天也。」
他一生手不釋卷,筆耕不輟。著有《省齋文集》12卷,《聞善錄》4卷,《湑葉文存》6卷。
未付梓的有《周易探源》、《雪樵詩存》等。他去世以後,廷旨「從祀名官祠,事跡編入循吏傳。」
《清史稿•循吏》有傳。 10、黨錫樊(1922—2000)字曉遲,號圃光。
畢業於西北師院教育系。原任通渭一中校長。
11、牛劍秋 曾任甘肅省 *** 秘書、會寧縣縣長。 12、牛樹梅,字雪樵,號省齋,今雞川鎮牛坡村人。
生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卒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享年84歲。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京應試,金榜題名,即中進士。
先後任雅安知縣、隆昌知縣、彰明知縣、資州、茂州直隸州知州、寧遠知府。清同治元年(1862年)得四川總督駱秉章、給事中高延祜聯名保奏,擢升四川按察使。
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銜。 勤政惠民,抑富濟貧,興辦義學,教化黎民,整頓吏治,昭雪冤情,秉公執法,政績卓著。
川人稱贊:「先生來川,德入人心,名播人口,真乃牛青天也。」 他一生手不釋卷,筆耕不輟。
著有《省齋文集》12卷,《聞善錄》4卷,《湑葉文存》6卷。未付梓的有《周易探源》、《雪樵詩存》等。
他去世以後,廷旨「從祀名官祠,事跡編入循吏傳。」《清史稿•循吏》有傳。
(?—前74年),字少卿,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南)人。
西漢將領,李廣之孫。甘延壽:字君況,西漢名將,北地郁郅人,即今甘肅慶城縣人。
與副校尉陳湯共同誅滅了匈奴的郅支單於,被封為義成侯。 (前137—前52年),字翁孫,漢族,原為隴西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人,後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寧地區)西漢著名將領。
段會宗(前83年~前9年),字子松,天水上邦(今甘肅天水)人。西漢著名外交家。
四齣烏孫,在西域各族人民中享有很高威望。隗囂(?~公元33年),字季孟,隴右成紀(今甘肅天水)人。
西漢末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出身隴右大族,青年時代在州郡為官,以知書通經而聞名隴上。
王符(85年?~163年?)東漢政論家、文學家、進步思想家。位元組信。
漢族,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人。因「不欲章顯其名」,故將所著書名之為《潛夫論》。
趙壹文學家,字元叔,漢陽西縣(今甘肅西和)人,東漢著名辭斌家,作品有《刺世疾邪賦》。秦嘉:秦嘉,字士會,生卒年不詳。
東漢隴西郡平襄縣人(今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據南朝徐陵編《玉台新詠》(卷一)記載:「秦嘉,字士會,隴西人也。
為郡上掾……」明萬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613——1616年)《重修通渭縣志》依「舊志」(按:明弘治《通渭縣志》及更早的縣志)載:「漢秦嘉,字士會,為上郡掾,博學鴻詞,馳聲先漢……今城川鋪東,是其故里,祀鄉賢」。「桓帝時,秦嘉為郡吏,歲終為郡上計簿使,後赴洛陽,被任黃門郎。
後病死於津鄉亭。代表作為《贈婦詩》。
秦嘉是一個才華卓著的詩人,但他誤入官場,年近三十歲就英年早逝,為人們留下了無盡的遺憾。歷代研究者對其作者、作品的考據已十分充分,但對秦嘉、徐淑作品自身的研究與評價並不十分到位。
他們不僅應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秦嘉徐淑用自己的人生、愛情經歷,為腐朽不堪的東漢文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作品在鍾嶸《詩品》,唐代歐陽詢等編纂的《藝文類聚》,明代胡應麟《詩藪》,清代沈德潛《古詩源》均有所收錄和評價。
近年出版的《俄藏敦煌文獻》第12213號(上海古籍出版社)《後漢秦嘉徐淑夫妻往還書》,更加詳盡地說明這對「夫妻詩人」的生活和文學創作一個側面。秦嘉是一個有建樹的詩人,是東漢末年有名的清醇文學之士。
他雖身為上計掾、黃門郎,卻不沉溺於名利,個性張揚,放盪不羈,張顯著名士風骨。從他的《與妻書》中看出,秦嘉的理想、志趣不在風塵利祿之中。
「不能養志,當給郡使」「 當涉遠路,趨走風塵,非志所慕,慘慘少樂」(《與妻徐淑書》) 他之所以過這種離別孤單的生活,只因為「隨俗順時,僶俛當去」。(同上)據徐淑對秦嘉 「策名王府,觀光上國」(《答夫秦嘉書》)的評價,秦嘉不僅是有名詩人,更是一個執「高素浩然之業」(同上)的淡泊名利之徒。
秦嘉不看重浮華,而關注自己的情感世界,關注真實的自我。他在《述婚詩》里寫到:「君子將事,威儀孔閑。
猗兮容兮,穆美其言」,「 神啟其吉,果獲好逑」。毫不掩飾對妻子的贊美、鍾愛和感激之情,這在以含蓄、自謙的中國古代詩文中,是非常罕見的。
另一個方面,秦嘉率性自然,返璞歸真,在名教鼎盛的東漢末年,他的作品取材於夫妻生活、感情瑣事,並能真情真性,情致博雅,實屬難能可貴。但他的思想並非拘泥於此不能自拔,而詩歌境界宏闊,寄喻深遠,把夫妻情愛放在彼此的人生經歷中審視,點出少與多、早與晚、達與窮等矛盾,用以探究人生的哲理。
張芝東漢書法家。字伯英。
敦煌酒泉(今甘肅酒泉)人。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
皇甫謐(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靜,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縣)人。是東漢末年的著名學者,在文學、史學、醫學諸方面都很有建樹。
皇甫嵩(?—195年),字義真,安定朝那(今甘肅鎮原東南)人,東漢末期名將。蓋勛(生卒年不詳),字元固,敦煌郡廣至縣(今甘肅安西縣西南)人,東漢末期蓍名的清官。
董卓(?-192),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西涼軍閥。
韓遂(?-215),字文約,金城(治今甘肅永靖西北)人。東漢末年割據西涼一帶的軍閥。
張濟(?-196),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東漢末年軍閥,張綉的叔父。官至驃騎將軍、平陽侯。
張綉(?—207),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張濟的從子。
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郭汜(?-197)又名郭多,涼州張掖(治今甘肅張掖西北)人,東漢將領。
原為董卓的部下。董卓被殺後佔領長安,把持朝廷大權。
賈詡(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謀士。
官至太尉,謚曰肅侯。封衡,字君達,號青牛道士,生於公元116年左右,是隴西狄道(今天武山縣)人。
漢末名醫,善醫葯、針灸,自幼習道,與華佗、左慈齊名。向曹操傳授了氣功養身術。
曹依法習練,收效顯著,大喜,乃召見封衡,欲留朝中任職,衡堅辭不受;又以重金相贈,衡亦委婉謝絕,就跨青牛飄然而去。曹嘆曰 :「封。
通渭縣歷史悠久,漢元鼎三年置平襄縣,為天水郡治所。
新莽始建國元年 通渭縣,改天水郡為鎮戎郡,改平襄縣為「平相縣」,地皇四年七月,成紀(今秦安北)人隗囂聚眾10萬反莽,攻陷平相,復稱平襄,建立割劇隴右諸郡的政權。永平17年,天水郡更名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谷),平襄為轄縣之一。
三國時平襄縣為曹魏廣魏郡(治今秦安縣隴城)轄,西晉時平襄縣屬秦州略陽郡。治平四年(1067)置雞川寨仍屬秦州。
宋熙寧(1068)元年,陝西秦鳳路副督總管楊文廣築大甘谷口寨(今甘谷縣楊家城子下村北),朝廷賜名「甘谷城」,又於擦珠谷築一大堡(今什川鄉李家坪古城遺址),朝廷賜名「通渭堡」,因牛谷河通往渭河而得名。熙寧五年(1072)升通渭堡為通渭寨,屬熙河路通運軍(治今隴西)轄,崇寧五年(1106)升通渭寨為通渭縣,屬鞏州(治今隴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渭縣屬天水專區轄,1955年改屬甘肅省定西專(地)區(現定西市)所轄至今。
什川鄉位於甘肅省通渭縣最西部,東接第三鋪鄉,南與榜羅鎮相鄰,北與馬營鎮毗連,西連隴西縣權家灣鄉、渭陽鄉,總面積164.8平方公里,東西長20.3公里,南北寬20.66公里,耕地面積9.35萬畝。
鄉人民 *** 駐地賈家山,海拔2142米,距縣城31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山巒起伏,深溝大澗,高廟山(2241米)為全境最高峰。
年平均氣溫5-6℃,年降雨量420毫米左右,無霜期在135天左右,氣候屬溫涼半乾旱內陸氣候。全鄉共轄16個村,108個村民小組,4293戶,20198人。
境內歷史文化深厚,民風淳樸,並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詳細內容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