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浚縣歷史多久了

浚縣歷史多久了

發布時間:2023-07-21 12:59:43

A. 我的家鄉——浚縣

    浚縣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地處安陽,濮陽,新鄉,鶴壁的中心,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早在6000多年前,便有先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殷商時期稱為黎,西漢高祖年間設為黎陽縣。

  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華北第一古廟會」空前的規模。古廟會起於後趙時期,至今已有1600年的歷史,與山東泰山廟會,山西白雲山廟會,北京妙峰山廟會並稱為「華北四大廟會」。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高峰時間,每天的客流量高達50多萬人,用一個毫不誇張的說法,站在人群中,你不用走,雙腳離地,也可以被人群裹挾著前進,宋丹丹小品里的台詞用來形容浚縣廟會再恰當不過了,「人山人海,鑼鼓喧天」。每年正月初一,初九,十五、十六這幾天,以村鎮為單位的民俗表演便在黃河路,青檀路、伾浮路、古城北街進行,綿延十公里。很多的民俗表演節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多數是從古代延續而來,如舞獅,舞龍,盤古,秧歌,旱船,高蹺,背閣等等,讓遊客大飽眼福。讓人感到留戀萬分還有,幾乎在相同的地段各地做生意的人擺滿了攤位,各種吃的玩的,當然還有很多平時看不見的稀罕玩意兒。最讓孩子們流連忘返的還有各種的小吃,如石子饃,活絡、炸蝦、烤串,年糕等等應有盡有。另外還有各種泥捏的動物和人,惟妙惟肖,因為浚縣是全國有名的泥塑之鄉,俗稱「泥咕咕」。遺憾的是,因近兩年疫情的影響,古廟會也被迫暫停了。

    說到浚縣一定要說的兩座山,大伾山和浮丘山,相比大伾山,浮丘山的名氣要小許多。「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兩座山是遠近聞名的香火聖地,所以正月里前來浚縣的多數是香客,只要你走到山腳下,遠遠的就聞見了香火的味道。大伾山上現存的佛寺道觀七處,名亭八座,石窟六處古建築100多間,摩崖石刻460餘處。

    太極宮為大伾山最高峰,也是大伾山的標志,建於康熙十六年,是一座八稜柱形的三層高樓,通高30多米。

      天齊廟為隋末瓦崗軍鎮守黎陽時所見,用於練兵點將,瞭望敵情,現已香火鼎盛。

        太平興國寺位於天齊廟的東北,該寺的石崖上刻有許多唐、宋、元、明、清各代的題記,該寺有殿宇20餘間,面積約2600平方米。

      天寧寺,也就是大佛所在之處,始建於北魏,以後歷代曾數次重修。天寧寺歷史悠遠,元代以前稱為大伾山寺,明代改為天寧寺。在天寧寺東西軸的最西端,有中國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該石佛為北方第一大佛,有著「八丈佛爺七丈樓」的奇談,素有「南看樂山大佛,北看伾山大佛」之說,開鑿於16國的後趙時期,距今約1600年,這座庄嚴肅穆,慈善而神秘的大佛,見證了黎陽古城1600餘年的滄桑變遷。

  緊挨大佛北邊的崖壁上,有許多名人的摩崖題記,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王守仁的一篇《大伾山賦》,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因不少人前來拓印,現已加玻璃蓋保護。

    現在正值早春,順著天寧寺北邊青磚鋪成的台階而上,會看到長約300多米的迎春花正在盛開,柔軟的枝條從上傾瀉下來,形成了一道花牆。每當這個時候,這道迎春花牆變成了整座山的亮點,過往的人們都頻頻駐足留影,拍下新年裡第一張最美的影像。

    本人實在不善於寫說明性文字,今天就先寫到這里,另外,大伾山的景點還有呂祖祠,壺天道院,恩榮坊,純陽洞天,陽明書院等等,還有數不勝數的摩崖題記。如果就古老的浚縣而言,我所介紹的不及十分之一,比如還有浮丘山上的碧霞宮,以及古城內的治閣、古城牆、古縣衙、翰林府、文廟、大運河,以及離古城不遠的黎陽倉等等,有機會再給大家詳細介紹。

B. 知道浚縣的詳細歷史介紹下

浚縣是河南唯一一座縣級歷史文化名城。

浚縣歷史沿革

夏代,浚地處冀、兗、豫三州之交。商代稱黎,遷都殷後為畿內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內為邶、鄘、衛,浚地屬邶、衛,後康叔封衛,領浚地。�
春秋時,浚地有牽城、雍榆、頓丘,分屬晉、衛。戰國時,屬魏國。秦置郡縣,分屬東郡、河內郡和邯鄲郡。�
西漢高祖年間(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陽縣、頓丘縣。黎陽縣治在今大伾山東北,屬冀州魏郡;頓丘縣治在今屯子鄉蔣村附近,屬兗州東郡。王莽時(9——20年),改黎陽曰黎蒸,改頓丘曰順丘。東漢復原,隸屬依舊。�
三國時,浚地屬魏國,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頓丘縣屬兗州東郡。�
西晉泰始二年(266年),黎陽縣改屬司州魏郡。置頓丘郡,轄頓丘、衛國、臨黃、陰安四縣。東晉時,浚地先後屬晉、後趙、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後燕。永和七年(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屬司州。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族翟遼襲據黎陽,太元十三年(388年)在此稱王,號大魏天王,轄七郡。後遷滑台。太元十四年至二十一年(389——396年)間,廢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廢頓丘郡,頓丘縣屬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孝昌年間(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頓丘二縣,屬司州。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陽縣置東黎縣,縣治在今善堂鄉臨河村南,屬黎陽郡。�
東魏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移朝歌縣治於今衛賢集,置汲郡,轄朝歌、獲嘉、汲縣、北修武、南修武、山陰六縣。後郡治移至枋頭城(今新鎮鄉前枋城)。天平(534——537年)年間罷頓丘縣。
北齊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間,廢黎州,黎陽郡屬司州,廢東黎縣。�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改汲郡為衛州,仍治枋頭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陽郡俱罷,黎陽縣屬衛州。開皇六年(586年),於原東黎縣置臨河縣。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臨河縣。於枋頭城置清淇縣,屬衛州。大業二年(606年),廢清淇縣。改朝歌縣為衛縣。改衛州為汲郡,移治衛縣。廢黎州,黎陽縣、臨河縣屬汲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黎州總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轄殷、衛、澶、洹四州,領黎陽、臨河、內黃、湯陰、頓丘、觀城、繁陽、澶水八縣。武德四年,又置清淇縣,屬衛州。六年,罷黎州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設道,黎州屬河北道,轄黎陽、臨河、澶水、內黃四縣。衛州治由衛縣遷至汲縣,衛縣仍屬衛州。十七年(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衛州,澶水縣並入臨河縣,臨河、內黃二縣屬相州。清淇縣並入衛縣,屬衛州。長安三年(703年)復置清淇縣,縣治在枋頭城,神龍元年(705年)廢,入衛縣。�
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7年),黎陽縣改屬滑州。九年(944年),臨河縣改屬澶州。�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陽縣改屬河北道澶州。端拱元年(988年),於黎陽置通利軍,治所在今縣城東大伾與居山之間,轄黎陽縣,縣治仍舊。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通利軍屬河北路。天聖元年(1023年),改通利軍為安利軍,軍治遷至浮丘山西。四年,衛縣屬安利軍。天聖七年(1029年),地震,軍城陷為湖,移治浮丘山顛。熙寧三年(1070年),廢軍,黎陽、衛縣屬河北路衛州。熙寧六年,廢衛縣為鎮,入黎陽縣,改屬河北西路衛州。元年(1086年),復置通利軍,分黎陽縣復置衛縣,屬衛州。政和五年(1115年),軍升為浚州,號浚川軍節度,旋又改平川軍節度,州治在浮丘山顛,轄黎陽縣、衛縣。崇寧四年(1105年),臨河縣鎮寧軍,隸河北東路。宣和二年(1120年),湯陰縣屬浚州,旋復屬相州。�
金天會七年(1129年),河北路分為東西兩路,浚州屬河北西路。皇統八年(1148年),嫌與宗峻音同,改浚州為通州。天德三年(1151年)復名浚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臨河縣治沒於黃河水患,縣廢。�
元初,設省轄路,浚州屬中書省(腹里)真定路,省黎陽縣、衛縣入州。至元二年(1265年),改屬中書省大名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為府,浚州屬中書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屬河南行中書省(簡稱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屬直隸(京師)大名府。四月,州降為縣,始稱浚縣,縣治徙浮丘山東北平坡。永樂元年(1403年),改屬北直隸(簡稱北直)大名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浚縣屬直隸省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屬河南省衛輝府。�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廢府設道,浚縣屬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1927年)廢道設行署(行政公署),浚縣屬河南省第三行署(駐安陽)。�
抗日戰爭時期,浚境三權鼎立。1938年7月,國民黨河南省政府重劃政區,浚縣屬第十三行署(駐輝縣平羅鎮)。1939年2月,浚縣日偽政府建立,屬日偽河南省豫北道(道尹公署駐新鄉)。1940年秋,中共浚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冀魯豫邊區行署。1941年6月,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撤銷第十三行署,國民黨浚縣政府改屬第三行署(駐安陽)。1945年8月,日偽浚縣政府投降告終。�
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浚縣民主政府隸屬仍舊。1947年7月,國民黨浚縣政府改屬第四行署,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浚縣處於「拉鋸」戰爭局面,兩個政府駐地及轄區變動頻繁。1949年5月,浚縣全境解放,國民黨浚縣政府不復存在。�
1949年10月中旬,浚縣民主政府改為人民政府,隸屬平原省安陽行署。1952年10月撤銷平原省,浚縣改屬河南省安陽行署。1957年11月,安陽行署並入新鄉行署,浚縣隨之改屬。1962年12月,復置安陽行署,浚縣復屬安陽行署。1983年10月,撤銷安陽行署,浚縣改屬安陽市至1986年1月8日,後劃歸鶴壁至今。

浚縣歷史
商代稱「黎」。西周屬邶、衛。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分屬河內郡。西漢高祖年間始置黎陽縣,東漢、魏、晉沿襲。東晉永和七年置黎陽郡,墨守成規黎陽縣。東魏置黎州,延至隋。唐初置黎州總管府,轄4州8縣。宋代置通利軍,後改安勝軍、平川軍、浚川軍,政和五年升浚州。洪武二年 (1369年) 降州為縣,稱謂浚 縣至今。
保存至今的黎陽古城,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初時城垣只有東、南、北三面,西以衛河作阻。弘治十年(1497年),在原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全面整修。後又屢經修繕,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已形成今黎陽古城之規模。
黎陽古城的布局有其獨特的風格,她既繼承了中國早期築城的傳統,卻又不是在有完整規劃和設計下,按規則布局營造起來的,而是從防禦、防洪的角度出發,因地制宜,這些都對黎陽城的布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古人雲:「浚城如舟在水中,則所謂舟居非水矣,雖然天如倚,蓋地若浮舟,寧惟此城哉。」
黎陽古城的布局是以中心閣為中心,縣署設在距中心閣二百餘米處的西北位置。設東西與南北兩條中軸線,以兩條中軸線為東、西、南、北主要街道,並分別連接四城門。在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上設有許多規則的直角相交的大街、小巷,住宅區均分布在巷道內,採用臨街設店的規則結構。為了古城經濟的繁榮,在水路交通的城西門外建立碼頭,大小船隻來往於南北,貨物裝卸不停,客商川流不息。有金石記
曰:「浚城西有衛河環帶,河與城相距咫尺,河向東北而逝於天津,直至燕都,商人藉此以通貿易,得息不啻三倍此利也。」許多商店、茶樓、酒館、旅店等布滿大街兩旁,手工業作坊到處可見。由於南北經濟交流,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城內及城周先後增修和重修了許多亭、台、樓、閣及各種廟宇,既點綴了市容,又迎合了市民心理。
黎陽古城所處的地理位置,在軍事上十分重要。由於社會動盪、戰爭頻繁,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就以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城採取了完善的軍事防禦措施,她西以衛河為池,南抱浮丘於半。從西門向南沿山崖而築,背山面水,地勢險要,內稍平而外陡峭,易守難攻。
黎陽古城的建置規劃和管理制度,沿襲了傳統的封建「禮法」。她是古代政權的象徵,軍事防禦的要塞,又是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同時也體現了古代黎陽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藝術水平。
黎陽有古廟會,據傳始於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前後,當時主要以浮丘山為中心,朝拜的是東岳大帝黃飛虎之女碧霞元君。隨著時間的推移,廟會發展越來越大,逐漸擴展到南關、大伾山。兩山香火日盛,到清代便形成了浩大的廟會。
每到農歷正月初九、十六兩日,當旭日初生之際,縣城、兩山已籠罩在一片淡紫色的煙霧里。一對對花船、高蹺、獅子、秧歌、背閣,扭著跳著爭向觀眾獻藝。粗捍徹底鼓手,挺胸曲背,手落處「咚咚咚」一陣暴風雨般的鼓點掠過人們的心頭。布棚小攤、泥玩書畫、刀槍劍戟、南北佳餚、風味小吃等,將兩山間的道路遮了個風雨不透。「山水簇仙居,仰碧榭丹台,一闕清音半天繞;香火酬眾願,看酒旗歌扇,千秋盛會里中傳」。這幅清代楹聯生動地描繪了黎陽廟會的盛況。

C. 河南浚縣建於隋唐的大糧倉,可儲糧三千萬斤,夠八萬人吃一年

河南省鶴壁市的浚縣古城有著2200多年 歷史 的古城,一直是田野豐饒、城鎮繁華之地,古老的遺跡在古城中隨處可見。

「兩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在河南省北部,太行山與華北過渡地帶,有一座古城。建於明代的古城牆,雖歷經歲月的洗禮,依然屹立不倒,守護著古城。古老的城門、鍾鼓樓如同一位位慈祥的老人,見證著古城中的滄桑變化。

傳統的街道上,商號、酒肆林立,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吸引著往來的人們。行走其間,時光彷彿放慢了腳步,讓人們又回到了「黎陽收,顧九州」的輝煌年代。

這里就是河南浚縣古城,浚縣人大多和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街上飄著麥香的 美食 ,都是自己地里種出來的糧食。孩子們手裡的「泥咕咕」,就是大田裡泥巴做成的玩具。「小河的白菜,善堂的花生,大碾的蘿卜貢朝廷,麥季的白饃暄騰騰」。安享著中原大地上的豐厚饋贈,古城人家的日子過得踏實而安心。

浚縣古城位於河南省鶴壁市,商代時,當地稱為「黎」。西漢初年置黎陽縣,隋唐時為黎州,明初改為浚縣。浚縣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整個古城現在保存比較完整,四個城門。兩個便門,現在都清晰可見,原汁原味地保護下來了。古人充滿智慧,在整個古城規劃時,我們從平面可以看到,古城酷似一個「金龜」的樣子,當地人稱為「金龜圖」,這是一個祈祥納福之地,它給後人帶來吉祥和幸福。

古城的正中心是文治閣,也叫鍾鼓樓,它大致結構是一個十字形,南北縱向的和東西橫向的一個發展軸線,古城有四條大街、61條小街小巷。

「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 歷史 上,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形成了許多沖積平原,古城就建立在這土地肥沃之處。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開墾耕作、春種秋收,把當地變成了富饒的農業重地。城外種地,城裡經商和居住,甚至有些人把農作物運到城內儲藏,糧食經過儲藏加工以後,有的糧食通過大運河運走。

古城門外的運河,見證了古城曾有的繁華。古城牆內保留完好的這幾座土圓糧倉,記錄下古城不同時期儲糧運糧的 歷史 。這幾座糧倉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建成的,當時我們國家百廢待興,因為糧食是生產生活最基礎的一個保證,國家投資建這批糧倉以後,把糧食儲存起來。糧倉直徑是10米,能夠有效儲存糧食的高度是4米左右,一個糧倉大約能裝下20萬公斤的糧食。

「黎陽收,顧九州」, 歷史 上浚縣一帶不僅是重要的糧食產地,也是重要的屯糧之所。古城中,不僅有殷紂王時期的鉅橋倉,還有隋朝的黎陽倉,這些 歷史 遺存無聲地講述著浚縣曾經的富足。

黎陽倉位於大伾山北麓,佔地面積將近8萬平方米。2014年,黎陽倉作為「中國大運河」永濟渠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隋文帝在開皇三年的時候,因為長安缺糧,讓全國水運便利的這些地方建了相當多的倉窖。黎陽倉有黃河水運的便利,要把黃河以北的主糧先運到黎陽倉,再運到洛陽和長安。

到了隋煬帝開通大運河以後,黎陽倉的地位越發顯得重要,因為它兼具黃河水運河大運河水運的便利條件。當時的隋煬帝三征遼東的時候,就是以黎陽倉作為後方物資的一個供應基地。

據史料記載,隋唐時黃河以北各州縣徵集的糧食大都在黎陽倉集中,然後外運。那時的黎陽倉可儲糧三千多萬斤,夠八萬人吃一年。 歷史 上黎陽倉的歸屬成了朝代更迭、天下安穩的重要指標。文獻記載,當時的瓦崗起義軍佔領黎陽倉以後,說在十天之內,投奔瓦崗起義軍的就有二十萬人。通過黎陽倉的發掘,深深感受到當時國家政權對糧食儲存的重要性的認識。

古人說,民以食為天,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黎陽倉從隋文帝時期,一直使用到北宋。無論 歷史 的興衰,還是朝代的更迭,圍繞著糧倉發生的一切,就成了古城人難忘的集體記憶。

閱讀全文

與浚縣歷史多久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