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對待自己國家的歷史

如何對待自己國家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3-07-24 07:29:03

『壹』 該怎樣對待歷史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句李世民緬懷魏徵的話我認為是對讀史最好的詮釋。

很多人不喜歡歷史,因為歷史都是一堆死人,一群離自己很遠的事。有些人喜歡歷史,卻只是享受跟朋友聊天時八卦諸如「張居正跟皇帝老媽有一腿」這種野史的快感。有些人喜歡歷史,只是因為喜歡聽故事。其實這些態度都不是上上之選,我們對待歷史的態度更應該是為自己的進步做鋪墊。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每個人相比於天地萬物來說都渺小至極,我們能做的只有懂得更多看的更多讓自己活得更瀟灑更通透,而讀歷史就可以滿足這一要求。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進化,科技越來越發達,可人類復雜多變的性格是不會變的。通讀歷史,我們能更好的理解人生的諸多喜怒哀樂和社會更替,讓自己內心更寧靜更坦然。

不要說什麼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歷史上有多少人渣一輩子逍遙快活無憂無慮,又有多少於忠肅和岳忠武死的令人心寒。

也不要覺得自己運氣不好怎麼努力都成功不了。風流才子唐伯虎一輩子與進士無緣,徐渭博學多才卻也只能凄死茅屋,他們不努力嗎?

更不要因為有第一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甚至做出利令智昏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是朝代更替,若王朝統治有方百姓安久樂業誰會造反?

諸如此類人生體驗,幾千年來歷史在上,你數十年的人生經歷一定也必然會在史書中找到歸宿,讓自己變得通透豁達吧。

『貳』 如何看待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具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叄』 如何正確看待歷史

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除了熟讀自身歷史學家的著作外,還需多閱讀國外人對本國的編寫歷史教材. 兩者的相同點在於,對事件是承認和紀錄的. 不同點在於站在那個立場上看問題.比如說有一個統治階級屠殺了很多平民的事例. 有的歷史學家傾向與統治者,那麼便會將統治者的對立面描寫的邪惡,無知或先錯在先, 有的歷史學家是立場則在平民階層, 那麼他就會將統治階層描寫的很糟糕.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屠殺{沒有任何褒貶,就是大規模殺人事件,是行為意識范疇}是存在的, 但是原因可能不竟相同. 你要是想找到真正的原因,沒了解當時的歷史和政治背景, 恐怕很難.

另外,國家在日本問題上,是有政治意識的. 民族情緒是個雙刃刀,當國內需要轉移群眾注意力時,就會把日本問題扯出來, 當群眾快失去控制時,便會努力安撫,倡導和平.
這次法國事件, 民族情緒可以說是中國的軟實力重要力量. 這當然也牢牢的控制在政府手裡, 他的新聞媒介充當著幫手.

所以,你不必太擔心. 努力的生活吧...

『肆』 如何看待中國的近代歷史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喪權辱國的歷史,但也是一部民族斗爭的歷史。
一方面,近代中國收到外來侵略,清政府和舊軍閥對外賣國求榮,對內鎮壓人民運動,壓榨人民,使中國的近代資本主義工業,農業,資本主義經濟都造成了不利影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中華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劫難。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逐漸覺醒,中國也逐漸由封建主義向近代的先進政治制度過渡,先進的思想文化也傳入中國。外來侵略打開國門,使中國重新解除世界,融入世界。外來科技和經濟率先進入中國,後來中國開始效仿外國,中國建立了工業基礎,民族資本主義開始發展。外來先進的思想文化也傳入中國,封建主義開始解體,先進的資本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陸續傳入中國。這為新中國的成立和中華民族的崛起振新打好了經濟思想文化基礎。

『伍』 應該怎樣看待歷史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歷史、現實和未來。急急急!!! 40分
客觀看待歷史,正確面對現實,奮力贏取未來

歷史就是歷史,誇大(縮小)功勞,放大(縮小)污點都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對歷史的不負責任自然就會危害到後來的歷史和現實,即是對自己和後人的不負責任。那麼如何具體的看待歷史,簡單的說,就是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過去的歷史,放在此篇文章里,就是客觀的看待建國以來的歷史,這是馬克思主義交給我們分析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正確面對現實也就是要找到我們的中國現實的出路。中國的現實是什麼,我想這個不管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大家都能說一大堆,尤其是前面所說的,資源破壞,生態危機,糧食危機,經濟危機,外交危機,兩極分化、社會矛盾、技術(尖端)缺乏等等,已經是血淋淋的現實。

我們客觀看待歷史,正確面對現實的目的就是要分析清楚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麼(或者說社會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而解決這個主要矛盾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奮力贏取未來過程。我們只有解決了這個矛盾,我們的社會才會繼續向前發展和進步,負責就要挨打,因為落後就要挨打。

我們應要怎樣對待歷史?
歷史是發生過的事實,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只能是把他掩蓋。我們現在所做的事,轉瞬間也成了歷史。對於歷史問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的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把已過去的事實全面的展現在給現在和未工。而不是只抓住歷史的某一部分,把他作為攻擊別方的工具!現在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歷史問題,就是因為很多人揪住別人的過錯而否定他的全部或是故意的混淆、掩蓋事實。我們不應該這樣做,我們應該盡自己的能力把事實都挖掘出來,是黑是白,都擺出來讓大家看,自會有公理!對待歷史,我們不應該只憑著自己的好惡,自己一時的激動就妄然發表意見,我們要自己努力的去看事情的真相!在很多歷史問題上,我不想和別人爭論,我會拿出事實讓他們看,讓他們自己判斷是非。這就是我心裡所想的 取其精華,去之糟柏。
說說我們應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事件
從哲學角度講,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歷史事件,也就是一分為二的評判,既要看到好的、先進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落後的一面。然後再根據當時的歷史時期和時代發展特點分析這件事情是否符合當時社會的發展潮流。
正確評價歷史事件需要遵循怎樣的原則
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事件應遵循的主要標准和方法:

1 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2 是否推動生產力發展

3 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願望

4 把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

5 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

6 全面的觀點,辯證的一分為二的方法,看主流----比如歷史人物的功過(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歷史評價的基本原則

歷史評價,是指用辯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歷史事件、人物、觀點等進行分析、評判,作出正確的、符合客觀規律的論斷。在評價歷史時一定要注意以下三個原則:

一、堅持一個標准。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終極動力,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歷史現象最根本的標准。在歷史上,凡是促進生產力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人和事都是進步的,反之,則是消極的落後的。

二、運用兩個觀點。一方面要用歷史的觀點,把歷史事件、人物、觀點放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考查、評論,不能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苛求古人;另一方面,要用辯證的觀點,全面的、一分為二的去考查、分析評價對象,講清評價對象的積極性和消極性、進步性和落後性。

三、注意一個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是學習、研究歷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評價歷史不能空穴來風,不能主觀臆斷,所有的結論都要來源於事實,堅持「不惟書、不惟上、不惟師」的精神,才能得出公正、客觀、合理的結論。

◆歷史評價的基本層面

1.性質: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所具有的特性

2.實質:事件、現象反映的根本性問題(即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 3.消極作用:從危害/局限/不足等角度思考 4.積極作用:通常又稱之為意義

◆歷史評價的基本方法

歷史人物評價:

(1)定性評價即整體評價;---康梁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 是無產階級革命家。

(2)定量評價,即以史實說明。

(3)一分為二和看主流相結合。

歷史事件或現象評價:

(1)根據要求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行評價。

(2)需要結合背景、特點、作用、影響等等,看評價角度。

歷史評價的原則

一般而言,歷史評價首先應該恪守求真的原則,即該評價應客觀如實,應符合對該人該事的總體描述。為達到這個目的,歷史主義地看問題,即發展變化地看問題、設身處地地看問題是必需的。以此為前提,歷史評價總體上說有歷史評價尺度和道德評價尺度。

歷史評價或評價上的歷史尺度,指的是把所評人或事放在較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看其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大趨勢,重在考察其較深遠的影響和意義;道德評價或評價上的道德尺度,指的是用一般善惡標准來衡量所評人或事。比如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道德尺度出發,它使數以百萬計的人死於非命,經濟遭到巨大破壞,顯然是一件壞事;從歷史尺度出發,它破壞和平,逆歷史潮流而動,致使歷史發展出現停頓甚至倒退,因此應給予它否定性的歷史評價。但是,評價上的歷史尺度和道德尺度也會出現矛盾,如秦修長城和隋修運河,都造成數以十萬計的人民死亡,並成為大起義的導火線,道德評價是不好的;但前者有利於國家疆域的穩定、農業生活有了保證,後者則成為溝通南北的經濟命脈、文化傳播的重要通道,故於歷史評價是好的。在此種情況下,我們雖應把上述兩方面都一一指出,但二者間應尤重歷史的評價,因為歷史的評價是較為長期的、比較客觀的,而道德尺度是因時因地而變的、主觀性較強的。...
應該怎樣看待美國歷史
美國人了解中國歷史的比較有限,除了一些「漢學家」和專門的歷史學家之外基本上對中國歷史缺乏了解。歐美的歷史研究主要是以自身為中心的(經常說的「歐洲中心論」),對以外的國家和地區關注比較少。而且中西之間在文化觀念上差距顯著,歷史研究方法多有不同,對同樣歷史的解讀也許會大相徑庭。近現代史因為免不了意識形態因素(針對雙方而言),為客觀起見在此不作評論。

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里有涉及中國歷史(包括古代、近現代),去看的話可以起到換個視角的作用。另外費正清(應該沒有記錯)主編的《劍橋民國史》、《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好像還有一本是晚清史)專論中國近現代歷史,而且作者本身對中國文化研究很深,可靠性比較高。
我們應該如何讓正確對待歷史
以史為鏡,可以正衣冠。摒棄糟粕與吸收精華並存。寬容與銘記歷史發生一切的不平等事件。

閱讀全文

與如何對待自己國家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