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作業怎麼做

歷史作業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3-08-01 01:41:23

1. 淺談如何布置歷史作業

教學過程是一個系統完整旳過程,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帶來一些教學問題.布置課後作業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鞏固和拓展延伸。適當的課後作業有助於學生對所學材料保持記憶,並將課堂知識進行消化吸收,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只有在一定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讓養成獨立思考、探索的習慣,才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判斷意識,形成自己的思想。我們雖不強調死記硬背,但歷史學科的特點卻是沒有基礎知識鋪底,能力的提高就無從談起。那麼,如何有效布置作業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際,簡單談一談如何有效布置作業一丶分層次布置作業。基礎性作業所有學生做,探究性思考題基礎好,綜合能力強的學生做.。作業設計目的:針對學生的差異,分層布置作業,要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二丶布置「說」的作業. 長期以來,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一直是以「寫」為主,其他形式極少。無可否認,「寫」的作業尤其是對歷史學科有其積極意義。但久而久之,這種作業也成了學生的一種包袱,變得枯燥乏味,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一改常態,把」寫「的作業設計成「說」的作業,即把自己當天學到的內容說一遍給家長聽或同學之間相互「說」一遍給對方聽。如在學<<第二次鴉片戰爭少>>後我布置這樣的作業:請同學們結合本課內容,把英法聯軍是如何搶劫並放火焚燒圓明園編成故事,講給同學們和家長聽.這樣既段練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學習興趣.一舉兩得.。三丶布置「問」的作業.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俗話說:因疑而問,因問而開悟,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在課堂上十分注重「提問」,而且把提問延伸到課外,根據學習內容,我把「提問」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具體操作如下:學生給老師提幾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或老師給學生提問,由學生答,或由學生之間進行問答。四丶布置「記」的作業這里的「記」不是記憶,而是記錄。在歷史教學中,我每周布置「寫周記」的作業,就是要求學生把本周所學的主要內容和心得體會寫在筆記本上,這種作業也是學生樂意做的,因為一周才一次,可長可短,非常靈活。例如在學《戊戌變法》這一課後,我布置這樣一個寫周記的作業:請簡單介紹一下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戊戌變法失敗說明了什麼?談談你的感想。作業不難,學生寫得出來。學生寫這樣的周記後,不但鞏固了各知識點,還能提高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還可以使學生進行一次思想的自我教育,明事又明理。總之,這些課後作業乍看起來好象有些復雜,但落實起來非常輕松,一般不會佔用學生太多的時間,而且不僅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積極性,教學質量也有了大面積的提高。而且也有利於學生的全面長久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 歷史作業布置的原則

一丶分層次布置作業。基礎性作業所有學生做,探究性思考題基礎好,綜合能力強的學生做.。作業設計目的:針對學生的差異,分層布置作業,要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丶布置「說」的作業.
長期以來,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一直是以「寫」為主,其他形式極少。無可否認,「寫」的作業尤其是對歷史學科有其積極意義。但久而久之,這種作業也成了學生的一種包袱,變得枯燥乏味,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改變常態,把」寫「的作業設計成「說」的作業,即把自己當天學到的內容說一遍給家長聽或同學之間相互「說」一遍給對方聽。這樣既段練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學習興趣,一舉兩得。
三丶布置「問」的作業.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俗話說:因疑而問,因問而開悟,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在課堂上十分注重「提問」,而且把提問延伸到課外,根據學習內容,我把「提問」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具體操作如下:學生給老師提幾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或老師給學生提問,由學生答,或由學生之間進行問答。
四丶布置「記」的作業
這里的「記」不是記憶,而是記錄。在歷史教學中,我每周布置「寫周記」的作業,就是要求學生把本周所學的主要內容和心得體會寫在筆記本上,這種作業也是學生樂意做的,因為一周才一次,可長可短,非常靈活。例如在學《戊戌變法》這一課後,我布置這樣一個寫周記的作業: 請簡單介紹一下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戊戌變法失敗說明了什麼?談談你的感想。作業不難,學生寫得出來。學生寫這樣的周記後,不但鞏固了各知識點,還能提高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還可以使學生進行一次思想的自我教育,明事又明理。

3. 如何進行初中歷史作業的有效設計

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有些老師十分重視上課這一環節,而往往卻忽視了作業的設計問題,歷史作業布置往往是教師課後統一布置,題量大且形式單一,對於「做什麼」「怎麼做」,學生是沒有選擇權的,只有接受並按要求完成。

致使學生對歷史作業感到乏味、厭倦,敷衍應付,一遇到分析題、綜合題、探究題就想翻各類輔導書找尋答案,或者希望老師能直接提供標准答案,這樣的作業其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歷史教師應該重視作業設計,合理布置作業,我認為新課程背景下有效的歷史作業應該以新課標為依據,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力求新穎多樣、面向全體、學以致用,達到有效作業與有效教學的有效結合。

那麼初中歷史作業該如何進行有效設計呢?我認為起碼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嫌燃:一、形式多樣,趣味作業形式多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

作業設計應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系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尋覓真滑手知和增長才乾的成功樂趣。

長期以來,歷史作業形式單調,學生感到死板乏味。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學特徵,注意作業的趣味性,那麼,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增強知識點對學生大腦的「 *** 度」,加深印象,既可以使學生喜愛做作業,又能起到鞏固提高,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

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新課改實踐中,我在布置作業趣味性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我認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歷史作業可以做到新穎多樣,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

根據中學生表現慾望強烈的特點,採用分組或個人搶答、抽簽等多種競賽形式,最後對優勝的小組或個人進行獎勵,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也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除此以外還可以採用游戲、猜謎等學生喜聞樂見的作業形式,使學生在寓教於樂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培養了能力,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因材施教,分層作業因材施教,初中學生由於受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個體差異。

而我們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布置作業是否恰當關繫到教學質量的好壞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高低。

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的作業可以是相同的,但批改指導不能相同。

對學困生盡量做到面批面改,評語多用激勵性的語言,多採用適合其學習狀況、心理、性格特徵的順應性評語,發現進步及時鼓勵。

也可採用「以優帶差」的方法,由於學生之間沒有心理障礙易於接觸,學生相互幫助沒有精神壓力,也易於提高。

在學生相互幫助中不僅能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質量,也能使優秀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還能進一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強學習氣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應給每個學生挑選適合的題目,讓每個學生經過努力都能成功。

」在作業設計中

給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量度和難度,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其各取所需,為每個學生創設一個練習、提高、發展的學習環境,讓全體學生都能在歷史作業完成中得到成功體驗,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發展個性,開放作業發展個性,個性好的教學開放題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造力。

新課程突出的理念,就是在做中學,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個性的發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與他人團結協作的意識與能力。

學生只有通過積極的探索活動才能找到解題的方向,獲得自身的發展。

設計教學開放作業時,要立足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敏銳性和嚴密性,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不僅要用好教材上的開放題,更信者嫌要善於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開放題。

我們的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把學生置於一個動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多元、綜合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自主開放的學習過程。

四、以人為本,生活作業以人為本,生活作業以人為本,人文關懷不僅僅是一種理念,一種追求,更應該付諸於行動,付諸於實踐。

我以為,作業的多少,要看教學內容、課程性質,不管如何練,應貼近社會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去實際、去思考,使他們的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鍛煉他們的智力與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如學完《甲午中日戰爭》這一課後,可以觀看影片《甲午風雲》並寫觀後感。

學完《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後,請學生搜集日軍侵華資料和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否定侵略歷史、篡改歷史的有關資料,結合我國 *** 對此的嚴正立場和態度,寫一篇評述文章。

其他諸如編寫歷史歌謠、編輯歷史專題小報、歷史話劇表演等,學生在眼、耳、口、手、腦的歷史體驗中,在影視、網路、圖書館、博物館的歷史遨遊中,在社區、家鄉的歷史走訪中,關注中華文明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興衰,關注歷史人物和普通人的生活,意識到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學生感到歷史不再遙遠和枯燥,而變得親近和生動,學習興趣油然而生。

五、找准盲區,反思作業找准盲區,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

我們往往造成一種錯覺:作業講評後,學生的作業訂正好了,而且訂正得正確、清楚。

教師感到很滿意,以為學生已經掌握了。

實際上部分學生往往對有些習題仍一知半解,存在著認知上的"盲區"。

因此,加強作業訂正後的反思顯得尤為重要。

它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原因,更可以理順解題思路,積累經驗,提高思維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思的方法很多:如學生自己對作業進行檢查,反思作業的得失;同桌互相探討對不同習題採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題方法,總結一下作業中成功的做法;還可以師生間採用聊天的形式談談作業過程中的感受,說說思考解答中易錯的地方及一些錯誤的思考方法等等。

六、評價多元,鼓勵作業評價多元,鼓勵作業新課程下的教學方式是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也是豐富多樣的,我們可以以靈活多樣的作業及其評價方式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習興趣的創造力。

這樣歷史課的學習也才更有活力和魅力。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多採用激勵式、委婉式、點撥式、祝福式等多元化的作業評語。

如可用「妙不可言」、「真有個性」等激勵式詞語。

又如有個學生的作業相當潦草,在歷史作業後面我寫上了這樣一句話:「你的書法很不錯,不過練的地方不對。

」一則好的作業評語,不但有利於師生的情感交流,而且能激發起學生行為動機,強化良好品質,調節、疏導學生的心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家長對學生的評價可以作為有效的補充。

在以往的評價機制下,特別是農村家庭,家長不了解孩子的學習、作業情況,只以學習成績判斷孩子學習的優劣。

從而導致了學生對學習認識的片面性,只注重學習成績,不重視學習過程。

將評價與家庭評價相結合,杜絕學生在老師面前表現,而在家裡變成另外一個人,從而更全面地評價學生。

可見歷史作業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幫助學生改變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作業過程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從習題的選擇、布置的形式、作業的批改、反饋的策略等,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們去研究、推敲,只有盡可能地優化每一個環節,才能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4. 歷史探究作業過程怎麼寫

一、設計實踐型作業
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喜歡與他人合作。教師根據教學實際,將常規的歷史書面作業轉化為演講比賽、活動策劃、角色扮演、模型製作等形式多樣的實踐型探究作業,這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合作學習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如,在學習八年級歷史「新文化運動」一課時,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設計成角色扮演的實踐型探究作業,讓學生組建成合作小組並搜集有關新文化運動中各個階層代表人物的圖片、言論和著作資料,選定歷史人物,創設歷史情境,依據角色的個性特點和經典話語來模仿歷史人物。表明他們在新文化運動這場思想大解放運動中的政治立場,以歷史情境再現的形式使學生全面深刻地把握新文化運動的過程及歷史意義。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設計思辨型作業
初中學生思維活躍,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並成為他們討論和爭辯的話題。為此,教師可因勢利導,將教學內容設計成思辨型探究作業,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習和理解歷史知識;形成和完善歷史知識結構;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價,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邏輯性、層次性和條理性,使其養成辯證思維的能力,樹立一分為二看待問題的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如,在進行七年級歷史「繁盛一時的隋朝」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成思辨型探究作業,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對隋煬帝和大運河的開鑿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在課堂上進行辯論。通過辯論和教師的引導,大多數學生的看法則會逐步統一:對於隋煬帝的評價,既要看到其在統治後期的暴虐無道,也要看到他在早期統治的貢獻。如,改革吏治、創立科舉制、開鑿運河、興辦學校、開發西域等。而對於大運河的開鑿,一方面,這一舉動勞民傷財,加重了勞動人民的勞役負擔,另一方面,大運河的開鑿溝通了中國南北的交通,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生通過完成這種思辨型探究作業,不僅學到了歷史知識,而且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了客觀、全面看待歷史問題的方法。
三、設計拓展型作業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將教學內容合理地加以拓展和延伸,設計成拓展型探究作業,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基礎上,將德育也滲透於學生作業之中,通過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對於落實歷史課程的三維目標,深化歷史教學的內涵,提高教學質量,完善作業的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如,在進行七年級歷史「輝煌的隋唐文化」一課教學前,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成拓展型作業,要求學生閱讀課文,查閱資料,以《我與隋唐文化》為題寫一篇演講稿,在課堂上以組為單位展開演講比賽,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使他們樹立民族自豪感。又如,在講完九年級歷史「科學和思想的力量」一課後,教師可要求學生在網上搜集有關在近代歷史中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科學技術和重要思想理論及代表人物的資料,而後製作成幻燈片並配上簡潔的解說詞,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交流。通過這種作業形式,引導學生體會科學和思想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良好品質。在精心設計與新課標相適應的初中歷史探究性作業的同時,教師還要研究建立與新課標相適應的作業評價方式。在重視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要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進行多元化、激勵式的評價,以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閱讀全文

與歷史作業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