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應該如何發展北京歷史文化

應該如何發展北京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3-08-04 12:12:42

❶ 結合北京城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談談如何保護北京的歷史遺跡

北京政協:國際化大都市更應重視文化遺產保護

2010年06月09日18:10 來源:人民網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列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人民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王喆)今年以來,在北京市政協圍繞「十二五」規劃協商議政的統一協調領導下,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組織各界委員,會同民革北京市委、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及有關專家學者,共同就如何進一步做好我市古都風貌和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了調研。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作為首都,正日益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推動中國與世界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歷史進程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面對建設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新的歷史任務,如何保護好古都風貌、處理好建設和保護的關系、做到城市風貌古老和現代交相輝映,是近些年來我市面對的一個重大的、全局性的課題。

近些年來,北京在古都風貌和文物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了明顯進步,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同時,我們也認識到:當前我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還存在諸多長期未能解決的難題,在名城保護核心區域,歷史文化環境局部雖有所改善,但多年來整體環境仍在持續惡化,名城保護工作正處於攻堅階段,整體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

一是城市核心區功能過多,人口、交通壓力過大。僅佔全市土地總面積5%的舊城,承載了城市總量50%以上的交通和商業壓力,舊城人口密集、功能過度集中的情況沒有得到好轉,使舊城風貌保護和民生改善的難度越來越大。

二是大量文物保護單位被機關團體和居民佔用。全市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322處,其中中央單位、軍事機關佔用共90處,市、區等其他部門佔用上百處,對外開放的僅占約40%。一些被佔用的文物建築長期得不到修繕,據市文物局反映,有54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三是舊城胡同持續減少。有關研究顯示,1949年北京舊城胡同有3250條,1990年有2257條,2003年只剩下1571條,目前劃定的33片平房保護區內僅有600多條胡同,其他胡同尚未列入重點保護范圍內,數量還在不斷減少。近年來,舊城一些胡同和四合院外來經商務工人員居住增多,管理無序,有可能淪為新的城中村。

四是一些文物周邊環境仍在惡化。大量超高建築不斷出現,「建設性破壞」相當突出,天際線和舊城整體風貌遭到難以挽回的破壞。

五是地下文物不斷遭受嚴重破壞。建設項目很少主動申報地下文物勘探,建設單位施工中發現文物不停止施工甚至拒絕文物執法人員進入現場執法的現象屢有發生,2007和2008兩年,全市從事土方施工的新開工建設項目共有4191項,但只有97個項目進行了考古勘探調查,僅占總數的2.3%,致使大量地下文物在無人知曉的情況被損毀,有關研究單位進行過暗察,有些情況令人觸目驚心。

「十二五」時期,將全面推進「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保護和利用好北京歷史文化遺產是建設人文北京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為此,北京市政協建議:

(一)「十二五」規劃應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列為重要內容,並按照「五規合一」的要求編制規劃:要通盤考慮和統籌解決北京舊城保護的難題,積極發揮城市規劃在空間資源配置上的引導作用,努力探索和開創「保護」與「發展」雙贏的新局面。

(二)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應把舊城風貌保護放在重中之重:一是嚴格控制規劃。在舊城風貌區內,一般不再安排重大建設項目。二是積極疏散中心區人口。要制定疏散城區人口的計劃和目標,把城區人口的疏散、定向安置與改善民生和舊城保護有機結合起來。三是全面治理平房保護區。梳理胡同、院落,採用修繕、翻建、清理等方式,恢復街區、胡同和四合院的原有風貌,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如何擴建和增加容積率上。四是加強對文物周邊環境的保護。

(三)在騰退佔用地上文物方面應有所突破:「十二五」期間,應把騰退被佔用地上文物作為全市文物保護的一個突破點來抓,抓出成效。

(四)在地下文物保護方面應加快立法:應盡快制定《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規定》,列入立法規劃,開展立法調研。

(五)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應強化有效管理、科學管理:統一協調中央在京單位、軍隊和市屬單位,破解當前名城保護多頭管理、缺乏高層協調、工作難以推進的困局。繼續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對本市不同區域實行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指標。強化層級管理。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通過多種形式對領導幹部和廣大群眾開展宣傳教育。真正形成全社會重視和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良好氛圍和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常紅)

更多關於 北京政協 的新聞
· 北京金融產業四大優勢 加快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城市
· 委員建議把綠色建築列入北京"十二五"科技發展目標
· 北京人口總量快速膨脹 結構問題日益凸現
· 北京戶籍老人226萬 應建政府主導社會助老體系
· 北京政協:合理布局三級醫院 鼓勵社會資本辦醫
· 北京政協:把治理「擇校」「亂收費」納入政績考核
· 北京市績效工資落實不平衡 教師流動基本停滯
· 北京市政協建議調控中心城區機動車保有使用
· 北京市汽車保有量413萬輛 增速世界罕見
· 北京政協:十二五間最低工資應達社會平均工資40%

❷ 北京的歷史文化

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城市建築有四個顯著特點:辨正方位、注重風水、講求對稱、突出中心

從燕到清,考察北京歷史地位的變化時,抓住了錯綜和復雜的民族矛盾這一線索,便易於理解,同時也是北京同南京、洛陽、長安的不同之處。

考察歷史上北京的交通狀況,可以清楚地看出以下幾個特點:

(1)北京的主要交通路線呈X形結構正因為自古以來北京的主要交通路線呈X形結構,所以處於X中心點的北京,就成為天然性交通樞紐。

(2)北京是天然性交通樞紐,並且由地區性交通樞紐上升為全國性交通樞紐。遼金以來,隨著北京城市性質和城市功能的改變,即由原來的地區性行政中心幽州,先升為遼的陪都南京,又升為金的首都中都,接著相繼為元明清全國大一統王朝的京師,即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所以北京這一交通樞紐也由地區性的轉變為全國性的。

(3)北京的交通構成比較復雜。從道路形態來看,既有陸路,也有水路,而且水路又有運河與海路之分;既有城市街巷通衢,又有鄉間人行小道。就道路功能來說,既有皇家御路,又有普通商旅之路;既有漕運專路,又有兵家進軍之路,還有官家郵傳驛道。

(4)道路等級高,管理嚴,效益大。金代都門外夾道重行植柳各百里;元代大都城內大街寬二十四步,小街寬十二步;清代從朝陽門至通州、西直門至圓明園、廣安門至盧溝橋等主要官道,都改造成條石鋪砌。諸多事例都說明歷史上北京的道路等級是最高的。

北京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遼、金、元、明、清五代近一千年間,北京的歷史文化特點鮮明.具體體現在三個層次的交融:即農耕文化和牧獵文化的撞擊與融會、京師文化和地區文化的輻輳與輻射、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排斥與吸納.

閱讀全文

與應該如何發展北京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9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