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誰創造了篆書
一、篆書是由倉頡、太史籀、李斯等人創造、發揚光大的。
二、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三、大篆:漢字的古代體之一。它的名字見於漢代著作,與'小篆'對稱。廣義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書體,包括甲骨文、鍾鼎文、籀文和六國文字等;狹義專指周宣王太史籀釐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銘文等。
四、小篆的鼻祖是李斯,戰國時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縣)。後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標准書體小篆。現存於西安碑林的《嶧山碑》,系宋代摹刻。所書的刻石多已毀沒,存世的原石僅兩塊。相傳秦代金、石刻文都出自李斯之手。百廢待興,因此秦國有眾所周知的七個同一,其中文字長短常重要的一項,而李斯的小篆便是在秦國原有篆書基礎上統一八國文字的結晶。金刻有權、量、詔版,石刻有嶧山、泰山、琅琊台、之罘、碣石、會稽。因而秦代書法最聞名的便是以秦小篆書體所書之刻石文字。李斯所處的秦代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將戰國時期的混亂局面一掃而平。李斯後為趙高所誣,腰斬於咸陽,時年約七十歲。端莊、凝重乃至有幾分肅穆之感的秦刻石,向我們揭示出當年在中心集權獨裁統治下秦帝國的概況。統一後的秦國強盛異常,表現在書體文字中也必定與之相適應。
㈡ 篆體字的歷史 從什麼時候人們開始寫篆體字
篆體字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㈢ 篆書是在那種歷史背景下創造的 A 文景之治 B 秦世皇統一六國之後 C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 D 胡
B,秦統一六國後才採用的,
㈣ 大篆,小篆 隸書 楷書 分別是什麼朝代起源的
大篆
西周後期,漢字由甲骨文發展演變為大篆。
大篆,也稱籀(zhòu)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礎。大篆,一般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流行於西土秦地的漢字,相傳這種字體為周宣王時太史籀所著,故而又稱為「籀文」。大篆的形體結構比六國古文一般要規整和繁復,它上承西周春秋金文,下啟小篆,發展脈絡是清晰可辨的。大篆文字的代表字體是唐時出土的「石鼓文」。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體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范,就成一種新的字體—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隸書
關於隸書的產生,有傳說為程邈所創。程邈是秦朝的一個徒隸,因得罪秦始皇,被關監獄,他覺得獄官的腰牌用篆書書寫很麻煩,就化圓為方,創出一種新書體。秦始皇看後很欣賞,不僅赦免他的罪,還封他為御史,並規定這種字體以後在官獄中使用。因為這種新書體起初專供隸役使用,而程邈又是徒隸,所以被稱之為隸書,或謂佐書、佐隸。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而已,因為,實際上任何一種代表性書體的產生,不可能憑空出現,不可能是朝夕間可以完成的事情,只能經過一段相當的時間的漸變,逐步成型;至於某個人的貢獻,一般只是綜合整理、集其大成。隸書如此,楷書、行書、草書等的產生過程,亦是如此。
考古實物資料證明,戰國至秦代的簡牘墨跡,簡化的和草化的篆書已然司空見慣,筆畫減少,字形有長圓變為扁方,除上述「純隸」之外,很多字的收筆開始出現捺腳波磔,稱為「秦隸」(有「秦隸」之名,以區別於成熟期的漢隸,漢隸又有所謂古隸及八分等稱謂,不必細分)。長沙馬王堆帛書(如《老子甲本》和《老子乙本》)、銀雀山漢簡以及居延漢簡等大批墨跡書法,已有明顯隸意,此則不但展露了由尚帶篆意的渾朴的古隸如何演化到勁秀灑脫的標准漢隸的這一過程,也讓我們真切地領略到了漢人隸書的風采。戰國末期至秦間,隸書雖已露端倪,在民間也已使用,但隸書獨立地佔據統治地位,卻在兩漢,尤其在東漢,漢桓帝(147—167年)至漢靈帝(168-189年)間,當為隸書的全盛期。
隸書的產生,同後來的楷書、草書的產生一樣,乃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大變革。倘若從文字史的角度看,隸書的出現,結束了以前古文字的象形特徵,跨進了書寫符號化的疆域。從書體史上觀看,隸書則上承篆書,下啟楷書,是書體演化的一大關捩。隸書的用筆,突破了篆書用筆單調的束縛,點劃分明,方圓相濟,輕重有致,尤具代表性的主筆捺腳——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此外,漢隸的雄強朴茂之風格,正從一個側面反射出大漢帝國的壯闊景象。可惜,如此精彩紛呈的藝術,它們的創造者們,那些當時書丹的書家們,沒有留下姓名,連相關的史料記載也少得可憐。
劉勰《文心雕龍·誄碑》雲:「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樹碑,當然是正經事,所以其書法風格莊重肅穆,當在情理之中。而漢簡墨跡書法,則殊有不同之處,雖然也不失其謹嚴大度,但是畢竟隨意些、自然些,於是,我們便可以真切地看到了漢人隸書的真面目,揣摩書家當時落筆時章法、結體以及用筆、用墨的諸般奧妙。尤其令人驚喜的是,在這些漢簡墨跡中,已經有了成熟的章草書和類似楷書、行書的東西,這則透露了魏晉楷書和晉人行草的消息。
除了這些珍貴的墨跡實物之外,漢隸中最具價值的,莫過於大批的東漢碑刻。
西漢碑刻如《五鳳刻石》,與當時簡書面目相彷彿,逮及東漢,隸書爐火純青。彼時樹碑之風甚烈,加之寫手之層次多端,遂使各地碑刻隸書面目豐富無比。《張遷碑》、《張壽碑》、《曹全碑》、《鮮於璜碑》、《禮器碑》、《史晨碑》、《孔廟碑》、《朝侯小子殘石》、《楊叔恭殘碑》、《熹平殘碑》、《乙瑛碑》、《衡方碑》、《夏承碑》、《張景碑》、《石門頌》、《西狹頌》、《孔廟碑》、《華山碑》、《封龍山頌》、《韓仁銘》……等等,各臻妙絕。
這些隸書雖然都是以稱作「蠶頭燕尾」的波筆捺腳為主要造型標志,但能各具特徵特色,拉開距離,這不得不令人驚嘆於漢人的藝術創造力。隸書僅就一種書體而言,在東漢獲得了中國書法史上空前絕後的鼎盛期。漢代實在是中國書法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段黃金季節,尤其是隸書。近人康有為極力推崇漢隸,他在《廣藝舟雙楫》中寫道:「書莫盛於漢,非獨氣體所高,亦其變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飛白,劉德升作行書,皆漢人也。晚季變真楷,後世莫能外。蓋體制至漢,變已極矣。」
除了作為主宰的隸書,在秦篆的基礎上,漢代篆書也有所發揚,如《開母廟石闕銘》、《袁安碑》、《太室石闕碑》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漢碑碑額,亦篆亦隸,開裝飾風一路。至於《祀三公山碑》則尤獨特,篆而參隸,峭拔奇聳。
另有一些刻石和磚刻,如《公羊傳碑》、《「急就」磚》等,亦引人注目,它們在為研究書體演化提供旁證的同時,還給我們以啟示,出自民間書家的書法,其質朴不雕、天真率直,於法度謹嚴的傳統之外別開生面。磚刻之外,漢代瓦當亦是中國書法史的珍寶,誠如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所雲「秦漢瓦當文,皆廉勁方折,體亦稍扁,學者得其筆意,亦足成家」。
㈤ 歷史小篆
篆書分很多種類 我詳細的給你介紹下吧 不是簡單的誰創造的是有其歷史演變發展過程了.草篆 草率急速寫就的篆書,故名.有省簡結構、糾連筆劃的特點.清·阮元《積古齋鍾鼎彝器款識》卷四《乙亥鼎銘》:"草篆.可識者惟'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實尊鼎用孝享'等字,其餘不可盡識,則以其恣意簡損之故耳." 古篆 有兩義:(1)泛指"古代篆書"如清桂馥《續三十五舉》:"宋人間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變態."(2)指上古文字,如明趙宦光《寒山帚談》卷上《權輿一》論'九體書':"二曰古篆,三代之書,目見(左目右見)於金石款識." 古文(古文篆) 有三義:(1)廣義,從文字學的角度說,泛指甲骨文、鍾鼎文、石鼓文、古陶文、古泉文和小篆,是為'古文'系統,與秦、漢後以隸、楷為主的'今文'系統相對稱.(2)指殷、周或更前的上古文字.(3)專指晚周、六國所用文字.小篆 篆書之一,與'大篆'對稱.亦稱'秦篆',意指秦始皇統一天下文字而命李斯所制也.小篆筆劃圓轉流暢,較大篆整齊.秦時刻石如《泰山》、《嶧山》、《琅琊台》等,傳為李斯所書,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陽冰、五代徐鍇與清代的鄧石如均是小篆大家.玉筋篆 筆劃豐腴如玉筋的篆書,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書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陽冰.鐵線篆 筆劃纖細如線而剛勁如鐵的小篆,如唐·李陽冰《謙卦碑》.'鐵線'之名,一說取象於'鐵線草'.其葉柄細長而黑,有光澤,似鐵為之.夏篆 傳說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稱也.從考古實物來看,尚未發現確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則必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會夏篆之說,凡此種種,皆依託之偽說.周篆 周代的篆書,指鍾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統文字.因小篆又稱'秦篆',故大篆對稱'周篆'.秦篆 即'小篆'.唐·張懷瓘《書斷》卷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皆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秦篆簡直,如《嶧山》、《琅琊台》等碑是也?漢篆 漢代的篆書.多為小篆,而體格近方,筆法近隸.一般在莊重的場合和金器上使用.唐篆 唐代書家所寫之篆書.有大、小篆多種,以李陽冰為代表篆書的演變大篆,從漢代以來,一般人都認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時太史籀所造.如漢書藝文志載史籀十五篇,班固註:「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許慎也說:「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古文或異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損而成,故大篆又稱為「籀文」.因此後人都認為大篆是古文之後的一種形體了.大篆字體,在傳世的石刻文字,當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種石器,無疑是中國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遺物.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寧波的范氏天一閣藏宋拓本.石鼓文的字體,大致介於周金文與秦小篆之間.可知確是秦始皇以前之物,應當是屬於籀書的系統.相對小篆而言,可稱為大篆,是大篆文字的代表作.其字體類小篆而較繁復,似宗周彝器而較端整,堪稱為典重嚴整.康有為在其《廣藝舟雙楫》一中稱石鼓文為:「金細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體稍方扁,統觀蟲籀,氣體相近,石鼓既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可謂贊賞之至.石鼓文向為藝林所寶,但北宋以後,帖學大興,少人臨之,直至清代中葉以後,考古尊碑之風復熾,石鼓文字,尤為書家推重.吳大,能得其典重嚴整韻致.吳昌碩則發其遒古為雄拔之氣.兩人書法,皆雄視當代 為後世所重.。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秦小篆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體,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有利於統治,在文字上進行了改革,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
李斯被稱為小篆的鼻祖。《書斷》論曰:「畫如鐵石,字若飛動,斯雖草創,遂造其極。」其傳世書跡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等。
李斯將小篆的形體的開體與寫法制定以後,為了推廣到全國,李斯、趙高、胡毋敬等人編寫用標准字體──小篆來書寫的的識字課本,比較著名的是《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成為了兒童的啟蒙教材。
此外還用小篆來書寫皇帝的詔書及到處以小篆刻石來歌功頌德,使小篆廣為流傳。
秦小篆的特點是在籀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廢除異體而創,統一了全國的文字。這種書體更趨簡化,線條園勻,字呈豎勢。是我國漢字的一大進步,也是漢字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為後來楷、隸、行、草諸書的變革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鑄造在鐵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從目前所見的實料看,秦小篆一般鑄造刻在鐵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貨幣、詔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結字端莊,分行布白工整,為小篆的精華和代表。
歷史的小篆寫法如下: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篆】 篆書分大篆和小篆。
「大篆」: 廣義指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戰國時期通用的六國文字。狹義專指籀文。
「小篆」承接「大篆」而來,流行於後世時又叫秦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鞏固政權,發展經濟與文化,秦王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書同文」,把原來六國通行的各種同義而不同形的異體字和繁難的文字廢除,規定以小篆為全國統一的標准字體。
從書法上看,它的筆畫基本上粗細均勻,而且圓潤,很像筯,因此又稱之為「玉筯篆」。字形略長,注重均衡, 對稱。
如《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等,相傳是秦朝宰相李斯寫的。如圖(從左至右)1《琅琊刻石》(點擊放大看)。
【楷】 筆劃平正,結體整齊,工妙於點畫,神韻於結體。 平正而不呆,齊整而不拘。
古人說:「楷法欲如快馬入陣」,「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要的是嚴整飄揚、犀利飛動。
楷書筆劃有規律的發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筆法。
一切楷書的筆劃,都概括於八法之中。每一點劃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筆劃互相呼應的。
永字的八個筆劃按其所處位置各有名稱。楷書起止三折筆,運筆在中鋒,是楷書的典型筆法。
古人說「真多用折,……折欲少駐,駐則有力。」運筆中鋒則多遒潤。
如圖2「永字八法」。 【行】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
它產生於後漢,最早以行書著名的書法家是後漢的劉德升。 行書是楷書的簡便寫法,既不像楷書那樣拘謹,又不像草書那樣難識,因此顯得流美而平易,最為群眾所喜用樂見。
行書是流傳最廣,應用最多的一種書體。其中較工整兼有楷意的叫「行楷」;較草而兼有草意的叫「行草」。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就是有名的行書帖。 如圖3《蘭亭序》。
【草】 草書有「章草」、「今草」、「大草」、「狂草」之分。「章草」:早期的草書,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
「章草」是今草的前身。所謂「今草」,是相對「章草」而言的。
它是保持了章草的結構簡約的特點,而在用筆上加重了鉤連與圓轉,使字書寫起來流暢連綿。 如果「章草」是隸書的草寫簡寫,那麼「今草」就是楷書的草寫簡寫。
較著名的帖如:王羲之的《十七帖》,孫過庭的《書譜》等;今草中的「大草」、「狂草」,如張旭的《古詩四帖》,懷素的《自敘帖》等。如圖4《古詩四帖》。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 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叫'『秦篆」,通行於秦代。
形體偏 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秦權上刻制 的小篆,據說是李斯書寫的。
小篆是在秦始皇 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 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康熙字典上對所有的字還注有小篆寫法。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實行了 「書同文」的政策,便由李斯等人整理 文字,改變字體。
在統一六國之前的 文字是大篆,統一後稱為「小篆」或者是「秦篆」,它是在大篆上簡化的一種 文字。小篆以李斯碑刻為代表,現在 存於西安碑林。
當時秦始皇身體力行 推行小篆,為此他巡遊各地製作石刻。「小篆」比「大篆」更加整齊,它的 象形意味逐漸削弱,使文字更加符號 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 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
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 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 形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眾多的情況 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㈥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分別是什麼時間形成的
1、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2、金文之始,實在盤庚遷殷後,距今約3300年。
3、小篆又稱秦篆,是秦統一後經過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種通行書體,距今約2200多年。
4、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距今約2200年。
5、楷書的產生,緊扣漢隸的規矩法度,而追求形體美的進一步發展,約形成於漢末、三國時期,距今約1900多年。
6、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距今約2000多年。
7、行書出現的時間大約同八分楷法差不多,在漢末即有雛形,距今2000多年,直至晉朝王羲之的出現,才使之盛行起來。
(6)在什麼歷史背景下創造了篆書擴展閱讀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金文是中國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體的總稱。金文可略分為四種,即商朝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東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漢金文 (前221年~前219年)。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草書分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在狂亂中覺得優美。從草書的發展來看:草書發展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