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貴陽機場廁所洗手池布滿化石,距今有多久的歷史了
最近,貴陽機場廁所洗手池布滿化石的消息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經過鑒定確定為4.39億年前志留紀早期的石阡擬殼房貝,誰會想到在這個不起眼的洗手池上居然會存在著幾億年的化石。
現在我們知道貴陽機場洗手間里的化石居然是來自於距今4.39億年前的早志留世時期,而且很可能是一場颶風甚至是一場海嘯的遇難者。雖然這些化石距離現在的年代比較久遠,但它們的價格卻並不貴,而且還是十分美觀,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入手一塊。
⑵ 石阡縣的建制沿革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縣於今縣境西部,屬象郡。
漢代,屬夜郎國、牂牁郡地。
梁武帝天監年間,置建昌縣,侯景叛亂後,僑置夜郎郡,隸武州。
隋開皇元年,廢南陽郡置壽州於石阡。
開皇十八年,改壽州為充州。
唐武德三年,復置充州。
武德四年,重置夜郎縣。
唐貞觀四年,置夷州。
宋大觀三年,復置都上縣。
元世祖至元年間,置石阡軍民長官司於今治所。
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置石阡府,分轄龍泉縣及石阡、苗民、葛彰葛商3個長官司。
清順治十六年,仍領上述1縣3長官司。
康熙二年,廢葛彰葛商長官司。
乾隆七年三月,石阡府分設7里。
民國元年,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建立,初沿襲清制。
民國二年,貴州設立都督府和行政公署,實行軍民分治。
民國五年,公署知事將全縣劃分為6個區,石阡縣分為10個區。
民國十六年,直屬貴州省。
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下令改縣公署為縣政府,石阡縣為二等縣。
民國二十四年,國民黨改組貴州省政府,實行行政督察區,石阡劃歸銅仁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重新調整行政區域,
民國三十二年,石阡實行新縣制,設置鄉鎮保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1月15日,石阡解放,石阡縣人民獲得了新生。
1950年2月8日,石阡縣人民政府成立,隨即將民國時期18鄉鎮劃為3個區分轄,設立區公所。7月,改置3區為6區1鎮。
1951年2月,改置湯山鎮為城關區,同年將區公所改稱為區人民政府。1953年,縮小鄉、村行政管理范圍,將石阡縣劃為80鄉1鎮,區治不變。
1956年1月,中共石阡縣第五次黨代會作出決定,進行並鄉工作。
1961年,撤區並社,將7個區改為區級人民公社,45鄉鎮為管理區。
1962年,恢復區的設置,設6個區調整公社為27個。
1963年,恢復7個區治,將27個公社增至43個。
1967年3月29日,石阡開始「文化大革命」。
1967年4月2日,「石阡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1970年起,屬銅仁地區至今。
⑶ 石阡屬於哪個城市
石阡縣在貴州省銅仁地區。
石阡縣城,也是依水而建,老城在水之陰,山之陽,也有古鎮風貌,小街老巷古色古香,風貌依舊,站在這里盡可遙想當年風光。
可游覽的地方有溫泉、鴛鴦湖、萬壽宮、凱峽河漂流、樓上古村、民族文化村、佛頂山等。
石阡素有「泉都」之稱,「溫泉」——成為了石阡的標志,石阡擁有非常豐富的地熱資源,全縣已知的熱礦泉有13處,19個出露點最有名的是城南溫泉,城南溫泉也叫「石阡溫泉」,坐落在縣城南端龍川河的東岸。
「鴛鴦湖」位於湯山鎮,離縣城僅18公里左右,景區內森林密布、峽谷幽深、清溪淺流,是亞洲鴛鴦最大的聚集地。可泛舟,可釣魚,觀鴛鴦。要包車前往。
凱峽河漂流,離縣城20公里,交通方便。平時55元/人。8公里,漂3.5小時,橡皮筏,乘兩人。
萬壽宮是江西會館的別稱,顧名思義,也就是江西人在省外修建的一種公共建築物,供贛籍人士在當地聚會或寄居用。石阡縣萬壽宮始建於明朝萬曆初年,佔地3800平方,院中帶院、宮中套宮、牆內有牆,較為獨特。在縣城內。
堯上民族文化村和樓上古村落是石阡縣推薦的旅遊景點依山傍水,富於文化。要包車。
佛頂山具有「動植物基因庫」之稱,其主峰坐落在石阡縣境內甘溪鄉南部,海拔1869米,據說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岳之煙雲,峨嵋之清秀、雁盪之怪石」。在堯上民族文化村旁邊。
⑷ 石阡溫泉群的歷史
溫泉於人之身體健康,受益匪淺。關於溫泉的起源,當地有神話流傳。從前,一勘輿家由雲南驅趕火龍,行抵石阡,見山水幽美,物產豐富,人民勤勞儉朴,不忍離去,乃將火龍鎮於江底,尾在雲南,頭在石阡,從地下噴出溫泉,利民浣浴。勘輿家臨終前,囑將其埋葬於溫泉北面小山上叢林間,罩以三層石塔,永鎮火龍於其下,為石阡萬民世代謀幸福。溫泉所臨江河,乃有龍底江或龍川河之名。
約16世紀前,溫泉尚無建築物覆蓋,人井為池,始濯於雲蒸日照之中,舊志稱為溫泉浴日。溫泉初具規模,始於明萬曆三十年(1606年)冬,由雲南人江大鯤任石阡知府所創建,距今393年。自此以來,歷代官府百姓幾經籌款改擴或重建,終於形成設施完善、規范宏大和集洗浴、游覽於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據《貴州通志》載:大者如盤屋,小者中有石門,環為太極,可供出入,而景象尤奇。1920年,始建簡易女塘,乃有上、中、下三塘及官塘,為官僚紳士所用;中為男民塘,系後來掘地。有銘碑豎於官塘院中:泉溫可濯,水清可鑒,男女有別,德不逾閑。碑文書法造詣高,隸書陰刻,明快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