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的記憶,中國古代怎麼記載年份
中國古代記載年份的方法:
一、干支紀年,這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干支是天乾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符號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符號叫地支。
二、年號是我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名號。用年號紀年,是從漢武帝開始的。漢武帝在位54年,共用了11個年號,但前面的五個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都是後來才追加的,他本人親自定的第一個年號是「元封」。
公元前111年,即他即位30年的夏天封禪泰山後,下詔將第二年定為「元封元年」。從此以後,新皇帝即位,都要確定自己的年號。元代以前,一個皇帝一般有多個年號。明清時期,一個皇帝基本就用一個年號,即一世一元。年號紀年不僅是我國的一種紀年法,而且還影響到朝鮮、日本等國。
(1)歷史怎麼記住年月日擴展閱讀
干支歷是一種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乾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歷法。十天乾和十二地支進行兩兩搭配組成60組不同的天乾地支組合,用以標記年月日時的歷法。
干支歷主要由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干支紀時四部分組成。干支歷將一年劃分為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古代天文學稱北斗星斗柄所指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轉而依次指為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
根據我國古文獻文記載天皇氏時代已發明干支,這一發明影響深遠,後世用於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在後來的傳承中,黃帝時代(有說是漢代)把干支之名簡化為一個字,在《史記》《爾雅》等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不過《史記》與《爾雅》的版本不一樣。簡化後的「干支」。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干支歷主要由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干支紀時四部分組成。
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年長即回歸年,一節一中為一個月。干支歷通過天乾地支論若干恆星、太陽與地球的關系,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內容。
Ⅱ 歷史時間總是記不住怎麼辦
記時間其實很容易,
首先一定要有興趣,其次最好能把零散的歷史事件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時間軸。我看歷史的時候喜歡看大事件表和地圖,對著看容易記住。畫時間軸,畫圖表歸類,仔細也好,潦草也罷。看得懂就好。
舉例:
(一)【同一年,相互聯系記憶】
1453年,奧斯曼攻陷君士坦丁堡。
同一年,英法百年戰爭結束。
1564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出生。
同一年,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出生。
1642年,伽利略去世。
同一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出生。
1799年,清乾隆皇帝去世。
同一年,美國華盛頓總統去世。
(二)跨時間的歷史事件,成串記憶
法國大革命
1789年7月14號 攻佔巴士底獄——1799年11月9日 「霧月政變」
緩猜比較重要的時間點對應事件
1789年7月14日 攻佔巴士底獄【爆發】
1789年8月26日 《人權宣言》發布
1789年9月 《1791年憲法》 確立君主立憲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3年1月 處死法王路易十六(雨果《九三年》)
1793年6月 雅各賓派掌權
1793年秋 羅伯斯比爾為首的公安委員會推行「恐怖政策」
1794年7月27日 「熱月革命」【法國大革命高潮階段的結束】
1799年11月9日 拿破崙發動 「霧月政變」
大概的重大事件,以及各種憲法、共和國名稱,集中起來記憶。
(三)相互比較,容易記憶
簡單梁返地說,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的歷史可以重合在一起,因為它們相對應很好記憶,中間的百年戰爭,七年戰爭,以及後來的一戰、二戰。重合起來比較,也很好記憶、
(四)找趣味點記憶
小時候看報紙機到現在的一個知識,馬克·吐溫的一生與哈雷彗擾渣型星的周期是重合的。
1835年-1910年 哈雷彗星周期是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