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看待近代中國歷史上的教案

如何看待近代中國歷史上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6 17:15:51

① 你如何看待中國的近代史

1840年英國對華發動了鴉片戰爭,次年八月,清政府在英國的脅迫下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逐漸淪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與西方強國的矛盾,由暗地轉為公開,由商業矛盾轉為全面矛盾、由小的矛盾轉為重要矛盾。這是一個弱而大,已經腐朽的封建大國,與一個正處在上升趨勢的強大的資本主義帝國的力量對比發展的必然。這場戰爭使西方列強看清了表面似乎強大的封建中國的弱點,戰爭的血腥引來了殖民主義者 的貪欲的膨脹。他們用武力為商業的發展開拓道路,用文化的侵入為他們的勝利提供精神的保證。一幅殖民中國的歷史畫卷就由此而展開了。在後幾十年,幾乎每一個資本主義強國,包括新出現的資本主義強國如日本,都進入中國,開始實現他們的殖民夢想。然而中國並沒有完全淪為全面的殖民地,這倒不是強國們的良心所致。究其來有這樣幾個原因:(1)列強之間互相爭奪,任何一個單獨的資本主義強國沒有實力獨立吞並中國,同時誰也不想放棄,出現了互相爭奪的局面。如日俄戰爭,就是在中國土地上發生的另外兩個國家的戰爭。(2)列強之間的矛盾加劇,特別是新舊帝國主義的實力發生變化引起了內部矛盾,如德國對歐洲國家的矛盾,日本對歐美國家的矛盾。眾強之爭是造成中國的半殖民的重要原因之一。(3)中國人民的反抗。有著幾千封建文明、心理上一直自認為中國是世界最強大國家的中國社會主要階層,如官僚、士、農、商等社會群體在心理上,盡管他們既沒有接受失敗的事實,又沒有作好學習與追趕資本主義的准備。但在與西方文明的碰撞中,具有傳統反抗精神有中國人民,大多數人本能地選擇了反抗道路。封建文化、民族傳統是中國人民選擇反抗道路的文化和心理基礎。在力量方面,由於中國絕大多數人對西方列強的實力不了解,加之中國在鄰國中的長期歷史霸主地位,使大多數中國人仍然相信中國的強大,這是他們局限於反抗的力量基礎。當然,他們沒有想到,也無法想到與他們對抗的是一種不同的文明,這種文明是他們沒有辦法用封建文明來戰勝的。當時的中國人在反抗西方列強中,出現了西方人認為很可笑的、愚昧的東西,如「刀槍不入」的神功,用婦人的衣物阻擋子彈等荒誕行為。這對於了解中國文化的人來說,一點也不可笑,這些正是中國封建文化的產物,這也正是中國的敗因之一。但是,這些不能是否認他們反抗的正義的根據。我們要承認的是戰爭畢竟比其它任何空洞的說教,更能教育和促進一個民族國家的奮斗精神。中國人民一方面反抗西方列強的殖民化進程,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對西方文明的了解、學習、引進。這種既斗爭又學習,既學習又有斗爭,相互交錯形成中國近代史的又一個側面。我們要告訴人們的是:文明與文明的交流,並不象一些書齋里的先生們所自認為的那樣溫文爾雅,實際的交流是十分復雜的、動態的、客觀的,是矛盾的不斷展開和不斷解決,這或是書齋先生們所不能理解的多餘---歷史的闌尾。 中國近代對外反抗戰爭,基本上是以中國失敗而告終。某些人以為這些反抗是不必要的(就象主動打官司打輸了的人,後悔不該打官司一樣),為什麼這些某些人認為不必要的反抗實際產生了呢?書齋里的先生們是不喜歡作這樣的實際研究,他們沉浸在對歷史的遐想中,通過想像力來解決這些歷史的迷團。對於不反抗,全面接受列強的條件會產生什麼了的歷史後果?這本來是反歷史的觀點,無可討論。但是,這種唯心主義的歷史觀在中國仍然有一些市場,對此作一些想像對某些人有教育意義,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正好歷史上有這樣的例子,如印度就全面接受了英國的統治,統治的結果,先進的英國給落後的印度帶來了什麼?大家可以認真作出自己的對比研究。一個肯定的結論:即英國沒有給印度帶來強大,反而在臨走之前分裂了印度,造成了南亞次大陸的長期戰爭。我們要問,是什麼引起中國人民的反抗,是對西方先進文明的拒絕?還是對自己利益的本能保護?如果是前者,拒絕先進文明,本身是自絕發展之路,這與歷史上中國人民學習和引進西方文明的具體史實,如洋務運動相抵觸。問題的答案一定是後者,雖然列強強迫清政府接受了不平等條約,但是普通中國人和許多士族、官員們沒有從心裡接受這一不平等條約。對他們違背和實際拒絕不平等條約的行為應視為一種反抗形式。列強將不平等條約作為對中國征服的一種標志是必然要嚴格執行的。每一次拒絕行為會引來新的戰爭,新的戰爭產生新的更不平等的條約。到這時,弱者已經沒有了任何實力維護自己的道義,反抗好,不反抗也好,都不影響征服的繼續進行。一些書齋先生們不能理解這種壞結果的反抗,而這恰恰是列強要做到,他們正要通過這樣的反復報復徹底消滅中國人的反抗。然而中國人反抗了,這種反抗也是列強所預料到的,正是這種反抗延緩了列強的殖民化進程,加速了清王朝的內部矛盾集中,最終摧毀了這個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中國人民反抗列強的意義是什麼?這個意義就是失敗,它證明了中國人民已經不能夠在封建王朝中繼續生存了,封建文化已經徹底破產,我們必須迎接新的文明的到來,必須打破封建王朝,建立新型的現代國家。如果沒有這些反抗,全面接受不平等條約,中國殖民地就必然,我們必須接受列強對中國人的安排,這不僅是中國的恥辱,也是人類文明的恥辱。作為人類不光彩的一面,殖民主義時代已經過去了,人類的文明已經進步到世界各國共同進步的新階段,一些殖民時代有遺老遺少們拒絕進步,與人類文明發展方向對抗,他們是不得人心的!!

② 如何認識中國近代史怎樣分析其主題和主線

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與「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而斗爭的歷史,即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這就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主題。

近現代以來中國歷史主線共有四條:

一、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擴大國際參與、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進程

二、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民求強求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三、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爭取和實現人民民主的歷史進程。

四、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向西方尋找真理、選擇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當代發展的歷史進程。

(2)如何看待近代中國歷史上的教案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是從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中國歷史。歷經清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③ 談談對中國近代史的認識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和光榮並存的歷史,是一部中國人民不懈抗爭的歷史,其中涌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以及事跡。

鴉片戰爭,西方以其船堅炮利敲開了古老的中國的大門,從此以後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開始了和外國侵略者不屈的斗爭,一次次救亡圖存的事跡相繼上演。

近代的主題是反侵略、求民主。為此,中國社會各階級都在探索。

1.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提出《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義和團運動,提出「扶清滅洋」。結果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失敗了。說明農民階級不能救中國。

2.地主階級:林則徐、魏源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抵抗英國侵略。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自強求富,「中體西用」。甲午戰敗,宣告洋務運動破產。說明地主階級不能救中國。

3.民族資產階級改良派,康梁掀起維新變法運動,想走君主立憲道路。慈禧太後發動戊戌政變,鎮壓了維新運動。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民族資產階級革命派,孫黃等領導的辛亥革命,想建立美國式的民主共和制度。結果辛亥革命的果實落到袁世凱手中。說明資產階級共和國在中國行不通。

4.工人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走俄國人的道路,最終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改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開辟了中國的新紀元。


(3)如何看待近代中國歷史上的教案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此時期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在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革命對象和任務性質。

在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

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④ 如何看待中國的近代歷史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喪權辱國的歷史,但也是一部民族斗爭的歷史。
一方面,近代中國收到外來侵略,清政府和舊軍閥對外賣國求榮,對內鎮壓人民運動,壓榨人民,使中國的近代資本主義工業,農業,資本主義經濟都造成了不利影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中華民族遭受了巨大的劫難。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逐漸覺醒,中國也逐漸由封建主義向近代的先進政治制度過渡,先進的思想文化也傳入中國。外來侵略打開國門,使中國重新解除世界,融入世界。外來科技和經濟率先進入中國,後來中國開始效仿外國,中國建立了工業基礎,民族資本主義開始發展。外來先進的思想文化也傳入中國,封建主義開始解體,先進的資本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陸續傳入中國。這為新中國的成立和中華民族的崛起振新打好了經濟思想文化基礎。

⑤ 30分求你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建議和評價

(一)堅持「課堂講授」與「課外自學」相結合。

(二)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三)堅持「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

(四)堅持「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相結合。

(五)堅持「思想教育」與「人格塑造」相結合。

學習方法:

1、詳讀教材

考試最大的特點是統一性和規范性。其命題和判卷標準的擬定嚴格依據指定教材(教學大綱的具體化)內容。考試題的應答應該是「再現教材」。基於此特點,要求必須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學大綱。

2、以題為干

注意在每一章節,甚至節下小目的學習中,抓出問題點,即以問題(比如,設定為簡答和論述題)作綱,做到提綱挈領,回歸問題。

3、邏輯記憶

本門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但歷史課特點明顯,涉及諸多事件、人物、年代等,因此較多的記背是必須的。但死記硬背不行,那就必須用邏輯記憶法,即尋找有關聯的東西聯系起來記背。比如,中國近現代史上涉及中國共產黨的會議教材寫了很多。

共三次,「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又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在1949年以前和以後具體表現是不一樣的,需要跨章進行聯系記憶,這樣效果才好。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近代中國歷史上的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