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雲岡石窟的歷史由來
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開鑿石窟五所,現編號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
一千五百年來,雲岡石窟由於受到風化、水蝕和地震的影響,毀損較為嚴重,解放前也遭到人為破環,據不完全統計,被盜往海外的佛頭、佛像竟達一千四百多個,斧鑿遺痕,至今猶在。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對雲岡石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維修工程,使古老的藝術寶庫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遺產價值: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雲岡大佛
② 雲岡石窟的歷史和由來
歷史和由來: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開鑿石窟五所,現編號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
③ 雲岡石窟的歷史和由來
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471年),著名高僧曇堯主持在京城西郊五洲塞開鑿的五個石窟,編號為16日至20日。 是當時出土的最早的。 所謂「潭瑤五窟」。 其他主要石窟大多在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建成,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
1500多年來,雲岡石窟歷經風化、水蝕、地震等嚴重破壞。 解放前,也曾被人破壞過。 1400多件,斧鑿的遺骸還在。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對雲岡石窟進行了多次大型維修工程,使古藝術寶庫得到妥善保護。
遺產價值:
雲岡石窟生動地記錄了印度和中亞佛教藝術發展到中國佛教藝術的歷史軌跡,反映了中國佛像逐漸世俗化和民族化的進程。 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合。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端。 雲岡中期在石窟中出現的中國宮廷建築風格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式佛龕,被後世廣泛用於石窟寺的建設。 雲岡石窟後期石窟的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了濃郁的中國建築裝飾風格,體現了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④ 雲岡石窟的歷史和由來是怎麼樣的
當時著名的高僧曇曜就選擇了鍾靈毓秀的武州山,開鑿了雄偉壯觀的曇曜五窟,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徵的曇曜五窟。
平面為馬蹄形,穹隆頂,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朴的造像作風。其雕刻技藝繼承並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並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創造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
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