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要怎麼寫歷史調查報告
關於歷史調查 報告 究竟要怎麼寫呢?以下整理了關於歷史調查 報告 範文 格式和關於歷史調查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關於歷史調查報告怎麼寫?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
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
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_關於_的調查報告”、“關於_的調查報告”、“_調查”等。
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陳述式如《東北師范大學碩士 畢業 生就業情況調查》,提問式如《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查的對象、范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於“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范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__建設實踐思考》等。
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 方法 ,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
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
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 經驗 ,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
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 總結 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歷史實踐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
注意是社會生活的變化...
服飾的變化、飲食結構的變化、住宅的變化;婚姻風俗的變化、喪葬禮俗的變化、其他社會風俗的變化。
探討影響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因素輪船、鐵路、汽車、飛機等;了解電報、電話等通訊工具的發展,認識交通通訊技術的進步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互聯網逐漸普及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 。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 教育 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後,奧運大幕將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附:關於歷史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歷史和 文化 古跡保護的調查活動
——以慈溪市龍山鎮虞氏舊宅為例
摘要: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而歷史文物一方面能為人們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生活,有其獨特的意義,另一方面,也能促進人們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提升文化品位。因此,以名人故居為主的歷史文化古跡成為大眾熱衷的景點已不足為奇。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報道顯示,歷史文化古跡成為景點的同時也不斷遭受著破壞。本次調查以慈溪市龍山鎮虞氏舊宅(虞洽卿故居)為例,結合實踐中對景區的觀察,通過與景區工作人員的交流、訪談和問卷調查等形式,多角度地探究有關歷史和文化古跡保護的問題,制定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從個人、景區和社會等方面來有效地達到保護歷史和文化古跡的目的。 關鍵字:歷史文化古跡;破壞;保護;解決方案
一、調查的背景和目的
(一)調查的背景
中國向來是個崇古的國家,所以歷史和文化古跡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有特殊的感情的。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人們也更加追求精神層次的富足。逐漸地,遍布全國的名勝古跡也就成了人們在外出旅行時的不二選擇。而隨著文化古跡所處景區客流量的增加,歷史遺產遭到破壞的程度也在不斷增加。近期,有關歷史文化古跡遭到破壞及遊客惡意行為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紛紛關注。面對這樣的情況,除了痛心和深思以外,對歷史遺產、文化古跡的破壞與保護進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調查的目的
在本次暑期實踐的調查活動中,我小組以浙江省慈溪市龍山鎮虞氏舊
宅為例,以歷史和文化古跡的破壞因素為主要出發點,通過調查與研究,了解群眾心目中對於景區現狀的看法,景區所屬單位的態度,在原有的保護 措施 上增加新的解決方案,幫助景區更好地對歷史遺產、文化古跡進行保護。除了制定相對有效的解決措施,調查活動的過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人們保護歷史和文化古跡的意識,有助於景區所屬單位多角度地加大對古跡的保護力度,讓歷史遺產和文化古跡能在社會各界更好的保護下,以更好更完整的姿態,向人們展示它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發揮其價值和真正效用。
二、調查的內容與方法
(一)調查的內容
以浙江省慈溪市龍山鎮虞氏舊宅為例,本次的調查內容分為以下四方面:普通群眾對於文化古跡保護的認識、群眾對待歷史遺產和文化古跡保護的態度、自然災害對於景區的影響、景區所屬單位的保護措施。根據搜集得到的以上四方面信息和相關資料的查閱,針對以虞氏舊宅為代表的歷史遺產、文化古跡,制定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從而有效地對其進行保護。
(二)調查的方法
在本次的調查活動中,我們主要採取了實地觀察法、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等。
在進行調查活動之前,我們先搜集了有關虞氏舊宅的相關歷史資料,以普通群眾和景區的工作人員為調查對象,制定了兩份問卷。普通群眾版問卷共設置了15道題,分為12道單選題和3道多選題。景區工作人員版問卷共設置了15道題,分為12道單選題、2道多選題和1道填空題。
在實地觀察了虞氏舊宅後,我們分別向普通群眾(遊客、附近的居民)和景區工作人員分發了調查問卷。但在分發問卷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即不同的人群存在文化程度差異較大的情況。比如在向附近的村民發放問卷時,有一部分人根本不識字,或者有些人不能很清楚地理解問題的指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變更了原來的調查方法,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通過近似於采訪的方式完成的。此次調查共計發放問卷220份,有效回收達192份,回收率達87.3%。
在實地觀察和問卷調查後,我們針對調查過程中出現的真實情況,討論分析後又提出了6個關於虞氏舊宅保護方面的問題,向景區的工作人員進行實地采訪,以提高本次調查的可靠性。
三、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一)普通群眾對於文化古跡保護的認識
1、普通群眾的年齡分布
十六歲以下十七到三十歲三十一到五十歲五十歲以上
為了確保數據的可靠性,調查的對象各個年齡段都有分布。如上圖所示,十六歲以下占據了23.7%,十七到三十歲佔14.3%,三十一到五十歲佔49.7%五十歲以上占據了12.3%。考慮到地域的影響,我們分發問卷的地點也不一樣。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青年與中年人群佔了調查對象中的很大一部分,這符合我們的預期。因為從大體情況來看,會選擇以歷史文化古跡作為旅行地點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兩個年齡段內的。同時,這些年齡段的人更能把握問題的實質與指向,他們提供的信息,也更能代表廣大群眾,使本次調查活動更能反應真實情況。
2、普通群眾眼中的現狀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滿意
通過數據的整理研究,普通群眾對當前景區保護狀況非常滿意的佔7.1%,比較滿意的佔23.7%,一般的佔60.6%,不滿意的佔8.6%。
以上數據,結合我們了解到的普通群眾認為的目前虞氏舊宅的保護程度,我們發現,在人們眼中,當前的保護還是存在不足的。一方面,可能是景區所屬單位的正常保護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遊客的不文明行為所造成的。當然,自然災害或者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使虞氏舊宅遭到破壞的一部分原因。總的來看,對虞氏舊宅的保護有待提高。
(二)群眾對待歷史遺產和文化古跡保護的態度
1、對不文明行為的態度
上前勸說阻止向有關部門舉報投訴無視
普通群眾發現其他遊客的不文明行為時所採取的行動
遊客的不文明行為,是使歷史遺產、文化古跡遭到破壞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知,在所有的調查對象中,發現其他遊客的不文明行為時,有54.2%的人會上前勸說阻止,30.4%的人會選擇向有關部門舉報投訴,剩餘15.4%的人會選擇無視。
調查顯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具有責任感和保護公共財產的意識的,這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但是經過我們的討論分析,以及結合自身的體會,我們認為,上前勸說阻止和向有關部門舉報投訴,可能是一種內心的傾向。因為在真實的狀況下,很多人還是會選擇無視,這是我們親身經歷的一些感知。首先,每個人定義的文明與不文明是各不相同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其次,並不是每個人在每時每刻都會有這種行動力的。當然,有如此多的人有這種傾向和意識,相信也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進步。至於具體落實,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2、自身的態度
有沒有沒注意
1-4 普通群眾參觀景區時是否會有意識地規避不文明行為
調查發現,有69.3%的普通群眾會在參觀景區時有意識地規避不文明行為,而選擇不會有意識地規避不文明行為者佔9.9%,沒注意的則佔20.8%。
我們可以發現,從人們自身的素質來看,還是相對樂觀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參觀歷史遺產、文化古跡時還是可以發現很多不文明現象。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群,一定會有不同的現象。調查結果顯示,在虞氏舊宅參觀的遊客及附近居民,在這方面的意識還是不錯的。如何讓更多的人能有意識地規避不文明行為,是樂觀以後的進一步思考。
(三)自然災害對於景區的影響
柴澤俊先生在《柴澤俊古建築文集》中,按照功用把古建築分為了13類,即宮廷府第、防禦建築、紀念性和點綴性建築、陵墓建築、園囿建築、祭祀性建築、橋梁及水利建築、民居建築、文娛建築、宗教建築、社交建築、商業建築、生產性建築等。虞洽卿故居有一定的紀念意義,這棟
宅子是其為了母親建造的,可以歸入民居建築。2001年06月25日,龍山虞氏舊宅建築群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它由相對獨立的兩部分、共五進建築組成。前三進於1916~1919年建成,為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後二進於1926~1929年建成,為西洋式建築。
由此可知,虞氏舊宅建成距今,已有近一百年左右的時間了。在這百年的時間中,自然因素對其造成的破壞也值得我們好好探究一番。
虞氏舊宅所在的慈溪市龍山鎮,東北方向靠近杭州灣,我們抵達龍山的當天台風就來了,在狂風暴雨之中,相對其他建築,較為低矮的虞氏舊宅安然無恙。在我們采訪景區工作人員的時候也了解到,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自然因素引起的很大程度上的破壞。可見,自然因素對其的破壞可謂微乎其微。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能說,自然災害並沒有很大程度上地破壞它,但是畢竟百年的歷史,即使平常的風吹雨打,沒有半點影響也是不可能的。這些細小的自然因素的累積,也是造成舊宅破壞的一部分成因。
(四)景區所屬單位的保護措施
除了遊客的不文明行為、自然災害影響之外,景區所屬單位的保護是否到位,也是歷史遺產、文化古跡能否長久存在的關鍵。
在我們調查的過程中,相當多的一部分人認為文物遭到破壞的因素之一是追求利益進行掠奪式開發,佔了22.7%。16.3%的被調查者認為是經營不善,管理缺乏科學性,導致了破壞。而18.7%的人認為是建造了大量
商業建築和人造景觀,這一點尤為明顯,因為確實存在這一現象。虞氏舊宅里的經堂為西式建築,而與後面洋房的裝修風格毫不相符,卻倚靠在中式風格的客廳一側。而在客廳背後,又有放映廳,顯得有些突兀。或許是為了向遊客更好地展示歷史遺產,又或許是其他原因,文化古跡一旦被改動,定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希望眼前的一切,是專業人士衡量後的結果。當然,我們還是能在景區內看到一些 標語 ,如“請勿觸碰”、“請在規定區域之外參觀”等標語,景區入口也有一些宣傳手冊提供給遊客。這一點可以看出,景區內部的文明提醒還是比較到位的。
四、調查的總結及解決措施
(一)原因總結
1、遊客的因素
從調查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部分人在參觀歷史遺產、文化古跡的時候不會有意識地規避不文明的行為。另外,會有一群遊客能夠自身做到行為文明,而看到他人的不文明行為,會選擇無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景區的客流量會有所增加,那麼遊客自身的不文明行為以及如何看待這些不文明行為,對於景區的影響會顯得格外突出。當然,我們相信,進步的社會會使人的思想覺悟也有所提升。如何引領人們走向更高的思想層面,除了在其主要領域,以遊客的身份存在,也是目前亟待加強的方面。
2、自然災害因素
百年歷史的虞氏舊宅,即使沒有因為自然災害遭到過很大程度上的破壞,此次的台風也並沒有多大的影響,但因風吹日曬而產生的正常破壞和一些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使其逐漸走向衰敗的部分原因。
至於其他地區的歷史文化古跡,可能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會遭到洪澇、地震、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災害。所以,也有自然災害成為主要破壞因素的可能了。
3、景區所屬單位保護不當的因素
我國的歷史文化建築主要有三個部門管轄,分別是文物部門,旅遊部門,宗教部門。宗教部門的建築由於宗教關系,得到的資金是充足的,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管理人員往往是非專業的,常常不經意就破壞了文物尚且不自知。旅遊部門有門票收入,保護資金也是充足的,但這些資金往往沒有用在文物保護上。依照常理,文物部門管理的歷史建築應該保護的最好,因為專業人士可以更好的維護這些文物,但事實就是,文物部門管理的歷史建築得到的保護也並沒有很好,因為沒有經濟效益,所以在當地某些官員看來,是必欲拆之建樓而後已的。因為沒有收入,這些建築的保護資金來自國家,顯然,國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很少的文化建築能得到這些資金。
而在虞氏舊宅實地采訪的時候,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是文物部門管轄的,且政府每年都會撥錢下來用作維護。我們問,多長時間維護一次,
答,不一定,有壞了就修。這其實是文物保護一個誤區,大部分人認為壞了再修就行,實則不然,文物不同於茶杯碗筷,打壞再修,甚至再買。根據《文物保護法》按原狀保存,不能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維修和保養要體現“整舊如舊”的原則。如此想來,維護的程度是不到位的。13.8%的被調查者認為操作人員缺乏專業知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說到底還是因為缺乏相關的專業人員,從而導致與歷史文物結伴的始終是那些非專業的外行。在虞氏舊宅里,我們看到牆皮多處脫落而僅僅用些水泥胡亂塗抹,好好的牆上多出了水龍頭和礙眼的盥洗池,這其實違背了“整舊如舊”的原則,實在不是專業人士的手筆。另外,有15%的被調查者認為文物部門和旅遊部門缺少聯系,沒有及時溝通交流反應景區的實時情況。 4、其他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對文物造成破壞的主要因素的提問時,在眾多問卷中,有一位被調查者除卻我們給出的答案外,還給了我們一個回答,革命。在這場堪稱浩劫的十年中,各地被破壞的文物不計其數,虞氏舊宅內的壁爐明顯遭到破壞且一直未修復,而相較於其他歷史建築真可以叫未損分毫了。虞氏舊宅旁邊便是居民區和一個學校,學校新搭了車棚,緊靠宅子後牆, 雨水 直接沖刷在牆上,牆上滿是雨水的痕跡,按照文物保護單位50米以內為建設控制地帶的規定,這顯然是不允許的。這也充分說明了管理的不到位。當歷史與現代觸碰的時候,往往是歷史建築給經濟發展讓步或者給以經濟發展為名讓步。而其實很多時候,多考慮一點,便可減少一點損失。
(二)解決措施
1、加大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
除了接受正常的教育外,人們所處的環境也能對一個人的素質培養起很大的作用。所以,讓普通人生活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是很重要的。比如人們會經常記得電視上的一些公益 廣告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除了讓遊客在身處景區的時候受到文明的熏陶,平時也應當受到這方面的教育。因此建議,電視台可以製作並播放一些與歷史和文化古跡保護相關的公益廣告,以群眾的個人素養。
2、採取自然災害來臨前的保護措施
一般來講,一些歷史遺產、文化古跡會定時受到檢查、維修。但是其實,不一定等到有了破壞後才進行維修,我們一定要知道,預保護和破壞後的維修相比,同樣也是重要的。防範於未然,其實是“保護”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在調查中我們並沒有發現自然災害如台風並沒有對舊宅產生大的影響,但是很多目前沒有發現的小問題,往往才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自然災害前的保護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有重大自然災害預警的時候,更應當加強保護力度。當然,這些預保護措施,一定是不能夠以破壞歷史遺產、文化古跡原樣為代價的。
3、加大資金的投入
現在文物保護工作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資金。許多歷史建築因為得不到資金修繕只能眼睜睜看著它毀敗。我們可以看到,當下的傳媒是十分發達的,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保護文物的意識也相對較高,如果文物部門能結合傳媒,憑借共同的努力,想必資金不是問題。 4、採取更專業的保護
我們向虞氏舊宅景區的工作人員了解到,文物部門對景區的維修還是比較及時的,檢查也比較定時。但是我們看到,有些維修並沒有達到好的效果,甚至是向破壞前的方向偏離的。這一點,不由得讓我們懷疑景區平時的保護與維修是否專業。
無論做任何事情,專業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建議招募真正有專業知識的人才,能定時定期對歷史遺產、文化古跡採取一定的檢查維修。
五、結束語
本次實踐開展的有關歷史和文化古跡保護的調查活動,以浙江省慈溪市龍山鎮虞氏舊宅為例,從普通群眾對於文化古跡保護的認識、群眾對待歷史遺產和文化古跡保護的態度、自然災害對於景區的影響、景區所屬單位的保護措施這四方面開展調查,以破壞和保護為主線,根據實地考察、調查問卷和訪談所得,針對以虞氏舊宅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古跡,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從而有效地幫助景區更好地保護這些歷史遺產、促進個人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貳』 我的家史調查報告該怎麼寫
我的家史調查報告範文:
1、說起家史,大概是傳統思想的原因,自然而然想到的便是爺爺奶奶家的那些過往,其實,不止是爺爺奶奶家,外婆外公家也還有那麼多的歷史等著我去探尋呢。
說起爺爺奶奶,在我眼裡,爺爺奶奶家便是中國傳統農村的農民家庭的代表,以農作來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和構成經濟收入;在思想文化方面,我的爺爺奶奶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白丁農民,知識層次較低且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較深。
關於爺爺奶奶家裡的事情,我了解得並不多,我並沒有和他們一起長大,而他們的封建重男輕女思想又比較嚴重,和女孩子大多是不大親近的,所以關於那些爺爺奶奶家的故事,有的是偶爾回老家時聽他們的只言片語中提起的,而更多的則是聽爸爸媽媽提起的他們的年少時光。
爺爺奶奶家祖上歷史的故事不多,關於祖上的遷徙,關於我只看過一眼的族譜,那些甚為久遠歷史我無從得知。而從爸爸那裡,我知道一些關於他小時候一些事情。
聽爸爸說他小的時候家裡家庭條件是比較差的,上學的時候帶的飯菜都是很簡陋的,能改善伙食的時候大概也就只有家裡來客人和過年過節的時候了。由此可見,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收入模式是較為單一的,經濟水平較低。
爸爸說,作為當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裡的孩子,唯一走出農村進入城市的方法就是考上城裡的大專了,在那個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區別分明的時代,只有考上大專才能將你的戶口遷入城鎮,分數考低了上不了大專走不出農村。
分數考高了上了高中分數線爺爺奶奶家這種普通農民還有幾個孩子的家庭是絕對供不起一個孩子讀高中的,而我爸爸就幸運地成為了「鯉魚跳龍門」的一員,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上進得以在城市安身立足,不得不說,爸爸是無比幸運的。
從這些就可以看出,當時的教育體系還不是很完善,城鄉發展差距大,廣大農村地區的孩子們不僅生活條件相對較差,而且在教育方面也落後於人,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不斷拉大城鄉差距。
講起爺爺奶奶,我更多了解的是我爸爸小時候的故事,而對於家族更為久遠的歷史,我對外婆外公家的理解卻更多。
說起外婆外公家的家史,我也是大多是聽起家裡人說起的。我不知道那個時候外婆外公的結合是不是父母之約媒妁之言,總之聽媽媽說起外婆外公並不是自由戀愛走向婚姻的,但在媽媽的口裡,外婆外公是十分模範的一對夫妻。
外公是一名教師,平日里都不在家,外婆獨自在家照看農活和照顧家庭,外婆和外公有七個女兒一個兒子,外公在外工作支撐家庭,而外婆則操持家務和農活,也是女主內男主外的傳統中國家庭。在媽媽眼裡,外婆外公屬於那種最為平淡的小幸福。
雖然家境清貧,但外婆外公之間的相處中的生活點滴小事總能打動人心。外公工作日都在外面學校教書,周末才會回家,而每次快到周末,外婆都會提前早早地去從井裡把水打回來放著,體貼外公平日的辛苦,不想讓外公做體力活。
從外婆那裡,我看到了一個勤勞堅強的中國婦女的形象,她們平日里操勞不斷,獨自扛起一個家的一片天,不僅如此,她們還堅強善良,對家人用心去守候,用心去呵護。
和爸爸上的大專不同,媽媽上的是技校,其後進而留在了技校附屬的國企。這樣看來,在爸爸媽媽那個時代,對大量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業主要靠的還是技術。相比上一輩基本沒有什麼感情基礎的婚姻,我的父母是通過自由戀愛走向結婚這一步的,思想風俗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
到了我這一新時代青年,回顧家史進行對比,不得不說我是家裡經濟條件最好,受到的思想教育水平最高的一代。經過了改革開放的革新,老百姓的家庭條件普遍提高,於我而言,至少我的成長從不缺乏物質糧食,家裡的伙食一向是葷素搭配、健康合理,不愁吃喝。
相比爸爸媽媽那個葷腥都只能等過年時候的魚頭,下了晚自習去烤蟲子的生活,不得不說是很幸福的了。說起思想教育,不得不說,我生活的這個時代的思想比老一輩的思想要開放活躍得多,論起教育水平,在家族裡,我們這一輩無疑是受到的教育水平最高的一代。
且不說個個大學本科畢業,讀研讀博的更是大有人在。滾滾歷史長河中,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一本本厚厚的史書,一處處風景宜人的名勝古跡,都寫著它們的獨特之處,它們的高大,雄偉,深奧,大概讓你感覺到可望不可即。
但是,其實歷史就在身邊,歷史就是我們的過去,家裡的一段段故事就是美好的見證,在我平平凡凡的家庭里,有那美好的故事。時間在流逝,時代在變幻,歷史前行的車輪從未停止前行。
2、我叫鄭淇文,新世紀初出生在美麗的「海上花園」廈門的同安區,聽說過吧。也許我的名字談不上如雷貫耳,但大名鼎鼎還是算得上的。我很喜歡這個名字,還是挺有詩意的。
我的家族不大,但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家族成員從福建的北端一直延伸到福建的南端,還有在北京、廣東的。我的祖先是哪個朝代誕生的,沒有聽我的父輩提到過。
我的爺爺的爸爸、爺爺的爺爺據說都是非常勤勞、朴實、熱心的農民,到我爺那代,爺爺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教書先生,爺爺生了3個男的,一個女的,由於家裡孩子多、家庭貧窮、生產隊幹活勞動力少,爺爺不得不放棄教書這一職業,回到農村老家參加了生產隊的生產,以供養家糊口。
後來爺爺又在農村老家開了一個小賣鋪,才能慢慢供起幾個小孩上學。老大即大伯,聽說小學沒畢業就輟學了,我爸爸是家裡老二,據小叔說我爸爸非常的聰明,從小到大都是「孩子王」,而且學習成績非常好,讀到初二時突然有一天同爺爺說他不想上學了。
爺爺當然不會同意堅持要他去,後來學校的老師還到家裡來,說我爸爸的學習成績不錯,輟學就可惜了,可是再怎麼說他也不想上學了,於是爸爸初中沒畢業就走上社會了,其實後來他還是很後悔的,有時常說當年書讀少了,如果多學些也許現在發展得會更好的。
聽我爸爸說輟學後不久,1991年當時口袋只有四十多塊錢,就隻身一人來廈門奮斗,那時從老家到廈門交通非常不方便,兩天才有一趟車,而且要開二三十個小時才能到廈門(不像現在快鐵三個小時就到了,變化真大)。
到廈門後人生地不熟,從最初的打工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艱辛,也許正是因為養成了父輩的勤勞、朴實、愛動腦筋的習慣,爸爸面對困難時從來不會低頭,相反的他會迎難而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堅持吃苦耐勞,敢於拼搏,勤於動腦,他總能在別人解決問題前把事情處理好。
他心胸寬廣,明白事理,真誠待友;爸爸在發展自己事業過程中得到很多朋友的幫忙,但他也幫助過非常多的人,家鄉的父老鄉親有到廈門來都會看望我爸爸,我爸爸也會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比如幫他們找工作,處理些困難或者回老家時給買張車票之類的。
他尊敬長輩,孝順父母,關心兄弟;爸爸對待年長的人都是非常講禮貌的,比如在飯桌上會給長輩夾菜,走路時扶著老人等等,對待父母更是沒得說,聽小叔說爺爺以前生病都是爸爸在外面辛苦賺錢給付的醫葯費,堅持把爸爸治好,小叔讀書也是爸爸供的學費。
小叔現在是一名幹部,在北京上班,也是老家目前唯一的一名研究生,小叔說就是因為爸爸在外面辛苦賺錢,他才能去讀大學,今天才能成為一名幹部。
爸爸是我們家的支柱,因為爸爸的勤儉節約、勤勞樸素,還有他的聰明才智,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奮斗,1997年有了我的媽媽,媽媽是一名漂亮、勤勞、待人誠懇、為人善良的好母親。
1999年爸爸在同安擁有了自己的房子,1999年有了我,2004年又增加了我的可愛妹妹,我們一家四口非常的幸福,相信以後會越來越美好的。
縱觀我的家族史,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人,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與經歷,爸爸則是我最敬佩的。家史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啊!
『叄』 如何寫一篇歷史研究報告呢格式是什麼或者舉一個範文比如龍門石窟的研究報告,又將怎麼擬題呢
如果是範例,要有研究課題的,研究哪段歷史,疑問點要列出來,然後就是舉證,要史料記載
和最近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來做推斷,最後給出你認為的結果。
如果是科研性質的最好要圖文並茂,挑重點和關鍵圖片和珍貴史料上
研究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研究報告」、「關於××××的研究報告」、「××××研究」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龍門石窟的範文比較難找,但基本結構和主題是一樣的,也能為你提供一個參考
http://wenku..com/link?url=0SLJK6pgILOcTCjHq-xU5_OMqtAOMS59J-lTS
『肆』 歷史遺址調查報告怎麼寫
考察目的:了解過去,熱愛家鄉。
考察方法:觀察,查閱資料,采訪。
考察內容:遺跡的現狀,歷史,相關故事。
考察目的:了解過去,熱愛家鄉。
考察方法:觀察,查閱資料,采訪。
考察內容:遺跡的現狀,歷史,相關故事
二:下面是範文,仿照著寫就可以了
福建泉州有一條洛陽江,江上有一座洛陽橋。橋在泉州城東二十里處,一條一里半長的跨海梁式淺灰色花崗岩橋體在陽光下遍體鱗光,遠望如一條銀龍橫卧碧波,如一條銀練飄向大海。宋元時期興起的海上絲綢之路,它就是起點。
主持修建洛陽橋的泉州太守蔡襄(1012-1067),漢族,字君謨,原籍楓亭鄉東垞村,後遷居蔡垞村。天聖八年(1030)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並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和杭州府事。蔡襄為人忠厚、正真,講究信義,學識淵博。橋頭有蔡襄親自撰書的《萬安橋》記,刻在兩方石碑上,每方高約三米,寬一點五米,文字精美,筆體蒼勁。書法藝術和橋的建築風格相得益彰,互作注釋。
世界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說過,我國的古橋,他最欣賞者有二,一是北方的趙州橋,一是南方的洛陽橋,「閩中多名橋,洛陽是狀元」。他的著眼點是建築學上的價值。我故鄉的趙州橋建於隋代,大單拱上加上兩個肩拱,分散了壓力。洛陽橋建於公元一○五三年。洛陽江自古以來多次建橋都被狂潮急流捲去,是蔡襄創造了流線形舟筏式橋墩,共四十五個,解決了困難。之後他又發明了「固基法」,在橋墩和基石上大量養殖牡蠣,讓其分泌物把石塊粘連在一起。牡蠣外殼形成一層堅硬的甲胄,耐得風吹浪打和海水腐蝕。從此洛陽橋變成了一座顛撲不破的「長城」。一六○四年泉州發生了八級地震,山崩城傾,一片瓦礫,而洛陽橋安然無恙。洛陽橋成為世界建橋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洛陽橋建成後,泉州成為東南巨鎮。馬可·波羅描繪這座「宏偉秀麗的刺桐城」時,還特別提到這座美麗的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