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高中歷史第二課堂怎麼開展

高中歷史第二課堂怎麼開展

發布時間:2023-08-07 20:46:29

㈠ 如何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歷史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開放式的、多樣化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快樂並獲得成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具體談談筆者對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幾點體會。

一、課程編排要巧妙,引導學生將掌握的知識銜接起來
由於中考的歷史學科為開卷考試,許多學生對單個問題熟練掌握,卻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而高中歷史多是以專題的形式要求學生進行學習,教師要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圍繞一定的歷史課題主動通過各種途徑或手段尋找資料,獲取所需要的歷史知識,進而解決問題。此外,高中教學的時間較初中更為緊張,沒有時間去復習初中的知識,這就更加要求教師要巧妙進行課程編排,引導學生將已經掌握的知識銜接起來,形成知識系統。具體方法如下。
(一)利用典型,隨機引導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有典型意義的歷史人物、重點歷史事件或典章制度等,引導學生發現高中歷史與初中歷史中存在內在聯系的知識點,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已經掌握的知識,幫助學生領會知識內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銜接起來。這樣,學生更容易學習新的內容,對歷史課本中的知識也不再是死記硬背,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鼓勵交流,開展活動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調動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的積極性,善於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利用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收集歷史資料,並在同學之間交流各種歷史問題。教師還可以組織「探究歷史」「尋找歷史寶藏」等活動,或者組織知識競賽、出黑板報、手抄報或以歷史故事為主題的主題班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主動探究課本上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發現歷史知識之間的聯系,體會到學習歷史的快樂與成就感。
二、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
初中歷史教學比較傳統,知識內容多以固定的形式教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又因為中考中歷史為開卷考試,課堂上學生多是認准一個固定的答案,很少去思考或者質疑。這樣,學生困在一個固定圈子裡,課堂氣氛也比較沉悶。因此,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識與熱情,為學生創造開放的教學環境,利用手中的資源讓學習氛圍更好,鼓勵學生勇於質疑、敢於發問,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這對發掘學生內在潛力具有重要意義。具體方法如下。
(一)善於設疑
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有疑惑才有學習的動力,有問題才會去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設置一些難易適度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歷史這門學科內容包羅萬象,包括人類發展的各個時期和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經濟、政治、外交、軍事、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內容為歷史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優勢。所以,歷史教師要善於利用這些有利條件讓歷史教學更豐富多彩,提出一些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考慮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激發興趣
學生只有對課程感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才有積極性,才能主動去學,才能學好。而要使學生對一門課程感興趣,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講到古代君主制度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皇帝和大臣,在課堂上體驗古代朝堂的感覺。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在參觀的過程中講解歷史。這樣,學生感受會更加深刻。平時,教師可以組織歷史知識競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主動通過各種渠道查閱資料,加深了印象,也豐富了知識,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更高,也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和大膽探索,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進而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學會從各個側面、各個角度去深入思考,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索新的問題,發現不同問題,與同學或教師進行探討。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提高他們的理解、判斷、推理、總結等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還能對所學內容有系統的理解,在面對問題時能進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四、著眼於培養長期能力,鼓勵學生多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
我國正處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時期,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有它獨特的魅力。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有助於改變一直以來的學生只是在課堂上學習、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的局面,能夠讓學生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可是,以往有些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都是教師教給課題,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不是很積極,對分配的任務互相推脫,沒有興趣,也不重視。這就導致這類學習只是個形式而已。所以,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多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同時也要作為合作者深入學生當中參與探究活動,必要時可以給學生提出意見、提供幫助,解決一些問題,來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教師在參與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長期的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要順應時代的要求,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能局限於舊的教學模式,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轉變教育觀念,將傳統教育的精華融入新的教育模式中,不斷探索新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㈡ 高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精選5篇

通過組織歷史學科的集體備課、課堂研討、案例分析、 經驗 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不斷更新教師的 教育 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課程改革實施水平,充分發揮備課組、教師的作用。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 教學 工作計劃 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更多教學工作計劃方面的相關內容推薦↓↓↓

教師個人教學工作計劃5篇

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老師個人教學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總結5篇

教學工作計劃總結

高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本學期工作計劃,深入分析和研究目前亟待解決的新課程實施水平問題,深化課程改革、大力開展有效教研、構建 高效課堂 ,真正使教師「教好、教會」,讓學生「學好、學會」,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工作要點

(一)規范教研組活動及各備課組活動,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1、備課組進行集體備課,每次要有主講人,共同安排教學進度、探討教學問題、統一作業考試等。各備課組要經常深入到學生當中,了解學生對學習的要求和建議,及時地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培優扶差,加強對尖子生的培養和訓練,對後進生以抓落實多交流為主;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文字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知識歸納、整理分析的能力。

2、規范教學常規,配合學校作好教學教研工作和考試質量分析等。本學期主要作好三個年級的調研工作,加強對各學段 教學 方法 的探討。各級部教師相互學習,共同研究,互相聽課評課,做到每周都有公開課,同時資源共享。對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質量分析重點探討如何訓練學生的規范答題和審題,提高文字題的得分率和思維分析能力。

3、加強教研組課題研究,各級部確定自己的教研課題,並及時與教科所和教研室溝通與聯系,力爭使教研從教學中來並最終推動教學的有效進行。

4、針對各年級的特點進行有特色的教研活動,開展教學工作。

高一年級抓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習方法 的指導,並進行模塊學分認定的研討,制定適合本校學情的方案。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時進行課標與教材關系的研究。

高二針對文科班的任務和特點進行綜合思維的培養,既要著眼於學業水平測試,又要為高三打好基礎。

高三加強高考信息資料的收集及教材的研究分析與綜合復習,重視對尖子生的培養與輔導,同時兼顧邊沿生成績的提高。

5、重視第二課堂的開展,並作好必要的資料收集和學生成果的收集。高一、高二重點是學生的簡報製作和小論文撰寫及開展知識競賽;高三開展專題講座和優秀學生的歷史 學習經驗 交流會。

6、積極參與市級教研活動,並爭取在市學科組活動中起中堅帶頭作用。各年級在市活動中盡量積極地承擔相關的教研任務,以鍛煉和提高本組老師的教學研究水平。

7、利用「思想著的葦草」博客群組,加強學習和交流,提升自身的教學教研水平,加快教師成長。

(二)加強業務學習,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1、全組老師抓緊課余時間多讀有關書籍,擴大知識面,尤其是隨著新教材的出現,更要不斷學習和鑽研,不斷吸收學術界的一些新觀點、新理論,多學有關課改的 文章 ,不斷更新教學觀念。

2、隨著教學形勢的變化,教學手段要盡量多樣化,掌握熟練的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要求老師要重視電腦(課件製作)的掌握與學習。有電腦技術優勢的老師多幫助組內其他老師。

3、充分利用校際和組內活動的機會,相互學習交流,取長補短。提倡跨年級聽課學習,做到人人參與課改。高一高二老師多聽高三老師的課,研究新課程下應對高考的課堂模式。高三老師多聽高一、高二老師的課,明確課改新形勢,探討素質教育的課堂新模式。多與兄弟學校優秀教師聯系,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盡量爭取資源共享。

4、繼續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和落實「師徒結 對子 」工作。通過聽課評課,傳幫帶,提高歷史組的整體教學水平。

5、開展一次全組教師的讀書交流活動,形成組內專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高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2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狀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教授高一5、6兩個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認知能力強。總體來說,作為高一新生,對於歷史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階段的認識水平。

2、教材簡析:

高中歷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歷程為主題,著重反映了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分九個單元,30課進行闡述。教材的編寫採取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問題。每個單元分為若干課,每課涉及一個比較具體的歷史問題。對於專題史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歷史必修課的學習探究,除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外,還要重視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歷史進程,正確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辯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質量目標:

在期中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0%,優秀率為25%

在期末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5%,優秀率為30%

四、重點工作: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夯實知識基礎,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五、具體 措施 :

1、做好初高中銜接,放慢講課速度,讓學生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2、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綱化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的放矢。

3、抓好課堂效率,擴大提問范圍,關注每一位學生,觀察學生上課狀態。上課力求精幹、實在。上課要求每個人在教材上做好筆記,課後進行知識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識的鞏固,注重課後反饋,每節課後完成練習,每個單元結束後,進行總復習和考核,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6、注重授課語言的精確,准確適用以下詞彙「了解」「掌握」「重點學習」「知識遷移」

附: 高一歷史 教學進度

授課時間

授課專題

授課內容

9月1日—9月13日

專題一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9月14日—9月21日

專題二

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9月22日—10月7日

專題三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0月8日—10月20日

專題四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0月21日—11月2日

專題五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1月3日—11月11日

專題六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11月12日—1月21日

專題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

11月22日—12月2日

專題八

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

12月3日—12月11日

專題九

當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2月12日—12月21日

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濟得 基本結構與特點

12月21日—12月30日

專題二

近代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2月30日—1月8日

專題三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得探索

1月8日—1月18日

專題四

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高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以教育的科學發展觀為核心,以中 考研 究、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為工作重點,切實履行好「研究、指導、服務」的工作職責,依靠全體歷史教師,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我校初三歷史教師的群體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1、通過組織集體備課、課堂研討、案例分析、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課程改革實施水平。充分發揮備課組、教師的作用,引導教師 反思 自己的教學實踐,引導教師之間互 相學 習,取長補短,經驗共享。

2、加強中考研究、重視信息交流、不斷提高初三歷史教學質量。組織初三教師認真分析月考情況,依據抽測反映的問題採取針對性強的措施;認真組織 高三歷史 教師近兩年中考試題,探索新課程命題的趨勢。開展多種形式的集體備課、課堂教學研討、試題研究等教研活動,探索高質有效的歷史復習模式。抓住向外學習的機會,收集中考信息並將中考信息進行反饋。

3、強化訓練,增強適應性

在抓好自主性學習,精講精練,提高能力的同時,組織好文綜訓練,提高中考的適應性。

三、 具體措施如下

1、深入研究中考考綱與教材,注重中考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我們全體備課組老師仔細研讀討論教材,在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分析教學內容,把握教學重難點,逐一研究考綱與蘇州市歷年中考試題,並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整理與歸納。我們還要關注跟蹤當前 熱點 ,設計新穎的思考題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並對其進行了整理與歸納,努力提高中考備考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2、團結協作,充分發揮利用備課組的集體力量,構造和諧團隊。

在平時的教學中,備課組內的老師要經常溝通,資源共享,相互聽課,互通情況,共通商討,出謀劃策。開學初,備課組老師共同商討制定詳細的備課組工作計劃及初三年級歷史備課組教育教學計劃,並以此作為我們的工作指導方案來貫徹實施。堅持集體備課制度,做好分工合作和交流,精心備好每一堂課。堅持無論是平時的教學還是各種大型的教學活動,都表現出強烈的團隊意識,集眾人智慧,展個人才華,大家在相互學習中共同提高。在今後共同工作的日子裡,大家毫無保留,彼此取長補短,要讓豐富的教學經驗、超前的創新意識、扎實穩妥的教學作風以及好學上進精神在組內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和融合。

3、教學常規規范,不斷追求教學創新。

教學上我們要嚴格按照學校的教學要求完成教學工作,大到每一節上課,小到一分鍾到位,時刻都要嚴格要求自己。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以及中考的要求,在作業批改上,我們要認真及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本學期要進行二次月考,每次考試後,我們都要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統計,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及時進行改進,以提高工作的實效性。除此以外,備課組三位老師還要積極參與本學期學校組織的公開課,並及時組織老師進行評課和 總結 。

4、積極做好教學反思與總結,及時交流學生動態,分析學情。

我們組三位老師平時也很注意教學積累,積極撰寫教學經驗, 教學總結 、教學感悟與教學反思,以便更好的為下面的教學探索總結出好的教學規律與方法。繼續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積極性上苦下工夫。針對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我們對他們作出了不同的學習要求和訓練,努力使孩子們都能在中考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與效果。

高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以《課程方案》及各科課程標准為依據,以省素質教育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大力推進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建設殷實和諧、公平質優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為實踐載體,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引領學科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思路

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為重點,以打造高效課堂為、實現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與突破;以強化網上教研為契機,實現教研方式的優化和互補;以提高教研水平與實效為目標,實現自身與師生的共成長。

三、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

(一)全面落實山東省普通高中歷史教學實施意見,規范學科教學行為。 科學安排歷史學科課程,扎實推進課程改革。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歷史必修ii與校本課程。

2、研究模塊專題教學的特點,更新評價理念。

(1)依據課程標准,全面落實課程目標。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課程標准,准確把握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明確課程對教學實施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時要著眼於模塊或專題的整體設計,有機整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融入教學實踐。

(2)尊重教學規律,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既要繼承傳統教學中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學常規,也要根據新課程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教師要特別注意做好備課、上課、課後反思三個環節的工作,借鑒、融合各派教學理論,與同伴、專家開展合作研究,不斷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

(3)轉變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要認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實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了解各種教學媒體和手段的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4)樹立正確的評價觀,採用多元化的評價其方式。

3、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與指導。培植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典型學校,適時舉辦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現場觀摩會。

4、加強學生選課指導研究,嘗試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結合。

(二)強化理論研究,深化課堂教學創新與改革。 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各個環節

針對課時少,教學任務重的形勢,我們應全面優化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改課、反思等各個教學環節。充分准備課,高效落實課,開誠布公聽評課,認真反思提升課。

2、進一步完善三種課型的基本環節

新授課的基本環節:創設情境、課標導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匯報交流→歸納總結、提升拓展→反饋訓練、鞏固落實

復習課基本環節:問題驅動、自主學習→重點難點、合作探究→知識梳理、點撥歸納→典例評析、深化提高→變式鞏固、拓展完善

講評課基本環節:考情展示→個性→典例分析→變式鞏固→補償訓練。

自查自糾→合作交流→問題匯報→教師點撥→典題鞏固→補償訓練

3、進一步完善學案導學模式,落實循環大課堂理念

積極倡導和落實「循環大課堂」的教學管理理念。為了解決規范辦學行為帶來的課時少與教學任務重的矛盾,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學案」的導學功能和「合作學習」的智慧共享,讓全體學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集中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消化重點、難點,解決思想、方法問題。課前精心編制學案,充分發揮學案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作用;課堂高效落實學案的導學功能;課後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延展功能。

4、開展系列課堂教學創新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開展優秀學案設計、優質視頻、課件製作等系列評比活動。

教師要提高自身專業與理論素養。積極擴大課程資源,拓展知識視野,研讀時新的學術專著及相關期刊雜志,關注學術進展,並與歷史教學實際適當聯系。注意新的史觀的學習和吸納,及時學習淄博教科研網相關介紹新的史學觀點文章。

(三)精心組織常規教研活動,增強教研活動的實效性。組織打造高效課堂專題研討,開展同課異構、課例研究等活動,發揮典型和骨乾的引領作用,加強青年教師的培訓活動。

(四)搭建網路教研平台,開展網路教研研討與經驗交流。 依託淄博教科研網與「淄博市學生(網路)自主學習輔導站」,打造全市教學教研共同體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平台。不斷豐富「淄博市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網路輔導站」資源,集全市優秀教師的智慧,以解決同步學習和階段性復習中的共性問題為主要內容,開發同步輔導與節假日輔導兩種網路視頻資源,以實現學生針對性地自主選擇輔導內容。

2、以推廣高效課堂方式、解決教學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完善市級層面的學科月集體備課制度,並以此為平台,發揮市級學科帶頭人、省市教學能手、特級教師的在教學中的專業引領作用。

3、繼續搞好學案的上傳工作,各校要按照分工和時限及時上傳學案電子稿,歡迎其他老師上傳資料,作到資源共享。

內容分工負責人上傳時間必修2第一單元淄博一中趙增剛三月上旬必修2第二單元周村李 敏三月上旬必修2第三單元淄川林保西三月中旬必修2第四單元桓台二中田家偉三月下旬必修2第五單元淄博十一中張炳偉四月上旬4、加強對網路教研工作的過程管理與評價,培植和樹立典型學科和典型教師,及時推廣先進模式與方法,適時召開全市網路教研調度會、工作會,總結經驗,表彰先進。(五) 其它 關工作。做好教研室安排的其它教育教研工作。高一年級主要教研活動項目表時間內容參加者地點責任人__.2布置、分配網路教研任務教研員和部分高高一歷史老師待定袁兆桐張連英集體備課學期教學工作部署區縣教研員、全市高一歷史教師待定袁兆桐張連英__.3網路教研交流研討區縣教研員、核心組成員、骨幹教師教研室袁兆桐張連英督促承擔任務的相關學校及時上傳資源核心組成員部分骨幹教師待定袁兆桐張連英青年教師培訓系列 活動三年教齡以下青年教師待定__.4集體備課、展示課及相關教學部署區縣教研員全市高一備課組長待定袁兆桐張連英赴定點聯系校調研教研員__.5—6研討相關教學工作教研員部分骨幹教師待定袁兆桐張連英參加教學視導、調研

高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課堂教學是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的目的,培養具有創新精神,開拓能力,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主要途徑。在新課程目標與新課程標准實施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必須全面進行教學工作的創新。我們高一歷史備課組將認真學習和貫徹上級一系列提高教學質量的指示精神,以學校的工作為中心,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大幅度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同時,結合歷史學科自身的特點,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我們將大力開展教學教研,豐富教學理論水平,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向課堂40分鍾要質量。

二、工作目標

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本備課組全體教師將認真執行學校教學工作的管理要求,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的教學。同時,以學生發展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繼續做好課改工作,努力優化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的效率,力爭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是高一年級新生從初中升入高中的第一學期,學生處於新的學習環境、面對新的師資面孔、手握新的教材,這一切絕定了高一新生必然有一個或短或長的心理適應期、心理調整轉軌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排斥情緒。

高一新生在學習方式、學習方法上也面臨著調整,高一新生同時也面臨初、高中教材所述的知識點銜接問題。初中時強調記憶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高中則更多地強調在記憶的基礎上的理解和運用。對歷史而言,則是形成正確的史觀,充分發掘教材及相關材料中的有效歷史信息,並運用正確的史觀和歷史信息分析解決歷史問題,形成能力。

高一新生來自於全縣不同的學校、不同的鄉鎮,原學校不同的 文化 氛圍,使學生在心理、生理、學習方式、 學習態度 和社會認知等方面存在著較多的差異性。應積極正視學生的差異性,努力推進學生差異性發展。

由此,「新」是高一學生的一大特點,「新」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具有更多的塑性。為此,作為高一年級任課教師,應該緊緊圍繞「新」,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做足「新」的文章,充分發掘學生潛能,在「塑才」的征程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材內容分析

本學期高一歷史呈獻給學生的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內容包括中國和外國,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的歷史時期。全本書共計八個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反作用於經濟,文化是經濟、社會在社會中的體現。在整個高中階段,高一學段的政治文明史具有先導性的作用。

五、工作要點

1、深入鑽研新課程教材,精心設計歷史教學課堂。依據歷史課程目標,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2、創新課堂,上好每一節課。積極探索好的教法,如運用課前課時設計,採用問題教學法、學案導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關注課中生成,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激活課堂,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歸納的能力;同時重視基礎知識,搞好學科內專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遷移,培養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3、用好學校提供的課程資源,把「白板」應用到歷史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容量大、易於營造新的教學情境等特點,創設快樂和諧課堂,拓展學生視野,拓寬學生知識面。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愉快中學到知識。相互配合學校進行綜合知識競賽,開辟第二課堂,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應對高考的挑戰。

4、結合實際,開辟第二課堂。本學期要求學生進行適量的課外閱讀和歷史調查活動,收集相關史料,撰寫歷史習作等。重點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的綜合能力,逐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5、關愛學生,以情動人,耐心輔導。認真批閱學生的每一次作業。搞好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及時反饋教學,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具體措施

1、充分發揮備課小組團結協作的力量,加強集體備課。每周集體備課一次,討論教材及教學中發現的問題(主要是如何落實重點知識,設計難點知識的突破方案,學生的活動組織形式等),交流教學心得。統一教學進度和教學重點、難點;統一各種資料;統一大小考試;反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

2、本備課組的教師不定期互相聽課和經驗交流。教師們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師主動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撰寫教學反思。在不斷學習、實踐與反思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

4、上好公開課。上公開課的教師要寫好教案、做好課件、用普通話上課。在備課組活動時間進行點評,要求每位教師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在校級以上的公開課,先由備課組備課,再試講,修改不足的地方,再上公開課。

5、與學生多交流,及時了解學情。引導學生進行適量的課外閱讀和歷史調查活動,收集相關史料,撰寫歷史習作和製作歷史課件等。要做好邊緣生的輔導工作,在上課、輔導時心中有數。

6、合理製作、利用學案,落實高效課堂。學案分三部分: 課前預習 案、課內探究案、訓練案。高一歷史組教師分好工,在新課前提前製作出學案並下發到學生手中,上課前做好檢查,授課過程中充分利用,以確保學案教學落到實處,提高課堂效率。

7、練習、考試合理安排。精選題目,認真批改,細心總結分析,有針對性的講解,提高練習、考試的效果。


高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精選5篇相關文章:

★ 2021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5篇

★ 2021年高一新學期歷史教學工作計劃5篇

★ 高三歷史教師教學工作計劃5篇優秀

★ 2021年高一新學期歷史教學工作計劃5篇

★ 2021高三歷史教學的工作計劃5篇

★ 高二歷史老師的教學工作計劃5篇

★ 高中教學工作計劃精選集錦5篇

★ 最新歷史學科教學工作計劃範文5篇

★ 高中歷史教師的工作計劃精選

★ 高一歷史教學計劃五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㈢ 歷史教育教學計劃

歷史 教育 教學計劃怎麼寫?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歷史教育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歷史教育教學計劃1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體現時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書既是教師的教本,更是學生學習的學本,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注重啟發性,注意歷史的多方位性、多層次的聯系和知識的延伸,並注意使學生學會學習歷史的 方法 和學習技能,以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

二、學生狀況分析:

初一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感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

三、具體思路: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規管理,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對「學困生」既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更要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2、強化理想前途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形鄭歷勢教育,學生學得好,以確保考試取得圓滿成功。

3、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4、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復習階段,要認真制定復習計劃,精心組織復習,以書為本,講清概念,提示規律,指點迷津,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的能力及速度。

6、引資料、學 經驗 。經常向老教師學習,經常聽課。

7、認真組織測試,強化綜合訓練,抓住學科的薄弱環節,及時補救。

教學任務和要求:

七年級歷史 教學,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即了解歷史的基本線索,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觀點,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

歷史教學,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桐叢野發展和變化,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像,聯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識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評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 社會實踐 的能力。

四、教學 措施 :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

3、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4、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在傳統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同時,加強思想教育。

5、採用多種教學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地進行改革,探索和創造,進行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歷史教學活動。

7、要注意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系,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更好的來學習歷史。

8、課堂教學要貼近課程標準的要求,採用探究式、啟發式和討論式等各種成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模式,要加大局喊媒體輔助教學,特別是網路教學的力度,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9、多角度觀察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及時進行輔導。

五、改進措施:

1、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層次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他們 總結 成功的 學習經驗 ,在評價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應該有針對性的採取補救措施,還可以實際一些比較容易的活動使學生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教學時結合掛圖和資料知道學生學習有關的知識,或結合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感受歷史。

3、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4、結合有關內容介紹本地歷史的名勝、旅遊勝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立志建設家鄉的教育。

5、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性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互相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設想:

1、歷史教學要充分體現時代精神,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對歷史作出正確的敘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學性的統一,觀點和材料的統一。

2、繼續深入課堂教改,在傳授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養,樹立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學導結合的教學觀,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的育人觀,堅持教書與育人統一,提高課堂效率重視對學生 學習方法 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主動探求新知識,提高學習素質和學習效率,嘗試歷史活動課的教學。

3、開展歷史第二課堂,通過舉辦歷史講座, 故事 會,創辦歷史報等形成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問題的能力。跟蹤輔導,找學困生談心,了節其學習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4、利用遠教和網路資源。

歷史教育教學計劃2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學期學習歷史必修「政治文明歷程」,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 文化 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了解中外歷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

二、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個的歷史教學工作。通過初步接觸和了解發現學生歷史學科基礎相當薄弱,缺乏學習興趣,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都沒有養成,而且對歷史學科一慣當作「副科」,非常不重視。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學習,了解人類歷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階級、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2.過程與方法:學習搜集歷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從____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強化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水平

就是要將課標要求的基礎知識記憶牢固,理解准確。要注意研究在復習中怎樣把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專題問題、 熱點 問題聯系起來;要研究怎樣整合教材,怎樣加強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之間的嫁接與聯系,怎樣整合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之間的聯系;要研究採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讓學生把主幹歷史知識扎扎實實地掌握起來,達到記憶牢固,理解准確,運用靈活。

2.加強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針對前面分析的學生在知識遷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維能力、審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要採取得力措施

(1)研究怎樣實施問題意識教學,即怎樣在復習教學中滲透問題意識,將教材中陳述性的史實,轉換成問題性的素材,把說史變成問史和疑史,鼓勵學生尋找史實之間的因果轉化關系,把歷史的知識序列變成史實的問題序列。

(2)研究怎樣提高學生理論認識能力,即學會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把理論觀點轉化為認識歷史的思維方法,用以全面地、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3)研究採取什麼措施和方法落實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即怎樣把各種能力培養與具體的歷史知識相結合,與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結合;怎樣把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測試等各個環節和各種教學活動中,做到能力培養內容化、方法化、經常化,以期切實提高學生解答歷史試題的基本能力。

(4)研究採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能夠正確理解材料信息的含義;能夠准確概括提煉有效信息;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

3.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范性

初步設想通過老師明確要求和樣卷展覽、個別指導、限期做到等四個環節來落實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范性的訓練。

通過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達到三個教學目標:一是放慢速度,夯實基礎;二是理清線索,構建結構;三是注重能力,接軌高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全面整合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模式,以期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

五、專業成長計劃

本學期繼續努力學習,廣泛涉獵本學科、現代教育技術以及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的理論,並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對素質教育和 高效課堂 要有更明確的認識,並積極參加投身教研教改,把成果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歷史教育教學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 八年級 (1)、(2)班的歷史與社會課,由於學生對本學科的不重視,學生基礎較差,其中有幾為男生調皮,愛說閑話,不講學習,但課堂氣氛活躍,布置作業及時完成,有15%的學生作業工整清晰,有15%的同學字跡潦草,書面不清晰,有一種矇混過關的心理,總體比較好的。

二、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史前時代

1、初步了解從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知道人類產生的基本條件和生活方式。

2、知道從打制石器到磨製石器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改變了遠古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

3、通過文物資料,了解遠古人類豐富的精神世界。

4、收集與交流中外古代 傳說 ,從中找出反映文明起源時期社會的巨大變化和無數先民創 作文 明的傳說、故事。

5、通過分析文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樹立自覺保護文物的意識。

第二單元文明的起源

1、通過了解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早期國家河早期國家的形成過程,體會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

2、從古代文明的起源特點,發現四大文明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理件自然環境對人類早期歷史進程的影響。

3、通過觀察圖片發資料,掌握文字,城市遺址,青銅器等,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4、分析縣體資料,理解等級制度及其存在的根源,認識軍隊和刑法在古代社會的作用。

5、從藍田人家園的變遷,認識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6、參與社會調查,利用書籍,網路等多種 渠道 收集和整理歷史資料,學會分析,歸納歷史問題,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歷史現象。

第三單元農耕文明時代(上)----相繼興衰的歐亞國家

1、依據資料,描述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發展興衰和基本社會特點。

2、利用資料,說明歐洲主要封建國家的發展過程,以及歐洲建庄園制度、等級制度和農奴制度的形成和特點。

3、通過對資料的分析提煉。

4、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觀察分析和說明身邊的文化現象,並能進行比較和鑒別。

第四單元農耕文明時代(下)----綿研不絕的中華文明

1、通過本單元基本史實的學習和整合,把握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並能通過比較,發現每個時代各自的時代特色和精神風貌以及與世界文明的差別。

2、通過具體史實的學習,理解歷史發展規律,樹立有關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等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3、整合相關史實,認識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性意義。

4、養成關注普通人生活的意識,認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5、在學習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和偉大文化成就的過程中,培養民族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教材主要內容概括

第一單元分三課:第一課人猿相揖別;第二課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國家;第三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綜合探究一;保護我們身邊的古老文明。

第二單元分三課:第一課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第三課早期國家的形成;第三課告別野蠻。綜合探究二;感悟滄桑巨變。

第三單元分三課:第一課希臘、羅馬與歐洲古典文明。綜合探究三;從宗教景觀看文化的多種性。

第四單元分三課:第一課從封邦建國到一流天下;第二課漢唐盛世;第三課多元文化的交融與世俗的時代。綜合探究四:過年,感悟我們身邊的傳統。

四、課時安排及措施

本教材授課42課時,復習6課時,測驗6課時,機動6課時,總計60課時。

措施:按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及時調整課程的淺,難程度,深入了種學習情況,按學習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難度適應,瞄準把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學有作用,盡量做到教學相長。

歷史教育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1、學生狀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教授高一5、6兩個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認知能力強。總體來說,作為高一新生,對於歷史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階段的認識水平。

2、教材簡析:

高中歷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歷程為主題,著重反映了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分九個單元,30課進行闡述。教材的編寫採取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問題。每個單元分為若干課,每課涉及一個比較具體的歷史問題。對於專題史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歷史必修課的學習探究,除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外,還要重視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歷史進程,正確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辯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質量目標:

在期中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0%,優秀率為25%

在期末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5%,優秀率為30%

四、重點工作: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夯實知識基礎,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五、具體措施:

1、做好初高中銜接,放慢講課速度,讓學生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2、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綱化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的放矢。

3、抓好課堂效率,擴大提問范圍,關注每一位學生,觀察學生上課狀態。上課力求精幹、實在。上課要求每個人在教材上做好筆記,課後進行知識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識的鞏固,注重課後反饋,每節課後完成練習,每個單元結束後,進行總復習和考核,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6、注重授課語言的精確,准確適用以下詞彙「了解」「掌握」「重點學習」「知識遷移」。

歷史教育教學計劃5

首先,在學期之初,我們就制定了較好較詳盡的教研組計劃、確立了明確的教育教學目標,並明確提出:要在過去取得的一些成績的基礎上,再創佳績,再攀新高;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其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時時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們的計劃和目標,並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非常的努力,發揮了集體和個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最後,我們還對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統的、深刻的總結,決心發揚我們的成績,克服我們的缺點,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爭取在新的一年裡取得更大的進步。

總結這一年來的工作,我們組有如下特點:

一、團結協作、樂於奉獻

在歷史教研教學工作中我們發揮傳幫帶團結協作的精神,經常互相聽課,評課。對於新授課老教師總是手把手的教新教師如何上好課,如何編寫好復習講義,如何批閱試卷,如何組織好課堂教學。在教師設計和指導下,本學期製作了許多多媒體課件,為我們歷史教學直觀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學資源。很多學生在課下也主動向我們請教,都得到了很好的答復。

二、不斷學習、更新理念

「要倒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備一桶水、一缸水」。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歷史學知識日新月異,發展很快。加上歷史課剛開始啟用新教材,因此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不斷查閱資料,充分進行討論,然後進行實施,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為了趕上時代步伐,還經常上網查閱資料,了解現代歷史學新成果、新觀念,並進行下載,做好記錄,結合教學內容,印發給學生,

對於教學上的疑難要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做到每節課都先聽後講,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並注意創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積極寫好教後感、 讀書筆記 等。常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做好個別差生的輔導工作,從不馬虎。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教學理論,努力使課堂教學素質化落到實處,「課外不佔課,作業少而精」已成為歷史教研教學標准,對印發的每一份講義、每一份練習,備課組長都認真把關,在做到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練習的前提下,提倡「特色」教學,努力使形成獨特的風格。


歷史教育教學計劃相關 文章 :

★ 歷史的教學計劃範文

★ 歷史教學計劃合集5篇精選

★ 歷史教學計劃精選合集大全5篇

★ 歷史教學計劃5篇匯總

★ 2020初一歷史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5篇

★ 關於初中歷史老師教學計劃範文五篇

★ 初中歷史教學計劃5篇大全

★ 中學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 2020初一歷史老師教學工作計劃

★ 2020初中歷史的教學工作計劃

㈣ 高一歷史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以期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歷史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歷史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歷史科教學。學生基礎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績發展不平衡。相信經過本學期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 歷史學科成績將會有一個整體的提高。

課程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進一步認識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感知歷史、積累歷史、理解歷史與現實和主動參與的過程。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學會同他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歷史學習,進一步了解中國國情,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教學措施

1、鑽研新課程教材,依據歷史課程目標,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精心地設計歷史教學課堂。

2、認真教好每一堂課。上課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遷移,培養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3、關愛學生,以情動人,耐心輔導每一個學生,認真批閱學生的每一次作業。搞好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及時反饋教學,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採用「 情境教學」,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愉快中學到知識。

5、結合實際,開辟第二課堂。本學期要求學生進行適量的課外閱讀和歷史調查活動,收集相關史料,撰寫歷史習作和製作歷史課件等。重點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的綜合能力,逐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材分析

本學期主要任務是完成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歷史1必修》內容。本冊教科書講述的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共有八個專題。

本模塊的學習要點: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2、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3、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4、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5、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6、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8、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通過學習,了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斗的人生理想。

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進度

1 軍訓

2 完成中國古代史基本線索的復習講解

3 中秋放假;

4 完成第一單元的1、2的教學

5 完成3、4課教學任務

6 國慶放假

7 完成第二單元課教學任務;進行第一單元、第二單元政治制度的比較

8 完成7、8課教學任務;

9 完成9課教學任務;安排期中復習;

10 期中考試;期中考試分析,

11 完成9、10課教學任務;

12 完成11、12課教學任務;

13 完成13、14課教學任務;

14 完成15、16課教學任務;

15 完成17、18課教學任務;

16 完成19、20課教學任務;

17 完成21、22課教學任務;

18 完成23、24教學

19 元旦放假;

20 期末考試習題編制;期末復習;

21 期末考試

高一歷史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2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根據這些新的目標要求,結合我校教學工作整體工作部署,制定本學期高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教學各班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其中有的班級中考成績在高分以上的較少,中等分線以上的人佔大頭,中考成績低。總的來說,學生的情況不夠理想,給教學帶來許多困難,學生的基礎較一般,認知能力水平低下。本學期是高一年級新生從初中升入高中的第一學期,學生處於新的學習環境、面對新面孔、手握新教材,這一切決定了高一新生必然有一個或短或長的心理適應期、心理調整轉軌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排斥情緒。高一新生在學習方式、學習方法上也面臨著調整,高一新生同時也面臨初、高中教材所述的知識點銜接問題。初中時強調記憶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高中則更多地強調在記憶的基礎上的理解和運用。對歷史而言,則是形成正確的史觀,充分發掘教材及相關材料中的有效歷史信息,並運用正確的史觀和歷史信息分析解決歷史問題,形成能力。高一新生來自於全縣不同的學校、不同的鄉鎮,原學校不同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心理、生理、學習方式、學習態度和社會認知等方面存在著較多的差異性。應積極正視學生的差異性,努力推進學生差異性發展。由此,「新」是高一學生的一大特點,「新」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具有更多的塑性。為此,作為高一年級任課教師,應該緊緊圍繞「新」,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做足「新」的文章,充分發掘學生潛能,在「塑才」的征程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體來說,作為高一新生,對於歷史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階段的認識水平面對這樣的實際情形,本著小步子,高頻率,勤練習,夯實基礎,提升能力的指導思想,制定了以下教學計劃。

二、教材簡析:

高中歷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歷程為主題,著重反映了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28課進行闡述。容包括中國和外國,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的歷史時期。全本書共計八個專題: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反作用於經濟,文化是經濟、社會在社會中的體現。在整個高中階段,高一學段的政治文明史具有先導性的作用。教材的編寫採取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問題。每個單元分為若干課,每課涉及一個比較具體的歷史問題。對於專題史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高屋建瓴。

三、教學目的及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歷史必修課的學習探究,除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外,還要重視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歷史進程,正確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辯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中,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本學期的課程,使學生了解人類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正確理解政治制度演變的必然性和對近代、現代的影響,進而正確把握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發展規律和發展特點,做到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四、教學質量目標:

在期中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60%,優秀率為10%在期末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70%,優秀率為20%

五、重點工作: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夯實知識基礎,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六、具體措施:

1、做好初高中銜接,放慢講課速度,讓學生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2、認真研讀和分析課程標准,了解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歷史學科測試標准,深度挖掘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做好課前課時設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題綱化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的放矢。

3、抓好課堂效率,擴大提問范圍,關注每一位學生,觀察學生上課狀態。上課力求精幹、實在。上課要求每個人在教材上做好筆記,課後進行知識整理,

4、因材施教。認真做好學生意見、建議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時調整工作,不斷修正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把關注全面與關注學生個性有機結合,耐心輔導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5、做好知識的鞏固,注重課後反饋,每節課後完成練習,每個單元結束後,進行總復習和考核,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6、注重授課語言的精確,准確適用以下詞彙「了解」「掌握」「重點學習」「知識遷移」。

高一歷史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新學期又開始了,為使今後的工作能更順利的開展,特製定此工作計劃,請領導多多批評指導。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學期學習歷史必修ⅰ「政治文明歷程」,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了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

二、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個的歷史教學工作。通過初步接觸和了解發現學生歷史學科基礎相當薄弱,缺乏學習興趣,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都沒有養成,而且對歷史學科一慣當作「副科」,非常不重視。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學習,了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階級、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2、過程與方法:學習搜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強化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水平

就是要將課標要求的基礎知識記憶牢固,理解准確。要注意研究在復習中怎樣把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專題問題、熱點問題聯系起來;要研究怎樣整合教材,怎樣加強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之間的嫁接與聯系,怎樣整合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之間的聯系;要研究採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讓學生把主幹歷史知識扎扎實實地掌握起來,達到記憶牢固,理解准確,運用靈活。

2、加強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針對前面分析的學生在知識遷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維能力、審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要採取得力措施:

研究怎樣實施問題意識教學,即怎樣在復習教學中滲透問題意識,將教材中陳述性的史實,轉換成問題性的素材,把說史變成問史和疑史,鼓勵學生尋找史實之間的因果轉化關系,把歷史的知識序列變成史實的問題序列。

研究怎樣提高學生理論認識能力,即學會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把理論觀點轉化為認識歷史的思維方法,用以全面地、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研究採取什麼措施和方法落實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即怎樣把各種能力培養與具體的歷史知識相結合,與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結合;怎樣把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測試等各個環節和各種教學活動中,做到能力培養內容化、方法化、經常化,以期切實提高學生解答歷史試題的基本能力。

研究採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能夠正確理解材料信息的含義;能夠准確概括提煉有效信息;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

3、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范性

初步設想通過老師明確要求和樣卷展覽、個別指導、限期做到等四個環節來落實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范性的訓練。

通過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達到三個教學目標:一是放慢速度,夯實基礎;二是理清線索,構建結構;三是注重能力,接軌高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全面整合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模式,以期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

五、專業成長計劃

本學期繼續努力學習,廣泛涉獵本學科、現代教育技術以及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的理論,並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對素質教育和高效課堂要有更明確的認識,並積極參加投身教研教改,把成果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2-4周:第一單元。

第5-6周:第二單元。

第7-8周:第三單元。

第9-10周:第四單元。

第11周:期中考試。

第12-13周:第五單元。

第14-15周:第六單元。

第16-17周:第七單元。

第18-22周:復習准備期終考試。

高一歷史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本學期是高中六個學期的第一個學期,學生在中考時是開卷考試,歷史基礎大多比較薄弱,而高中教材理論性比較強。因此要很抓教學常規和基礎。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

一、關於教學

1、備課:做到深和通。教師必須按教學進度提前寫好單元教學計劃,在備課組組織下集體備課,深入鑽研課程標准和教材,弄清本課在承上啟下的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務,熟悉教材的全部內容,寫好課時 教案。 教案設計要做到規范化。另外,認真做好導學案,考慮到學生語數外的學習任務較重,導學案要求在課堂完成。

2、上課:

(1)明確目標。明確單元及課時目標,整個教學過程要緊扣教學目標,及時反饋,合理調控,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設計好 導語。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設計好 導語,以新穎的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教學目標上來,為實施教學目標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

(3)把握好內容。重點要突出,講授要得法,要在重點、難點和關鍵地方下功夫,防止面面俱到,貪多求全和主次不分的現象。

(4)注意啟發式教學。講授知識富有啟發性,努力做到科學准確,深入淺出,具體形象,生動有趣;要注意啟發式的提問, 精心設置問題意境,做到難易適中,形成探索性問題群;討論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鼓勵發表獨到見解,引導學生討論圍繞中心,逐步深化。

(5)學法要指導。鼓勵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自學能力和探索 精神。

(6)課堂重訓練。課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教師 精心組織,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訓練過程,課堂習題配備要精當,有梯度,使優生和後進生都能得到訓練。

(7)優化教學環節。做到語言要精煉,富於啟發性和趣味性,板書板畫設計要科學;書寫規范工整、大小適宜;教態親切自然,感情真摯;注意儀表,衣著樸素大方,堪為表率。

(8)採用現代教學手段。自覺地將現代教學媒體引進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教學要恰當有效。

(9)運用課堂教學機智。對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要按照寬容的原則,恰如其分地處理,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化消極為積極,變阻力為動力。

3、作業:根據年級組的要求,我們歷史學科盡量不布置課外作業,作業在課內完成。這就要求作業要適當。緊扣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難易適度,有層次性。注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使學生綜合運用知識。

二、加強教課研。

1、認真學習新課改的理念:包括學習課標、考綱、高考題;深入鑽研教材、加強集體備課和研討;積極開展和參加各層次公開課的觀摩、學習和交流;本組內教師進行推磨聽課(具體見附表)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素質。

2、本組年輕教師爭取在本學期根據平時的教學實踐及時 總結,寫 心得、感想或反思。最好能撰寫教學論文。為每年各級論文評比做准備。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和使用

按照學校教務處的要求,根據教研組的統一安排,高一年級的校本教學的內容為《大國崛起》。通過學習,能從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角度開拓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從政治、經濟、 思想、宗教、藝術、軍事、外交等多個角度分析大國興衰的成敗得失,激發學生探索真知的慾望。

四、教學資料庫的建設

本組教師把自己的 教案、課件 整理,形成自己的和備課組的資料庫。另外每人上交一 篇質量較高的教學案例和課件,也可參加各級評比。

高一歷史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新高中課程計劃在明確高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確保教學資料、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等方面作了進取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學中應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步伐前進,以確保高中歷史教學和教學質量的穩步前進,從而有利於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教材分析

歷史必修一學習的是人類政治禮貌發展史,教科書選取的是貫通古今、關聯中外的學習專題。主要了解人類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一樣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站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的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從而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禮貌建設而奮斗的人生夢想。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人類的政治活動既受制於經濟和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又反作用於經濟及其他活動,給社會發展以巨大的影響。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曾指出: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資料。換句話說,代表必須階級利益的社會集團、社會勢力及其個人在國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國際方面的言論和活動都是政治。所以,我們學習歷史,了解人類社會政治領域中的活動,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共十二個班近700名學生,生源質量參次不齊,教學上必須要進行分層次分階段地鞏固和提高。針對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則又要進行必須的較難的作業布置和試卷的布置。針對學情和特點略講某些章節教學中必須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並以基礎知識為主。

四、具體工作

本學期工作的重點是憑借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動力,加強高一歷史基礎教育,同時不斷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遷移運用本事,全面提高歷史教學及教研質量;加強教材研究,重視信息交流,不斷提高高一歷史學科水平。

1、制定落實教研活動計劃

(1)完善備課組工作,每周兩次,常交流、多研究。

(2)結合學校月考制度,做好平時測試工作,認真、及時批改,重點同學要面批;分析、總結,找出學生學習的薄弱點,查漏補缺。

(3)認真完成聽課計劃,能夠每周聽一節課。

1、加強團體備課,提高教學質量

2、利用好團體備課,完善課堂教學,是本學期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工作。對高一的新授課,認真組織備課,分解教學過程,從細節處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3、抓好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按照素質教育對歷史教學的要求,著重提高課堂即時效率,從「嚴、精、活、實、高」五方面來優化教學過程,使學生堂堂有收獲,節節見成效。

(1)開設高一歷史新授研討課。從本事角度出發,將基礎知識與本事培養相結合,著重培養運用生產力標准、實事求是、宏觀與微觀、人類禮貌演進四個理論尺度。

(2)在高一的歷史課中認真抓好素質教育,結合高考改革形勢,在抓基礎知識同時以培養綜合本事為主。(3)展開對循環大課堂教學研究。在實際教學中將對「循環大課堂教學」進一步進行探討,對階段性研究及時進行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研究並解決,適當調整研究計劃。在這一學期中,准備將「循環大課堂教學」模式基本定型,嚴格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進一步深化模式理念,完善研究的各項工作。

4、抓好學案的制定與使用(電子備課)

學案的制定要分工合作,先確定好主備人,再進行團體通研,最終定稿。學案要精選資料,精選試題。

5、落實單元考試,做好成績分析

綜合考點資料,突出學科內的知識銜接,注重學科間的貫通,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思維本事;基礎訓練,重在運用;拓展訓練,重在提高;綜合訓練,重在發展。使學生既從「點」上拓展,能對所學知識點結合,融會貫通。

(1)認真出好每一份試卷。備課組團體研究,精選試題,突出重點,難易適度。

(2)認真批改、認真分析、認真評講,做好成績統計。找出學生學習的薄弱之處,完善課堂教學。

(3)密切注意歷史優差生的轉換。經過測試發現差生,重點進行原因分析、方法指導。

6、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撰寫教研教學論文

以提高自身素質為主,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綜合提高教學本事,及時了解教育、教學動態,同時能總結教學心得,撰寫教育教學論文。並努力提高論文的數量和質量。

總之,歷史上的政治活動是豐富多彩、極其復雜的,它與經濟活動、文化活動一齊構成人類歷史上多彩的生活活動。只要認真去教授、潛心學習、細心探究,就必須會有讓學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感悟許多歷史的真諦。

閱讀全文

與高中歷史第二課堂怎麼開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