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代歷史的記載如何確保其真實性和准確性
現代歷史的記載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可以通過史書的記載描述以及考古發掘來共同確定同時配合一些高科技手段大家都不是神都不可能知道每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人不想讓你知道你可能真的不會知道所以研究歷史盡量用現有資料去還原真實歷史缺少了資料就會差了許多所以我認為永遠不會有真實的歷史只有可以接近真實真相的歷史
❷ 真實的歷史的標准如何才叫真實怎樣判斷真實
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的五項原則
怎樣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目前眾說紛紜。我試著提出五項原則,供大家一哂。何謂歷史人物?我想,簡單地理解,已經故去的過往的人物就是歷史人物。這里包括兩點,一是肉體上已經不在人世了;二是時間上已經是過去時了。當然,過去的時間有長有短,涉及的人物有大有小。這就有古代的近代的現代的當代的各色人等,都是我們所說的歷史人物。
怎樣評價他們,我想應該有五項原則。
第一,階級原則。簡言之,也就是階級分析的原則。在歷史研究中,運用階級分析的原則,作為歷史唯物主義者,應該是毫無疑義的。即使是現在,也應該運用這個有效的原則。
當前,不是運用不運用的問題,而是如何運用的問題。
在階級社會中,我們當然要站在被剝削階級一方,謳歌他們反抗壓迫、反抗剝削的英雄行為。但是,這種謳歌,不應該是教條的、僵化的,而應該是辯正的,唯物的。不能無原則地美化,無限制地拔高。如對農民起義的研究就存在這個問題。我們常常不自覺地美化或拔高農民起義。在太平天國起義的研究中就存在這種現象。太平天國是完全應該肯定的。但是,對它的研究存在過分美化的傾向。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現在,就應該恢復太平天國的本來面目。我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把豐富多彩的歷史簡化為農民起義斗爭史或儒法斗爭史,就是階級分析原則的教條僵化運用的極端典型。
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面,則是對剝削階級的全盤否定,否定他們的一切所作所為。他們的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文化的藝術的所有作為,都一概予以否定,其實就是徹頭徹尾的民族虛無主義。這種錯誤的理念就導致了歷史的虛無主義。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這種錯誤的觀點發展到極端,中華民族的輝煌燦爛的歷史已不復存在,被「四人幫」否定得所剩無幾。在他們看來,是「紅洞縣里沒好人」。歷史上的剝削階級應一律打倒,再踏上一隻腳,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好端端的五千年的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在這種極左的所謂階級分析觀點的糟蹋下,竟然被塗抹得漆黑一團。那時,關於中國的歷史,學者寫什麼呢,教師講什麼呢,學生學什麼呢?都只能望天興嘆,一片茫然。
第二,歷史原則。這是一個不可或缺而又經常被亂用的原則。歷史原則,就是要用彼時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人物的所作所為,不能超越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我們不能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這里有兩種傾向,一種是把歷史人物現代化,賦予他們很多現代色彩。農民起義領袖,則被美化為「高、大、全」式的無甚瑕疵的英雄。現在,銀幕上的帝王,則被過度美化了。另一種是把歷史人物妖魔化,文革中間把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一律視為歷史垃圾,統統加以擯棄。這兩種傾向都是要不得的。
第三,大節原則。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歷史上的偉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偉人往往不是聖人。偉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慾,也有喜怒哀樂。因此,偉人也必然有失誤,也必然有錯誤。這些,有的是有意為之,有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總之,我們歷史學者看待歷史人物,應該看他們的大節,看他們對歷史的貢獻。如秦始皇,我們看他,主要是看他對統一中國所做出的貢獻。他的所作所為促進了歷史的發展。但是,他的焚書坑儒,無論如何是不能肯定的。我們既不能因為他大搞焚書坑儒,而否定他的歷史貢獻;也不能因為他的歷史貢獻,而美化焚書坑儒。
難道有什麼歷史著作美化「焚書坑儒」嗎?有的。手頭有一部歷史著作就說:「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打擊了復古思潮,維護了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焚書』,並沒有把所有的書都燒光了,國家圖書館之書、醫葯、卜筮、種樹之書,均未燒;『坑儒』,也並未坑殺所有的儒生,朝中仍有著名的儒生伏生、叔孫通仍受重用。」[1]這是什麼話?在這樣一部煌煌巨著中,居然說「焚書坑儒」「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而且還說,「『焚書』,並沒有把所有的書都燒光了」,「『坑儒』,也並未坑殺所有的儒生」。怎麼?還嫌秦始皇燒、殺得不夠勁嗎?我們的歷史學者,居然為秦始皇的封建文化專制的殘酷手段尋找理論根據,把議論時政的儒生一律打成「復古派」,然後就說殺他們是合理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人家殺你,你還為人家叫好。當然,這部著作出版於1979年,文化大革命剛過不久,內容上不免摻有時代的印記。該書的作者都是我素來景仰的學有造詣的名家,現在再讓他們寫,我想,大概不會這樣著墨了吧!
扯遠了,打住。盡管秦始皇「焚書坑儒」,因為他統一了中國,還是應該肯定他的。但是,他的「焚書坑儒」畢竟如阿Q的瘌痢頭,怎麼也不能艷若桃花。
此外,我提出一個個人見解,就是對歷史偉人不能進行道德評判,亦即道德評判不能改變偉人的歷史地位。在常人看來的十分重要的如男女生活作風問題,或者真誠虛偽問題,對於歷史偉人來說,都不成其為問題。因為有很多問題,不能證實。即或證實,我看也毫無意義。因為,這些都是小節。歷史學者評價歷史人物,是看他的大節,而不是小節。搜索細節、小節,那是小說家的事。
第四,雙贏原則。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國。在她形成的歷史進程中,在現在疆域的版圖內,曾經多次出現過國中有國的歷史現象。這就是歷史上常說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遼金史專家張博泉教授說:「國中有國,族中有族,這是歷史上常見的。」[2]他在分析金與宋之間的關系時說:「應當承認在中國境內的各兄弟民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女真族是中國民族的一個成員,女真族所建立的金政權是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政權,而且構成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朝代。這是分析金、宋戰和史所必須肯定的一個前提。這就是說,不能用中國民族的主體漢族來代替整個中國民族這個概念,不能把女真族視為中國民族以外的外來入侵的民族,不能把金政權視為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外國,女真是中國民族中的民族,金朝是中國之中的國。」[3]這個觀點是很有說服力的。我完全贊同這個觀點。
由此,便引出兩個觀點。
一是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當時兩國之戰。國中之國的戰爭,也不是全無正義非正義可言。依據張博泉教授的觀點,金、宋之戰應劃分為三個階段,而第一階段就是金侵宋的掠奪戰爭,宋則是反掠奪的正義戰爭。[4]
但我認為,既然是一國之內的民族戰爭,大多不好提正義與否。因為民族之間的融合,就包括粗魯野蠻的殺伐。這里有以強凌弱,以大壓小,以眾暴寡,以硬欺軟。不講道理,不講信義。有理的一方,也可能因為無力,而被消滅。開始是十惡不赦的侵略者,隨著全國的統一,這十惡不赦的侵略者又可能變成功莫大焉的統一者。因為他成了新王朝的奠基者。所以,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當時的戰爭,評價歷史人物亦然。
不管以後如何,當時當地歷史人物的表現,應該成為評價歷史人物的標准。「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回還」。受命燕太子丹刺殺秦王的荊軻,就應該一如既往地予以肯定。因為他是為了反抗秦國的侵略的。我們不能因為秦始皇後來統一全國,成了歷史偉人,就把過去凡是反對他的人都說成是反動的。岳飛愛國,秦檜賣國,這都是歷史的鐵案,是翻不得的。洪承疇只能入《貳臣傳》[5],清朝人撰寫《清史列傳》也是這樣看的。因為他們背叛了明朝。當然,他對清朝統一全國立了功。吳三桂反叛則又是另一回事了,他入了《逆臣傳》[6]。對這樣復雜的歷史人物的評價就要多費些口舌。
二是依據當時的表現,各評各的,也就是雙贏原則。例如,清攝政王多爾袞在南下統一全國時,在攻打揚州之前,曾給明朝兵部尚書史可法去了一封勸降信。勸其交出揚州,就地投降。史可法在威嚇利誘面前,毫不動搖,堅決抵抗。待到清軍包圍揚州後,又五次發信勸降。史可法將信一一燒掉。後終因寡不敵眾,城破被俘。勸降三日,許以高官後祿,史可法說:「我,頭可斷,身不可屈。」而英勇就義。像這樣的抗清將領就應該予以肯定。
但是,他的對立面,如清攝政王多爾袞也應該予以肯定。學者周遠廉研究員、趙世瑜教授說:「[多爾袞]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滿族歷史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代表人物之一。」[7]
多爾袞和史可法在歷史上是對立面,各為其主。多爾袞為清朝統一全國立了大功。而史可法至死不降,表現了可貴的民族氣節。都應該予以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這就是雙贏原則。這是在中國這樣大國的歷史上有時還存在小國,而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出現的特殊現象。
第五,兩點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應該兩點論,不能一點論。如評價曾國藩,就存在這個問題。曾國藩曾經嚴酷鎮壓過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由此,他數十年來一直被定為劊子手、賣國賊、衛道士等,成了歷史上反面的典型。但是自90年代以來,人們對他的評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毛澤東對曾國藩的評價也公諸於世,使世人受到很大的震動。毛澤東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這是1917年毛澤東24歲時在一封信里寫的。
馬東玉教授說:「毛澤東是對曾國藩評價極高者。他在探索『本源』、自我錘煉、治學態度、生活習慣、文章氣質、鍛煉身體、軍事原則等方面,都曾把曾國藩作為楷模去學習。這雖是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以前的事情,但曾國藩對他諸多方面的影響卻是深刻而長久的。這是個很大的題目,這里不過是舉例而已。」[8]
他又說:「本世紀中期到80年代,大陸是全盤否定曾國藩的,原因是他鎮壓起義,他捍衛封建傳統,而當時是全盤否定封建意識形態的。如今政治思想解放,人們又在文化上、精神上、人格學問上肯定曾國藩,並形成熱潮。這充分說明,曾國藩是一個影響歷史的人物。」[9]
我們過去評價曾國藩是一點論,只看到他鎮壓農民起義的一面,而全盤否定他。現在我們用馬克思主義的兩點論來評價他,就發現他身上有許多值得繼承和發揚的好東西。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不應該丟棄的。
評價歷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試提出5項原則供學者參考。不周之處,請予指正。
❸ 中國歷史記載的真實性是靠什麼來保證的
歷史書上記載的事件,至少有三成是虛構的,三成毫無邏輯,三成是真實事件,一成是邏輯完整的。無論什麼時代編輯的正史,都晚於修史的那個斷代時間,許多實際發生的事件要靠一些當時的筆錄或前代的筆錄,這其中很多事跡根本無法從邏輯上能證明確實存在,尤其在其中大量的事件發生過程,以文學手法記錄。
(3)怎麼證明歷史是真實的擴展閱讀:
在古代的時候,有「左史」與「右史」兩個,「左史」記事的「右史」記言。後來左史逐漸隨侍皇帝左右,專門負責記錄皇帝起居、言行與政務得失,又稱起居注史官;右史則逐漸成為專門負責編修前朝官方歷史的史館史官。早在夏商周時期的史官都是君王身邊的重臣,他們也是全國范圍內,文化程度最高的一群人。
不僅要記載君王的言行,還要對君王的言行提出異議,相當於後來的史官一職,要向君王提出建議,對國家政事發表意見。這也只是史官的一職而已,史官還承擔著觀測天象、祈禱祭祀溝通上天的任務,這也就像巫師一樣,那時候的史官是巫史結合的,而且他們都是一脈傳承,要麼是父子傳承,要麼是師徒傳承,這都是要從小培養他們識文斷字的。所以說,家族型的史官是很常見的。就比如司馬遷是直接繼承了其父司馬談的太史令一職。
❹ 如何證明有文字記錄之前的時代歷史的真實
歷史研究方法最常用的是文獻法和考古法。 考古法不用說了,是證明歷史最直接的方法。而文獻法則是最常用的方法。 如何在沒有考古的前提下證明歷史的真實性,就看文獻記載的情況。第一要看文獻的來源,是誰寫的,怎麼寫的
❺ 歷史如何證明其真實性
正史為主,野史為輔逗橡,不能全信,也不能全不信。比如建文帝,正山拆旁史記載他死於宮廷之爭,死在自己的叔叔手下,非也,建文帝的貼身太監寫了一本書《老太監回憶錄》裡面有證據證明,御判建文帝是死於天花。並非宮廷之爭!
❻ 歷史是人寫的,怎麼確保它的真實性
歷史學研究是創新性的工作。歷史學家要創新,必須具備某些特定的素質。歷史學青年研究人員群體是否具備當代中國歷史學家的基本素質,是一個關繫到我國歷史學科未來發展,以及在國際歷史學界地位的大問題。筆者在結合今天的實際,學習、分析、總結老一輩史學大家的基本素質時體會到,對於我們這些後來者,也許主要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基本素質。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這里又包括四個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系統地閱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著作;二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精神實質;三是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能夠正確處理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系。做到這四點,非常不容易,需要研究機構和學者本人長期不懈的努力。
二、豐富的知識積累。歷史學是一門特別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科,之所以許多歷史學家都是大器晚成,就是因為知識積累需要時間,需要漫長的時間。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一個希望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成為史學大家的學者來說,需要積累的知識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歷史學知識。這里不僅僅是自己研究方向、研究領域的專門知識,比如秦漢史知識、英國中世紀史知識,而且應該包括整個歷史學研究領域的基本知識,比如中國史知識、外國史知識、考古學知識,等等。二是歷史學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這種跨學科知識,是構建歷史學家廣闊的思考平台,形成歷史學家開闊的學術視野的必要條件。三是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實踐方面的知識。這要求歷史學家不要把自己鎖進象牙之塔,與世隔絕,而應該關心現實,關心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現實的發展和變化。古人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個優良的傳統。對現實的了解和關注,是歷史學家治史的不可缺少的動力之源、靈感之源,更是治史目的正確性的重要保障。
三、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學家的工作是在兩個方面創新:一是新的重要史實的發現、梳理;二是對重要問題新的、有說服力的解釋。這要求歷史學傢具有下述基本素質:(1)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做學問,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確的概念、嚴謹的表述,這是基本要求。目前,我們的教育體系缺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系統訓練。我們有些年輕學者在這方面很欠缺,說話、寫文章邏輯混亂。(2)較強的聯想能力。歷史的舞台無限廣闊,歷史現象之間的關系無比豐富復雜。缺乏聯想能力,就難以發現紛紜復雜的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與相異性,難以發現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難以產生很多靈感。知識面的寬廣,是聯想能力強的前提。(3)較強的批判精神。在學問方面,決沒有絕對的權威、絕對的正確,真理永遠是相對的。所以,歷史學家對任何已有的學術結論,在吸收其正確合理的成分的同時,還永遠應該抱批判精神,去尋找它們的不足之處。批判精神是歷史學家打破思維局限、眼界局限,確立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前提。(4)較強的創新意識。這是學術研究最基本的意識,因為同科學技術發明一樣,學術研究的性質、目的就是創新。這一最基本、最起碼的認識,恰恰在一些人那裡被忽視了。目前,存在著大量重復勞動的學術產品。有些學者,甚至一輩子都沒有一項真正創新的成果。(5)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首先是善於利用各種手段,尤其是現代發達的通訊傳媒、電子網路手段查找資料的能力。其次是與國內、國際有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這種學術交流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學術日益國際化的21世紀,與國外學者的交流能力,將是我國歷史學任何一個學科的學者所必備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對歷史學家的外語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應該說,比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進行專業研究和學術交流,是任何一位未來的歷史學家的基本功之一;而對於從事外國歷史研究的歷史學家來說,恐怕還需要掌握不止一門外語。
如果我們在以上五個方面加強對自己的培養和訓練,必將提高我們在史學研究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良好的學風。在學風方面,我國歷史學具有優良的傳統。其中最重要的,筆者認為是以下幾點:第一是勤奮。歷史學是一門聰明的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非常智慧的頭腦;歷史學又是一門「笨」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勤奮刻苦、吃苦耐勞的精神,不但要勤於動腦,而且要勤於動腿——到處去查找資料。在很多時候,勤奮比智慧更加重要。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一些特別優秀的歷史學文章,主要得益於作者在查找資料方面所下的「笨」功夫。第二是堅韌。我們都知道,坐冷板凳,而且一坐就是十年甚至一輩子,這種描述首先是來自歷史學科的。堅韌意味著甘於寂寞,有時候也意味著甘於清貧。堅韌對立於浮躁、急功近利、沽名釣譽。堅韌意味著學者的清高,學者內心世界的充實。第三是嚴謹。所謂嚴謹,就是實事求是、誠實踏實、一絲不苟。別人的有關成果要充分了解並且承認,決不能埋沒掩蓋,當然更不能竊為己有。自己的成果要做到:字字有據——決不說空話、說主觀臆斷的話;據必求全——就是一些歷史學家提出的「竭澤而漁」,把必需而且能夠找到的資料全部找到;據必求真——就是尊重史料,不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而使用似是而非的史料,或者經不起推敲的史料。
以上幾點看法,筆者主要是用來自勉,當然,也盼望能夠獲得其他年輕的歷史學工作者的認同。
❼ 歷史學家如何確保他們對過去的描述是真實的
難得小小年紀就會對這個問題感興趣,我來回答一下,看看能不能幫助你~
過去的歷史是永遠不能百分之百復原的,我們只能盡最大的可能去一步步地接近它的真實面貌,說「確保」對過去的描述是真實的那是不能的。歷史學家對歷史的描述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歷史文獻,比如流傳下來的歷朝歷代的典籍等,例如史記、新唐書、資治通鑒等,歷史文獻也包括從地下出土的一些資料,比如各種竹簡、墓誌、文書等;二:歷史遺跡,比如秦始皇陵、唐十八陵以及最近剛剛發現的曹操墓等,都屬於歷史遺跡。
從上述兩種方式的比較上,歷史遺跡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屬於第一手材料,是在我們所描述的那段歷史中所真實存在的,因此歷史遺跡的使用時歷史學家非常重視的。但是歷史遺跡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它是片面的,不能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從秦始皇陵中可以直接認識到秦代帝王墓葬的規制以及兵馬俑製造的精湛藝術,可是我們卻無法從中得知整個秦代的社會情況,比如秦代的政治制度、經濟面貌、社會生活等。而歷史文獻可以補足這種缺陷,歷史文獻是用文字所書寫的,它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民族關系等方方面面,我們從中可以發現歷史的整個全貌。但是歷史文獻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我們不能保證歷史文獻的完全真實性,歷史文獻畢竟不像歷史遺跡,它是人寫的,而人的學識、觀點等是有差別的,並且在以前社會,史書往往是後代人對前朝歷史的記載,在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上也往往存在觀點上片面的認識。因此,歷史文獻雖然同樣重要,可也不是對歷史完全的反應。因此我們只能利用歷史文獻和歷史遺跡經過自己的分析、推斷、考證來去偽存真,從中最大程度的復原歷史的本來面貌。
好了,先說這些吧,能明白么?
❽ 歷史是人寫的怎麼才能保證它的絕對真實性
很難保證絕對的真實性,因為人都是主觀的,只能說盡量客觀的反映事實本身。要求寫史者能秉筆直書,可是二十四史中的「良史」並不算多。另外歷史事實的發生每個人看的角度也不一樣,就象是一場足球比賽。你看見了我方隊員被對方犯規,他看見了我方拉對方衣服,我發現了裁判的黑哨,那個是絕對真實而客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