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許昌是曹魏古都,還是漢魏古都
漢魏古都,歷史上許昌做過東漢和曹魏的都城。
1、東漢時期
東漢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東漢京都洛陽迎獻帝,遷都許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漢朝末代都城。
2、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稱潁川郡,屬豫州,建安區、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魏五都之一。
(1)許昌曹魏古城歷史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許昌建都的朝代:
1、東漢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漢少帝劉辯即位。外戚何進官拜大將軍,掌控朝廷,志於鏟除宦官勢力,但何太後反對,士大夫領袖袁紹提出建議,讓西北軍董卓進京,逼迫何太後答應。
何進同意了袁紹的建議。然而事情泄漏,宦官先下手為強,殺死何進。當時在西園軍的袁紹聞訊,立即率軍攻入皇宮,對宦官進行屠殺。
宦官張讓挾持漢少帝逃走,追兵到,張讓自殺身亡。董卓率軍抵達洛陽,外戚和宦官的勢力同歸於盡,導致董卓控制了中央政府。
董卓為了樹立威望,廢掉了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190年漢少帝和何太後被董卓殺害。
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中原地方諸侯勢力的不滿,紛紛以討董為名起兵並推舉袁紹為盟主,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
但關東軍內訌、盟軍決裂導致失敗告終。初平元年(190年)又起董卓之亂,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與此同時,各地的地方軍閥紛紛互相攻伐,以增加自身實力,中央政府的威望盪然無存。
公元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將呂布,合作謀殺了董卓,下令大赦,董卓之亂結束。但不久董卓幕府的部將李傕、郭汜卷土重來,王允被殺,東漢朝廷再度失控。
公元195年,李傕、郭汜發生內斗,漢獻帝劉協和群臣逃到洛陽,但漢獻帝陷入窘迫的處境。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則挾持漢獻帝遷都許昌,之後曹操逐漸掌握朝廷權力。
220年,曹丕篡漢,定都洛陽,改國號為「魏」,史稱「曹魏」,東漢滅亡,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三國時期。
2、曹魏
魏國(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國號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許昌
Ⅱ 許昌是那個朝代的古都
東漢和曹魏。
1、東漢時期
東漢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東漢京都洛陽迎獻帝,遷都許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漢朝末代都城。
2、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稱潁川郡,屬豫州,建安區、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魏五都之一。
(2)許昌曹魏古城歷史是什麼擴展閱讀:
1、東漢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建立東漢並開創了光武中興。
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台權力得到提升。漢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漢章帝後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後,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東漢中後期太後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藉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豪強勢力大肆兼並土地。
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征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董卓被殺死後,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2、曹魏
魏國(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國號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由於曹魏在三國中占據中原地區,國力遠勝於蜀漢和東吳。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兩晉南北朝的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在疆域上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設立西域長史府進行管理,在毌丘儉征伐高句麗後將朝鮮半島北部並入了版圖,南部諸州大致以秦嶺淮河與蜀、吳為界。
公元263年,攻滅蜀漢將益州和南中納入版圖,曹魏國土約達四百萬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許昌
Ⅲ 關於曹魏古城的導游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歡迎各位領導蒞臨許昌曹魏古城檢查指導工作。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東漢末年,雄才大略的大英雄曹操,把名存實亡的漢獻帝和東漢朝廷迎接到許昌,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從此曹操雄踞許昌25年,外定武功,內興文學,廣攬人才,東征西討,為最終實現「三分歸一統」的皇圖霸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三國演義》120回中有51回與許昌有關,許昌的曹魏遺跡更是星羅棋布、引人探勝。許昌是曹魏文化發源地,曹魏文化是許昌城市之魂,兩者已緊緊聯系一起不可分開。為了將這一厚重的歷史文化從「沉睡」中醒來,散發文化光束,造福許昌百姓,2016年,許昌市委、市政府實施曹魏古城建設項目,開始了曹魏文化復興的壯舉。
曹魏古城的核心區域規劃為護城河以內1.87平方公里,按照國家「5A級」景區的標准,總體布局按「一軸·兩輔·兩環·十大功能組團」的規劃設置了10個功能分區、20大景區,與1.7公里的護城河、春秋樓、曹丞相府、西湖公園形成聯動景觀。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曹魏古城首期開放區域的南大街今天已經開街,下面我帶各位領導一路向北漫步南大街。
南城門前:
這里就是曹魏古城的南城門,整體採用漢魏風格,中間為主門樓,兩邊形成一個漢闕,同時,也是一個遊客服務中心,穿過南城門向北就是曹魏中軸步行街。曹魏古城修復工程,為什麼首先要建設中軸步行街呢?因為漢代建築布局,講究中軸對稱,無論是王城還是民居一定沿著一條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正是由於當時人喜歡整齊、有序的東西,所以這一特點也在建築方面有了直觀的體現,我們的曹魏中軸步行街就是嚴格按照當時的審美特點和建築風格來設計的。
南大街的建設遵循「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對現有遺存進行最嚴格的保護,遺存的古物、店鋪等原封不動,保留街區90%的道路肌理和水系框架,最大程度地展示三國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