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短文怎麼寫
歷史短文寫法
一、題目:
1、要涵蓋材料,不過寬不片面。好比帽子戴在頭上正合適。
2、要有概括性,不能簡單寫成「什麼和什麼」。
二、正文:
1、簡要寫明材料所代表的歷史事件及其影響。
2、概括指出材料所反映事件之間的對比或聯系。有時候還需要寫一句總結性的結論。
3、正文是一個微縮版的文章,不能寫成圖片解釋,也不能寫成要點式的羅列,不必分段寫。
4、事件的時序不能顛倒,史實正確,條理清楚。
5、字數不能過少或過多,字體清晰。
歷史小短文寫作的注意事項
歷史事件它只發生一次,由於年代久遠,所以在寫歷史文章時,為了要讓讀者知道這件發生在過去的事情,就必須要提供一些數據,提出一個論點,來解決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即主題)。
描述就是可以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對事物進行敘述,使人或物顯得更加形象生動,給人在感官上一種體驗,以點燃讀者的想像力,把他們吸引到你要講的事件當中去。
② 如何寫歷史作文的開頭結尾(如何寫歷史作文的開頭)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如何寫歷史作文的開頭結尾,如何寫歷史作文的開頭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古往今來...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如何寫歷史作文的開頭結尾,如何寫歷史作文的開頭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古往今來……………………宏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或者以歷史事件開頭,如:成吉思汗以他的英勇贏得了勝利,這在歷史上有哪位皇帝能做得到?能與之比美?然後就去介紹這個歷史事件就行了。
2、如果要寫哪位皇帝的話就直接寫,如: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有一位這樣的皇帝,他統治的時期,被稱為貞觀之治,人人知曉,他還被後世人們所敬仰。
3、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唐玄宗。
4、然後介紹就行了。
5、寫時要多運用數字等介紹,使文章賦有真實性。
③ 如何寫歷史小論文
寫一篇好歷史論文,要盡量做到論題新、論點新、角度新,文筆清新流暢,既有較強的可讀性,又有較深的啟發性,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1.擬定標題 題好一半文,好的標題能畫龍點睛。
標題要准確、簡潔又富文采,不妨擬幾個標題,反復推敲,擇優選用。
2.組織資料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應當慎重:①要圍繞主題選材。
②材料要真實准確。
③精心選擇富有創意的材料。
一份新穎材料,能使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④材料不是越多越好。
可以適當運用一些給出的資料,對材料也要進行整理、辨析,分析材料,通過自己的思考 把材料組織起來,才能寫出文章。
3.正文寫作 歷史論文的正文結構需要具備四要素:論點、論據、論證、結論。
論點是論文闡述的具體觀點,相當於文章的小標題;論據服務於論點,一般用歷史事實或作者自己的立論來說明論點;論證是用理論來闡述論題,可以引經據典或自我闡述;結論是對全文進行扼要概括或總結。
一篇好論文,必須做到: ① 論點明確新穎,富有創意。
② 論據充分真實又恰倒好處。
③ 論證有力。
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論證過程科學准確,邏輯嚴密。
④ 結論正確。
能由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抓住本質,給人深刻啟示,具有較高的人文價值。
⑤ 語言風格要有史學之一般特點。
切忌文學之朦朧浪漫,要真實准確又頗具文采,要講究理性又富感染力。
文章開門見山,言簡意賅,「意則期多,字則唯少」;字斟句酌,一絲不苟,做到文字清新、簡潔、准確,使人讀之心中波瀾起伏。
⑥ 正文寫作前應擬寫提綱,搞好謀篇布局。
以材料為基礎、觀點為軸心,科學地安排文章的層次和布局,內容詳盡、構思嚴密。
4.修改與潤飾 俄國作家契訶夫說:「寫文章的技巧,真實就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
」文章需要多次反復修改,才能定稿。
修改初稿;一是對內容和布局的修改,二是對文字的加工和潤飾。
5.例證 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辦世博會成功,這是我國盛世之年的又一件大事,舉國人民歡欣鼓舞。
下面一些材料與世博會有關,請根據這些材料,聯系這兩屆世博會召開的世界歷史背景,分別闡述當時的世界歷史變化及對中國產生的深刻影響,並談談你對世博會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
(題目自擬) 1851年倫敦世博會 1889年巴黎世博會 6.答題指導 題目:淺談世博會 背景:1851年倫敦世博會時,英國工業革命已經完成。
大機器生產出現,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英國最終戰勝了封建的生產方式。
1889年巴黎博覽會時,第二次工業革命正在深入進行,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從材料上看,人類進入了鋼的時代。
科技的發展為資本主義世界帶來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更加進步的社會文明。
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造成了西方先進和東方落後的世界格局。
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工業強國,海外殖民擴張活動進一步加強,成了一個剝削全世界許多國家和民族的國家。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重要工業部門大多集中在壟斷組織手裡,資本主義進入了壟斷階段,是資本主義的成熟發展時期。
資本主義一統世界,使東西方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了,但差距也更大了。
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後,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洋務運動使中國近代工業產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列強加緊了侵略中國的步伐,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民族危機加深。
中國人民救亡圖存運動高漲,先後進行了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
認識:舉辦世博會的目的是為了慶祝重大的歷史事件或一個國家、地區的重大紀念活動,以展示人類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舉辦世博會,不僅給參展國家帶來發展的機遇,擴大國際交流和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給舉辦國家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歷史小論文 戲述唐玄宗-------潮起潮落 七(10)班單珊 唐朝年間,有許多人叱吒風雲。
然而我卻對唐玄宗是情有獨鍾,他那精湛的統治能力,巧妙的用人。
唐玄宗為廣納賢人,不惜委屈自己,這都讓我一一折服,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此明理的皇帝最後也因貪圖享樂而自作自受。
當年的開元時期,可謂是繁榮富庶,毫無疑問,乃唐玄宗的統治優良也。
選用姚崇作相,給繁榮又加上了一層必然。
黃金搭檔在一起當然把唐朝的繁榮體現得栩栩盡致。
唐朝詩賦讓人醉生夢死,都是因為唐玄宗把詩賦加進了進士科為主要的考試內容。
唐朝農業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唐玄宗任君期間,共修建四十多處大型水利工程,南引的水稻也廣泛採用育秧移植栽培,產量大大增加。
手工業日益發達,絲綢品漸漸出爐,技術高超。
它的陶瓷業也不甘落後,奮勇直追,推出至今有名的越窯青瓷、刑窯白瓷和唐三彩,在陶瓷業獨領 *** 。
數千古風雲人物,還看唐朝。
人無非此一時,彼一時。
唐玄宗也無例外。
也許是當時的碩大成就讓他過分自信,他如同井底之蛙,在井裡是一片繁榮景象,以為這兒已經是世界的邊緣,但未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日益的貪圖享樂的心理油然而生,楊貴妃又闖入他的視線,無疑這時的朝政如同一本長篇的乏味文章,而眼前楊貴妃卻是一本富有趣味的小說。
當然他選擇了「小說」。
「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句至理名言,在唐玄宗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仰慕唐朝那時的風光,敬仰唐玄宗的能力,但是嘆息卻成為文章的末尾插曲。
放眼盡觀「清朝統治史」 七(10)班曾經 從三皇五帝至如今,中國歷經無數榮辱興衰,中國人民也飽受身心的煎熬。
不論是唐、宋、元,中國的經濟、科學都位於當時世界的前列。
可自從明中到清末中國一蹶不振。
可見明、清二朝對於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起著位高權重的作用。
其中清朝政府的統治,對於中國的落後有一種不可推卸責任。
首先明清朝的科舉制度對於人才的開發起著較大的阻力。
「八股文」對於清朝文人學士起著較大的阻力。
「八股文」對於明清朝文人學士的思想起了一定的阻礙。
它像一個牢籠,將文人的思想拘束於一個范圍內,將原本胸懷大志,可以成龍的學子們,套上了鏈索,使他們的文學才華不可展現的淋漓盡致發揮出來。
其次,「文字獄」也為中國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損失,使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事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另外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雖然在剛開始時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
可是,當時西方國家發展速度飛快,逐漸超過中國,清政府的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的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使中國走向落後趨勢。
清朝從剛開始,「只留頭,不留發」的統治到了最後的滅亡,這是值得他們反思的。
當年,清朝剛入關時十分英勇。
騎、射、打、獵都是他們的強項,可到後來他們一味的不務正業,奢移成性,最終釀成了清政府的衰亡,毀滅。
從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到亡國之皇溥儀,中國歷經了無數的榮辱興衰,什麼割地賠款,火燒圓明園,這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恥辱,在中國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陰影。
論武則天之功過 七(10)班徐馳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千百年來,歷代英豪無不是為了爭奪這壯麗山河,從而使人間戰火連綿。
但一時的太平盛世也使人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千百位帝王,有功有過。
有的略輸文采,有的治理不當,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國法嚴明。
現代人都將一部部以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展現在人們面前。
如《大明宮辭》就講述了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的一生。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當時與現在自然有許多對於她的爭議。
武則天乃是唐高宗的皇後,因唐高宗生性懦弱,從而武則天逐漸掌管實權,在晚年稱帝,並改國號為周。
在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發展了農業,選拔優秀的賢才,推行唐太宗的政策,進一步的促進了經濟發展,加強管理,增強國力。
老百姓們安居樂業,並沒有因為是女流之輩的統治而顯得兵荒馬亂
④ 歷史文章怎麼寫
歷史文章
1 首先先分析下年代背景
2 講講重要的人物角色,擔任什麼職務之類。
3 描述下歷史背景下復雜的人物關系,牽涉到那些利益。
4 主要的發生了哪些大事。
5 那些大事對當時有什麼影響。
6 那些事件對後世影響與意義。
⑤ 怎樣寫作文寫歷史
對歷史朝代先概括一段話,之後對主要思想發表觀點(如果是主要說皇帝 就說皇帝的好壞,對朝代的影響,他是怎麼做的;如果是人物,就主要突出性格,與事跡,這幾項可跟網上查找)一定要寫的具體點,多用些好詞形容他的作為,才能迎來好評。
最好多用比喻句,如(范仲淹就如一顆金星般閃耀著,照亮了北宋,溫暖著百姓的心!)最後用大氣的語言概括全文。
分析完畢 據我經驗 像這樣寫出來的作文 多像是詳細報告,注意些的詳細些 希望你能寫出一篇好文章。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它是在中國 *** 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華兒女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總動員,是中華民族經歷百年屈辱和抗爭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與世界和平進步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是人類歷史上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的不朽篇章。
抗日戰爭的歷史告訴我們,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啟襲激弘揚愛國主義、凝聚民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強大動力;和平發展始終是硬道理;要始終保持憂患意識與自信氣概;代表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國 *** 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
中國人民進行的抗日戰爭悄襪是一場爭取民族解放的神聖戰爭。它是中國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偉業,是在中國 *** 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華兒女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總動員,是中華民族經歷百年屈辱和抗爭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與世界和平進步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是人類歷史上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的不朽篇章。中國 *** 和中國人民以及一切愛國力量將永遠珍惜和紀念這段光榮的歷史,並從中不斷獲取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動力。
一、寫作指導
寫一篇好歷史小作文,要盡量做到作題新、作點新、角度新,文筆清新流暢,既有較強的可讀性,又有較深的啟發性,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命題求實求小
命題就是確定寫作的對象和所要解決的問題.中學生初寫歷史小作文,不一定能夠做到「發前人所未發」,但也要提出自己的見解,決不能人雲亦雲.主要以教材內容為背景,選取某個方面,對照歷史,聯系現實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或人們關心的熱點問題,或透視自己感知的歷史事件和現象,引發自己的觀點、看法.
確定一個自己既有濃厚興趣,又是力所能及的命題.從歷史人物、事件、現象等方面選擇一個角度,選題宜小不宜大,更不宜用一些華麗或空洞的題目.選題如果過大,就不易抓住重點,無法深入,作證也就困難.相反,如果能抓住一個重要禪鄭的小問題,把握住關鍵,深入其本質,從各方面把它說深講透,對問題的難點和症結能科學地給予解決,這樣的作文也是有價值的,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二).選材求博求精
材料與觀點統一,是寫好一篇小作文的基本要求.材料要緊扣文章的作點,材料還要具有生動性.如此,才會使文章產生吸引力,引人入勝.
首先,根據命題的需要,帶著問題,到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期刊室去查閱,充分利用圖書館這個知識寶庫,使自己成為材料的主人.我們可以通過書目、索引了解某個研究領域的已有成果,根據索引定向查閱散見於報刊中的材料或以進行社會調查等多種方式去廣泛收集、整理盡可能多的有關資料.通過實際調查,我們能夠深入了解研究的對象,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生動的第一手材料.
其次,在服務主題的前提下,進行討作、辨析、整理,把收集到的復雜的、混亂的資料,通過歸納、分類、組合及科學的分析、類比,篩選出具有典型性、說服力的材料,使其成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用的作據.
(三).構思求巧求深
我們寫歷史小作文,要在搜集大量材料並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的見解,從而確立作文的作點.初學寫歷史小作文的人,首先要確立全文的中心論點,然後再確立中心論點下的分論點.要十分注意邏輯性,由淺入深,使理論緊密而又具體地聯系實際,內容豐富而不鬆散.使人讀後思想上產生共鳴,從而信服作者所闡明的道理.文章的中心作點一經確立之後,就起著統帥全文的作用.材料的取捨,作證方法的選擇,層次段落的安排,都要根據作點的需要來考慮.還要注意史論結合,切忌觀點歸觀點,材料歸材料,兩相脫節.
擬定提綱,是學寫作文的一個關鍵環節.提綱是學術作文寫作的設計圖.有了提綱,就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上考慮:每一個部分所佔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間是否有邏輯聯系;每個部分所佔的篇幅與其在全文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稱.不過,簡單提綱只要求概括地提示作文的要點,對如何展開一般不涉及.
歷史
人類的歷史是一條浩瀚的長河。幾千年來,人類泛著時代的輕舟,在歷史長河上留下了一道道長痕:興盛與衰弱,輝煌與慘淡,朝陽暖月與血雨腥風……無數歷史蒼桑在來去輪換,時代的闊步在前進,人類向前發展的階段總是那麼值得讓人回味……
歷史蘊含著真知,了解昨天,是為了充實自己的頭腦,是為了嚮往明天,吸取寶貴的人生經驗與啟迪,從而更好地充實今天、創造明天。
民族的英雄,祖國的功臣,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在民族的毫發間,熱血橫灑,才有了現在祖國的富強。作為新時代的先鋒,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們「愛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熱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我真橫刀向天吳,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愛國情操……
我們現在寬敞明亮的教室,條件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諧安祥的美好社會難道不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嗎?我想是的,如果沒有他們,也就沒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所以,我們應當「樹愛國之心,立愛國之志。」以鋼一般的意志,火一樣的熱情,繼承革命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歷史是一面鏡子,回味它是為了讓我們今天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當自己過去的光榮、恥辱成為遠去的背影時,我們為自己曾經擁有過這樣的一次歷史之旅而感到贊嘆不己!
因此,我們應為了充實自己的人生,而了解歷史,讓自己的一生成為日後歷史舞台上的主角!
古埃及被古羅馬佔領,趨於衰亡。
古巴比倫王國最後被赫梯所滅,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所滅,兩河文明衰落。古印度戰亂頻繁,王國林立,但後來被莫卧兒王朝統治,自身文明受到很大破壞。
是的,只有中國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得中國文明保存下來,中國東臨大海,古代歐洲沒有發達到遠航來此,北面有長城,兩千年的阻擋,雖然常有匈奴的來犯,但畢竟也是華夏一脈,西臨沙漠,敵人也進犯不了,南面又是大海. 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僅存的文明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唯一令我自豪的就是這個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在文化歷史上從來都沒有斷代過. 所以不存在古中國一說.其實四大文明古國說的就是古代的國家. 四大文明古國中,除了中國是完全延續下來的,其他的都不是真正原來的國家. 比如,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從人類最古老的蘇美爾文明被取代以後,都折騰了多少個來回了,最後被阿拉伯人佔領後,叫做伊拉克,所以,連巴比倫都不是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古國. 埃及也一樣.古埃及已經滅亡了,被阿拉伯人佔領了.當時的埃及人說的不是阿拉伯語,而是古埃及語,現在作為一種宗教語言還有很少人會說,叫做"科普特語",是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鑰匙. 古印度文明是現在印度的少數民族,達羅比圖民族的祖先建立的,後來雅利安民族南下進入印度境內,古印度文明就完全毀滅了. 所以,只有中華文明是自古至今一直延續下來的.四大文明古國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
但對由於古文明缺乏准確的文獻紀錄,其具體誕生時間學術界尚有爭論。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古老文明的貢獻。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進而步入鐵器時代。
社會制度大多採用奴隸制,國家政權則較晚誕生。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
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自己的專制主義統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古巴比倫的統治者漢謨拉比自稱「月神的後裔」,中國的君主自稱天子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閏月。
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都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
「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兩河流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倫現巳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
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 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
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稱為西里西亞,或簡稱亞述;南部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為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為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 古埃及是指從公元前4000多年開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而結束,位於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
作為一個基於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國的經典範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
公元前4000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王朝8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原來說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據最新的水下新發現推斷,印度的文明史可能會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這很可能超過埃及。
歷史上的印度飽受外來勢力的侵擾,而且絕大多數侵略者往往是進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紀末,西方列強向東方擴張,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都入侵過這個國家。最後是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打敗了法國人,獨佔印度達190年之久。
盡管印度遭受過無數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但印度的文化始終有一條綿綿不斷的主線--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
印度內部文化的不斷豐富和外來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樣性。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現出傳統與現代、貧窮與富有、宗教與世俗、落後與先進的巨大反差。
古中國文明 中國文明基本上是在與外界無接觸或未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獨立發展起來的,它很早就形成了其獨特的形式。
(二十)話題作文「歷史」導寫 [話題] 歷史是人寫的,對歷史的反思,也許有助於對現實更深層次的認識。
很多人說,反思歷史就是展望未來。在我們的書本中,在我們的周圍,總有這樣那樣的「歷史」。
請以「歷史」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簡析] 在本題中,命題者已提示我們可以從「書本中」和「我們的周圍」尋找切入點。這里再提供幾種具體的寫作思路:1、從辯證地看待歷史的角度,聯系史書寫一篇議論文,闡明不能「盡信書」的道理。
2、將歷史擬人化,通過歷史的自述表現對當前社會上某些不良現象的憂思。3、通過山裡人吃水的歷史,表現社會的發展變化。
參考擬題:1、歷史的驛站2、中國的歷史是水3、遠音4、博物館斷想。 [佳作示例一] 在長城上打撈歷史 邁著沉重的步子,我又一次登上了歷史的台階。
已不止一次,這樣地駐足這樣地回頭。顯然,復甦了的歷史,從抬腳的地方就欲生出一片輝煌,可我,怎麼打不起精神? 是嬴政的皮鞭撫摩秦人肌膚之聲?是胡騎嘶鳴之聲撩人心魄? 我且循階,叩石而問。
異樣的,我聽見啾啾之聲若鳥鳴。同行有老人,用一種老道的姿勢笑著說,這是擊石燕鳴。
老人講述著偉大的燕子撞城而亡的壯烈;講述著叩石問福的渺小與秦燕撞城的偉大;我想起了不僅孟姜女嫉恨長城,連秦燕亦如斯。 當然,我不恨長城。
因為我不是秦燕也不是孟姜女,不想撞城流芳,不能也不會用淚水沖垮古人的輝煌。長城有長城的為難,誰叫歷史無奈,僅僅胡騎嘶鳴就讓秦人作難;誰叫歷史多情,先民愈是悲壯,歷史愈是輝煌。
我悲悲切切地跨進歷史之門,用一張碩大的網,在長城上打撈歷史: ——撈出歷史的無奈,胡人的剽悍只有望城興嘆; ——撈出嬴政的為難,在外患和內難之間作艱難的決斷; ——撈出秦燕這故事,撈出孟姜女這題材,把文明和野蠻這兩個簡單的真理,活生生地串上愛情之線,築起長城如珠,折射出秦皇偉大,折射出長城傳奇。 於是長城如鏡,有了歷史的價值; 於是遊人如梭,找到了歷史的借鑒。
[評析] 作者登臨長城,如同跨進了歷史的大門;「秦燕撞城而亡」的傳說,引發了作者深沉的感慨,於是「在長城上打撈歷史」,撈出了「歷史的無奈」與秦皇之「偉大」。文章言簡意豐,耐人尋味。
為什麼要學習歷史??
歷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可以借鑒歷史,學習歷史的經驗。
那為什麼還要被年代什麼的
歷史事件告訴的道理自當銘記而不再犯 但為什麼連一些細節也要記下來?好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學歷史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給學生出難題?培養記憶力.
什麼是歷史?歷史有何特點?歷史學科有何功能?這一定是我們所渴望知道的。
早在希臘神話中,就有專司歷史的女神——克里奧。15世紀的一副浮雕刻畫了她的形象:她在地面上飄飄欲仙,長發在空中飄拂,左手高擎長長的名聲之號,把英雄史詩抱在胸前。在西方人的想像中,她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深思與遐想。
在我國,「史」在遙遠的古代是指史官。甲骨文寫作「 」,上部的「中」原來是指捕捉禽獸的長柄網,下部是一隻右手。其本意是指管理狩獵或記錄獵獲物的人,後來引申為記錄國家大事的人叫「史官」。《說文解字》:「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可見,「史」系指秉持簿冊、職掌記事的史官,但史官要遵循「中正」的原則,要秉筆直書。
「歷」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歷,過也,傳也。」「過」是指空間上的移動,「傳」則表示時間上的移動。「歷」在古代主要指歷法。但,「歷」和「史」關系密切。中國古代並沒有「歷史」一詞而「歷史」一詞出自希臘語,初義為「征問」、「問而知之」。在希臘文中,「歷史學家」這個詞的意思為,「研究者」或「真理的探索者」。我國直到近代才有「歷史」一詞,是由日語轉譯過來的。
由此可見,「歷史」由來已久,而且倍受重視。
「歷史」,廣義地講,是指一切事物以往的運動發展過程,它可以分為自然發展史和人類社會發展史。通常我們所說的「歷史」,一般指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歷史,即與自然界互相依賴、互相制約的人類社會以往的運動發展過程。「歷史」是真實客觀的,是絢麗多彩的,也是撲朔迷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