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饢的發源地
「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B. 饢的由來
相傳很久以前,在炎熱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一個叫吐爾洪的牧羊人被太陽烤得渾身冒油,實在受不了,把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塊面團頂在頭上,像戴氈帽一樣嚴嚴實實扣在了頭上。面團涼絲絲的十分舒服,不多時,頭頂上的面團被太陽烤的十分熱,結成像面餅一樣的硬塊。
這時吐爾洪腳下被一條紅柳根拌了一下,頭頂上的面餅摔在被太陽烤的炙熱的地上,香味兒越來越濃,布滿了前後左右。吐爾洪隨手撿起一塊兒碎餅,放進嘴裡細細品味,外焦里嫩,香脆可口,非常好吃。
吐爾洪想天不是每天都晴的,在沒有太陽的時候想吃這種面餅應該怎麼辦呢,於是他在自家院里,挖了一個大坑,四壁用黃泥抹實,在中間燒起紅柳根,等炭火通紅時,把和好的面團貼到四壁上,不一會兒就面餅就香味四溢了,這就是新疆饢的來歷。
(2)新疆人饢的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
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厘米,這種饢大的要1-2公斤麵粉,被稱為饢中之王。最小的饢和一般的茶杯口那麼大,叫「托喀西」 饢,厚約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饢。還有一種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饢,這是所有饢中最厚的一種。
維吾爾族饢的種類和花樣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除了麵粉外,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鹽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他們在做「托喀西」饢和其他饢時,不僅要放油、蛋、糖等原料,還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亞旦」(黑草籽,很像黑芝麻),這種饢不僅味道好,而且長時間保存不會變質。所以維吾爾人出差、上遠路都帶這種饢,喝點茶水,吃些「托喀西」饢馬上可以充飢,是一種理想的方便餐。
維吾爾族的饢大部分在饢坑裡烤成。饢坑也別具一格,由於地區不同,饢坑的形式和材料也不同。
一般饢坑高1米左右,用羊毛和黏土做成倒扣的缸形的土坯,四周用土塊壘成方形土台;南疆一些地區則選用當地的硝來和泥做饢坑坯;烏魯木齊一帶的維吾爾族人還用磚來砌饢坑;這種饢坑大小不等,也成方形,根據人口多少來確定饢坑的大小。
雖然饢坑的式樣很多,但有些饢卻不在饢坑裡烤,例如有一種肉饢是在鐵鍋里用油炸成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古老的烤饢方法,即把饢埋在燒過的柴火熱灰里,不用翻,也不用看,半個小時後就烤熟了。吃時,吹掉表面的灰,其味道同樣可口。
做饢的技術在維吾爾族人中幾乎是普及的,無論男女都會做饢,特別是在招待客人時,他們會拿出各種各樣的饢來招待你。
如果到庫車縣的維吾爾族家中做客,他們往往把從最大的饢到最小的饢摞起來,擺成塔形,放在桌子的中央,既叫你飽嘗,也叫你開開「眼界」。現在饢已成了各族人民喜愛的食品,許多其他民族群眾也學會了做饢的技術。饢宛如一枝鮮艷的奇葩,盛開在民族食品之林。
維吾爾族對饢有很多禁忌,比如不允許數數,不能把饢渣丟棄到腳踩到的地方,不能浪費掉,掉在地上的饢渣要拾起來放到高處給鳥兒吃。在維吾爾族眼中,饢就是生命,他們有句名言:「饢是信仰,無饢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