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小說怎麼寫能寫的和歷史書一樣嗎
「歷史小說」和正規的史書不可能完全一致,因為它們有各自不同的側重點。
它應該是以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描寫主題的小說,反映了某一特定時期的生活風貌,但既然是小說,就免不了有虛構的成分;而正史則不一樣,必須要完全尊重歷史事實。
歷史小說的創作要注意時代背景、人文風貌、人物主要經歷等與真實歷史盡量接近,同時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表達出自己對歷史的觀點與某種傾向。
『貳』 寫歷史小說有哪些要求詳細
以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小說。它往往以忠實於歷史事實和逼真的細節等手段,藝術地再現歷史風俗和社會概況。它不同於歷史著作,可以有細節上的想像和虛構,允許適當的藝術誇張和必要的集中,但在大的史實方面不能杜撰、篡改、違背。可以涉及真實的歷史人物,也能用虛構的人物同歷史人物相混合,還可以集中描繪一個歷史事件。它要求作者立足於現實去回顧歷史,但必須按照歷史的本來面貌去描寫,藝術地再現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揭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使讀者從中了解歷史並受到啟示。英國H.奧斯本《牛津藝術指南》(1970):
歷史小說:利用歷史材料加以想像豐富而重新構成事件發展的一種敘事文體,採用的人物或者是虛構的,或者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既然允許有相當廣闊的活動范圍,因而小說家往往嘗試著以某種程度的精確性重新創造他所要敘述的事件的壯觀的戲劇性�場面。
英國羅吉·福勒《現代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詞典》:
歷史小說:此術語指這樣一類小說:與作家寫作這些小說時的時間相比較,小說中故事發生的時間顯然具有「歷史性」。敘述的時態可以採用過去時,記述時間可安排在過去,也可在過去發生的事件之中的某個間隔時間之內。歷史小說的題材不分巨細,既包括國家大事,又包括個人私事,主人公既可以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也可以是虛構的人物,不過他們的命運都與真實的歷史事件息息相關。
……隨著時間的推移,作家們開始把歷史小說的技巧用於描述其同時代的事件,這樣,這種體裁的小說不僅為19世紀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提供了產生的條件,而且最終與之合流。這樣,兩股潮流交匯而成的文學潮流出現了:第一種偏重於歷史題材,而且在處理此類題材時愈來愈倚重異國情調和考古學般的精確,福樓拜的《薩朗波》(1862)即為一例;另一種則在處理現實題材的愈臻「自然主義化」。
在英美文學中,司各特的《威弗利》(1814)是最早的歷史小說。其他著 名的歷史小說還有,庫柏的《皮襪子故事集》、阿?托爾斯泰的《彼得大帝》,以及我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姚雪垠的《李自成》等。
『叄』 歷史小說怎麼寫啊
歷史小說的創作需要注意的事情如下:
1)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進行一些藝術加工可以在歷史中加一些自己編的細節描寫但絕對不能改變歷史.
2)首先要熟悉歷史事件,了解歷史人物的特點,抓住一個或幾個典型的人物來展開,突出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值得學習的某些方面,或者是失敗的教訓..再通過發揮想像來構思文章主要構思。
3)歷史小說該怎麼寫才好,一直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我個人認為,既然用的是歷史上著名人物的名字,說的又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重大事件,那麼還是以尊重歷史本身為好,大的方面,尤其是在本質、基調上不能有悖於歷史。同時,在創作過程中,也應該充分掌握且盡量多地使用流傳下來的當時素材。只有依仗豐富的原汁原味的原始素材,才有可能釀造出濃郁的歷史氛圍;而歷史小說所獨具的滄桑感、凝重感等等,便是在這種歷史氛圍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