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組織好歷史課堂中的小話劇 詳細�0�3
在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技能知識等層次得到發展和升華。本文就如何組織好歷史小話劇活動課進行探討,結合多年的教學經歷,進行歷史活動課尤其是歷史小話劇的教學全面反思。 承諾論文沒有抄襲行為簽 名 詹淑琴 評選結果(本欄目由評委填寫) 2 讓小話劇激活歷史教學 廣州市第三中學 詹淑琴 摘要:小話劇是歷史教學中的活動課眾多形式之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歷史小話劇活動課教學通過創設生動的歷史情境,讓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通過確立主題與素材到分工合作編寫劇本,再到綵排表演,最後參與自評和綜評,從而得到生動、鮮活的歷史體驗,令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在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技能知識等層次得到發展和升華。本文就如何組織好歷史小話劇活動課進行探討。 關鍵詞: 歷史活動課 組織 小話劇 在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中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是否能夠有效地完成此目標,其中歷史活動課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所謂活動課,是指以課程為依託,以現代教育理論中的「以活動促發展」為指導思想,以學生自主學習、直接體驗、主動思考為基本特徵,以促進學生個性養成和創新思維為目的的動態教學形式。它強調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得到生動、鮮活的體驗,在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技能知識等層次得到發展。宗旨:創設生動的歷史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歷史。 小話劇是活動課中眾多形式之一。歷史小話劇教學是學生根據教材中的歷史史實,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通過擔任各個歷史角色並出場表演,展現歷史人物的風采,創設一種歷史情境或場景。表演結束後,扮演者、觀眾和教師針對所創設的歷史情境和場景,討論其中表現出的行為,培養發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史課堂小話劇教學是一個操作性很強,充分讓學生進行歷史體驗,並學會歷史思維的課堂教學模式。要駕馭好一堂小話劇課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明確目的和作用、遵循原則和方法、組織分工合作、展示與反思。 一、歷史小話劇教學的目的和作用: 歷史小話劇創設歷史情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狀態中主動地學習歷史,不僅僅增強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能使學生加深對歷史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華文化的勃興(二)》中的「百家爭鳴」。通過課堂話劇表演,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基本史實,體會學習各個學派的思想內容,而且可以體驗和感受老子、孔子、韓非子等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他們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二、小話劇活動課的設計要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3 (一)趣味性原則:由於初中歷史沒有會考的壓力,所以興趣就成為初中生學好歷史的關鍵,而老師對教學活動豐富多彩,新穎獨特設計,則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學活動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而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要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活動課中從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例如《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生活》,引導性格開朗外向的同學扮演商人、性格靦腆的同學扮演路人;有播音天賦的同學做旁白、心靈手巧的同學製作道具。 (三)及時評估的原則: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要適當給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實踐活動,還要對學生開展活動的成果及時做出評價。 還有要掌握好活動課與文化課的區別,寓教於樂。 活動課的基本方法是開展以學生的自主性、實踐性為主的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而不是以教師為主的一般課堂教學。防止不注意就可能上成一般歷史課的形式,只有部分的學生能夠上台表現自己。一定要讓學生在活動的同時,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也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三、歷史小話劇活動課教學的組織過程: 1、確定活動主題與選擇素材 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主題,但要注意:一是主題不要太大,要具體可行;二是要符合學生的興趣、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充分考慮到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活動的要求。 ①認真組織教材中的小話劇活動課。 選擇歷史小話劇素材,應當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首先就應盡可能地選擇教材中一些能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故事素材。如《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春秋戰國的紛爭》中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故事;(七年級上冊)有歷史短劇——晏子使楚;(七年級下冊)有歷史短劇──文成公主入藏;再者,可選擇教材「動腦筋」 中的資料,如《中華文化的勃興(二)》的「動腦筋」 中有關老子以柔克剛的傳說,等等。這些活動課類型豐富,有競賽式、辯論式、歷史學法等方面的內容,並與學生學習的內容基本是同步的,給我們的活動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真組織好這些活動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②充分開發和利用課外資源。 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新課程越來越需要教師具有開發本土化、鄉土化、校本化課程的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開發本地區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走進家鄉、走進社會。可以結合我們周圍的文物古跡,開展活動課,使學生從中受到孝心教育,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歷史小話劇素材,還可選自課外的資料。例如,開展活動課《百家爭鳴》時,各小組的學生收集了很多有關諸於百家人物的故事,確定了五個故事:a.苛政猛於虎(反映孔 4 子反對壓迫、剝削人民,主張「仁政」 的思想);b.三人行必有我師(反映的是孔子主張學習要謙虛的教育思想);c.老子以柔克剛(反映的是老子「以柔克剛」 的思想);d.孫子訓練宮女(反映的是孫子「嚴格治軍」 的思想);e.塞翁失馬(反映的是老子樸素的辯證思想)。這些生動的故事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孔子、老子等的思想主張。 ③選擇學生感興趣或者是學生認為是難點的內容。 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充分尊重學生。因此,教師在選擇活動主題的時候,一定不要忽視學生這一主體,不要憑教師的好惡選擇內容,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的,都可以作為活動課的內容。 2、學生分組 在確定主題後,要進行分組,分組時最好讓學生自由組合,以使他們在活動過程中能更有效地配合,各組成員內部要進行分工,確定搜集資料的內容。通過分組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合作、與人交往的能力。 學生廣泛搜集資料、整理資料,並形成研究成果。 資料搜集階段是活動課非常重要的階段,它決定著活動課的成敗。學生資料的來源主要有:實地考察、調查、訪問、查閱圖書館資料、上網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發現;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和協調者,教師主要對學生進行一些策略上和宏觀上的指導,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研究方法,幫助他們正確識別材料、篩選材料,從而對信息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處理,並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歷史小話劇腳本的編寫 組織歷史小話劇活動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編腳本。對於程度好的學生,可讓學生自己編創,再輔之教師指導;程度差的,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編寫。編寫的要求:一是主題鮮明,依託教材,突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二是精悍短小,品而有味,能給學生一定的教育和啟發。腳本的內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1).道具准備(在日常生活容中易找到,又能表達小品內容的物品);2).人物動作設計(設計一些能表現人物性格和特點的簡單動作); 3).故事情節(符合歷史事實,易於表演,難以表演的就運用旁白解說);4).人物對話(要簡潔生動,通俗易懂,盡可能多用口語)。 4、歷史小話劇的展示與評價 通過多次排練之後,讓學生盡情的展示。可以選擇各個班隨堂的各自表演,也可以利用年級統一的活動課時間安排,各個班競賽式的表演。無論是哪種形式,都要及時給予評價和總結,可以採用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方式,教師和家長也可參與評價,重在評價學生活動的過程、軌跡和情感體驗,而不僅僅是結果,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通過學生自評,使學生學會實踐、不斷反思自我;通過學生間的互評,使學生學會欣賞他人, 5 吸取別人之長。對表現優秀的同學要給予表揚,並將評價結果和學生的作品裝入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使學生能看到自己成長的足跡。 四、對歷史小話劇活動課教學的反思 歷史活動課的設置,是歷史學科課程適應時代發展的結果。但對於歷史小話劇活動課教學,我們還處於一個探索的階段。通過歷史小話劇活動課的教學,學生會得到怎樣的發展?歷史小話劇活動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什麼新的要求?雖然我們的研討還不夠成熟,但有如下幾點認識。 1.歷史小話劇活動課與常規歷史課相輔相成的。常規歷史課中所學的歷史知識可在小話劇活動課中去體驗、去感悟,並運用於解決活動課中的問題,藉助於活動檢驗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歷史小話劇活動課中所形成的歷史學科的能力有利於進一步學習常規歷史知識。 2.歷史小話劇活動課減少了對教師和學生的束縛,為學生學習歷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歷史的豐富多彩,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了—個寬闊的平台,從而形成對歷史學習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3.活動的過程,也是學生深入社會進行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從而增強了學生的社會和歷史責任感。 4.小話劇活動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素質,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育實踐,不斷更新知識,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另外,還要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創新的能力。同時教師角色也正在發生變化,教師不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一個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課程的開發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活動的過程,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發展的過程。 5.為了有利於活動課的開展,必須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建立能真正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的評價體系。首先,對學生歷史學業成績的評價中,應該包括學生在歷史活動課中的表現,即使是書面測試,也可以考慮開卷考試和開放性試題,使學生評價為提高學生的能力服務。其次,對教師的評價,除關注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效果以外,還要關注教師教學活動設計的能力、教學指導的有效性,以促進教師具有「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使教師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學智慧,使教學成為一個真正具有創造性的活動。 總之,要開展好歷史活動課,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了解歷史活動課的類型,把握歷史活動課教學的組織過程;同時,學校也要糾正與素質教育要求相違背的一些做法,為教師開展活動課教學創造良好的環境。 6 【參考文獻】: 趙亞夫 《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阮巧玲 汪煒 《角色扮演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為例》 《中學歷史教學》 2009.12 趙士祥 《試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神人」藝術的個性化問題》 《中學歷史教學》 2009.6 陳志剛 程爭先 《試析歷史課堂小話劇教學的要求》 《中學歷史教學》 2009.8 蔡如意 《歷史扮演教學法》 中國輕工出版社
Ⅱ 歷史課前演講5分鍾,講一個小故事,是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人物,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我還要背下來呢
愛情的,要不要,我講的是皇太極與海蘭珠的故事,說起皇太極和海蘭珠的愛情故事從古至今,都有一個表達,那就是皇太極對海蘭珠的深愛,超越了生死,甚至可以說超越了極限,海蘭珠雖然嫁過人(史上無載),但皇太極對她的寵愛甚過了任何一個娘娘,任何一個貴妃,包括漂亮,華貴,又善解人意的皇後,海蘭珠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宸妃,他給海蘭珠的愛使他傾盡了他所有的真情,這是一段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皇太極共有後妃8人(不含庶妃),其中5人系蒙古人,佔了多一半,這就是皇太極「撫綏蒙古,進攻明朝」國策的政治需要。但皇太極最寵愛的三位後妃(皇後、庄妃和宸妃)又都是蒙古人中的一家人,這已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他對宸妃海蘭珠的寵愛更可以說是達到了痴心痴情的地步。
海蘭珠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的女兒,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妹,姓博爾濟吉特氏。她是皇太極清寧宮皇後哲哲(史稱孝端文皇後)的侄女,永福宮庄妃布木布泰(史稱孝庄文皇後)的姐姐,於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在其兄吳克善陪送下出嫁皇太極為妃。
這次婚姻是在天聰七年(1633年)四月皇太極中宮皇後之母科爾沁大妃偕次妃前來盛京訪問時商量決定的。
當時皇太極最小的弟弟多鐸,先已想要娶科爾沁大妃的小女兒,就是哲哲的親妹妹。皇太極最初不同意,因為他聽說此女才貌都不太出眾,而多鐸自幼嬌生慣養,心高自傲,放盪不羈,十分任性。恐怕兩人合不來,引起不愉快。這次科爾沁大妃親自前來,既是帶女兒走親戚,也有意讓多鐸相看小女的意思。多鐸相看之後,更加鍾情。皇太極不忍違背汗父留下的幼小弟弟的意願,更不願為徇庇戚屬而與幼弟發生矛盾。皇太極經過反復考慮,准備同意這樁婚事。
皇太極帶領後妃造訪科爾沁次妃的幕帳,次妃熱情款待,由於有後妃的光臨,全部女眷出場承擔招待,海蘭珠也跟隨前來拜見姑母哲哲,和妹妹布木布泰(大玉兒)見面。對於既是姑夫,又是妹夫的皇太極,海蘭珠當然也會問候一番。
海蘭珠是一位知書識禮、賢惠端莊而又十分秀美的姑娘。然而在諸多蒙古族姑娘中更加顯得苗條清秀,白皙嬌嫩,撫媚動人。而且,當時姑娘多在十幾歲就出嫁,海蘭珠時年25歲,據說海蘭珠曾經嫁過一次人的,但是在任何歷史資料中都沒有關於海蘭珠嫁給皇太極之前的資料,究竟嫁沒嫁過不詳。不過海蘭珠更具一種成熟的美。自古英雄愛美人,皇太極對海蘭珠一見鍾情。
這次大妃及次妃的來訪,也確定了皇太極與海蘭珠的婚姻關系。
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海蘭珠在其兄吳克善陪送下出嫁皇太極為妃。被皇太極封為關雎宮宸妃,成了關雎宮的主人,地位僅次於中宮皇後。關雎宮,來源於《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佳句,是皇太極愛戀宸妃,並為之最動真情的象徵。
崇德二年(1637),宸妃入宮兩年多就為皇太極生了個男孩,即皇太極第八子。皇太極非常高興,召集文武群臣,頒發了大赦令。寵妃生子,大赦天下,這是不合禮制的事情。只有皇後才有此榮譽。但皇太極對宸妃一往情深,只願與她廝守終老。她生的兒子將來是要繼承皇位的。所以才這樣的興師動眾的。
皇太極還封宸妃的母親為和碩賢妃,賞賜儀仗。對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一門大加封賞。除愛新覺羅家庭之外的封賞之隆僅此一家。誰都知道這是因為宸妃的原因。誰知這個孩子出生才半年,還沒有來得及命名就夭折了。皇太極為之傷心不已。宸妃本人當然更傷痛,日日夜夜哀思亡兒,競大大傷了身子。當然,皇太極對她的鍾愛並未因此而稍減,反而更加倍地憐惜她,撫愛她,希望能為她分擔憂傷,恢復健康。
祟德六年(1641)九月,皇太極親率大軍攻打明朝的松山、杏山,在松山城西北十里處安營紮寨。一天,朝中大臣滿篤里、穆成格等從盛京(沈陽)來到軍營,報告了宸妃患病的消息。皇太極立即召集軍事會議,對圍困杏山等地做了具體的部署,然後,他就啟程返回盛京。
可是,他沒有回到盛京,海蘭珠已命歸西天,皇太極聽說之後悲痛不已。「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大臣們都勸他節哀,但效果不大,仍然茶食不進。祖可法、張存仁、馬國柱、雷興等大臣見此情景,紛紛勸他說:「伏念皇上以萬乘之尊,中外仰賴,臣庶歸依。今者皇上過於悲痛,大小臣工,不能自安。以臣等愚見,皇上蒙天眷佑,底定天下,撫育兆民;皇上一身,關系重大,況今天威所臨,大功屢捷。松山錦州,克取在指顧問。此正我國興隆,明國敗壞之時也。皇上宜仰體天意,自保聖躬,勿為情牽,珍重自愛。」
皇後、宮妃及大臣們都為他祈禱。
一天中午,皇太極突然昏迷了過去,嘴裡胡話不止,而所有的胡話幾乎都是在呼喚著海蘭珠。嬪妃和大臣們非常害怕,趕忙在神像前擺設祭物,進行祈禱。過了好大一會兒,皇太極才蘇醒過來。大臣們把他昏迷說胡話的情況講了一遍。皇太極開始受到震動。他懊悔地對大臣們說:「自知過於悲悼,乃大悔日:『天之生朕,原為撫世安民,今乃過於悲悼,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知朕太過,以此示警。朕從今當善自派遣也。」
皇太極還說:「太祖(指努爾哈赤)病逝時,我也沒有這樣悲痛過。我怎麼能就為一個婦人而活著呢」。
後來,皇太極出獵路過宸妃墓地時,還是不能自製,放聲大哭,可見皇太極對宸妃的感情之深。
為表示對愛妃的悼念,皇太極為宸妃舉行了隆重的喪禮,賜謚號為敏惠恭和元妃,這是清代妃子謚號中字數最多的。但宸妃埋葬後,由於懷念宸妃,皇太極仍然不時地悲傷。大臣們看他那個樣子,就勸他說:「皇上每天居住深宮,憂傷的心情沒有全部消除,不如出外打獵,換一換心境。」皇太極聽從了大家的勸告,遂和眾大臣外出狩獵。當走到蒲河岸邊,看到宸妃的墳墓時,他又開始痛哭起來。此後皇太極再也沒有重返戰場,結束了他四十幾年戎馬征程。他每次出獵,必經過宸妃墓地,總是下馬佇立,長時間地憑吊默哀,以茶酒奠祭,痛哭不止。
皇太極的雄才大略可謂當世英主,一個以武功見著、馳騁疆場的皇帝,竟有如此真摯的兒女之情,實在令人耳目一新,這也說明了皇帝是人,不是神。他親臨戰場作戰,流血犧牲都不離開戰場。卻為了宸妃在最不能離開戰場的時侯離開了。從此永遠離開了戰場。當初在戰場上的指揮若定,運籌帷幄,此時隨著海蘭珠的去世而消失殆盡。
但,這世上最令人感動的就是這種鐵漢的柔情。
宸妃後來居上,在宮中的地位遠遠超過比她年輕五歲、早嫁九年的親妹妹庄妃,僅次於姑母皇後哲哲。
對宸妃的魂牽夢索,使皇太極難以自拔。自宸妃死後,皇太極頻繁地舉行各種祭典活動,並請僧道人等為宸妃佈道誦經,超度亡魂。皇太極親撰的祭文,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松錦大戰捷報頻奏,關外四座重鎮全部歸屬清朝,關外障礙既除,那麼揮師人關,逐鹿中原亦指日可待。然而,戰爭勝利的喜悅,似不能沖刷掉皇太極的悲傷。對宸妃的思念與難解的憂傷,嚴重損害了皇太極的健康,以致他的身體日漸衰弱,甚至連日常朝政也「難以躬親辦理」。在宸妃去世兩年之後,皇太極也病入膏盲,死在清寧宮,靈魂追尋宸妃而去了,享年52歲。
歷史記載皇太極是「無疾而崩」,年僅52歲怎麼算是無疾而終呢?史學界對他的死至今尚無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宸妃海蘭珠的早逝,是一個重要原因。
Ⅲ 如何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興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在開始上課的時候就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成功的藝術在於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有興趣。」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是說。平時,我們往往因為沒有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苦惱不已。其實,只要我們根據歷史學科和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要做到導入新課時就用有趣的開頭引起學生的好奇,吸引學生的興趣,並不是件難事。以下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歷史課激趣導入的幾點做法。
一、歷史故事激發興趣導入法
初中生年齡小,認知水平一般。上課前,學生們愛聽些歷史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一般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相關,常常能較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如在講授七年級歷史下學期第2課《唐太宗與貞觀之治》(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下同)這一課時,我首先給學生講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事件」。李世民為了自己順利當上皇帝,殺死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逼李淵退位,登基後次年改元為「貞觀」,這就是唐太宗。學生一聽,有人為了當皇帝,竟殺死自己的親兄弟,就興趣盎然的,之後的新課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又如在上《從武周政治到開元盛世》一課,我先給學生們講武則天馴服「獅子驄」的三件法寶,學生們一聽「一條鐵鞭,一把鐵錘,一支匕首」紛紛噓噓不已,對這個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禁要多了幾分好奇,接著的課我結合講了些武則天登基後對待李唐宗室的小故事,整個課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
二、詩詞曲賦激發興趣導入法
詩詞語言精煉、生動、優美,學生讀來朗朗上口,因此我利用學生易背易記的詩詞來導入新課。在七年級歷史下冊第5課《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課中,課本小字部分有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形容唐都長安外郭城整齊劃一的詩句「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剛一上課,我就把詩句出示給學生,學生讀來朗朗上口,而且白居易的詩句通俗易懂,對於學生理解唐都長安的城市格局的理解的確起到很好的作用。又有一個教學案例也很能說明問題,在講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7課《遼、宋、西夏、金並立》時,交代完單元大致內容的時候,我讓學生誦讀岳飛的《滿江紅》。岳飛的精忠報國的情懷在朗讀後歷歷在目,課堂氣氛悲壯而熱烈,學生在朗讀後集中了注意力,並迫切想在新課中了解「宋金對峙」的背景下岳飛抗金的故事。於是,在洋溢著愛國情懷的濃厚氣氛中,完成了一節成功的歷史課。
三、閩南文化激發興趣導入法
法國語言大師馬伯樂曾說過,閩南話是世界上特別古老的語言。學生們和我一樣,生在閩南,長在閩南。閩南文化能貼近學生的生活,一下子拉近學生和歷史時空的距離。在講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4課《唐代的邊疆各族》一課時,文成公主進藏是教學重點。學生對這一史實也許並不陌生,但是如何讓學生們能聚精會神聽好這節課呢?我想起了廈門市科技中學教研室周老師的一份材料。周老師研究閩南文化多年,曾受廈門電視台邀請,在廈視二套《閩南通》欄目進行了40分鍾的播講。我想這是個不錯的導入新課的材料。於是,上課的時候,我賣了個關子。我告訴學生,我聽說這文成公主是「閩南人」。不信,講個小故事,你們聽聽。話說文成公主入藏途中,一路上心神不寧,每到一個地方,第一句話便問:「嘉西都漏?」(閩南話,意思為這是什麼地方?)久而久之,隨行的吐蕃特使感到十分奇怪,便悄悄問公主身邊的侍從:公主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侍從當然不便直言,於是,搪塞道:公主的意思是祝各位「吉祥如意」。後來,吐蕃特使上奏松贊干布,建議將公主的問候語作為迎賓的最高禮節。今天,當人們進入西藏,藏族同胞總要捧上潔白的哈達,彎腰低頭,伸出雙手,高聲問候:「扎西都勒——!」學生們紛紛笑趴。課堂氣氛空前活躍。課的中間,我又穿插講了周老師的「布達拉宮」和「不值得」、「拉薩」和不夠衛生「喇薩」的小故事。學生們各個喜氣洋洋,他們之前聞所未聞。不禁都驚嘆,原來我們的閩南文化如此博大精深!
四、歷史圖片激發興趣導入法
歷史圖片內容豐富、直觀,學生一目瞭然,可以直接培養學生的歷史的形象思維能力。在七年級第9課《宋代的城市生活》一課教學新課導入,我用彩色的《清明上河圖》(局部)的掛圖引入;在《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課教學,也可採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圖片來導入;在《思想文化》中道教的興盛,可以用《泉州清源山太上老君像》的掛圖來導入;可以用《西遊記》的連環畫或者帶圖的故事書來引入「玄奘西行」的學習等等。
五、音樂歌曲激發興趣導入法
如今的孩子們都喜歡音樂,MP3、 MP4,所以,採用音樂歌曲導入新課也會是個不錯的辦法。即新穎又易於被學生接受,還可以烘托環境氣氛,從而縮短教材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新知識。比較成功的案例很多,這里不再贅述。
六、質疑設問激發興趣導入法
一個精心設計的問題,能像一根魔術棒,吸引著學生,激發著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精神處於積極向上的狀態,從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達到在輕松愉快中學習的目的。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巧妙的設計出讓學生感到驚奇而疑惑的問題,引起他們的強烈好奇,從而製造懸念,以激發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進行歷史思維,學生很快就會進入課堂情景中,有利於下一步的教學。比如《宋代的城市生活》一課,還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來導入新課:宋代人很會生活,特別是娛樂方面的活動,很多一直保存到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中,請跟隨老師一起學習,然後告訴老師你有什麼發現。在引入宋代的歷史時,我把之前在一本書上看見的一段話作為引入語,留給學生大大的懸念。「遠遠看去,宋代就像一團亂麻。亂到什麼程度?我想用一句俏皮話來表述,亂到連最不怕亂的歷史學家也越講越亂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講亂更不知道如何來擺脫亂。」為什麼會這樣呢?請隨著老師學習宋代的歷史,你就會有深刻的體會的。學生們先是一臉的微笑,接著是一臉的疑惑,從學的角度看,提問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提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淘治他們的審美情趣。
總之,各種精彩有趣的新課導入,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之一,它們不但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有利於師生之間感情的互動。因此,設計精彩有趣的課堂導入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