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泉州的歷史資料
泉州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可上溯至遠古閩越族文化。周秦以後,特別是西晉和唐 朝年間,中原漢族大規模南渡入閩,中原文化開始的泉州大地紮根、衍化,土著文化日漸式微,尤其是唐代,泉州港口經濟崛起,逐漸成為閩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宋元時期,泉州刺桐港成為「東方第一大港」,的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於世,與泉州通商貿易的國家和地區達100多個,呈現出「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中原文化蔚為主流,泉州成了「朱子過化之區」。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蘭教、基礎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猶太教等,隨著經濟文化的交流紛擁泉州。泉州文化也受到這些外來文化特別是宗教文化的深刻影響。
經過長期的交流、碰撞、整合,到了明代,泉州文化更顯示出鮮明的個性和特色,地方戲曲由成熟,而趨向鼎盛。明未清初,泉州出現了諸如鄭成功等許多吒風雲的時代英雄人物,促進了泉州文化向海外尤其是對台灣的傳播和影響,同時期封建 政權實施的「海禁」政策,泉州文化更多地體現出本土特色,地方戲曲等又有了新的發展。
泉州山川毓秀,人文鼎盛,哺育出無數英才俊傑,素有「海濱鄒魯」之稱。從唐至清一千多年間,見載史書的人物就有3500多人,他們中有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歐陽詹、王慎中,學識淵博的思想家李贄蔡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俞大猷,政績卓著的政治家曾公亮、梁克家,智勇雙全的軍事家施琅等等。
在近代史上,泉州文化出現了新的景象。「五四」運動後,群眾性文化迅猛發展,首先是學校,而後走向社會。隨著新文化運動的深入開展,泉州文化界有識之士紛紛起而應之,掀起了群眾性的文化運動。特別是「9.18」事變後,泉州人民同仇敵愾,進步團體不斷舉辦各種活動,舊劇改革尉為風氣,救亡戲劇不斷上演,抗戰歌曲響徹名山秀水,的近代史上譜寫了革命文化光輝篇章。
Ⅱ 泉州有怎樣的歷史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又稱鯉城、刺桐城、溫陵,地處福建東南部,位於廈門東北方向,與台灣隔海相望,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海上交通自古以來就很發達,早在唐代已經成為中國四大外貿港口之一。宋元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啟錨地,與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通商;同時,世界各大宗教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而傳入泉州,使它成為具有一座世界性宗教文化特徵的城市。這座古城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保存了許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又是著名的僑鄉,每年回鄉尋根謁祖的華僑絡繹不絕。
泉州土地總面積大約10866平方千米,人口大約756萬(未包括金門)。居民通用閩南方言。泉州風物民情古樸精深,別具一格。泉州是著名僑鄉和台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全市海外華僑、華人有620多萬人,旅居香港、澳門同胞有80多萬人,台灣漢族同胞中44.8%約900萬人祖籍泉州。
從唐代至元朝,泉州「刺桐港」一直是中國主要的對外貿易港口,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享有「東方第一大港」的盛譽。在與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通商貿易中,呈現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
泉州還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和猶太教等,隨著經濟、文化的交流而傳入泉州。泉州素稱「海濱鄒魯」,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富有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泉州的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瑰寶舉世矚目。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27處。其中諸多宗教遺跡構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現,頗具歷史和藝術價值。泉州的特產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頭、老范志萬應神曲、料絲花燈、清源茶餅、安溪烏龍茶、永春老醋、永春紙織畫等。
Ⅲ 泉州詳細歷史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晉江由此得名。他們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使晉江兩岸得到迅速開發。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政治制度的變革,行政區劃建制幾度變遷。唐久視元年(700年)置武榮州,州治設今市區。唐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改名泉州。此後,先後設有郡、州、路、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行政督察區、專區、地區,1986年1月撤晉江地區設泉州地級市。
史前
泉州開拓甚早。在晉江流域的各縣,都有大批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考古發現: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閩越族「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經掌握了種植水稻、紡織、陶器製作等技術。
前秦
夏、商兩代,今泉州地理區劃屬揚州。
西周時,為七閩地。出現關於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屬閩越地。居住在這里的閩越人擅長造舟航海,「以舟為車,以楫為馬,」「水行而山處,」過著漁獵農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後,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閩中,或為王,或為君,並服於楚,泉地屬之。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閩中郡,泉地歸之,為閩越族酋長無諸所領。
漢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無諸因助漢滅秦、楚之功,被封閩越王,領閩中故地,都東冶。泉地屬閩越國。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閩越國不斷舉兵侵百越,漢興師問罪,廢除閩越王封號,並先後封兩王(越繇王與東越王)以共領前閩越國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東越王因叛被殺,漢改封越繇王為東成侯,並命軍吏徙閩越民於江、淮間。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遷的閩越民逐漸繁衍,設立冶縣,隸屬會稽郡。泉地屬冶縣。後又改屬會稽南部都尉的侯官縣。
三國
吳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東安縣,縣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為本地設縣置治之始。 轄今泉州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及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廈門市、莆田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區。今德化縣屬侯官縣。
兩晉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管轄現在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四市地,縣治在今豐州鎮,屬晉安郡;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 西晉·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戰亂,衣冠士族南渡入閩,部分沿古南安江兩岸聚居,後改南安江為晉江。
南北朝
梁·天監間(502~519年):析晉安郡置南安郡,下領三縣:晉安、龍溪、蘭水;郡治設於晉安(今南安市豐州鎮)。泉地屬南安郡晉安縣。南安郡初隸江州,普通六年(525年)改隸東揚州。
陳·永定元年(557年):在晉安郡置閩州(今福州),轄晉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閩州罷,仍隸東揚州。
陳·光大二年(568年):於晉安郡置豐州(治所設在閩縣,今福州市區),南安郡屬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縣,屬豐州之南安郡所轄。
隋
開皇九年(589年): 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大幅度地裁減郡、縣。 改豐州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郡撤銷,晉安縣改為南安縣,歸其管轄。於是,福建歷史上首次出現「泉州」之名。
大業二年(606年),復改泉州為閩州,南安縣改屬閩州。
大業三年(607年):廢除州治,改閩州為建安郡,今泉州市地除德化因侯官縣廢歸屬閩縣外,均屬南安縣。
唐
太宗繼位後,對州、縣大加並省,並依據山河形勢、地理區域分全國為十道。福建屬嶺南道,下轄豐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甌)。
武德五年(622年),於南安故郡地置豐州,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並分南安地復置莆田縣,屬豐州。 豐州下領南安、莆田、龍溪三縣。
貞觀元年(627年),豐州撤消,南安、莆田、龍溪三縣並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聖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不久,武榮州廢,三縣仍屬泉州。
久視元年(700年),又於今泉州市鯉城區置武榮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四縣。 在北隅依雲榭築衙,並建六曹都堂署及參軍廳,衙前辟南大街為市。不久開始在治地建城,是為唐城。
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改稱泉州,隸屬閩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今後凡稱「泉州」,即指今之泉州。 莆田、清源二縣屬泉州所轄。
開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請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至此,泉州領有五縣。
開元間(713~741年),泉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晉江五縣,37054戶,約24.95萬人。
天寶元年(742年),唐廷下詔改州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屬嶺南道,領南安、莆田、仙游(因郡、縣同名,清源縣改為仙游縣)、晉江四縣,時為中州。
天寶間(742~755年),清源郡有23806戶,160295人。
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復為泉州。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福州都督府升節度使,泉州等六州屬之。
大歷六年(771年),罷節度使,置都團練觀察處置使,泉州仍屬之。
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樓。翌年歐陽詹作《北樓記》。
貞元十九年(803年)、長慶二年(822年)、咸通五年(864年),先後析南安縣地立大同場(今同安縣)、桃林場(今永春縣)、小溪場(今安溪縣)。
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觀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設萬安監。浯洲島(今金門)設牧馬區屬之。有陳淵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馬,耕稼漁鹽開始興起,人口日益蕃衍。
貞元間(785~804年),析永泰縣之歸義鄉置歸德場(今德化)。
元和年間(806~820年),泉州有35571戶,238400人,由中州升為上州。
大和年間(827~835年),泉州刺史趙棨增開泉州仁風門、素景東西兩門,合四門,北城牆建有立候樓;又辟東街、西街通東西兩門。
大中十一年(857年),設嘉禾里(今廈門),屬泉州。
光啟二年,王潮為泉州刺史,任內興築泉州子城,周三里又百六十步,辟東行春門、西肅清門、南崇陽門、北泉山門。
五代
梁·開平三年(909年),王審知建立閩國,封為閩王。王審知死後,其長子王延翰繼位,自稱「大閩國」。
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兄篡位稱帝,國號大閩,泉州歸之。升歸德場為德化縣,升桃林場為桃源縣(今永春),大同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
後晉天福三年(938年),桃源縣改稱永春縣。
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至此,泉州計領六縣。
後晉天福八年(943年),富沙王延政稱帝於建州,國號大殷。開運元年(944年)年底,泉州改隸大殷。
開運二年(945年)正月,大殷改國號閩,泉州隸之;八月,閩主降南唐;九月,泉州歸屬南唐。南唐封留從效為晉江王。後漢乾佑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兼領南州(即漳州)。同年,德化劃歸清源軍,增領原屬尤溪的常平、進城二鄉。留氏卒後,繼由清源軍統軍使陳洪進割據。
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升小溪場為清溪縣(今安溪)。
北宋
宋代的地方政權建置。基本上承襲唐朝與五代之州、縣制。宋時的軍、州、府實為同級行政機構,州、縣以上的路,相當唐朝的道。北宋時,福建稱福建路,行政區劃為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和邵武、興化二軍。南渡後升建州為建寧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軍,共計八個同級行政機構,故號稱為「八閩」,共轄42縣。
乾德二年(964年),清源軍改名平海軍,名義上歸兩浙西南路。
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宋復滅吳越,平海軍改為泉州。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順歸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納入宋朝版圖。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劃莆田縣百丈鎮(今莆田大洋、新縣、庄邊、白沙鄉)和仙游縣游洋鎮(今仙游游洋、石蒼、鍾山、象溪鄉)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縣)、福清邊境的一部分地區,另置興化縣,縣治設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建太平軍,又改為興化軍,直屬兩浙西南路,轄莆田、仙游和興化三縣,軍治亦設於興化縣治所在地。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劃德化縣九座山區(今仙游縣鳳山、西苑鄉)歸仙游縣轄。長泰縣析歸漳州。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析晉江縣東北部16里置惠安縣。至此,泉州領七縣:南安、晉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閩地從兩浙西南路分出,獨設福建路。
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隸福建路。
熙寧初(1068~1070年):四縣同巡檢寨設置於永寧里石湖村,專管晉江、南安、惠安、同安陸路地方事務,額管125人。 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泉州升為望郡。
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縣改稱安溪縣。至此,泉州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縣。
據史書記載:宋代澎湖已正式劃歸泉州,隸屬晉江縣管轄。
南宋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舉市舶司並歸轉運使。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五月,復置福建(泉州)提舉市舶司。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鎮江遷置泉州。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晉江縣安海東西兩市商人因爭奪碼頭發生械鬥,榷稅官難以控制。朝廷差官臨監,始置石井鎮。朱松(朱熹之父)為首任鎮官。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福建提舉茶鹽官兼領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間,派水軍長期駐守,並編管台灣戶籍。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晉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稱永寧寨),駐扎水軍60名,以為防禦。嘉定年間,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駐水軍50名,並於永寧石湖新造軍房50所,額定兵員325人。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泉州城南置寶林寨,城東置法石寨,分兵守衛。
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點刑獄陳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經界。因遭權貴豪強反對,無法實行。
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在晉江縣圍頭澳置寶蓋寨,由寶林移120名士兵來此守衛,節制建平、清石諸屯,加強海防。
淳佑間(公元1241—1252年),泉州戶口增至255758戶、1329940人,為歷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為望州。
景炎二年(1277年):改興化軍為興安州。年底,興安州即為元軍所陷。
元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設立行宣慰司,兼領行征南元帥府事。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設置市舶提舉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圖。元朝統一中國後,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設置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作為地方政權機構,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升泉州為泉州路總管府,領南安、晉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縣及南、北二錄事司(以領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錄事司合而為一。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縣設儒學教授、學正、教諭。泉州路總管府儒學設教授、學正、學錄各1員,訓導6員;縣學設教諭1員、訓導2員。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二月,再設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並入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復設福建行省。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泉州路始設陰陽學,依儒學、醫學之例,路設教授、學正各1人,縣設訓術1人,教授天文、歷算、周易、數學。
至元二十七年前後,開始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轄澎湖、台灣等島嶼,隸屬泉州路同安縣。當時澎湖列島有居民1600餘人,貿易至者歲常數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稱。
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為圖琉求(今台灣),改福建行省為福建平海行中書省,遂徙治泉州,轄諸州。大德三年二月罷,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帥府,移治福州。
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改泉州路總管府為泉寧府。
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復為泉州路,隸屬江浙行省。
皇慶二年(1313年),興化縣治由游洋遷至汀溪(今莆田新縣)。民間稱前者為舊縣(今仙游古邑),後者為新縣。
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泉州設都轉運鹽分司,直屬戶部,專掌場灶榷辦鹽貨及批驗鹽商引目等事。
至治年間(1321~1323年),福建境內設八個路,均歸江浙行中書省管轄。興化路下領莆田、仙游、興化三縣。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為福建設省的開始。
至正十六年(1356年),復立福建行中書省,泉州路隸之。
至正十八年(1358年),設立泉州分省。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 十二月,吳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湯和、中書平章廖永忠率領舟師2萬人從明州(今浙江寧波)航海攻克福州。湯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參政袁仁招諭興化、漳、泉諸路。
明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明」。二月,泉州路降於明。泉州置衛指揮使司,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隸福建都指揮使司。這是明朝在泉州設置的第一批海防軍衛所。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福建全省八路先後改為福州、建寧、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為泉州府,隸福建行中書省;罷錄事司。泉州府仍領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縣。
洪武三年(1370年) ,明廷在泉州設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對琉球(今台灣)的貿易。
洪武七年(1374年) 正月,罷福建(泉州)市舶司,嚴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貿易基本停止。
洪武九年(1376年):廢除行中書省機構,各省分別設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揮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軍政大權,並直屬中央。布政使司下領府、州、縣。改福建行中書省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隸之。
洪武十七年(1384年), 明廷實行防倭封海,廢澎湖巡檢司。
洪武二十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興到福建沿海福、興、漳、泉四府經略海防。改永寧寨為永寧衛,於浯洲置金門守御千戶所,另築峰上、田浦、官澳、陳坑、烈嶼、祥芝等處巡檢司,屯兵駐守,以備倭寇。祥芝巡檢司並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鋪六,有南北二門。始築廈門城。至洪武三十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後增設:永寧衛,福全、崇武、中左、金門、高浦5個守御千戶所,巡檢司45個,築衛所司城16座,以加強海防。
清
清承明制,全國分為十五省,實行省、府(州、廳)、縣三級制。泉州府為閩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為直隸州,德化歸其所轄。泉州府轄晉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縣。
民國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州府,復縣設道。泉州初歸廈門道,後屬泉州道。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廢道,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劃為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晉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門(待統一)八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閩變"後成立興泉省,設省政府於泉州,不久即廢,後改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直至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
泉州於1949年9月1日解放,並於9月9日設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轄晉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門(待統一),政區依舊。同年12月,德化縣歸之。1950 年3月改稱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德化歸永安專區;9月改為晉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政區依舊;10月德化復歸所轄。1951年1月劃晉江縣城關和近郊設泉州市。1955年3月改為晉江專區專員公署。1956年5月撤銷閩侯、永安專區,劃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縣歸泉州。1958年析同安縣歸廈門市。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歸福州所管。1963年4月析大田縣歸三明專區。1968年9月撤銷晉江專區專員公署,成立福建省晉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歸莆田專區,同時劃同安縣歸晉江專區。1971年6月改稱晉江地區革命委員會。1973年6月析同安縣歸廈門市,1985年5月撤銷晉江地區,原泉州市升為地級市,實行市轄縣體制,轄鯉城區、惠安、晉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門縣(待統一)。1987年12月,析晉江縣石獅、永寧、蚶江三鎮和祥芝鄉為石獅市(縣級市)。
1992年和1993年,晉江、南安相繼撤縣設市。1996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為泉州市政府派出機構,析原惠安縣所轄的塗嶺、後龍、南埔、山腰和埭港5個鎮及國營山腰鹽場歸其所轄,1997年6月,從鯉城區析出豐澤區、洛江區。2000年肖厝管委會改為泉港區。至此,泉州市轄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泉港、清蒙共計四區三市五縣和一個管委會。
Ⅳ 泉州有哪些歷史名跡呢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人文薈萃,文化昌盛,中西文化長期在這里交流匯聚,造就了燦若繁星的文化名人,留存了以南戲、南音、南少林為代表的輝耀古今的文化遺產和大量珍貴的中外歷史文化瑰寶。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多處。泉州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古樸幽雅,有「中國宮廷音樂活化石」之美譽的南音,被海外遊子視為最親切的鄉音。德化瓷器、惠安石雕、鯉城木偶頭、安溪烏龍茶、永春老醋等土特名產,聞名遐邇,遠銷海內外。
Ⅳ 泉州歷史的大事年表
公元前3世紀以前,--------閩越族在泉州勞作生息。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泉州隸屬秦朝閩中郡。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泉州先後隸屬西漢的閩越國和會稽郡。
2-6世紀-------泉州先後隸屬三國東吳,兩晉,和南朝。中原漢人不斷南遷,開發泉州。
260-700年------在今南,安豐州鎮建立泉州縣郡州治,名稱先後是東安縣,晉安縣,南安郡,南安縣,豐州,武榮州。
520-527年------天竺僧人拘那羅陀到南安九日山建造寺翻譯梵文佛經,是迄今所知泉州最早海外交通記載。
700年-------遷武榮州治於今鯉城區。
711年-------改榮州為泉州。
718年------劃南安縣東南部置晉江縣。
8-10世紀-------中原漢人再次南遷。統治者實行招福蕃商政策,在泉州設置管理海外交通貿易的「參軍事」泉州成為「市井州人」的大都市。
10世紀-------德化、永春、同安、安溪、惠安縣等建立。
1087年-------泉州正式設立管理海外交通貿易市舶司。宋代經常在南安豐州九日山延福寺舉行迎送蕃舶的祈風「典禮。
1171年------泉州知州事汪大猷在澎湖建造營房,派兵防守,這個政府正式改下澎湖與台灣。
1228年------泉州知州事真德秀改革泉州外貿弊政,恢復發展泉州海外交通貿易。
13世紀70年代-90年代-------蒲壽庚招福蕃商。發展泉州的海外交通貿易。阿拉伯,波斯人。大量定居在泉州。元代時泉州成為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
13世紀70-90年代--------設置澎湖巡檢司,加強管理澎湖、台灣,隸屬晉江縣。
1292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泉州。
1347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到泉州。
1357-1366年------泉州陷入10年戰亂,泉州港城逐漸衰落。
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經過泉州,以後泉州籍華僑大量出國,開發東南亞。
17世紀20年代------鄭芝龍開始發展安海海上私商貿易,並組織泉、漳人民開發泉州。
1661年4月至1662年2月---------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
1683年6月6-9月---------施琅率軍統一台灣。
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行政上隸屬福建省廈台道,軍事上隸屬泉州海防官署管轄。
1840年前後--------泉州軍民進行禁煙抗英斗爭。
1853年-1857年--------泉州爆發林俊、邱二娘、小刀會反清起義。
1911年11月-------辛亥革命,泉屬各縣推翻清朝統治。
1913年-1916年-------泉州各縣響應反袁運動。
1919年5-6月-----------泉州學生、市民多次示威遊行,響應」五四」運動和福州學生的反日運動。
1926年11月-----------東路北伐軍進入泉州。
1927年1月-----------中共泉州特別支部成立。
1927年4月----------國民黨泉州當局進行「清黨」。
1929年8月----------朱德率領紅軍第二、三縱隊進駐永春福鼎村。
1934年-1935年--------南安永德游擊根據地和晉安游擊隊先後建立。
1938年3月---------國民黨當局製造「泉州事件」。
1940年4月---------中共泉州地方組織領導泉州「搶米」斗爭。
1940年7月---------日寇侵犯永寧,崇武。
1947年5月---------中共泉州地方組織領導游擊隊攻打安海,南安永、晉南同游擊根據地。泉州學生參加「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
1948年6月28日---------中共泉州地方組織領導泉州劫獄斗爭。
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
1958年8月----------同安劃歸廈門。
1978年12月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泉州進入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新時期。
1985年-----省轄地級市泉州市正式成立。
Ⅵ 泉州的歷史
唐嗣聖元年(公元684年),開始立州建置, 名曰武榮州。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改武榮州為泉州,泉州城北泉山因而得名。在宋朝及元朝時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極為繁榮。元十四年(1277年)在泉州設立宣慰司兼領征南元帥府,十五年改宣慰司為行中書省,升為泉州路總管府,轄南安、晉江、永春、同安、德化、安溪、惠安以及南北二錄事司。十七年五月,福建行省並入泉州行省,同年七月徙泉州行省於隆興。明初,明朝政府改泉州路為泉州府。國共內戰期間,很多人逃往香港和南洋,以至於今日的海外僑胞中不乏泉州籍的移民。解放初期,國家主要投資都在內地,故經濟發展緩慢。1977年改革開放開始,泉州被定為沿海開放城市,從此進入高速發展期,現在,泉州已經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花園城市。
Ⅶ 古代泉州存在多久的歷史了
泉州,鯉城、刺桐城、溫陵,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會福州、莆田,南接廈門特區,東望台灣寶島,西毗漳州、龍岩、三明。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萬人(不含金門縣),漢族占人口總數的98.2%,少數民族佔1.8%。少數民族有48個,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風物民情古樸精深,別具一格。儒、釋、道三教並盛,互為融合。方言以閩南話為主,通用語言為普通話。是海外華僑、華裔、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藉之一。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區。戴雲山脈從東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閩中屋脊」之稱。境內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過渡。泉州海岸線曲折蜿蜓,大部分為基岩海岸,總長約421公里,有湄州灣、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四個港灣及肖厝、崇武、後渚、梅林、石井等14個港口。泉州地跨中南兩個亞熱帶,即戴雲山西北部常年溫暖、常綠闊葉林帶和東南部常年濕熱、有短期乾旱的亞熱帶雨林帶。
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內溪流多達35條,總長1620公里 ,水資源相當豐富。泉州地區太陽輻射總量較高,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豐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稱「閩南大溫床」,對發展農業生產,特別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經濟作物極為有利,是烏龍茶、桂元、柑桔的全國生產基地。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產量較大的魚類有20多種。淺海灘塗面積118萬畝。盛產牡蠣、蟶、蛤、螺、海帶、紫菜等貝、藻類。主要有鐵、猛、金、煤、石英砂、花崗岩、高嶺土、地熱、礦泉水等20多種。
泉州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這里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瑰寶舉世矚目。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27處。泉州是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以來各種宗教兼容並存,東西文化交匯薈集,特別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諸多宗教遺跡構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現,頗具歷史和藝術價值。
特產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頭、老范志萬應神曲、料絲花燈、清源茶餅、安溪烏龍茶、永春老醋、永春紙織畫。
Ⅷ 泉州有什麼歷史文化
福建成型於唐代,而唐代福建成型開始閩南泉州就是福建文化的核心代表。
唐書,宋史,元史這些官方正史記載的泉州州府路的等級都是當時福建最高的級別。
唐代泉州為上州級別,宋代為望州級別,元代為上等州路級別,明清正史無州府的等級劃分。
古城泉州發展大歷程
唐朝,全國四大海港城之一(廣州、明州、泉州、揚州)
宋朝,全國第一大商港,全國八大州府之一
元朝,東方第一大商港,國際商貿都市
明朝,泉州安平港,以泉州安平港為基地在閩南控制經營著明朝對外貿易中心,明末安平港為全國最大私商港。
清朝,泉州蚶江港,泉州蚶江港為大陸對台貿易中心,福建龍頭商幫泉州郊商海外貿易的總口。
民國,泉州僑商,中國海外華僑勢力最龐大的群體,愛拼敢嬴愛國愛鄉的華僑僑商典範。
現今,泉州作為一個非省會、非特區的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依靠自身深厚實力強勢崛起。
唐宋交接,閩國以泉州為大本營起家,將福建發展推至歷史巔峰,開閩三王中有王潮、王審邽為泉州刺史,並葬於泉州;閩國後福建唯一僅有晉江王留從效的清源軍獨立割據泛閩南區域(包括今莆田,廈門,泉州,漳州區域),達數十年,《宋史.世家篇》記載福建僅有留從效跟陳洪進這兩個清源軍的地方諸侯代表。
宋元交接,泉州蒲壽庚獨攬福建軍政商大權;宋元交接的福建領袖。
元明交接,「亦思巴奚兵亂」福建地域混戰由泉州以及泉州地方鄉紳土豪的代表柳伯順、陳同家族主導(當時軍事代表為三明陳友定,但因兵敗被殺)。
明清交接,泉州鄭氏集團扶持南明政權,掌控福建命運,鄭成功收台,施琅納台,進一步改變福建歷史走向。
清民當代交接,推翻清朝統治的辛亥革命福建第一槍由泉州華僑陳清機在安海打響;泉州華僑開國上將葉飛創建並領導閩東革命根據地,解放福建,並成為新中國福建地區軍政最高領導。
泉州人能文:福建歷史上第一個一甲進士歐陽詹就是來自泉州,被譽為閩文宗,閩文祖,泉州才子陳三與潮州五娘的才子佳人故事廣為流傳,泉州出了歐陽詹、劉昌言、呂夏卿、呂惠卿、梁克家、黃宗旦、盧琦、蔡清、王慎中、張瑞圖、李贄、李光地、林嗣環、辜鴻銘等等一大批才子,歷代文風鼎盛,是中國古代十大才子之鄉之一。
泉州人能武:福建七大拳種中排名前兩大的拳種五祖拳和永春白鶴拳都是起源於泉州,第七大拳種福州鶴拳源自永春白鶴拳。泉州「宋江陣」深入民間群眾,歷代尚武風氣重。(有意思的是泉州人黃培松是清代福建最後一位武狀元,吳魯是清代福建最後一位文狀元均來自泉州。福建歷史上第一個一甲進士歐陽詹來自泉州、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居住於泉州晉江的徐晦,福建科舉從開頭到結尾的狀元都是來自泉州)。
泉州人能官:泉州歷代三品(含從三品)以上高官達262名以上,泉州歷代文武方面均高官輩出,涌現出許多在歷代變革以及交接之際關鍵性的高官人物。
泉州人能商:未有泉州城就已有商業土豪黃守恭,福建人最早開拓海外貿易維持霸主地位的留從效,出資修護安平橋的巨商黃護,跨省貿易富甲一方的李五,日本僑商領袖李旦,壟斷東南沿海貿易的鄭氏集團,東南亞各國首富等等,歷史上泉州人中從來不缺善於經商的大富豪。
泉州人出為將:泉州武將驍勇善戰,留從效割據稱霸一方,鄭成功敢向東南爭半壁,擊潰海上霸主荷蘭,「俞龍戚虎」抗倭名將俞大猷,「海霹靂」收復台灣施琅,吊打沙俄毛子的福建藤牌兵領袖林興珠,開國上將葉飛等等,歷代泉州武將能征善戰,威震四方,是福建最能打的。
泉州人入為相:泉州歷史上的頂級高官數量在福建首屈一指,歷代宰相數量更是福建第一,「一門四相」曾公亮,人稱曾半朝,「狀元宰相」梁克家等等,泉州人為官總能位極人臣。
泉州人經商做首富:清朝十三行的世界首富伍秉鑒就是祖籍泉州,泉州涌現出全球華人首富黃奕住,李光前,鄭周敏等等,東南亞各國首富最多的就是泉州人,泉州人經商總是善於成為行業老大,首富。
上述內容來自福建歷史最全巨著-泉州與福州四季歷史文化比較的網路全書(擴充精華版)
Ⅸ 泉州有多少年的歷史
福建的真泉州(福州)和假泉州(閩南)的歷史。真泉州(福州)因溫泉遍地,故名泉州。為什麼閩南泉州縣無半滴溫泉也名泉州?究其因,閩南泉州是海水沖積地無名,因屬泉州(福州),就叫泉州地,再經千年海水沖積,擴大陸地而成縣,因無名叫自己泉州縣。當時泉州(福州)直轄閩南,閩南晉江和南安當時叫泉州府(福州)晉江縣和泉州府(福州)南安縣,千年不變。一個海水沖積地的泉州縣,一張白紙,無歷史文化底蘊,因其名可以,以假亂真,終於變成閩南之首泉州,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南安縣和晉江縣能忍,不外乎利字當頭和本身原屬泉州府(福州)的歷史。希望閩南人不要忘了真正泉州是福州。
泉州縣故意漏掉縣字。從唐朝到清朝只有泉州縣史志,從來就沒有州府史志。閩南泉州縣到現在仍然只是縣級市,不是州。從古代到現代泉州只有一個,那就是福州。關於古代泉州縣歷史,古代史書只提泉州,沒有隻言片語提剄過泉州縣,說明泉州縣全都是冒名頂替真泉州(福州),當然到現代仍然在冒充。
Ⅹ 福建泉州的歷史,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古閩越人就已開始。西周秦漢時期屬閩越地,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會稽南部都尉改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縣地置東安縣,縣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但因人口稀少,不久撤銷,直到200多年後的南朝梁才再次設縣。西晉末年,中原戰亂,有中原人入泉,多沿江而居,由於思念晉朝故土,晉江由此得名。他們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使晉江兩岸得到開發。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下轄南安、莆田(蘭水)、龍溪三縣。但隋朝和唐朝前期由於今泉州一帶人口稀少,今泉州一帶的行政建制多次被裁撤。武榮州建立不久復廢入泉州(今福州)。.唐久視元年(700年)第三次置武榮州,泉州一帶的建制才穩定下來,州治設今市區。唐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改名泉州。安溪、惠安、永春、德化一帶直到五代時才設縣,泉州沿海一帶在唐朝中期後才形成陸地。此後,先後設有郡、州、路、府、道。中華民國成立後設道和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專區、地區,1986年1月撤晉江地區設泉州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