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史學意識演進變遷的四個階段
找不到完全符合要求的答案。
古代史學發展的五個階段:
1)史學的產生——先秦史學:
歷史意識的產生:原始的歷史意識;文字和歷法是歷史學的基礎——史學的誕生;西周末或春秋時,國史的出現,開始自覺地寫歷史。
史學意識的產生——春秋戰國:重視史書的結構和文辭;重視史家對於史事的評價;推崇書法不隱的秉筆直書的精神;提出了歷史撰述上的社會條件、社會目的和社會作用的認識;提出了事、文、義這三個史學上的重要范疇。
2)史學的發展提高——秦漢:《史記》──中國史學的奠基石;《漢書》──「正史」格局的形成;《東觀漢記》和《漢紀》。
3)史學的多途發展──魏晉南北朝史學:修史者眾,史書的數量種類和體例都比以往多,私家撰史之風盛行;史學逐漸成為一門獨立學問,僅次於經學的學術地位;反映士族門閥制度影響的譜牒之學和人物傳記十分盛行;各民族史學蓬勃發展。
4)隋唐宋元史學——輝煌時代:注重通變;人物傳記被冷落,典章制度史受到重視;體例上的突破;皇家設立了專門的修史機構,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書成績斐然;史學思想與理論的深化。
5)明代、清代前期史學:明清之際反理學的經世致用治史方法;明清之際史學由經學轉向考據;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最高階段;方誌學的正式確立。
中國傳統史學以孔子為界,可分前後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在孔子以前,史學發展主流以記錄為主,可稱為「記錄史學」,史官是唯一的歷史記錄者,記錄分記言、記事兩種主要形式。
在孔子以後,史學發展主流以編撰史書為主,可稱之為「編撰史學」。「彰善癉惡」、「取鑒資治」成為編撰史書的指導思想;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相繼形成;史官之中出現了記注史官與編撰史官的分工。
中國傳統編撰史學有成熟早、著述多、歷時久等優點;又有發展緩慢、長期停滯、難以自發地進入更高發展階級等缺陷。
Ⅱ 什麼是歷史意識
依據《史學概論》上所講,歷史意識主要包括差別意識(古今人事多有不多)、變遷意識(了解過程辨析方向)、背景意識(依據當時環境理解),望採納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