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怎樣的歷史變革,其意義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是深層次的、開創性的、根本性的。這些變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5年。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運籌帷幄,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提出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革。
這些變革所解決的問題是歷史本身提出來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敢直面時代和實踐發展所提出的歷史性課題,以超凡魄力和頑強斗爭精神力挽狂瀾,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並在偉大實踐中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這5年取得歷史性成就、推進歷史性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引,從而也才有今天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這一系列歷史性變革,對於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黨和國家什麼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之後,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國內經濟「三期疊加」以及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的不利條件和復雜形勢,黨中央果斷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加快完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接連推出「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戰略。
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特別是強調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這些重大決策、舉措和成就,引領和推動我國發展全局發生了一場深刻變革,發展觀念不正確、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得到明顯改變,有力推動我國發展加快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為我國發展培育了新動力,拓展了新空間。
5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一直名列前茅,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創新驅動成效顯著,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這一深刻變革,有力推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重大步伐,民生和社會建設持續推進,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脫貧攻堅成就巨大。
『貳』 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歷史意義
1、中國革命終於有了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可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使中國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司令部。
2、中國革命從此有了一個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觀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革命的前途和走向勝利的道路。
3、溝通了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的聯系,把中華民族的解放運動同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相聯結並成為其中一部分,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2)黨和國家什麼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條件:
五四運動後,隨著中國工人運動的迅速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廣泛傳播,以及中國革命發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就提到了議事日程。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無產階級的成長壯大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發展是黨產生的階級基礎,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是黨產生的思想基礎。
二者通過五四運動結合起來才產生了中國共產黨。黨的產生必須具備階級基礎與思想基礎這樣兩個條件,二者缺一不可。
中國共產黨必須是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式的政黨,必須以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為手段,達到實現共產主義的目的;黨要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要有鐵的紀律,要密切聯系群眾和堅持國際主義原則;還要嚴格注意黨員質量,吸收真正革命的同志入黨。以上事實表明,毛澤東為建黨做了大量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叄』 黨的十七大的重大歷史意義是什麼
黨的十七大的重大歷史意義是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萬眾一心,開拓奮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黨和國家什麼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黨章修正。
現行黨章是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根據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1987年11月,黨的十三大對條文作了部分修改。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對總綱和條文作了部分修改。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對總綱作了個別修改。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對總綱和條文作了部分修改。
特別是科學發展觀,作為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及時在黨章中體現這些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有利於更好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