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寫歷史學科分析

如何寫歷史學科分析

發布時間:2023-08-29 02:53:34

① 七年級歷史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是 七年級歷史 教學活動一個重要的環節,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是我們“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基本要求。我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歷史的學情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歷史學情分析 範文
一、准確把握學生的思維特徵

孫:兩位老師,工作在一線的教師都有這樣一種體會,就是作為初中歷史的起始篇,中國古代史的教學開展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主要在初一年級開展,這個階段的學生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過渡期,表面上看是小學階段向初中階段過渡,實際上,包括學習習慣、 學習 方法 、 思維方式 等諸多方面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初一年級學生的年齡一般都在12歲上下。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

張:的確,這個階段對於學生成長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我們不妨從認知發展和初中歷史教學兩個角度來分析一下學生的特點。從認知發展的角度來看,按照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來講,這是 兒童 認知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11、12歲以後的學生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的過渡時期。學生的思維特點是思維形式擺脫思維內容;可以進行假設——演繹推理,並且能夠尋求可能性中的現實性,尋找正確答案。部分孩子處在具體運算階段,部分孩子處在形式運算階段。

賈:《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中的疆域比較,理解清朝民族政策的歷史意義,為學生具體運算搭建台階。在這一課中,我把時間(朝代)和疆域圖建立了聯系。我設計了一個學生活動,共包括三個小的活動環節。在這個活動中,學生體驗了中國疆域變遷的歷程,探究了歷代民族政策的特點,感悟了清朝對鞏固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歷史貢獻。

張:2011年版新課標也提到了學生現有的歷史思維特點及相應的對策,“歷史課程逐漸轉向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初步具備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理解唯物史觀”、“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

孫:兩位老師對於初一學生的思維特點的分析,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我們的歷史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逐步引導通過多種途徑感知歷史,形成歷史概念,認識時代特徵和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之上,能夠對歷史事實進行理解和判斷。也就是給學生創造從形象思維過渡到 抽象思維 的機會。

案例:《祖國境內遠古居民》

賈:孫老師的案例很典型的體現出了教學過程中,我們如何結合學生的思維水平更好的開展教學。當然,這是一個過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盡量選取更加形象化、生動的史料和符合學生特點的 教學方法 。同時我們也要考慮的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班級之間的學生的差異,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小結:以上課例和具體分析提醒我們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准確把握學生的思維特徵。不要讓我們的歷史教學幼稚化,也不要脫離學生的思維發展階段,讓學生夠不著。要考慮到一個最近發展區的問題。

一方面,從生理、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講,依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的理論,了解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渡的學生的特點。另一方面,要根據課標的內容和要求,針對這一階段課標對於學生知識掌握、能力提升,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要求,開展教學。當然實際教學之中,我們也要關注到本身執教班級學生的特點適合開展什麼樣的教學活動。

二、用好奇之心點燃思維的火炬

孫:看來,只有清楚地了解當前初中生的思維特點,才能更好地開展歷史教學。以往我們在教學中都會注意,面對初一年級的歷史教學,一定要生動、形象。但是,初一年級的學習內容是中國古代史,其內容與學生距離較遠,這也會增大我們的教學實施的難度吧?

張:的確這個問題是很多一線老師都會面臨的問題。實際上,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也不是個問題,例如,距離學生較遠,學生往往更感興趣。古人與今人之間的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心理距離恰到好處。人類文明產生以前的事情,學生可以得到的信息太少,距離太遠,學生不太感興趣。人類文明誕生以後,學生既可以通過影視、文學、課本,又可以通過身邊的歷史遺跡遺存,感受到歷史的蛛絲馬跡。所以,中國古代史距離學生不是太近,也不是太遠。我們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在中國古代史學習上的興趣,發掘更多的興趣點,激發學生的好奇之心。

孫:看來,距離可以產生美。我們比較熟悉一句話就是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張老師能否結合這句話來給我們解釋怎麼樣利用這個距離產生美呢?

張:還有一句意思相近的話當代學者葛兆光說過“我們都生活在歷史的延長線上。”其實,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中這一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認識論的角度可以這樣解釋克羅齊的話,歷史正是以當前的現實生活作為其參照系,這意味著,過去只有和當前的視閾相重合的時候,才為人所理解。所以,我們引導學生搭建一個通道,讓學生通過這個通道體驗和解讀歷史。

賈:在我們的調查中,120多份樣本均表示“對中國古代史非常感興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去自主探究。但是,實際教學中我們怎樣操作呢?我聽過孫老師的一節課,中華 文化 的勃興,也就是先秦時期的文化,距離學生的確非常遠。但是課堂上,學生卻非常活躍,看得出對這部分內容非常感興趣,這與教師的設計有密切的關系。就像張老師所說的,孫老師搭建了一個通道。請孫老師為我們介紹一下這個案例。

案例《中華文化的勃興》

張:在我們的教學中,這種例子是比較多的。大家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根據學生生活的區域,充分利用身邊的歷史遺存,也可以去博物館參觀,甚至可以讓學生動手去做一些東西。大家看一下,這是北師大實驗中學的學生製作的“文物”。請孫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

孫:這是我們在講完河姆渡和半坡生活之後,從通用技術組借來了陶泥,學生自己完成的作品。整個活動大致20分鍾,也就是半節課,學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時,要講解作品的用途,依據哪些史實、材料,設計和製作的。設計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打開學生通往中國古代史這扇大門的鑰匙,就是激發學生的好奇之心。

賈:看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很重要,也很有效。中國古代史涉及到的內容很多,學生的興趣點主要集中在那些方面呢?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中國古代史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依次是人物 事跡 、古代的戰爭、文學藝術等內容。從各朝代歷史來看,學生對明清階段最感興趣,其次是隋唐、宋元。當然,不同地區不同個性的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但作為教師,應該懂得學生的興趣點,並將之發展到志趣,這是最為重要的。

小結:根據兩位老師的談話內容,我整理成了這樣一段話,距離可以產生美;分析學情很必要;課前找到興趣點;課堂之上搭通道;激發熱情更高效。相信掌握了這幾個關鍵點,我們就可以做到“好奇之心、點燃火炬”!

三、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 經驗

張:當然,還有一個方法也可以解決我們剛才提到的“古代史距離學生較遠在教學中我們如何處理”的問題。就是充分了解學生的已有認識。孫老師做過這項整理工作,請孫老師談談她的做法。

孫:具體地說,就是調查一下小學的時候,學生學習過哪些古代史的內容。我們可以參考2011年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可配合具體內容),也可以參考相關的教科書,主要集中在五年級的上、下冊。小學階段的歷史教學有這樣一個特點,即小學時期的歷史課程是與其他課程結合起來的。就歷史教學而言,時序性比較亂,是一種主題教學。

張:是的,在這也是我們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小學階段的歷史教學對於學生的歷史學習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調查中大部分學生都表示他們是在小學時期喜歡上中國古代史的。下面,我們請賈老師介紹一下小學階段,學生從課堂中已經了解到哪些歷史知識?

賈:這是我們從幾個版本的教材中收集、整理的一份知識清單,未必全面,僅供大家參考。

孫:兩位老師的建議可以為我們提供非常好的借鑒。我們談到了善於利用學生的好奇之心,也強調了要關注學生的已有 學習經驗 ,並且充分利用。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方面,不同地區、學校的學生的情況不僅相同。在拉近初中生與中國古代史的距離方面,其實我們一線教師可以大膽地從多個角度進行嘗試,從多個方面了解學生的原有經驗,在此基礎之上開展教學,相信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習賈老師的經驗,我也 總結 一下就是了解學情很重要;原有經驗細心找;不斷總結勤思考;基礎之上更高效。

四、合理開發學生身邊的資源

張:需要指出的是,在歷史學習中僅僅有興趣是不夠的。那麼,除了充分重視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已有知識之外,還有哪些資源是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的。接下來,我們結合具體的問卷調查結果來分析一下。

賈:在我們的調查中,我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你喜歡中國古代史的原因有哪些。很多學生都選擇了這樣幾項原因,首先是自己看過相關的書籍,主要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歷史知識普及型的讀物,也有一小部分學生看過比較專業的歷史書籍。從這一點來看,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這也是一項優勢。還有很多學生都表示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可見,家庭的熏陶也是一種優勢。

孫:在調查了這個問題之後,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在這里也想向兩位老師請教。問卷中很多學生都受到了熱播影視劇的影響。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都發現了影視劇的巨大影響,這自然也是一種優勢。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對明清史最感興趣。後來,我們又調查了原因,就是某些熱播影視劇的影響。學生在上課時,經常會說,老師不對,電視劇里是這樣演的,書上是那樣說的,我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呢?

張:影視對於學生的影響是無法避免的。第一、汲取優點,激發興趣。影視語言是連續的,史料是斷裂的。當史料沉默時,該如何繼續我們的研究。通過有根據的、合理的想像,填補史料之間的裂縫。第二、順水推舟,去偽存真。這些影視劇大部分都是由比較受歡迎的小說改編而成。由於是文學作品,還有被改編成影視劇後的收視率問題,歷史人物的性格和很多歷史事件都經過了編劇的藝術創作,所以非常受歡迎。但是,也導致很多劇情與我們講述的基本史實存在較大差異。很多影視劇又打著“歷史正劇”的 口號 ,導致很多學生認為這就是真實的歷史。面對影視中有許多史實錯誤,可以發動學生來挑錯。第三、因勢利導,推薦好書。有的史書,既像影視一樣情節生動,同時又像史學專著一樣嚴謹真實。推薦給教師和學生。《王氏之死》《馬丁·蓋爾歸來》《叫魂》等。

孫:我覺得第二個建議,就是發動學生來找錯誤非常有趣。賈老師,您能結合教學經歷給舉個例子嗎?

賈:我們以清朝的服飾為例,比如開裾,也就是“開氣兒”,是有制度要求的。單以男性來講,從皇太極時期便規定,前後左右四開裾的袍子,只有宗室才能穿著。而清宮戲中上到朝中大臣,下到販夫走卒,幾乎都是身著四開裾的。更有甚者,很多反復播放的清宮戲中的太監都是身著四開裾的袍子。再有,皇帝也並非總是身著一身黃色服裝,日常服裝整體顏色樸素,除腰帶外很少出現黃色。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後宮嬪妃或宮女,總拿著個手絹亂甩。事實上,清代貴族女性身上的確常配有手絹,但是主要是素色,另外主要是握在手中或收好。

孫:現在我明白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了。當我們在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學生一方面興趣濃厚,但是一方面也提出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大都涉及到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史實與劇本的區別。因此,對於影視劇的影響我們也要注意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史實與影視劇劇情的區別,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契機。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呢?

張:還有一項優勢,是很多學生談到的,他們說自己的古代史學的好也有經常會去博物館參觀的因素。當然,這一點在大城市相對容易達成。但是,在小城市、農村也不意味著就沒有自己的教學資源。我們也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開發更加符合本地學生實際狀況的資源,讓我們的歷史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如地區農村的歷史教師,在講到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時就很有優勢,如曲轅犁、翻車等,學生很熟悉。北京大興區一位歷史教師就曾發動學生製作農具模型,專門上過一節中國古代農具的活動課。邊疆地區的歷史教師,在講到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交往時就很有優勢。新疆移琳琳老師“神奇的姓氏”。

小結:看來,在資源開發方面,一定要從自身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出發,合理開發利用。總結一下,就是關注資源很必要;去偽存真要做到;身邊資源多開發;合理利用效率高。

五、巧妙解決學生的認知困難

孫:聽了張老師的講解,我對初一年級中國古代史的教學更有信心了。但是,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過程中,我有這樣一個體會,就是學生學好這部分內容的理由各有不同,但是,面對的困難卻基本一致。在我們的調查中,無論是數學、外語實驗班,還是普通班的學生都表示,他們在三個方面出現的問題比較多。史料閱讀、時間記憶以及地圖的識認。在我們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二位老師有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

張:其實孫老師談到的問題,主要來自與學生的歷史意識。“歷史意識” ,可以概括為3個重點:“差別意識”(古今人事多有不同)、 “背景意識”(依據當時環境理解) 、“變遷意識”(了解過程辨別方向)(參見約翰·托什《史學導論》)。我舉個例子——案例《清朝時期的民族關系》,孫老師,你對這節課是如何處理的呢?

孫:每一輪備課都會覺得讓人頭痛,這部分內容本身就比較復雜,涉及的民族較多,方法也不盡相同。始終覺得講得太深,學生理解不了,講的太淺,似乎又沒有把問題剖析清楚。

張:的確,這節課比較典型的體現了學生在中國古代史學習中歷史意識的重要性。我聽過賈老師的一節課,賈老師運用了史料、地圖等材料,整體設計深入淺出,很是精妙。請賈老師介紹一下,這節課設計過程中,它是怎樣處理這幾個問題的吧!

案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賈:就史料閱讀這一點來說,特別是文言文史料確實是學生比較頭疼的部分。不僅初一如此,即使高中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但是,我想,歷史學科並非語文學科,我們上課用史料不是為了用而用,而是應該服務於教學,學生可以從中訓練提取信息、歸納概括等能力,通過材料加深對相關史實的理解,並逐步培養歷史學科素養(如史論結合,史由證出等)。在《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一課中,我用了五個材料。

孫:看來,只要我們老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關注我們教學的難點、重點,我們的教學的有效性就會大大提高。實際上,在學習中國古代史的過程中,學生的困難雖然多,但是主要集中在歷史學習的方法上。學生的歷史思維的培養, 歷史學習方法 的訓練,是我們從最初進行中國古代史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要關注的。

小結:認知困難要關注;歷史意識巧滲透;設計活動解難點;提升方法很必要。
七年級歷史試卷分析範文一
2013-2014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考試於2014年4月16-18日進行,本次歷史試卷滿分為100分,共五大題型:選擇20題、組合列舉1題、辨析改錯2題、材料解析2題、活動與探究1題。從題型來看,安排比較合理,與中考題型吻合。從題量來看,個人覺得可以適當增加,畢竟,這是100分值的試卷。中考70分值的試卷組合列舉題都是2-3題,10分,而這張試卷的組合列舉只有1題4分。

從題目的呈現方式來看,匯集實物圖片、圖表、歷史地圖等多種形式,圖文並茂,內容豐富。如選擇第8題:地動儀模型圖、曲轅犁、筒車、羅盤針,第9題人面魚紋盆、駱駝載樂俑,第20題遼西夏北宋並立示意圖,第25題《唐初邊疆少數民族分布圖》等。

從試卷難易度來看,難度適中,基礎題比例較大,適合期中檢測。如組合列舉題考查趙州橋、《金剛經》、孫思邈、火葯。如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李白的代表作等。

從具體的考點來看,知識點分布較廣,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學習方法的引導。如活動與探究題的最後一問:“你認為評價一個歷史認為的標志或方法是什麼?” 材料解析題24題的最後一問:“你認為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為什麼?”

從考生成績來看,差異很大。年級最高分99分,不及格的大有人在,二三十分也不少。從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能力存在很大區別,在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個體,因勢利導,加強對學困生學習方法的引導。

總之,縱觀這張試卷試卷,優點很多,但不足之處也比較明顯的。如材料陳舊,與現實聯系太少,或者說幾乎沒有。但結合教材內容來看,有很多知識點可以聯系現實,如“唐朝的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的知識點。由於整張試卷缺少與現實的聯系,從而使得我們歷史學科的史鑒功能難以體現。

其次是個別題目答案范圍過廣,沒有考查的價值。如“李白的代表作”2分。

結合試卷和學生成績,對後期教學的建議如下:一是,強化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訓練,減少因錯別字丟分的現象。二是,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答題能力。
七年級歷史試卷分析範文二
一、試題評價

本次試卷注重了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減少了死記硬背的內容;關注了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考察了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簡單分析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還關注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說,本次試卷對今後我們的初中地理教學起到積極、正確的導向作用。

1、覆蓋面廣,重點強調基礎

試題考點覆蓋了初中課程標准所列的重要知識點,重要圖表都有所涉及(如地形圖、分布圖等),覆蓋面較大。重點強調基礎,考查基本能力,及會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分析問題的能力。目的是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必備的地理知識,初步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重視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2、結合生活實際,嘗試考查實踐能力

有些題目體現了課標的理念,考查了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簡單分析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試卷中的選擇題10題和綜合題中的幾道題均體現了這一特點。

3、設置新情境,緊密結合社會 熱點 問題

社會熱點問題是本次考試關注的焦點,如11題、20題,以此讓學生感受到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地理非常重要。

本次考試年級平均成績27.55,最高分80,及格率0.273 。從成績來看試卷難易比較適中,95%題比較容易,5%的題較難。

二、學生典型錯誤分析

統計數據因為沒有對試卷的各小題進行分析,只是對全校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進行統計,以及自己在批卷時的感受進行分析,究其原因:

1、基礎知識不是太扎實,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從試卷情況分析可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浮於表面,沒有深入透徹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觀點。

選擇題中1、9、15、19題學生記憶不扎實錯誤較多,10題選擇答案五花八門,沒有考慮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其氣候特點,填空題顯然對地理事物位置、地理現象以及地理基礎知識重視不夠,錯誤太多。

2、學生不能靈活地運用知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亟待提高。如30題學生不能根據圖中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地理事物的輪廓、位置判斷問題,從而導致作答不夠准確。可以看出2/3的學生不能很好地運用地圖和地圖冊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問。

3、思路不明,條理不清,答題不知從何下手,雖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點較少。如29題簡述美國五大湖區乳畜帶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實正確答案只是一句或幾句話,但學生抓不住主次,將有用的沒用的全寫到了卷子上,也給批卷帶來了麻煩。

4、讀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特別是對如何讀圖,如何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含顯形和隱性),然後運用這些信息,結合地理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問題,如第28、2930題等;

三、 反思 與改進

1、備教材,對別是七年級的復習課,教師要對初中地理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備資料、試題,復習過程中我個人覺得要講、練結合,針對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准備資料,同時對資料中經常出現的重點知識也要重點講解。備學生,對七年級現階段要分析每一位學生。

2、對學生要求嚴格。記憶性知識點要背、要記、要寫,課堂筆記要記,最好在書上記。培養學生的答題技巧,嚴謹審題。如加強試卷的審題;用幾節課專門訓練。

3、緊緊結合地圖加強地理事物名稱的識記,重點是世界地理的幾個區域,幾個國家的地理事物的記憶。

4、要在掌握各區域地理位置的基礎上,理解他們的氣候等地理特徵,以及各區域之間的差異和聯系。

② 歷史的試卷分析怎麼寫

歷史試卷分析(一):

一、試卷分析

本試題注重基礎知識,考查知識的覆蓋面大,面向全體學生,試題難度適中,試題依據新教材、課標對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聯系實際為背景設置題目,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試題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課程改革的要求,體現了過程和方法。

試卷結構:滿分100分,時間是60分鍾。考查資料是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試題分兩種類型題型。選取題,50分非選取題值50分。滿分100分。

二、學生答題存在問題及原因

問題一:選取題共20題。題的難易程度中等每單元的「之最累」「人物類」「文化類」。

問題二:非選取題21—24題。題的難易程度中等偏難。「商業經濟」「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權特點」「和同為一家—民族祖先、與唐往來史實、對西藏管轄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時間歸類」「對我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評價」。

1、學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不夠系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有待提高。與學生學習歷史的態度不夠端正有關,部分學生偏科思想嚴重,認為歷史學平時不用學,考試之前看練習冊或單元過關題就能夠了。還有的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歷史學的方法,對歷史學知識不理解,死記硬背,平時達標檢測反饋不及時有關,與平時訓練和鞏固練習少都有關系。

2、應用歷史學知識遷移的潛力差,不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識,對基礎知識在新課標下不能正確應用,對問題不善於分析。

3、審題潛力差,不能提取題目中的隱含信息,不能依據題目帶給的信息分析解決問題,對題意一知半解就憑經驗或印象答題。與學生閱讀理解潛力較差有關,不會找關鍵詞,不會總結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師要轉變歷史學教學觀念,牢固樹立新課程理念,明確歷史學教學的功能和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歷史學的興趣,設法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持續下去並轉化為學習動力,從而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落實三維目標,切實提高每節課的教學質量,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認真研究課標和新教材,充分認識學生的差異,有效開展分層次教學和分類指導,因材施教,張揚個性,認真鑽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擴展教材的廣度,整合課程資源,認真備好每節課,提高自己駕馭教材的潛力。

2、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創設生動搞笑的課堂氣氛,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按課標的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扎扎實實落實好基礎知識,方法靈活多樣,要啟發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記硬背,要引導,不要代替,要讓學生思考,不要一講到底,要因學論教,而不要因教論學,要注重改變教學方法,變注重學習結果為注重學習過程。

3、重視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再背下來。

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一些生產實際,培養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4、尊重學生,與時俱進,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同成長!

6、恰當選取和組合各種直觀教學手段,自製教具,充分運用實物、標本、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的製作等,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解決重點、難點及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活動時間和空間,為學生帶給線索,嘗試和思考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慣用心性。

7、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用心參與教學過程,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重視知識的構成和發展的過程,啟發學生透過學習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並學會應用。

閱讀全文

與如何寫歷史學科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9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6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