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甘肅庄浪縣歷史上是哪個民族

甘肅庄浪縣歷史上是哪個民族

發布時間:2023-08-30 18:15:08

『壹』 甘肅省各市縣名稱的由來

1、蘭州:據《元和郡縣志》記載,是由皋蘭山得名。由於古人約定俗成的省略方法,皋蘭一詞去「皋」留「蘭」,得名蘭州。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改州,金城郡改為蘭州,置蘭州總管府,府治子城,「蘭州」之稱即始於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1941年7月始設蘭州市。現為甘肅省省會。蘭州又稱「金城」,古時沿用此稱時間最久、流傳地域最廣。

2、嘉峪關:嘉峪關市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因有萬里長城西起點──天下雄關嘉峪關而得名。「嘉峪關」意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連山,北倚馬鬃山,東接酒泉盆地,西為平坦的戈壁,地處走廊西段最窄處。

3、金昌:金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金昌一名,因金川河從境內流經,取金字,因金昌系從永昌縣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而得名。漢置番和縣,明為永昌衛,清改永昌縣。1981年由永昌縣析置金昌市。金昌盛產鎳,其儲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同類礦床中,居世界第二位,因有鎳都之稱。

4、榆中:縣名。早在春秋戰國時,秦「辟數千里,以河為境,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因縣地處榆塞之中,故名榆中而得名。榆中縣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

5、白銀:白銀位於甘肅省中部,蘭州市東北部。早在明朝洪武年間就在這里建廠采礦冶煉金、銀。又因所采之礦多為白銀,故也稱「白銀廠」,白銀由此得名。

6、景泰:景泰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黃土高原和騰格里沙漠的過渡地帶。據說以明代宗年號景泰命名。又曰建縣之時,以縣境由原靖遠縣北區、原紅水縣兩地組成,用靖字代靖遠區,用永泰的泰字代紅水縣地,先擬為靖泰,後取靖字諧音恰為景泰,含有永期景象繁榮、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景泰。

7、武威:武威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石羊河上游。武威在西漢初為匈媽所佔據,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徵服河西,為了紀念這一勝利,後來把這塊地方取名武威,並設武威郡,以顯示西漢王朝的軍威和武功到達河西而得名。

西漢時稱姑臧,東漢時改稱武威。明代改涼州衛,清代改武威縣。1985年改為武威市。

8、天水: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渭河中游和嘉陵江上游,地當陝、甘、川三省之要沖。天水地名的由來,《秦州志》記載:郡前有湖,冬夏無增減,故有天水之名。

相傳,漢武帝時期,在今天水市西南,有一日,突然地顯紅光,雷電交加,天搖地動,山崩地裂。地面裂開一道大縫,天水注入其間,遂成一湖。自此有湖水與天河相通之說,當地民眾稱為天水井。後來,漢武帝在湖帝建起城池,命名天水。天水縣之名始於五代。

9、張掖:張掖地名源自「伸張國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張掖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地位。張掖本來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盤,故被稱為觻得,漢朝改其名為張掖,意思是伸張中國的臂掖,「以威羌狄」。

10、平涼:平涼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公元358年,秦符堅欲討前涼,於高平鎮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由此得名 。

『貳』 平涼的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台縣境)、阮(今涇川、靈台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台於今靈台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絕虧慧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庄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台、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台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台縣邵寨原)。另有鹵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庄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鹵、臨涇(今涇川)、陰槃(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台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範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鑒》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鹵、臨涇、安定、陰槃、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並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空旅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台縣梁原境內。鹵、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槃縣並答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並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並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台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台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
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梁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並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庄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台、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
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台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
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庄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
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槃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槃。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
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台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台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庄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槃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台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台縣境。
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
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槃縣)屬涇州。今庄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台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槃縣改為宜祿縣,今靈台縣東南部屬之。
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台縣,旋即又省靈台並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台縣西梁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槃、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台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槃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庄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槃、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槃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庄浪一部分辟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台省入麟游,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並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采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台縣從麟游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並入靈台縣。改陰槃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
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
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台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並入良原縣。大歷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台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台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並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台和保定,皆屬涇州。
今靜寧、庄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庄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庄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台,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
今靜寧、庄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歷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志》:「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
真宗咸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庄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
仁宗慶歷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祐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干縣。
涇州,初領保定、靈台、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
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
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後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台、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庄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台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
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
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台4縣。
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庄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
州治隴干(今靜寧),轄隴干、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
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後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
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並入涇川)、靈台、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台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台縣,同時將良原縣並入靈台縣。
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並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並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
在今庄浪縣境設庄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
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
成宗大德八年(1304),庄浪路降為庄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並入隴干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干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
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
洪武八年降庄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台(屬涇州)、庄浪縣(屬靜寧州)。
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台、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庄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
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台、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庄浪縣。
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庄浪、涇川、華亭、崇信、靈台、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台為二等縣,華亭、崇信、庄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台、華亭、崇信、靜寧、庄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台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台為四等縣,華亭、庄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庄浪、靜寧、靈台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台、涇川、崇信、靜寧、庄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庄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並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台、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庄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並入華亭縣;12月20日,庄浪縣並入靜寧縣,靈台縣並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並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並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台、庄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台、崇信、靜寧、庄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閱讀全文

與甘肅庄浪縣歷史上是哪個民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