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奎的花溪公園里的碑銘記憶
「獅子」變「麒麟」「生聚教訓」銘
花溪公園里的碑銘記憶
在貴陽,人人知道美麗花溪;到了花溪,也幾乎人人曾登高或是仰望的方式,親近過麟山。而麟山下的石碑,岩壁上的「生聚教訓」,在貴陽人的心裡,盡管並不擁有同樣的熟悉程度,但無礙成為花溪的精髓。
斑駁麟山記獅子變麒麟
花溪公園內,綠水環繞,翠綠樹木,游園者來來往往,熱鬧平和。 常來公園遊玩的人都知道麟山,卻鮮有人知:曾經的麟山不叫麟山,因為形似獅子名為獅子山。獅子山變成麟山,是一段有趣的歷史。
在麟山腳下,有一塊石碑,布滿青苔,密密麻麻的字跡,已然斑駁,難以完全辨清,只有頂部位置寫著《麟山記》。從
貴陽史學研究愛好者周詩若老先生提供的資料,《麟山記》全文就說明了這座山的前世今生,以及改名緣由。
「吾家祖居柏陽寨,寨東半里許有山,如伏獅狀,舊傳為獅子山。顧予讀《十洲記》,鉤爪巨牙,銅頭鐵額,虞世南賦之獅也,無所謂角也。又讀《詩》疏義,麋身牛尾,馬足圓蹄,《爾雅》釋之為麟也,謂其具一角也。獅麟之辨,辨之角而已。茲山頭角觸天,幾於百仞……麟兮!麟兮!夫復何疑?」
從文中讀來,撰文者認為麟山的形狀雖然長得像獅子,舊時稱為獅子山。但因為諸多文學經典認為獅子和麒麟的區別在於頭上的角,而麟山因為有這個「角」,故應該改名為麟山,麟山一片也留下了麒麟留戀花溪美景停留此地不走的傳說,還生下了「小麒麟」(花溪小學旁的一處山)。
改名者周奎不只是改名
獅子變麒麟,是《麟山記》作者周奎所為。而這位改名者不只是將獅子山改名為麟山,在名字更賦予其靈性,花溪如今的美麗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此人。
周奎何許人也?據周詩若說,周奎在貴陽歷史上是個非常有意義的人物。
周奎生活的年代,大約是1741年到1822年,清朝年間。此人家中從明萬曆年間就在朝為官,由畢節遷到貴築花溪柏楊(一說為陽)寨,就是今天的花溪吉林村。周奎年少時,父親去世,家中貧寒,為求生存,他帶著弟妹田間勞動。但此人喜讀書,常田壠間讀書。其母多次鼓勵其好學,貧困交迫周奎仍堅持讀書。後來周奎成才,留下不少名篇:《立命篇》、《勵學篇》、《來西錄》、《麟山記》、《仙人洞記》和《家訓》等。在周奎的嚴格家訓下,周家幾代人不僅出過兩舉人三進士,清朝政府還特立牌坊。(本報記憶版《老牌坊,舊時光》中曾報道)
周奎一家就住在曾經的花溪,喜地方靈秀,於是先後在麟山建樓,龜山築閣,蛇山種柏,綴以雙亭,並在河中疊石為壩,瀦水為潭,疏淺渚為洲,修隙地為嶼。在人工設計修建下,今天的花溪山水之美,漸漸更為成型。
麟山崖壁處銘「生聚教訓」
麟山的故事,除了周奎改名,還有一處摩崖銘記了歷史。離《麟山記》石碑不遠,可以看到一處比較光滑的崖壁,刻著四個大字:生聚教訓。四字上下排列,朱紅色填補刻痕,非常清晰。左右刻有小字,記錄著刻字者和刻字時間,署名為「縣長劉公劍魂去思」。「這是貴陽的摩崖石刻中最具政治意義的一處。」周詩若說,刻字時間是民國(1936年)。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東北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時任貴築縣長的劉劍魂在此背景下刻下「生聚教訓」,是表達一種希望國人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劉劍魂的少數民族身份、刻字的歷史背景、普通中國人在當時的同仇敵愾的共識,都讓這處摩崖的意義非同小可。
周詩若認為,過去商周時期以鼎為銘,記錄重大事件;之後又勒石為銘,也就是摩崖石刻,成為中國古代一種記事性文化。麟山的「生聚教訓」雖然已經過了多年,但所代表全民族的抗侵略的決心,至今依然需要銘記。
劉公名「花溪」青山付等閑
在花溪永久銘刻「生聚教訓」之外,劉劍魂對於花溪的貢獻不止於此。
據周詩若提供的資料顯示:民國24年,劉劍魂為貴陽縣縣長,民國25年策動地方建設委員會開辟花溪風景區,親自規劃勘察,籌集經費,築路建亭,植樹種花。採納建議,將花仡佬(花溪一帶因仡佬族聚居,原名為花仡佬)改名「花溪」,親寫「花溪」二字刻碑於花溪橋北頭,1938年至1939年,貴築縣長劉劍魂將放鶴洲一段辟為風景區。
對於花溪、麟山的熱愛,劉劍魂除了留下了他主導規劃的今天的花溪公園,還留下了不少文字內容,其中他寫《麟山》:樓擁黔中十萬山,欄邊群鳥逐雲還。林拖晚造絲千縷,簾卷秋聲月半間。涵翠九旺風瀲灧,撐空一石蘚斑斕。清才我笑汪仙譜,如此青山付等閑。
如今的遊客即使很少流連《麟山記》和「生聚教訓」,不知道周奎和劉劍魂其人,但登上麟山,一路蒼翠,怪石嶙峋,到山頂俯瞰花溪,依然能夠感受劉公筆下的「如此青山付等閑」。
② 花溪區的歷史沿革
花溪地方早有建置。明洪武五年(1372)正月,設置貴竹長官司,屬貴州宣慰司,三月置金築長官司。萬曆十四年(1586)二月,以貴竹、平伐長官司地置新貴縣,屬貴陽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置貴築縣。
1950年,設貴陽專區,駐花溪鎮,1952年,專署駐地遷貴定,改稱貴定專區,貴築縣隸屬貴陽市。1955年,貴築縣隸屬貴定專區,1956年,貴築縣隸屬安順專區,1957年11月,貴築縣並入貴陽市。1958年2月,以原貴築縣城的一部分置花溪區。
2000年1月21日,國務院致函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貴州省設立貴陽市小河區的批復》(國函〔2000〕10號)。同意設立貴陽市小河區,小河區轄貴陽市小河鎮和貴陽市花溪區金竹鎮,區人民政府駐黃河路。
2012年11月15日,國務院正式下發《國務院關於同意貴州省調整貴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2〕190號),同意撤銷貴陽市花溪區、小河區,設立新的貴陽市花溪區,以原花溪區、小河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花溪區的行政區域。花溪區人民政府駐貴築街道明珠大道192號。
③ 貴州貴陽周邊有哪些公墓多少年歷史了
貴陽附近優質陵園有貴州修文天龍山陵園、貴州惠水龍王山藝術陵園、貴州花溪福澤陵園、貴州貴陽鳳凰山公墓、貴州貴陽寶福山陵園和貴州貴陽海天園陵園等,都已入駐91搜墓平台,可直接查詢
④ 有誰知道花溪馬鈴吳姓的歷史
摘要 起源源流
⑤ 神秘安詳的花溪青岩古鎮歷史你知道嗎
⑥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青岩古鎮青岩文化廣場上的那個牌坊叫什麼牌坊
歷史上,青岩古城四門內外有八座牌坊,現保存的只有南門外的「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南門內的「趙理倫百壽坊」和北門外的「趙彩章百壽坊」三座。
三座牌坊的建築造型基本相同,均呈四柱三間、三樓四阿項式,高9米5、寬9米,面北背南,屬清朝石牌坊建築風格。驚奇的是,三牌坊都沒有基槽,靠四個長方形柱基直接立在地面上,且一豎就一百多年。
三牌坊均按「聖旨」而立。最早的是「趙彩章百壽坊」,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趙理倫百壽坊」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相隔四年。「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距「趙彩章百壽坊」修建時間26年。
從牌坊所處的位置、做工、裝飾上能體現立牌坊人的經濟實力。在青岩,趙理倫家權勢最大,所立的牌坊在當時古城內最繁華地段,牌坊的做工較其他兩塊精細,裝飾最豪華。而趙彩章百壽坊和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在古城之外,牌坊的構造比趙理倫百壽坊簡便得多。據青岩人流傳下來的說法,周王氏和媳劉氏的丈夫去世後,婆媳倆靠做手工活維持生計,微薄的收入除用於養家糊口外,還積攢一些於同治八年由蒙總督部堂劉、巡撫部院曾會奏奉旨建坊。
趙彩章百壽坊 ,中門上方北面是道光皇帝欽賜的「七葉衍祥」題額,樑柱上是一些栩栩如生的花草浮雕,樑上有五個墊背梯形石墩,正中間是一個空雕龍鰲圖,北南兩面嵌聖旨:立匾。左右石墩上北面對稱陰刻「百歲有一」,南面對稱陰刻「昇平人瑞」。該牌坊中間柱南北兩面及三間三門內陰刻楷書楹聯4副。其中,右間右門楹聯為:
鍾壽流泉,鶴標椿齡昭世瑞;
聲風錫水,鳳毛麟角荷皇恩。
由此楹聯看,古時候能活到一百歲的人很少,且又得到皇帝聖旨立匾的確實是鳳毛麟角。
趙理倫百壽坊 誰知,四年後古鎮又其出了一個百歲老人——趙理倫。皇帝照樣傳來聖旨:立匾。同樣錫「七葉衍祥」、「昇平人瑞」題額。由此可見,趙家在朝廷的影響之大。此牌坊的造型較趙彩章坊豪華多了:牌坊正中橫樑上有「二龍搶寶」空雕,橫匾上下兩方墊石為空雕雙百果欄,上方有梯形墊背石墩五個,正中為空雕「龍 鰲圖」,里嵌聖旨:立匾(與彩章坊一樣)。左右四個石墩是神態各異、惟妙惟肖的中國神話人物浮雕。石墩阿壩頂為「雙含貝空欄」狀,整個石坊有不少棱形圖案和「雙鰲圖案」空雕。百果、鰲均代表長壽老人,雙即兩長壽老人。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四對護柱下山獅,與全國各地獅子造型截然不同。各地獅子或蹲或卧,此處的獅子卻頭朝下腳向上,公獅壓寶、母獅抱崽。自古,對這頭下腳上的八尊獅子說法不一。筆者到認為是源於獅子山是青岩座山之故。趙家同樣企盼將1317米高的獅子請下山來守護趙家,揚趙家之威風!這一點從後來趙家修的趙公專祠、對趙以炯的啟蒙教育得以論證。
再看石坊中二柱北面楹聯:
琴鶴守家風,三萬六千餘日月;
岡陵開國瑞,一堂五世拜經綸。
「一堂五世拜經綸」的盛典對趙家何等榮耀。
中門楹聯是江蘇兩淮鹽運司、翰林院編修但明倫所書:
天意若私於一家,百壽齊登,艷說難兄難弟;
皇恩無靳乎重錫,雙旌並建,還歌自北自南。
趙家一門相四年竟出了兩個百歲老人,這似乎是天意,是蒼天對趙家的偏愛,再加上皇帝沒折扣傳旨給趙家兩堂兄立匾,讓人好生「妒嫉」。但 「艷說難兄難弟」中的一個「艷」字,把作者但明倫與趙兩堂兄拉得很近。,也說明趙氏兄弟本是浪漫、豪氣之人。按年段分析,但明倫與趙氏堂兄應為忘年之交。永遠保持年輕之心該不是他倆長壽的密瘚吧。
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四柱均有抱鼓護柱,正中橫樑上有精緻的「二龍搶寶」空雕。匾額上方樑柱有浮雕「荷花圖」,意出污泥而不染。墊背石正中空雕「五龍圖」中嵌「聖旨」立匾。左右四礅南北兩面配有浮雕花瓶圖案。整座石坊有數幅古書、花瓶圖案,想來婆媳倆也是讀書之人。石坊頂呈「雙鰲卧背含壽」狀。牌坊有楹聯五副。其中,北面一副楹聯是:
節孝萃一門,母儀足式,婦道能完,念茲京室微星,繼繼繩繩,尚為黔疆扶正氣。
絲綸褒兩世,花誥重擎,龍崗再表,荷到天朝曠典,轟轟烈烈,長於寶 吐祥光。
該牌坊旌表的人物是周朝忠之妻王氏和兒媳劉氏。王氏含茹苦拉扯兒子,兒媳劉氏盡孝將婆婆伺候到耄耋之年,且為周家撫養子孫,教育成長傳為佳話。節和孝萃於一門,博得皇帝一喜嘉獎婆媳兩世,被贊為「為黔疆扶正氣」。
⑦ 花溪區的歷史文化
花溪區主要有六月六歌會、跳地戲、四月八、鬥牛。
六月六歌會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視這個節日,有過「小年」之稱。 節日來臨,各村寨都要殺雞宰豬,用白紙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雞血或豬血,插在莊稼地里,傳說這樣做,「天馬」(蝗蟲)就不會來吃莊稼。
跳地戲
其演唱用當地方言,形式憨直拙樸、粗獷自然。據不完全統計,該區地戲表演共有20餘堂,主要演繹歷史上各個朝代的英雄人物,歌頌保家衛國、英勇善戰的英雄主義精神,傳統劇目包括隋唐薛仁貴征東、宋朝楊家將、岳飛傳等。花溪民間地戲文化具有悠久歷史,豐厚的底蘊,傳承幾百年來成為當地布依族同胞勞動之餘喜愛的娛樂活動。
⑧ 貴陽有哪些公墓
寶福山陵園
寶福山經貴州省民政廳、貴州省工商局批準的經營性合法公墓,陵園隸屬貴州德昌實業有限公司,是經貴州省民政廳批准建立的合法經營性公墓,並且集藝術、文化、休閑於一體的現代化人文景觀紀念園。寶福山位於貴陽市南明區雲關鄉紅岩村,東北向著名風景區情人谷,西北依仙人洞。所處地勢蜒綿起伏,靈山蘊秀,碧水盪漾,草木蔥蘢,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同時也是距離貴陽市最近的大型公墓,通過128縣道,從市區到陵園僅需3公里左右。
⑨ 花溪公園和花溪濕地公園哪個好玩
兩個公園各有各的美。花溪公園是花溪濕地公園的一個景點。花溪公園位於距貴陽市區17公里的西南郊花溪區內,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為一體,被譽為「高原明珠」。花溪公園位於花溪風景區中心,花溪風景區地處亞熱帶,海拔1100米,氣候溫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公認的旅遊渡假勝地。公園包括「十里河灘」、「天河潭」、「高坡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青岩古鎮」、「黔陶幽境」等8個景區。園內的平橋、壩上橋、放鴿橋、芙蓉洲、松柏園各逞風姿,麒山、鳳山、龜山、蛇山景色別致。陳毅元帥游花溪後,曾留下「真山真水到處是,花溪布局更天然」的詩句。清代有當地縉紳依山建亭,栽花種樹,積水為潭,後正式改為公園,即現今的花溪公園。園內有三奇:山半有洞,深入而下行,橫穿花溪河床,可諦聽流水之聲,此乃一奇;有蛇山、龜山對峙,中隔一水,水上搭橋,過橋則為深藏不露的碧雲窩,置身其間,恍若與塵世隔絕,此乃二奇;花溪河上的百步橋,有石磴百具彎彎曲曲置於河壩上,一步一磴,微露水面,遊人經此必魚貫而行,望水中倒影,飄飄欲仙,此乃「三奇」。花溪公園在布局上的特點是四山夾一水、一水帶四山,山環水繞。四山即麟山、蛇山、龜山和鳳山,麟、蛇據北岸,龜、鳳峙南岸。麟山最高,矗立峭立。山頂獨石嶙峋,若麟角,麟山以此得名。登上山頂倚天亭,縱目下瞰,全園都在眼中。花溪水奇妙變幻,生趣盎然。從花溪大橋至放鶴洲前,水勢平穩,天光雲影、樹態花姿,一絲不紊。花圃中,生長著近千種名花異卉。形形色色,儀態萬方。花溪兩岸的蝴蝶多達二百餘種,有一種叫雲南麗蛺蝶,飛翔時藍光閃現;一種天藍紋紫蝶,翅翼金光耀眼。濃郁的民俗文化,使花溪自然風光更富魅力。周圍布依村寨依山傍水,苗族村寨踞山臨谷。他們語言各異、服飾紛呈;有跳花、跳洞、跳場,過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節慶活動;他們吹蘆苼、奏嗩吶、唱山歌、觀鬥牛。整個花溪籠罩在民族文化的氛圍之中。花溪公園的歷史人文景觀亦極其豐富,既有著名作家巴金和蕭珊1945年舉行婚禮的東舍,還有周恩來總理曾下榻過的西舍,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墓也位於此地。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位於貴陽市花溪區中心城區的北部,距離貴陽市中心僅12KM,是全國罕見的城市濕地。在環境上它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區,是以喀斯特地貌為特徵的城市濕地公園,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形成豐富多樣的風景地貌資源。以花溪河為紐帶,串聯起十里河灘、花溪公園、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帶三個景區,面積4.6平方千米,並將3.9平方千米的大將山景區納入統一管理十里河灘:十里河灘景區南起牛角島,北至龍王村,西臨花溪大道,東抵大將山山脈,長6.5千米,面積2.19平方千米。十里河灘濕地生態系統包括農田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河灘濕地、濕草甸、溝渠等多種類型,具有蓄水及消減洪峰的功能,能夠調節氣候,改善環境;蘊藏了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其中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香樟、櫸樹、青檀、沉水海菜花、銀杏、牡丹、杜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種——大鯢(俗稱娃娃魚)、游隼、紅隼、岩原鯉、多斑金線䰾。十里河灘景區秀峰環抱,竹木夾岸,洲島錯落,跌水潺潺,魚游碧水,鷺戲淺灘,還有水車、碾房、糧倉等人文景觀。陳毅元帥曾贊嘆「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
⑩ 求,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花溪鎮的歷史。知道的求幫忙回答一下,在此謝過各位。
花溪
花溪鎮
鎮因境內花溪河而得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改編,屬孝里五甲。清末設土橋場,民國初因之,後改土橋里,1930年置土橋鄉,1935年改稱土橋聯保,1940年與文峰聯保合並為土文鄉,1941年恢復土橋鄉,1944年1月改為屏都鎮,解放初建制不變。1952年10月,重慶市行政區劃調整,屏都鎮由巴縣劃歸重慶市第四區(今九龍坡區),並和南泉管理局之農村部分改設為新生、其龍、道角、合作、堤坎5個鄉。1953年6月,巴縣立桅鄉之白鶴村、界石鄉之虎嘯村劃入合作鄉。1956年8月新生、其龍兩鄉及堤坎鄉一部分合並為土橋鄉,堤坎鄉另一部分並入合作鄉。1958年土橋、合作、道角3鄉合並建花溪公社。1963年從花溪公社劃出自由、紅星、白鶴、虎嘯4個大隊設南泉公社。1983年9月花溪公社改稱花溪鄉。1994年1月撤花溪鄉建花溪鎮。1994年12月重慶市行政區劃調整,花溪鎮由九龍坡區劃歸巴南區管轄。2001年7月,巴南區鄉鎮街道建制調整,原土橋街道辦事處撤並到花溪鎮巴南區花溪鎮地處重慶市主城核心區西南部,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是重慶主城區的南大門。花溪鎮於2001年8月由原花溪鎮和土橋街道辦事處合並而成,全鎮幅員面積47.61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總人口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3萬人,農業人口3.2萬人,轄10個行政村、13個社區居委會。現新的區行政中心將搬遷到花溪鎮道角村,該鎮將成為巴南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內擁有以重慶機床廠為龍頭的8家國有大中型企業,有以宗申集團為龍頭的400多家非公有制企業,有以重慶工學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高級技工校、重慶市農科所等一批科研院校,具備一定的工業、科研,人才和技術基礎,經濟發展具備較強的後勁和活力。2005年,全鎮實現GDP 19.88億元,工業總產值65.2億元,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3億元,出口創匯1.5億美元,入庫稅金3.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市鎮街中位居第二;先後榮獲了全國重點小城鎮、中國鄉鎮之星、重慶市發展鄉鎮企業明星鄉鎮、重慶市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