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榆林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關於榆林堡歷史名人:北京延慶縣康莊鎮,榆林堡村是古代的驛站,它位於縣城西南與河北懷來縣交界處。距縣城12.6公里。東臨康莊鎮政府2公里,西距懷來縣清水河1公里,村域面積9.99平方公里,全村576戶,近2,000人。城堡為「凸」形,北為磚城,南為土城。磚城設東南二門,土城設東西二門。磚城為方形,每邊長244米,土城東西長423米,南北寬245米。城牆高10米。磚城的磚大躍進期間拆分。土城殘存數段,北城較完好。榆林驛歷來是京北交通線上的主要驛站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由薊城(今北京)經關溝居庸關、八達嶺、榆林堡通往沮陽(今河北省懷來縣大古城,當時為上谷郡治所)。這條要道上車馬不斷。到秦漢兩朝,此路不斷拓修。延伸至內蒙古的這條薊城西北的干線成了帝王巡邊和長城內外經濟交流及民族來往的通道。到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為統一大業,把金代的中郡新建成新都,命名為「大都」(今北京),原蒙古舊都和林改名為「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昭乃門蘇木)大都和上都是元朝兩個政治中心。此路段設居庸、榆林、土木三個驛站,榆林驛是出居庸關後通往內蒙的主要驛站。元代周伯琦的《榆林驛》中提到的「此地名榆林,自漢相傳舊」。元代時延慶為「隆慶州」。《隆慶志》記載榆林驛在州城(延慶城)西南三十里。歷代文人墨客描寫榆林驛的詩文頗多。元代文人黃晉在《上京道中雜詩十二首》「榆林」中寫道:「向來邊陲地,今見風塵清,禾黍被行路,牛羊散郊墒……」元代周伯琦在《榆
B. 榆林從古到今有哪些名人
榆林人傑地靈。歷史上先後涌現出大夏國建立者赫連勃勃、西夏王朝建立者李繼遷、北宋名將
楊繼業
(公元?--986年)北宋名將。父親叫做楊信,山西太原人,本名重貴,原為北漢軍官,北漢主劉崇賜其姓劉,名繼業。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官至建雄軍(今山西代縣)節度使。北宋滅北漢後,楊業隨其主劉繼元降宋,宋太宗命他復姓楊名業。因他熟悉邊事,仍任他為代州刺史,授右領軍衛大將軍,長駐代州(今山西代縣)抵抗遼兵。公元980年,遼兵入侵雁門關,楊業父子繞背夾擊,遼兵死傷慘重。公元986年,宋太宗趙光義趁遼國皇帝更換,三路出兵伐遼,楊業戰死疆場,卒年60歲左右。(楊家將)、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與岳飛齊名,女中豪傑梁紅玉是其夫人)、楊家父子祖孫,在北宋時為抵抗外族侵略保衛國土,血灑疆場。其事跡在當代即被人傳述,後經評話、戲曲、小說的渲染,逐漸形成豐富的楊家將傳說。
楊延昭,北宋名將楊業的兒子。相傳楊業有七子,他們是延玉、延朗、延浦、延環、延貴、延彬。楊業、延玉戰死,延朗等繼承父業,其中較有名的延朗(亦名延昭),即戲曲中的楊六郎。延朗死後,他的兒子文虎(亦名文廣)隨狄青南征,也是宋朝名將。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二次征遼,在遼大軍壓境地的情況下,楊業奉命掩護新收復的四州百姓遷入關內。在與遼軍激戰中,由於孤立無援,被困在陳家谷口。楊業身負重傷後仍奮力殺敵數百人,後因戰馬受重傷,無法前行被擒。受俘後,誓死不降,絕食而亡。其英勇事跡被傳為佳話,隨即遼代就有人在密雲古北口修建楊無敵廟,以祀奠楊業。北宋蘇頌《和仲巽過古北口楊無敵廟》詩雲:「漢家飛將領熊羆,死戰燕山護我師;威信仇方名不來,至今遺祠雁門關。」
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原名鴻基。稱帝時以李繼遷為太祖。世居陝西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一說家中非常富裕),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八年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 李自成
贊同,聲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十一年在潼關戰敗,僅率劉宗敏等十餘人,隱伏商雒叢山中(在豫陝邊區)。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魚腹山(腹一作復)被困,以五十騎突圍,進入河南。其時中原災荒嚴重,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岩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散布「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爭中的主力軍。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臨汝)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於起義軍領袖犯了勝利時驕傲的錯誤,迫害吳三桂的家屬。逼反吳三桂,滿洲貴族入關,聯合進攻農民軍。他迎戰失利,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宮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後,又反清,繼續抗清斗爭。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闖王」,
張獻忠(據說湖廣濟川就是因為其在四川殺人太多,但清史可信度有待考證)等領導的農民起義直接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農民起義推翻的封建王朝,被評為世界十五大農民起義之一,被毛澤東評為「陝北人驕傲」。1900年8月,本市三邊(定邊、安邊、靖邊)爆發了義和團反天主教的斗爭,一直延續到1946年三邊解放,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起義教案。還有中四大美女之一的貂禪,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建築師宇文愷(主持修建了隋唐兩朝時期的西都長安,東都洛陽)。民主革命時期,更是涌現出李子洲(中共第一個分支機構的創建者,建國前就以其名命名了一個縣)、杜斌丞(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李鼎銘(建國前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張季鸞、劉瀾濤、馬文瑞、張達志、王兆相、閆揆要、安子文
C. 陝西榆林出過哪些名人
榆林人傑地靈。歷史上先後涌現出大批傑出人物,同時這一地區的歷史上人才薈萃,俊賢輩出,為榆林文化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韓世忠:「中興四將」
韓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延安(今陝西省綏德縣)人,南宋名將,與岳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
韓世忠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18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重大的貢獻。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檜,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死後被追贈為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謚號忠武,配饗宋高宗廟廷。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李自成:闖王
李自成(1606.09.22—1645.05.17),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
李繼遷:西夏太祖
李繼遷(963—1004),黨項夏州政權統治者,夏國創建人。銀州防禦史李光儼之子。
990年(北宋淳化元年、遼統和八年)即位為夏國王。依遼的支持,李繼遷實力日強,不僅收復了故地,還奪取了西北重鎮靈州。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遼統和二十二年),李繼遷中吐蕃潘羅支之計,傷重而死,年僅42歲。葬於裕陵(今寧夏賀蘭山平羌堡西北5里處)。李德明即位後,追謚應運法天神智仁聖至道廣德孝光皇帝,廟號武宗。[1]
其孫李元昊稱帝後,追謚為神武皇帝,廟號太祖。
楊繼業:北宋名將
楊業(?—986年6月18日),原名重貴,戲說中又名楊繼業。原籍麟州,後徙並州。北宋名將。官至雲州觀察使、判代州,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
楊業少時倜儻任俠,善於騎射,喜好打獵,獵獲總比他人多。讀書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謀。北漢建立後,年僅弱冠的楊業即追隨北漢世祖劉崇,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遠近聞名。後屢立戰功,遷升建雄軍節度使,國人號為"無敵"。宋太宗素聞楊業之名,於北漢滅亡後,遣使召見楊業,授右領軍衛大將軍。累遷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
楊文廣
楊文廣(?—1074),字仲容,楊業之孫、楊延昭次子,宋朝名將。楊文廣以父蔭入官。慶歷三年(1043),陝南張海起義,楊文廣從征有功,升殿直。四年六月,范仲淹宣撫陝西,楊文廣隸屬范仲淹麾下。
張獻忠
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陝西定邊縣人,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是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
杜聿明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漢族,陝西省米脂縣人。著名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系骨幹。
1924年6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東征討伐陳炯明中初露頭角,歷任軍校教導團副排長,武漢分校學兵團中尉連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中隊長,教導第2師營長、團長,第17軍第25師旅長、副師長等職,曾參加北伐戰爭、長城抗戰、淞滬抗戰。
1939年11月任第5軍軍長,率部參加桂南會戰,指揮桂南昆侖關對日作戰,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
限於篇幅,就不一一細數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發言。
D. 陝西榆林簡介
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康熙皇帝賜「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實屬罕見,這也是榆林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要標志。
榆林位於中國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東臨黃河與山西省隔河相望,西連寧夏、甘肅,南接延安,北與鄂爾多斯相連,系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轄2個區、1個縣級市、9個縣,常住人口340.33萬(2017年),全市戶籍人口385.04萬(2017年)。是陝西雜糧的主產區。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一地,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陝甘寧氣田。
主要特點:
一是資源優勢突出。
全市已發現8大類48種礦產,潛在價值超過46萬億元人民幣,特別是煤、氣、油、鹽資源富集一地,組合配置好,國內外罕見,開發潛力巨大。煤炭預測儲量2800億噸,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氣預測儲量6萬億立方米,是迄今我國陸上探明最大整裝氣田的核心組成部分。岩鹽預測儲量6萬億噸,約佔全國已探明總量的26%。石油預測儲量10億噸,是陝甘寧油氣田的核心組成部分。
二是人文優勢獨特。
歷史上,榆林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為晉,戰國歸魏,秦統一六國後為上郡地,唐及五代時設夏州、銀州、麟州、府州、綏州,均屬關內道管轄,素有「九邊重鎮」之稱。
榆林城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文物古跡有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大夏國都統萬城遺址,西北地區最大的道教建築群白雲山道觀,陝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紅石峽,李自成行宮,陝西最大的內陸湖泊紅鹼淖等。
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我市8個縣30個村莊戰斗生活過。
三是區位優勢明顯。
榆林地處中西部結合地帶,位於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之處,承接東西南北。西包鐵路復線、太中銀鐵路和青銀、包茂高速榆林段建成通車,榆陽4C級機場建成投運。
高速公路總里程居全省首位,鐵路總里程達到1021公里,開通了至北京、烏魯木齊等城市的列車和上海、昆明等20條航線26個通航點。
E. 歷史書上的人物圖片是哪裡的
都是以前宮廷畫師為帝王畫的,和當時時代畫家畫的當時的景象。
F. 關於榆林的近代史
我國約有2000多座城市,國務院自1982年先後4次公布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01座。榆林於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第二批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列第54位,這足以說明榆林古城在中國古代的歷史地位及含金量。
榆林歷史文化名城的根魂
榆林古城,別稱榆陽,雅號駝城。依大漠,踞高原,北瞰河套,南蔽三秦。自商武丁北伐鬼方三年以來,一直是我國民族爭戰古戰場的前哨要地,明朝中葉,置為萬里長城沿線「九邊重鎮」之一,多有名將鎮守,各朝關於榆林邊務之疏奏論策,國史方誌典籍多有記載。據《榆陽文史資料》第七、八期,由杜相唐老先生整理的「榆林大事記」中,從夏商至清末共438條,其中涉及戰爭的有215條,占總數的49.1%。其中:夏商至元末有262條,涉及戰事的有93條。明朝267條,涉及戰事的有96條。清朝有109條,涉及戰事的有26條。因此而演育了浩繁跌盪的殘酷與悲壯的民族爭戰史詩和蒙漢民族相融互通的人文歷史。是民族爭戰選擇了榆林,是軍事戍邊開發和發展了榆林。從榆林古城歷史沉積的豐富的文物遺跡所承載的燦爛的歷史文化中,突顯了位居萬里長城中部的榆林古城所蘊涵的獨特的豐厚的古代民族爭戰文化、軍事戍邊文化和蒙漢民族和睦共處的邊商文化底蘊,這就是榆林古城應該向世人展示的歷史文化根魂。
榆林文物遺跡特色
據史料記載,榆林古屬雍州,又曰朔方地。商時為鬼方,西周為獫狁所據。春秋時又為林胡、白翟地。戰國初屬魏地,置上郡,歸秦後,設上郡制所膚施縣於榆林城南米家園子沙灘山。漢因秦制,仍置上郡,並設龜茲屬國城於榆林城北古城灘。三國時為匈奴所據。宋代被西夏國占據。明洪武二年建榆林寨,成化七年升為榆林衛,築衛城。成化九年,延綏鎮由綏德遷於榆林,成為九邊重鎮之一,至清代。先後有商武丁、秦始皇、漢武帝、北魏太武帝、明武宗正德皇帝、清聖祖康熙皇帝親臨榆林征戰巡邊,其中明武宗正德皇帝在榆居住達3個月之久。榆林古城悠久的歷史,留下了一處處古老文明的遺跡,悠久的歷史記載了一樁樁邊塞要地的史實,悠久的歷史積淀了邑境深厚的民族爭戰文化、軍事戍邊文化、蒙漢民族相融互通的邊商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遺跡呈顯出古長城遺跡多、古城牆拓展擴建多、衙門多、衛星營堡寨子多、廟宇多、樓及牌樓多、九龍壁多、中葯鋪店多、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多為特點的歷史文態與風貌,被世人譽為大漠里的「小北京」。
據考證:榆林是全國唯一遺存魏、秦、明三個朝代修建的古長城和秦直道並存的城市。在明長城上所建的鎮北台,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腳下建有明清時代蒙漢民族貿易互市的易馬城和接待納貢議事洽談使者的款貢城及歷代名人將士提撰的紅石峽摩崖石刻寶庫。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榆林古城牆,經過三拓一縮,形如長方形古刀幣狀,周長曾達8920米,面積3.9平方公里,現為周長6322米,面積2.14平方公里,屬三里方城建制。2004年11月27日出版的《我國九大古城牆》一文中榜上有名,位列第六。城牆上城門、瓮城、城門樓最多時曾達7處,是全國少數沒有北城門的城池之一,城牆另建有文昌樓、魁星樓、文昌宮、大仙樓各一座。城內有2道山,3條街,75條蜿蜒小巷,呈棋盤井字格局,2000多個古色古香的民居四合院如繁星點綴,布滿全城。市井以南北大街為抽線,街道兩旁明清風格的商賈店鋪林立,其中中葯店鋪多達40多處,累計達70多個這在全國也是少有。大街上由北到南,從明到清,先後建有古樓、凱歌樓、新明樓、萬佛樓、文昌閣、鍾樓6座,在6樓中間建有功德牌坊5座相互輝映,其中以新明樓純木結構建築精巧奇特秀麗而著稱,三樓上保存有目前全國唯一的稀世珍寶——明代大宦官魏忠賢銅像一尊。城南建有明代隱譽文筆的凌霄塔和隱譽玉硯的水上橋、橋上水的榆陽橋及清代乾隆皇帝御書賜獎的「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御碑亭,同城北的鎮北台構築出一幅「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踦街天下名」的在全國獨無僅有榆林古城景觀風貌。從名代萬曆年間始,古城內和近郊建有大型寺廟建築群近10處,共有儒、道、佛三教廟宇83座,其中關帝廟最多有6座,城隍廟次之有3座,文廟有1座。全城有各種官衙、功德、百歲、褒獎、記事、廟宇、貞節牌坊、牌樓66座。為了加強和鞏固九邊重鎮的軍事防禦體系,先後曾設置過道台署、道尹署、知府署、知縣署、巡撫署、總兵署、中營署等7個衙門。在古長城沿線設置衛星營堡寨子36個,形成了長城中部的立體防禦體系。為了保障戍邊將士人才培養和身體健康,早在明代弘治8年(1495年)在新明樓西創辦了書院,以榆林別名命為榆陽書院,於明清兩代培養出進士38人(文10人,武28人)、舉人285人(文40人,武245人)、貢生43人。明代成化年間,經上疏獲准在榆林開設了「醫學」,時至崇禎年間因破毀而停辦,共計維持辦學170年之久。清同治年間,榆林最先開設了「牛疫局」,預防天花病在戍邊將士中發生與流行。綜上所述,事實證明:是民族爭戰選擇了榆林,是軍事戍邊開發發展了榆林。
在中國革命近代史上,榆林古城具有百年校史的榆林中學,由進步民主人士杜斌丞先生任校長,聘請共產黨革命知識分子魏野疇、李子州、王森然等仼教員,為國共兩黨培育了劉志丹、劉瀾濤、王子宜、髙崗、賈拓夫、曹力如、杜聿民等高級將領和知名人士。榆林中學內的斌丞圖書館,在陝北建黨初期發揮過重要作用。紅石峽雄山寺翠然閣,1928年、1929年是中共榆林縣委召開黨的活動分子會議和中共陝北特委召開第二次擴大會議的會址。在抗日戰爭期間,居住在榆林古城南郊金剛寺桃林山莊的國民黨鄧寶珊將軍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周旋於國共兩黨之間,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與發展,榆林古城為陝北革命近代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榆林歷史文化遺跡的劫難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及其遺跡就是保護歷史,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近70年來,榆林的歷史文物遺存卻遭到幾次災難性浩劫,致使一座承載中國古代民族爭戰文化、軍事戍邊文化和邊商文化特色,足可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面貌全非,文物古跡逐年消失,所剩無幾,目前已經到了該向國家申報摘掉榆林歷史文化名城殊榮的地步。糾其原因:一是戰爭性破壞,二是政府領導無知的野蠻性行政破壞,三是文化大革命、「四清」運動的破「四舊」性破壞,四是法律法規不健全,無法可依性破壞,五是自然融蝕性破壞,六是城內人口密度超越城市承載能力性破壞,七是建設性破壞等。其中以戰爭性破壞、領導無知野蠻行政性破壞和建設性破壞最為嚴重。據有關資料記載,榆林古城在清末民初,城鄉有大小寺院、廟堂、宮觀、石窟達200多處,連同其它文物古跡加在一起達近300處,僅古城四郊有文物古跡80多處,約有民居四合院2000多。1986年普查時,文物景點僅剩170處,四合院1100處。2003年文物管理部門公布的文物保護景點有41處,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4處,縣級36處。其類別是古遺跡4處,古墓葬6處,古建築24處,石窟、寺廟及石刻4處,重點史跡及代表性近代建築3處。有四合院700處,其中具備基本規模的有90多處,保存較完整的僅有9處。據不完全統計:毀於1947年戰爭炮火或拆毀的文物建築約90多處,四郊原有的80多處文物建築僅剩凌霄塔、榆陽橋、御碑亭、南關閣、金剛寺五處,其餘的盪然無存。解放前後,先後被機關單位、學校佔用的有50多處。歷年被行政強行拆毀和文化大革命期間毀壞的文物建築約80多處。古城牆上的兩處城門、4個城門樓被拆,先後在城牆上扒開5處缺口,長度在千米以上,約有上千米的城牆夯土層被機關單位、居民挖空,只剩磚牆體,有300多米城牆磚土分離,懸空塌陷。詳見附錄《榆林古城歷史文物損毀記事》、《榆陽區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榆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現狀
榆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現狀,總體概括為::「空前重視、空前破壞」、「拆真古董、建假古董」和「修舊不如舊,變成四不象」。1986年12月8日,榆林古城被國務院第二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至今,榆林政府及有關部門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前,因財力所限,工作重點只能放在榆林民間習俗、飲食、建築、宗教、藝術、曲藝等的挖掘、文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與調查上。對鎮北台進行了修復,動員社會力量修復古長城墩台3個。1996年,成功地向國家推薦將鎮北台列入國家重點保單位,於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鎮北台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榆林撤地建市,榆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步入快車道。2001年,市政府拿出600萬元,向全國公開招標,在1988年編制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基礎上編制了《榆林市總體規劃》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制定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近、中、遠期目標,確定了「修舊如舊、風貌協調」的保護原則,提出了「保護、修繕、恢復、保留、整飭、更新」6種模式。2002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榆林市城市規格管理辦法》、《榆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法》、《建設項目規劃審批技術規定》和《違章建設處罰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成立了由專家、有關領導、市民代表組成的榆林市規劃委員會,確定了「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的管理措施。2000年以來,市政府累計投入15億元,對城市道路、橋梁、公園廣場、供熱供氣、給排水工程、河堤改造工程、綠化美化亮化、電纜線路等進行了硬化治理。用了4個多億對榆林古城進行了保護性修繕,相繼完成了:古城街面巷道改造、西城牆維修、修復了南城門瓮城、凌霄塔、梅花樓、萬佛樓、鍾樓,重修了古樓、凱歌樓、文昌閣、新明樓及牌樓等。對通往紅石峽和鎮北台的道路進行擴展改造、對步行街兩側的不合理建設進行拆除,並將全部鋪店進行了恢復原貌整修。目前,榆林城區面積擴展到28平方公里,人口達27萬,自來水普及率達96%,天然氣普及率達40%,城區綠化覆蓋率達28.8%。通過實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加快了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步伐,進一步優化了城市形象,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文化品位。但是,在修復文物古跡時沒有遵照「修舊如舊、風貌協調」的原則,部分古建築沒有達到歷史的記憶要求。如鎮北台殘體無首,原頂層的哨棚和旗桿至今沒有恢復,失去了當年雄威。南瓮城、西城牆的修復其寬度沒有按原有標准修建。大街上的古樓、凱歌樓、文昌閣的匾額題詞與原來不符等。特別是在2001年拓寬開發二街時,數以百計的古色古香的民居四合院毀於鏟土機下。2006年,大街兩旁的店鋪修復千篇一律,一個模式,一種色調,失去了原有風貌,真是「拆了真古董,建了假古董」。
平遙古城的借鑒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隸屬於晉中市,踞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第二批命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平遙古城文物眾多,內容豐富,價值極高,保存完整,為全國罕見。全縣擁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9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3處,市級4處,縣級77處。平遙古城是全國現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古城牆始建於西周宣武時期,現在的古城牆從明代洪武三年開始,在舊城牆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城牆周長6163米,高約10米。市井以市樓為中心,以南大街為軸線,對稱地分布著左城隍,右衙門;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西寺院的封建禮制格局。城內街道兩旁完好地保存著220多家商賈店鋪。保存傳統民居3797處,有488處保存非常完整。古城內及近郊保存有五代、宋、金、元、明、清各個朝代的文物珍品,雙廟寺的彩塑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日升昌票號是民族銀行業的「鄉下鼻祖」;鎮國寺萬佛殿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古城牆在國內保存最完整,名列全國四大古城牆之首。平遙古城由古城牆、古縣衙、古寺廟、古店鋪、古街道、古民居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古建築群,是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平遙也曾是中國明清時期最繁榮的金融中心,有中國古代「華爾街」的美譽。平遙古城對研究中國古代城市變遷、城市建築、人類居住形式、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們評價是: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正是祖先們留下的珍貴財富,通過堅持不懈、不遺餘力地保護,才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的殊榮。也正是由於平遙古城成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才使平遙古城取得了走向世界的「名片」,最終發展為國際更具知名度,國內最有影響力的晉商文化旅遊城市。平遙古城與榆林古城於1986年12月8日同時被國務院第二批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時隔11年,於1997年12月3日平遙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因此,他們所取得的成功經驗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與學習的,現就他們的特色經驗介紹如下,以供借鑒:
一、 關鍵時刻是專家學者挽救了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有過晉商文化的輝煌,也有過衰敗,甚至險遭厄運。它曾經飽嘗過戰爭炮火的洗禮,更受過文化大革命的沖擊,1977年汾河泛濫,水庫垮塌,一場洪水過後,人民的生命財產保住了,而古城牆卻垮塌17處之多。因無人管護致使單位和個人扒下牆磚修廁所和倉庫,將象徵孔子3000弟子的城牆垛子和72賢人的敵樓拆毀,所剩無幾。改革開放初期,平古地方官員雄心勃勃,為平遙古城描繪出了一幅現代化籃圖,規劃在城牆上扒7個口子,拆掉市中心的市樓及周邊的明清民居、店鋪建築,建成環形交叉路口,拓寬街道建設現代化新型城市,並付諸實施在東城牆上扒開了口子,拆毀東大街兩旁的民居和店鋪180多米。這一消息和舉措震驚了著名建築學家、文物保護專家、教授阮儀三、羅哲文、鄭孝燮等,經他們大聲疾呼,聯名上書,終於從鏟土機下搶救了平遙古城,平遙古城倖免了一場建設性大破壞。
二、 保護古城牆量力而行、堅持不懈。
從1980年開始,平遙縣政府在專家的指導下,堅持「新舊區絕然分開,確保老城區,發展新城區,修復如舊」的方針,開始了漫長的城牆修繕工程,歷時14年,到1993年結束,除中間停頓2年外,每年少則數百米,多則上千米,終將古城牆、瓮城、城門樓、敵樓恢復了歷史原貌。
三、 保護店鋪、民居實施了「贖買」和「補貼」政策。
平遙縣政府為了掌握保護街道兩旁商賈店鋪民居的主動權,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不遺餘力地逐步將縣城內三分之二的店鋪和民居贖買在政府名下,由房產部門管理。對有保護價值的私人店鋪和民居實施掛牌保護,在維修時政府給予適當的補貼,要求必須保持原貌。
四、 黨、政機關帶頭搬出古城、實施降低人口密度策略。
1997年、平遙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時,在2.25平方公裡面積的古城內有5.5萬常住人口,其人口密度高於北京和上海,據專家評估,古城內適宜人口卻僅為2萬人。為了減輕古城的人口承載能力,縣委、縣政府將黨政機關率先搬出古城,隨後將學校、醫院等90多個事企業單位遷往新城區。他們在「保護老城區、發展新城區」的思路指導下,一方面嚴格控制古城內空閑地建築,只搞綠化和基礎設施建設,不能修建住宅,並將將建國以來修建的30000多平方米不協調建築全部拆除,保存了古城原貌。另一方面在新城區實施了土地集中儲備和公開出讓政策,扶持發展房地產和旅遊相關產業。1997年以來,用於古城保護資金共計4.2億元,其中動員社會力量投資2.8億元,占總投資的67%。同時在新城區啟動了3個上億元項目工程,即:上億元學校、上億元賓館、上億元市場建設項目,拉動人口從古城區遷往新城區,以達到保護與發展同步目標。
五、 緊扣文化性主題,堅持走特色化城市之路。
文化性是一個城市永葆魅力的關鍵。平遙古城蘊涵了較為完整的漢民族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濃縮。平遙古城按照「全面保護、突出重點、修復如舊、以存其真」的原則,按照封建禮儀建制特徵、格局及明清時期原貌,對歷史街區、文化遺址、傳統民居進行保護性建設。對傳統工藝、民間藝術、商業票號等傳統文化進行了挖掘與搶救,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古城原有文態和晉商文化特色,將平遙古城所蘊涵的中國古代軍事、吏制、建築、經濟、宗教、民俗、飲食、藝術和晉商等諸多文化的歷史記憶,科學地、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同時,充分發揮民間協會組織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依託平遙古城世界品牌開展大型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將平遙古城的特色文化推向全國,推向全世界。
六、 改革探索管理模式。
為了加強平遙古城保護、開發、發展的管理,於2000年在全國縣級城市首家推行了城市行政處罰相對集中制度,成立了管理行政局。組建了山西首家股份制旅遊企業,即平遙古城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實行了平遙古城游覽景點「一票制」的門票管理辦法。新組建了由26名公安幹警組建的平遙古城旅遊派出所等,探索出一條符合平遙古城管理體制的新路子。他們還在經營理念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按照「保護前提下搞開發、在開發過程中注重保護」的基本思路,實踐了「取之於世界文化遺產、用之於世界文化遺產」的投資與保護共贏的新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七、 依法保護,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如何實施科學保護、依法保護是他們著力解決的重要課題,他們從立法和編制規劃兩個層次進行了探討,取得了成功經驗。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了《平遙古城保護條例》,這是全國第一部針對歷史文化名城和遺產保護的省級法規,成為平遙古城保護大綱,在它的領引下,省政府出台了《平遙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定》,縣人大出台了《加強對平遙古城內房屋建築和歷史街區保護的若干規定》,縣政府頒布了《加強文物單位、古城區消防安全管理的規定》等,逐步完善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法律體系,推進了古城保護法制化。同時,他們根據平遙古城的全面發展應具有科學性、前瞻性的總體思路,聘請了近百名國內知名學者、設計師、策劃師、分析師等,編制了《平遙縣歷史文化古城保護規劃》、《平遙古城保護詳細規劃》、《平遙縣城總體建設規劃》、《新城區建設詳細規劃》、《平遙旅遊目的地發展及五年行動計劃》等,描繪出平遙古城未來15年的發展藍圖。在一系列規劃指導下,對歷史街區和古建築實行分區、分級保護和修繕,真正做到「修舊如舊」,基本恢復了平遙古城明清時期的小社會風貌。
平遙古城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典範,其成功的特色經驗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
附 錄:
榆林古城文物遺跡毀損記事
民國時期
定慧寺、普濟寺被井岳秀開辦的惠記工廠佔用,後改為醫院。
1916年古6月19日晚,萬佛樓失火,上千尊佛像毀於一旦。
位居寬巷的排樓失火,1920年改建鍾樓。
龍泉寺、福官廟被井岳秀炮廠、兵工廠戰用,後改為毛紡廠。
上帝廟被駐軍軍營佔用,後改建為製革廠。
朝陽觀被駐軍改作營房,解放後改設二中,後改為財校。
馬王廟被駐軍改作營房,解放後改為黨校。
三教庵被駐軍改作營房,現為民宅。
壽寧寺,大龍王廟被職業學校佔用,解放後改為農校。
准提寺建為平民小學,解放後改為二完小。
三官合移作三官會小學,解放後改為三完小。
1939年,因日本飛機轟炸,為防空疏散人口,東城牆鑿一小東門。
1946年,為減輕鎮遠門(南城門)人流壓力,在新建路南端城牆打開一缺口,約50米。
1947年,攻打榆林時,南城門樓、文昌樓、魁星樓、東方境、興隆寺、東岳廟、三義廟等城外四郊80多處廟宇文物被毀。僅存凌霄塔、榆陽橋、御碑亭、南關閣、金剛寺。
五十年代
1951年,南大街清代建文昌閣拆毀,木料製作辦公用具。
大街上五座牌樓相繼拆除。
關王廟、小寺被地黨校佔用。
戴興寺、關帝廟、大庵被糧食二門市佔用。
財神廟被縣法院佔用,現為四中所佔。
天神廟、忠義詞被榆中所佔。
旗纛廟、靈官廟、新樓觀被縣公安局佔用。
報神廟被報社佔用,現為家屬院。
娘娘廟被縣廣播站佔用。
六十年代
1960年,南郊南關閣拆毀,即現氣象局處。
「四清」、文化大革命破「四舊」,將城內外各種牌樓、匾額一掃而空。
西城門樓拆毀。
西方境被地運司佔用。
天主堂被葯材公司、工農醫院佔用。
天神廟、關帝廟門前九龍壁拆毀。
新明樓巷道署衙門被地區公安處佔用,現為家屬院。
青雲寺被化工廠佔用。
雄山寺石窟遭破壞,神像全部被毀。
大草場大仙樓拆毀。
紅石峽關王廟、葯王廟、鎮北台頂部哨棚被拆毀。
軍分軍司令員陳令學批准拆毀南城牆約500米供地運司使用。
文廟拆毀被軍分區佔用。
七十年代
1970年,北大街明代最早建築文物古樓被拆毀。
1975年,北大街明代二拓榆林城的南城門,後改為凱歌樓破拆毀。
拓展人民路西城宣威門被拆,城牆拆毀100多米。
1977年,拓展二街時數十處古色古香民居四合院拆毀。
府縣城隍廟拆毀,政府修建家院。
鎮北台下建軍營。後改為藝校。
南門瓮城被梳毛廠佔用。
八十年代
西城牆南端約280米牆體牆體下沉。
清代劉公祠被黃航拆毀改建辦公樓。
東城牆八獅巷處扒開約30米缺口一處。
鍾樓山北城牆扒開約20米缺口一處。
九十年代
南城牆東段約200米牆體懸空成為危牆。
戴興寺內建小樓一座。
新世紀
開發新建路,數以百計的民居四合院拆毀。
建世紀廣場,蓮花池公園拆毀。
建二凌霄廣場,榆林標志性建築物巨型駱駝雕塑被毀。
明代新明樓被山西大噸位貨車拖掛受重創,迫使拆毀重建。
2006年,大街兩旁明清風格的鋪店改頭換面,千篇一律,一種模式,一種色調,失去原有歷史風貌。
G. 請問這些歷史書人物分別是誰
左上一排開始:法國的拿破崙、英國的克倫威爾、美國國父、第一屆總統喬治.華盛頓
左下一排開始:美國總統林肯、美國總統傑斐遜、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H. 求文檔: 關於陝西榆林市歷史的《圖開勝境》《榆林府志》《榆林縣志》在哪能找的到
話說我媽媽的學校有這些書 特別厚
I. 關於陝西省的歷史書籍
《陝西年鑒》
《陝西地方誌》
《陝西通史》
《陝西志.人物誌》
《長安志圖》
《關中叢書》
《雍錄》等等
想了解更多有關陝西的歷史,建議你去陝西省博物館,裡面有很多關於陝西的歷史文化。
J. 陝西榆林人文特點,野蠻嗎
從地域上講,榆林是毛烏素沙漠和黃土高原的結合處,是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的交接處,在這里有多種文化的集合,即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統一,農耕文化是主導文化,游牧文化有很大比重。地近沙漠,乾旱少雨的氣候特點,和連年的戰爭,又造成了榆林生態環境逐步惡化的事實。從這個角度講,榆林文化也是一種邊緣文化。 因為榆林歷史、地理原因,也就產生了其邊塞文化的特色。也就是說邊塞文化是榆林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
陝北文化是地域文化,陝北文化的中心即在榆林的綏德、米脂、清澗、子洲等地。曹穎僧先生也如是說:「今者自清澗以上綏米各縣,地居陝北腹里,風俗禮教,尚存當日之舊習,堪稱文化的中堅。」(《延綏攬勝》)榆林的地域文化有三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內容,即九曲黃河,萬里長城,萬里長征第一站。九曲黃河,榆林位於黃河中游,黃河從其東境流過,她的文化底色應該是黃河文化,也就是黃土文化。萬里長城,榆林有秦代長城遺址、隋代長城遺址、明代長城遺址,也就是說榆林自古為邊防要塞。
萬里長征第一站,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到達陝北的第一站即在榆林的定邊南部。李子洲等革命先輩在榆林中學和綏德師范傳播革命火種,陝北最早的共產黨支部即在榆林成立,1927年10月,發生了著名的清澗起義,打響了西北第一槍,1928年4月,在子洲南豐寨召開了陝北第一次黨代會,使陝北革命根據地得以發展,榆林大部分地方屬陝甘寧邊區,毛澤東主席轉戰陝北主要在榆林。榆林為陝北革命的策源地,紅軍長征的落腳地,八路軍抗戰的根據地,全國解放的轉折地。因此,榆林人民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榆林在中國革命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
「天下之勢在九邊,而秦有其三;三邊之甲勁天下,而榆林居其首。」(《延綏鎮志序》)榆林位居陝西之北,榆林乃明代的九邊重鎮之一,且位居首要,天下馳名。榆林文化有邊塞特色。
從歷史上講,榆林就是邊關重鎮。這里是民族斗爭和民族融合的前沿。金戈鐵馬,強弓勁弩,在這里各民族上演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劇目。商代,這里是鬼方部落居住之地,鬼方非常強悍,《易經》雲:「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周代,這里居住著嚴允,嚴允和周王朝常有戰事,《詩經》有多篇描述,其中有「不遑寢息,嚴允之故。」春秋時是狄人居住之地,狄人也是游牧部落,非常強悍。戰國、秦漢為匈奴族馳騁往來的地盤,蒙恬鎮守上郡,李廣鎮守上郡,都是為的抵禦匈奴。
三國時期,這里乾脆被匈奴占據,南北朝時,北方「五胡亂華」, 少數民族在榆林等地十分活躍,公元407年,赫連勃勃在今榆林地盤建立了大夏國,後修建國都統萬城,顯赫一時。
隋末,突厥族梁師都稱帝與夏州。榆林也是安置少數民族的地方。漢代,曾把龜茲國的余部安置在榆林,唐代,曾安置了吐谷渾和黨項族,唐末,黨項族在榆林發展壯大,和朝廷分庭抗禮,到宋代,建立西夏,成了北宋的心腹之患,楊家將戍守麟州、永樂大戰等都是著名的歷史事件,所以,范仲淹有《麟州秋詞》。明代榆林為延綏鎮治所,成了九邊重鎮之一,抗擊韃靼入侵,皆是人人熟知的歷史。昭君和番、文姬歸漢、蘇武回國都經過的是榆林,就連抗日戰爭中,成吉思汗靈櫬遷移也走的是榆林。古詩中有多少邊塞詩說的是榆林。 「誓掃匈奴不顧身,三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中人。」即是其中之一。榆林的長城歷代都有,說明榆林的重要戰略地位。
清代,榆林仍是被朝廷看重之地。民國年間,設立陝北道,後來井岳秀為陝北鎮守使,也駐地榆林,二十二軍駐扎榆林,可見榆林的重要。同為邊塞,榆林為塞上,延安為塞下。 榆林是邊塞重鎮,是多民族活動的地方,也是封建王朝發配罪犯的地方,不少文官武將被發配此地。因此,此地是「胡攪漢,漢攪胡」的地方,也就是說,這里的居民的骨子裡流淌著多民族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