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康居的歷史
康居人擅長經商,常常到各地去進行貿易,往返於中亞全境,因此康居也成為中亞各國交換國情及傳播文化的媒介站。漢武帝派張騫出使大夏時,康居還是一個弱小之國,經常派遣質子來華,並且經常貢獻禮品。古代中亞的游牧民族,游牧范圍大致在哈薩克南部及錫爾河中下游。漢時,地處大宛西北,大月氏(即月氏)之北,烏孫以西,奄蔡之東,丁令、堅昆以南。公元前2世紀時,控弦八九萬人;前1世紀末,人口已達六十萬,勝兵十二萬,在中亞形成一個大部落聯盟。他們的中心駐地為卑闐城,約當今塔什干或奇姆肯特等地。康居也和一般草原游牧民一樣,隨季節的變化而遷移牧地,冬季南下棲息於錫爾河一帶「樂越匿地」,夏季北上至「蕃內」,兩地相距數千里。張騫通西域以前,漢朝已傳聞遙遠的西方有康居人。張騫從西域歸國後說,康居在中亞雖然部眾不少,但仍然南羈事月氏,東羈事匈奴。漢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出兵伐大宛時,康居曾有意援助大宛,未逞。宣帝神爵四年(前58)始,匈奴內亂,五單於紛爭。至五鳳二年(前56),呼屠吾斯自立為郅支單於,與其弟呼韓邪單於對立。呼韓邪南遷歸漢,郅支則率部眾向西北遷徙,先設王庭於堅昆(柯爾克孜草原),後應康居王之請,西南移至康居領域內,在都賴水(怛邏斯河,Talas)上興建了郅支城(今哈薩克塔拉斯),擴張勢力。漢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康居王迎匈奴郅支單於居康居東部合力對抗烏孫。元帝建昭三年(前36),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率兵西越帕米爾進擊郅支,殺郅支單於於郅支城,穩定了西域形勢,但康居對漢仍長期採取敵對態度。公元前後,康居強盛,曾威脅其南鄰大月氏。1世紀中葉,貴霜統一大月氏。國勢轉盛,康居則漸趨衰敗。晉武帝泰始中(公元265-274),遣使獻善馬,南北朝時,役屬於嚈噠。
B. 西漢同匈奴的戰爭和張騫出使西域時的康居現在是什麼地方
康居(kāng qú)發音同「康渠」。在安息東北方、大月氏北方的國家是康居。古西域國名。東界烏孫,西達奄蔡,南接大月氏,東南臨大宛,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王都卑闐城。北部是游牧區,南部是農業區。南部城市較多,有五小王分治。康居與大月氏同是土耳其系的游牧民族。自錫爾河下游,至吉爾吉斯平原,是康居疆域的中心地帶。康居國又稱康國,位於錫爾河至阿姆河之間,公元658年,唐高宗置康居都督府,任命康居國王為都督。康國為昭武九國之首(康國,安國,曹國,石國,米國,何國,火尋國,伐地國,史國),在這些國家中,康國最大,又是諸國的宗主,康國內附,其他諸國也就相隨內附唐朝。國土包涵今新疆北境和中亞地方,巴爾喀什湖附近,故都在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城東北部。
《中華網路全書》「康國」注釋,康國,為古中亞之地名。即今蘇維埃聯邦烏茲別克共和國之城市撒馬爾干。距塔錫干約二百七十五公里,位於肥沃之齊拉夫尚河谷地之間。
康國,我古史乘早有記載,隋書卷八十三雲:「康國者,康居之後也。遷徙無常,不恆故也。然自漢以來相承不絕,其王本姓溫,月氐人也。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蔥嶺,遂有其國。支庶各分王,故康國左右諸國並以昭武為姓。」(北史卷九十七同)唐初,康國曾遣使多次朝貢。自西元七世紀初,大食國勃興,八世紀初,翁米亞王朝之悍將屈底波.賓.穆斯林席捲中亞,西域昭武九姓諸國遂稱臣於大食。冊府元龜卷九九九雲:「開元七年(七一九)二月庚午康國王烏勒伽遣使上表曰:……臣種族及諸胡國,舊來赤心向大國,不曾反叛,亦不侵損大國……。三十五年來,每共大食賊斗戰。……經今六年,被大食元率將異密屈底波領眾軍兵來此,共臣等斗戰。臣等大破賊徒。」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地理志又雲:「史國在疏勒西二千里,東至俱密國千里,西至大食國二千里,南到吐火羅國二百里,西北康國七百里。」
元寶九年(七五○),唐將高仙芝劾奏石國王那俱車鼻施仗持大食之勢力,不行藩臣之禮。高仙芝遂率師遠征。次年,與大食戰於怛羅斯河畔,血戰三晝夜,最後被大食將屈底波打敗。戰爭之結果,許多中國造紙匠被阿拉伯俘虜,從此中國人的造紙的方法也藉此傳至撒馬爾干。
C. 歷史上的何國在哪裡
許多人在談到何姓源流時,常提到歷史上的何國。有人撰文說歷史上的何國不止一個,但從我們目前查到的史料來看,名為何國的,只有隋朝屬國之一的「屈霜你迦」。
歷史上的何國在哪裡?據《隋書·西域傳》記載,何國,譯為「屈霜你迦」,又譯為「貴霜匿」,位於康國與安國之間,隋朝的眾多屬國之一,是連接東西粟特的樞紐。唐朝時期,何國叫貴霜州,故地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的西北方。唐高宗永徽時,以其地為貴霜州,任何國君為刺史。
網路圖片。
何國是昭武諸國之一,曾一度屬唐朝管理,史稱昭武九姓。《隋書·西域傳》說:「何國,都那密水南數里,舊是康居之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國王之族類,字敦」。《大唐西域記》作屈霜你迦國。《新唐書·西域傳》說:「何,或曰屈霜你迦,曰貴霜匿,即康居小王附黑城故地。城左有重樓,北繪中華古帝,東突厥、婆羅門,西波斯、拂?等諸王,其君旦詣拜則退。貞觀十五年,遣使者入朝。永徽時上言:『聞唐出師西討,願輸糧於軍。』俄以其地為貴霜州,授其君昭武婆達地刺史。遣使者缽底失入謝。」
史載,貴霜帝國衰亡之後,至隋唐時,其故地之北的康居出現了所謂「昭武九姓」。據《新唐書·西域下》記載:「康者??君姓溫,本月氏人。始居祁連北昭武城,為突厥所破,稍南依蔥嶺,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尋、曰戊地、曰史,世謂『九姓』,皆氏昭武」。
「昭武」之名來源於河西走廊的昭武城(今甘肅),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匈奴崛起以前居於河西走廊、祁連山的古代游牧民族),公元前二世紀為匈奴所敗,西逾蔥嶺,支庶各分王,以昭武為姓。昭武原為月氏國都,其人西遷,國都之名亦隨之西移。昭武本義即京城。昭武九姓居民主要務農,兼營畜牧業。昭武九姓人善經商,和中國通商很早,唐代在中國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國人、石國人為主。
昭武九姓的何國人都姓何嗎?《隋書·西域傳》明確指出:「何國??舊是康居之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國王之族類」。就是說,何國人不姓何,康國人也不姓康。康國的國君姓溫,後分出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世稱「九姓」,皆氏昭武。康國是九姓國的宗主國。唐代,康國人不斷擁入中原並逐漸被漢化,於是,他們便以國為姓,改為漢姓「康」。安、曹、石、米、史、何等國也同康國一樣,進入中原後均以國為姓,且被漢化。
何國人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原的?據史料記載,從南朝梁代開始,中原就有來自西域的何國人。隋朝就有何國人經商而定居四川郫縣,他們的後裔已經在隋朝為官,而且都用漢姓何,如音樂家、哲學家何妥,著名工藝家、建築家何稠等,其祖上都是西域人。唐中葉後,何國人大量擁入中原居住,或經商,或為官,或為僧。宋代僧人惠洪的《冷齋夜話》卷九記載這樣一件事:唐代龍朔年間,有異僧名僧伽者游江淮間。有人問:「汝何姓?」僧伽答:「姓何。」又問他是「何國人?」回答「何國人。」李邕據此為僧伽作碑雲:「大師姓何,何國人。」惠洪說罷這件事,掩卷笑道:「此正所謂對痴人說夢耳!」其實,「痴人說夢」的不是別人,正是惠洪自己。因為僧人惠洪不知道隋唐時期有一個西域城國叫「何國」,何國與漢地有來往。西域僧人多以國名為姓,如安世高是安國人,康僧會是康國人。所以僧伽來自何國,自稱姓「何」,就不足為奇。
既然昭武九姓的何國人原本並不姓何,為什麼進入中原後都改姓何呢?強哥認為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被改」。「何國」的國名應該是中原「音譯」出來的。歷代的《西域記》都是中原人編撰,故西域各國名應該是音譯,比如何國的「何」,西域人或讀「火huo」音(第二聲),與「何」音近,所以譯為「何」。後來的許多少數民族改姓「何」,大都也是因為「音近」而改。
二是「自改」。隋唐時期,中國的經濟文化對西域各國已經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不僅國家稱臣進貢,其國人也紛紛到中原謀生、找工作、考功名。何國人也是如此。何國人到中原或商或官或僧,為方便交流方便工作而取一個漢姓。何姓為華夏舊有之姓,何國的國名中的「何」字或發「火huo」音,與「何」音近,故取漢姓最簡便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按讀音直接改成「何」。這樣在何姓的族群中,又多了一支來自西域少數民族何姓人。他們進入中原後,涌現不少名人,如上述提到的隋朝何妥、何稠外,唐朝的安史部將何千年;河北藩鎮中有魏博節度使何進滔、何弘敬、何全皋祖孫三人,中唐時宮廷侍衛中的神策軍將領何文哲等,都是昭武九姓的何國人或其後裔。雖然這支何姓人中後來有人被「封」或自稱為廬江何氏,但實際上他們與「韓改何」沒有關系。(2017-8-11)
文/強哥說何
近來發現,強哥在今日頭條《強哥說何》發表的部分原創文章,被一些人抹去作者而署上自己的名字(網名)發表於其他媒體上,或假借作者授權其發表。強哥除在今日頭條/頭條號發出,並由今日頭條推薦外,未授權其他作者發表。轉載者請標明出處與原作者。
D. 漢代康居,安息,大月氏等是現代的什麼地方
大月氏在秦代生活在今天甘肅河西走廊一代,西遷後在河中地區,其統治中心大約在阿富汗一代。後來大月氏人建立貴霜帝國,統治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廣大地區。大月氏人可能對現代阿富汗的普什圖族和旁遮普族和北印度其他民族都有一定影響。
康居位置大約在今天哈薩克境內,有學者認為,十六國時期建立後趙的羯族可能就來自康居。關於該國家的記載很稀少,所以關於其民族我們知之甚少,不過該民族大抵上應該是白種人,該民族可能和今天的哈薩克人沒有任何關系。
安息是伊朗高原東部興起的一個民族帕提亞人建立的強大的國家,西方史學界一般稱之為帕提亞帝國或帕提亞王朝。最強盛時,安息統治著今天伊朗、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大部分地區,帕提亞人現代已融合成為波斯人的一部分。
E. 康居是西域36國之一,那康居能算進漢朝版圖里嗎
不算。
康居國「去長安萬二千里」,西漢時臣服於匈奴和大月氏。東漢時期,康居國是西域大國,領地廣袤,人口眾多。南北朝時期,嚈噠勢力崛起,康居相對衰弱。嚈噠人西遷後,康居國就不復存在了。
F. 康居國的康居國的歷史
到公元91年(永元九年)後,北匈奴被東漢擊潰,而且鮮卑人在蒙古高原崛起,北匈奴又西遷康居,與郅支單於的殘部會合。在北匈奴西遷浪潮的沖擊下,康居被迫南遷到索格狄亞那地區,故而以後的漢文史料中往往將康居、粟特並稱,並說康國為「康居之後」。北匈奴大規模西遷烏孫、康居是在公元二世紀中期。在康居南遷時,也有一部分匈奴人隨著而來。這個時期,康居國北部的領土大為縮小,錫爾河以北地區被西遷的匈奴人占據。
班超平定西域各國叛亂期間,康居國對班超和東漢政權有過幫助,也有過阻撓。那時,班超率疏勒、於闐、紆彌等國兵一萬餘人攻破龜茲國姑墨石城。此時的康居、月氏、烏孫等國都有歸附漢朝的願望,想幫助班超並力攻滅龜茲,打通與漢朝往來的通道。後來,莎車王勾結疏勒王反叛漢朝,康居王曾派兵援助疏勒王,導致班超久攻不下。這個時期的康居和貴霜剛剛和親結盟,班超派使者給月氏王送去厚禮,通過月氏王向康居王勸諭,康居退兵,並將疏勒王押到月氏,轉送漢朝。三年後,疏勒王又向康居借兵打回來,占據一些地方,並與龜茲國密謀詐降,被班超識破詭計,遂將疏勒王處斬。此後,康居與漢朝之間相安無事。
東漢時期,康居國的強大時間並不太長,基本上在班超出使西域前後。康居國的強大比起同時期的貴霜帝國來要略遜一籌。
公元三世紀時,貴霜帝國開始衰落,淪為波斯薩珊王朝的控制之下,貴霜帝國在印度的領土也逐漸縮小。
公元265~274年(晉武帝泰始年間),康居十分弱小,康居王遣使到晉朝獻馬,希望與新崛起的西晉王朝結交。
公元三世紀後,康居國已沒有清晰的國界,史書中對康居自三國時就已稱其為「粟弋」,專指當地居民的種類和地名了。
南北朝時期,嚈噠勢力崛起,康居相對衰弱。嚈噠人西遷後,康居國就不復存在了。
史書上說,康居國,本是月氏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故康居左右諸國並以昭武為姓,示不忘本也」。這就是月氏人從河西走廊西遷的事實。康居國又稱「悉萬斤」,即撒馬爾罕,出於索格狄亞那的中心地區。在貴霜帝國強盛期,這些地區的統治者大部分都是昭武族的大月氏人。
公元357~367年間,由於柔然的崛起並爭奪西域,嚈噠匈奴人又潮水般地湧入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地區,攻滅粟特、政府索格狄亞那就顯得輕而易舉。到公元四世紀20年代,嚈噠匈奴人又南攻滅貴霜,從而成為中亞的強國,居於中國和波斯薩珊之間,這時的康居、安息、烏孫、花剌子模、罽賓、大宛等等漢代國家名稱全都不見了。原來居住在中亞地區的匈奴人、康居人、烏孫人、月氏人逐漸融合同化。隨著突厥人的湧入和突厥語的廣泛流行,中亞各族都以作為各個因子被突厥這個龐雜部族所涵蓋。中亞各國的昭武族人在臣屬西突厥的前提下,保持了自己各地的小政權和民族根源,形成了「昭武九姓」諸國。
康居國近五百年的歷史上,由於古漢字記載西域康居國的史料非常少,同時對西域粟特文史料研究的缺乏,我們甚至不知道康居國的君王叫什麼名字?他們曾經割下古波斯王居魯士頭顱、令波斯王大流士遠征慘敗、令亞歷山大大帝被迫穿上中亞服飾採用懷柔政策的中亞尙武民族。曾經壟斷古絲綢之路中間商貿易的善賈民族!這個中亞文明古國,為東西方文明的交融和促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給當今社會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G. 陸地絲綢之路上的康居、蔥嶺、大宛、大月氏、西域和大夏是今天的什麼地方
康居、大宛、大月氏都在現在新疆,蔥嶺還是叫蔥嶺,在中亞;大夏無從考證,西域就是今天的新疆,還包括中亞的部分地區
H. 中國古代康居國是現在地理上的什麼地方
在安息東北方、大月氏北方的國家是康居。古西域國名。東界烏孫,西達奄蔡,南接大月氏,東南臨大宛,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王都卑闐城。北部是游牧區,南部是農業區。南部城市較多,有五小王分治。康居與大月氏同是突厥系的游牧民族。自錫爾河下游,至吉爾吉斯(Kirgiz)平原,是康居疆域的中心地帶。
I. 關於康居國的歷史
康居國"去長安萬二千里",跟當時的大月氏屬於同種。東漢時期,康居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領地很大。南北朝時期,嚈噠勢力崛起,康居相對衰弱。嚈噠人西遷後,康居國就不復存在了。
康居國的歷史
到公元91年(永元九年)後,北匈奴被東漢擊潰,而且鮮卑人在蒙古高原崛起,北匈奴又西遷康居,與郅支單於的殘部會合。在北匈奴西遷浪潮的沖擊下,康居被迫南遷到索格狄亞那地區,故而以後的漢文史料中往往將康居、粟特並稱,並說康國為"康居之後"。北匈奴大規模西遷烏孫、康居是在公元二世紀中期。在康居南遷時,也有一部分匈奴人隨著而來。這個時期,康居國北部的領土大為縮小,錫爾河以北地區被西遷的匈奴人占據。
班超平定西域各國叛亂期間,康居國對班超和東漢政權有過幫助,也有過阻撓。那時,班超率疏勒、於闐、紆彌等國兵一萬餘人攻破龜茲國姑墨石城。此時的康居、月氏、烏孫等國都有歸附漢朝的願望,想幫助班超並力攻滅龜茲,打通與漢朝往來的通道。後來,莎車王勾結疏勒王反叛漢朝,康居王曾派兵援助疏勒王,導致班超久攻不下。這個時期的康居和貴霜剛剛和親結盟,班超派使者給月氏王送去厚禮,通過月氏王向康居王勸諭,康居退兵,並將疏勒王押到月氏,轉送漢朝。三年後,疏勒王又向康居借兵打回來,占據一些地方,並與龜茲國密謀詐降,被班超識破詭計,遂將疏勒王處斬。此後,康居與漢朝之間相安無事。
東漢時期,康居國的強大時間並不太長,基本上在班超出使西域前後。康居國的強大比起同時期的貴霜帝國來要略遜一籌。
公元三世紀時,貴霜帝國開始衰落,淪為波斯薩珊王朝的控制之下,貴霜帝國在印度的領土也逐漸縮小。
公元265~274年(晉武帝泰始年間),康居十分弱小,康居王遣使到晉朝獻馬,希望與新崛起的西晉王朝結交。
公元三世紀後,康居國已沒有清晰的國界,史書中對康居自三國時就已稱其為"粟弋",專指當地居民的種類和地名了。
南北朝時期,嚈噠勢力崛起,康居相對衰弱。嚈噠人西遷後,康居國就不復存在了。
史書上說,康居國姓溫,本是月氏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故康居左右諸國並以昭武為姓,示不忘本也"。這就是月氏人被從河西走廊驅逐出來的事實。康居國又稱"悉萬斤",即撒馬爾罕,出於索格狄亞那的中心地區。在貴霜帝國強盛期,當地的月氏人很可能被委任為征服地的城長。這些地區的統治者大部分都是昭武族的大月氏人。由於貴霜帝國的逐漸衰落,各地便分裂為許多小國。
公元357~367年間,由於柔然的崛起並爭奪西域,嚈噠匈奴人又潮水般地湧入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地區,攻滅粟特、政府索格狄亞那就顯得輕而易舉。到公元四世紀20年代,嚈噠匈奴人又南攻滅貴霜,從而成為中亞的強國,居於中國和波斯薩珊之間,這時的康居、安息、烏孫、花剌子模、罽賓、大宛等等漢代國家名稱全都不見了。原來居住在中亞地區的匈奴人、康居人、烏孫人、月氏人逐漸融合同化。隨著突厥人的湧入和突厥語的廣泛流行,中亞各族都以作為各個因子被突厥這個龐雜部族所涵蓋。中亞各國的昭武族人在臣屬西突厥的前提下,保持了自己各地的小政權和民族根源,形成所謂的"昭武九姓"諸國。
在康居國近五百年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很有建樹的君王,甚至沒有留下一個君王的名字。從西漢初期役屬西遷的大月氏人,後來又受西遷的匈奴人蹂躪,最後臣服於西遷的嚈噠。即使康居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也得看月氏王的臉色行事。這些曾經割下古波斯王居魯士頭顱、也曾令波斯王大流士遠征慘敗、令亞歷山大被迫穿上中亞服飾採用懷柔政策的中亞游牧人,在來自東方的的游牧人面前似乎都不堪一擊,而且甘於臣服。康居人的政治才幹甚至連昭武九姓都不如,其中的底蘊耐人尋味。
折疊編輯本段華嚴之祖,康居法藏
華嚴宗是唐初繼法相宗之後成立的又一佛教宗派。它以《華嚴經》為宗經,主要發揮"法界緣起"的意旨。
華嚴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北方的地論學者和南方的三論學者,華嚴宗人自稱的學統傳承關系則以隋唐之際的法順為本宗初祖,唐初的智儼為二祖,法藏為三祖。其實,法順和智儼只是華嚴宗的先驅者,法順基本上是一位禪僧,曾勸人讀《華嚴經》,相傳作有《華嚴五教止觀》,在其止觀法門中把《華嚴》擺在最高的圓教的地位;他的弟子智儼著述較多,大力闡述《華嚴》思想,並提出了"十玄門"這一華嚴宗思想的重要方面,但是華嚴宗思想的核心是由法藏闡明的;華嚴宗的判教學說也是法藏提出的;在全國各地建立華嚴寺院,並普遍締結宗奉《華嚴》的香社,也是由法藏推動促成的。所以,華嚴宗的實際創始人是法藏。
法藏俗姓康,祖籍西域康居,祖先世代是康居國相,祖父遷來長安定居,從此入籍中國長安。所以說,法藏原本是康居人。
法藏生於公元643年(唐太宗貞觀十七年),17歲時皈依佛教,曾入太白山(在陝西郿縣南)修行,學習佛經,回京後從雲華寺華嚴大師智儼聽講《華嚴經》,前後9年。深受智儼賞識。公元668年(總章元年)智儼臨終時,曾囑門徒提攜法藏,認為他專心鑽研《華嚴經》,是紹隆遺法的希望所在。兩年後,武則天的生母楊氏去世,武則天將母親的府邸改為太原寺,下詔剃度僧人。經過道成、薄塵推薦,法藏獲准剃度,在太原寺出家。
此時,法藏只受了沙彌戒,在公元674年(上元元年)奉詔在太原寺講《華嚴經》。後來,又在雲華寺開講。皇上下旨命京城十大德為法藏授具足戒,並把《華嚴經》中賢首菩薩的名字賜給他作稱號,稱為賢首國師。自此以後,法藏經常參加翻譯、廣事講說和著述,大振華嚴的宗風。
公元680年(高宗永隆元年),中印度沙門地婆訶羅來到長安,法藏往問西方的古德有沒有關於佛一代教法的判釋。據地婆訶羅說:印度那爛陀寺同時有兩大論師,一位是戒賢,遠承彌勒、無著,近繼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立有、空、中三時教判;另一位是智光,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辨,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立心境俱有、境空心有、心境俱空三時教判。地婆訶羅從印度帶來的梵本中,有《入法界品》,法藏遂親自和他對校,果然獲得"善財求天主光等十善知識"和"文殊伸手按善財頂"兩段,立即請地婆訶羅在西太原寺譯出,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此後,法藏又奉詔和地婆訶羅及道成、薄塵等同譯《密嚴》、《顯識》等經論十餘部,合共20卷。
公元690年(武後天授二年),於闐沙門提雲般若在魏國東寺譯經,法藏也列席譯場。提雲般若譯出《大乘法界無差別論》,法藏特為該書作疏,發揮新義。
公元695年(證聖元年),於闐沙門實叉難陀在洛陽大遍空寺重新翻譯《華嚴經》,法藏奉詔筆受,後來補入日照法師所譯兩段。
公元699年(武後聖歷二年),重新翻譯的《華嚴經》告成,詔令法藏在洛陽佛授記寺宣講。他曾為武後講新《華嚴經》,講到"天帝網義十重玄門"、"海印三昧門"、"六相和合義門"、"普眼境界門"等。武後聽了茫然不解。法藏於是指著殿旁的金獅子作譬喻,武後於是豁然領悟。法藏把當時所說集錄成文,叫作《金獅子章》。他還為了讓不了解剎海涉入重重無盡義的學者開悟,拿十面鏡子安排在八方(四方四角),又在上下各安排一面,面面相對,中間安置一尊佛像,然後燃燒一支火炬去照著他,使學者通曉剎海涉入重重無盡的義旨。
公元703年(長安三年),義凈等華梵十四人先後在洛陽福先寺及長安西明寺共同翻譯《金光明最勝王經》等21部,法藏奉詔證義。
公元706年(中宗神龍二年),南印度沙門提流志在大內林光殿翻譯《大寶積經》,法藏也奉詔為證義。新譯的《華嚴經》,雖然增加了《如來現相》、《普賢三昧》、《華嚴世界》及《十定》等品,卻脫漏地婆訶羅所補譯的"文殊伸手過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文。法藏用晉唐兩譯對勘梵本,把地婆訶羅的譯文補在實叉難陀的脫漏處,於是得以文續義連,現行即此本。總之,法藏對於當時的譯事,特別是《華嚴經》的翻譯是有貢獻的。
法藏前後講新舊《華嚴經》30餘遍,中宗、睿宗都曾請他作菩薩戒師。公元712年(睿宗先天元年),法藏在長安大薦福寺圓寂,享年70歲,葬在神禾原華嚴寺的南邊。秘書少監閻朝隱為其作碑文,概略地陳述了他一生的事跡,這就是現存的"大唐大薦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師之碑" 。
智儼所創教相和觀行的新說,得到法藏詳盡的發揮,才使一宗的教觀建立周備。所以法藏是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世稱他為華嚴宗三祖。
J. 「楚河漢界」在歷史上的具體位置指什麼地方
楚河漢界,是秦朝滅亡後的楚漢爭霸時期的歷史典故。楚、漢兩方曾在滎陽展開長達四年(從前205年到前202年)的爭奪戰,後雙方相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地理位置
楚河,位於今哈薩克與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源出天山北麓,全長1067公里(663英里),流域面積6.25萬平方公里。其流域原屬中國,清末被沙俄割占。
西漢王朝時期,因屢受北方匈奴的長期侵擾,自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一直到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歷時近百年,歷經漢武帝、漢宣帝、漢元帝三位皇帝終於將匈奴驅逐到了天山以西鹹海一帶。西漢王朝分別在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今新疆境內庫車設立西域都護府;又於漢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將分裂的匈奴南部呼韓邪單於部收降使之歸附於漢朝,又將北部匈奴郅支單於驅逐至天山以北今新疆塔城一帶。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漢王朝西域副校尉陳湯奉詔統領西域諸番國(已歸附漢王朝)諸兵及屯田吏士4萬餘人兵分兩路進擊匈奴,殺郅支單於,驅逐北匈奴到鹹海至錫爾河一帶,從而結束了西漢與匈奴的百年大戰。至此,天山以西喀爾齊斯河與錫爾河流域(史稱兩河流域)廣袤的土地置於西漢王朝的統轄之下,並在兩河流域中的一條小河中游築城駐守,由於當時的將士多為楚人,所以將此河定名為楚河(現仍稱楚河),所築的城也叫楚城(亦即後來唐朝時期的碎葉城,唐朝大詩人李白就生於碎葉城)。現在,哈薩克境內仍有叫「楚」的小鎮。而被驅逐的北匈奴余部也在鹹海附近錫爾河邊築城而居定名康居城(位置在今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一帶)。此即「楚河漢界」的真實歷史來源。並不是現在大數人所指的秦朝末年劉邦與項羽爭霸,以鴻溝為界的典故里所指的鴻溝。試想,一條鴻溝又怎麼會變成楚河了呢?另外,象棋中楚河漢界的對壘雙方亦不是劉邦與項羽,而是西漢王朝的大軍與匈奴大軍,因此,棋盤中的楚河漢界所指的楚河,亦即是今天仍存在的發源於天山以西巴爾喀什湖以南向東流入伊塞克湖的那條楚河了。
註:「楚河漢界」一詞使用了古漢語中互文的手法,即「楚漢河界」,此河界即指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