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淮南王劉安時代距今已有多少年歷史
淮南王劉安時代距今已有2100多的年歷史了
劉安(公元前179--前122),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
⑵ 中國歷史上有幾位淮南王
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
英布獲罪伏誅,改封劉長為淮南王。劉長獲罪流放,文帝改封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孝文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國一分為三:淮南、衡山、廬江,分別封給劉長的3個兒子,長子劉安繼任淮南王。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劉安獲罪自盡,廢淮 南國。
魏文帝先後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為淮南王。
就這些吧
⑶ 淮南有多少歷史啊
淮南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383年,在淮南八公山麓,淝水之濱,前秦與東晉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即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淝水之戰。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源出於此。西漢時淮南王劉安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組織撰寫了《淮南子》等名著。近代,淮南地區的思想文化亦十分活躍,革命斗爭連續不斷,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淮南地區流行的花鼓燈,鄉土氣息極為濃郁,舞姿與唱腔均有特色。淮南地區還先後發掘出蔡昭侯、蔡聲侯等12座古墓,發掘、徵集的歷史文物達千餘件,生物化石29件。在市西南賴山集,有楚春申君黃歇墓。位於市東部的上窯鎮,有古壽州窯遺址,隋唐時頗負盛名,遺址現已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洞山八景、壽塘關、茅仙洞、硤山口等風景名勝,令人流連忘返。
⑷ 淮南地名的來歷
淮南地名由漢高祖劉邦命名而來。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首置淮南國,都六(今六安),轄九江、廬江、衡山、豫章4郡。歷史上開始出現」「淮南」這個地名。1950年9月,建縣級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轄淮南市。
淮南市總面積5571平方千米,轄5個區、2個縣。截至2018年底,總人口為345.6萬人。淮南是中國能源之都 、華東工業糧倉 、安徽省重要的工業城市 、國務院13個較大城市之一 ,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全國百個宜居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首批試點智慧城市 、中國最佳投資城市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等榮譽。
(4)淮南歷史有多久了擴展閱讀:
淮南王,是中國古代王爵封號名,以此命名的人物分別有:
「漢朝的英布(又稱黥布)、劉長、劉安、劉喜。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曹邕、司馬允、劉沖、石昭、符生、劉諱、劉子孟、直勒它、高仁光、陳叔彪、拓跋他、拓跋世遵、拓跋宣洪;隋唐時期的李鍔、李茂等。」也有自封王的,如東漢李憲,還有就是根據地理位置封王的,如北魏北齊時。
⑸ 急求了解淮南的人解答!
上網路找淮南的網路詞條呀。淮南的網路詞條很全的。 前面有幾位就是從網路詞條上摘抄的。
至於多久才能習慣,那就要看你自己的適應能力了,淮南四季分明,氣候適宜。淮南人挺熱情的,不過--也夠凶的,只要不惹火我們,我們還是很好相處的,嘿嘿。
至於有人說淮南治安不好,那是上世紀的事了,現在淮南的治安已經越來越好了,放心吧,和別的城市都差不多。
淮南是個特大城市,人口為240萬,是安徽省第二大城市,緊鄰省會合肥市,分東、西兩大城區,不過以淮南東城區為主,在建的新區有山南新區、濱湖高鐵新區兩大新城區,幾年後淮南就會再一次大變樣了,城區會明顯擴大,像個特大城市的樣子了。
明年國慶節期間,在山南新區的「淮南志高動漫產業園(歡樂世界)」就要營業了,「美國侏羅紀主題公園」也即將在山南新區開工建設......
樓主,看著我是一個字一個字認真打出來的,就選我吧,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就上淮南網路查吧,也可以聯系我,我可是淮南通啊,嘿嘿。
⑹ 淮南地區的抗日歷史
江蘇淮安的歷史;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制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涌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魏晉南北朝時期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
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其間大運河的開鑿和淮北鹽場的建灘對市境的繁榮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業年間,自洛陽至揚州的漕運(供給皇糧的水上運輸)要道——大運河鑿成,境內則成為漕運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官署,委派大員掌管、督辦漕運。唐初,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為運銷淮鹽,垂拱年間開運鹽河,淮安鹽運又興。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對岸)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宋元時期
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復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占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凄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蕭條。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朴,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
⑺ 史書上有記載淮南的歷史嗎
推薦你看《淮南上古史事探微》
淮南的歷史淵遠流長。對於淮南的記載,早在先秦諸子就有記載。
⑻ 淮南的來歷
歷史上,漢淮南國存在81年,先後有過3位淮南王,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劉邦為擴大自己的勢力,派人勸降項羽手下大將九江王英布,正式封其為淮南王,共同進擊楚軍。戰勝項羽後,劉邦又正式劃分了淮南國地域,轄區共為九江、衡山、廬山、豫章四郡63縣,419000餘戶,2267000餘人口。
公元前196年(漢11年)劉邦廢英布王位,封自己的第七個兒子劉長為淮南王同時發兵殺英布。公元前173年,漢文帝下令廢劉長王位。公元前164年,劉長長子劉安繼承淮南王王位,時年16歲。漢武漢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劉安被人諂以謀反罪,在都城壽春被朝庭重兵包圍,自刎而死。同時朝庭宣布淮南國廢為九江郡。
劉安生於公元前179年,死於公元前122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長長子,於公元前164年16歲時,襲封為淮南王,死時58歲,在位43年。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雲:「淮南王安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譽天下。」劉安是當時貴州階級中少有的飽學之士,治政有方,有德於民。他博學多才,一生著述宏富,碩果累累。他廣招天下英才,蓄養數千賓客,探討天下興亡,研究學術科技,使淮南國成為西漢前期著名的文化學術中心。在賓客中,有名的才子8人,即蘇菲、伍被、左吳、李尚、毛被、田由、雷被、晉昌,號稱「八公」。劉安組織賓客直接參與寫作,著成一部鴻篇巨著《淮南子》(又稱〈淮南鴻烈〉)是古代一座豐富的知識寶庫,唐代學者劉和畿盛贊《淮南子》「牢籠天地,博極古今」。
八公山上建漢淮南王宮,佔地4500平方米,宮殿內劉安銅像高3.47米,劉安集王者、學者和道家人物於一身,殿內繪升遷圖和煉丹圖。王宮四周畫廊鑲嵌石雕壁畫60幅,由著名畫家陳亞飛創作,淮南市八公山紫金硯廠雕制,內容取材劉安生平事跡及劉安組織門客著述的鴻篇巨制《淮南子》中的科技成果、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和漢語故事,為漢淮南王宮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內涵。
「八公」還是劉安煉長生不老丹葯的得力助手。傳說仙丹煉成後,掉在地上幾粒,雞犬吃了以後也成了仙,因此留下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