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明朝時南直隸是全國最富的地區,為何後來會拆分成安徽江蘇
中國曾經有一個省份,他曾經的經濟價值占據了中國最重要的部分,甚至不輸一個國家。這個省份就是曾經的江南省,江南省按照現在的版圖,包括現在的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這個范圍放在現在也可以說是全國第一了。中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劃分和所處的自然環境,當地的經濟情況以及相關朝代的制度有關系。
南直隸人口很多,而且地方很富裕,是經濟中心,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和北京相連的通道很少,就只有一條運河。於是,為了防患未然,清朝就將南直隸地區改為江南省,降低了他的地位,削弱了他的地方實力。到後來江南省一分為二,變成了現如今的安徽地區和江蘇地區。
⑵ 大明時期最強的「南直隸」,是現在的江蘇安徽上海嗎
明朝最強省份為什麼會被清朝拆分呢?
南直隸從成立到消亡,總共存在了391年。經過清朝四任皇帝的經營,歷時115年才完成了對南直隸的拆分。如今,江蘇、安徽和上海等三省市代替了南直隸。
據統計,2018年江蘇、安徽、上海的GDP分別是92595.40億元、32679.87億元和30006.80億元,在全國處於第二、第十一和第十三位,GDP佔全國總額的17.25%。在全國排行前列,而三地的教育和文化資源也是全國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可以說,南直隸的注重經濟、崇文重教的傳統依然在這片土地上傳承發揚。
⑶ 以前歷史上的『江南』地區指哪裡
歷史上的『江南』
就地域上講,江南無疑是近世以來中國經濟最為繁榮的地區。但是,關於江南一詞的定義及其運用,自古及今,就從未統一過。
一 歷史上江南的地域范圍
在歷史上,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
作為一個典型的歷史地理概念,「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往往是一個與「江北」、「中原」、「塞北」等區域概念相並立的詞語,而且模糊不清。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區域。當然,民間所稱的江南與行政區劃意義上的江南,差別就更大了。
在秦漢時期,「江南」主要指的是今長江中游以南的地區,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史記·秦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黔中郡在今天湖南西部,於此可見當時「江南」的范圍之大;而據《史記·五帝本紀》所雲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可知其南界則一直達到南嶺一線。由於江南涵指了湖南、北之地,所以王莽時曾改夷道縣(今湖北宜都縣)為江南縣。在漢代人的概念中,江南地域已經十分寬廣,包括了豫章郡、丹陽郡及會稽郡北部,相當於今天的江西、安徽及江蘇南部地區。以會稽郡北部為「江南」的概念由此產生。當然,在兩漢時期,洞庭湖南北地區應是江南的主體,而這一地區又屬荊州的范圍,所以東漢人常以荊州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北距長江很遠的襄陽,概指「江南」。《後漢書·劉表傳》載「時江南宗賊大盛……唯江夏賊張庄、陳坐擁兵據襄陽城,表使越與龐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中的「江南」,說的就是這一地區。 據《水經注》卷三五「江水又東逕公安縣北」條所載:「劉備之奔江陵,使築而鎮之。……杜預克定江南,置華容置之,謂之江安縣南郡治矣。」這里的「江南」當指處長江中下游的東吳政權。又,《魏書》卷三五《崔浩傳》雲:「今國家亦未能一舉而江南,宜遣人弔祭,……若此,則化被荊揚。」這里的「江南」似與「荊揚」等義。 至隋代,「江南」也被用於《禹貢》中「揚州」的同義詞,但實際上「江南」還有江漢以南、江淮以北的意思。
因此,《史記·貨殖列傳》中關於「江南豫章、長沙」與「江南卑濕、丈夫早夭」的描述,在清代人看來,都屬湖廣江西地區;而《項羽本紀》雲「江東雖小,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中的「江東」,事實上就是清人心目中的「江南」。
較為明確的江南概念應當是從唐代開始的。貞觀元年(627)分天下為十道,江南道的范圍完全處於長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東直至海濱,是秦漢以來最為名副其實的江南地區。顯然,這個江南道的范圍實在太過寬廣,在開元二十一年(733),中央政府即將江南道細分為東、西兩道和黔中道三個部分。唐代對於「江南」一語的用法,常常超出長江以南的范圍。韓愈所謂「賦出江南而江南居十之八九」的「江南」,其實是指江淮以南、南嶺以北的整個東南地區。江南東道(簡稱江東道),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蘇、安徽二省的南部地區。唐代中期,中央政府又將江南東道細分為浙西、浙東、宣歙、福建四個觀察使轄區。其中的浙西地區完全吻合了以後人們對於江南的印象,包括蘇州(含明清時的松江、嘉興二府地區)、湖州、常州的全部及潤州、杭州的各一部分。所以明清時江南的核心地區,在唐代仍是用江東來表示的。當然,江南最准確的含義是指長江以南地區。該地區的繁盛富庶,在唐代就已出現了。北宋政府為了財政管理的方便,曾設置了轉運使「路」。至道三年(997),天下就被分為十五路。唐代的江南東道在此時派分為兩浙路、福建路、江南東路。 這里的江南東路,已與後世所雲的江南地區基本無涉;兩浙路則包容了以後江南的核心地域,相當於今天鎮江以東的江蘇南部及浙江全境。
從元代開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詞還有被用於行政區劃的。如清代所謂的「江南」,主要指的是今天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兩省地區。但經濟意義上的「江南」越來越明確地轉指傳統的浙西、吳或三吳地區。明代已經將蘇、松、常、嘉、湖五府列入了「江南」經常性的表述對象,因為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已在全國獲得了獨一無二的地位,且備受國家依重。嘉靖年間的嘉興府海鹽縣人鄭曉,就是以這些地區來論述江南的。 所以後來有人就建議在最為富庶的蘇南浙西地區設立專門的行政區,並置督撫專治,稱作「江南腹心」。 在明清筆記小說中的江南,一般就是指這一地區。有的甚至明確地表示杭、嘉、湖、蘇、松、常、鎮七府就是所謂的「江南」。
當然,明清人對「江南」一詞的運用還是相當隨便的。在他們的意識中,只要與這些地方有關聯的,就可指為「江南」,絲毫不會注意有什麼界域存在。
二 中外學者關於江南的定義
有關江南地區的研究,現有的成果十分宏富。洪煥椿先生曾對歷史上通稱的「江南」作了一個總結性評價,認為「江南」主要是指長江三角洲地區,即明清時代的蘇、松、常、鎮、杭、嘉、湖七府所屬的,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三角地帶。 然而直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對於江南的界定一直存在歧異。
從傅衣凌等學界前輩研究江南開始,一大批關於江南的論著從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環境甚至地質構造等方面展開了詳細的討論。如傅衣凌的《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明清農村社會經濟》(三聯出版社(北京)1961年版)、《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樊樹志的《明清江南市鎮探微》(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包偉民主編的《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1840-1949)》(知識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蔣兆武的《明清杭嘉湖社會經濟史研究》(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範金民的《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陳學文《明清時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經濟與市場網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嚴耀中的《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李伯重的《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等等,盡管所論各異,但都涉及到了江南的核心地區,即蘇(清代析出了太倉州)、松、常、鎮、嘉、湖、杭七府地區。
在外國學者(主要是日本學者)中,對江南的定義普遍傾向於「江南三角洲地區」一詞。從行政區劃看,它涉及到了今天的蘇州、上海、常州、嘉興、湖州地區。如黃宗智關於長江三角洲的研究,除了將長江北岸的通州地區納入這一區域外,沒有再作突破。 森正夫早期關於荒政與地主佃戶關系的著名研究,其論述的地域范圍完全限於江南的東部地區,即蘇州、松江、太倉與嘉興。 在他後來的研究中,范圍有所擴展,以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五府作為探討江南的主題 ;在江南市鎮的研究方面,也未出這五府范圍,不過冠之以「江南三角洲」之名。 濱島敦俊關於江南農村社會的研究相當著名,對江南的定義十分明確。他認為,所謂「江南」,是指南直隸的蘇州、松江、常州三府與浙江的嘉興、湖州二府,也就是太湖周邊五府的領域。 其後,北田英人則是完全將江南稱作「江南三角州」,范圍與濱島敦俊的定義相仿。 海津正倫的觀點與此接近,也具有濃厚的地理學味道,在地域范圍上有所擴大,加進了鎮江府。 近來川勝守關於江南的研究,較為引人注目。他的新著《明清江南市鎮社會史研究——空間と社會形成の歴史學》(汲古書院,1999年),所述「江南」包括了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鎮江六府,在范圍上也有所拓展。
從總體上看,日本學者對於江南的認識,基本上集中於蘇、松、常、嘉、湖、太五府一州之地。在他們看來,這才是江南的核心,或者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江南。
中外學者對於江南的探討,時段大多集中於明清時期,這不但體現了中外學者個人的學術興趣,更體現了明清江南地區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在他們的論著中,江南的地域概念是不統一的,涉及到江南地區時,或語焉不詳,或論述各異,自然也不會有概念意義上的共識。
為此,李伯重對「江南」概念曾作過一個比較科學的界定。他指出,對江南的地域范圍作界定,在標准上不但要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而且在人們的心目中應是一個特定的概念。據此,江南的合理范圍應當包括今天的蘇南浙北,即明清時期的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江寧、杭州、嘉興、湖州八府及後來由蘇州府劃出的太倉直隸州;這八府一州之地不但在內部生態條件上具有統一性,同屬於太湖水系,經濟方面的相互聯系也十分緊密,而且其外圍有天然屏障與鄰近地區形成了明顯的分隔。 這與劉石吉在《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一書中的界定,基本一致。但在另外一篇文章《「選精」、「集粹」與「宋代江南農業革命」》(載《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一期)中,李伯重又回到了地理學中的江南概念,即江南平原或太湖平原地區,范圍大致涵蓋了宋代浙西路的蘇州(平江府)、常州、嘉興府(秀州)、湖州與江陰軍。在後來學者們關於傳統市場的探討中,涉及江南的大多受到李伯重的影響,採用了他的觀點,即將江南定義為上述八府一州之地。
李伯重對江南概念的界定,同樣也為本文的界定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三 「江南」的核心
實際上,從歷史地理的角度出發,「江南」的核心就是一個完整的太湖流域地區。
晚至明初,太湖流域的政區有了較大的調整。明洪武元年(1368),長春府被回改作常州府。江淮府在後來被改作鎮江府,也直隸於京師。洪武十五年,又分江南行省的嘉興、湖州二府隸於浙江行省。正統二年(1437),江南行省改為南京,蘇州、常州、松江、鎮江仍隸之。 至此,太湖流域的蘇、松、常與嘉、湖五府,十分清楚地分轄於兩個的獨立行政實體。但明人所言「江南」,都是概指這些地區,盡管行政設置上的江南與此頗為不同。
在清順治二年(1645),南京被改為江南省。雍正二年(1724),以蘇州府所屬太倉州直隸於江南省;八年又分江寧府所屬溧陽縣隸於鎮江府。 由此,江南包容了江南省的蘇州、常州、太倉的全部與鎮江的大部分,以及浙江省的嘉興、湖州二府的全部與杭州府的一部分。在乾隆二十五年(1769)江南省分作江蘇、安徽二省後 ,江南地區即分屬於江蘇與浙江。
從區域的共同性上來講,該地區的自然環境、風俗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強的一致性。所以,依照今天地理學界、自然科學界對太湖水系流域的界定,江南的核心地區覆蓋了長江下游南岸的太湖及其周邊地區,包括明清時期的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五府與太倉直隸州的全部,以及鎮江府的大部和杭州府的餘杭、海寧 二縣。這是傳統所稱的「狹義的江南」,亦即「江南的重心」 。從一個水系所涉的完整地域來界定江南地區,也是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顯然,這樣的界定,完全限於太湖流域,一方面顧及了中國古代關於江南的異說,考慮學術界的總體傾向,另一方面則可進一步考察真正的江南核心所在。
⑷ 民國早期直棣 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叫直棣的地方。
直隸是宋朝到1928年之前的稱謂。
宋制,地方行政機構以州令用勁,其直屬京師者稱直隸,即今開封市及周邊。
元不屬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縣,稱直隸,相當於現在的直轄市。
明、清不屬府而直屬布政司的州稱直隸州,相當於現在的省轄縣。
另外明朝有兩個直隸省,清朝有一個直隸省,1928年之前民國有一個直隸省。
明朝時期稱直接隸屬於京師的地區為直隸。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後改稱京師,永樂初年復改南京.在今南京市),以應天府等府為直隸。永樂初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市)後,又稱直隸於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簡稱北直,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直隸於南京的地區被稱為南直隸,簡稱南直,相當於今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
清朝初年以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改稱直隸省,轄境依舊。雍正、乾隆以後,逐漸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北部、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內蒙古自治區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置州、縣,劃歸直隸省,轄境逐漸擴大。1914年劃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個特別區域。
中華民國成立後,當時國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屬直隸省,後因直隸省名不符實,於1928年改名為河北省。
⑸ 直隸是指哪裡
中國舊省名,特指今河北省。
明清時期,「直隸」一詞更多地被用作地名,代表著京師周邊府、州、縣等地。自永樂初建都北京(今北京市)後,又稱直隸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相當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直隸南京的地區為南直隸,相當今江蘇、安徽兩省。
清初以南直隸為江南省,北直隸為直隸省,轄境依舊。雍正、乾隆以後逐漸在今河北省承德地區、張家口地區北部,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內蒙古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置州縣,劃屬直隸,轄境日擴。
中華民國成立後,當時國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屬直隸省,後因直隸省名不符實,以地在黃河以北,於1928年改為河北省。
(5)歷史上的南直隸是現在的哪裡擴展閱讀
河北省歷史沿革
1930年11月,河北省省會遷至天津。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為河北省。
1956年,撤銷熱河省,將其原大部分轄區劃歸河北省。
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1967年1月,天津恢復直轄市。
1973年,將河北省的薊縣、寶坻、武清、靜海、寧河等五縣劃入天津市,自此形成河北省現轄區規模。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⑹ 古代的應天府分別都是什麼地方
應天府,或稱京師,是南京在明朝時期的名稱。應天府下轄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縣。
元朝前期的建康路,後期改為集慶路,在明朝初年改名為應天府。應天之名,可以上溯到宋朝的南京應天府,而濠州紅軍隸屬的龍鳳政權,正以復「宋」為號召,集慶路又是位於龍鳳南境的大都會,事似合理。但是,「應天」意指「上應天意」。
(6)歷史上的南直隸是現在的哪裡擴展閱讀
1275年,元兵從雨花台進入建康城。元軍佔領建康後,設建康府宣撫司。天歷二年(1329年),改建康路為集慶路。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親自帶兵分三路用十天時間攻破集慶路(今南京)。明太祖丙申年(1356年)三月,改集慶路名為應天府。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以應天府建為南京 ,以開封府建為北京。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罷北京開封府 ,改南京稱為京師。
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京師改稱「南京」; 改北平府(今北京)名為順天府,建為「北京」,稱為「行在」。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下詔遷都北京順天府,遂開始全面營建北京城。
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朱棣正式遷都北京順天府,改北京名為京師;設南京應天府為留都,形成了南北「兩京制」。朱棣稱帝後的南京,雖然有完整的機構,但實際上已流於形式。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克應天府,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改南直隸為江南省。
⑺ 歷史上的江南省包括哪些地方
江南省,原為明朝南京(南直隸)地區,滿清入關後,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沿明制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廢除南京為國都的地位,巡撫衙門設於江寧府(今南京),清康熙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為江南省。
江南省的范圍大致相當於今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縣、湖北省英山縣、浙江省嵊泗列島等地。無論是明朝的「南直隸」,還是後來清朝的「江南省」,皆為當時全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清初時,江南一省的賦稅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數就佔了全國的近一半,於是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江南省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省份,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因其制過大,為維持滿清中央統治,故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1667年,「江南右」取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首字,改稱為江蘇省,「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首字,稱為安徽省。
元屬江浙行中書省、淮南江北行中書省、河南江北行中書省。
徽商
龍鳳元年(元至正十五年,1355)太平路改置太平府;
龍鳳二年(1356)集慶路、鎮江路、廣德路分別改置應天府、江淮府、廣興府;同年宋置江南行中書省,治應天府,轄應天府、太平府、江淮府、廣興府、常州路、揚州路、廬州路、安慶路;同年江淮府更名鎮江府;
龍鳳三年(1357)常州路改置長春府,尋更名常州府;寧國路、徽州路分別改置寧國府、新安府來屬;揚州路改置淮海府;
龍鳳六年(1360)信州路改置廣信府,與鉛山直隸州來屬;
龍鳳七年(1361)寧國府更名宣城府;池州路改置九華府,尋更名池州府來屬;安慶路改置寧江府;淮海府更名維揚府;饒州路改置鄱陽府來屬;
龍鳳八年(1362)寧江府更名安慶府;鄱陽府更名饒州府,與廣信府、鉛山直隸州另屬江西行省;
龍鳳十年(1364)置中書省,省江南行省入,所轄直屬中書省,俗稱直隸;同年置江淮行中書省,治廬州府,廬州路改置廬州府來屬江淮行省;
龍鳳十二年(1366)維揚府、宣城府分別更名揚州府、宣州府;淮安路、高郵府、安豐路來屬江淮行省;同年省江淮行省入中書省,同時安豐路、淮安路分別改置壽春府、淮安府;同年湖州路、嘉興路分別改置湖州府、嘉興府來屬;
吳元年(1367年)壽春府降散州,濠州升臨濠府;新安府、宣州府分別更名徽州府、寧國府;平江路改置蘇州府,與松江府來屬;
洪武元年(1368)高郵府降散州;同年定應天府為南京,為國都;
洪武二年(1369)定臨濠府為中都,泗州、壽州分別升泗州直隸州、壽州直隸州;
洪武四年(1371)泗州直隸州、壽州直隸州俱降散州;廣興府降廣德直隸州;
洪武六年(1373)臨濠府更名中立府;七年(1374)中立府更名鳳陽府;
洪武十一年(1378)改南京為京師;
洪武十三年(1380)廢中書省,中書省直轄府州改為直屬六部,仍俗稱直隸;
洪武十四年(1381)徐州升為徐州直隸州;湖州府、嘉興府另屬浙江行省;
洪武二十二年(1389)和州、滁州分別升和州直隸州、滁州直隸州;
永樂十九年(1421年)改京師為南京,直隸改稱南直隸;
洪熙元年(1425年)復改南京為京師;
正統六年(1441年)復改京師為南京;
萬曆末年常州府更名常州府。
滿清入關後,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沿明制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廢除了南京為國都的地位,巡撫衙門位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後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為江南省。
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將江南省一分為二,東稱「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稱「江南左布政使司」。
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改江南右布政使為江蘇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為安徽布政使司。江蘇取江寧、蘇州二府首字而來,而安徽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而來。
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定江寧府為江蘇省省會,安慶府為安徽省省會。至此,江蘇、安徽兩省行政區劃大致與今日相同。
清後期江蘇省實際管轄范圍絕大部分處於長江以南,故清後期江蘇省實際為二省,故也以江南地區別於江北地區,而江蘇省其它地區則由兩江總督(今南京)直轄,南京也設有相應省級使司,清末曾有正式分立江北省之議,但未正式實施。
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在建國後,改清廷「省、府、道、縣」的行政區劃方式為「省、郡、縣」三級制,即取消「道」,改「府」為「郡」。 太平天國文獻中提到過的省份分別是 :
江南省(又稱天京省,首府為天京)、安徽省(首府為安慶)、江西省(首府為九江)、湖北省(首府為武瑲,即武昌)、天浦省(僅含天浦一縣,即江浦縣。)、蘇褔省(「福」字左側的「示」字旁改為「衣」字旁,又作蘇馥省。首府為蘇州,即今日蘇南東部)、桂褔省(「福」字左側的「示」字旁改為「衣」字旁,轄區不詳,有學者推測系蘇福省之改稱,但證據不足)、浙江省(首府為杭州)、湖南省、福建省、河南省、珊東省(即今日之山東)、珊西省(即今日之山西)、罪隸省(定於佔領後改為「遷善省」,即直隸,今日之京津地區、河北大部及河南、山東小部份地區。)、廣西省、廣東省、芸南省(即雲南)、四川省、桂州省(即貴州)、陝西省、甘肅省、奉添省(即奉天,今日之遼寧)、吉林省、烏隆江省(即黑龍江)、伊犁省(今日之新疆)。
其中江南省(又稱天京省,首府為天京,今南京周邊地區) 置有3 郡13 縣:江寧郡治江寧。領6縣:江寧、句容、溧水、高淳、六合、尚元(由清上元縣改)。鎮江郡治丹徒。領4 縣:丹徒、丹陽、金壇、溧陽。揚州郡治江都(此郡控制時間較短)。領3縣:江都、儀征、甘泉。
抗日戰爭中,安徽省會安慶淪陷,安徽省政府被迫從安慶遷出,先後隨戰事的發展,暫駐立煌(即今天的金寨)、蕪湖、合肥等地。
1949年,合肥解放時,由於安徽巢湖以南的大部分地區還未完全解放,中共中央臨時在合肥設皖北行署,之後渡江戰役總指揮部即設在了肥東。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中央決定省政府駐地合肥。
⑻ 明朝的南直隸,第一次分家變成江蘇和安徽,最後結果是怎樣的
江蘇省是我們國家除了廣東以外經濟最發達的省份,而且是第三名很難追趕的,甚至有著趕超廣東的光明前景。不過,在新中國建立以前,江蘇可不是現在的樣子,不說經濟情況,單單是行政管轄區域就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早在明朝統治時期,江蘇和安徽還是一家人,當時這里被稱為是南直隸。
就這樣不少人又都有了崗位,也算是解決了不少麻煩。而江蘇的管轄范圍被大大縮小,省會也定在了蘇州。所以,在建國後,對於把江蘇的省會定在南京,其實蘇州還是有意見的,畢竟當年也風光過。至於當年的江淮省,因為反對的聲音太大了,最後只存在了短短的四個多月,就被撤銷了,江蘇分家的歷史也結束了,這才有了現在的江蘇。
⑼ 明代南直隸指的是那裡
南直隸簡稱南直,是明朝處於南方、直隸中央六部的府和直隸州的區域的總稱。相當於今江蘇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二省一市地區。
明朝初年,直屬京師南京的地區為直隸,洪武初年建都應天府(今南京),以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等14個府級單位(註:明朝時期的直隸州與府平級,有別於低一級的散州)為直隸。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後,消北平布政使司,將北平布政使司所轄府和州直隸州也直隸中央六部,遂稱北直隸,簡稱北直,區域大致相當於今北京、天津、河北等市省;京師改稱南京,原京師地區改稱南直隸,原轄區基本不變,以區別於北直隸。
南直隸經濟繁榮,賦稅居全國之冠;文化昌盛,崇文重教,半數以上官員皆出自江南貢院;約佔全國人口18%(1630年),面積235,368平方公里,僅佔全國面積7%左右(1630年)。
順治二年(1645年)滿清沿明制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南直隸改為江南省,即廢除南京國都地位,巡撫衙門設於江寧府(今南京)。
(9)歷史上的南直隸是現在的哪裡擴展閱讀
明朝的南、北直隸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很多人都把南、北直隸認為是一種政區,其實是一種很大的誤解。南北直隸的府和直隸州與十三布政使司一樣,都是直接歸中央六部管轄的。南直隸是南京及附近府和直隸州的統稱;北直隸則是京師及附近府和直隸州的統稱,南直隸不等於應天府,北直隸不等於順天府。
南北直隸本身沒有官署、沒有機構、沒有行政長官,順天府、應天府雖然是京府,但也還是府級,府尹是不能管其他府州的。沒官署、沒機構、沒長官自然就不能稱之為政區了。
實際上,直隸用於現在的話說,就是「直接管轄的區域」,北直隸的意思就是「北邊(中央)直轄的區域」。
其實這一制度還源自元朝,我們的地圖上一般把元朝中書省直轄區域就用「中書省」表示,元朝的中書省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國務院」。元朝對這一區域則用「腹里」一詞表示,明朝改用「直隸」表示。
⑽ 歷史上的直隸府是現在的什麼省
直隸
直隸省。中國舊省名。
現在是沒有的,
歷史上的直隸是現在的這一些地區:
明朝洪武初年以應天府等府為直隸--南京
永樂初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市)後,又稱直隸於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簡稱北直,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直隸於南京的地區被稱為南直隸,簡稱南直,相當於今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
清朝初年以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改稱直隸省,轄境依舊。
雍正、乾隆以後,逐漸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北部、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內蒙古自治區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置州、縣,劃歸直隸省,轄境逐漸擴大。
1914年劃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個特別區域。
1928年改省名為河北省。
另外的一些解釋,可以參考參考:
直隸
直隸省。中國舊省名。
明朝時期稱直接隸屬於京師的地區為直隸。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後改稱京師,永樂初年復改南京.在今南京市),以應天府等府為直隸。永樂初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市)後,又稱直隸於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簡稱北直,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直隸於南京的地區被稱為南直隸,簡稱南直,相當於今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清朝初年以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改稱直隸省,轄境依舊。雍正、乾隆以後,逐漸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北部、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內蒙古自治區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置州、縣,劃歸直隸省,轄境逐漸擴大。1914年劃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個特別區域。1928年改省名為河北省。
直隸省
直隸省:明北直隸,順治二年(1645)改稱直隸,康熙八年(1669)稱直隸省,定省治保定府。
1928年6月20日,經國民政府決定,將直隸改為河北省,省會設在天津。舊京兆區20縣並入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
直隸總督署
古城保定的直隸總督署,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這座衙署啟用於雍正七年(1729年),直到清亡後廢止,歷經182年。可謂「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
總督作為朝廷派出的命官,並逐漸形成官制從明代開始。清代定鼎北京以後,總督、巡撫的設置進一步走向制度化,清初有一段曾經是督撫並存。不久,總督由臨時派遣轉為定製,由專管軍務發展到綜理軍民要政,實際已成為地方最高軍事、行政長官。
直隸是天子腳下的畿輔重地,其地位較他省為重。直隸總督經歷了由中央直轄到地方統轄的過渡時期。統兵是總督的專責,直隸總督統兵除了維護地方安全外,還負責保衛京師的重任,因此當時有詩雲:「三資輔為政,屏藩衛帝京。」說明朝廷對直隸總督統兵保衛京師格外關注。
從雍正二年李維鈞首任直隸總督起,到宣統三年(1911年)張鎮芳署理直隸總督止,187年中共產生直隸總督73人,百餘任次,有的只任數月,任職5年以上的只有方觀承、周元理、李鴻章、袁世凱等10餘人。其中李鴻章任期最長,他3次受命,先後達28年之久。這種平均不到兩年一任次的頻繁更替,原因除有的總督病故、革職或降調外,還是清朝中央駕馭地方大吏的一種手段。因為朝廷唯恐地方官久居一地,結黨營私,難以控制,認為適當調換可免於此弊。
直隸總督統轄的區域,遠遠大於今河北省的行政區劃,尤其到了晚清,管轄區域達7州104個縣,行政區劃伸展到內蒙古、山東、奉天、山西境內的一部分,南北長2600餘里,東西寬1200餘里。隨著外交、通商、海防事務的增多,清廷又增設了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並規定直隸總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晚清興辦近代海軍時,朝廷又命當時的直隸總督李鴻章負責籌建,可見直隸總督在晚清時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為封建王朝的重臣,有的直隸總督在任期內也為地方辦了些實事。史料記載,同治年間的曾國藩,曾由奉命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而正式就任直隸總督。當時的直隸,正值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到處是一派破敗不堪的景象,滿地災荒,民生凋敝,再加吏治腐敗,武備廢弛,社會秩序極端混亂。曾國藩上任後,一是整頓吏治,減輕民負,嚴令各地「不準於應征錢糧之外,加派分文」,告誡各級官員要「視民事須如家事」,為民眾「休養生息」創造條件;二是清理獄訟,對長期積壓的各類民刑案件進行了審理,並制定了《直隸清訟事宜十條》;三是治理河道,永定河清淤並加固南北兩堤,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災的發生;四是賑濟災荒,採取了相應的救濟措施。曾氏就任直隸總督雖只有一年多,但其所做所為,卻對當時轄區內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直隸總督署的前身是大寧都司署、參將署,雍正初年,原來的直隸巡撫升任直隸總督,仍駐節保定,於是在原基礎上重建了總督衙署。總督署的建築布局基本上承繼了前代衙署的建築特色,主體建在南北向的中軸線上,即中路;東西兩側各一路是相互對稱的輔助建築,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中路主體建築主要有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官邸上房,並配有左右耳房、廂房等。三開間的黑色大門上方,懸掛雍正皇帝手書「直隸總督部院」匾額,封閉式的格局和威嚴的氣氛給人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不過,由於衙署地處天子腳下,因此,所有建築都比較樸素,沒有什麼油漆彩畫和其他華麗裝飾。
總督大堂一般不直接用來審理各類案件,主要是總督舉行隆重賀典和重大政務活動的地方,如承接諭旨、拜發奏摺以及對皇帝、太後、皇後生辰吉禮的朝賀等。
由大堂穿廳而進是二堂,主要用於總督接見外地官員和僚屬,舉行一般性禮儀活動以及審理案件。二堂東側為議事廳,是總督上堂後暫時休憩並與幕僚們議事之處;西側稱啟事廳,是書吏們整理案卷,以便總督處理政務的地方。
由二堂向里有花牆相隔,中間有通向內宅官邸及上房的直廊及垂花門。官邸是總督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公文之所;上房則是總督及其眷屬生活居住的地方。平時內宅嚴禁外人進入。總督府東路的主要建築有武成王廟、寅賓館、幕府院、東花廳等;寅賓館主要用來招待貴賓。西路的主要建築有吏舍、馬廄、幕府院及小教場等。
在中國近代史上,直隸總督署曾與不少重要事件直接相關。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如火如荼,保定是義和團運動的重要中心。同年10月,英、法、德、意四國侵略軍進犯保定,總督署被佔領。留守總督署的廷雍等清室官員遵照直隸總督李鴻章「以禮相待」的指令,命直隸守軍撤離省城,任侵略軍燒殺搶掠,然而,侵略者卻在總督署大堂以縱容「拳匪」殺洋人、燒教堂的罪名嫁禍於人,將廷雍、沈家本等清室官員加以審訊,並處以極刑,梟首示眾。外國侵略者端坐於總督署大堂審判中國官員,這在中華民族和直隸總督署的歷史上都是奇恥大辱,也是落後必然挨打的慘痛教訓。
直隸總督府
它位於保定市中心,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也是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遊專線的省級衙署站,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座建築坐北朝南,東西寬134.4米,南北縱深約224米,佔地3萬多平方米,分東、中、西三路,由中路的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五進院落構成了一條南北中軸線。目前中路整體和東路的東花廳、外簽押房等建築基本保存完好。總督署充分體現了雍乾時期的建築風貌,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研究價值。
直隸總督署的建築前身可上溯到元朝,後經多次擴建、改建,一直是各種衙署所在地。雍正七年(1729年),這里定為總督署地址後又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增建。這年直隸總督唐執玉正式在次升堂辦公。從1729年至1911年,歷經清代八位皇帝共182年,先後有74人99任次就任直隸總督,唐執玉、李衛、方觀承、琦善、曾國藩、李鴻章、榮祿、袁世凱等都曾坐鎮於此。影響清王朝政局的很多重大事件,都與這座省府衙門有直接的聯系,可謂「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