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則天究竟出生在哪裡
武則天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這個地方。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女皇帝。統治期間達到了人丁興旺,國泰富強的現象。
⑵ 武則天到底是在那裡出生的啊
我國史學界對武則天的出生地曾有不同的見解,一說生於長安(陝西西安);一說生於利州(四川廣元)。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郭沫若對武則天究竟生在什麼地方,作了深入研究與考證。經過研究與考證,郭沫若確信武則天生於廣元.
⑶ 歷史上的武則天究竟出生在哪個地方
武則天為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出身於隋朝皇室,父親為隋朝觀德王楊雄之弟、遂寧公楊達),祖籍並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北徐村人)。武則天於武德七年(624年)生於利州(今四川廣元),還有一說法說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
1.四川廣元說
廣元,唐時為利州。過去的學者在研究「武則天出生在廣元」的主要依據有——
(1)境內有武則天的祀廟「皇澤寺」,這也是全國除武氏祖籍文水以外唯一的一所紀念武則天的廟宇。據成書於乾隆年間的《廣元縣志》載:「武後秉政,建皇澤寺,至今鄉號則天焉,或曰寺已前有,則天復修,更名皇澤。」取其「皇恩浩盪,澤及故里」之義。經文物工作者考證,該寺北朝晚期就已經存在,武則天的父母曾出資在寺內開窟造像,後武則天當了皇帝,因其生於斯地便賜名「皇澤寺」以紀念龍興之地。寺內過去有唐高宗與武則天的造像,現存有「武後真容石刻」一尊,為武則天晚年著比丘尼裝的正面座像。
在中國各地為歷史上傑出人物建廟立祠也並不鮮見,所建祀廟祠堂大多以紀念其創下的豐功偉績或名士風流之事跡,還有就是因其生於斯而建的紀念殿堂。先不管武則天出生在哪一年,她在廣元生活的時代不過孩提,一個孩子當然不可能做出什麼驚天動地之舉,那境間所立祀廟只可能是紀念她的誕生。
(2)有以武則天名字命名的地名「則天壩」,此地名古來有之,很多文獻上多有提及,並曾出土宋代買地劵石刻一方,上刻「白沙里則天壩」。
(3)有民間民俗活動「正月二十三,婦女遊河灣」。廣元民間傳說正月二十三為武則天會期,「會期」即誕生紀念日。廣元政府在一九八八年為了開展文化經貿活動之便法定每年的九月一日為「廣元女兒節」,以此紀念武則天的誕生。
(4)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在廣元做過「利州都督」,武則天在長安元年(701)為其父立《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帝碑》於文水陵前,該碑史稱《攀龍台碑》,碑上有明確記載,「貞觀元年拜利州都督」。
(5)有其母楊氏在利州「江潭感孕」的傳說和大量武則天出生在廣元的民間故事。「江潭感孕」的故事流傳很早也很廣,傳說楊氏初春時分於利州江潭泛舟,枕舷而寐,夢見潭中躍出黑龍與之交合,歸之身感有孕,後來就生下武則天。
(6)晚唐詩人李商隱過利州時曾作詩一首名《利州江潭作》,李商隱寫過很多著名的詩,但這首詩內容晦澀並無多大美學價值,可李商隱自注「江潭」為「感孕金輪所」。武則天自封「金輪聖神皇帝」,說明在晚唐時的很多人都知道「江潭感孕」的傳說。
(7)歷代有大量的官方文獻記載了武則天生於廣元這一事實。
《九域志》(成書於北宋元豐年間)載:「武士彟為利州都督生後曌於其地,皇澤寺有武後真容殿。」
(8)有出土文物「廣政碑」上面的碑文記載,後文再詳細解說。
(9)有郭沫若的考古研究成果《武則天生在廣元的根據》所作出的權威認定。郭老主要也是依據上述的證據得出結論「武則天於唐武德七年(624)生於四川廣元」。
2.陝西西安說
陝西西安為唐朝國都,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作為一介木材商人在隋末亂世追隨唐高祖李淵為建立李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唐開國後被封為工部尚書、判六尚書事。武則天出生在長安的立論點主要依據於武則天誕生的時間。歷史文獻上雖然沒有武則天出生時間的記載,但在《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上面卻又明確記載了武則天死亡時的時間和年齡,「神龍元年十一月,則天崩於上陽宮」,神龍元年也就是公元705年,但奇怪的是這三部巨著所載武則天的死亡年齡卻不盡相同。
《舊唐書 則天皇後紀》:神龍元年冬十一月「崩於上陽宮之仙居殿,年八十三。」
《資治通鑒》卷二百八記載:神龍元年十一月「壬寅,則天崩於上陽宮,年八十二。」
《新唐書 則天武皇後》:「神龍元年,後崩,年八十一。」
《舊唐書》為83歲,《新唐書》為81歲,而《資治通鑒》卻又是82歲。所幸年齡相差懸殊並不太大,可能也就是周歲與虛歲的差異,而武則天的亡年都一致記載為神龍元年(705)十一月,於是研究武則天出生時間的學者們就用「年齡逆推法」得出了女皇帝出生的日子,也就是公元622年、623年、624年,最得到認可的出生時間就是公元624年(唐武德七年),武則天享年81歲。而公元622、623、624這三年的時間段卻落在了唐高祖李淵的武德年間,有史明載武父士彟武德年間是在大唐都城長安工部尚書任上,他到蜀地利州任都督史料也明確無誤的記載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元年(627),所以「武則天出生在武德年間」就成了眾多歷史學者認定武則天出生在陝西長安的有力證據。
⑷ 武則天出生在哪裡哪一年出生的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本名珝,後改名曌(zhào) ,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宣布改唐為周,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肆殺唐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頗多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史稱「神龍革命」。中宗恢復唐朝後,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 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有《垂拱集》、《金輪集》,今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四十六首。
⑸ 中國古代女皇帝 武則天 出生在哪裡
近代以來,武則天出生之地為學者爭論不已,至今沒有定論,於是不同地點的人爭相論證武則天是出生在自己那個家鄉的,此多為借古人之名氣為自己張旅遊色彩,原不足道也。
目前對武則天出生地有下述說法:
一、山西並州文水;
二、四川利州(廣元);
三、陝西長安(西安);
四、江蘇揚州。
1、認為武則天是山西並州文水出生的理由是,武則天曾經自稱是並州文水人,這個說法看似很確切,其實不能說明問題。原因在,按照新舊唐書,武則天之父武士彟是並州文水人,因此武則天的籍貫為並州文水,古人常以自己的籍貫確定自己是什麼地方人,何況武則天是對並州文水的父老這樣說,更具親切感,而與她在何地出生無涉。
2、認為武則天是陝西長安(西安)或江蘇揚州出生所依據的材料是最早有關武則天的出生線索的《攀龍台碑》,碑為則天時吏部尚書、中書令李嶠為武士彟撰寫。碑文並未直接說出武則天何處所生,僅僅給出了武士彟再娶,以及他任京官和揚州、荊州等地官員的時間。《攀龍台碑》是這樣開出武士彟的年表的:
武德元年(618年),封武士彟為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兼檢校井鉞將軍。
武德三年(620年),封工部尚書,繼而武士彟喪妻。
約於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親自主婚為其娶了隋朝宗室楊達之女。
武德八年(625年),武士彟出任栓校揚州都督府長史。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以太子身份統領朝政,封武士彟為豫州都督,統領豫、息、舒、道四州諸軍事。
貞觀元年(627年),封利州都督,統領利、隆、始、靜、西、龍六州諸軍事。
貞觀五年(631年),封荊州大都督,統領荊、峽、豐、郎、岳、果、松七州諸軍事。
貞觀九年(635年),唐高祖駕崩,武士彟在悲痛中患病,嘔血而亡,享年59歲。遺令:歸葬文水。。。
現在,我們把上述《攀龍台碑》的內容先放在一邊,看看記錄武則天事跡的正史是怎麼說的?按新唐書,武則天活了81歲;按舊唐書,武則天活了83歲。這兩個說法是矛盾的,究竟武則天活了多大年紀?
以則天壽83計,則則天應生於武德四年,這不可能。
因為武則天是楊氏所生,楊氏生三女,而楊氏後來一直活在武則天當政,故楊氏是武士彟之後妻。武士彟之前妻生兩子,俱為兄,這點應該是肯定的。進一步考慮,武則天並非三女中的大女(而是仲女),因此實際上,最早大女應該在武德五年生,因為按照《攀龍台碑》所列武士彟年表,武士彟在武德四年結婚,楊氏最早只能在武德五年生子。為了嚴格起見,我們還應該排除楊氏原是婢妾,後被扶正,因為碑文里講的是高祖親自主婚為其娶了隋朝宗室楊達之女。故則天及其姊妹非庶出,換句話說,就排除了則天是前妻還在的時候所生。如果我們同意碑文里講的都是事實,則一般說來,大姐應不早於武德五年生,那麼則天就不早於武德六年生,於是83歲的說法就不對,即使按照虛歲都說不過去。
那麼現在就只能認為武則天只活了81歲,但是,這個81歲有虛實歲之分,結果則天可能在武德六年或武德七年生。
如果武則天是在武德六年或武德七年生,則須知道其父母在哪裡?不幸的是,《攀龍台碑》並未給出武士彟在武德五年到武德七年期間在哪裡任官的的記錄,而僅僅給出了武士彟在武德八年外放到揚州作長史。假如武士彟這段時期沒有離開長安,仍然當他的工部尚書,那麼武則天就出生在長安,即今西安。陳振雲據此認為武則天應生於長安。
歷史學家吳晗說武德八年(625)武士彟任楊州都督府長史時則天誕生,因此應該生於揚州,此據北宋《冊府元龜》,但是《冊府元龜》不是很踏實的史料,中多穢雜,所以吳晗此說並不是很過硬的。
3、武則天生於利州說
由於新舊唐書關於武則天的年齡互相矛盾,其中舊唐書更與武則天親自審定的《攀龍台碑》武士彟年表不合,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新舊唐書所載則天年齡都是錯的。現在進一步看看武則天出生廣元說的情況。
最早有關武則天出生廣元說的文獻見於《大唐新語》所載,其中說:
「袁天罡,益州人,尤精相術。貞觀初,敕召赴京,途徑利州,時武士彟為節度使…….武則天時衣男子服,乳母抱出,天罡大驚曰:龍晴鳳頸,貴之極也。轉側視之,若是女,當為天子」。
如果我們認為《大唐新語》為怪說,則晚於它的李商隱《利州江潭作》一詩,題目自注有「感孕金輪所」句,查金輪為武則天謚號,是明指武則天誕生利州。
如果我們認為上述兩條純屬民間傳說,則1954年在廣元皇澤寺出土的孟蜀廣政碑,碑文雲:
「天後武氏其人也,事具實錄,此不備書,貞觀時,父士彟為都督於是州,始生後焉。」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碑文里有:「事具實錄」,而《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比起《廣政碑》(後蜀廣政二十二年,959)早了14年,我們不知道究竟這里所指的「實錄」是否單指《舊唐書》,但我們知道,在《舊唐書》成書後的明年,即946年,契丹兵南下擄後晉末帝與百官北走,中原大量史籍失傳,因此,這個「實錄」可能是唐滅亡前被帶到蜀的典籍,如果確實如此,則《廣政碑》所根據的是比《舊唐書》更確信的史料。這樣,武則天應該出生在廣元。
也注意到北宋的《元豐九域志》里說:
「士彟為利州都督,生武後於此。」
以後,《輿地紀勝》、《東輿勝攬》等書都肯定了武則天出生在廣元。
同時,我們注意到,對於武則天出生長安、揚州說都沒有更多的文字資料或者民間傳說提供出來,所以我們認為,目前最可靠的關於則天出生之地應是廣元,然則這樣一來,武則天的壽命就可能是77歲了,這與兩唐書都不符合,但是,如陳寅恪認為,現存史料關於武士彟、武則天的早期記錄都不是確切的,這樣一來,武則天的實際年齡在兩唐書里的記載都不一定是真的,都是可以懷疑的
⑹ 武則天在哪出生的
武則天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
武則天,是一個頗有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人物。她是唐朝開國功勛武士彟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昭於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武則天,本名武照,稱帝後改為武曌。初唐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她誕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於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生母是武士彟的續妻,隴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寧公楊達之女。
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新貴顯宦之家,顯赫的權勢,豪奢的生活,滋養了她無限量的權力欲。然而,初唐極重士族的門閥之風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門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飽受流俗的輕視,而不甘埋沒。這一特殊的境遇與遭際,強烈地刺激著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權力,以達唯我是從的慾望,和以冷酷而不擇手段地去報復一切的心理。這一點在她以後從政乃至於「南面稱孤」的一系列政治斗爭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修養。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史載,則天十三、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而且長於書法,字態卓犖不群。
貞觀十一年(637年), 14歲的則天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後,則天行事干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艷,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媚娘」。時日既久,太宗又發現則天學識尚好,且懂禮儀,便把她從侍穿衣著的行列,調人御書房侍候文墨。這一變故使武則天開始接觸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宮廷大事,並能讀到許多不易得見的書籍典章,眼界頓闊,日漸通曉官場政治和權術。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則天與所有嬪妃,發送長安感業寺削發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後,因早先與則天暗通款曲,對她極有興趣,遂經常往來於感業寺,並於兩三年後重召則天入官,晉封為「昭儀」。永徽六年(655年),極受高宗寵幸的武則天,在內宮的斗爭中穩操勝券,並日促高宗立己為後。然而,在封建社會中,皇後的廢立乃國之大事,須與重臣們商定。當高宗把廢皇後王氏,立則天為皇後的打算向諸遂良、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說明後,立即遭到強烈的反對。他們認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為後。但是,高宗的主張也得到武則天的同謀許敬忠以及李義府、徐世績等一些朝中要員的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高宗終於在這年的十月斷然頒詔,廢皇後王氏,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後。自此,皇家內宮大權,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則天登上皇後寶座後,機智精明,「通文史,多權謀」的長處,得到長足的發揮和發展,使高宗對她寵愛之餘,別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後的身份,皇上對己的寵愛,積極參與朝政, 「百司奏事,時時令後決之」。從永徽六年(655年)到顯慶四年(659年)的五年時間里,她設法清除政敵,貶尚書右僕射諸遂良,使其郁悶而死;黜同中書門下長孫無忌,逼其自縊;罷免朝中諸遂良、長孫元忌的支持者,鞏固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和權力,掃除了她參政道路上的障礙。
顯慶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鳳眩,目不能視,遂下詔委託武後協理政事。自此,則天從參政步人執政,「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雖在幕後,卻遙控了朝廷實權。後來,高宗後悔,圖謀收回大權,並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後。豈知機事不密, 「謀泄不果」,武後手辣心狠,先下手為強,立將上官儀處死。高宗之舉,功虧一簣,反使武後更為警覺。
由於則天武後處理政務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諉不決,甚為群臣敬服。高宗雖厭其獨行獨斷,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這樣,就使武後逐漸從幕後走向前台,竟與高宗同臨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號天皇,皇後號天後,天下人謂之「二聖」。自此,高宗形同虛設,唐朝權柄,盡在武後則天掌握之中。
從上元元年(674年),則天以「天後」之尊開始執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稱帝的16年中,武氏為當皇帝做了大量的長時間的准備,採取了多種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繼承上,高宗想禪位於長子李弘。武後則不念母子之情,將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被高宗委以臨國之任,處理政務頗為精幹,武後則廢李賢為庶人,立三子李顯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顯剛剛繼位,武後則以皇太後名義臨朝稱制。一年後便廢掉中宗,改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睿宗。李顯、李旦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處處受制於武後。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為《姓氏錄》,從傳統上和輿論上打擊和削弱一貫反對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團,扶植和依靠新興的庶族地主階級。這樣使士族官僚不再有人仕做官的優越條件,也不能因出身豪貴而為所欲為。而對庶族出身的官員,也不再因門第貧賤而受恥受辱於人。修成的《姓氏錄》再也看不到士族貴族的特權,原來連《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錄》中,卻定為姓氏的第一等。
再次,是變更官名,改東都洛陽為神都,為自己登位稱帝,建立新秩序,邁出重要的一步。向舉國表示自己大位一統至高無上的權力。武後的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許多士族官僚的反對。柳州刺史,唐初元勛徐世績之後徐敬業,召十數萬兵馬率先於揚州發難,名著一時的《討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沖在博州,越王李貞在豫州也相繼反武,舉兵討伐。則天武後對此毫不手軟,堅決鎮壓,在她的直接指揮下,這些叛亂很快平息,徐敬業、李沖、李貞等主要發難者,或死於戰場,或被捕殺,無一倖免。
⑺ 武則天到底出生於哪裡
近代以來,武則天出生之地為學者爭論不已,至今沒有定論,於是不同地點的人爭相論證武則天是出生在自己那個家鄉的,此多為借古人之名氣為自己張旅遊色彩,原不足道也。 目前對武則天出生地有下述說法: 一、山西並州文水; 二、四川利州(廣元); 三、陝西長安(西安); 四、江蘇揚州。 1、認為武則天是山西並州文水出生的理由是,武則天曾經自稱是並州文水人,這個說法看似很確切,其實不能說明問題。原因在,按照新舊唐書,武則天之父武士彟是並州文水人,因此武則天的籍貫為並州文水,古人常以自己的籍貫確定自己是什麼地方人,何況武則天是對並州文水的父老這樣說,更具親切感,而與她在何地出生無涉。 2、認為武則天是陝西長安(西安)或江蘇揚州出生所依據的材料是最早有關武則天的出生線索的《攀龍台碑》,碑為則天時吏部尚書、中書令李嶠為武士彟撰寫。碑文並未直接說出武則天何處所生,僅僅給出了武士彟再娶,以及他任京官和揚州、荊州等地官員的時間。《攀龍台碑》是這樣開出武士彟的年表的: 武德元年(618年),封武士彟為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兼檢校井鉞將軍。 武德三年(620年),封工部尚書,繼而武士彟喪妻。 約於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親自主婚為其娶了隋朝宗室楊達之女。 武德八年(625年),武士彟出任栓校揚州都督府長史。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以太子身份統領朝政,封武士彟為豫州都督,統領豫、息、舒、道四州諸軍事。 貞觀元年(627年),封利州都督,統領利、隆、始、靜、西、龍六州諸軍事。 貞觀五年(631年),封荊州大都督,統領荊、峽、豐、郎、岳、果、松七州諸軍事。 貞觀九年(635年),唐高祖駕崩,武士彟在悲痛中患病,嘔血而亡,享年59歲。遺令:歸葬文水。。。 現在,我們把上述《攀龍台碑》的內容先放在一邊,看看記錄武則天事跡的正史是怎麼說的?按新唐書,武則天活了81歲;按舊唐書,武則天活了83歲。這兩個說法是矛盾的,究竟武則天活了多大年紀? 以則天壽83計,則則天應生於武德四年,這不可能。 因為武則天是楊氏所生,楊氏生三女,而楊氏後來一直活在武則天當政,故楊氏是武士彟之後妻。武士彟之前妻生兩子,俱為兄,這點應該是肯定的。進一步考慮,武則天並非三女中的大女(而是仲女),因此實際上,最早大女應該在武德五年生,因為按照《攀龍台碑》所列武士彟年表,武士彟在武德四年結婚,楊氏最早只能在武德五年生子。為了嚴格起見,我們還應該排除楊氏原是婢妾,後被扶正,因為碑文里講的是高祖親自主婚為其娶了隋朝宗室楊達之女。故則天及其姊妹非庶出,換句話說,就排除了則天是前妻還在的時候所生。如果我們同意碑文里講的都是事實,則一般說來,大姐應不早於武德五年生,那麼則天就不早於武德六年生,於是83歲的說法就不對,即使按照虛歲都說不過去。 那麼現在就只能認為武則天只活了81歲,但是,這個81歲有虛實歲之分,結果則天可能在武德六年或武德七年生。 如果武則天是在武德六年或武德七年生,則須知道其父母在哪裡?不幸的是,《攀龍台碑》並未給出武士彟在武德五年到武德七年期間在哪裡任官的的記錄,而僅僅給出了武士彟在武德八年外放到揚州作長史。假如武士彟這段時期沒有離開長安,仍然當他的工部尚書,那麼武則天就出生在長安,即今西安。陳振雲據此認為武則天應生於長安。 歷史學家吳晗說武德八年(625)武士彟任楊州都督府長史時則天誕生,因此應該生於揚州,此據北宋《冊府元龜》,但是《冊府元龜》不是很踏實的史料,中多穢雜,所以吳晗此說並不是很過硬的。
⑻ 武則天出生於哪一年哪個地方
武則天生於唐武德七年(623年),正月二十三日,卒子唐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三日這天是武則天的生日.該日婦女遊河灣,也是四川廣元一年一度的民間例會 武則天,名?,山西省文水縣南徐村人。 生於唐武德七年(623年),卒子唐神龍元年(705年),享年82歲。 67歲登基稱帝,在位15年。退位後,唐中宗李顯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死後謚號則天大聖皇後」。是那一天從此,則天」二字逐漸代替其名,傳至今日,人們都稱之為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上承貞觀下啟開元,把一代王朝治理為世界強國。但在1000多年的歷史
⑼ 武則天到底出生在哪裡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後,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武則天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後,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加謚則天順聖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