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常寧是現在哪裡

歷史上的常寧是現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03 14:40:59

A. 常寧市是那個省的

常寧市地處湖南省衡陽盆地南緣與南嶺北向余脈交接地帶,湘江中游南岸。位於北緯26°07′~26°36′,東經112°07′~112°41′。西南環山,東北瀕水。境內丘陵起伏,河谷縱橫,地勢南高北低。全市土地總面積2055.4平方公里,總人口83.19萬人,轄23個鄉鎮、704個村、5個居委會、7988個村(居)民小組。主要以漢族人口為主,少數民族有瑤、壯、回、苗、侗、土家、納西、畲、維吾爾、滿、布衣、彝、白、黎、佤、蒙古、拉祜等17個,少數民族以瑤族為主,主要居住在蒲竹鄉。境內物產資源豐富,是湖南省糧食、茶油、生豬、鮮魚、木材、茶葉的重要產區,水果、蔬菜生產均有較好基礎,並且是湖南省礦產資源重點縣(市)之一,是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現已探明的礦種有金、銀、銅、鐵、錫、鉛、鋅、錳、煤、硫鐵、高嶺土、硼礦石、硅灰石、稀有金屬等35種,其中具有開采價值的達29種。鉛、鋅儲量居全國之首;砂錫儲藏量居全國第二;硼礦石、硅灰石儲量居華南第一;黃金儲量占湖南儲量的一半;高嶺土儲量達4億噸以上。
常寧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境內就有原始人類生息繁衍。戰國時期,楚人開始移居這里。漢代境內居民已掌握采礦和提煉銀的簡單技術。三國初期,這里為吳蜀爭奪之地。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析耒陽縣舂陵水以西置新寧、新平二縣。東晉太元二十年(公元39 5年)並新平入新寧,始奠定今市之基廓。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常寧縣。1996年11月1 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寧縣設立常寧市。 初步測算,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3.23億元,比上年增長10%,增幅回落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31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42.59億元,增長5.5%;第三產業增加值32.33億元,增長19.5%。

B. 常寧鎮的歷史沿革

常寧歷史悠久。唐時建有常興寺,後取常久安寧之意,改為常寧寺。宋時,曾於此設砦(同寨,相當於縣一級的軍事建制),取名常寧砦。至金(約1115年左右),當地群眾在此進行農副產品 交易,逐漸形成集鎮。明天啟年間設常寧里、強化里。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設鎮。民國19年(1930)改為常寧區。1956年3月撤區並鄉時建立袁家鄉,1958年5月改為常寧鄉。1958年10月,常寧鄉、上邑鄉、竇家鄉合並建立常寧公社。1961年8月分設為常寧、上邑、竇家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改為常寧鄉,同年7月改為常寧鎮。

C. 請教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的歷史沿革

常寧歷史悠久,據清同治《常寧縣志》記載:周朝以前屬荊,戰國時屬楚,秦漢時屬耒陽縣,三國吳孫亮析耒陽西南地置新寧、新平二縣,東晉太元二十年(396年)並新平於新寧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新寧為常寧,屬衡州。五代及宋屬衡州。元十九年(1282年)升為州,無領地,屬湖廣行省領北湖南道。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降為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衡州府。清屬湖南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屬衡陽道。民國11年(1922年)廢道,直屬湖南省。民國26年(1937年)屬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10月12日常寧和平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屬湖南省衡陽專區。1952年4月改屬湖南行政區。1954年7月仍屬衡陽專區。1983年7月屬衡陽市。1996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寧縣,設立常寧市,由衡陽市代管。

D. 愛新覺羅·常寧的人物介紹

序碼: 08YZ
姓氏: 愛新覺羅 (ài Xīn Jué Luó) ·
名: 常寧 (Cháng Níng)
別名: 和碩恭親王
性別: 男,排行第5
生於: [丁酉 雞, 清 順治14年] 公元1657年
終於: [癸未, 清 康熙42年] 公元1703年
葬於:
年歲: 享年46歲
後嗣: 資料庫里共63人。 納喇氏,郎中拜庫禮之女
舒舒覺羅氏,哈當阿之女(追贈貝勒品級夫人)
馬氏,馬義倉之女;庶福晉陳氏
陳氏,陳福滋之女;
晉氏,晉格宜之女
薩克達氏,書薩納之女
鈕祜祿氏,驍騎尉阿爾海之女
妾吳氏,吳應熊之女。
愛新覺羅·常寧死後,第三子愛新覺羅·海善襲貝勒爵,後被奪爵,後常寧第二子愛新覺羅·滿都護襲貝勒爵,後被降為鎮國公,後愛新覺羅·海善的孫子愛新覺羅·斐蘇襲鎮國公。
順治的皇五子恭親王常寧,順治十四年丁酉十一月初四日申時生,庶妃陳氏出。康熙十年正月,封恭親王。二十九年七月,授安北大將軍,與裕親王福全分道討噶爾丹,尋還師。四十二年癸未六月初七日戌刻卒,年四十有七。子六人女七人。
嫡福晉納喇氏,郎中拜庫禮之女;庶福晉舒舒覺羅氏,哈當阿之女,(追贈貝勒品級夫人);繼福晉馬氏,馬義倉之女;庶福晉陳氏,陳福滋之女;庶福晉晉氏,晉格宜之女;庶福晉薩克達氏,書薩納之女;庶福晉鈕祜祿氏,驍騎尉阿爾海之女;妾吳氏,吳應熊之女。 第一子輔國將軍永綬,康熙十年辛亥十一月十五日寅時生,母繼福晉馬氏,馬義倉之女;康熙二十五年丙寅閏四月十七日午時卒,年十六歲。
第二子奉恩鎮國公滿都護,康熙十三年甲寅九月二十六日丑時生,母贈貝勒品級夫人舒舒覺羅氏,哈當阿之女;雍正九年辛亥五月初八日申時卒,年五十八歲。嫡妻棟鄂氏,副都統羅滿色之女;妾瓜爾佳氏,肇德之女;妾鍾氏,鍾福之女;妾瓜爾佳氏,鳳山之女;妾江氏,江登璽之女;妾朱氏,朱璧之女;妾李氏,石寶之女。七子:長子明海,次子明慧,三子占珠寶,四子多福綬,五婦靈吉保,六子壽星保,七子重陽。
第三子多羅僖敏貝勒海善,康熙十五年丙辰四月二十三日亥時生,母庶福晉陳氏,陳福滋之女;乾隆八年癸亥二月二十六日丑時溘逝。年六十八歲;嫡福晉瓜爾佳氏,護軍參領和爾敦之女;側夫人趙佳氏,浩善之女;妾申氏,申雙乃之女。二子:長子隆靄,次子頭等侍衛祿穆布。
第四子輔國將軍對清額,康熙二十年辛酉正月二十八日子時生,母庶福晉薩克達氏,書薩納之女;乾隆七年壬戌九月初六日戌時卒,年六十二歲。嫡妻瓜爾佳氏,中書赫塞之女;繼妻瓜爾佳氏,參領國柱之女;妾王氏,關良之女;妾王氏,偏圖之女;妾王氏,王彩之女;妾趙氏,趙恭之女;妾趙氏,趙大之女。九子:長子六品官邁拉遜,次子素馬蘭,三子六品官隆福,四子奉國將軍愛隆阿,五子薩連,六子六品官吉郎阿,七子安泰,八子奉恩將軍福格,九子奉國將軍奇臣。
第五子輔國將軍卓泰,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八月初一日丑時生,母庶福晉薩克達氏,書薩納之女;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五月十四日辰時卒,年三十二歲。
第六子文殊保,康熙二十六年丁卯正月十五日丑時生,母妾吳氏,吳應熊之女;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八月二十一日申時卒,年二十二歲。嫡妻瓜爾佳氏,侍郎陶岱之女;妾王氏,王四之女;一子,攝楞。 第一女固倫純禧公主,康熙十年辛亥十一月二十八日丑時生,母為庶福晉晉氏精格之女;幼年撫育宮中,康熙二十九年庚午二月,封和碩純禧公主,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頭等台吉班第;雍正元年晉封固倫公主,額附雍正四年丙午六月初九日卒,公主乾隆六年辛酉十二月初七日丑時卒,年七十一歲。
第二女,康熙十三年甲寅二月二十八日申時生,母為庶福晉陳氏陳富滋之女;康熙二十七年戊辰九月,嫁瓜爾佳氏杜爾瑪;女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四月卒,年二十二歲。
第三女,康熙十三年甲寅十一月二十七日辰時生,母為庶福晉晉氏精格之女,與第一女同母;女康熙十九年庚申十二月卒,年七歲。
第四女,康熙十五年丙辰十月二十八日子時生,母為庶福晉晉氏精格之女,與第三女同母;女康熙十七年戊午十二月卒,年三歲。
第五女,康熙十五年丙辰十二月初五日戌時生,母為贈多羅貝勒福晉品級舒舒覺羅氏哈湯阿之女;女康熙十七年戊午十一月卒,年三歲。
第六女,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七月十二日巳時生,母為庶福晉鈕鈷祿氏阿爾海之女;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十二月,嫁瓜爾佳氏都爾瑪;女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三月卒,年二十九歲。
第七女,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三月十三日戌時生,母為庶福晉薩克達氏舒薩納之女;女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八月卒,年二歲。 承公府,歷史上曾稱為恭親王府,貝勒斐蘇府,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鐵獅子胡同,是清順治帝第五子愛新覺羅·常寧被封為恭親王後的府邸。愛新覺羅·常寧死後,由其子息襲承,後降為鎮國公後,稱承公府。後愛新覺羅·斐蘇加爵為多羅貝勒後稱貝勒府。
清末,貝勒斐蘇府,與和親王府被拆除,建造了三組磚木結構建築,後來成為,北洋政府海軍部所在地和段祺瑞執政府。

E. 湖南常寧從古至今曾出過什麼名人

襲蓋卿、王居仁、王良弼、唐訓方、李繼聖等。

1、襲蓋卿

襲蓋卿(生卒不詳)字夢錫,南宋常寧縣(今湖南常寧市)人。乾道五年(1169)以明經中進士,授右正言,以直道事君。

從朱熹學,朱熹所著《池州語錄》,乃襲所纂輯。與王居仁同時執經於張栻之門,潛心研究理學。

因「慶元學禁(1196)」,朱熹被逐,遂退居故里,於城南門外學宮之後雙蹲石前設館授徒,開常寧創建書院之先河。

嘉泰二年(1202),朝廷解除學禁,重被起用,後攜諫垣右正言,累遷國子監司成。著有《正性篇》、《反誠篇》等。

2、王居仁

王居仁(生卒不詳)南宋湖南常寧縣人。乾道八年(1172)中進士。張南軒歿,發明師說,引掖後學,以格致為先,誠正為本,瀟湘文人,嗡然師之。

因「慶元學禁(1196)」,絕意仕進,築室常寧西關鵝湖塘畔,創辦鵝湖書院,教授生徒,學者稱「習隱先生」。著有《質疑篇》等。

3、王良弼

王良弼(1852年―1920年) ,原名安邦,字藎宣,清湖南常寧縣桐黃鄉人。光緒九年(1883年)優貢。後應考揀選授興寧縣(今湖南資興市)代理教諭,嗣調城步縣訓導。

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舉。光緒十八年(1892年)成進士,入翰林院,選庶吉士,期滿,改刑部主事。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充山西司主稿,浮沉郎署有年。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以道員外用,總辦廣東全省學務,兼任廣東軍醫學堂總辦和陸軍學堂監督。未幾,又委任總辦全省水陸巡防營務兼緝捕總局要職。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任高雷陽兵備道,後調升廣肇羅分巡道。辛亥革命後被罷官回鄉。曾先後4次主講常寧雙蹲書院十餘年,爾後又倡辦合江學堂,致力於桑梓文化教育事業。

晚年閉門整理著述,計有《湘山文集》、《湘山詩集》、《學余政錄》、《儒俠一貫》、《義烈闡微》、《苫不石齋紀異》、《孝如粹言》等,均未付梓而散失。

4、唐訓方

唐訓方(1809~1876) ,字義渠,衡永郴桂道衡州府常寧縣湖塘鄉(今衡陽常寧市蘭江鄉)人,清朝政治家、軍事家、湘軍名將。咸豐四年,隨曾國藩、彭玉麟出征征。

咸豐五年,隨羅澤南鎮壓太平軍,因功得知府銜。咸豐十年,赴糧道任,隨後升按察使,再擢湖北布政使。同治元年,授安徽巡撫,後被僧格林沁親王彈劾降職。同治七年乞假歸故里。

5、李繼聖

李繼聖(生卒不詳) 字希天,號振南,自謂抱雄兒,湖南常寧縣清(今常寧市)人。

雍正二年(1724)舉人,曾游歷大半個中國,歷任江西萬年、廣豐知縣,辭官後著述和講學過完下半生,晚年應聘掌教石鼓書院。

著作有《春秋今古合解》、《奇男女衍義》、《尚論篇》、《尋古齋詩文集》,所著《窯金論》被選入《皇朝經世文選·社政》中,為清代著名學者鄧顯鶴所編《沅湘耆舊集》入選詩文最多的一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訓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繼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良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居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襲蓋卿

F. 湖南省常寧市的歷史

常寧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境內就有原始人類生息繁衍。戰國時期,楚人開始移居這里。漢代境內居民已掌握采礦和提煉銀的簡單技術。三國初期,這里為吳蜀爭奪之地。吳 東風廣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析耒陽縣舂陵水以西置新寧、新平二縣。東晉太元二十年(公元39 5年)並新平入新寧,始奠定今市之基廓。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常寧縣。1996年11月1 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寧縣設立常寧市。 常寧歷史悠久,據清同治《常寧縣志》記載:周朝以前屬荊,戰國時屬楚,秦漢時屬耒陽縣,三國吳孫亮析耒陽西南地置新寧、新平二縣,東晉太元二十年(396年)並新平於新寧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新寧為常寧,屬衡州。五代及宋屬衡州。元十九年(1282年)升為州,無領地,屬湖廣行省領北湖南道。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降為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衡州府。清屬湖南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屬衡陽道。民國11年(1922年)廢道,直屬湖南省。民國26年(1937年)屬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10月12日常寧和平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屬湖南省衡陽專區。1952年4月改屬湖南行政區。1954年7月仍屬衡陽專區。1983年7月屬衡陽市。1996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寧縣,設立常寧市,由衡陽市代管。 1996年,西嶺、廟前、勝橋先後撤鄉設鎮,並各增設1個居委會。是年未,全縣下轄7個鄉、16個鎮:宜陽鎮、三角塘鎮、白沙鎮、松柏鎮、羅橋鎮、板橋鎮、官嶺鎮、柏坊鎮、洋泉鎮、鹽湖鎮、煙洲鎮、蔭田鎮、新河鎮、西嶺鎮、廟前鎮、勝橋鎮、大堡鄉、蘭江鄉、江河鄉、宜潭鄉、彌泉鄉、蓬塘鄉、蒲竹瑤族鄉。村、組、居民小組無變動。 2000年,常寧市轄16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79522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宜陽鎮 67354 柏坊鎮 58246 松柏鎮 70352 煙洲鎮 33714 蔭田鎮 33285 白沙鎮 28668 西嶺鎮 30072 鹽湖鎮 22583 三角塘鎮 28631 洋泉鎮 62182 廟前鎮 15163 羅橋鎮 32883 板橋鎮 38649 勝橋鎮 41280 官嶺鎮 39075 新河鎮 29666 宜潭鄉 38842 蓬塘鄉 41684 蘭江鄉 31768 大堡鄉 27734 江河鄉 13741 彌泉鄉 1766 蒲竹瑤族鄉 7885 2004年,常寧市轄16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

G. 常寧市屬於哪個省

常寧,隸屬湖南省,是由衡陽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東隔舂陵水與耒陽市為界,南與郴州市桂陽縣相連,西與永州市祁陽縣接壤,北瀕湘江與祁東縣、衡南縣二縣相望。2020年,常寧下轄14個鎮、4個鄉、5個街道。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大致呈兩級階梯形分布,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地處北緯26°07'至26°36',東經112°07'至112°41'之間。面積2046.6平方千米。

湖南省概述

湖南省位於長江中游,省境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湘江貫穿省境南北,故簡稱湘。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東以幕阜、武功諸山系與江西交界;西以雲貴高原東緣連貴州;西北以武陵山脈毗鄰重慶;

南枕南嶺與廣東、廣西相鄰,北以濱湖平原與湖北接壤。省界東到桂東縣黃連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縣韭菜塘,南起江華瑤族自治縣姑婆山,北達石門縣壺瓶山。東西寬667公里,南北長774公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常寧、網路-湖南

H. 古代什麼時候湖南常寧是屬於桂陽管轄的啊我家祖上在桂陽生活了四代人,四代之前是常寧的

並不是現在的桂陽縣,古時候叫桂陽郡,地域包括現在的郴州市大部、永州藍山,衡陽市南部的耒陽、廣東北部的部分縣市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常寧是現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3